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不空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4a 页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4a 页


No. 246 [No. 245]

*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

代宗皇帝制

皇矣至觉,子于元元。截有海以般若之舟,剪
稠林以智慧之剑。绵络六合,罗罩十方。弘宣
也深,志应也大。自权舆天竺,泳沫汉庭,行无
缘之慈,纳常乐之域。信其博施,倾芥城而逾
远;仰夫湛寂,超言象之又玄。五始不究其初,
一得罔根其本。以彼取此,何其辽哉!朕忝嗣
鸿休,丕承大宝,轸推沟以夕惕,方彻枕而假
寐。夫其镇乾坤、遏寇虐、和风雨、著星辰,与物
无为、乂人艰止,不有般若,其能已乎?朕尝
澡身定泉、宅心道秘,缅寻龙宫之藏,稽合
鹫峰之旨,懿夫护国,实在兹经。窃景行于波
斯,庶阐扬于调御,至若高张五忍,足明侧
隐之深;永祛众难,寔惟化清之本。名假法
假、心空色空,推之于无则境智都寂,引之于
有乃津梁不穷。思与黎蒸共臻实相,而缇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4b 页 T08-0834.png
油贝叶文字参差,东夏西天言音讹谬,致使
古今翻译清浊不同,前后参详轻重匪一。其
犹大辂,终继事而增华;譬彼坚冰,始积水而
非厉。先之所译,语质未融,披读之流临文三
覆,凡诸释氏良用慨然。

先圣翘诚玉毫,澹虑真境,发挥满教,搜缀缺
文,诏大德三藏沙门不空,推校详译未周部
卷。三藏学究二谛、教传三密,义了宗极、伊成
字圆,褰裳西指、汎杯南海,影与形对,勤将岁
深,妙印度之声明、洞中华之韵曲,甘露沃朕
香风袭予。既而梵夹远赍,洪钟待扣,伫延吹
万之籁、率训开三之典。朕哀缠栾棘,悲感霜
露,捧戴

遗诏,不敢怠遑,延振锡之群英、终为山之九
仞。开府朝恩,许国以身、归佛以命,弼我真教
申夫妙门。爰令集京城义学大德良贲等,翰
林学士常衮等,于大明宫南桃园,详译《护国
般若》毕,并更写定《密严》等经。握椠含毫,研精
赜邃,曩者讹略刊定较然,昔之沈隐钩索焕
矣。足可悬诸日月大烛昏衢,润之云雨横流
动植。伏愿上资仙驾,飞慧云于四天;迥出尘
劳,蹑金莲于十地。朕理昧幽关、文惭丽则,见
推序述,惋抚空怀。聊纪之于首篇,庶克开
于厥后,将发皇永永,可推而行之。时,旃蒙
岁木槿荣月也。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4c 页 T08-0834.png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
奉 诏译

*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
比丘众千八百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
复烦恼,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九智十智所作
已办,三假实观三空门观,有为功德、无为功
德皆悉成就;复有比丘尼众八百人俱,皆阿
罗汉;复有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实智平等
永断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愿,以四摄法饶
益有情,四无量心普覆一切,三明鉴达得五
神通,修习无边菩提分法,工巧技艺超诸世
间,深入缘生,空、无相愿,出入灭定示现难
量,摧伏魔怨双照二谛,法眼普见知众生根,
四无碍解演说无畏,十力妙智雷震法音,
近无等等金刚三昧,如是功德皆悉具足;复
有无量优婆塞众、优婆夷众,皆见圣谛;复有
无量修七贤行、念处、正勤、神足、根、力,八胜处、
十遍处,十六心行趣谛现观;复有十六大国
王——波斯匿王等,各与若干千万眷属俱;复有
六欲天王——释提桓因等,与其眷属无量天子
俱;色四静虑诸大梵王,亦与眷属无量天子
俱;诸趣变化无量有情——阿脩罗等,若干眷属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5a 页 T08-0835.png
俱。复有变现十方净土,而现百亿师子之座,
佛坐其上广宣法要。一一座前各现一花,是
百亿花众宝严饰。于诸花上,一一复有无量
化佛、无量菩萨,四众八部悉皆无量。其中诸
佛各各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展转流遍十方
恒沙诸佛国土。有如是等诸来大众,各礼佛
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
身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恒沙佛土。是
时,欲界无量诸天雨众妙花,色界诸天亦雨
天花,众色间错甚可爱乐。时无色界雨诸香
花,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如云而下遍覆大众,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尔时大众自相谓言:「大
觉世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多、
大品等,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多。今日如来
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时室罗筏国波斯匿王
作是思惟:「今佛现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
皆利乐。」即问宝盖、无垢称等诸优婆塞,舍利
弗、须菩提等诸大声闻,弥勒、师子吼等诸菩
萨摩诃萨言:「如来所现,是何瑞相?」时诸大众
无能答者。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广作音乐,
欲、色诸天各奏无量天诸伎乐,声遍三千大
千世界。

