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文句-隋-智顗卷四

卷四 第 45c 页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上

天台智者大师说

○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
得不说」下,广明开三显一,凡七品半,文为
三:一、为上根人法说;二、为中根人譬说;三、
为下根人宿世因缘说,亦名理事行,例如
《大品》亦为三根(云云)。今以十义料拣:一、有
通有别,二、有声闻、无声闻,三、惑有厚薄,
四、根转不转,五、根有悟不悟,六、领解无领解,
七、得记不得记,八、悟有浅深,九、益有权实,
十、待时不待时。

一、明通别者,初周别名法
说,通则具三;「如优昙花时一现耳」,即譬说;
「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即因缘说也。中
周别名譬说,通则亦三,「我先不言,皆为化
菩萨故」。又合譬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即是
法说;「于二万亿佛所常教化汝」,即因缘说。
若谓此文属法说者,可取长者闻已惊入
卷四 第 46a 页 T34-0046.png
火宅方宜救济,即因缘说。下周别名宿世
因缘,通亦具三,「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令入
佛慧」,是法说;「有一导师」是譬说,而作三周
者,从多从正,从略从傍,欲令名字不滥,
各据一意耳。

问:
三周为三根人,一周通有
三说者,一说应具三根?

答:
法说非止逗上
中之上,又有中下,从正略傍,故言逗上根
人耳,馀二周亦如是。

二、明有声闻、无声
闻者,光宅定有实行声闻,若言无实,权何
所应。开善解无实行声闻,引《胜鬘》「三乘初
业不愚于法」,外凡已知一乘,宁有二乘犹
执小果?经明有者权也,此二家偏执,乖经
失义;若定有者,经那言无声闻弟子但化
诸菩萨?若定无者,谁入化城?亦无三可会,
权何所引?若言实有为权所引者,亦应实
有三藏佛,复为权三藏佛所引;若实无此
佛,但有权佛者,何意不许但有权声闻、
无实声闻耶?此义不例,实有断界内惑
者,呼此为实,而权者应之。何处有断界内
惑佛,而有权佛应此佛?今明有无不可偏
执,若从长者实智往观则无客作人,若就
穷子根性则便自谓作人。《法华论》有四种声
闻:一、决定;二、上慢;三、退大;四、应化。前二未
熟不与授记,后二与记。若依今经应有
五:一、久习小,今世道熟,闻小教證果,如
《论》是决定声闻;二、本是菩萨积劫修道,中
间疲厌生死,退大取小,《大品》称为别异善
根,佛且成其小道为说小教,齐教断结
取果,是退大未久习小来近,理应易悟,如
卷四 第 46b 页 T34-0046.png
《论》是退菩提声闻;三、以此二故,诸佛、菩萨内
秘外现,成就引接令入大道,如《论》是应化
声闻;四、若见权实两种能出生死,欣乐涅
槃,修戒定慧,微有观慧未入似位薄有
所得,谓是證果,此名未得谓得、未證谓證,
《论》即是增上慢声闻;五者、大乘声闻,以佛
道声令一切闻,若从决定退菩提两种,即
有声闻,若从大乘理无灰断永住化城,终
归宝所。实者既尔,则无有权,故无声闻。若
增上慢者,既未入位则非实,又非应化,则
非权。若得此意,有无冷然,何须苦诤?复次
秪就大乘声闻复论有无,若权作应化,外
现小迹内隐大德,则谓无大乘声闻;若从
自行发迹显本,则言有大乘声闻。今开三显
一正意,为决定退大声闻令成大乘声闻,
自行既立即能化应声闻,若得此意则达
有无也。

第三、惑有厚薄者,瑶师云:「三根得
果已后游观无生。无生之理是一,及其出
观,缘三教则异,将必异之三教,惑于无生
之一理,谓教既三,理岂容一?又将一理惑
于三教,理既是一,教宁得三?踟蹰理教之
间回遑得失,以理惑教,此有得义;以教惑
理,此有失义。上根以理惑教情多,初闻法
说顺情即悟;下根以教惑理情多,闻法说
无三,逆其计谓故三闻乃解;中根处二楹
之际,法说不悟,譬说便了。」今谓此释三根
未必应尔,三人踟蹰何等理教?若回遑小
乘理教则疑惑未尽,尚非初果断结之人;
若回遑大乘理教,大乘条然永异,何曾与小
卷四 第 46c 页 T34-0046.png
乘相滥而言踟蹰耶?若以小惑大、以大
惑小,尔前未斥方便,那忽游观出入预有
踟蹰?既预踟蹰即已疑生执动,非始今日,
若先动执生疑,闻开三显一即应领解,那
忽犹有惊疑?进退无据,故不用此解。今明
根有利钝者,皆论大乘根性,惑有厚薄者,
约别惑为言耳,即为四句:一、惑轻根利;二、
惑重根利;三、惑轻根钝;四、惑重根钝。若别惑
轻、大根利,初闻即悟;若惑重根利,再闻方晓;
若惑轻根钝,三闻乃决;第四句虽复三闻不
能得悟,止为结缘众耳。或可初两句根利
同为上根,或可中间两句为中下根(云云)


次约初品无明三重,覆初住中道,若初法说,
上根之人三重无明一时俱尽,开佛知见
入菩萨位,得菩提记;中根断二重无明;下
根断一重。次譬说时,中根断第三重尽,开
佛知见入菩萨位得授记莂;下根进断二
重。次闻因缘说,下根断三重尽,开佛知见
入菩萨位也。例如小乘十六心未满不得
名初果,十六心满名须陀洹也。

四、明转根
不转根者,旧云:「上根初闻法说即悟,而中
根转同上根,下根进同中根;若譬说时,中根
前已成上,即能得悟,下根成上;次因缘说
时,下根已同于上故即得悟。」若尔转下成
上,因缘说时皆悉是上,为利则均,那得犹
称钝者待因缘说耶?若转成上即同上悟,
若其未悟犹受钝名,则无转根之义。例如
身子一闻,目连再听,同得初果,若二皆利则无
复优劣,若犹称利钝,转根义不成。夫众生
卷四 第 47a 页 T34-0047.png
心神不定,遇恶缘转利为钝,遇善缘转
钝为利,先世值佛闻法,自有转下中为
上,俱于法说得悟;自有转下为中,闻譬
说得解;下者不转,三周乃了。如此转根不
同旧释。譬三刀斫木,利一、中二、钝者三下,
利钝之名不失,木断之处是同。

问:
三根入初
住位,犹有利钝不?

答:
真修体显则无差降。

问:
若尔,初住已上更起缘修,有优劣不?

答:

此同位人无复胜负,真修体融宁得有异
耶?

五、明有悟不悟者,经中多明菩萨为上
根、缘觉中根、声闻下根,若言菩萨上根,应
并在法说中得悟,缘觉并在譬说中得解,
声闻并在于因缘中得悟耶?然经中一往
判出三根,至于悟解义未必然。今经但见
声闻得解、不见支佛者,支佛是中根,既值
佛出世入声闻数,随根得悟故,不别标缘
觉耳。故身子请偈云:「其求缘觉者,比丘、比
丘尼。」依此文即知缘觉入四众中摄也。又
〈法师品〉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
声闻者、求支佛者」,岂无缘觉得解耶?旧云:
「菩萨是上根,不必皆利,从多为上,而执心
易转,原其域怀求佛,但执过三百已即
求近果,此疑易悟。三根菩萨同在法说得
解,上者或在略说,中者或在广说之初,下
者与身子齐。」今明菩萨语通,但使发大心
悉是菩萨,何必并是利根?及身子尚少,岂
得初周之前已并得悟?若尔,流通寿量,何
意有诸菩萨节节得悟无生忍者、发菩提
心者。旧云:「寿量中悟,皆是法身增道损生。」今
卷四 第 47b 页 T34-0047.png
言不尔,有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人
得无生法忍,此人始得此忍,当知〈寿量〉之
前未是法身,故知菩萨得悟,不可局在初
周之初也。

问:
菩萨得悟通于始终,二乘得
悟亦应至后。

答:
三周定父子天性已竟,则
皆名菩萨,设在后悟,同名菩萨悟也。

六、明
有领解无领解者,若三乘同悟,何意但见声
闻领解,其二则无?今明无佛出世名独觉,
闻佛说十二因缘法名缘觉,既入声闻数
中得悟领解,皆不别出,大意可见。身子、迦
叶等,悉是中乘根性,故声闻领解兼得缘觉,
无劳别出也。又四众中,有发缘觉心者,其
人得悟即不一也,〈信解品〉云:「密遣二人追
捉将还」即是其义。菩萨不领解者,声闻之教
不明得佛,今经开其归大之路,自恐解
谬故对佛述解,菩萨不尔故无领解。又其
意有三:一、菩萨本意求佛,设有异执而执
轻终归取佛,无有不得之虑,今闻三周之
说,但是正其观慧,故不须领解。二、菩萨悟
大,处处有文,二乘作佛始自今教,逐要流
传,故略菩萨领解,胡文或有,汉略不书耳。
三、菩萨位行深绝,诸新小菩萨不敢领解,说
〈寿量〉竟,弥勒总都领解,初从无生法忍,终
讫馀有一生在,则是具足领解,更求何物
(云云)

七、得记不得记者,若同皆领解,何故声
闻得记,不见缘觉、菩萨受记?此亦三意:一
者、昔明二乘入正位不能发心,何由得记?
今既悟大,欣斯别决,故为记劫国也。菩萨
发心求佛行成自满,故不欣急求佛亦不
卷四 第 47c 页 T34-0047.png
促授,又前教处处授菩萨记,此是恒说逐要
传译如前(云云)。二、菩萨亦有别记,调达、龙女
岂非记耶?又〈法师品〉云:「求声闻者、求辟支
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
法华经,我皆与授记,当得三菩提。」此岂非
皆记耶?三、二乘昔来未曾得八相记,故记
其劫国;菩萨先已曾记,故不重明耳。浅近
之记初住已得,非菩萨所欣,菩萨所欣乃是
圆极妙觉远记耳。故〈寿量品〉中,始从发心
讫一生得,妙因斯满、极果顿圆,此乃授法身
记莂,何谓无记耶?

