卷八 第 424a 页
法华玄论卷第八
胡吉藏撰
论曰。转法轮具四义。一轮二转三方四降敌。
轮者大乘以无生灭观为体。小乘以生灭观
为体。大乘无生观为轮。略具十义。一唯圣王
有馀人则无。唯无所得圣王有此无生灭观。
有所得人则无。二自然成就不由工匠。佛
菩萨了诸法本自不生今亦无灭。得无生观
非破生灭故有无生也。方便品云。诸法从本
来常自寂灭相。三辐辋具足。无生观圆则众
行皆备。四自在王前导。以无生观常居众行
之首。五馀人不能坏。天魔外道不能坏。六
卷八 第 424b 页 T34-0424.png
能摧怨敌。得无生观能破一切生心动念。
七停空不堕。得无生观常在实相虚空不复
退转。八圆而无际。得无生观离断常诸边。九
上下回转。得无生观能于生无生不相妨碍。
如法身无生无处不生。以无生故诸趣门闭。
即是上回无处不生而生五道。谓下转也。十
速疾得无生观心无所碍。一念遍知。所言
轮者转轮为义。前佛得如实悟授于后佛。
众生不尽轮无息时。故云轮转也。又轮者
谓具足义。此无生观无德不含。如波若说
一念具万行。又轮者圆正义。无生实观圆正
不偏也。
问。何故名法轮复名梵轮耶。
答。可
轨名法清净名梵。十住论云此轮能除众生
三毒使得清净。故云梵轮。婆娑云梵音说故
名为梵轮。
释论文已具足。次论位但一无生
中道正观。约明昧不同开为四位。初地至三
地名信无生。四地至六地名顺无生。七地至
九地谓真无生。十地至佛地谓寂灭无生。
即喻四转轮王也。又地前亦具四位。外凡
十信信无生。次十住谓解无生。十行因无生
起行。十回向明解行具足顺无生流。后四名
似轮。前四名真轮。似中内外凡。真中并不并
如一乘中释。
问。何故地前至佛皆无生观。
答。般若云菩萨初发心皆学无所得。以无所
得故能从一位至一位耳。有所得是魔眷属
无道无果。是故皆学无生。
问。云何名无生
观。
答。于一切生死涅槃缘之与观不生心动
念。故名无生。是故经云。动心是魔网。不动
为法印也。
次释转义。既以无生为轮即以
卷八 第 424c 页 T34-0424.png
无转为转也。净名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
本来常清净。像法决疑经云。鹿园不说鹄树
无言。善吉云我无所论乃至不说一字。大经
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则名为具足多闻。
此皆无转而转。故言无所言。但转有二种。
一者他转二者自转。此二种开三种成佛。一
者法身成佛。谓坐无生观道场将满不二念。
若假诸佛为作因缘故。无生观轮于心中转
名为他转。二者应身成佛。谓十地行满坐于
道场无师自悟名为自转也。此二皆是大乘。
三藏所无。次明三僧祇劫行满三十四心成
佛。亦无师自悟得眼智明觉此三藏成佛。成
佛虽多不出此三。若以本迹而言初一为本。
后二为迹。大小为论初二大乘后一三藏。权
实而言三藏辨权大乘有权有实。法身为实
成迹身为权成也。
次就应身成佛复有自
他。婆娑云佛在菩提树下转自身法轮。谓自
得无漏慧行四谛境。于鹿园为他身转法轮。
谓陈如等有应发之慧须佛言教为其扣发名
为他转。但自转之义就初成道。此义则短。
从尔已后皆属他转。故他转时长。小乘既尔
大乘亦同也。
次明方义。转必有方所即是
转境义。若尔小乘生灭观照四谛境。故轮于
四方转。大乘明无生灭观于一实谛方转也。
问。云何尔耶。
答。小乘以苦集为相生。灭
道为还灭。境即生灭观亦复然。故生灭境发
生灭观。生灭观照生灭境。所以言生灭之
轮四方转也。大乘则明不苦不集故不生。
不道不灭故无灭。故名一谛。以无生灭一
卷八 第 425a 页 T34-0425.png
谛发不生灭一观。无生灭一观照无生灭一
境。故云无生灭轮于一谛方转也。然转轮既
是无转而转。境生亦无生而生。无转而转虽
转不照。无生而生虽生不发也。次明小乘之
轮于四方转。大乘亦尔。但小乘于有量四方
转。大乘于无量四方转。
问。小乘有量故有
生灭。大乘无量亦有生灭。量无量乃异。生
灭观应同耶。
答。亦不同也。大乘明苦者如
大经云。解苦无苦为苦谛。又云五阴洞达空
无所起。是苦义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是寂灭
义。岂同小乘逼恼为苦。已有还无称为灭
耶。
次明降怨即辨轮用。小乘于四谛方转
降四谛下怨。正观之轮于一实谛方转降生
灭断常怨也。又小乘轮于有量四谛转降有
量四谛下惑。大乘轮于无量四谛方转降无量
四谛下惑也。
次明权实。以内照四谛为实
智。外说教为权智者。佛自转法轮则转之与
轮皆是实智。若为众生转法轮者则所转之
轮为实智。能转之教为权智也。
次明教智
两轮。
问。大经云诸佛世尊凡有所说皆悉为
转法轮也。此用何物为转云何为轮耶。
答。
可具二义。一者佛教为能转。众生智为所转
之轮。以诸佛说法皆能生物智慧故。以佛教
为能转。众生之智为所转之轮也。二者以教
为所转之轮。以佛智为能转也。所以然者佛
二智能说二谛。二谛之教为所转之轮也。
问。
前云教为能转。众生二智为所转之轮。与后
相违云何会通耶。
答。佛为众生转法轮要须
具二种能所。一者以二智说二轮。则二智
卷八 第 425b 页 T34-0425.png