尔时,世尊复放无量阿僧祇光,其明杂色,一
一光中现宝莲华,其华千叶皆作金色,上有
化佛宣说法要。是佛光明普于十方恒河沙
等诸佛国土,有缘斯现。彼他方佛国中,东方
普光菩萨摩诃萨、东南方莲华手菩萨摩诃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5b 页 T08-0835.png
萨、南方离忧菩萨摩诃萨、西南方光明菩萨
摩诃萨、西方行慧菩萨摩诃萨、西北方宝胜
菩萨摩诃萨、北方胜受菩萨摩诃萨、东北方
离尘菩萨摩诃萨、上方喜受菩萨摩诃萨、下
方莲华胜菩萨摩诃萨,各与无量百千俱胝
菩萨摩诃萨皆来至此,持种种香、散种种华,
作无量音乐供养如来,顶礼佛足,默然退坐,
合掌恭敬,一心观佛。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观如来品第二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坐师子座,告大众言:「吾
知十六诸国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
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善男子!吾今先为
诸菩萨摩诃萨,说护佛果、护十地行。汝等皆
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是时大众——波斯匿王
等,闻佛语已,咸共赞言:「善哉,善哉!」即散无量
诸妙宝花,于虚空中变成宝盖,覆诸大众靡
不周遍。时波斯匿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
掌长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护
佛果?云何护十地行?」

佛告波斯匿王言:「护佛果者,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住,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不
观色相,不观色如,受、想、行、识,我人知见、常乐
净倒、四摄、六度、二谛四谛、力无畏等一切诸
行,乃至菩萨、如来亦复如是,不观相、不观如。
所以者何?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
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犹如虚空,
蕴、处、界相无我我所。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
般若波罗蜜多。」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萨、众生性无二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5c 页 T08-0835.png
者,菩萨以何相而化众生耶?」

佛言:「大王!色、受、
想、行、识常乐我净,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
想、行、识常乐我净,亦不住净,不住非净。何以
故?以诸法性悉皆空故,由世谛故,由三假故。
一切有情蕴、处、界法,造福、非福、不动行等,因
果皆有:三乘贤圣所脩诸行,乃至佛果,皆名
为有:六十二见亦名为有。大王!若著名相分
别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见诸法
实性。」

波斯匿王白佛言:「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
非无,智云何照?」

佛言:「大王!智照实性,非有非
无。所以者何?法性空故。是即色、受、想、行、识,十
二处,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缘;二谛,四谛,
一切皆空。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
那刹那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
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诸有为法悉皆空故。
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诸法,一切皆空:
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
无为空、无始空、毕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
一切法空:般若波罗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
空故空。诸有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
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
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善男子!若菩萨住于
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见,为住世间即非
菩萨。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皆空故。若于诸
法而得不动,不生不灭,无相无无相,不应起
见。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
圣智现前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
多,名欢喜地;障尽解脱,运载名乘;动相灭时,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6a 页 T08-0836.png
名金刚定;体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
百千万亿一切诸佛而共同说。若有人于恒
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
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
于此经中乃至起于一念净信,何况有能受
持、读诵、解一句者。所以者何?文字性离,无文
字相,非法非非法。般若空故,菩萨亦空。何以
故?于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终生,
此三十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复皆空。

「大
王!若菩萨见境、见智、见说、见受,即非圣见,是
愚夫见。有情果报三界虚妄——欲界分别所造
诸业,色四静虑定所作业,无色四空定所起
业——三有业果一切皆空,三界根本无明亦空。
圣位诸地无漏生灭,于三界中馀无明习,变
易果报亦复皆空。等觉菩萨得金刚定,二死
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无上觉种智圆满,择
非择灭真净法界,性相平等应用亦空。