问:
若小悟大,应同授法
身记,那得授八相记耶?

答:
八相是应记,既
得应记知必有本,欲使物知闻共结来
缘,故与应记耳。又此二乘若闻〈寿量〉,即同
损生得法身记也。

八、明悟有浅深者,一往
同破无明入證初住,细寻必应明晦。初闻
法说尚入佛慧,更闻譬说岂不重明?又闻
因缘,理自增进,更闻〈寿量〉弥复优深,如听
法人重闻胜前,单复厚薄方之可知也。

九、
明权实得益不同者,一云实行得益,权行正
为接引影响不论其益。今明不尔,若至〈寿
量〉权实悉得益,增道弥高、损生弥尽,邻圆
际极,唯一生在,岂非权者益耶?所以初为
影响共熟实行,后说极果则自道明,文云:
「出入息利乃遍他国」,息利在他即是己利,实
行得益由于权引,化功归己权亦得益,故
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何必须待
〈寿量〉耶(云云)?又我自欲得此真净大法即是
自益也。十、明待时不待时,尔前不悟必待
卷四 第 48a 页 T34-0048.png
《法华》悟者,名为待时;《法华》前教已解者,名
不待时。何故尔?佛有显密二说,若显说为
论,《法华》之前二乘未悟大道,要须五味调
熟会在法华,故云:「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
时,决定说大乘。」此即待时也。若密教为论,
未必具待五味在法华方会,尔前密有入
者故名不待时,此乃大判时不时。若就三
周,亦是待时、不待时,迹本二门,亦是待时、不
待时,致有前后悟入,即此意也。

问:
有一种
根性非密、非显二时不摄者,应是失时永
不得悟耶?

答:
馀经或谓此为失时,今经不
尔。此人虽于密、显两时不悟,虽生灭度
之想,而于彼土得闻是经,故无失时,乃
是待彼土之时耳。

问:
五千起去,应是失时?

答:
此等应以如来灭度后,弘经人受益也。

问:
身子初周为四众三根请,譬周为中下
请,云何言佛各为三根人三周说法耶?

答:

此语不便,请则普请、说亦普说,但上根智利
闻法得悟,中根处中闻譬得悟,下根居下
闻三得悟,汝当随义云何随语(云云)

问:
宿
世是过去事法,譬是当、现事不?

答:
经无文,义
推应尔。引三归一,三望一,一则是当;举
事为譬,譬即是现。准后望前,应如所问。

问:
旧以五浊障大,四句料拣如前说,有人
断见与无明,合共为障,指《法华论》云「无烦
恼人有染慢,不知一乘法身常住」者是也。
若博地不执涅槃而不闻法者,即是无明
独为障,若尔为当三周闻法已破无明?为
当未闻法破无明?若闻法已破,则无明非
卷四 第 48b 页 T34-0048.png
是障;若未闻法而能破无明者,都虑无有
障。是义云何?

答:

是他人立义,今为其通。譬
如灯生闇灭,不可定其前后,虽不前后,闇
定是障(云云)

问:
《胜鬘》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
自知当觉。」《优婆塞戒经》第十四云:「二乘自知
得菩提,且取小乘果。」又十三云:「知之者易、
行之者难,虽知一乘而取罗汉。」彼两经皆
言知,今经云何三根之后犹自不知,初疑后
悟,此义云何?

答:
此经亦云知。文云「若实得罗
汉,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后现前
无佛,此人虽生灭度之想,若遇馀佛便得
决了。」凡有三意,前明知,次明不知,后会归
知,非永不知。又身子云:「今于佛前皆堕疑
惑,我今不知是义所趣。」又大通佛时,声闻
多生疑惑,彼见佛、闻法尚疑不知,况不见
闻那忽得知?若执二文更相矛盾,秖增
诤竞于道何益?论者止可论馀事,声闻成
圣能知、不能知,唯佛境界非尔所谙,今试
融之。三乘初业,初业为二,若久远为初业,
曾闻于大则不愚于法;若取中忘,今日学
小始修念处,为初业者,是则不知。其义如
此。若得此意,权为初业是则能知,实是初
业则不能知。有人言「利者能知,钝者不能
知。」此应四句:权为利钝,示俱不能知;权
为利钝,示俱能知;权为利钝,闻则能知,不
闻不知;权为利钝,俱示非知、非不知。今不
取此判,但取权者内心了了久知,实行者未
得入大是故不知,于义自显(云云)

问:
缘觉
出无佛世,云何三周得有缘觉?

答:
《释论》云:
卷四 第 48c 页 T34-0048.png
「缘觉、独觉,独觉出无佛世,缘觉愿生佛世。」
《华严》云:「菩萨下兜率放光照之,觉即舍身,
不觉徙之。」《大经》云彗星。《中论》云:「支佛出世
佛法已灭,此是独觉人也。愿生佛世者先
得初果,十四生未满值佛即成罗汉,不值
佛即成独觉,其既值佛亦不舍寿亦不被
移,愿见佛故。二果、三果例然。」又有部行缘
觉,在无佛世,师徒训化也。此应有二种,佛
去世后无文字,众生根钝故,支佛不说法,
此非部行也,部行者能说法也。又有变化
缘觉,宜应见者现缘觉身。今三周之座有
缘觉者,其义可解。

○初周法说,文为五:一、从「殷勤三请岂得不
说」下讫卷,正是法说;二、从第二卷初讫偈
颂,是身子领解;三、从「吾今于天人」下,讫「佛
所护念」,是佛述成;四、从「汝于来世」,讫「宜应
自欣庆」,是与授记;五、从「四众」讫「尽回向佛
道」,是四众欢喜。

初有长行、偈颂。长行为三:
一、许,二、受旨,三、正说。许文为三:一、顺许,二、
诫许,三、拣许。「汝已三请」是顺许,「汝今谛听」
是诫许,「谛听」是闻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
修慧。《大经》明四善法,为大涅槃因,一善知
识,如来也,馀者可解。「说是语时」,是拣众许,
五千在座故如来三止,今将许说,威神遣去,
故名拣众。五浊障多名罪重,执小翳大
名根深,未得谓得名上慢,未得三果未
證无学。「有如此失」者,谓障、执、慢三种之失
也。「而不制止」者,上闻开三显一,言略义隐
犹未生谤,足作系珠因缘,去则有益;若
卷四 第 49a 页 T34-0049.png
闻广开三显一,乖情起谤,住则有损,是故
不制止也。「此众无复枝叶」者,枝叶细末
不任器用,此等执方便之方便,于大非器,
《大品》云:「攀附枝叶弃于根本,是人为不黠。」
即是此义也。「退亦佳矣」者,既以小自翳,复
妨他大光,今退,无谤法之愆,复无障他之
过,故云佳矣。上枝叶未去,如来三止;贞实
愿闻,故身子四请,师弟鉴机,非徒靳固也。

问:
佛大慈悲,何不神力使其住而不闻如《华
严》中聋哑,何不增状毒鼓如喜根胜意?

答:

各有所以。《华严》末席始开于渐,未破小执,
故在座而隔;今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正欲灭化破庵,宜须拣遣,若去住俱谤,
宜如喜根强说;今去则有益,那忽令住?住
则有损,那忽不遣?喜根以慈故强说,如来
以悲故发遣。

问:
五千在座即不蒙益,去有
何益?

答:
此非当机,是结缘人耳,已如上说。
昔大通佛时,亦有无量众生心生疑惑,世
世与师俱生,今皆得度,此人亦尔,说《大经》
时万五千亿人于是经中不生信心,是人
于未来亦当得信,例此益在不久。《金光
明》中,时阎浮提有二种人,亦是斯例意。

「汝今
善听」即结许也,受旨如文。

从「如是妙法」下,
是正广说,文为二:一、明四佛章,广上诸佛
权实;二、明释迦章,广上释迦权实。上句逗
少,是文略;总云诸佛,是人略;但开三显一,
是义略。此中章句多,是文广;明五佛,是人
广;明六番,是义广,六者:一、叹法希有,二、说
无虚妄,三、开方便,四、示真实,五、举五浊释
卷四 第 49b 页 T34-0049.png
权,六、拣伪敦实。叹法令生尊重,说无虚
谬止其诽谤,开方便使莫执小,示真实
使其悟大,举五浊示必施三,拣伪要必
真实。于五章中,一一应备六义,而前后互
出不具足者,盖如来巧说,使略而无阙,诣
而不烦文耳。又六义前后亦复无在(云云)