为能转。二谛教为所转之轮。二者二谛教复
能发生众生二智。则二谛教为能转。众生二
智为所转之轮也。初则智能谛所。次则谛能
智所也。
问。就佛自转亦有能所不耶。
答。佛
二谛能发生佛二智。则二谛为能转佛智为
所转之轮。合前则有三种能所也。
问。教云
何名轮。
答。教有摧邪显正之能亦名轮也。
以智为轮通自他。以教为轮但为他也。
问。
智教为轮出何文耶。
答。大经云。凡有所说
皆名为转法轮此教也。净名云得无生忍转
不退轮。以智为轮也。十住论具出二解。一
云十二种行为轮。十二种行谓眼智明觉此
用智为轮。二云分别三乘之法名转法轮。
用教为轮也。
次明三轮义。一为声闻转四
谛此则三转谓示劝證也。为缘觉明再转。谓
十二因缘相生及以还灭也。为菩萨说六度
轮。但明一转。不三说六度。亦不言有生灭二
也。
问。何以知然耶。
答。法华经文自作此
判。四谛则言三转。十二因缘则言生灭。六
度直说而已也。
问。何故尔耶。
答。示声闻根
钝故三转。示缘觉中根故再转。示菩萨上根
故一转也。次明通方义者。声闻既三转。馀二
亦然互例也。又通者三乘人同观十二因缘。
故得通为三乘人转十二因缘法轮。但就十
二因缘教可分二位。为二乘人说生灭十二
因缘故名为二转。为菩萨说无生灭一中道
正观名为一转。故中论云。前于声闻法中说
生灭十二因缘。次为菩萨说无生灭十二因
缘。生灭十二者即是相生及还灭也。为菩萨
卷八 第 425c 页 T34-0425.png
说无生灭十二者。十二本不生今亦不灭也。
次明四谛通别者。为二乘人说有量圣谛。为
菩萨说无量圣谛。
问。何文明为缘觉人说四
谛耶。
答。十二相生即苦集。还灭即灭道。义
可知。又释论往生品云。菩萨若證四谛成辟
支佛。即共文也。次明六度通别者。通得为三
乘人说六度。大品发趣品云。阿罗汉辟支佛
诸佛因六波罗蜜到彼岸。摄大乘论云。凡夫
二乘皆有六。但六不同菩萨耳。
问。若三乘
皆六者。亦应但名波罗蜜不。
答。二乘人行
此行到涅槃彼岸。亦称波罗蜜。但不能到佛
道彼岸故。比菩萨非波罗蜜耳。又释论明小
乘人具有六度。以佛毗昙即是波若。定即禅
戒为尸罗。道品中精进即毗梨耶。能忍呵骂
即忍。有布施即是檀也。
问。六度即是四谛
不。
答。六弊相生为苦集。六行能灭即道谛。
所灭之无谓灭谛。亦得具四谛也。次明别释
声闻三转义。
问。何故明三转耶。
答。三世十
方诸佛法语不过三。鹿园之时此是初转法
轮。示诸佛法所以三说也。二者为众生有三
根故三说。释论第百卷云。受法者有三种利
根一闻即悟。中根二闻方解钝根三说始悟。
婆娑亦作此判也。
问。为五比丘三说四谛。
此中云何有三根耶。
答。此中有八万天及五
人。何故无三根耶。三者发生三慧。是故三
转初转生闻慧。次转生思慧。三转生修慧四
者初转生未知欲知根。次转生知根。三说
生知已根。五者初说生见道。次说生脩道。
后说生无学道。
问。鹿园三说生何物耶。
答。但
卷八 第 426a 页 T34-0426.png
生未知欲知根。但生见道而具生三慧。至
见道时是脩慧位也。
问。何以然耶。
答。以五
人及八万天皆得初道故也。又第一说利根
人生见道。中下未悟。皆在见道前。第二说
利根人至脩道。中根人在见道。下根人未入
见谛。第三说上根人得无学道。中根人得脩
道。下根人得见道也。三慧亦尔。利根人闻
一说得闻慧。则二人未得。第二说利根人
得思慧。中根人得闻慧。第三说利根人得
脩慧。中根人得思慧。下根人得闻慧也。
问。
何以知然耶。
答。婆娑云。陈如一人得初道。
时四人住四善根也。但三转有二种。一者四
谛三转如前。二者一谛三转。谓是苦。苦应
知苦我已知。集等亦尔也。次明十二行义。开
为二意一就四谛法轮明十二。次约十六谛
法轮明之转四谛法轮明十二者。有教十二
有行十二。教十二者即示劝證。四谛成十
二教。十二行者三转皆生眼智明觉。若教
十二为能转。行十二为所转。十二行是轮。
十二教非轮也。若明二轮义者。十二谛是教
法轮。十二行是行法轮。若是教法轮则能
转。唯是一权智。所转则有十二教也。若是行
法轮。能转之教有十二。所转之行亦十二也。
问。此教行为就一人为就多人。
答。教通一
人多人。自有一人具禀示劝證三。自有三根
人禀三各得悟。若就见谛道论十二行者。要
是三人。利根人闻示转即生眼智明觉。故得
见谛。中下亦尔。以三人合举故言十二行也。
问。何故约见谛明十二行耶。
答。此就鹿
卷八 第 426b 页 T34-0426.png
园。明陈如及八万诸天得法眼净故作此说
也。又约小乘义。见谛道正是法轮。小乘旧
义云。牟尼说见道疾。故名法轮。瞿沙亦尔。
故云或复说八支转至于他心。八支犹是八
正道。八正道即是见道。然瞿沙解转与杂心
不异。但杂心明转与轮皆是见谛解。就两义
分之。取见谛无漏解。有摧破义故名为轮。
此解速疾说之为转。瞿沙明佛自悟八正至
五人心中故名转也。
问。何以知三转生三道
耶。
答。释迦初转但明得见谛解。故就见谛
道。大通智胜初转时皆得罗汉。罗汉必经三
道。故知就三道明三转也。萨波多明唯见道
名法轮。僧祇部明诸佛凡有所说皆名转法
轮。释论云。但初说名转法轮。后去因初亦名
转法轮也。
次明四十八法轮者。如一人得眼智明觉。开
此四心则成十六心。谓苦法忍为眼。苦法智
为智。比忍为明。比智为觉。与三谛皆尔。故
