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 229b 页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二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明慈慧寺开山比丘蜀东普真贵述
【△二正演玄微。二。初分科略叙。
此下正宗有六品经文分四。一内护佛法。显理虚
玄。有三品。即第二观如来品。明自利行。答第一问。
第三菩萨行品。明利他行。答第二问。及第三问。第
四二谛品。明二护所依正理。二外护国土。显法妙
利。即第五护国品。三报恩供养。显果难思。即第六
卷二 第 229c 页 X26-0229.png
不思议品。四宏经相貌。显行无尽。即第七奉持品。
也。
△二依科释文。四。初内护佛法。显理虚玄二。初
略。开二护。二。初当品名题。】
「观如来品第二」
【前如来光瑞之兴。意明般若玄趣。以为内外二护
根宗。故一出三昧。预知王心。因护国之念缘。为二
护之诚请。于中先明护果。端在度生。不住相以明
真。观体空而行化。理智无二。生佛一如。次明观身
远离诸相。彻底心言罔及。是为正观。故名观如来
品。然观即观照般若。如来即实相般若。如来为实
相者。以秦译名观空品故。故知以理从智。译名如
来。以智从理。译名观空。金刚云。如来者。即诸法如
义。即以如义为如来也。是知无相妙慧。观法实相
总之无生无灭。非去非来。即有无而迥超。冥同真
际。离我人而永断。等一妙空。明其真也。万境一如。
究其俗也。诸缘幻有。此菩萨正修中道之理观。岂
与凡小之滞溺。有无邪外之妄执常断同年而语
者哉。观照是用。实相即体。不得是体。不发是用。不
得是用。不显此体。摄用归体。则境智两忘。体用不
二。若从体超用。则离即双成。同时遮照。所谓用根
诸体。体逐乎用。体用虽二。不离一般若矣。然不可
执此为实。何者。若作有会。则被有见𡎺杀。若作空
见。则被空见𡎺杀。到这里名言路绝。心智莫窥。一
切二边。皆不能入。若作中道会。祸同二边既非空
卷二 第 230a 页 X26-0230.png
有。又不名中。毕竟唤作甚么即得这里烁迦罗眼
窥觑不入。大悲千手。摸索不著。故大品云。设有一
法过于菩提涅槃之上。吾亦说为如幻如梦者。此
也。
△二正解经文三。初预知请意。】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坐师子座。告大众言。吾知十六
诸国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
云何护国。」
【佛知说二护般若时至。故从三昧起也。然佛无不
定时。今言出入者。为物示轨故。师子座。表佛说法
无畏如为人中师子也。大众。即所被机。王之有国。
天命人心。理乱安危系焉。得其道。则天命顺。人心
服。失其道。则天反时。物逆理。故治乱护国之枢机。
只在一心之上转移耳。是以佛才出定。方有事于
般若。王即念请。心靳护国。故知护国之要。非般若
妙利。而谁能哉。然佛即知王念请者。所谓凿池不
待月。池成月自来。岂同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之谓
耶。古疏谓十六国王。意欲问护国因缘。据前叹请
祇主在斯王。今知请意通及十六国者。盖问不可
多。请必有主。姑推斯王为首。佛知请意不局一人。
故理当十六国王也。则知念请护国之问。与后菩
萨行品二谛品。并护国品。为张本也。
△二略开诫
听。】
「善男子。吾今先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护佛果护十地
行。汝等皆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卷二 第 230b 页 X26-0230.png
【据下文不住行化。等生佛以皆空。不著名相。齐理
智而一性。是护佛果也。依五忍而修行。自他普利。
住多劫而正化。权实双行。是护十地行也然二护
诸王未请。佛自先为说护佛果护十地二事者。意
明二护。为外护之本。若但说护国。则安乐平和之
时。人心易憍易泰。一恣妄想。丧心昧理。日流于离
乱而不可知者。故佛先开二护出世之法。令知法
法同如。处处皆空。以此直穷佛果因行之性海。然
后修称般若之福田。以此护国而有馀裕。故知开
内二护者。又与外护国土为张本也。汝等下。诫听
楞严云。汝等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今
诫谛听者。正使无以缘心听法也。息虑亡缘。易食
甘饮。于法方有分矣。谛听。即闻慧。善思。即思慧。义
含修慧。故诫听而含三慧也。
△三领诫赞供。】
「是时大众。波斯匿王等。闻佛语巳。咸共赞言。善哉善
哉。即散无量诸妙宝花。于虚空中变成宝盖。覆诸大
众。靡不周遍。」
【法华诸子索车。长者自知财富无量等赐大白牛
车。盖过诸子所望也。今王等念请护国因缘。佛先
以出世二护示之。亦过其诸王所望。故欢喜赞善
供养如此重赞善者。盖信知如来宣畅般若。发明
人人本有妙慧。故古疏引智论云。佛说般若。无央
数众生。当续佛慧。又引龙树释云。能破众生诸大
烦恼。能与诸佛无上大法。即此意也。散妙宝花。表
卷二 第 230c 页 X26-0230.png
依性起修。万行芬披也。空中变盖普覆者。表无缘
慈悲。如天普盖济度一切。清凉万类也。故知佛说
般若。品品得益。有自来矣。
△二问答广释。二。初当
机正问。】
「时波斯匿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长跪。而白佛
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护佛果。云何护十地行。」
【孔子问孝。曾参避席而对。示其师道尊严。敬之至
也。矧请出世大法乎。即为法亡躯身为床座。所甘
心也。故王身轻万乘。礼四大高视之圣人。志小九
五。叩十地独尊之调御。盖以护国护法。两事逼切。
治世出世。二缘服膺。所致然也。岂徒然哉。斯亦以
道优裕天下。不以国爵威服天下。实乃古佛示现
广利群生耳。此进问具三业虔诚。如常所说。菩萨
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释有三义。一觉谓上
求佛果。有情谓下化众生。二觉谓断證自利。有情
谓慈悲利生。三觉谓巳断巳證。能觉悟自心。有情
谓未断未證。有馀情缘。此指能修能。护之人。下明
所修所护之法。问意谓我等念请护国。佛即先开
二护。此慈悲之至也。然未知因果二修。以何法修。
以何法护。故此问之。盖佛开示二护。但举其本源。
而王问云何修。则𤀹以导其流。所谓接拍成令。敲
唱俱行。有如此夫。
△二如来垂答。四。初明自利。答
第一问。三。初正观空理。二。初正演真空。二。初标宗
正释。二。初正释。二。初指所化境。】
卷二 第 231a 页 X26-0231.png
「佛告波斯匿王言。护佛果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
住。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护佛果句。牒定前问。诸菩萨。指下五忍位菩萨。诸
乃众多不一之称。故知指下五忍位也。应如是一
句。即逆指向下不住色相不观色如等。谓应如是
住不住色相等。教化众生也。楞严云。见明色发。明
见想成。乃至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
离应。此明四生假妄觉为因。妄业招感。受生不同。
故有四耳。然天狱化生。鬼通胎化。鸟龙四生。人亦
通四。故古疏云尔时人胎生时。毗舍祛子。从三十
二卵生。大山小山比丘。从鹤卵生。庵摩罗女。从湿
气生。劫初人。皆化生。此四生通局不同也。然三界
普及。九类均沾。此如金刚经意。今言四生者。亦略
指耳。义必具有。卵生居首者。以俱舍明其四缘故。
此约缘多居首也。若约心者。以从本流末为次第
故。问。护果说果。名实相应。今标护果。而释以化生
者。何也。答。护果正在度生。如不度生。何显护果。况
果海离言。护何所施。寄生言护。方显护果。度生因
果。实相成也。故华严十地品。以解脱月金刚藏。表
因表果。亦以因位可说。果海离言耳。问。卵湿无想。
有顶无色。云何教化。答。有三因缘。一难处生者。待
其时故。二非难处生。未成熟者。成熟之故。三巳成
熟者。解脱之故。
△二能化之智。二。初正观蕴空。】
「不观色相。不观色如。受想行识我人知见。常乐我净。
卷二 第 231b 页 X26-0231.png
四摄六度。二谛四谛。力无畏等。一切诸法。乃至菩萨
如来。亦复如是不观相。不观如。」
【初二句。举色为首。受想下。例明诸法。眼得之为色。
色以质碍为义。有十一法。即五根六尘。细分即形
显二色。各有多种。众生正报色身。所谓假借四大
以为身也。故度生意在利济。而涉俗贵在忘心。凡
众生色相色如。在菩萨不住不观。是终身度生。无
生可度。终日行化。无化可行。物来顺应。如镜现像。
妍媸不存。金刚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楞严云。虚
受照应。了罔陈习。此之谓也。问。住相观如。有何过
耶。答。住色相是有。即凡夫妄见。亦邪外常见。观色
如是空。是小乘偏见。亦邪外断见。然执有执无著
断著常。有无穷过。唯观法性。冥同真际。斯为得矣。
故菩萨化生。贵不住不观。又五义故不住观。一性
空故。二同体故。三本寂故。四无念故。五法界故。此
中一三唯生。二五通能所教化。四唯局能化。受想
等者。此谓非特色之一法。不住色相。不观色如。凡
梁净理行因果。一切皆如是也。盖此般若玄理。非
染净相。非非染净相。非理行相。非非理行相。非因
果相。非非因果相。诚为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
故起信论云。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释云
所言空者。从本以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
切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
有相。非无相等。又云。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
卷二 第 231c 页 X26-0231.png
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然起信真如。即仁
王实相般若也。若别释者。受想一句。合前色法。即
五蕴也。受以领纳。有苦乐舍三。想以思念。行以迁
流。识以了别。此四即心法。色心和合。成有情身也。
我人一句。计实主宰曰我。对自妄名曰人。知见即
六根知见。上句法执。此句人执。常乐一句。即涅槃
四德。不迁不变曰常。远离众苦曰乐。得大自在曰
我。荡无纤尘曰净。此佛果四德。能破本末二种四
倒。如涅槃经说。四摄六度。二谛四谛。十力四无畏。
名相如常。菩萨因也。如来果也。然皆空其相者。要
在乎先空自心。若离妄念。实无可空故。故起信云。
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如此既从妄念所
变。妄既本空。所变何实。
△二徵释喻显。】
「所以者何。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
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犹如虚空。蕴处界相。无我
我所。」
【初句徵也。意谓所化众生是染法。言不住色相等
观可尔。因果理行斯是净法。何亦空空不住不观
耶。以诸下。释也谓以诸法性。即真实性故。既即真
实。故观相是有。观如是空。各堕一边。岂是真实性
哉。所谓世间相常住。宁容一毫增减于其间乎。无
来下。明真实体性之妙也。无来去。谓三际莫能易
也。无生灭。谓四相所不迁也。同真际而无相。迥超
边表。岂方隅之所能拘。等法性而随缘。泯绝一多。
卷二 第 232a 页 X26-0232.png
非大小之可为限。混法界以为体。妙契寰中故无
二。总万有以成身。玄同物内故无别。故知诸法之
性也。如空普遍。似空普容。既如空离相。则三科二
执。何有一法可当情哉。开心合色。开色合心。心色
俱开。为愚色心者。说三科之广略。如常所明。我即
能执。我所即所执。
△二结行。】
「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此言不住不观而修。是名为真修也。
△二问答广
释。三。初明三种般若。三。初实相般若。二。初问何相
化生。】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萨众生性无二者。菩萨
以何相而化众生耶。」
【此即领前经旨为问端也意谓上云诸法性。即真
实相无二无别。是则能化所。化。原一体性。且不知
以何相。而化众生耶。若化则有众生。是亦住相。不
化则无众生。何名护化众生。而又云菩萨如是化
耶。
△二答不住相化。二。初真则无化。】
「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法性不住色。不住
非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亦不住净。不住非净。何以
故。以诸法性悉皆空故。」
【此处当照前文。遍举诸法名目。译人图省文。故但
举染净二法耳。色等即染。常等即净。法性即指前
染净法之真实性也。若以法性二字。联上句经文。
谓色等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常非常。极为
卷二 第 232b 页 X26-0232.png
稳便。若法性字属下句。不住色等。则法性二字。即
无著落。且不知经之法性道理也。故法性二字。应
属上句明矣。受想下。例观诸法。盖上观色之法性。
故云不住色等。今观受等四蕴。并常等四德。若如
前文。应添法性二字。即云受之法性。不住受不住
非受。乃至常乐我净。法性不住净。不住非净。但经
文影略中间受等不住观智。而缺少法性二字也
若谓不必补出法性二字。岂独色有法性。而受等
不具法性也耶。然前言不住色相。犹似浅浅。今云
不住色等。是遮有也。以即悲之智。不住生死一边
不住非色等。是遮空也。以即智之悲。不住涅槃一