「善男
子!若有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说者、听者,譬如
幻士,无说、无听。法同法性,犹如虚空,一切法
皆如也。

「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为若此。」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观如
来?」

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
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
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
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不住方不离
方;明无明等非一非异;非此非彼;非净非秽;
非有为非无为;无自相无他相;无名无相;无
强无弱;无示无说;非施非悭;非戒非犯;非忍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6b 页 T08-0836.png
非恚;非进非怠;非定非乱;非智非愚;非来非
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无相;
非取非舍;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心
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
而观如来。」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诸佛如来
力、无畏等恒沙功德,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
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
邪观。」

说是法时,无量大众得法眼净。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菩萨行品
第三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护十地行菩萨
摩诃萨,应云何修行?云何化众生?复以何相
而住观察?」

佛告大王:「诸菩萨摩诃萨依五忍法以为修
行,所谓: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皆上中下,于
寂灭忍而有上下,名为菩萨修行般若波罗
蜜多。善男子!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
初发心相,有恒河沙众生,见佛法僧,发于十
信,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
戒心、愿心、护法心、回向心。具此十心而能少
分化诸众生,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是为菩萨
初长养心,为圣胎故。

「复次,性种性菩萨修行十种波罗蜜多,起十
对治,所谓:观察身、受、心、法,不净、诸苦、无常、无
我;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
观察三世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
此位菩萨广利众生,超过我见、人见、众生等
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坏。

「复次,道种性菩萨修十回向,起十忍心,谓观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6c 页 T08-0836.png
五蕴——色、受、想、行、识,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脱忍、
解脱知见忍;观三界因果,得空忍、无想忍、无
愿忍;观二谛假实诸法无常得无常忍,一切
法空得无生忍。此位菩萨作转轮王,能广化
利一切众生。

「复次,信忍菩萨,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能
断三障色烦恼缚;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
同事;修四无量——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
心、舍无量心;具四弘愿——断诸缠盖,常化众生,
修佛知见,成无上觉;住三脱门——空解脱门、无
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
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利益安乐一切
众生。

「复次,顺忍菩萨,谓: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能
断三障,心烦恼缚,能于一身遍往十方亿佛
刹土,现不可说神通变化,利乐众生。

「复次,无生忍菩萨,谓: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
能断三障色心习气,而能示现不可说身,随
类饶益一切众生。

「复次,寂灭忍者,佛与菩萨同依此忍,金刚喻
定住下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
观胜义谛,断无明相,是为等觉;一相无相,平
等无二,为第十一一切智地。非有非无,湛然
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无
缘大悲常化众生,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

「善
男子!诸众生类一切烦恼——业异熟果二十二
根——不出三界,诸佛示导;应、化、法身亦不离此。
若有说言:『于三界外,别更有一众生界。』者,即
是外道大有经说。

「大王!我常语诸众生:『但断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7a 页 T08-0837.png
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自性清净,名本觉
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为众生之本,
亦是诸佛菩萨行本,是为菩萨本所修行五
忍法中十四忍也。」

佛言:「大王!汝先问言:『菩萨云何化众生?』者,菩
萨摩诃萨应如是化——从初一地至后一地,自
所行处及佛行处,一切知见故——若菩萨摩诃
萨住百佛刹,作赡部洲转轮圣王,修百法明
门,以檀波罗蜜多住平等心,化四天下一切
众生;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佛刹,作忉利天王,
修千法明门,说十善道化一切众生;若菩萨
摩诃萨住万佛刹,作夜摩天王,修万法明门,
依四禅定化一切众生;若菩萨摩诃萨住亿
佛刹,作睹史多天王,修亿法明门,行菩提分
法化一切众生;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亿佛刹,
作化乐天王,修百亿法明门,二谛四谛化一
切众生;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亿佛刹,作他化
自在天王,修千亿法明门,十二因缘智化一
切众生;
若菩萨摩诃萨住万亿佛刹,作初禅梵王,修
万亿法明门,方便善巧智化一切众生;若菩
萨摩诃萨住百万微尘数佛刹,作二禅梵王,
修百万微尘数法明门,双照平等神通愿智化
一切众生;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万亿阿僧祇
微尘数佛刹,作三禅梵王,修百万亿阿僧祇
微尘数法明门,以四无碍智化一切众生;
若菩萨摩诃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作第
四禅大梵天王,为三界王,修不可说不可说
法明门,得理尽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原,普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7b 页 T08-0837.png
利众生,如佛境界,是为菩萨摩诃萨现诸王
身化导之事。十方如来亦复如是,證无上觉,
常遍法界,利乐众生。」