成十六。三根人各得十六故成四十八行也。
次明转十六谛法轮。亦应有示劝證。则成
四十八教法轮。三根人各得十六心。故是四
十八行法轮也。此非是苦忍十六心。乃是苦
无常十六心也。一人三人具得四十八教。
若是行轮四十八者但约三人也。
问。四谛十
六谛何异耶。
答。略广为异耳。又为利根人
但略说四谛。为钝根人广开十六。又四谛为
章门。十六为解义。又广说为十六。为易持故
但说四也。
问。前明四十八行。后复明四十
八行。云何异耶。
答。若转四谛法明四十八
卷八 第 426c 页 T34-0426.png
行。必是约见谛也。何者以见谛十六心约三
根各得十六故。故成四十八。思惟不必备
观四谛。又作九无碍九解脱断惑。不明十六
心故不得作四十八也。若转十六谛法轮者。
此通见思。以见思皆得作十六谛观。故成十
六行。但前十六唯就见谛故别。后十六即通
也。次明以四句束之。一开教开行。谓十六
谛十六行也。二合教合行。谓十二教十二行。
三合教开行三转十二教为合教约三根四十
八开行也。四合行开教。约一人具闻三转十
二教。故名开教。但生一眼智明觉为合行也。
问。今明小乘与数论明小乘何异耶。
答。存
言虽同其心则异。如净名序小乘法轮云三
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若尔者
虽复开之与合境之与行皆是因缘。假名之
转。因缘转此是无转而转无所转。故云其轮
本来常清净。乃至境无所境开无所开。如此
乃得名转法轮。亦乃得名法眼净也。若有所
转此是转颠倒。不名转法轮。若有所见乃名
颠倒见耳。不名得法眼净也。华严性起品序。
小乘法轮无所转无所还名转法轮。
问。无转
而转。为是大乘中说。为是小乘中说耶。
答。
大乘中序佛说小乘转法轮意如此也。若不
如此悟者是人不得大乘意。亦不得三藏意
也。次别明大乘转法轮有四句。初转四谛轮。
次转二谛轮。次一谛轮。次无谛法轮。小乘
但有三转而大乘具有四转。此四转皆是舒
卷明义。舒之从无谛为一谛。一谛为二谛。
二谛为四谛卷之则合四为二谛。二谛归一
卷八 第 427a 页 T34-0427.png
谛。一谛归无谛。四转法轮者。一中道佛性。法
华亦然。约此开四谛。迷之则成苦集。悟之
则成灭道。迷之成苦集者。如随其流处六味
不同。一切诸业烦恼即集谛。生死苦恼即苦
谛。悟之即有十信乃至等觉地名为道谛。
如来地一谛一依寂灭涅槃名灭谛也。次合
此四谛唯成二谛。三谛入有为相。灭谛入无
为相。唯有常无常二谛。亦是空不空二谛。
无常即是可空。涅槃名为不空。故云空不空
二谛也。次合二谛唯成一谛。有为虚妄不名
为谛。常住真实故名为谛。如大经七义释之。
次泯一谛以归无谛。如经云所言空者不见
空与不空。不见空者不见有为生死空也。不
见不空者亦不见涅槃不空。又生死是空。而
今通言不见空不空者。涅槃为不空。亦不见
有不有。若尔即不见生死空不空。亦不见涅
槃有不有。故非空非有非生死非涅槃。即是
无谛。又大经十三卷云。鹿园唱小而无言。
双林大音而不说。呵文殊谓转斥时会有闻。
即如此相始名转大法轮。故前云若知如来
常不说法。是名菩萨具足多闻。次双泯大小。
以生灭为小轮。以无生灭为大轮。此是无生
灭生灭生灭无生灭故。非生灭非无生灭。非
大非小不转不还。故云其轮本来常清净也。
佛如斯而转竟无所转。缘如斯而悟竟无所
悟。无所转始为妙转。无所悟始名妙悟。故
肇公云。玄道在乎绝域。故不得而得之。大
音匿于希声故不闻而闻之矣。
五百由旬
义。论曰。佛法虽复深旷而大要不出生死涅
卷八 第 427b 页 T34-0427.png
槃迷悟二𨅊也。诸师盛引五百由旬广證诸
义。故须评其得失。此义若成众證皆立。斯
义若坏众證皆谬矣。有人言生死有四种。一
流来生死。二变易生死。三中间生死。四分段
生死。今但明三种生死以譬五百不说流来。
流来是有识之初。今明反原之始故不说也。
三百谓分段生死。四百是七地。中间生死五
百是。八地已上变易生死也。
评曰。此释五
义为失。一者四种生死经论无据。胜鬘云因
五果二。果二者一分段二变易。因五者谓五
住地。离二生死别立流来生死及中间生死。
应离五住外别立烦恼。离漏无漏业别更立
业也。二者法华明五百。而不增为六百减成
四百者。经明二种生死亦不可增减。若二生
死遂有增减则五百义亦同然。三者释论云。
菩萨有二种身一肉身二法性生身。肉身则分
段生死。法身谓变易生死。若二生死外别有
生死。应离二身外别更有身也。四者论又云
阿罗汉舍三界肉身受法性生身。故罗汉唯有
二身。则但有二生死。离二之外无别生死也。
五者若以四百为七地则三百为六地。若尔
二乘断惑便与六地齐功。若二乘断惑齐六
地者无有是处。二乘极久唯六十劫或百劫。
菩萨至六地时二十二大僧祇劫。略据一文
详之则菩萨求佛道而迂回。二乘望大觉为
直路。而众经呵斥二乘便成妄说。又大智论
云。二乘去佛道迂回。不如直往菩萨。以经
论详之不应作此说也。此义至有声闻无声
闻中当广论之。有人言但有二种生死。如
卷八 第 427c 页 T34-0427.png
胜鬘所说。但此中三百喻三界。四百喻七地。
二国中间难可过度。五百喻八地已上。
评
曰。经明七地难可过度。就菩萨法中自论难
易。云何用此以化二乘人耶。又若以四百喻
七地。则应三百喻六地。则二乘还与六地齐