边。二边不住中道显然。犹如太空一相。所谓以同
体菩萨。化同体众生。同体众生。受同体菩萨教化
此则化而无化。不化中化。浑然无间矣。讵可求何
相而化众生也耶。何以故。徵。意谓染净诸法。各有
形量分齐。何故不住耶。以诸下释。意谓诸法之性
本空。故不可定言住色住非色。住净住非净也。如
其不空。则染净森列。何有一法云不住哉。问。据经
言诸法皆空。其如方今现有者。何也。答。岂不观空
花水泡乎。空原无花。病眼妄执。水原无泡。风来激
起。眼瘥风息。求花求泡。俱不可得。盖正见花泡时。
其花泡之性自虚。故众生慧眼不明。妄见三界空
花。无明未断。执著六尘沤泡。凡以遍计执性。情有
理无。倘能特地了彻。观万法而体凝寂。忽尔爆破。
卷二 第 232c 页 X26-0232.png
将一尘而全收刹海者。夫何空与不空。挂念撄心
者哉。
△二明俗则有化。二。初明因假故有。】
「由世谛故。由三假故。一切有情蕴处界法。造福非福。
不动行等因果皆有。三乘贤圣。所修诸行。乃至佛果。
皆名为有。六十二见。亦名为有。」
【初二句。出菩萨化众生之因。而有二义。一繇世谛。
即建化门头。众生菩萨。两不坏相。以幻化幻。虽知
不实。而作化事。所谓世谛幻化起。犹如空中花。二
繇三假。即水月道场。能化所化。假名施设。以假成
假。所谓诸有幻法生。三假集故有。有此二义。故有
众生可化也。三假。谓法受名。三谛。谓色心空也。一
切下。明一切皆有也。前繇诸法性空故。一切皆空。
今繇上二因故。染净因果。圣凡邪正。一切皆有。故
知以空为门。空有齐空。以有为门。有空俱有。犹楞
严三谛圆融俱非世出世间。俱即世出世间法义
也。然此经犹有非空非有为门。一切皆非空非有
亦空亦有为门。一切皆亦空亦有之义。如楞严离
即离非。是即非即双遮双照。遮照同时。以显其妙。
但引而不发耳。向下别释。一切有句。总标也。蕴处
下。即别明。蕴等可知。造福。即善业。谓五戒十善。为
人天因。非福。即恶业。谓五逆十恶。为三途因。不动
行等。即色无色界业。以有四禅四空。不为下界欲
染烦动故。因即三界六趣之因。果即二十五有之
果。此有世间法也。三乘各有贤圣。如声闻乘。则七
卷二 第 233a 页 X26-0233.png
贤四果为贤圣。缘觉乘则贤同七贤。圣即缘独。菩
萨则三贤十圣。所修诸行一句。即四谛十二因缘。
六度万行。乃至佛果。约果德。即十力四无畏不共
佛法。四智三身三德五眼。此有出世法也。上即正
道。下即邪道。通六十二见。总不出断常二见为根
本。若细分之。不离五阴三世。如云一一句。二异句。
三亦一亦异句。四非一非异句。一阴四句。五阴成
二十句。此约过去世论。现在未来各二十句。共成
六十句。合前根本。断常二见。故名六十二也。此皆
不了谛理。妄执一异断常。以儱侗三世。故名邪见。
然既一切皆有。岂无众生可化之相乎。
△二明执
有迷真。】
「大王。若著名相分别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
不见诸法实性。」
【诸法各有名。如水火金银等诸法。亦各有性。如火
之煖。水之湿是也。此名此性兼之不离。故一有所
著于此。即染净分别。凡圣欣厌。念念不空。如境扰
心纷时。即被诸法转变。岂见诸法实性耶。故楞伽
云。相名常相随。能生诸妄想。即著名相。三祖云。但
莫憎爱。洞然明白。即不著分别也。然不见诸法实
性。犹似难明。故再申其义。如世人见种种珍物。忽
然心发晦蒙。虽经目前。昏然不知为何物也。是不
见珍物之实性也。如水一也。天见是琉璃。人见是
清流。鬼见是火反害自已。此饿鬼不见水之实性
卷二 第 233b 页 X26-0233.png
矣。古德云。祇须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如
此则见实性矣。
△二观照般若。二。初智照相违问。】
「波斯匿王白佛言。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智
云何照。」
【问意谓前明诸法真实之性。不住一切。此清净也。
㳷同真际。此平等也。一切皆空故非有。一切俱有
故非无。既真体如此。智云何照耶。岂亦智照同真。
亦清净平等。非有非无耶。抑法性如此而智照或
不如此耶。
△二理智一如答。二。初略标宗答。】
「佛言大王。智照实性。非有非无。」
【答意谓实性既非有无。而般若正智。观照实性时。
以理轨智。能照所照。俱非有无。故无知论云。真谛
无相。真智无知。又云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亡而
知。皆此义也。譬如函盖相合。圆则俱圆。方则俱方。
亦如镜体镜光。光体大小。无二无别。故华严疏云。
无有如外智。能證于如。无有智外如。为智所證。此
理智合一。体用不二。离言思之极致矣。
△二广徵
释答。二。初所观俱空。二。初总显性空。】
「所以者何。法性空故。」
【初句徵起非有非无之义。释谓性本自空。非推之
使空也。繇法性空故。则知照性非有非无。而清净
平等无二矣。古疏谓此空。非照巳方空。非作得故
空。直繇般若性离。无自性故。理本自空。然空即今
之非有非无之义也。
△二历观诸法。二。初正明法
卷二 第 233c 页 X26-0233.png
空。】
「是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
缘。二谛四谛。一切皆空。」
【蹑上应云繇法性空故。是即五蕴等法无不皆空。
盖一空一切空。法尔如此。所谓般若了万法之本
空者。信哉。然大论明五蕴是果报空。以五蕴假合。
成正报故。十二处。是受用空。以根尘对待。互为受
用故。十八界是性别空。以三六各别种性故。如眼
色眼识。为一种性等。士夫。即众生我见之别称。如
云我人众生士夫知见等。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
大论名此为遍到空。以此六法。遍一切故。阿含经
云。六主争大。地云我能载。水云我漂润。火云能烁
照。风云能生动。空云能容受。识云若无我者。色则
败坏。五虽大而识为主。故四大围空。识居其中也。
十二因缘。与四谛二谛。广略不同。为对机故。如因
缘生起相。谓无明缘行等。即广说苦集二谛俗谛
也。因缘修断相。谓无明灭行灭等。即广说灭道二
谛真谛也。馀义至后广释之。
△二释成空义。】
「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
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诸
有为法。悉皆空故。」
【此有四节。初三句。标宗也。诸法。指上五蕴。乃至四
谛等。以此诸法之体。念念迁流。新新不住。即生即
灭。四相同时。正如石火电光。眨眼即空。故楞伽云
卷二 第 234a 页 X26-0234.png
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净名云。汝今即时。亦生
亦老亦灭故。又云过现未来。二世皆空。故知体性
皆空。此会相归性也。故起信云。若得无念者。则知
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
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大疏云。此以所相法体。随法性而融通。故能相之
相。亦生灭而不碍是也。此不同法相。谓本无今有
名生。生位暂停名住。住别前后名异。暂有还无名
灭。据此。则前三是有。故同在现在。后一是无。故在
过去。四相不同时也。岂等法性同时四相乎。小乘
以生前住灭后。或生住同时。则招过实甚。不能繁
引。即有即无者。若法定有有相。则终无无相。如说
三世有者。未来中有。还至现在。转入过去。不舍本
相。是则为常。又定有者。应不从缘。不从因者。堕无
因常。若法定无。先有今无是为断。今则二谛融通。
有无不二。故能即无即有。即有即无。显中道于观
心。通照用于一念。故大疏云。空是即有之空。有是
即空之有。良在此也。二刹那二句。类释也。刹那。极
短时也。盖言上之诸法。而有染净形状。言即生即
灭可尔。然极短之刹那。刹那亦不得停住。盖念念
生灭亦空矣。此则非止空于诸法。即刹那之念亦
空空耳。故云亦复如是。故楞严匿王答佛云。虽此
殂落。中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谛观。岂
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
卷二 第 234b 页 X26-0234.png
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此言幻身。念念迁
谢也。楞伽云。一切法无生。我说刹那义。此言刹那
亦空之义。正符今义。三何以故徵也。意谓空法则
法众多。且是有体。刹那何以空之耶。岂刹那犹有
别说耶。四一念下。释也。古疏谓此中有二义。一自
一之多。一念摄九十刹那。一刹那摄九百生灭。九
十刹那。义当八万一千生灭。求其定实不可得。则
此心空矣。二自多之少。谓生灭不出刹那。刹那不
出一念。于其念中。求定实不可得。则此念空矣。然
心空念空。凡属有为孰不空哉。所谓空者。乃本来
寂灭真常之空。非小乘邪外所执之空矣。
△二明
能观双照。二。初观照有无。二。初真实般若。】
「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诸法一切皆空。内空外
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
毕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般若波罗蜜
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初明照空相也。所以念念诸法皆空者。无他。良繇
甚深般若。照见诸法性本空故。以般若现前。彻照
十界。依正色心。幻缘和合。了无自性。梦境空花等
无有异。如杲日升天。万象不能逃其影。似黄金出
鞴。矿沙难以齐其用也。内空下。明照分限。大论问
云。若少则应一空。若多则应无量。何止十八耶。龙
树答云。若略则事不周。若广则繁难悟。如药服少
则病不瘥。服多则更增疾。今说空亦如是。少说则
卷二 第 234c 页 X26-0234.png
不能破邪见。多说则逼近于滋蔓。故唯十八也。内
空。谓内无六入。我空也。外空。谓外忘六尘。法空也。
内外空。则根尘俱泯。我法两空。有为空。即三科等
法空也。无为空。即小乘三无为空。兼大乘三种亦
可。以般若空一切法。岂空小而不空大耶。空空者。
谓重空前空故。大论云。以诸空破内外等法。复以
此空破诸空。是名空空。大空者。谓十方俱空故。大
经云。大空者。是般若空。胜义空者。本空世谛。世谛
不有。故胜义亦空。无始空者。古疏云。外道以冥初
为始。破此见故。名无始空。毕竟空者。诸法彻底空
故。散空。谓因缘别离故。如四大各离。恩爱分断故。
本性空者。古疏谓诸法本无。惑者计有。乃至执言
如来性等。决定是有。为破此见。云本性空。故经云。
眼空无我无我所。何以故。性自尔故。乃至意亦如
是。又华严云。观眼无生无自性。识空寂灭无所有
者。此也。自相空者。谓法法皆有自相。如棹橙以各
形为自相。钗钏以形质为自相。从缘而有。故空之
也。一切法空者。谓依正染净。凡圣俱空故。般若波
罗蜜多空者。即无相妙慧。空诸万法。不住有无之
空亦空也。因空者。六度谛缘等空也。果空者菩提
涅槃空也。空空故空一句。谓一空破有是空也。以
空空空。又一空也空之又空之。以至于空。了不可
得。故法界真空绝相。泯绝无寄门云。不可言即色
不即色。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不可亦不可此语亦
卷二 第 235a 页 X26-0235.png
不受。泯绝无寄。忘情绝解。故知到此。方名真空。义
即同此。
△二相似般若。】
「诸有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
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诸有下。明三假而有也。古疏云。然则空本破有。有
既空矣有从何立。而为俗耶。故曰因法集故有等。
法受名为三假。法谓因缘合集故。受谓领纳前境
故。即心生法生义也。名谓因名而集故。如本非一
家。集父子兄弟子孙主仆之名。而有家也。诸法例
此。谓之假者。所谓物无当名之实。名无得物之功
是也。因集下。明四谛即有也。集。即惑业。世间因也
苦。即果报。世间果也。灭。即有馀涅槃。出世果也。道。
即助道等法。出世因也。繇此二种因果。故有世出
世法。六趣下。明凡圣即有也。初句凡夫。次二句俱
圣。十地分真位。佛果究竟位。此善恶因果差别。故
有六趣。證位见修不同。故有十地。妙往菩提。归无
所得。故有佛果。如此则自凡及圣。世出世法。皆繇
染净幻缘成立。应知前之一切空。乃即有之真空。
空而非断。此之一切有。乃即空之妙有。有而非常。
非断非常。即空即有。则般若之观照。至矣。尽矣。故
心经疏云。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
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等。皆此义也。若然者。
以斯化生。则化生不住。以护佛果。则佛法常存。以
护地行。则行行契真。盖以因果生佛。皆同如故。等
卷二 第 235b 页 X26-0235.png
法性故。
△二明其得失。二。初邪观则失。】
「善男子。若菩萨住于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见。为
住世间。即非菩萨。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皆空故。」
【此中有标徵释。标谓菩萨行深般若。彻照万法本
空。若有所住著。则我人知见随生。故非菩萨。徵谓
住法。何以非是菩萨耶。释谓不了诸法皆空故。住
于法相。故金刚经云。若菩萨住于法则有我人众
生寿者相。即非菩萨。正同此也。
△二正观则得。二。
初以理正观。】
「若于诸法。而得不动。不生不灭。无相无无相。不应起
见。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
【此亦具标徵释。在文可知。即色是空。当体凝寂曰
不动。法位常住。四相不迁曰不生灭。故不同生灭
法也。无相者。谓无一切色空之相也。无无相者。谓
无相亦无也。若滞此无相。是弃有著空。故亦无之。