佛章为两:初、总明诸佛,次、列三世。总章
应具六,今但四:一、叹法,二、无虚妄,三、开
方便,四、示真实;阙二义者指后文也。叹法
中法譬双叹。「时乃说之」者,诸佛同出五浊,必
前开三如今世尊,四十馀年始显真实,久久
稀疏故言时乃说之。久不说者,为人不堪
故,时未至故,五千未遣故。今人已堪,时已
至,五千已去,决定说大乘,故言「时乃说之」。
「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
王出,表三乘调熟已后方说妙法,授法王
记。又隔跨酪、生苏、熟苏三味已后,乃说醍
(云云)。观心,观心即中,名为瑞,此观通一
切法至实相,名为灵(云云)。「汝等当信」者,劝
信无虚妄法也。此理至深,理与昔异;此言
至妙,言与昔反;此行至普,行与昔乖;此人
至胜,胜于昔劣,还指客作四种之粗而今
皆妙,恐物生谤故劝信也。信无虚妄人,说
无虚妄法也。从「随宜所说」下,是开方便
也,文为三:谓开、释、结。初、明佛道随三种机
宜说方便,故言随宜,而佛意在实,物莫能
解,故言「意趣难解」也。「所以者何」释也,举今
佛之权能,释诸佛之方便,巧慧同故借此释
彼。如「我以无数方便」者,诸佛开权亦如我
卷四 第 49c 页 T34-0049.png
也。「是法非思量」者,此有两义:或作结开权,
或正作显实。结开权者,佛意难知,唯佛与
佛能了,禀教者谓三,诸佛知一耳。作显实
者,即属后文,文为五:一、标胜人法,二、标出
世意,三、重示,四、正释,五、结成。标人法者,举
无分别法唯是佛所知,佛以无分别智,解知
无分别法,即是显实法也。「所以者何」下,二、标
出世意者,为两:初、总,次、分字。总者,诸佛觉
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秖令众生
得此实相,唯为此事出现于世,曾无他事,
除诸法实相,馀皆名魔事。分字释者,一则
一实相也,非五、非三、非七、非九,故言「一」也。
其性广博,博五、三、七、九,故名为「大」。诸佛出
世之仪式,故名为「事」。众生有此机感佛,故
名为「因」,佛乘机而应,故名为「缘」。是为出世
之本意,而今开三者,为一弄引耳,如人
欲取,先当与之,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
即此义也。「舍利弗云何」下,三、重标者,将欲分
别,更重提起为解释之端。又此大事佛所尊
重,如《释论》中明,父王欲多闻太子名,数数
说之无有厌足(云云)。「诸佛世尊」下,第四、正释
者,先出诸解,旧云:「四一,谓:果一、人一、教一、
因一。果一者,初两句据说者,后两句据受
者。就说者,一往于前因门,略说果理,先开
佛知见,卒终于后果门广显果理,示佛知
见。约受者,先因门略开,始得悟解,后果
门广得深入理趣。」今不用此解,何者?经明
四句,皆云「为令众生」,语意悉主前机得益,
非关化主,应作所化人开悟,那即分两句,
卷四 第 50a 页 T34-0050.png
作能化者开示耶?又正是因门说法,开三显
一之时,那得分出两句为果门中说耶?果
门因缘未会,那得预说?若尔六瑞初兴,佛
未起定,应是略说;五千未去,应是广说。
二处既其不然,果门安得如此?下方未出,
分身未集,那得以因门二句为果门耶?次
光宅云:「初一句是开除开出,昔方便说三
令除五浊,开出大乘觉悟知见道理。先虽
为人开说此理,不说所以,更示况此理
令生闻慧。虽闻未悟所以,更广分别开悟
思慧。既信悟得意,即令发心学佛知见,令
得修慧入佛知见道理。」今亦不用,何者?汝
同旧命章云是果一,四句皆应作果义,云
何用三慧消文,因果矛盾前后相违?又三
慧多种,此经正破二乘,决定不用三藏中
三慧,菩萨方便与二乘同者,盖是通意,又
不可用;若作别三慧,是菩萨法都非佛法;
若作圆三慧,圆三慧来开佛知见,消经不
可;若作馀三慧,去经逾远;若作圆三慧,果
一义不成。都不可用(云云)。次地论师云:「第
五恒沙得八分解,即三十心位为开,从初
地至六地,见思尽解转分明如示,七地至
八地,空有并观无碍如悟,十地为入,引经
十地名为眼见。」今亦不用,何者?此经明开
佛知见,佛以一切种智知,佛以佛眼见,开
此智眼乃名佛知见,云何取第五恒沙生
八分解,犹未入地称之为开?如此论开
非开佛眼,如此之知非一切种智知,不
与经会故不用(云云)。有人解:「初句是理,后三
卷四 第 50b 页 T34-0050.png
句是略解,谓八苦、五浊障当果是闭,今教除
五浊,佛果知见显故名开,秽累除而理显名
清净,后三句是闻思修。」难此同前。有人言:
「三乘别教为开,三乘通教为示,抑扬为悟,
《法华》为入。」又人解:「三乘通为开,抑扬为示,
无量义为悟,《法华》为入。」此二解擘三句向
他经,裂一句置《法华》,擘裂穿凿,伤害诬誷
其过大矣!有人言:「三十心是开,初地至六
地为示,七地至九地为悟,十地为入。」此
人傍通挟别,作如此语,未见《法华》奇异,
何俟称叹耶?有人引《华严》、《缨珞》、《仁王》、《摄大
乘》、《十七地论》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地前
有四十心,何不用之?此人谬引《华严》《华严》
不明十信,纵使诸部明地前四十心位者,
皆非断道,何因用此解开佛知见,皆漫语
耳。有人引《释论》四智总别一时而得。不应
用此解开示悟入,开示悟入似有浅深;又
四智位高,开示通浅深,此应非例。此人
但见《释论》四智之一时,不见开示之一时。
有人言:「非空非有是开,能空能有是示,空有
不二是悟,了空有不二而二是入。」此人约
二谛作解,尚不能拔出二乘,宁是《法华》
意?有人言:「达三谛理为开,三谛分明为示,
不见三谛一异为悟,任运顺流为入也。」此
人约逦迤三谛作义,尚不出菩萨法,宁是
佛法?有人解:「佛知见者,一切智总相为知,
一切种智别相为见。」此亦不然,《释论》明一切
智是声闻智,道种智是菩萨智,一切种智是
佛智。此是历别一切种智,非三智在一心
卷四 第 50c 页 T34-0050.png
中,何以二乘之知、别佛之见,释圆佛知见
耶?有人解:「尽智烦恼清净名知,无生智因
果患累毕竟无生名见。」此人取通家佛名
教,解究竟佛,都不相应。如上诸师漫取诸
经中语,都不见《法华》大意。《法华论》云:「一、无
上义,除一切智更无馀事,如经开佛知见,
为令众生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二、同义,声闻、
辟支佛,佛性法身平等故,如经欲示众生佛
知见故出现于世,佛性法身更无差别故;三、
不知义,谓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
如经欲悟佛知见出现于世;四、为令證不
退转地现与无量智业故,如经欲令众生
入佛知见故。」《论》言次第,初、开佛知见为无
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虽明佛智无
上,但恐佛独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虽三
乘同有,而二乘不悟,示其令知;虽知而
不得不退,故第四令得不退。又一番约菩
萨,开如前;示者诸菩萨有疑者,令知如实
修行故;悟者未发菩提心令发心故;入者
已发菩提心令入法故。第三番约凡夫,开
如前;示者示其有法身佛性故;悟者令外
道众生觉悟故;入者令入大菩提故。

今师
作四解不乖《论》《论》句句释,今一句作四释;
《论》明證不退转地,今作四位释;《论》知如来能
證实,今作四智释;《论》明同义,今作观心释;
《论》明不知究竟处,今作四门释(云云)。今释
显实,无量法皆一也,如《玄义》中十妙,则是十
种一也。若和旧解且作四一;若无量一者,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此义可知。若作十一
卷四 第 51a 页 T34-0051.png
者,帖文整足,虽不次第,十义无减。所以者
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演说诸法」,此
自是开权之文耳。从「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
能解」显理一;「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显智一;
「唯以一大事」者,小须分别,一则是理,大则是
智,事则是行,理发智、智导行,逐此义便是
显行一;知见者,智知于理,眼见谛法,谛
法无为则无分别,以无为故而有差别,约
此知见论开示悟入,以略拟广则有四十
位,是显位一。又取结四句文明一,一即
法身,大即般若,事即解脱,是秘密藏即显三
法一;出现于世显感应一;但教化菩萨显
眷属一;诸有所作显神通一;唯以佛之知
见示悟众生,显利益一;但以一佛乘故,
为众生说法,显说法一。经文印义信如符
契。若略和旧作四一者,数同义异。旧云
果一,今言理一,依义、依文。依义者,若无
理一,众事颠倒悉是魔说,非复佛经,故须
理一;依文者,文称佛知见,今取所知见,所
见即谛、所知即境,境谛即实相之理,故名理
一。旧云因一,今云行一,因语单义别,行一
语通收得因果,故言行一。人一、教一与彼
同。

今且从略说,以四一消文,先释理一,复
为四意:一、约四位,二、约四智,三、约四门,四、
约观心。一、约四位者,谛境不可知见,约于
智眼乃能知见;二智四眼不能知见,唯一切
种智佛眼则能知见。经云「为令众生开佛知
见」,不论佛果自知自见,若偏语佛果即失
众生,若语众生则无佛知见,故不可偏取。
卷四 第 51b 页 T34-0051.png
三教行人虽是众生,未有佛眼、佛智故,
不能知见实相;圆教四位亦是众生,又分
得佛眼、佛智,则众生义成,知见义亦成,故
寄此四位以释理一,如瑞相中天雨四花,
表万善同归得入四位,乘四位华以趣佛
果,故约位显理也。开者,即是十住初破无
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何者?性德之理而
为通别两惑之所染著,难可了知,初心
能圆信、圆受、圆伏,而未能断,不名为开;内
加观行,外藉法雨助,破通别惑藏,显出真
修性,知见朗然开发,如日出闇灭眼目有
用,故名为开。缘修破惑故名「使得清净」。《仁
王》云:「入理般若名为住」,住于十住小白花位
也。示者,惑障既除知见体显,体备万德,法
界众德显示分明,故名为示,即是十行大白
位也。悟者,障除体显法界行明,事理融通更
无二趣,摄大乘师云:「如理智、如量智。」今理量
不二故名为悟,即十回向小赤位也。入者,事
理既融自在无碍,自在流注任运,从阿到茶
入萨婆若海,如摄大乘师云:「如理、如量通
达自在。」如量知见能持众德,如理知见能遮
诸惑,即是十地大赤位也。然圆道妙位一位
之中,即具四十一地功德,秖开即具示悟
入等,更非异心,但如理知见,无有分别浅
深之相;欲显如量知见故,分别四位耳。发
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既云难
易,即知初心与毕竟心,应有明晦浅深之
别,犹如月体初后俱圆而有朔望之殊,四位
知见皆明照实相而说开入之异耳(云云)