功。有人言断见谛惑为一百。断五下分结为
二百。断五上分结为三百。断恒沙烦恼为四
百。断无明为五百。
评曰。不然。初果倾三
界见谛。已度三百一半。不应言一百。又
未断欲界思惟。未度一百。若过若不及也。
又经说三界为火宅。二乘出火宅。即是度三
百。不应有此解也。四百为恒沙。五百为无
明。还配地位者同前评也。有人言。三界为三
百。七住及二乘为四百。七地已上为五百。
评曰。三界为三百则如前判也。后二还以配
地过同于前。有人言如大经云。须陀洹八万
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到者至于菩
提心处。如三根人领解。即是发菩提心。以
五种人来至菩提心处故言广五百也。此取
极钝根人故云八万劫到耳。若利根人不必
须多劫。释迦一期出世得四果者。闻法华皆
发心即名至也。
评曰。是义不然。经明度三
百由旬立二乘地。岂是度五人耶。
问。五人
并发菩提心名度五百。如初果经八万劫发
菩提心。是超二乘地名度五百。
评曰。此乃
是大经明五人发心离于五位。今非此中意。
所以然者上来皆明权实之义。今譬亦明权
实。度三百立化城此是权。度五百至宝所名
为实。故废化城进宝所。若明度五人者皆是
卷八 第 428a 页 T34-0428.png
进宝所譬。失立化城譬意故此非解也。次总
评。上来诸释皆非经意。所以然者。此经三
周说权实。有法譬有合譬。此五百由旬亦有
合譬。诸经师不观合譬文不解合譬意。故引
馀处经意以释此文。故皆僻谬也。次出今譬
意今所释者。三界为三百。声闻地为四百。
缘觉地为五百也。
问。以何义故作此释耶。
答。今以二义作如此判。一者三百为凡夫地。
二百为二乘地。此二障于佛道。欲求佛道须
免斯二障。故释论云。菩萨退有二事。一贪
三界二乐二乘。今免二退故得入菩萨位进
至宝所。又三界名有见地。二乘名空见地。
空有二见伤菩萨中道正观。今欲修菩萨行
求于佛道。应离此二地也。又三百以生死为
障。二百以涅槃为障。地论云。菩萨度五道
复净涅槃。以五道与涅槃皆是障故。又华严
云。大药树王不生二处。一者深水二者火坑。
火坑深水即是二乘及邪见凡夫。此二不能
生菩提心大药树王根。是故菩萨须离此二
地也。又三界是二乘牢狱。二乘地是菩萨牢
狱。故二乘欲出三界。菩萨欲出二乘地也。
又三界凡夫多修福德而无智慧。二乘之人
多有智慧而无福德。以二轮不具无由至佛。
故须离之方登大觉也。又行有三种。一者凡
夫不能自行。亦不能化他行。二者二乘但能
自行。而不能化他行。则行不具足。菩萨修
自行故出凡夫地。修化他行故离二乘地也。
又摄大乘及地持论明障。有二种。一惑障。二
智障。脱三界烦恼但离惑障。未离智障。若
卷八 第 428b 页 T34-0428.png
出二百便离二障也。又生死有二种一分段
二变易。若凡夫受分段。二乘受变易。离凡
夫故不受分段。离二乘故不受变易。又生死
因缘凡有二种。一有漏业因四取为缘。二无
漏业因无明为缘。凡夫有有漏业及四住烦
恼。二乘有无漏业有无明烦恼。今度此五百
则断此因缘故生死永尽也。
问。若如后三义
还同旧释耶。
答。旧不数二乘为二百。岂同
旧耶。
次引證。
问。此释出何处文耶。
答。释
论解大品闻持品云。菩萨度四百由旬则去
佛道不远。论云三百喻三界。四百喻二乘
地。菩萨度此二地知必作佛。但大品合二乘
为一百。法华开为二百。虽开合不同意无
异也。
问。大品已明此譬者与法华何异耶。
答。大品但明菩萨度凡圣二地。未明二乘为
权。犹阙化城之意也。
问。既未辨化城亦应
未明宝所耶。
答。大品已明显实相。故辨宝
所。犹未开权故不明化城也。
问。大品可用
此喻法华何必同耶。
答。下合化城譬中佛自
作此说也。如经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为
止息故说二涅槃。此合度三百由旬譬也。若
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所
住地近于佛慧。此合度二百由旬譬也。文
既分明无劳惑也。而经师都不见此文。横引
馀事以释故失经旨也。又不以二地为二百。
复以何文合二百耶。又责旧经师曰。譬说之
中明一化城今合譬文何故乃明二地。不应
一二相违。今明开合皆有其旨。所以合者略
明六义。一同出三界。二同得尽无生智。三
卷八 第 428c 页 T34-0428.png
同断正使尽。四同得馀无馀二涅槃。五望波
若三慧品同得一切智。六同名小乘。以六义
同故合二乘为一化城也。而开为二地者略
明十义。一行因久近如百劫六十劫等。二
者根有利钝。三从师与独悟。四声闻无大悲。
缘觉有小悲。如鹿犀之喻。现释论也。五声闻
不必有相好。缘觉必有。但小多不定。六声闻
观法略谓四谛。缘觉观法广谓十二因缘。七
声闻说法则令人悟于圣道。缘觉不能令至
燸法。及得贤圣事。出大经。八罗汉必在佛
世。缘觉不定也。九声闻或顿證四果或复
渐證。缘觉必顿證如三藏佛。十缘觉现通多
说法少。声闻不定。以具十义故开为二地。
是故三百譬三界二百喻二地也。
问。譬喻品
何故合三界为一宅。开教门为三乘。今何故
开一宅为三百。合三乘为二百耶。
答。前明
同为苦火所烧。故合为一宅。求出者有三根