故经云。诸佛说空法。为离于有见。若复见有空。诸
佛所不化。然如上诸法不动。乃至云无无相。不应
起如是见。一起于见。则反成动灭有无之法矣。真
正观中。如红炉然。岂容此等片雪渣滓哉。徵意。谓
起见。何碍于法耶。释意。谓诸法同如。三宝皆如。如
则平等一味。无二无别。焉用起此见乎。然总括空
有之义。以观行释者有三。一诸法皆空。以成止行。
诸法皆有。以成观行。空有无二。一念顿现。即止观
俱行。方为究竟。二观法即空。成大智不住生死。观
卷二 第 235c 页 X26-0235.png
法假有。成大悲不住涅槃。以空有境不二。悲智念
不殊。成不住行。三空有无碍观。一从假入空观。谓
一切本空故。云从空入假观。谓一切幻有故。三空
假平等观。谓空有同时故。
△二具足圣位。】
「圣智现前。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多。名欢
喜地。障尽解脱。运载名乘。动相灭时。名金刚定。体相
平等。名一切智智。」
【圣智。即般若正智。此智观法性既久。则迷云开处
圣智突露。然此智从本以来。而辉鉴天地。腾耀古
今。无时不在。无处不然。吾人不得现前者。盖惑业
深厚。自障蔽也。故经云。如日普照。盲者不见。非日
咎也。智亦如是。不得现前。非智咎也。倘能念念纯
真。即此圣智。时时现前。与佛不殊矣。最初下。示智
之功能。最初一念。即此智初现之一念也。此智初
起。性无分别。体若虚空。无所不包。亦如大海。无所
不涵。尘劳如许既灭。故能具足如许波罗蜜多。亦
如经云。破尘出大千经卷之义。故云一念具足。言
八万四千者。以翻惑成智故。此地特名欢喜者。以
生如来家。住平等忍。初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平
等。从此亦能于方便智。念念修习无量胜行。故名
欢喜。障。指住相无明等。此智现前时。地地各断一
障二愚。各證真如。各得解脱。从因至果。如车运载。
可能远到。故亦名乘。动相。指生相无明。此惑起时。
菩萨以一念相应慧。摧灭无馀。如金刚能坏万物
卷二 第 236a 页 X26-0236.png
故此名焉。起信谓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必无初相。
即此意也。从此直至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
等法性。满功德海。住如来位。名一切智智。言智智
者。以如来洞了万法故。上智字。即连上一切二字。
指佛也。下智字。谓佛之智。如云。一切智之智也。大
抵此般若空智现前时。约初證真如。即位名初地。
约能运载。即此名乘。约地尽断惑利用。名金刚定。
约平等万法。即名佛智也。古疏依贤劫经说。从光
曜度终至分布舍利度。合有三百五十功德门。一
一各修六度。即二千一百。复将二千一百。对十法。
谓四大。六衰。又对十善。一一皆有二千一百。即二
万一千。又将二万二千。对四众生。多贪。多嗔。多痴
三毒等分。各有二万二千。合之即有八万四千也。
△三文字般若。三。初多佛共说。】
「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百千万
亿一切诸佛。而同共说。」
【此下示文字般若功德深大也。诸佛同说者。以般
若为诸佛母。修因證果。莫不繇之。如心经云。以无
所得故。乃至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
阿耨等。据此。则诸佛同说宜矣。所谓通方宏规。佛
佛不易也。
△二举事况胜。】
「若有人于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
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于
此经中。乃至起于一念净信。何况有能受持读诵解
卷二 第 236b 页 X26-0236.png
一句者。」
【此世界中。此国土。乃我等居者。方是南洲。三千洲
中。八百大洲之一国土耳。此外还有东西北之三
洲。此四洲须弥。一日月所照。积此一千四洲。乃至
一千日月。一千须弥山。及大海铁围等。为一小千
世界。积此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积此一
中千世界。方成一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有百亿
须弥山。百亿日月轮。百亿四天下。百亿七金山等。
故阿含偈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
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
大千。皆同一成坏。观此则一大千世界。不知其世
界广博极量何似。今以恒沙数大千世界。此不可
说之国土也。何况于此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
大千界内。一切众生。其财施又何如数量可较计
哉。而又念财施有尽。法施无穷。一一教成四果。此
功德又难以心念数量所议者。然于此经功较量
何如耶。向下显胜云。不如有人等。盖此经是诸佛
智母。众生本觉。一念净信。则于般若缘分。可谓至
深至厚矣。非借往昔多种善根。孰能臻此。故知恒
沙界满中之珍宝。秪是有漏之福田。尽教成众生
之四果。但成萤火光明。岂与一念净信此经者。较
量功德乎。故金刚经云。如来灭度后五百岁。有持
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此
人。巳于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
卷二 第 236c 页 X26-0236.png
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福德等。故知今经之一
念净信者。非第閒人也。大品云。于一切法不信。是
净信般若。且金刚一经。有六处较量显胜。法华较
随喜第五十人之胜福。与夫今经较量同途异辙
观者可不净信哉。然须达不住相以信般若。了般
若即一心庶几也。何况下。显胜也。盖一念净信。特
暂时自信耳。受持读诵。则信之久行之笃矣。然不
如解一句者。盖解说利他。则又进于受持故愈不
可较量也。古德偈云。读经须解义解义须修行。若
能依义学。即入涅槃城读经不解义。多见不如盲
缘文广占地。心中不肯耕。现在作愚痴。未来苦趣
婴。此解一句超前前之谓也。问。前福量大。何以不
如。答。弥勒偈云。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故永嘉
云。一句了然超百亿。则知解一句于得力处。即达
千径九逵之道也。
△三明信解相。二。初正明文字
相空。】
「所以者何。文字性离。无文字相。非法非非法。般若空
故。菩萨亦空。」
【初句徵也。谓信解此经全部。福不可量。此犹可说
何故信止一念解止一句。而福胜功高。愈不可几
及也耶。文字下。释也。谓解一句信一念而福德难
较者。以达文字之性离故。推求文字之相不可得
故。惟其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解脱即是般若。斯则
文字空故。显般若空。故经云我依文字般若。而證
卷二 第 237a 页 X26-0237.png
诸法实相也。然所行之般若既空。能行之菩萨亦
空。所谓人法双泯。能所俱寂。如明镜之虚寂。妍𡟎
无心。似红炉之炽𦦨。金铁俱化。何有一法之不空
空耶。非法。谓文字非有也。非非法。谓文字非无也。
又非法。此法指顺理之善也。非非法。此非法指逆
理之恶也。然文字亦非此二者矣。故金刚云。如来
有所说法耶。须菩提云如我解佛所说义。亦无有
定法。如来所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
可说。非法非非法。此即文字性空之理也。
△二兼
明行位俱空。】
「何以故。于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终生。此
三十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复皆空。」
【初句徵。谓文字般若空时。何以菩萨亦空耶。于十
下。释。谓空菩萨者。非空一菩萨耳。然地位生生。智
慧因果皆空。又非止空因位。果位亦复皆空。盖一
空一切空耳。以般若妙慧。岂容此金屑哉。三十生
者。华严明地位。每位皆有入住出之三心。一入心。
谓此位始入彼位。未能断證时也。如从十向始入
初地等。二住心。谓正在地位。观照断證时也。如初
地證遍行真如等。三出心。谓从此地位。断證功毕。
修胜进往前位也。如初地将入二地。二地将入三
地等。今始生。即彼入心。以创入故。今住生。即彼住
心。今终生。即彼出心。以位将出故。然彼言心。乃约
观心入位分齐有三。今言生。约生法王家。浅深不
卷二 第 237b 页 X26-0237.png
等。然心生言异。断證义同也。
△二明依教发观。二。
初凡夫邪观。】
「大王。若菩萨见境见智。见说见受。即非圣见。是愚夫
见。」
【境指实相。智指观照。说受指文字。此等理智一如。
能所皆空。若见可得。即著四相。岂成正见。故楞严
云。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知无智无得。方是行深
般若。无说无听。斯为胜义谛门。
△二智者正观。二。
初人天染净空。】
「有情果报。三界虚妄。欲界分别。所造诸业。色四静虑。
定所作业。无色四空。定所起业。三有业果。一切皆空。」
【初二句。总指三界依正色心空也。言虚妄者。以因
缘和合则有。因缘别离则灭。故楞严云。因缘和合
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又云界若空华等。
此也。欲界下。别明三界空。欲等三界。即苦道。以三
界无安。犹如火宅故。所造业。即业道。分别。即烦恼
惑。依惑造业。即业道。以欲界有分别十使等。色界
四禅。喜乐等支。以依定发。名定所作业。无色四空。
着空着识等执。皆即是惑。亦因定起。名定起业。三
有下二句。总结空也。然分别三界造业有异者。下
界不离人我妄想。所造善恶种种不同。分别二字。
对上二界而言。以下界昏散。上界禅定澄清故。下
界言造。以藉因缘三业结搆故。上二界言作言起
卷二 第 237c 页 X26-0237.png
者。以四禅尚碍色身。容有作义。四空唯有定果色。
故但言起。此三界不同之状也。问。前云三界。后云
三有。何也。答。果报分齐不同。故以界名。因果总是
不忘。故以有名。但眼目殊称。义唯一也。
△二圣贤
断證空。】
「三界根本。无明亦空。圣位诸地。无漏生灭。于三界中。
馀无明习。变易果报。亦复皆空。等觉菩萨。得金刚定。
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无上觉。种智圆满。择非
择灭。真净法界。性相平等。应用亦空。」
【无明为三界妄有根本。然此无明。以从本觉一念
妄动。念念相续。故说无始无明。而此无明。不离觉
性。了之即空。此句应作例显空相。故加亦字。意谓
不但三界空。即三界之根本无明亦空。盖以迷妄
方成虚空。想澄乃有国土。则知三界。皆因无明而
有。以故枝末根本。二者俱空矣。问。据前解无明不
离觉性。则无明空时。觉性空否。答。圆觉云。幻灭灭
故。非幻不灭。又起信云。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
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
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
风相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
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
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据此。则无明自空矣。何与觉性哉。问。永嘉云。无明
实性即佛性。何亦空耶。今若空。则无明非即实性
卷二 第 238a 页 X26-0238.png
耶。答。若据今经。则正智实无无明。特因不觉言之
故空耳。永嘉之意。盖顿證之说耳。如圆觉谓。犹如
迷人。惑南为北。悟则即北是南矣。宗趣各别。无相
滥也。圣位诸地下。谓十地处亦空也。十地亲證真
如。超越贤位。故名圣。无漏生灭者。无漏。即指十地
中。依真名位。所修之行。初地行檀。发十大愿。二地
持戒。广修十善等是。然无明未尽。故各有生灭也。
又于三界。因无明馀习未尽。亦有变易生死果报。
故无明既空。而变易果报等。一一皆空也。然十地
所断。即住相无明十品。其断惑分齐。并无明馀习
分齐。如华严疏钞详明。奈文义俱广。今且唯约起
信论明之。文云。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
凡夫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
察。(此指三贤位。以比观智观察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此指初地。以现量智
證真如也)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此指修道以上十一地处说也)
唯佛能了。何以故。是心
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
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
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染心者。有六种。云
何为六。一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
离故。二不断相应染。
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
离故。三分别智
卷二 第 238b 页 X26-0238.png
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
