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灭。无量、无作两种苦、集,即是四圣界外果
报十如。集谛即是界外如是相、性、力、作、因、缘
也。苦谛即是界外如是体、果、报等。无量、无
作两种道、灭,即是四圣界外涅槃十如。道谛即
是涅槃性、相、力、作、因、缘等,亦是般若、解脱也。
灭谛即是涅槃体、果、报等,亦成常住法身也
。
四种四谛合四种十二因缘者,生灭、无
生两苦集,即是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生灭、无
生两种道灭,即是两种思议十二因缘,无明
灭乃至老死灭也。无量、无作两苦集,即是两
不思议十二因缘也。无量、无作两道灭,即是
两不思议十二因缘,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此
可解。
七种二谛合十如者,藏、通、别、圆入通
凡四俗,皆是六道十如也。藏、通两真是二乘
十如也。别、圆入别两俗:有边是六道十如;无
边是二乘十如。圆俗此通九法界十如。别入
通、圆入通、别、圆入别、圆,凡五种真,皆是佛法
界十如也。
七种二谛合四种十二因缘者,藏、
通、别、圆入通凡四俗,即是思议两种十二因
缘。藏、通两真即是思议十二因缘,无明灭乃
至老死灭也。别、圆入别两俗:有边是思议十
二因缘;无边是思议无明灭乃至老死灭。圆
俗即通界内、外四种十二因缘也。别入通、圆
入通、别、圆入别、圆,凡五种真,即是界外不思
议十二因缘,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也。
七种二
谛合四种四谛者,实有二谛,即生灭四谛也。
幻有二谛,即无生四谛也。别入通、圆入通两
俗,还是无生苦集也。别入通真,是无量道灭
也。圆入通真,是无作道灭也。别俗、圆入别俗,
故,用四种相入而成熟之。般若亦鉴十界,
亦四界熟故,用三种相入而成熟之。法华
亦鉴十界,一性相熟,但一圆谛而成熟之。
若无善巧方便,出没调熟,云何境智而得融
妙耶?譬如画师,尚能淡入五彩作种种像,
况佛法王于法自在,而不能种种间入调
伏众生耶!
问:
上明六境等,此经听可无名,
有其义不?答:
十如名义已备于前。
四种十
二因缘者,〈化城品〉明生灭十二缘。〈譬喻品〉但
离虚妄,是不生十二缘。〈方便品〉云:「佛种从
缘起」,是界外无量、无作两种十二缘。
四四谛
者,〈譬喻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是生灭四谛。
〈药草喻品〉了达空法,是无生四谛。又云无上
道,及〈方便品〉但说无上道,如来灭度等,是界
外无量、无作两种四谛也。十如差别是世谛。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即真谛也。〈安
乐行〉云:「亦不分别有为、无为,实、不实法。」有是
俗谛;无是真谛;「亦不分别」是遮二边、显中
道。〈寿量〉云:「非如、非异」,「非异」非俗,「非如」非真,
三谛义也。〈方便品〉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
义。」是一实谛也。又云:「唯此一事实」也。若言
「说无分别法」,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是
无谛义也。
○第二、智妙者,至理玄微,非智莫显;智能知
所,非境不融。境既融妙,智亦称之,其犹影
响矣,故次境说智。
智即为二:初、总论诸智,
二、对境论智。总智为六:一、数;二、类;三、相;四、
照;五、判;六、开。
数者:一、世智。二、五停心四念处
智。三、四善根智。四、四果智。五、支佛智。六、六度
智。七、体法声闻智。八、体法支佛智。九、体法菩
萨入真方便智。十、体法菩萨出假智。十一、别
教十信智。十二、三十心智。十三、十地智。十四、