人不同。故教门开为三乘也。今明佛道长远。
三界及二乘地是大恶之道要。须度之然后
得佛。是故开一宅为三界。三乘中但二乘地
是障佛乘非障。故但明二百也。
问。何故以
凡夫地为三百。小乘地为二百耶。
答。盖引
进之言。明汝所度已多。汝所住地近于佛
慧。唯二百在耳。当怒力精进。宝所不遥也。
以理言之则所度犹少未度犹多。二乘发心
始入十信。方经五十二位三十三僧祇劫方
至佛耳。尔前极长百劫修行故所度犹少也。
问。若所度已多是引进之。言则此经未成
了义耶。
答。深有旨也。明佛道虽长。若能
卷八 第 429a 页 T34-0429.png
度凡夫地及离二乘地者后进修行不复为
难。故名为近佛。如万里之行唯五百里多难。
若过此道则前进为易也。次论恶道。
问。何
故说五百由旬皆是恶道耶。
答。上诸义即明
恶道竟。贪著三界及深二乘。能害菩萨法身
惠命故言恶道。二者佛及弟子已四处开权
显实呵责二乘。钝根闻之犹未领悟。方便品
云。小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
别说诸果。次身子章云。我昔于空法得證。
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譬喻品云。唯有
一大车。唐捐门。外实无三车。信解品云。佛乘
如大豪富长者小乘之人如。眇目痤陋无威
德者。乃至贫穷下贱除粪之人四处。虽种种
呵斥二乘称叹大道。钝根声闻犹故保执。是
以今说恶道譬喻明三界二乘皆是恶道。汝
今云何欲乐住耶。又昔于大通佛所已欲度
五百由旬。今积行弥劫云何退住恶道。譬如
父母呵子云乃不长进何为退缩。又凡夫以
三途为地狱。二乘以三界为地狱。菩萨以二
乘为地狱。故大经云。今我怖畏二乘道果。
如惜命者怖畏舍身。汝今云何乐住地狱。
又本畏生老病死。求涅槃乐。三界及二乘地
未免生死之苦。故名恶道云何欲住。又此
凡圣二地未免四魔。故名恶道。三界具四魔
二乘具三魔。烦恼未断故有烦恼魔。方便受
身故有阴魔。无常所切即是死魔。明此二地
未免四魔。但前进不可住也。又华严性起品
明即事而言四乘皆苦。为三途苦说人天乘。
为三界苦说声闻乘。为声闻根钝少福有徒
卷八 第 429b 页 T34-0429.png
师之苦。说缘觉乘为缘觉福慧未圆结习不
断之苦。故说佛乘以有四苦名为恶道。本欲
厌苦今未脱之云何欲住耶。
问。若二乘地是
恶道者何故文云度三百由旬。说二种涅槃
耶。
答。此则是开权显实义。昔说恶道为涅
槃。欲引出三界。今指涅槃为恶道令离二乘
不相违也。又有三句。一恶而非善。谓三百
也。二善而非恶。谓度五百也。三亦恶亦善。中
间二百能度三界故为善。以是佛道巨患故
名为恶。故经云。求二乘者名为不善。既称不
善岂非恶道耶。
问。会二行皆为菩萨。云何名
恶道耶。故不应以二乘地喻二百也。
答。亦
会人天善入一乘。云何以三界为恶道耶。
问。三界烦恼可得为恶道。善是清升云何为
恶耶。
答。三界烦恼心所起善。皆是不动不
出非是乘义。二乘心所起善亦不动不出。亦
非乘义。
问。云何凡圣二善俱不动不出耶。
答。凡夫善不能出分段。二乘善不能动出变
易。又有二种阐提。一凡夫阐提。二圣人阐
提。凡夫不信出三界者名凡夫阐提。二乘不
信一乘名圣人阐提。破凡夫阐提始生小信。
破二乘阐提始生菩萨十信也。因此转悟方
入菩萨道。
次论至宝所义。
问。若以三界及
二乘为五百者。度三界及二乘地应至佛道。
此譬以宝所喻佛道故也。
答。三界及二乘是
佛道巨难。若能度之必至佛道。故大经有三
处文。明二乘至义。一云至菩提心。二云至菩
提。三云至大涅槃。然二乘经尔所劫。但应
至菩提心耳。而言至大涅槃及菩提。以至菩
卷八 第 429c 页 T34-0429.png
提心必至佛道及涅槃故也。
问。五人云何至
菩提心必至佛道耶。
答。五人发菩提心时必
是双厌之。人既登圣位故必不作凡夫。今复
发菩提心则厌二乘道。是故此人不起凡夫
行。亦不起二乘行。所以至佛道也。
问。大经
何故举三文耶。
答。要须三文义乃圆足。至
菩提心谓至因。至菩提及涅槃名至果。果中
有菩提智果及涅槃断果。所以说二。今欲具
说始终总摄因果故有三文也。又度五百由
旬至佛者譬意具三。一恶道二好路三宝所。
合譬亦三。一发菩提心谓度恶道。二行菩萨
行如平坦好路。三得佛道如至宝所也。
问。譬
无此意云何穿凿耶。
答。理数应然岂可度二
乘地便得佛耶。又下偈中具足明之。今为汝
说实汝所得非灭。此明度五百恶道也。为佛
一切智。当发大精进谓行菩萨行。即好路也。
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谓得佛道也。又
度五百即至佛者。三百为分段生死。二百
属变易生死。度于二种生死必得至佛也。
次论多少。
问。何故度五百不多不少耶。
答。
如前十义及恶道中说。又唯有五乘故但度
五百。人天乘是三百。二乘是二百。故佛乘度
此五百。以声闻乘度三百缘觉乘度四百佛
乘度五百故。不得多少。此明一人始终度
五百。亦得五人度五百。如大经一人具七。
七人具七也。
问。释迦舍那教门明度云何耶。
答。舍那直说一乘明顿度法门。直令菩萨
度于五百也。释迦初三后一具渐顿义。昔
已令诸子度三百。今复令度二百谓渐度。若