故。四所现色不相应染。依色
自在地能离故。五能见
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此即转相。以九地说法不滞言
诠。故能离之)六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地尽。得入如
来地能离故。乃至不了一法
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
分得离。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言
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
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
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又染心义
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
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在业智故。此
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
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明不觉。
妄与法违。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智故
上论所言无明义者。即今之根本无明也。所
言二碍等者。即今之无漏生灭变易果报。而不得
自在者也。以有二碍故。能碍真如正智。能障世间
自在业故。所言依无明起六染心不同。断离分位
不一。即今之圣位诸地无漏生灭馀习。乃至等觉
金刚定断离是也。但彼论约生灭门中。从真起妄。
断證分齐而说。此经则总略出其义名。一一空之。
故不同耳。若约无明馀习。则六染二碍。何尝非一
卷二 第 238c 页 X26-0238.png
义乎。故引其名义。使知般若空空者。殆空此也。不
然。今经无漏生灭。乃何生灭。馀习是何馀习。变易
因何有变易耶。二死因即二碍。果即二死也。一切
智。即十一地證极之智也。佛无下。谓佛果及果后
之用亦空也。佛无上觉。即三觉究竟也。种智圆满。
即四智圆明也。择非择。即二种无为。谓择灭无为。
即待决择而显者。非择者。即不待决择而显也。真
净法界者。即佛所證圆理。重重无尽者也。以绝一
切相。故名真净。性相平等者。即性即相。等同一味
也。所谓相为即性之相。犹即波以辨于水。性为即
相之性。犹即水以辨于波也。应用者。即證果海之
后。逆流而出。妙同万物之事也。上明真身。此明应
身。其报身。约自受用。即真身摄。约他受用。亦应化
摄。故不言之。然般若正智现前。从因至果。断證应
用。无不空也。
△三说听法性空。】
「善男子。若有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说者听者。譬如幻
士。无说无听。法同法性。犹如虚空。一切法皆如也。」
【善男子。呼当机而语之也。然此经唯斯王当机。而
前后呼召不一者。以彼为亿兆之主。故或称大王。
此约俗谛称尊呼之也。今以王等。成就信等。诸善
根故。直呼善男子。此约修道为名称之也。幻士下。
楞严云。譬如诸幻师。幻作诸男女。虽复诸根动。要
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法合云。元依
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则不行。此
卷二 第 239a 页 X26-0239.png
约六根中。一根圆通。六根自清净。故先以幻喻明
之。今明说听如幻者。良以修习般若究竟观照。能
空此耳。盖观照深时。诸法自寂。说听何当情哉。心
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然六根既空。即显说听亦
空矣。大品云。听如幻人听。说如幻人说。净名云。夫
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皆此义也。
法同下。举喻例明也。上法字。指诸法也。法性二字。
指诸法中真实之性也。所谓真如者是。言同者。以
诸法无性。当体即真。无不是如耳。故下又例明一
切皆如也。良繇真如随缘。能成染净诸法。故诸法
体空即如。犹水随风成波。则波波举体是水矣。故
净名云。法同法性。入诸法故。诸法皆如。众贤圣皆
如。至于弥勒亦如也。起信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
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
故。俱此义也。
△三总结答意。】
「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为若此。」
【△二别观佛身。三。初如来垂问。】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观如来。」
【如来法身。非一多有无。大小报化。体同太虚者也。
然随机大小。故现身胜劣。不了义者。起真实见。如
三恶道。见如黑象脚。人天见为树神等。故起信论
云。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
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
知故。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
卷二 第 239b 页 X26-0239.png
萨究竟地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
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报等。乃至云故说为报。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所见不同。
乃至云故说为应。据此。佛身即一耳。不了唯识。随
六识以见佛身。故见从外来。了达唯识。顺业识以
见佛。故见无外尘。此则俱非真如正观佛身究竟
之妙也。故今佛问云。汝以何相而观如来。意谓相
是有为。生住异灭。佛身异此。即非身相。故般若观
照之时。则身相俱离。岂存诸碍。以塞正眼。故下当
机默契玄旨。答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良以感应
道交。雅合其妙。然此问答。浑如金刚云。须菩提于
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
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
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
如来。但彼约见。则从根尘对偶言之。此约观门。则
从理智观照言之。虽见观不同。其义实无有二也。
△二匿王敬答。三。初总显真空。】
「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法相宗中。以出世智。为依生灭识种。故四智心品。
为相所迁。佛果报身。有为无漏。盖以四智。摄于三
身。大圆镜智。成自受用身。故说报身有为无漏。此
则报身。犹非实相。况化身不属有为乎。法性宗明
世出世智。依如来藏。始本不二。则有为无为。非一
非异。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堕诸数。况于报体。即
卷二 第 239c 页 X26-0239.png
体之智。非相所迁耶。据此。则以般若正智。了身相
本空。即此本空。凝然湛寂真实不动之相。匿王久
默斯旨。故答云。观身实相也。知自身则知佛身。故
又云观佛亦然。永嘉云。幻化空身即法身。肇公云。
行合解通。则为见佛。所谓依他无性。即是圆成。岂
同凡小执空执有。不能善达中道实相耶。
△二别
明离相。四。初离世间法。】
「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
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
界。不离三界。不住方。不离方。」
【此下别显佛身。离诸相也。金刚三世求心俱不可
得。盖以过去巳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故。又华严
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
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又云。以不妄取过去法。
亦不贪著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
空寂。此皆即三世。而无三世也。况般若正眼现前。
佛身宁住此三世耶。所谓随顺世俗。说有三世。非
谓菩提。有去来今矣。五蕴假合四大妄成者。色身
也。故不离。然四大本空。五蕴非实。故不住。即声色
而求佛。是行邪道。故不住。遍六处而常彰。斯为体
真。故不离。以有大智非生死故。三界不住。以有大
悲。非涅槃故。三界不离也。方即十方。体非疆域之
可限。故不住。用遍法界而莫藏。故不离。凡此皆不
住不离之玄趣。所谓观此身者。即观实相般若矣。
卷二 第 240a 页 X26-0240.png
故弥勒偈云。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意谓。但离
遍计。即是真常。岂离此而别求乎。
△二离对待
法。】
「明无明等。非一非异。非此非彼。非净非秽。非有为。非
无为。无自相。无他相。无名。无相。无强。无弱。无示。无说。」
【夫才涉定名。即有对待。故龙树云。若法从待成。是
法还成待。然般若空诸所有。宁容此等渣滓哉。觉
海澄圆。朗照万法曰明。识浪腾跃。迷晦自性曰无
明。实相中非明无明。故经云无无明等也。浑无差
殊曰一。迷于一。则但知一本。罔明万殊。了不同归
曰异。执于异。则著于千差。岂知一轨。耽已认我为
此。外对他人名彼。至于依正净秽等法。皆妄想而
为自性。佛身实相。原非此等。故皆云非。有为世间
法。以有生灭成坏故。无为出世法。以亘古今恒一
故。若依法相。九十四法。俱是有为。六种无为。即无
为法。自相。即诸法之因。他相。即诸法之缘。然万法
不自生。亦不从他生。岂谓佛身有自他相哉。诸法
假号曰名。名可见者曰相。然相名常相随。能生诸
妄想。故般若正观。皆非此等矣。法之得因缘而有
力者曰强。法之失因缘而寡助者曰弱。佛身挺然
不拘于物。而能物于物。故无此也。心行处灭故无
示。言语道断故无说。所谓但有言说。俱无实义。佛
身岂存可说示乎。
△三离度敝法。】
「非施非悭。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进非怠。非定非乱。
卷二 第 240b 页 X26-0240.png
非智非愚。」
【此如起信云。解行发心者。从初正信以来。于第一
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
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
乃至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般若波罗
蜜。据此。则十住十向发心所修六度。尚且离相而
随顺。况观佛法身实相。岂容诸六度六敝者耶。盖
此身实相。与法性一义耳。
△四离业报法。】
「非来非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无相。
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
【时至业熟有生曰来。果满因尽还灭曰去。自外而
合曰入。从内而离曰出。又境能牵心曰入。心能著
境曰出。福田。即三宝出世净业也。非福田。即三途
沉坠染因也。相即俗有千差。无相即空为一味。此
皆所执之境。不出空有二法也。取即贪爱而欲得。
舍即憎厌而远离。此乃能执之心。不出得失两途
也。大如大海须弥等。小如一毛芥子等。见闻即眼
耳二根。觉即鼻舌身三根。以俱合中知故。知即意
根。此六根也。然总非之者。以佛身无为。不堕诸数
故。数尚不堕。岂容来去入出之能拟。有无取舍之
可住耶。
△三结归真际。】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观
如来。」
【谓之实相者。即诸世谛。触事而真者也。佛乃證此
卷二 第 240c 页 X26-0240.png
者也。而此身即实相矣。到此。心将缘而虑息。故心
行处灭。口欲言而词丧。故言语道断。言真际者。乃
无际之际。佛身亦无身之身。故曰同。法言性者。谓
实相。乃诸法真实之性。佛身乃诸法真实之身。故
云等。然曰同日等。犹似二法。实则佛身即法。性即
真际。㳷然一体矣。我以下。结前对佛。如是则以般
若正智。解于如来。是为真实观佛也。
△三印许令
观。】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诸佛如来力无畏等。恒沙功
德。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
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举一隅令反三隅也。良以身法功德。等无有二。
观身既全实相。力等功德。又且果非实相哉。故结
例曰。悉亦如是。又结许云。修般若者。应如是正观。
否则心外求法。与离水求波者何异哉。故又诫云。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三时众得益。】
「说是法时。无量大众。得法眼净。」
【般若正观照万法空。故闻法者善达诸法之自虚。
而不累其神明。故皆得法眼清净也。然非但观俗。