尔时,一切大众即从座起,散不可说花,焚不
可说香,供养、恭敬、称赞如来。时波斯匿王即
于佛前以偈赞曰:

「 「世尊导师金刚体,
 心行寂灭转法轮,
 八辩圆音为开演,
 时众得道百万亿。
 天人俱修出离行,
 能习一切菩萨道,
 五忍功德妙法门,
 十四菩萨能谛了。
 三贤十圣忍中行,
 唯佛一人能尽原,
 佛法众海三宝藏,
 无量功德于中摄。
 十善菩萨发大心,
 长别三界苦轮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
 上品十善铁轮王,
 习种铜轮二天下,
 银轮三天性种性,
 道种坚德转轮王,
 七宝金轮四天下,
 伏忍圣胎三十人,
 十住十行十回向,
 三世诸佛于中学,
 无不由此伏忍生,
 一切菩萨行根本,
 是故发心信心难。
 若得信心必不退,
 进入无生初地道,
 化利自他悉平等,
 是名菩萨初发心。
 欢喜菩萨转轮王,
 初照二谛平等理,
 权化有情游百国,
 檀施清净利群生。
 入理般若名为住,
 住生德行名为地,
 初住一心具众德,
 于胜义中而不动。
 离垢菩萨忉利王,
 现形六趣千国土,
 戒足清净悉圆满,
 永离误犯诸过失。
 无相无缘真实性,
 无体无生无二照,
 发光菩萨夜摩王,
 应形往万诸佛刹。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7c 页 T08-0837.png
 善能通达三摩地,
 隐显自在具三明,
 欢喜离垢与发光,
 能灭色缚诸烦恼,
 具观一切身口业,
 法性清净照皆圆,
 焰慧菩萨大精进,
 睹史天王游亿刹,
 实智寂灭方便智,
 达无生理照空有,
 难胜菩萨得平等,
 化乐天王百亿国。
 空空谛观无二相,
 垂形六趣靡不周,
 现前菩萨自在王,
 照见缘生相无二,
 胜义智光能遍满,
 往千亿土化众生。
 焰慧难胜现前地,
 能断三障迷心惑,
 空慧寂然无缘观,
 还照心空无量境。
 远行菩萨初禅王,
 住于无相无生忍,
 方便善巧悉平等,
 常万亿土化群生。
 进入不动法流地,
 永无分段超诸有,
 常观胜义照无二,
 二十一生空寂行,
 顺道法爱无明习,
 远行大士独能断。
 不动菩萨二禅王,
 得变易身常自在,
 能于百万微尘刹,
 随其形类化众生,
 悉知三世无量劫,
 于第一义而不动。
 善慧菩萨三禅王,
 能于千恒一时现,
 常在无为空寂行,
 恒沙佛藏一念了。
 法云菩萨四禅王,
 于亿恒土化群生,
 始入金刚一切了,
 二十九生永已度,
 寂灭忍中下忍观,
 一转妙觉无等等。
 不动善慧法云地,
 除前所有无明习,
 无明习相识俱转,
 二谛理圆无不尽。
 正觉无相遍法界,
 三十生尽智圆明,
 寂照无为真解脱,
 大悲应现无与等,
 湛然不动常安隐,
 光明遍照无所照,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8a 页 T08-0838.png
 三贤十圣住果报,
 唯佛一人居净土。
 一切有情皆暂住,
 登金刚原常不动,
 如来三业德无量,
 随诸众生等怜悯。
 法王无上人中树,
 普荫大众无量光,
 口常说法非无义,
 心智寂灭无缘照。
 人中师子为演说,
 甚深句义未曾有,
 尘沙刹土悉震动,
 大众欢喜皆蒙益,
 世尊善说十四王,
 是故我今头面礼。」」