卷八 第 430a 页 T34-0430.png
为始发心菩萨说法华经即令顿度也。
问。昔
亦明顿度不耶。
答。昔为菩萨亦令顿度五
百。如大品四百之喻。但未明三百为化城耳。
问。昔未明三百为化城。亦应未明五百恶
道。
答。二乘是佛道大患。是故已说是恶道。
但二乘根缘未熟故。不得明化城也。
问。昔
度今度何异。
答。昔但令菩萨度五百。令二
乘度三百。今教令菩萨度五百。明二乘人
已度三百。但令更度二百耳。
问。法华叵有
菩萨不度五百而修行耶。
答。亦有此义。如
位不退菩萨已过凡夫行及二乘行。此人已
度五百恶道但修菩萨行。入平坦好路进至
佛果宝所也。若就二生死为五百者。唯佛
度五百耳。
问。若尔无有菩萨得离二乘地者
耶。
答。胜鬘经云。声闻缘觉大力菩萨皆共
在不可思议变易生死中。就此而论菩萨与
二乘。共在生死中不得相离也。
问。叵有菩
萨与二乘不共在生死以不耶。
答。摄大乘论
明七种生死。界内通名分段即三种生死。界
外有四种生死。谓方便生死即变易是也。二
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后三生
死唯菩萨受生。二乘在变易生死内。故菩
萨与二乘有共生死义。复有不共义如彼论
广说也。安乐行义八重第一来意。然此品
虽是法华之一章。实通辨菩萨之要行。夫
欲自行化人弘道利物者皆须依之。
问。何因
缘故说四行耶。
答。上品末菩萨声闻皆云弘
经多难。弘经多难或生退没妨自行化他。
故说四行。身心安乐自行化人则无所废。又
卷八 第 430b 页 T34-0430.png
大判位行略有三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
行。三得佛果。上三周说法即是发菩提心。
今此一品即明行菩萨行。宝塔已去明佛果
也。又上三周明开三显一之义。谓智慧门。
次叹法美人明流通。谓功德门。物情便谓有
三有一有福有慧。是故此品泯寂斯念。劝菩
萨观诸法如实相。不有不无不二不一。而
不失三一方便。自行化他虽有三一。三一只
是无三无一。为是因缘故说此四行。如说经
大意释也第二明四行名不同。光宅云。一
空慧行。二说法行。三离过行。四慈悲行。但初
行中辨空慧。后三不明。故初名空慧行也。
第二行中广明说法。第三行中亦有说法。说
法义略故第二名说法行。第三行中广明离
过。馀行文少故第三名离过行。第四广辨慈
悲故名慈悲行。第三亦有慈悲。慈悲文略不
名慈悲行也。生公及注经列四行名。第一空
寂行。第二离憍慢行。三离嫉妒行。四者慈
悲行。生公不以说法别为一行者。下偈云。
安住四法然后说法华经。此明内住四法外
说法华。故不以说法为一行也。今用生公
所说也。
问。观第二行文实是明说法。不应
言离憍慢行也。
答。由初行有解。次行无慢。
内具此二故外无是非。方能说法耳。次明四
行体。光宅以假实二空为初行体。
评曰。假
实二慧此犹小乘论意耳。正可通彼阿含不
应用释。方等如前评之。有人言假实二空似
解为体。
评曰。二空失已如前义。似解义又
不可。下位高人皆通用四行。偏据似解而弃
卷八 第 430c 页 T34-0430.png
真明非可用也。有人言初行以忍辱为体也。
评曰。不然初文具明空有解行。忍辱是有
行之一枝亦非所用也。今所明者初行正是
二慧为体。何以知然。夫欲说法要须正解
二慧。是菩萨妙悟不同凡夫二乘。故以二慧
为体。故文云观诸法如实相空无所有。谓实
慧也。但从颠倒因缘生谓方便慧也。第二行
体者光宅云。说法行用言辩为体。有人言
用权智为体。今依生公及注经用离慢为体。
上明二慧已有能说之功。但恐内恃明解外
相是非。故明离慢为体也。第三光宅云离过
行即以离过为体。龙公云。不说他人好恶
长短。印师云离七支恶。复有人言离慢为
体。今依生公以离嫉妒为体。憍慢则贵已卑
人。嫉妒则恶人胜已。斯二是弘法之大患。
伤菩萨之本怀。故说离之也。第四慈悲行。
经有明文。众师更无异说。但慈悲有三。一
众生缘见有众生。二法缘不见有众生而见
有法。三无缘。此三异者亦得三人具三一人
具三三人具三者。外道有众生缘。二乘法缘。
菩萨无缘也。一人具三者。始行为众生缘。
中行为法缘。上行为无缘。今品所明者既发
趾标生法二空。则以无缘为正宗也。
问。既
言无缘则应不缘众生。何名为慈悲耶。
答。
缘众生如实相故名无缘。无缘者不复起众
生见及法见。如实相而识众生故名无缘也。
第四释四行名。初行处近处。此二种是所
行之处。举所目能从境为称也。中间二行离
过受名。第四慈悲当体为目。通称安乐者。
卷八 第 431a 页 T34-0431.png
安住四行故身心乐也。又行此四行身安心
乐。又外缘不动为安。内心适悦为乐。又安
为离苦乐名得乐也。又身安心安身乐心乐
也。初义为正也。第五明开合。龙师云初一是
身业。次一口业。后二为意业。此皆大判耳。有
人言初二主智慧。初一为空智。次一为有智。
后二主功德。初一为止善。后一为行善也。今
所明可为四双。一者初一为解。后三为行。解
中具空有二解。行中有离得二行。中二为离
行。后一为得行也。又初一为智慧智慧中有
空智有智。后三为功德。功德中有止有行。中
二为止。后一为行也。又初一后一为得。中二
为离。又前三为自行。后一为化他。化他拔