三藏佛智。十五、通教佛智。十六、别教佛智。十
七、圆教五品弟子智。十八、六根清净智。十九、
初住至等觉智。二十、妙觉智。
二、类者,世智
无道,邪计妄执,心行理外,不信不入,故为
一。五停心、四念处,已入初贤佛法气分,俱
是外凡,故为一。四善根同是内凡,故为一。四
果同见真,故为一。支佛别相观能侵习,故为
一。六度缘理智弱、缘事智强,故为一。通教
方便声闻体法智胜,故为一。支佛又小胜,故
为一。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四门遍学,故为
一。通教出假菩萨智,正缘俗,故为一。别教
十信智,先知中道,胜前劣后,故为一。别教
三十心俱是内凡,故为一。十地同是圣智,故
为一。三藏佛是师位名,胜三乘弟子,故为
一。通教佛智,断惑照机胜,故为一。别教佛智
又胜,故为一。圆教五品弟子同具烦恼性,能
知如来秘密之藏,故为一。六根清净智邻
真,故为一。初住至等觉同破无明,故为
一。妙觉佛智无上最尊,故为一。如是等随
其类分相似者,或离、或合,判为二十。
三、
辨相者,天竺世智,极至非想。此间所宗,要
在忠孝、五行、六艺、天文、地理、医方、卜相、兵法、
货法、草木千种皆识,禽兽万品知名。又涂
左割右等无憎爱。获根本定,发五神通,停
河在耳,变释为羊,纳吐风云,扪摸日月。
法是世间法,定是不动定,慧是不动出。邀名
诸业;由业派出诸苦。观此烦恼,种别不同;
不同故,业不同;业不同故,苦不同。诸行若干,
名色各异。种种三道,无量无边,分别不滥。
知因此烦恼,起此业,得此苦,不关彼业
及彼烦恼。如是三道,覆障三德。破障方便,亦
复无量。无明若破,显出般若;业破,显出解
脱;识、名色破,显出法身。爱、取、有、老死,亦复如
是。自既解已,复能化他。于一切种,知一切
法,起道种智,导利众生。是名上智观十二
因缘也。
上上智观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
无明,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岂可断破
三德,更求三德?则坏诸法相。烦恼道即般
若,当知烦恼不闇;般若即烦恼,般若不明。
烦恼既不闇,何须更断?般若不明,何所能
破?闇本非闇,不须于明。如耆婆执毒成药,
岂可舍此取彼?业道即是解脱者,当知业
道非缚;解脱即业者,脱非自在。业非缚故,
何所可离?脱非自在,何所可得?如神通人,
岂避此就彼耶?苦道即法身者,当知苦非
生死;法身即生死,法身非乐。苦非生死,何
所可忧?法身非乐,何所可喜?如彼虚空,无
得无失,不忻不戚。如是观者,三道不异
三德,三德不异三道,亦于三道具一切佛
法。何者?三道即三德,三德是大涅槃,名秘
密藏,此即具佛果;深观十二因缘,即是坐
道场,此即具佛因。佛因佛果,皆悉具足,馀例
可知。是名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
约此应判粗妙、开粗显妙,意可解故,不委
记耳。
又四智照四境,境若不转,其智则粗。
直对一种智增数明行,则行若尘沙,说不
可尽。况对诸智,各导众行,则浩若虚空,
得意亡言,不复可说。
《释论》云:「菩萨行般
若时,以一法为行,摄一切行;或无量一法
为行,摄一切行。或二法为行,摄一切行;或
无量二法为行,摄一切行。乃至十法百法千
万亿法为行,摄一切行;或无量十法百千万
亿法为行,摄一切行。」行虽众多,以智为本。
智如导主,行若商人。智如利针,行如长线。
智御行牛,车则安隐,能有所至。用此增数
诸行,为前十如谛智所导,乃至一实谛智所
导。若得此意,以正智导众行入正境中,
此义唯可悬知,不可载记。
二、约教增数
者,若三藏增数明行,如
《阿含》中,佛告比丘:
「当修一行,我證汝等四沙门果,谓心不放
逸。若能护心不放逸行,广演广布,则所作已
办,能得涅槃。」又告比丘:「当修一行,谓他物
莫取。」比丘白佛:「我已知已。」佛言:「汝云何知?」