二、
卷四 第 51c 页 T34-0051.png
约四智者,今欲以圆教四智对于四位,不
《般若》中通教释也。一、道慧见道实性,实
性中得开佛知见也;二、道种慧,知十法界
诸道种别解惑之相,一一皆示佛知见也;三、
一切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寂灭即悟佛知
见也;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一相寂灭相,
种种行类相貌皆识,即入佛知见也。又道慧
如理名开,道种慧如量名示,一切智理量不
二称悟,一切种智理量双照为入,此亦约
实理无浅深中,而浅深分别也。

三、约圆教
四门横释四句者,空门,一空一切空,即开
佛知见;有门,一有一切有,即示佛知见也;
亦空亦有门,一切亦空亦有,即悟佛知见
也;非空非有门,一切非空非有,即入佛知
见。能通则四,所通则一,开示悟入是能通之
门,所知所见是所通之理也。

四、约观心释者,
观于心性三谛之理不可思议,此观明净,名
为开;虽不可思议,而能分别空、假、中心,宛
然无滥,名为示;空、假、中心,即三而一、即一
而三,名为悟;空、假、中心,非空、假、中,而齐
照空、假、中,名为入。是为一心三观而分开
示悟入之殊也。

所以四种释者,见理由位,
位立由智,智发由门,门通由观;观故则门
通,门通故智成,智成故位立,位立故见理,
见理故名为理一也。从「舍利弗是为诸佛
以一大事」下,即是结成理一义也。昔方便
教,亦得义论开示悟入,而非佛知见,故是
权;今明佛知见,故是实,实即理一也。从「告
舍利弗,如来但教化菩萨」是明人一,就昔方
卷四 第 52a 页 T34-0052.png
便,谓教化三乘,理实而言但化菩萨。如彼
穷子自谓客作贱人,长者所观实为己子,即
是人一也。从「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光宅称教
一,今言行一。诸三乘众行名之为诸,为圆
故诸,即是一事。此行何所至到?唯趣佛之
知见,即是行一意也。亦可持此为教一,若
就教主为言,诸有所作唯以教化为事,
此教一为便。若就行人为语,所作之事,事
作即是行,今取此便呼为行一也。然四句
皆二义,至如理一中,若取能知见,即位一
为便;所知见,理一为便。人一句中若取教
化,教一为便;若取菩萨,人一为便。教一句
中,若取以一佛乘而为众生说法,此教一
为便;若取乘运之义,行一为便。四句通然,
逐便释耳。

从「但以一佛乘」者,光宅为因一,
今言教一。圆顿之教,名一佛乘,故〈序品〉云
「说大乘经」即是教义也,自别教已去,皆名
有馀之说,即不了义非佛一乘。光宅云:「无
缘觉、声闻之二,无偏行菩萨之三。」又有人云:
「无菩萨、缘觉为无二,无声闻为无三。」若
作此解,秖是无三藏诸乘、存于通乘,何
关一佛乘耶?有人言:「无缘觉为无二,无
声闻为无三,存于菩萨大乘。」若尔秖无三
藏中二乘,不无三藏中菩萨,此存有馀,何
关佛乘?何处经论以声闻为第三?既无此
次第,都是妄说。若依汝解,无二是无缘觉,
无三是无菩萨,第一是声闻应不被无;若
如此者则大倒乱。今言「但以一佛乘」者,纯
说佛法之圆教乘也。「无馀乘」者,无别教带
卷四 第 52b 页 T34-0052.png
方便有馀之说。「无二」者,无《般若》中之带二。「无
三」者,无方等中所对之三也。如此二三皆
无,况三藏中三耶?

从「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
法亦如是」,即是第五总结。三世佛章各明
教一、行一,后总论人一、理一,在文可见。若
当章自作四一者亦得,而不及总文显也,
《菩萨缨珞经》第十三,明九世佛,过去三世佛,
现、未亦尔。未来三世佛者,古佛慈悲入未来,
作种种形度众生者是;未来现在佛者,当
受未来记者是;未来未来佛者,当佛转次
受记者是。过去准此可知(云云)。现在现在佛
者,当化主者是;现在未来佛,次补者是;现在
过去佛,古佛垂迹者是。从过去诸佛章,此
中应具六义,但出二种:一、开方便,二、显真
实。两则指上,两则指下。「以无量无数方便」
者明开权也,「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明显实
也,例上一佛乘即是教一;「从诸佛闻法」,是
虽闻于法,法被众生兼得人一;「究竟皆得
一切种智」,种智所知即是理一,能知即是行
一。虽不次第,四一兼足也。

从未来佛章亦
有二义,指上指下,兼即具六(云云)

从现在
佛门正是化主,初标佛出之意,如诸佛章
中唯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此亦如是,唯
为饶益安乐众生而出于世也,次开权、次
显实,又具四一也。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上
卷四 第 52c 页 T34-0052.png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下

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二、广释迦章,于六义中,无叹法希有,
初开权,次显实,三举五浊释方便,四拣伪
敦信一实,五无虚妄。「我今亦如是」,我即释
迦,现在先三后一,如四佛不异,故言亦
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者,即是五乘根
性欲也。过去名根,现在名欲,未来名性。
「深心所著」者,即是根也。「方便」者,即是随宜
开三乘权法也。「如此皆为得一佛乘」者,即是
显实也。佛乘是教一,一切是行一,种智所知
是理一。从「十方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者,是
第三、举五浊释开权也。将举五浊,先标
其意,上已说诸佛开权显实,未明隐实施
权,其法清净湛一如空,尚无带二、带三之
权,况有单三、单五之权?秖为五浊障重实
不得宣,须施单五、单三之权,亦施带二、带
三之权,故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分别说
于若带二、带三之三,若单五、单三之三也。「五
浊」者,自有四别:初、唱数,二、列名,三、体相,四、
释结。唱数、列名如文。「如是」者,明体相也。劫
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
浊立此假名,文云「劫浊乱时」,即此义也。众
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
文云「众生垢重」,即此义也。烦恼浊指五钝
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
持色心为体(云云)。相者,四浊增剧聚在此时,
卷四 第 53a 页 T34-0053.png
瞋恚增剧刀兵起,贪欲增剧饥饿起,愚痴增
剧疾疫起,三灾起故烦恼倍隆、诸见转炽,粗
弊色心恶名秽称,摧年减寿众浊交凑,如
水奔昏风波鼓努鱼龙搅挠,无一憀赖时使
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堕地,地使有欲,如忉
利天入粗涩园,园生斗心,是名劫浊相。烦
恼浊者,贪海纳流未曾饱足,瞋虺吸毒挠
诸世间,痴闇顽嚚过于漆墨,慢高下视陵忽
无度,疑网无信不可告实,是为烦恼浊
相。见浊者,无人谓有人,有道谓无道,十
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
缚屈曲不能得出,是见浊相。众生浊者,揽
于色心立一主宰,譬如黐胶无物不著,流
宕六道处处受生,如贫如短,名长名富,是
为众生浊相。命浊者,朝生暮殒,昼出夕没,波
转烟回瞬息不住,是命浊相。浊相众多不能
具说。次第者,烦恼、见为根本,从此二浊成
于众生,从众生有连持命,此四经时谓为
劫浊也。料拣者,

问:
五浊若障大,《华严》中未
除浊而闻法者,何也?

答:
此应四句分别:一、
大乘根利障重,以根利故重障不能障,此
《华严》初闻大乘者是也;二、根利障轻;三、根
钝障轻,他方净土闻大乘者是也;四、根钝障
重,如此土身子流辈,除浊方闻大乘者是
也。

问:
五浊障小不?

答:
此就小乘,应四句分
别:小乘根利遮轻,障不能障,身子是也;根利
遮重,障亦不能障,央掘是也;根钝遮轻亦不
为障,槃特是也;根钝遮重,此则成障,不闻
小乘、不得度者是。

问:
自有不在《华严》,不
卷四 第 53b 页 T34-0053.png
在三藏而得闻大、闻小乘者,何也?

答:

就四教,教教中作四门分别。根利遮轻者,
闻非空非有门入也;根利遮重者,闻亦空
亦有门入也;根钝遮轻者,闻空门入也;根
钝遮重者,闻有门入也。两教四门,约小乘
分别,两教四门,约大乘分别,细推可解(云云)

问:
五浊一往何故障大而不障小?