苦与乐。自行中初一为生解。后二为灭惑也。
第六明次第。夫有苦者皆由乖理。若具二慧
则是得理。得理者无复苦恼身心安乐。是以
第一先明二慧。虽复有解恐恃解㥄他。或忌
人胜己。故明不憍不嫉。初具二慧又具两行。
则自德成立。然后以慈悲被人故次第也。第
七明位。始自发心终于十地皆行四行。但地
前似而未真。登地唯真不似。真位之中有并
不并。就并之中有功用无功用。如前释也。但
四行就一大体论之必是齐品。但习学不同。
或功德已深智慧犹浅。或自行已胜化他犹
劣。不定也。第八明同异。
问。法师品明三
事。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于空座。与今何异。
答。彼前明于有行以有资空。今前辨于空
解以空导有。以空导有空宛然而有。以有资
空有宛然而空。但字不累书故前后说耳。又
卷八 第 431b 页 T34-0431.png
前明化他后辨自行。今前明自行后辨化他。
以菩萨先人后己故。前化他而后自行。然
要须自免方能济人。故前自行后化他也。次
释法师义。法师义者已如弘经方法中释
竟。未尽今当略说。依此有五种法师。一受
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释论解灭诤品
云。以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或看文或口
受故言为读。常得不忘故为诵。宣传未闻故
言为他说。圣人经书直说难解故解义。此
即有六种法师。望今文互有广略。今文合
受持为一。为他说与解义复为一。足书写为
一也。释论解无作品。明说波若有十种。十
种皆是就说法中开耳。通称法师者。法是可
轨义。五人上弘此法。下为人作师。故云法
师。通自行化他也。又法师者此五人以法为
师。此自行法师。又法师者法乃尊妙。要由
人弘。人有弘法之功名人为法师。如云当作
心师不师于心。今亦如此。以弘法故为法作
师。此化他法师也。次明位。若例四依应起
自内凡通乎十地。是其人位。但于初依自有
师资之别。此自明依止之位。今就弘化分之。
外凡已上皆法师位也。次约阶品。如涅槃四
依品明有九人。初人于熙连河沙佛所发心。
亦得不谤未能信乐。次一恒河沙佛所发心。
得信乐而未能受持读诵。二恒河沙佛所发
心。能受持读诵未能为人说。三恒河沙佛
所发心能为人说而不解义。四恒河沙人十
六分中解一分义。五恒沙人十六分中解八
分义。六恒沙人十六分中解十二分义。七恒
卷八 第 431c 页 T34-0431.png
沙人解十四分义。八恒河沙人具解十六分
义。此九品人前四人既无解。是弟子位非
师也。后五品人既有解义属法师位也。此
五人合为四依人。即初依人。又通而为论三
十心位俱皆是法师也。十地菩萨念念化人
皆是法师。自有优劣。如九地得十种四无碍
为大法师也。
问。三业云何摄五种法师耶。
答。论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此是意业。然
初非不藉身口业也。书写是身业。而要假意
业。亦得有口业也。馀三皆具三业也。
问。此
五得相离以不。
答。受持是意业。得离读诵
等四。若是读诵等四要须受持。所以然者由
信心故方有读诵等耳。
问。亦有无信而读
诵。此应离受持也。
答。今不论此也。
问。经
中何故先明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以为次第
耶。
答。信为初门故前说受持。以信力故能
读诵故。能读诵竟方解义。解义故为他说
使法流通故书之也。
问。此五几是功德几是
智慧耶。
答。皆通福慧。但馀四属功德。强解
说正是智慧也。
问。受持具信念二力。馀四
具几力耶。
答。解说是慧力。亦是精进力定
力也。读诵正是精进力亦是慧力。但遂强弱
耳。
问。此五几自行化他耶。
答。解说通自
他。但化他强自行弱。四通自他自行强化他
弱也。
问。何故但明此五耶。
答。略举五耳。
大品及此经劝发品复有正忆念及修集。皆
摄入今三业中故也。
问。受持意业可得化他
人不。
答。由意业信故能化他人亦有化他义
也。
问。此五云何深浅耶。
答。依经次第明深
卷八 第 432a 页 T34-0432.png
浅者。直信之则易故在前。以有信故能读。
读故能诵。诵故能解说。解说故云书写即是
从浅至深也。
次论佛道近远义释高原求水譬。论曰此虽
一句经文但寻味之者喜生。抑扬涅槃以四
重五逆谤法阐提皆一类而科之。波若云不
谛读诵受持故成魔事。今具述异闻详其得
失。敢希生善庶望免咎。有人言初教如高
原乾土。大品如湿土。法华譬泥。佛果如水。
有人言维摩思益如乾土。无量义经如湿土。
法华如泥土。佛果如水。有人言大品如乾土。
无量义经如湿土。法华如泥。佛果如水。此
三皆执五时说者也。生公云。渴乏求水者。
受持法华求悟佛道。欲得之如至渴乏须水
也。于彼高原穿凿求之者。一乘于三乘为难
得。故于法华求解如求高原水也。受持读诵
为穿凿。未能如闻而解犹为未闻。如见乾土。
若能解者方乃为闻。如遂至泥知去水不远
也。注经云。生死渴乏须寂灭之水也。高原
水者一乘理妙。求理于法华如求水也。犹见
乾土者。受持书写以穿凿之初为未闻。未解
去道尚远如见乾土也。次读诵以譬施功不