亦能照真矣。上明自利行。答第一问境。】
【△二明利他行答第二问。二。初当品名题。】
「菩萨行品第三」
【前开二护。上答护果。端在观空利生。不住行化。未
委护因。其要在何。故有此品。答第二问也。菩萨。即
卷二 第 241a 页 X26-0241.png
能修之人。行乃所修之法。人即五忍位。法即五忍
法。法不假人。法无繇明。人不藉法。人自何修。故法
分上中下三。总五十二位之熏修。人列信解行證。
括一十四忍之深浅。至于断證之分齐。随忍力强
弱辨攸分。理智之边涯。随入位劫愿论长短。能修
所修。皆不离一般若观照中矣。然行有事理。今摄
事归理。事行即理行。故经初标云修行般若波罗
蜜多。而必理行者。所谓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
无心体极。一念顿契佛家。且般若会上。理行尚空。
事行何容立哉。
△二正释经文。二。初当机请问。】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护十地行菩萨摩诃萨。
应云何修行。云何化众生。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护十地行。牒前第二护也。菩萨。即标能修人也。然
信住行向并十地皆因。而独言护十地行者。何也。
华严明三贤加行。但修福慧资粮。利他大悲不广。
入地则正智渐明。长养大悲。至十一地。纯是利他
之心。故于十地偏明护意也。此有三问。一问诸位
修行。此即悲之智。故下经云。依五忍以为修行。又
习种性修十住行等。二问化众生。此即智之悲。故
下经云。习种性位。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诸众生。
乃至一切智地。无缘大悲。常化众生等。三问能化
所化。观察如幻。即智悲双运。故下经云。以幻化身
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化利众
生等。故知护因位者。必须修断。故有初问。不离大
卷二 第 241b 页 X26-0241.png
悲。故有第二问。必正观察。方契玄趣。故有第三问。
然匿王实古佛兴权起教。故三问如此切当也。
△
二如来垂答。三。初答前二问。三。初正答二问。二。初
正答前问明利他。三。初略答。】
「佛告大王。诸菩萨摩诃萨。依五忍法。以为修行。所谓
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皆上中下。于寂灭忍。而有上
下。名为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初标人法总数。古谓忍者。行之成名。此谓忍即智
耳。但初学道时。断證工夫匪易。必以智铭心。久断
久證。名忍。所谓无间道也。若巳断巳證。则忍即是
智。所谓解脱道也。而小乘八忍八智。岂得不其然
乎。伏忍下。列名。伏谓贤位。未能亲證智断。功德犹
弱。故但伏其惑。若断则例如杀贼。何更言伏耶。信
谓即入圣位。初二三地。能断三障色烦恼缚。得无
漏正信故。顺谓四五六地。能断三障心烦恼缚。以
空慧无缘之智。还照心空之境。故名顺忍。无生忍
谓七八九地。能断三障色心习气。断此习时。诸念
不生。常观胜义。照性不二。名无生忍。寂灭忍。谓第
十地。及佛也。以心智寂灭。无缘照性。非有非无。湛
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名寂灭忍。然此忍有
上下者。盖佛与菩萨。同依此忍。金刚喻定名下忍。
即等觉后心。若夫一相无相。名上忍。即妙觉佛地
也。前四忍各有三品者。以断證各有胜劣不等故。
如伏忍中。十住初发大心。十行修十种大行。十向
卷二 第 241c 页 X26-0241.png
回真向俗。回智向悲。此伏忍上中下之别。馀三如
前巳辨。名为下。总结。谓依此修。是为修行甚深般
若。盖忍与般若智。不相违背。唯始终之称故耳。
△
二广答。五。初伏忍位。三。初习种性。】
「善男子。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初发心相。有
恒河沙众生。见佛法僧。发于十信。所谓信心。念心。精
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愿心。护法心。回向心。具
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诸众生。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是
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
【此伏忍初性。其文有五。善男下。明方便相。初句标
忍名。即伏忍之下忍也。起习种性者。下经谓习忍
以前。经十千劫。行十善行。有进无退。譬如轻毛。随
风东西。若至忍位。入正定聚。知我法相。悉皆空故。
住解脱位。于一阿僧祇劫。修习此忍。能起胜行。故
曰起修。十住行下。谓此习种性位人。见三宝相。发
菩提心。于诸众生。利乐悲悯。观已身也。知一切而
无我。明业行也。了生灭以俱空。至于毁誉不动。善
恶无移。三业不失。六和罔亏。于发信心。圆具十数。
非入正定聚者。孰发如此心也。有恒河下。谓下忍
行人。转化发大心人甚多。或有如许多人。一时发
大心也。若以三性配之。三宝即缘因佛性。能发即
了因佛性。所发即正因佛性。盖藉三宝助缘。自已
智慧明了。而发此盖天盖地因心也。所谓下。明入
位心。此于三宝田中。发此十心善顺名信。明记曰
卷二 第 242a 页 X26-0242.png
念。不退名进。决断曰慧。不动名定。深入曰不退。防
护曰戒。上求曰愿。保持名护法。至菩提名回向。楞
严十信名。一妙信常住名信。二忆念无妄名念。三
进趣真净名进。四纯智无习名慧。五湛寂常凝名
定。六明性深入名不退。七保持不失名护法。八妙
力向佛名回向。九住真无累名戒。十自在往生名
愿。此上十心。与今十心相对。前六如次。后四虽次
不同。义亦无爽。具此下。显力用。十心。即前所发十
心为因。具此。则方便善巧。调伏众生。言少分者。于
行则下。于悲则劣。于智则微故。超过下。明殊胜也。
谓此位心发十种。二乘无此心相。少分度生。二乘
无此大悲。故超过之。况同除四住。于此为齐。若伏
无明。三藏则劣。喻如太子处胎。贵压群臣。频伽在
壳。声逾众鸟。信哉。一切善地。即二乘断證事也。是
为下。结行相也。此位方出不定聚而入正定聚。修
习此忍。则心与忍。二俱增长。故名长养。未发大心。
犹属毛道凡夫。一发大心。则堕入佛数。故为圣胎
也。
△二性种性。】
「复次性种性菩萨。修行十种波罗蜜多。起十对治。所
谓观察身受心法。不净诸苦。无常无我。治贪嗔痴三
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观察三世。过去因忍。现
在因果忍。未来果忍。此位菩萨。广利众生。超过我见
人见众生等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坏。」
【此伏忍中之中忍也。故下经云。舍财命故。持
卷二 第 242b 页 X26-0242.png
净戒故。心谦下故。利自他故。生死
无乱故。无相甚深故。达有如幻故。不求果报故。得
无碍解故。念念示现佛神力故。如次配十度。此明
入位所修行也。起十对治者。总标。所谓下。详明观
修所治之法。身受下。所对治法。不净下。能对治观
谓众生身根。内外妄成。五种不净。而俗贪为香洁。
此身倒也。故观身革囊盛秽。九孔流溢。此以不净
对治贪也。受有三受。即苦乐舍。受。则不免有苦。而
俗贪为欲乐。遂于革囊众秽。生美丽相。惑著不舍。
此受倒也。今观受皆苦。则一切受。即不足恋。此以
苦对治贪也。妄心纷纭。生灭相续。此心倒也。观心
无常。则一切妄法。皆不足恋。而犹贪著追求。是为
至愚之者。此以无常。对治嗔也。幻境纷拿。一异不
定。此法倒也。观法无我。则一切妄念。皆不可动。而
犹妄计穷诘。是为痴也。故一一对破之。治贪下。所
断惑也。起施下。三善根也。逐境生爱追求不舍。贪
也。施则已身尚舍。于物何贪哉。发于违拒忿恨不
宁。嗔也。慈则于心自平。于人何恨乎。昧理颠倒。见
事胧𦡦。痴也。慧则于性开发。于理斯明。何痴之有
哉。贪等谓不善者。以能发业润生故。慈等谓行善
者。以能除惑断业故。观察三世下。观十二因缘也。
过去二支因。即无明行。故名观因忍。忍即推因审
因等智也。约未断边名忍。下忍例知。现在五支果。
即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三支因。即爱取有。名观
卷二 第 242c 页 X26-0242.png
因果忍。未来二支果。即生老死。故名观果忍。所以
观者。以有无明故。则行等至老死相缘而生。若观
破无明。则皮既不存。毛无所付。此观断之要也。此
位下。化多众也。以中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住真实观。能化多众。若行不广。何以化多众乎。超
过下。明离患也。此位住真实观。无自他我人等见。
念念虚伪。三假诸法。了不可得。故云超众生等想。
即不净谓净。无我谓我。外道倒想。即执常执断。此
不达三世因果者。菩萨则一心朗照。内患远离。真
见虚澈。外魔难动。非但不能坏。且于观照中。邪智
自化为正智矣。
△三道种性。】
「复次道种性菩萨。修十回向。起十忍心。谓观五蕴。色
受想行识。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脱忍。解脱知见忍。观
三界因果。得空忍。无想忍。无愿忍。观二谛假实诸法
无常。得无常忍。一切法空。得无生忍。此位菩萨。作转
轮王。能广化利一切众生。」
【此文有三。复次下。标行修也。拣前显后。故言复次。
此修伏忍上品位。前习种。明解。性种明行。此则明
愿。种性言道者。谓欲入初地。能与圣道为因性故。
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实际。即理也。二回向佛果
菩提。即智也。三回向法界众生。即悲也。开则有十
回向。即第一不坏众生相回向。乃至第十法界无
量回向。盖回真向俗。回小回大。回有为向无为等。
不如此。则悲愿不大。度生不广。智證亦非甚深。故
卷二 第 243a 页 X26-0243.png
须如此。十忍。如下明之。谓观下。明观得忍也。五蕴。
即所观之法。得戒下。即观成得益。谓以能观之智。
观色体空。便得戒忍。以作无作戒。皆色阴摄故。如
正受戒时。观念戒法。非受所引色。观受体空。得慧
忍。以依受方定。定则发慧故。观想体空得定忍。繇
倒想消忘。禅定自现故。观行体空。得解脱忍。以行
空则不被迁动所缚。常得解脱自在故。观识体空。
得知见忍。以了别不有。知见现前故。是知五蕴。与
五分一也。迷则即五分法身是五蕴。悟则五蕴即
五分法身矣。观三界下。观诸有结惑。得三空门也。
谓即惑业习气是同。三界二十五有是果。空忍等
者。智者大师云。以诸法无我我所名空。以空故万
法一异等相。实不可得。名无相。知一切无相不可
得。即于三界无所愿求。不复造作三有生死之业。
名无愿。亦名无作。繇是离诸苦缚即得解脱。观二
谛下。即真俗名二谛。从假入空观真谛。则法法皆
空。从空入假观俗谛。则物物全有。以观诸法有无
不常。故得无常忍。然一切法。虽差别万端。皆是因
缘幻有不实。原来一味。本无少法可生可灭。名得
无生忍。此位下。明依忍寄位化生也。下经云。此位
上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于三阿僧祇劫。修
二利行。广大饶益。得善调伏诸三摩地。故知化生
广多。盖根诸此也。作轮王者。以寄位教化。故习种
铜轮。性种银轮。道种金轮。故下颂云。习种铜轮四
卷二 第 243b 页 X26-0243.png
天下等。
△二信忍位。】
「复次信忍菩萨。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能断三障
色烦恼缚。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修四无量。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具四弘愿。
断诸缠盖。常化众生。修佛知见。成无上觉。住三脱门。
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
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利益安乐。一切众
生。」
【此文有四。复次下。标列名也。谓以无漏智信。信三
宝等。故名信忍。此有下中上位。以觉通如来。尽佛
境界。初得法喜。故名欢喜。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异
同垢尽。名离垢地。情见垢净。妙觉明生。名发光地。
谓之地者。以蕴积前法。至于成实一切佛法。法依
此发生。故谓之地。能断下。明断障也。准唯识十地。
每地断一障二愚。谓初地断异生障。一执著我法
愚。二诸趣杂染愚。二地断邪行障。一微细误犯愚。
二种种业趣愚。三地断暗钝障。一欲贪愚。二圆满
闻持陀罗尼愚。谓之色烦恼缚者。以此三障。于法
不自在故。若起信论。则谓初地断法执分别尽。二
地三地。断法执俱生。然法即色也。若言断障所显
真理。则初地證遍行真如。二地證最胜真如。三地
證胜流真如。以断处自有證故。行四摄下。明修四
行化生也。谓生界无边。而根欲性解。亦有无量。此
四化生。最胜方便。何则。布施摄贫穷。爱语摄刚暴。
卷二 第 243c 页 X26-0243.png
利行摄疑怠。同事则先同后异。转彼恶缘。然四摄
中。唯同事一摄。则又是摄化微密善巧之至者。何
则。盖菩萨见人不可转移劝化。必从初发意始求
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则慈爱
摄生。或现给使。则居卑利物。或作知友。则同类劝
发。或现冤家。则惊怖入道。或猿中现猿。鹿中现鹿。
乃至蒲荷等类。皆以同事摄化。故知同事一摄。妙
矣至矣。修四下。修四无量心。谓怜悯众生。本在慈
悲。故大慈与乐。大悲拔苦。乐即世出世乐。苦即生
老等苦。洪济尘劳。务在喜舍。故大喜忘忧。大舍行
施。四谓无量者。以生界无穷故。然禅天有四无量。
以有量处。而言无量。今此则称性真实无量。此又
凡圣无量之分也。具四下。明摄大愿也。谓妙行无
愿。则无以高期远到。故行须济之以愿也。愿轮广