答:
众生
浊重,妄计五阴为四德,若闻常我即执非
为是,旧医顽騃不知乳之好恶,不知病起
根源,不知药饵开遮,无所知晓故浊障大
也。文云:「我若赞佛乘,众生没在苦」,即此义
也。若闻无常、苦、空,即厌生死、欣涅槃,破其
邪计执,故五浊不障小,文云:「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即此义也。
约五浊论四悉檀者,劫、命是世界,众生、见
是为人,烦恼是对治,用三悉檀除其五浊,
后为说大第一义悉檀也。若论因果则二因
三果,一人四法,四法一时,二报障、二烦恼障,
业在其间,众生是因成假,命是相续假,相待
假可知。众生是受假,四是法假,名假通两
处,烦恼、见在凡夫,馀三通凡圣。命短、劫长,
馀三通长短。劫但是时,命带法论时。劫通
内外,命但在内。三小害人、不害物,三大害
物、不害人。小劫但在人,大劫通色界,命
通五道、三界。劫是共浊,四各各浊,小劫是劫
浊,大劫通浊不浊,从八万至十岁为小
劫,八十反为大劫也。

问:
既言五浊,何者是
五清?

答:
准例邪正三毒,邪是五浊,正是五清,
他方净土无邪三毒,则五浊障轻,此义可
卷四 第 53c 页 T34-0053.png
(云云)

从「若我弟子自谓」下,是第四拣伪
敦真。若佛弟子自能信解,若不信解非真
弟子亦非罗汉,敦逼时众令信受解。就文
为二:初、拣真伪,二、开除释疑。拣又为二:
初、若不闻、不知,非真弟子;次、闻不信受,成
增上慢。如世弟子随顺师法继嗣传灯,若
不闻、不知,则无法可顺,何谓弟子?如来昔
说五浊开三,汝随顺得涅槃,得闻、得知,名
为弟子。今五浊既除,为汝说一,何意不闻、
不知?不闻者,即不闻教一;不知者,即不知
行一。非真即非理一,非弟子即非人一也。
次、又舍利下,第二明不信成增上慢者,此
敦其使信。何者?汝自谓是后身,身尚无量,
实非后身;汝自谓究竟,犹馀二百由旬,实
非究竟。未得谓得,岂非增上慢耶?真罗汉
者,浊除根利知非究竟,信真是法未是后
身不起上慢,知非究竟信于究竟,即信
理一,无增上慢即成行一。信则信教是
为教一,是佛弟子则人一也。「除佛灭」下,第二
开除释疑者,先开除,除佛灭后不成增上
慢。次、「所以者何?佛灭」下,明好人难得、深经难
解,亦不成上慢。若佛在世正说此经,不信
不受非真罗汉成增上慢;若佛灭后方得
罗汉者,偏执权经不信圆法,听许非增
上慢。又佛虽入灭此经尚在,不信、不受,应
是上慢耶?即得开除,佛灭度后虽有此经,
解其文义者,此人难遇,致令罗汉不信、
不解,亦听许非增上慢。次、释疑。若佛灭后
解经人难遇,得罗汉者即永入涅槃耶?
卷四 第 54a 页 T34-0054.png
即释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舍命已后便
生界外有馀之国,值遇馀佛得闻此经,即
便决了。《释论》第九十三释〈毕定品〉云:「罗汉
受先世身,身必应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
道?答:『罗汉三界漏因缘尽,更不复生三界,
出三界外有净佛土,无烦恼名,于是国土
佛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即引《法华》云:
「有罗汉若不闻《法华》,自谓得灭度,我于
馀国为说是事,汝皆作佛。」《论》既引经为證,
今释经还将《论》解。南岳师云:「馀佛者,四依
也,罗汉遇之闻经决了。又罗汉修念佛定
见十方佛,为说此经便得决了。又凡夫行
人,苦到忏悔见十方佛为说,亦得决了。」瑶
师云:「实罗汉必自知《法华》志求于大,利根
则自知,中、下根须闻而知,故言闻知。何容
于佛灭后不闻《法华》?或闻而不信,遇馀佛
方解耶?末法凡夫犹尚能信,况圣人乎?除佛
灭后者,指凡夫也。」有人言:「凡夫未證法相,
所见不明、执心不固,所以易信;罗汉證法
相,所见分明、执心牢固,忽闻异说未便信
受,故云不信,其义必然。故身子云:『将非魔
作佛恼乱我心耶?』」若从此义,指罗汉不
指凡夫(云云)。此直异解,不用此义也。

「舍利
弗」下,第五,明无虚妄者,止物谤心。此为
三:初、劝信释迦实说,故云:「汝等当一心信
解、受持佛语。」次、劝信诸佛,故云:「诸佛言无虚
妄」,诸佛道同,弥加信受。后结成不虚,故云:
「无有馀乘,唯一佛乘」也。第二偈颂有一百
二十一行,分为二:初、有四行一句,颂上许
卷四 第 54b 页 T34-0054.png
答;后有一百十六行三句,颂上正答。上许
答有三:谓顺诫拣,今不颂顺,但颂拣诫。
拣众为两:初三行半,颂上五千退;次二句,
颂上众已清净;次一句,颂诫听,上慢、我慢不
信四众通有,但出家二众多修道得禅,谬
谓圣果,偏起上慢在俗矜高,多起我慢,女
人智浅多生邪僻。「不自见其过」者,三失覆
心藏玼扬德不能自省,是无惭人也,若自
见过是有羞僧也。「于戒有缺漏」者,律仪有
失名缺,定共、道共有失名漏,无道、定等故
内起恶觉,如玉含瑕;无律仪故,外动身
口如玉露瑕;覆罪自得故名「护惜」。「小智」者
不得学、无学智,而有世间小智,妄谓有漏
以为无漏,小中之小故言小智也。「糟糠」者,
无无漏禅定润故如糟,无理慧故如糠。是
五千等有世间禅如糟,有文字解如糠,封
文失诠如糠无米。又「糟糠」譬其无大机,「枝
叶」譬其非好器,悉不任用故须遣之。

「舍利
弗善听」者,即颂上诫许,诫令善听也。

从「诸
佛所得法」下,有一百十六行三句,颂上正
答也,又为二:初、从「诸佛所得法」下,有七十
三行一句,颂四佛章门;从「今我亦如是」下,
有四十三行半,颂上释迦章门。就初又为
四:初、诸佛所得下,三十四行三句,颂上诸
佛门;从「过去无数劫」下,第二,有二十七行
半,颂过去佛门;从「未来诸世尊」下,第三,有
六行半,颂未来佛门;从「天人所供养」下,第
四,有四行半,颂现在佛门。今就初颂诸佛
门中,与长行凡有三异:一、彼此互无,二、前
卷四 第 54c 页 T34-0054.png
后间出,三、开合不同。上有叹法希有而无
五浊,颂有五浊而无叹法。上先叹法,次明
不虚,开权显实;今先开权显实,后明不虚。
上劝信与不虚合说,今分劝信隔于不虚
也。私谓上以释迦方便,释成诸佛之权,偈
中以释迦之实,释成诸佛显一,是四异也。

此初颂文为五:初、从「诸佛所得法」下,五行三
句,颂诸佛施权;二、从「我设是方便」下十三
行,颂诸佛显实;三、从「若人信归佛」下四行
半,颂诸佛章劝信;四、从「若我过众生」下九
行半长颂五浊;五、「我有方便下」两行,颂上
不虚。今初释开权,文为二:初、四行一句颂
正施权;次、一行半,颂结施权意。今初,「诸佛
所得法」者,修道得于诸权法也。「无量方便
力」下,颂上无数方便,种种因缘演说诸法也。
「众生心念」者,颂上随宜说法也,颂中广出
随宜之相,即是照九法界机、说七方便,总
言九七不可定判,故言若干。随欲之宜,
应用世界悉檀;随性之宜,应用为人悉檀;
随恶业宜,应用对治悉檀。现起希望名
「念」,法门不同名「种种」,过去所习名「性」,现在
欣乐名「欲」,或可习欲成性,成性生习欲(云
云)。「善恶业」者,七方便传传为善恶(云云)。佛以
权智照诸方便性欲,然后以诸因缘譬喻,
随其所宜说九部经,十二部如《玄义》中说。
「钝根乐小法」者,一行半,结施权之意。前世根
钝今世无机,不堪闻大,故言「不行深妙
道」;前世贪著障重,今世众苦所恼,唯可闻
小,故言「为是说涅槃」也。

从「我说是方便」
卷四 第 55a 页 T34-0055.png
下,第二,十三行,颂诸佛显实。文为四:初、三
行颂理一。「令得入佛慧」,颂上一大事因缘
也。「决定说大乘」,总颂开示悟佛知见也。「入
大乘为本」,颂上入佛知见也。从「佛子心
净」下,第二,四行半,颂上诸佛如来但教化菩
萨,以明人一。上直云教化菩萨,颂中广出
诸方便人皆成实人。「有佛子心净」,即别教之
人,为此佛子说大乘经,得记心喜即成圆
教真实之人。「声闻若菩萨」者,声闻兼得缘觉,
若菩萨兼得六度通教等诸菩萨。「皆成佛无
疑」者,即是七种方便无非佛子,即是颂人
一也。从「十方佛土中」下,第三,一行三句,颂
上如来但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无有馀乘若
二若三。若十方佛唯说一法,即是教一;假名
引导,即方便教也。牒假名三教,显佛慧一
教,其文分明。无有馀乘者,无别教中圆入别
之馀也。「无二」者,无通教中半满相对之二
也。「无三」者,无三藏中之三。如此等二三,皆
是假名字,引导诸众生,今但一佛圆教乘也。
从「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下,第四,有三行
三句,颂上诸有所作常为一事,行一文也。事
即是行,「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即是颂
上常为一大事之意也。「佛自住大乘,以此
度众生」,颂上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后一
行释不以小度之意。

从「若人信归佛」下,第
三,四行半,颂上劝信,上云「汝等当信佛之所
说」。颂中有二:初、有二行半,举果劝信,二、「舍
利弗」下二行,举因劝信。举果中,初一行半
举内心,「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者,明
卷四 第 55b 页 T34-0055.png
佛心清净,无明悭垢众恶已断净心中说,故
是可信。「我以相严身」下一行,明外色。身相
炳著光色端严,内无闇惑外有光明,则口
无欺诳为众所尊,说大乘印则可信受。
「我本立誓愿」下二行,是举因劝信,此亦为二:
初、「我本立誓」下一行,举昔誓;二「如我昔」下
一行,明愿满。我昔誓愿非但自誓菩提,亦
誓众生同入佛慧,今酬誓故说,是亦可信,
今菩提既满,众生亦入,汝既自證佛慧,亦
验我誓不虚,结成举因劝信也。

问:
本誓既
普,今众生尚多,愿云何满?