已。闻已解故曰见湿土与泥。注经犹采生公
意。但小加修饰耳。
评曰。此譬唯有二意。一
譬去佛道远。二譬去佛道近。不应纭纭有馀
释也。又初三师明法华之前诸教去佛道远。
法华教去佛道近。后二释但就法华中自论
远近。未能如闻解为远。能如闻解为近。今
捡经始终皆失旨也。寻长行合譬及偈文具
卷八 第 432b 页 T34-0432.png
有二义。一举馀经对法华以明近远。二就法
华自论近远。偈云如是等诸人不闻法华经
去佛道甚远。若闻是深经近于佛智慧。此举
馀经对法华以明近远也。长行云。若未闻未
解未能修习去佛道远。与此相违去佛道近。
此文具二义。若据未闻为去佛道远。此举馀
经以对法华。若就未解为远能解为近。此据
法华自论近远。是以众师偏用一文俱失经
旨也。
问。举馀经对法华明近远相云何耶。
答。法华之前未开三为方便一乘为真实。遂
使求佛之人犹有踌躇。大小之望取佛之心
未决定。故去佛道远也。法华明有一无三永
息退心求佛意决。故去佛道近也。
问。何以
知就开权显实义明近远耶。
答。下偈云。若
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决了声闻法者知其
是三权一乘为实也。又长行云开方便门示
真实相。即释近远之意故知尔也。
问。法华之
前即是波若。可云波若去佛道远耶。
答。前
已释此义竟。今重论之。一者据波若未开权
义边。即始行菩萨犹有进退之望。或言进为
菩萨。或谓退作二乘永不成佛。故波若于其
人去佛道远。若闻法华无三有一。直进不回。
则法华于其人去佛道近也。二者声闻不觉。
波若密化二乘令趣佛道。如不觉付财。犹言
波若有三乘教。故保执二乘。波若于其人去
佛道远。闻法华开权明有一无三。改二乘执
信受一乘。则法华于其人去佛道近也。
问。
约大小二人判二经近远。以理言之波若法
华云何优劣耶。
答。波若正明实慧方便慧。
卷八 第 432c 页 T34-0432.png
此二是十方三世诸佛法身父母。求佛者要
修学波若如前已说。又求佛道者皆具烦恼。
如老病人寝卧床席不能起居。波若方便二
健人各扶一掖能至佛道。故求佛之人须学
波若。又三界二乘是佛道巨患。以实慧故不
著三界。以方便故不證二乘。离此大恶能至
佛道。故求佛之人要学波若。又波若显诸实
相。实相是大乘本。由实相故有波若。以波
若心修万行。万行皆是无所得。如此万行能
动能出名为大乘。若尔波若经乃明一乘之
本。故波若最胜。此即是本中之本。所以然者。
一乘为三乘本。实相复为一乘本。波若常明
实相。即波若经为本中本也。
问。实相亦是三
乘本。云何言是一乘本。
答。二乘人不能知
本性空。故诸法本性空唯是大乘根本。非
二乘本也。
问。波若未开权。则波若为劣。法
华为胜不耶。
答。法华但明开权之义异波若
耳。若显实之义终归波若。所以然者。开权
即改二乘心。改二乘心即发菩提心。若发菩
提心竟即修行学菩萨道。要须詑二慧之胎
方成如来法身之子耳。故知波若为胜。又
佛始终常用波若化物。初显教菩萨波若。密
教二乘波若。此从大品至法华前也。次至法
华显教二乘波若。亦显教菩萨波若。以显
教二乘波若故波若亦名法华耳。非波若外
别有法华也。至涅槃明波若即是四种佛性。
大品云。因名波若果名萨婆若。涅槃云。因
名观智果谓菩提。菩提无累即是果果。观
智与境界更无别体。所观义即境。能观义
卷八 第 433a 页 T34-0433.png
即智。发观义为境。能照义为智。故波若即是
四性。当知唯一波若。是故最大。又地前四
十心名相似波若。登地去至佛名真波若。故
知波若竖通于五十二位。即波若最大也。
问。波若是何物法如此最大耶。
答。波若是诸
佛菩萨观心。是故一切教皆明此法。一切
佛菩萨无不修行。又波若有三种。一所行
即实相境。谓实相波若。二能行之观。名观
照波若。三为众生说即文字波若。所行境即
佛菩萨所行处。能行之心即佛菩萨观。此
二为自德。文字波若即是教门化他德。此
三摄一切佛菩萨能行所行自行化他义无不
尽。虽有千经万论终显此法。以一切教皆入
波若中故波若最大。龙树岂是虚言者哉。
问。若尔法华应劣耶。
答。法华是波若异名。
但明上来诸义不及波若。故名为劣。非但
法华不及一切大乘经。皆不及波若。如论
列十种大经而波若最大。
问。此语难信。今
重请释。为波若明义已了。馀大乘经明义未
了。故判胜劣以不耶。
答曰。不也。但波若
专明上来诸义。馀经不尔。据此义故称波
若最胜耳。
问。前言就法华中自论去佛道远
近义云何。
答。大意如生公。注经释云。今
更须领此意。若闻法华生三慧者即去佛道
近。虽闻不生三慧则去佛道远。故文云。若得
闻解思惟修习去佛道近。闻解谓闻慧。思惟
谓思慧。修习谓修慧也。就三慧中自论近远。
闻慧为远馀二为近。如是可知也。
问。但应
如生公及注经释之。所以然者。唯一高原
卷八 第 433b 页 T34-0433.png
就中求水有近有远。唯一法华教中求佛生
三慧为近。不生三慧为远。若以法华前教
为远法华为近者。乃是异原何名一原耶。
答。法华波若同是一大乘藏。亦得同为一
原。又依生公解有前诸妨故可得两而存之
也。
法华玄论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