大。佛佛出世。不出此四。谓之弘者。以大愿弥纶故。
断诸盖缠。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以五盖十缠。即烦
恼故。常化众生。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以常化即度
生故。修佛知见。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以修佛慧。须
学法门故。成无上觉。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以佛即
觉义故。住三下。修三空也。谓一切皆执为有。于心
有所愿求。均之于心于境。两皆不得自在。故须三
空门以治之。空则真空一如。幻相寂灭。无相则一
异等离。了不可得。无愿则无所希觊。如木马游春。
故三皆为解脱门。住谓坚持不失。门谓出入无拥。
卷二 第 244a 页 X26-0244.png
此是下。总结行修。谓菩萨始从发心。终及果證。上
求下化。不离此十五行修。故名诸行根本。良以此
行。如阴阳二气。何物不资此为始。资此以成终耶。
△三顺忍位。】
「复次顺忍菩萨。谓𦦨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能断三障
心烦恼缚。能于一身遍往十方。亿佛刹土。现不可说
神通变化。利乐众生。」
【此文有三。复次下。标地名也。谓近无生。而未證得。
故名顺忍。此亦有下中上三位。明极觉满。一切缘
影。悉皆烁绝。名𦦨慧。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能断下。明除障也。
亦准唯识。四地断微细烦恼现行障。一等至爱愚。
二法爱愚。五地断下乘般涅槃障。一纯作意背生
死愚。二纯作意向涅槃愚。六地断粗相现行障。一
现行观察流转愚。二相多现行愚。谓之心烦恼缚
者。以此三障能碍观心。不自在故。然断證相需。故
有断则有證。则四地證无摄授真如。五地證无差
别真如。六地證无染净真如。能于下。明摄化也。古
疏谓前信忍位。明化身故。不言现一身于遍刹。今
顺忍。明实身故。能一身遍往刹土。亦能一身现不
可说神变。凡见闻者。睹化仪而生信。喜神通而钦
服。故能利乐一切众生也。
△四无生忍。】
「复次无生忍菩萨。谓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能断三
障色心习气。而能示现不可说身。随类饶益一切众
卷二 第 244b 页 X26-0244.png
生。」
【此文亦三。初亦标名也。谓色心诸法。求自求他。及
共无因。皆不可得。于此得智。名无生忍。华严谓不
见少法生。不见少法灭。离诸情垢。无作无愿。安住
是道。名之为忍。此忍亦有下中上三。尽真如际。迥
超极造。名远行。得其全体。一真凝常。名不动。得无
碍智。发真如用。曰善慧。能断下。明除障也。谓上顺
忍。且各单断色心二法现行。此忍双断二法习气。
即人法二执种子也。七地能断微细现行障。一细
相现行愚。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八地能断无相中
作加行障。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有相不自在
愚。九地能断利他行中不欲行障。一于无量所说
法名句文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二辨才自
在愚。若断障显證。即七地證法无差别真如。八地
證不增减真如。九地證智自在真如也。而能下。明
摄化也。准后文谓七地。住于灭定起殊胜行。虽常
寂灭。广化众生。谓八地能于一念。而起智业。以十
力智。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诸众生。普皆利乐。九
地于一刹那顷。于不可说许诸世界中。随诸众生
所有问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即此义也。
△五寂
灭忍。三。初因果对辨。】
「复次寂灭忍者。佛与菩萨。同依此忍。金刚喻定。住下
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观胜义谛。断无
明相。是为等觉。一相无相。平等无二。为第十一。」
卷二 第 244c 页 X26-0244.png
【此文亦三。复次下。明因果同依也。谓前忍则色心
习气皆断。犹是能所未忘。智證未泯地位。今至此
忍极处。生无可生。灭无可灭。心则无一心而不寂。
想则无一想而不灭。寂亦无寂。灭亦无灭。无寂亦
无。无灭亦无。亦无亦无。是谓真寂灭性。佛之所巳
證极者也。十地菩萨将證者。亦依此忍希至。故云
同依此忍。此如心经无所得义。佛与菩萨。同依之
得證菩提涅槃也。金刚下。明优劣也。谓此定能破
生相无明。坚利如金刚能坏万物。而万物不能坏
金刚。故因果同依此忍。共入金刚理定。然约修證
义说。故有入定。实则入无所入。断无所断也。忍分
上下者。盖因果既尔两分。故分极證有两异。是以
无间道中。因位摄故。乃名下忍。解脱道中。果位摄
故。方名上忍。故下忍即菩萨。上忍即佛也。问。前之
四忍。皆分三品。此忍止分上下。无等觉位者。何也。
答。前之四忍俱属因位。以因位。有入住出之三心。
故分下中上之三忍。此忍则前心是因。后心即佛。
以阙中间。唯分上下也。等觉一位。诸经开合不同。
开则乃十地之胜进。佛地之前相。中间优因齐果。
故作等觉一位。如楞严云。如来逆流而出。菩萨顺
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是也。合则约因。则等
觉合于胜进。约果则等觉合于前相。此盖因果。同
依住心。无二别者。如今经所名者是也。问。今经标
有等觉之名。何云合耶。答。虽有等觉之名。然而忍
卷二 第 245a 页 X26-0245.png
分乎上下。故知下忍十地等觉俱摄。此中上忍。唯
摄佛果也。又胜进摄于下忍。前相摄于上忍。如此
则知等觉之位。非如别经开显明矣。观胜下。明浅
深也。谓胜义谛。即中道妙理。当人佛性也。谛谓胜
义者。以非俗非真。即俗即真。超情离谓。脱边冥中
故。此即所观实相般若。观之一字。能观中道妙智。
所谓观照般若也。理智冥合。能所泯忘。斯为得之。
若约十地所證。则此等觉位。既与第十地合同。故
所證理。即十种真如中。第十法自在所依真如。然
此真如。即胜义谛也。无明。即所断惑障。约此等觉
位言之。则此无明。即生相也。起信云。觉心初起。心
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法
相云。金刚道后异熟空。据此则识与无明俱根本。
识尽则无明亦尽矣。若约十地分断之惑。即第十
地之一障二愚。障即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二愚
即一大神通愚。二误入微细秘密愚。盖法云等觉
既无别开之名。则十地之所断證。即等觉之所断
證者也。十一地。即佛位也。以佛越十地而独尊故。
前之因位。有断有證。有能有所。此则无明即明。泯
绝断證。混法界以为体。故云一相。齐生灭而圆离。
故云无相。举真体。而生佛不增不减。摄妙用。而万
法非有非无。故云无二。此则等法性以一如。同真
际而无外。归无所得。犹若虚空。问。因果止一间耳。
何以菩萨观断有相。而佛界无相平等耶。答。颜子
卷二 第 245b 页 X26-0245.png
岂非亚圣乎。然于圣人。则天壤悬绝。菩萨之于佛。
亦类此也。故大般若云。十地闻见佛性。诸佛如来
眼见佛性。又十地菩萨。名有上士。佛名无上士。又
菩萨如十四夜月。佛如十五夜月。知此佛言则因
果之间关不同。明矣。
△二别明果相。】
「一切智地。非有非无。湛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
同真际。等法性。无缘大悲。常化众生。乘一切智乘。来
化三界。」
【上谓因果共依一忍。故约定约證浅深对办。此则
直明果證。竖穷横遍。汪洋无际之妙也。一切智者。
谓金刚下定。但尽心色粗细之相。不得此名。今佛
地中。非但尽相。亦尽无相。故得此名。可谓缘观双
忘。境智俱寂也。真谛即空。俗谛即有。此则双超二
谛。故非有无。湛然清净。即绝待离名。常寂无相之
谓。过去名去。未来名来。此则不离当念。一际平等。
故无去来。常住不变。即不生不灭。该今亘古之谓。
遍法界而无际者。真际也。佛则法身周遍。无相无
名。故云同。等诸缘而作体者。法性也。佛则真智融
通。非一非多。故名等。凡此。非佛彻證穷源真修惑
尽者。其孰能有一于此哉。无缘下。明妙同万物也。
谓极證于解脱道中。逆流而出。妙同万物之事。因
位利生。未免作意。即不动地后。无功用道。虽云无
缘。亦约分證而说。唯佛等生界以一如。观一切而
悯恤。无缘虑之悲心。如一月映万水。故云无缘。大
卷二 第 245c 页 X26-0245.png
悲。谓之无缘者。即何思何虑之妙者。悲至于无缘。
孰有加于此哉。一切智乘。即真知真见一佛乘。如
来乘此一乘。故普令一切众生同得灭度也。言常
化又言来化者。时无间歇。人欲普度。故云常化。出
真兆圣。兴慈利物。故云来化。问。佛必欲化众生者。
为有昔缘化耶。为法尔如斯耶。答。昔缘法尔。二俱
不偏。论其所化。不无昔缘。故曰非昔缘无以导心
矣。心佛众生。法无差别。故如来初成佛时。普见众
生俱成正觉。盖以佛所證者。总在众生心中。既佛
證生心。生在佛内。故生佛互相在时。各实非虚。因
果交澈。故众生心中佛。为佛心中众生说法。教化
佛心中众生。受众生心中佛说法教化矣。此虽圆
教意。亦此无缘化生之大旨。不然。佛化众生。虽如
镜像无心。而能所必有相矣。何谓无缘哉。
△三依
宗明异。三。初指摄生分齐。】
「善男子。诸众生类。一切烦恼。业异熟果。二十二根。不
出三界。诸佛示导。应化法身。亦不离此。」
【上云来化三界。即佛是能化。三界众生为所化。故
此明之。众生类者。即十二类生。烦恼即无明。贪等
业。即善恶不动等三。异熟果者。唯识谓有漏善不
善法。所招隔世。自相续身。异熟无记。即前世造业。
今世受果。今世造业。来世受果。异时而熟。名为异
熟。或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异类而熟。名为异熟。此
上二解。异通因果。或善恶业。未得果时。与取果用。
卷二 第 246a 页 X26-0246.png
至得果时。与与果用。取果与果。功用有殊。名之为
异。复是能熟。变令熟故。异即是熟。名为异熟。二十
二根者。谓眼等六根。苦乐忧喜舍五。男女命三。信
进念定慧五。共成十九根。未知根。欲知根。巳知根。
成二十二根。前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后巳知
根。不出变易三界。上即所化分齐。下明能化也。诸
佛等者。以法身即应化故。众生既在三界。佛以大
悲而拔济之。所谓众生有病。佛亦有病。菩萨病者。
从大悲起。故不离此。然与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同
民患者。相类矣。
△二斥邪说难凭。】
「若有说言。于三界外别更有一众生界者。即是外道
大有经说。」
【上明所化能化。皆不离三界。然则法身即应化。而
界外即界内也。而谓界外复有众生可化者。此外
道说。非佛正说也。盖真体无外。而三界亦无外。此
佛之正谈。若谓三界有外。而真法性体。岂亦有外
乎。大般若云。我今此身。即是法身。亦应云。今此三
界。即是法界。外道岂知哉。起信亦有此破意。但小
为异。故彼文云。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
生死。依如来藏故有涅槃。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
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
生。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
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
说。然卫世即外道。说有六谛。大有经。是其一谛。彼
卷二 第 246b 页 X26-0246.png
经说云。此三界外。别有世界。故佛今破斥如此。古
疏云。理实而论。若言界外有众生。即同外道。若言
界外无众生。即同二乘。诸佛菩萨见者。即不有不
无。不有不无。即非如非异。非如非异。即不如三界。
见于三界。如此等事。佛于法华经中。方显了说。古
疏亦有问答。并录于此。故彼问云。界外实无众生
耶。答。圣教不同。有无异说。此经则云。三界外无众
生。馀经则有。法华云。馀国作佛。三百繇旬外。权置
化城。净名曰。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沙佛土。有
佛国名香积。若界外无人。岂容三界内上方有尔
许佛土耶。故知亦有。问。此经云无。馀经云有。如何
会通。答。此中云无。无分段生死众生。馀经云有。有
变易生死众生。故大论云。声闻生界外。白银世界。
无烦恼名。只约无烦恼。即云无众生。而声闻无明
未断。岂实无耶。此文正是通教意。偏论界内烦恼
众生也。
△三引昔说證今。】
「大王。我常语诸众生。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
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为
众生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
【无明为惑业果报之本。故断尽即名为佛也。起信
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
觉相故。然此无明。从何而有耶。以依如来藏故。有
生灭心。此心从本以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
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无明实相。即佛性矣。故
卷二 第 246c 页 X26-0246.png
名为佛。自性下。明正因佛性。谓真体离妄。非假断
證。本自觉故。名曰本觉。起信云。所言觉义者。谓心
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