答:
佛三世益物,今
明现在论愿满也。

「若我遇众生」下,第四,九
行半,举五浊,上明五浊在释迦章后,今颂
文在总佛门末,释迦门中又更重出,此明诸
佛同出五浊,皆先三后一也。此文为四:初、
一行,总明五浊障大;次、六行,别明五浊障
三;三、一行,明为五浊故方便说小;四、一行
半,明为大说小,小治五浊大愿得兴。「若
我遇众生」者,《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
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
生。」此据最初也。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
此据一期受报也。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
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正法念》云:「十
种众生,谓长、短、方、圆、三角、青、黄、赤、白、紫。云何
众生生死长?在地狱时身受不可思议苦,
心念无量无边恶;在畜生时,身迭相吞啖,
心迭相逼恼;在于鬼时,身若烧山、心如沸
镬,邪见炽盛抵突痴凶;在人时,身、口、意常
作不饶益事以自劳苦,身、口、意常念不饶益
卷四 第 55c 页 T34-0055.png
事以自牵缠;在天时,耽染六尘纵逸嬉戏,
不闻正法杜塞福源;是名众生生死长。云
何众生生死短?在地狱时,能一念寂静心
取戒;在畜生时,能一念静心依三宝;在
饿鬼时,能一念静心静诸根;在人时,能修
六度、养父母、敬三宝,以善严身口意;在
天时,舍天乐持戒乐禅,教化读诵梵行少
语;是为众生生死短。云何众生方生死?如
郁单越,于一切物无我所,舍身必上天,
从天上又上天,唯向升善处,是名生死方
楞。云何众生圆生死?唯在三途四趣中,团栾
圆转如旋火烟回是也。云何三角生死?谓善
业、不善业、无记等是也。云何众生青生死?恒
入闇地狱,常怖怕是也。云何众生黄生死?饿
鬼饥羸,萎黄是也。云何众生赤生死?畜生迭
相食啖,流血赫然是也。云何众生白生死?谓
人中、天中白业善道,如诸天临死时,馀天语
言:『汝生人道去。』若人临死,知识语言:『汝向
天中去。』当知两处是白生死。」又第五云:「心
画地狱黑色、鬼鸽色、畜生黄、人赤、天白,此义
云何?答:『上说五道果报,今说五道造业,故
其不同耳(云云)。』」如是等众生,若为与佛相遇,
众生以苦恼自煎,诸佛以大悲济物,悲与
苦相对故言相遇。又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
如,天性相关故言相遇。夫大悲恒悯众生,
若以人天教我则堕闇惑,止免青、黄、赤、紫、
方、圆、楞、角等生死,非教佛道。若遇众生令
修小乘,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秖出
二十五有。若遇众生教令通别,我则堕偏
卷四 第 56a 页 T34-0056.png
僻,失佛知见。今皆令众生得实相妙慧,体
达一切皆是佛法无非正道,此则尽教以佛
道,生死苦永尽。我常如是说,但众生根钝罪
重,不可如愿。过去有佛,号住无住,发愿
使己国众生,同日同时成佛,即日灭度。又贤
劫前有佛,号平等,亦愿己国及十方众生亦
同一日成佛即日灭度。今日有佛,复有众
生云何耶?佛言:「止!止!我前所言,得人身者
耳。」颇有发愿令五道同日成佛不?佛言:「不
可以非器之身成无上道,要先化三趣
令得人天,然后乃可如愿。三趣非善道何
能成佛?如人求宝聚不于空中求。」

「我知此
众生」下,第二,六行,别明五浊为五:初,二行,
明众生浊。「善本」者真如实相也,不依此种
善根故不感大也。「坚著五欲」者,即诸恶之
本,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从「受胎之微形」下,
第二,一行,别明命浊。观心释者,一念心起即
为未来作业,业即胎,胎业无穷世世不断,
不断即是增长也。受胎之微形,形即五阴,阴
名世,寿命连持诸阴入世,初从薄酪已至
老死故,名「世世增长」,是命浊。《受阴身经》说:
「凡夫受身,初七未转异,二七有生相如薄
酪,三七如厚酪,四七如凝酥,五七如坏,
六七如肉抟,七七于肉抟生五疱,头、手、脚
等,八七又五疱,一头、两膊、两腕,九七续生二
十四疱,四疱作眼、耳、鼻、舌,二十疱为二十
指,十七转现腹相,渐渐皮骨分解作诸异
相,生七百筋、七千脉,随所须相用一风染
之,须白相白风染,乃至馀风亦如是,香风
卷四 第 56b 页 T34-0056.png
故安隐端正,臭风故不安隐则丑陋邪戾,后
出胎食五谷,则生八万户虫也。」「入邪见
稠林」下,第三,一行,是见浊。五见交加如稠林
密茂,若有是常见,若无是断见,因此二见
生六十二,或云外道计我有四句:色即是
我,离色是我,色大我小我住色中,我大色
小色住我中,四阴亦尔是为二十。三世为
六十,并根本为六十二,或如《大品》中所
说。次「深著虚妄」下,第四,一行,颂烦恼浊,如
文。「于千万亿」下,第五,一行,颂劫浊,长时无
佛法即是劫浊。又上来四浊,集在时中故
名劫浊。「如是人难度」者,五浊障故不信一
乘,则不可度也。观解者,念念恶觉永无正
观自觉,即不见佛,心无八正即不闻法,
此心难度。

「是故舍利弗」下,第三,一行,即权为
说小,如文。

「我虽说涅槃」下,第四,一行半,即
是终令入大,析三界妄尽,灭色取空则
非真灭,若体达无明本无常寂,即是真灭。
本无虽寂,若不修道,无由契会,故言「佛
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也。「我有方便力」下,第
五,两行,颂上不虚,上云:「汝等当信佛之所说
言不虚妄」。劝信前已颂讫,不虚今更颂。初二
句先明释迦先开三;次两句明诸佛后显
实互现耳;后一行正明不虚,前权后实诚言
不虚,勿生疑也。从「过去无数劫」下,第二
二十七行半,颂上过去佛章,文为二:初二
行颂开三,如文;「是诸世尊」下,第一有二十
五行半,颂显一,上文显实兼有四一,今偈
具颂。于中又二:初一行,略颂上三一,皆说一
卷四 第 56c 页 T34-0056.png
乘法,即是颂教一;化无量众生,颂人一;令入
于佛道即颂理一,兼得行一。次「又诸大圣主」
下,第二,有二十四行半,约五乘广颂显一。
就文为二:初一行半,总约五乘以显一,「天
人群生类」,是举诸乘以明人一;「更以异方
便」,举诸行以显行一,兼得教一;第一义即
是理一。异方便下,正因佛性即第一义理,若
用圆妙正观,此即实相方便,不名为异;若
用七方便观助显第一义者,名异方便。次
「若有众生」下,第二有二十三行,别约五乘
以显真实者,即为三:初,二行,开菩萨乘;次
第二,一行,开二乘;第三,二十行,开天人乘。今
初,「若有众生类」下二行,开菩萨乘。若作五乘
释者,但是六度菩萨乘;若作七方便释者,
兼得通、别菩萨乘。何者?三教大乘皆行六度,
而运心有异。相心行六度,即三藏菩萨;无
相即通教;非相无相次第行六度即别教。
今但列六度,未知定判属谁。寻上文云「更
以异方便」者,非独六度菩萨,即三教菩萨方
便。昔闻法皆已成教一,昔六度行皆已成行
一,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人一,皆已成佛道皆
已成理一也。从「诸佛灭度已,若人善软心」
一行,开声闻、缘觉皆入一乘。何以得知?《大
品》叹阿罗汉心调柔软,又《净名》云:「住调伏
心是贤圣行」,是以知之。昔善软心皆成行
一,诸人等是人一,成佛道是理一。「供养舍利
下」,第三,二十行,开人天乘。不彰是人天乘,
但明造像、起塔,专至、散乱,故知是天人业。地
师解云:「童子是童真地,无二乘、凡夫二边欲
卷四 第 57a 页 T34-0057.png
心。聚砂为塔,砂是无著,塔是众行积集,含
藏正觉之心。」彼谓义会无生以为深诣,今
谓乖文竖狭。何者?登地自应成佛,如脩罗
度海何足为奇?今以童稚戏砂、乱心歌咏,
指微即著,如凡夫度海不可思议,佛分明
广会五乘毫善不漏,而弃收罗之广意径
取无生。若如向释,殆不摄二乘,况凡夫乎?
论深但是一致,定广则乖经文。

问:
人天小
善应住果报,云何皆言已成佛道?