比丘白佛:「他物谓:色、声、香、味、触、法。」佛言:「善
哉!若能不取此六,即所作已办,能得涅槃。」
所言广演广布者,以不放逸心,历一切法,
谓三界、六尘皆不放逸,得至涅槃。
增二数
明行者,
《阿含》云:「阿练若比丘,当修二法为
行,谓修止、修观。若修止时,即能休息诸恶,
戒律威仪、诸行禁戒悉皆不失,成诸功德。若
修观时,即能观苦,如实知之。观苦集、苦尽、
苦出要,如实知之,得尽漏,不受后有。怛
萨阿竭亦如是修。」
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
慧,此三是出世梯隥,佛法轨仪。
《戒经》云:「诸恶
就二法论行妙。「若闻是经,思惟修习,善行
菩萨道。」此就三法论行妙。「四安乐行」,此就
四法论行妙。「五品弟子」,此就五法论行妙。
「六根清净」,此就六法论行妙。如是等待粗
论妙也。
开粗论妙者,低头举手,积土弄砂,
皆成佛道。虽说种种法,其实为一乘。诸行
皆妙,无粗可待,待即绝矣。
复次,约五数明
行妙者,又为二:先、明别五行,次、明圆五行。
别者,如
《涅槃》云:「五种之行,谓圣行、梵行、天
行、婴儿行、病行。」圣行有三:戒、定、慧。如经:「菩
萨若闻大涅槃,闻已生信,作是思惟:诸佛
世尊,有无上道,有大正法、大众正行。」从此
立行。「若闻大涅槃」即是信果,亦是信灭。
「有无上道」已去,是信显果之行。「无上道」是
信慧;「有大正法」是信定;「大众正行」是信戒。
是名信因、信道。自伤己身及诸众生,破戒
造罪,失人天乐及涅槃乐,即是知集;往来
生死,受恶道报,即是知苦;苦、集与戒、定、慧
相违,即无道;无道故,不得涅槃,则无灭。
菩萨欲拔苦、集,而起大悲,兴两誓愿;欲
与道、灭而起大慈,兴两誓愿。发誓愿已,
次则修行。思惟在家逼迫犹如牢狱,不得
尽寿净修梵行;出家闲旷,犹若虚空。即弃
家舍欲,白四羯磨,持性重戒、息世讥嫌等
无差别,不为爱见罗刹毁戒浮囊,如
《止观》中说。因是持戒,具足根本业清净戒、前后
眷属馀清净戒、非诸恶觉觉清净戒、护持正
念念清净戒、回向具足无上道戒。根本者,十
善性戒众戒根本,为无漏心持,故言清净。
以此十愿,防护众生。菩萨一持戒心,若干
愿行以庄严戒,诸馀行心亦应如是。
然护
他十戒,从自行五支中出:从根本、眷属两
支出禁戒、清净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
禁戒。禁戒若发无作,乃名清净,清净即止
善:而言善戒,即是行善也。
从非恶觉觉清
净戒,开出不缺戒。何者?虽防护七支,妄念
数起,致有缺漏。若发未来禅,事行不缺;
得根本禅,性行不缺。
从护持正念念清净
戒,开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灭色入空是
析法道共;今体法入空,故名不析。又内有
道共;则戒品牢固,不可破析也。
从回向具
足无上道戒,开出大乘、不退、随顺、毕竟、具足
波罗蜜戒。言大乘者,菩萨持性重、讥嫌等
无差别。自求佛道,性重则急;为化众生,讥
嫌则急;小乘自调,性重则急;不度他故,讥嫌
则宽。菩萨具持两种,故名大乘戒。不退者,
行于非道,善巧方便,淫舍、酒家非法之处,辄
以度人,而于禁戒无有退失。如医疗病,
不为病所污,故名不退。随顺者,随物机
宜,随顺道理,故名随顺戒。毕竟者,竖究竟
无上之法也。具足波罗蜜者,横一切圆满,无
法不备也。
《大论》亦明十种戒:不破、不缺、不穿、
不杂四种,即是
《大经》根本支中,禁戒、清净戒、
善戒、不缺戒。
《论》随道戒,即是
《大经》护持正念
支中不析戒也。
《论》无著戒,即是
《大经》回向支
中不退戒。
《论》智所赞戒,即是
《大经》大乘戒。
《论》自在戒,即是《大经》自在戒。《论》随定戒,即是《大
经》随顺戒。
《论》具足戒,即是
《大经》波罗蜜戒。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