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此之谓
也。无明断尽。觉證心源。故名佛智。到此则始本不
二。名究竟觉。一切众生。无始巳来。本行事业。当体
无非性德。故为生本。因修果證。即此便是面目。故
为行本。故知三界唯心。万法同体。尽此则觉齐佛
觉。自性清净。言为生本。为行本。皆非物也。岂容圆
满具足之理。而更有三界外众生可化耶。然则说
三界外有众生者。真邪说也。
△三总结。】
「是为菩萨。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
【合之则五。开之十四。一切菩萨。修證之相。不出于
此。故结云是为等。
△二答后问兼自利。二。初总牒
前问。】
「佛言。大王。汝先问言。菩萨云何化众生者。」
【繇前匿王第三问云。菩萨摩诃萨护十地行。云何
化众生。故此牒之。问。护十地行。必化众生者。何也。
答。十地行是菩萨本业。本业以大悲为首。能行大
悲教化众生。则地行清净广大。是为不失。岂同二
乘沉空。凡夫耽有耶。
△二再为垂答。三。初略标地
行。】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化。从初一地至后一地。自所行
处及佛行处。一切知见故。」
卷二 第 247a 页 X26-0247.png
【菩萨下。明行所依。谓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此十
地位。即教化众生清净业行之所依也。如所谓住
生功德名为地。然为举十地。不言三贤佛住者。盖
以三贤非圣。未證真如。非所依处。佛位巳圆。所證
至极。无修行相。故特举十地。良在此也。自所下。简
明二行。自所行处。即十地境。所谓初地轮王。二地
忉利。乃至法云四禅。及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乃至
十地智證等是。及者。兼也。并也。佛所行处。谓妙觉
地境。则无缘大悲。常化众生。共證实相也。一切知
见者。谓三智开发名佛知。五眼圆明名佛见。此见
则无所不见。此知则无所不知。知见如此。故自他
行业。宁不清净哉。
△二广申义相。十。初欢喜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佛刹。作赡部洲转轮圣王。修百
法明门。以檀波罗蜜多。住平等心。化四天下。一切众
生。」
【此初住刹权现也。古疏谓国土有三。一说法国土。
百亿日月。化小乘。二神通国土。亿亿日月。化中乘。
三智慧国土。无量世界。化菩萨。此则智慧为上。神
通次之。说法为下。此一往言之。实则说法通三。神
通但二。智慧唯一。安有下土而不神通。寂光而不
说法者乎。故楞伽明法佛有说也。住百佛刹者。即
说法土也。赡部。即南阎浮提。以此洲胜三洲。多佛
出世。有大乘根器众生。入道场故。轮王有四。旧说
此即铁轮王。然璎珞上品十善作铁轮王。化一天
卷二 第 247b 页 X26-0247.png
下。此经亦然。天台判为圆教。十地经云。初地菩萨
作铁轮王。天台判为别教。此判似未足凭。然既云
住百佛刹。则转轮圣王。合是权现金轮圣主耳。岂
以一赡部可碍哉。故璎珞云。初地巳上作琉璃王。
据此非止金轮为极也。况秦译又作四天王乎。然
十地璎珞。约金银铜铁。四轮寄住。可如前说。今既
轮王。秦译四天王。又顺次序也。以二地寄忉利天
故。又不必拘于转轮圣王。为铁轮矣。思之。修百下。
明修行也。此自利行。所谓百法者。于十善中。一一
更明十善故。言明门者。地上以无分别智修行故。
即此百法。一一能出无量利他功德故。华严初地。
亦发十种大愿度生。又非止百法行业也。以檀下。
明化生也。此利他行。然万行首明檀度者。盖以一
檀行。兼包万行耳。故弥勒颂云。檀义摄于六。资生
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此言檀之一法。
略摄六度。资生。即财施。兼内外财。此布施度。无畏。
即无畏施。摄持戒忍辱二度。以繇戒忍。方得无畏
故。法即法施。此摄精进禅定智慧三度。以不退不
乱不痴。即能法施故。一度摄六度如此。则知檀度
亦总摄万行矣。然究论檀度。必内舍六根。外舍六
尘。中舍六识。外舍万法。斯是行檀彼岸之行。而众
生卒尔不能。故先以施财一法发起。且舍财最难。
始而勉强。终而泰然。驯至三轮体空。不住相行施
福德。如虚空不可得思量。斯施财妙行也。财施既
卷二 第 247c 页 X26-0247.png
成。则心境万法亦舍。从此一道而登彼岸。此初地
寄位所行檀法。下明能行施心。住平等忍者。谓无
自他相。以行檀则财无偏党。化生则一道齐观。无
不如意饶益。故得化四天下一切众生。此乃寄位
化生。护初地行也。
△二离垢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佛刹。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门。
说十善道。化一切众生。」
【此初明权现住刹。此下住刹则地地增胜。修法则
倍倍转多。然此有二义。一是自利。则开扩性觉成
熟佛果。二是利他。则长养大悲广摄化界。此二地
所住刹。则十倍于初地。故权作王。亦尊居天界。梵
语忉利。此云三十三天。此天居须弥山顶。即帝释
王化之域。四方各八辅臣。此王臣总论。故有三十
三天。修千下。明修行。谓于十善。一一各修百善。总
成千法门焉。以无分别智。而修此法能生功德。故
亦名门。下皆准此。然此地离破戒垢。行大悲观。念
念现前。又不止于千法明门也。说十下。明化生。所
谓远杀害。不与不取。心无染欲。得真实语。和合语。
柔软语。调伏语。常行舍心。常起慈心。住真实心。寂
静纯善。以此法而奉持。止恶防非。即以此法而开
化。摄意守口。是虽十善。为生天之本。而成无上正
觉。亦不离此熏修。此寄位化生。护二地行也。
△三
发光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万佛刹。作夜魔天王。修万法明门。
卷二 第 248a 页 X26-0248.png
依四禅定。化一切众生。」
【老子云。修身其德乃真。至于修天下其德乃普。信
斯言矣。则今住万佛刹而转多。宜王作夜摩而递
上。其德行愈广。故寄位益尊也。夜摩云时分。以莲
花开合。分昼夜故。前忉利则地居天。此乃空居天
之第一天。上乃明住刹权现。下明寄住修行。寄位
既转增。而修行亦愈胜。故明门亦万法矣。所谓色
大般若大。境宽智慧宽。下文明此位。具三明六通。
依四下。明化生。谓初禅离生喜乐定。谓离欲界杂
恶生。得轻安乐故。二禅定生喜乐定。谓有定水润
业。忧悬不逼故。三禅离喜妙乐定。谓心虽离喜。妙
乐自具故。四禅舍念清净定。谓苦乐双忘。能灭缘
影故。此中亦兼四空定。盖四禅八定常相需也。即
第五空无边处定。谓觉身为碍。厌色依空故。第六
识无边处定。谓巳无色空。唯依赖耶故。第七无所
有处定。谓境识都泯。寂无攸往故。第八非想非非
想处定。谓识性幽绵。存尽不定故。然此定虽上二
界有漏之修作。亦二乘之定力。作佛之鸿渐。故说
此以化生。为护三地行也。
△四𦦨慧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亿佛刹。作睹史多天王。修亿法明
门。行菩提分法。化一切众生。」
【此初明权现住刹。十万曰亿。则所住之刹。此地又
十倍胜三地矣。睹史多。云知足。此天离欲修知足
行。故作此天王。则果报殊胜。又仞夜摩之上。然位
卷二 第 248b 页 X26-0248.png
之尊者其化炽。故下化生而愈广。修亿下。明修行。
此地修行顺忍明极觉满。如大火𦦨。烧断缘影。出
世无比者也。即亿法门而修者。亦因住亿佛刹故。
实则还照心空无量境也。行菩下。明化生。法即三
十七品助道。一四念处。以观念不忘。故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二四正勤。以勤修
非邪故。即善未生令生。巳生令增长。恶未断令断。
巳断令不生故。三四神足。以观修通力故。即欲勤
心观。四五根。以不被境移故。即信进念定慧。五五
力。以对境不屈故。亦即信进念定慧。六七觉支。即
轻安等七。七八正道。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等。修
此无边菩提分法。为欲成就佛果菩提。谓以此法
而化他。即以此法而自修。自行化他。为护四地行
也。
△五难胜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亿佛刹。作化乐天王。修百亿法
明门。二谛四谛。化一切众生。」
【古云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尽业忙忙。盖谓两
法俱无量也。今菩萨住刹百亿。则悲心与百亿而
同增。作化乐王。则应化并此位而高上。此非权现
乎。修百下。明修行也。谓刹住百亿。则法门亦百亿。
信曰境宽则心量益大也。然华严云。此地为利众
生。习诸五明。集诸功德。具观诸谛。四地出世。而此
复入世。又垂形于六趣。则不止修前法明门也。二
谛下。以法化世。谓法门虽广。能化不出空假。所观
卷二 第 248c 页 X26-0248.png
不越真俗。真则无相胜义。一际平等。非自他所作。
俗则因缘幻有。千差万状。亦非自他所作。故下文
云。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了达此无二。直入胜
义谛。四谛。即苦集灭道。此即世出世间二种因果。
如欲观之。则观知诸苦。世间果也。观断集业。世间
因也。观修助道。出世因也。观證灭谛。出世果也。世
因若断。苦果不生。出世因修。圣果自證。若约说示。
即先示相。次劝修。后作證。三转四谛法轮。令诸众
生。知此断此。修此證此。然此四谛。有生灭无量无
生无作之异。此佛法关键。说此化生。孰不信哉。即
以此法。自修化他。为护五地行也。
△六现前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亿佛刹。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千
亿法明门。十二因缘智。化一切众生。」
【此云千亿。则又增于百亿。然犹有数量也。盖最初
发心菩萨。不为住尔许佛刹。化尔许众生。此但权
住应化耳。他化自在。即欲界第六天王。诸欲乐境。
不劳自化。皆繇他化自得受用。故此名焉。修千下。
明修行。即此千亿法门。出生千亿行修。广化千亿
佛刹众生。然称性法门。杳无穷极。则千亿法门。亦
寄位增进之修。未足为多也。十二下。明法化生。此
寄中乘之法。而修而化。此因缘法。支有十二。不出
三世因果。即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
因。未来二支果。此有二门。一流转门。即生起相。谓
无明缘行等。二还灭门。即修断相。谓无明灭。则行
卷二 第 249a 页 X26-0249.png
灭等。此约所观。智约能观。即推因审因等智。推谓
推穷三世之因。审谓审谛三世之因。此二俱通三
世。加之根本住法一智。即七智也。一支具七。则行
等十一支。成七十七智。无明未断。故不言之。温陵
环师云。性智本明。妙湛精了。繇妄尘瞥起。俄然晦
昧。名无明。于无明体。一念初动。名行。晦昧摇动。则
失彼精了。粘湛发知。故转智名识。十二因缘。此三
为根本。馀九为支末。相因以成三世之缘耳。智本
无知。繇识故知。形为妄心。谓之名。乃六贼之主也。
性本无生。繇识故生。形为幻质。谓之色。即四蕴之
依也。则名色者。识初托胎凝滑之相。繇凝滑而具
六根名六入。根成出胎根与境交名触。领纳前境
名受。有所受故。爱心生而爱斯取之。繇爱取故。惑
业相续。善恶有状名有。繇诸有结。为三界生因名
生。有生则老死苦恼随之矣。此生起之相也。将欲
灭之。以何为要耶。当知彼无明者。非有实体。初一
心源廓然妙湛。繇知见立知。妄尘瞥起。故有无明。
若知见无见。则智性真净。复还妙湛。洞澈精了。名
无明灭。则自行巳下。莫不皆灭。盖本既不存。末无
所附。此修断之相也。华严六地。有星罗十门。月满
三观。而观因缘。无馀蕴矣。故知因缘之法。虽属小
乘。实通大乘。其要皆为断生死本。灭无明因。化导
众生。使复本明妙性而巳。凡为道看教者。当留神
乎此。即此因缘。自修化他。为护六地行也。
△七远
卷二 第 249b 页 X26-0249.png
行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万亿佛刹。作初禅梵王。修万亿法
明门。方便善巧智。化一切众生。」
【此刹万亿。视前千亿。又加十倍之多。然亦菩萨寄
位权化如此。非称性之量也。语其称性。则一尘中
有尘数刹。何数量可及哉。初禅梵王。即如娑婆世
界主。螺髻梵王。楞严云。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
禁戒。加以明悟。是人能统梵众。为大梵王者。是也。
修万下。明修行。此菩萨住于灭尽定。起殊胜行。虽
常寂灭。而广化众生。或示声闻。而常随佛智。示同
外道魔王。而尽真如实际。一切庄严。皆得圆满。观
此岂万亿云乎哉。方便下。明化生。肇公云。般若之
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实则此地观空。而万行沸
腾。涉有而一道清净。权智导化。恒顺众生。巧应物
心。成令欢喜。以此化生。为护七地行也。
△八不动
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万微尘数佛刹。作二禅梵王。修
百万微尘数法明门。双照平等。神通愿智。化一切众
生。」
【下颂云。不动菩萨二禅王。得变易身常自在。能于
百万微尘刹。随其形类化众生。是也。二禅天王。即
光音天。楞严云。此天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
净。应用无尽。故此名焉。修百下。明修行。上言住刹
如此之多。故此修法。亦如此之广也。华严明此地
卷二 第 249c 页 X26-0249.png
心心寂灭。诸行不起。诸佛作七劝桥。能以一念而
起智业。心心趣入一切智。发百万大愿。普利一切。
观此。则知修如上法门。亦未足为多也。双照下。以
法化生。谓观真则一真无二。观俗则千差有殊。此
菩萨之智。观真非真。即俗而真。观俗非俗。即真而
俗。俗不违真。即俗而真。真不违俗。即真而俗。故云
双照。平等。神通。即以十力智。遍不可说世界。随诸