答:
此应
明三佛性义,《大经》言「复有佛性,善根人有,
阐提人无者,即是人天小善。」低头举手,为山
始篑,合抱初毫,昔方便未开谓住果报,今
开方便行,即是缘因佛性,能趣菩提成显
实之义也。

就此为二:前十九行,约天人小
善成缘因种子,以明显实;后一行,约了因
种子,以明显实,寻文可解。前十九行为十:
初,三行半,约造塔明天乘,因时至心倾财
舍宝,果时任运自然受乐,故是天乘也。「木
樒」者,长安有木名樒,亦任造像。《金光明》云:
「以佛舍利如芥粟许,置小塔中,三十三天
已有自然果报。」即其义也。次「乃至童子」下,第
二,一行,童子戏砂作塔即是人业,因时汎
汎悠然作善,果时作意勤求得乐,故是人
业。次「若人为佛故」下,第三,四行,约志心造像
明天业。《优婆塞戒经》不许用胶,得失意罪。
而此经用者,古师云:「外国用树胶耳。」光宅
言:「或有处必须于像听许用牛皮胶,若有
他物即不得用也。」有言:「大豆汁可代胶清。」
然牛皮终是不净物,后得不净果报。不净
卷四 第 57b 页 T34-0057.png
钱不任造像,可换取如法净钱造像。《地持》
不用雌黄臭物,《戒经》不许造半身像,得失
意罪,善相不起堕落生死中。然造像各有
所拟,若当堂佛必须坐,消息佛或坐、或卧,
行动佛必应立。而弟子于塔殿立像前不
得坐,此处定属佛故;若白衣舍馀处坐像
前不能久立,乞坐者得;立像前即不得坐
(云云)。次「乃至童子」下,第四,一行,明人业。次
「如是诸人」下,第五,一行半,结成显实。诸人皆
成人一,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即成行
一,佛道即成理一,既已成佛复能四一,但
化菩萨,即是教一(云云)。次「若人于塔庙」下,第
六,三行半,约诸尘供养明天业。「铜钹」者,长
安人呼露盘为铜钹,在彼翻经故用彼
名之耳。次「若人散乱」下,第七,一行,约散心
用尘供养明人业。次「或有人礼」下,第八,一
行,约身业供养明天人业。礼拜一句,五体
著地是上礼即天业,合掌低头是中礼是人
业。次「以此供养」下,第九,一行半,结成。非但显
实自成佛道,亦能开权薪尽涅槃也(云云)。次
「若人散」下,第十,有一行,约口业,例上应具
天人业,今但出人业(云云)。「南无」大有义,或
言:「度我度我,可施众生。」若佛答:「诸佛度我。」
义不便。《五戒经》称惊怖,惊怖者正可施佛
也。生死险难实可惊怖,以大救之不得,今
同诸佛以小济之,惊怖施佛可也,故文云:
「喜称南无佛」。喜者,喜得救物仪也。《五戒经》
又云:「归命,悉施众生耳。」调达临终称南无,
未得称佛便堕地狱,佛记其从地狱出,
卷四 第 57c 页 T34-0057.png
当作辟支佛,字曰南无。外国事天像者,以
金为像头,贼来盗之取不能得,即称:「南无
佛!」便得头。明日众聚云:「天像失头便是无
天来著耳,著者云何失头?」天即降一人云:
「贼来取头,即称:『南无佛!』诸天皆惊动,是故
得我便,是故失头。」众人云:「天不如佛耶?既
不如者,今何不事佛?」贼称南无佛尚得天
头,况贤者称南无佛?十方尊神不敢当,但
精进勿懈怠。《那先经》云:「人临死称南无佛,
得免泥梨者。云何?如人持一石置水,石
必没无疑,若能持百石子置船上者必不
没。若直尔死必入泥梨,如石置水;若临死
称南无佛,佛力故令不入泥梨,船力故
使石不没也(云云)。」《胎经》《报恩经》云:「华林园第
三大会,九十二亿人者,是释尊遗法中,一称
南无佛人得见弥勒也。」

次「于诸过去佛」下,
第二,有一行,明了因种子,若例上皆有相、
无相、非有相非无相、至心、散心等五乘种子,
今皆开入一实(云云)。至心闻一句,是天业,散
心闻一句,是人业(云云)

问:
何意约过去佛门,
广明五乘耶?

答:
三世佛皆有开权,但未来
未起、现在始行,于證义弱。过去开权已久,
受化之人皆成四一,并于十方施权显实,
證义事强。搆之虚言不如验之以实,故
于过去佛广说五乘也。

从「未来诸世尊」
下,第三,有六行半,颂上未来佛章。文为二:
初一行半,颂开三;后五行,颂显一。「度脱诸众
生」者,一行,颂人一。「诸佛本誓愿」一行,颂行
一,佛所行道誓令得此道,岂非行一?「未来
卷四 第 58a 页 T34-0058.png
世诸佛」两行,颂教一。「知法常无性」者,实相常
住无自性,乃至无无因性,无性亦无性,是
名无性。「佛种从缘起」者,中道无性即是佛种,
迷此理者,由无明为缘,则有众生起;解
此理者,由教行为缘,则有正觉起,欲起
佛种须一乘教,此即颂教一也。又无性者
即正因佛性也;佛种从缘起者,即是缘了。以
缘资了正种得起,一起一切起,如此三性
名为一乘也。「是法住法位」一行,颂理一也,
众生、正觉一如无二悉不出如,皆如法为
位也。「世间相常住」者,出世正觉以如为位,
亦以如为相,位相常住;世间众生亦以如
为位,亦以如为相,岂不常住?世间相既常
住,岂非理一?又释世间者,即是阴、界、入也。
常住者即正因也。然此正因不即六法,缘了
不离六法,正因常故缘了亦常,故言「世间
相常住」也。「于道场知已」,此举果释成开权
显实,道场朗然斯理久畅,物情障重方便施
(云云)

从「天人所供养」下,第四,有四行半,
颂现在佛章,上文有四,今颂三,不颂后结。
初一行半,颂为化之意,正为安隐众生。次
「知第一寂灭」下一行,颂上显实,知第一寂灭
即颂理一,「其实为佛乘」,或颂教一,或颂行
一。后「知众生诸行」下二行,颂开权,如文。


「今我亦如是」下,第二,有四十三行半,颂释
迦章,上文无叹法希有,颂中具六。但旧解
释迦章点出譬本,指上本下文义交加,寻
疏则目眩,听说则心乱,钝者致惑。私记者
先撰置前,至文更帖,庶以自镜耳。然释迦章
卷四 第 58b 页 T34-0058.png
偈凡两意:一颂上,二本下。上根已悟、中根未
了,故须作谕还譬上法,譬不孤起承蹑有
由,故言譬本也。口旧为五譬,一、长者譬,二、
思济譬,三、权诱譬,四、平等譬,五、不虚譬。然初
是总譬非独长者,思济是救子不得义耳,
犹少见火譬故不用。瑶师云:「〈方便品〉中从
『诸佛随宜所说』,竟长行,正显一乘真实。凡
有四章:一者、开昔四三,成今四一;二、以五
浊故,不得说一乘;三、从『若我弟子自谓』
下,明不得者;四、从『汝当一心信解』下,明不
虚妄。始末言异,以意求之皆实也。下火宅
中,但譬〈方便品〉内三章:从『譬如』下,竟『愿时
赐与』,是第一譬五浊章;从『各赐诸子等一大
车』,竟『得未曾有』,是第二譬真实章;从『是长
者等赐诸子』,竟『宁有虚妄不』,是第三譬不虚
妄章。」玄畅师云六譬:「一、宅中众灾之相;二、觉
者唯佛起一乘念;三、众生不受,为说怖畏
之事;四;说三乘乐;五;还说一乘教;六结不
虚妄也。」龙师云六譬:「一、舍宅父子,譬佛王
三界化众生也;二、长者见火,譬我以佛眼
观见六道众生也;三、长者救火,譬佛三七
欲度众生不得用大也;四、长者方便诱以
三车,譬佛设三乘教也;五、长者赐一大车,
譬说妙法华;六、不虚妄譬也。」火宅十譬:一、
「今我亦如是」二行,总颂上权实,为下总譬
作本;二、「舍利弗当知」四行,颂上五浊,为下
见火譬本;三、「我始坐道场」六行半,明大乘化
不得,为下救子不得譬本;四、「寻念过去佛」
十一行,明三乘化得,为下救子得譬本;五
卷四 第 58c 页 T34-0058.png
「我见佛子等」一行,明大机发,为下见子免难
譬本;六、「咸以恭敬心」一行,明三乘索果,为
下诸子索车譬本;七、「我即作是念」二行一句,
明如来欢喜,为下长者欢喜譬本;八、「于诸菩
萨前」三句,明为说大乘,为下等赐大车譬
本;九、「菩萨闻是法」一行,明众生欢喜,为下
诸子得车欢喜譬本;十、「汝等勿有疑」一行半,
明佛无虚妄,为下长者不虚譬本也。有人
评之,若以句判应有十九句,若以义判则
有六义:一、总,二、见火,三、一乘化不得,四、三
乘化得,五、还说一乘,六、不虚,自馀摄入六
义之内。又十譬则法譬参差,法说中索车在
前、父喜在后;譬说中父喜在前、索车在后,
虽欲会通,终成迂回。又大小相违,法说见
大机动故喜,譬说见小缘免难故喜;法说
明大因,譬说叙小果;法说大障将倾,譬说
小难已离,义势乖各。又有无异故,法说中叙
上根易悟,故无索车;譬说明中根犹惑,故
有索车。若引恭敬为索车者,殊不体文
意,今无此四失。然有无者,长行有五:一、开
三,二、显一,三、五浊,四、真伪,五、不虚。偈亦五,
但长行有真伪,偈则无;偈有叹法,长行则
无,互现耳。次第者,长行先开三、后显一;偈
先显一、后开三。开合者,开三显一,为总譬本,
二偈合而不开;次离五浊文,为四譬之本,
开而不合。不虚为不虚譬本,不合不开。明
取舍,四段经文为六譬之本,取而不舍;叹
法一章非六譬,故舍而不取。论总别,初开
三显一,总叙释迦一化教门;从五浊去,皆
卷四 第 59a 页 T34-0059.png
属别譬也。次本迹者,总叙佛教总含本迹,
从五浊去别明本迹。五浊一章正明居法
身本,见众生苦起大悲;从一乘化不得者,
垂迹(云云)。今谓迹门大意,正是开三显一,前
直法说上根即悟解,中、下未悟更为作譬,譬
于三一令得晓了。前法说中既略广开三
显一,后譬说中亦应略广许三赐一,因缘
中亦应引三入一,若作三譬、六譬、十譬,于
三周之文不合,于四人信解乖离,是所不
用。

今明颂释迦章中,大分为两:初、从「今我
亦如是」下两行偈,略颂上权实,为下总譬
作本;第二从「我以佛眼观见」下,有四十一
行半偈,广颂上六义,为下别譬作本。今约
总颂中即有六意,得为总譬六义作本。偈
云「今我亦如是」,我即释迦,是一化之主,为下
有大长者譬作本。「安隐」者,即大涅槃常乐住
处,此处寂静无五浊障,故名安隐。安隐即
对不安隐,不安隐即三界生死行化之所,有
五浊障名不安隐,即为下火宅譬作本。众
生即是五道受化之徒,为下五百人譬作
本。又安隐者,即是安隐法,还对不安隐法,
不安隐法即五浊法也,为下火起譬作本;
「种种法门」即对不种种,为下唯有一门譬作
本;「知众生性欲」者,即是五道根性有三乘差
别,为下三十子譬作本。向上即是略颂,向
下即是总譬本,本末相承文义整足,譬中
当更引上證下(云云)。从广颂上六义中,分
文为四,作下别譬本:初从「我以佛眼观」下
四行,广颂上五浊,为下见火譬本;二、从「我
卷四 第 59b 页 T34-0059.png
始坐道场」下十七行半,广颂上于一开三,
为下寝大施小譬作本;三、从「我见佛子等」
六行,广颂上显实,为下等赐大车譬作本;
四、从「如三世诸佛」下有五行半,广颂上叹
法希有,次有二行半正颂上不虚,次有六
行颂上敦信,此三意合为下不虚譬作本,
而正用二行半颂不虚,为下不虚譬作本。
大概如此细泒更开。初颂五浊中有三意:
初有半行一字,明佛眼观见,为后长者能
见譬作本;次「六道众生」下,有二行三句四
字,明所见五浊,为后所见火譬作本;次「为
是众生」下,第三有半行,明起大悲,为后长
者惊入火宅譬作本。二、「我始坐」下,若颂开
三者更开二意:初有六行半,念用大乘化
不得,为下身手有力而不用之寝大譬作
本;次「寻念过去」下有十一行,念同诸佛三
乘化,为后设三车施小譬作本。三颂上显
实中,更开四意:初「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下
二行,明大乘机动,为后索车譬作本;次「我
即作」下,第二有两行一句,明佛欢喜,为后
见子免难譬作本;次「于诸菩萨」下,第三三句,
正显实,为后等赐一大车譬作本;次「菩萨
闻是」下第四一行,明受行悟入,为后诸子
得一大车欢喜譬作本。颂上不虚直为下
不虚譬作本,不论开也。又一时大开为三
譬:初「今我亦如是」两行,合而不离,为下总
譬作本;二、从「我以佛眼观」下,离而不合,
为下别譬作本;三、不虚譬不离不合,为不
虚譬作本。若承上本下略广二颂,则通三
卷四 第 59c 页 T34-0059.png
周及信解中,文之与义悉皆不阙。若约广
颂,更开四意颂上四义,为下四譬作本,
此亦通三周及信解中文义不阙。若更子派,
开颂五浊中为三,开颂方便中为二,
开颂显实中为四,不虚中但一,合成十
意,作下十譬之本。此之十意但在法、譬两
周,信解及因缘中其文则阙,故作三节开章
承上本下,非是无趣漫作。颂略中初一行,
颂上显实,后一行颂上开权,此文虽窄,具
颂四一。「今我亦如是」,如于诸佛之是,同以
一实教化众生,此是总颂显实也。「安隐」者,
涅槃秘藏是安隐处,佛自住其中,亦安置众
生入秘密藏。安隐处即颂理一,众生即颂
人一,种种法门入于佛道即颂行一,宣示
即教一。「智慧力」者,即权智力也。「知众生性欲」
者,鉴小机也。「方便说诸法」者,正施权也。「皆
令得欢喜」者,随宜称机也。二偈虽略,收佛
一化开权显实,原始要终罄无不尽,故
称略颂为下总譬本也。

二、从「我以佛眼观」
下,四十一行半,广颂上六义。旧以最后七
行,是法说流通,今不用,用颂叹法敦信
耳。初四行,颂上五浊开三;次第二,十七行半,
颂施方便化;次第三,六行,颂上显实;次第
四,五行半,颂上叹法希有,释迦章虽无,指
诸佛章中也;次第五,二行半,颂上不虚;次
第六,六行,颂上敦信。初四行颂五浊,上文
有四:唱数、列名、出体、结释,今但颂数、名、体
三也。上云为五浊故说三,今云为五浊
故出世,出世本应说大,障不获已,故前说
卷四 第 60a 页 T34-0060.png
小。此又为三:初十一字,明佛有能见之眼;
次第二、「六道」下二行三句四字,明所见五浊;
次第三、「为是众生」下有半行,明起大悲应
赴。初十一字「我以佛眼观见」者,下文云「长者
在门外立」,举下證上,知佛在法身之地,
以常寂佛眼圆照群机,若根利浊轻,则以
卢舍那像说一乘法;若根钝浊重,则脱璎
珞以老比丘像,惊入火宅方便开三,秖是
于时鉴机,故言「我以佛眼观见」也。若观色
法应用天眼,若分别根机应用法眼,云
何言以佛眼见耶?佛眼圆通举胜兼劣,又
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云云)。「六道众生」下,第
二,有二行三句四字,明所见五浊。「贫穷无福
慧」半行,颂众生浊;「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
此颂命浊;「深著于五欲」一行,颂烦恼浊;「不
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此颂劫浊;「深入诸邪
见以苦欲舍苦」,此颂见浊。或云五热炙身,
欲望舍苦反得苦报,或云诸见即是受,受即
是苦,行此苦因望欲舍苦,岂可得耶?《普
曜》曰:「五道源来,五戒为人、十善生天、悭贪
堕饿鬼、抵突堕畜生、十恶堕地狱。」无五趣
五阴六衰,则是泥洹,不处生死、不住泥洹,
便受菩提决,毗昙《毗婆沙》第七云:「地狱中人
初生时念云,昔闻沙门说,贪欲是地狱过恶
大可畏处,我昔不断贪欲,今受此剧恼。」此
举贪欲是地狱因也。又云:「五道各有自尔法,
地狱色断还续;畜生能飞虚空;饿鬼施抟
食时能来到人中;人中有勇健、念力、梵行,
勇健者,不见果而广能修因,念力者,久远
卷四 第 60b 页 T34-0060.png
所作而能忆,梵行者,能得解脱达分得正
决定;天中有自然随意,所须即得(云云)。」地狱
中,成就他化自在天烦恼业及善,而不现前
行;他化自在成就地狱烦恼业及不善,而
不现前行,举上、举下,中间可知。地狱此方
名,胡称泥犁者,秦言无有,无有喜乐、无
气味、无欢、无利,故云无有。或言卑下,或
言堕落,中阴倒悬诸根皆毁坏故。或言无者,
更无赦处。狱卒是变化令见,非众生数,初
将罪人缚至阎王所者,是众生数,若受苦
时非众生数,如此解者初皆正语,若受苦
痛声不复可分别。畜生者形傍,行傍故名畜
生。又畜生者名遍有,遍有五道中,四天三
十三天悉有,而上天所乘象马等,是福业化
作,非众生数也。又畜生者名盲冥,盲冥者,
无明多故名畜生。劫初时皆解圣语,后饮食
异,谄心而语皆变,或不复能语。鬼者胡
言阇梨多,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名
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
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
望饮食故名饿鬼。人者胡言摩㝹奢,此云
意,昔顶生王初化,诸有所作,当善思惟、善筹
量、善忆念,即如王教诸有所作,先思量忆
念,故名人为意;又人能息意、能修道得达
分;又云:人名慢,五道中多慢者称人趣也。
阿修罗者,修罗名天,阿言非,非天故称阿
修罗;又修罗名端正,彼不端正故言阿修
罗;修罗名酒,阿之言无,彼无酒故言阿修
罗也。天者,天然自然胜、乐胜、身胜故天名
卷四 第 60c 页 T34-0060.png
胜,众事悉胜馀趣,常以光自照故名为天;
又天者天然自然,《阿含》云:「众生是假名,界是
法,五趣众生与法界和合,若众生行不善
心时与不善界俱,行善心时与善界俱,
行胜心时与胜界俱,行鄙心时与鄙界
俱,是故比丘当作是学善种种界。」前是因
缘释六趣,后似观心释六趣也。「为是众生
故」下,第三,有半行,明起大悲。「而起大悲心」
者,上举能见,次明所见,今明大悲熏心,应
入三界施设方便,引趣佛慧也。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