众生。普令利乐也。愿智。即于千阿僧祇劫。满足百
万大愿。趣向佛果也。虽然一真如心。常凝不动。以
此化生。为护八地行也。
△九善慧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佛刹。作三
禅梵王。修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法明门。以四无碍
智。化一切众生。」
【此九地住刹数量。非算数较计可明者。盖此地愿
力广大故耳。然亦非称性也。以存数量故。三禅梵
王。即遍净天。楞严云。此天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
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故此名焉。修百下。明
修法。此亦寄位如此修耳。实则此地。具大神通。修
力无畏。證智自在。于阿僧祇劫。能现百万恒河沙
等诸佛神力。无尽法藏。利益圆满也。以四下。言化
生也。华严云。此地菩萨。既得真体。斯发真用。凡所
照应。皆是真如。故名普慧。此菩萨具四无碍智。作
大法师。演说无量阿僧祗句义。无有穷尽。下经云。
一刹那顷。于不可说诸世界中。随诸众生所有问
卷二 第 250a 页 X26-0250.png
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此即四智化生之义。然智
谓无碍者。以巧应物心。圆应无方故。四智。即法义
词乐也。以此化生。为护九地行也。
△十法云地。】
「若菩萨摩诃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作第四禅大
梵天王。为三界主。修不可说不可说法明门。得理尽
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源。普利众生。如佛境界。」
【从初发信心巳。百万阿僧祇劫。广积无边助道法。
广增长无边大智慧。故能住此不可说等佛刹。因
位至此。无以加焉。大梵天王。即摩醯首罗大自在
天王。此为三界主者。以神用广大。智慧第一。能知
三界七日雨滴之数故也。修不下。明修行。谓此亦
行随位而增也。得理下。明化生。谓此地修习功毕。
学行巳满。故名理尽。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具体而
微。故云同佛。无明为三界惑业之本。此地无明巳
尽。故云尽源。大慈充满。以无缘心。施作佛事。随其
所应。令入佛道。故云普利。此地随顺佛二转依果。
故云佛境。此皆地尽境界行德。前地所无矣。亦以
此修。为护十地行也。
△三结显道同。】
「是为菩萨摩诃萨。现诸王身。化导之事。十方如来。亦
复如是。證无上觉。常遍法界。利乐众生。」
【前问云何化众生。此结答是为等。然果同因者。以
因果相澈故。此则化生利乐。在因在果。一时一处。
不可离故。故结显如此云。
△二说偈赞佛。三。初时
众供养。】
卷二 第 250b 页 X26-0250.png
「尔时一切大众。即从座起。散不可说花。焚不可说香。
供养恭敬。称赞如来。时波斯匿王。即于佛前。以偈赞
曰。」
【华表因。香表德。以上住刹修法。俱不可说。则地因
与地德。二俱不可说矣。
△二匿王偈赞。三。初总颂
三宝。二。初颂三宝业用。二。初赞佛三业清净。】
「 世尊导师金刚体
心行寂灭转法轮
八辩圆音为开演」
【出世独尊。导迷指悟。师范人天。故云世尊导师。此
三业所依之主。下明三业。金刚体。身业也。此指法
身。谓之金刚体。以法身之体。犹若虚空。百非俱绝。
四句圆离。不同生灭诸法。有迁变故。亦可目应身。
以应不离真故。所谓吾今此身。即常即法故也。心
行寂灭。意业也。所谓妙智宜理。说应无心。非同妄
心。有生灭故。八辨圆音。口业也。捷疾应物名辨。八
圆音者。梵摩喻经云。一最好声。二易了。三调和。四
柔软。五不误。六不女。七尊重。八深远声。此音名圆
者。谓若音不遍。是音不圆。若音等遍。失其韵曲。是
圆非音。今佛不坏曲而等遍。不动遍而韵差。此是
如来圆音。非心识境界耳。转法轮。即指上五忍等
法。以五忍摧坏诸障故。开演。即指说五忍法之音。
转轮约内。故随意业。开演约外。故随口业。若约三
宝。上之三业即佛宝。转法轮。约所转边即法宝。下
即僧宝。若约三轮。即三业如次得神通记心教诫
卷二 第 250c 页 X26-0250.png
也。又此三句。古释为五种具足。一世尊。威德具足。
二导师。智慧具足。三金刚体。法身具足。四心行寂
灭。解脱具足。五转法轮。化他具足。然与三业辞异
义同。故略录于此。
△二赞众闻法得益。】
「 时众得道百万亿
天人俱修出离行
能习一切菩萨道」
【起信云。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
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此明时机说听俱胜。故
易入道。今经得益。亦如此矣。时众。即序分三乘人
天等。得道。即闻五忍法而获益者。百万亿。谓得益
之多也。然天人正乐。未可以整心虑趍菩提。而一
闻此法。遂能心厌尘嚣。身修出世者。盖以如来三
业殊胜。故一见色相。一闻正法。而妄念消除。真心
显现也。然天人虽身欲染。在欲无欲。处染不染。此
亦出离行也。然菩萨之道。不出自利利他。依五忍
而修行。自利也。寄权位而度生。利他也。故闻此法
者。皆习其道。即所谓受之于佛。而习之于已也。若
以五果配属者。时众得道。即增上果。俱修出难。即
离系果。能习大道。即等流果。以闻此法习此道故。
△二颂五忍深玄。三。初因果同依。】
「 五忍功德妙法门
十四菩萨能谛了
三贤十圣忍中行」
【初句赞忍法显妙。次二句赞因位该摄。二利俱获。
故云功德。观修虚玄。故云妙法。出生殊胜。故言门
卷二 第 251a 页 X26-0251.png
也。谛了者。以一切菩萨。原始要终。彻因该果。證断
化利。不离此五忍故。忍中行即贤圣依此闻思修
而趣进也。
△二果位独超。】
「唯佛一人能尽源。」
【唯者。遮拣义也。真穷惑尽。唯佛能之。以因但分證。
则一理未到真穷之域。因位亦分断。则诸障未彻
妄尽之源。佛则常净解脱。寂灭难思。截有海而泛
慈舟。二利到岸。剪稠林而入宝所。万德圆成。非止
入妙穷源。亦且出真逆派。然则唯佛方能如此极
深远到也。
△三含摄三宝。】
「 佛法众海三宝藏
无量功德于中摄」
【此一体三宝。不离五忍。即三宝无量功德。亦皆含
摄此中矣。盖此五忍也。观照真俗即佛宝。轨持正
修即法宝。不违真如即僧宝。可谓如空包色。似藏
普含。妙哉五忍。其一切因果之根底乎。
△二别颂
五忍。五。初颂伏忍。二。初正颂忍位。二。初颂十信位。】
「 十善菩萨发大心
长别三界苦轮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
上品十善铁轮王」
【夫堪能发心。非容易也。起信谓依不定聚众生。有
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
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
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
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
发心。此上證初句。下證第二句。如是信成就发心
卷二 第 251b 页 X26-0251.png
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然信成就发心。广即前之十种。略则有三。一直心。
正念真如法一故。二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
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又十善发心。求出三
界。虽未出离。巳能离恶道。故云长别。十善不出身
三口四意三耳。以上品心修。则善属上品。下二心
修。则善属中下。盖发心有专略敬怠之殊。故十善
有上中下品之异也。粟散王者。此王散于阎浮者
最多。如粟然也。铁轮王。即王一阎浮提者。如无忧
王者是也。
△二颂住行向位。】
「 习种铜轮二天下
银轮三天性种性
道种坚德转轮王
七宝金轮四天下」
【初句颂住位。谓以熏习善根力故。修十住行。见佛
法僧。发菩提心。故名习种。铜轮。即此王随福感而
至者。二天下。即此王王化疆宇分限也。次句颂行
位。银轮。亦即随福业来应者。三天。即王王化之境
也。性种。性。即慧义。谓下忍闻慧。中忍。思慧。习巳成
性。故名种性。然璎珞中有六性。亦名六慧。六性。即
习种。性种。道种。圣种。等觉种。妙觉种。六慧。即闻思
修无相照寂寂照也。道种二句。颂十向。此修上伏
忍。入平等道。名道种性。下文云。此菩萨住坚忍中。
观诸法性。得无生灭。故名坚德转轮王。即此王乘
此轮。以教化四天下也。金轮者。亦随此王福力所
致。七宝。谓女珠轮主兵主藏象马也。
△二别颂忍
卷二 第 251c 页 X26-0251.png
德。二。初结前忍位。】
「 伏忍圣胎三十人
十住十行十回向」
【地前三贤。未得无漏。未得證理。但能伏惑。而不能
断。故名伏忍。以有忍智能伏烦恼也。三十心。与十
圣作胎。故名圣胎。三十人。前经习种性云。是为菩
萨长养心。以为圣胎故。后道种性云。能證圣人平
等地故。即此意也。下句即结忍所依之位。谓住行
向各十也。
△二颂后胜进。二。初明出生因果。】
「 三世诸佛于中学
无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萨行根本
是故发心信心难」
【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今亦
应云。一切因果。皆依伏忍智而为门户发心也。盖
以此忍。乃入道之阶梯。成佛之关键。故曰根本。然
菩萨之行。本乎伏忍。伏忍则成于信心。是故此忍
不难。发心为难。亦犹百谷王之本。所谓众流。众流
则发于涓滴。是亦众流不难。涓滴为难也。所以信
心难者。古疏云。以信心一发。入圆十住。即断无明。
而无明磐礴。非一心三观。所不能断。能断之智。从
十信生。所以叹其信心难也。
△二明心相功能。】
「 若得信心必不退
进入无生初地道
化利自他悉平等
是名菩萨初发心」
【此谓若得圆教发心。必不退转。即不落阶级。便入
初地之道。以初地生如来家。初證真如。故名无生。
第三句。即进入初地二利之行。以此地住平等忍。
卷二 第 252a 页 X26-0252.png
无有二相。方便妙用二利自在。名悉平等。末句结
名可知。问。信心不退者。为的是圆教意。为抑是别
教意耶。古疏答云。若约别教。即从十信渐进不退。
登于欢喜。若约圆教。十信菩萨。即不退转。便登初
住。以圆教初住。即别教初地。故华严及下经文。亦
以十住为十地。此是天台一家之义。实则初发心
时便成正觉。因彻果海。岂止进入初地哉。又岂论
其退不退哉。如楞严云。识阴若尽。则汝现前。六根
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乾慧。圆明精心于
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信住行向。
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喻定。等觉圆明。入于如
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良證也。发心
或退堕者。起信论亦有此义。彼文云。若有众生。善
根微少。久远巳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
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
则不定。若进若退。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
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发心。或因供养
众僧发心。或因一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
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
乘地。据论文意。则知惑重德薄。倒求异求。犹豫大
乘。行时未满。遇缘不胜。以色见佛。住相供僧。随劣
教学他迹。而发心者。皆退失矣。必不退意。巳引论
在前发心处中。大抵内外熏习。久远善根。修胜福
田。修胜智解行成。堪发之时。一遇胜缘。或藉他力。
卷二 第 252b 页 X26-0252.png
或依自力。发此十心。于下无失。于上有得。毕竟不
退。入正定聚矣。知此。则不但信满发心不退。即在
五品。在乾慧。而种习俱胜者。亦必不退也。所谓根
心生者。则小善可成佛道。袭迹取者。即大行难超
因心也。大圣随机。有说性种性人。犹退地狱。约始
教意说。有说初阿僧祇劫犹退堕者。约小教意说。
有说十向而退堕者。亦约始教意说。有说十信退
者。亦约始终权教而说。若约圆教发心。即妙超有
分。何所退哉。然璎珞说十住中。七住巳前则退者。
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遇
恶缘。而退落凡夫。作大邪见者。是也。或是权现退
堕。惊进未学者。有之。故起信复云。如修多罗或说
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
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萨。一发心
后。远离怯弱。毕竟不退。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
阿僧祇。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
切法。从本巳来。自涅槃故。据此。则知发心退堕者。
不可诤为实退。抑有权现退堕而巳欤。】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科疏卷二
卷二 第 252c 页 X26-025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