尔时,百万亿恒河沙大众,闻佛世尊及波斯
匿王说十四忍无量功德,获大法利,闻法悟
解,得无生忍,入于正位。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
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
地菩萨;今于我前大师子吼。如是,如是!如汝
所说。得真实义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知斯
事。

「善男子!此十四忍,诸佛法身、诸菩萨行,不可
思议,不可称量。何以故?一切诸佛,皆于般若
波罗蜜多中生、般若波罗蜜多中化、般若波
罗蜜多中灭;而实诸佛,生无所生、化无所化、
灭无所灭。第一无二,非相非无相,无自无他,
无来无去,如虚空故。

「善男子!一切众生,性无
生灭,由诸法集幻化而有,蕴、处、界相无合无
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一切众生,自性清净,
所作诸行无缚无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诸
苦受行烦恼,所知我相、人相,知见受者,一切
空故。法境界空,空、无相、无作,不顺颠倒不顺
幻化,无六趣相,无四生相,无圣人相,无三宝
相,如虚空故。

「善男子!甚深般若,无知无见,不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8b 页 T08-0838.png
行不缘,不舍不受,正住观察而无照相,行斯
道者如虚空故。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
心皆不可得。是以般若,非即五蕴非离五蕴,
非即众生非离众生,非即境界非离境界,非
即行解非离行解,如是等相不可思量。是故
一切菩萨摩诃萨所修诸行,未至究竟而于
中行,一切诸佛知如幻化,得无住相而于中
化,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善男子!汝今所说此
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众生。假使无量恒河
沙数十地菩萨说是功德,百千亿分如海一
滴,三世诸佛如实能知,一切贤圣悉皆称赞,
是故我今略述所说少分功德。

「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过去、现在一切
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未来诸
佛、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佛、菩萨不由此
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佛、菩萨
无异路故。

「善男子!若人闻此住忍、行忍、回向
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焰慧忍、难胜忍、现前
忍、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法云忍、正觉忍、能
起一念清净信者,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
无边恒河沙劫一切苦难,不生恶趣,不久当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十亿同名虚
空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诸来大众,欢
喜踊跃承佛威神,普见十方恒沙诸佛,各于
道场说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说无异,各各欢
喜,如说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问云:『复以何相
而住观察?』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以幻化身
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如是观察化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8c 页 T08-0838.png
利众生,然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
木石,生得染净,各自能为无量无数染净识
本。从初刹那不可说劫,乃至金刚终一刹那,
有不可说不可说识,生诸有情色、心二法——色
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

「大王!
此一色法生无量色——眼得为色,耳得为声,鼻
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坚持名地,津润名
水,煖性名火,轻动名风;生五识处,名五色根。
如是展转一色一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皆
如幻故。

「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
无。但生有情妄想忆念,作业受果皆名世谛。
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
陀,我人知见,色法心法如梦所见。

「善男子!一
切诸名,皆假施设。佛未出前,世谛幻法,无名
无义亦无体相;无三界名、善恶果报六趣名
字;诸佛出现,为有情故,说于三界、六趣、染净
无量名字。如是一切如呼声响,诸法相续念
念不住,刹那刹那非一非异,速起速灭非断
非常,诸有为法如阳焰故,诸法相待,所谓色
界、眼界、眼识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识界,犹如
电光不定相待,有无一异,如第二月,诸法缘成;
蕴、处、界法如水上泡,诸法因成。一切有情,俱
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善男
子!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别,无彼此相,无自他
相,常行化利无化利相。是故应知,愚夫垢
识,染著虚妄为相所缚;菩萨照见,知如幻士,
无有体相但如空花,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利
自他如实观察。」

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人、天大
众,有得伏忍、空无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
无量菩萨得一生补处。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9a 页 T08-0839.png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谛品
第四

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胜义谛中有世
俗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
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佛言:「大王!汝于过
去龙光王佛法中已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
无听,无说无听是即名为一义二义。汝今谛
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 「无相胜义谛,
 体非自他作,
 因缘如幻有,
 亦非自他作。
 法性本无性。
 胜义谛空如。
 诸有幻有法。
 三假集假有。
 无无谛实无,
 寂灭胜义空,
 诸法因缘有,
 有无义如是,
 有无本自二,
 譬如牛二角,
 照解见无二,
 二谛常不即。
 解心见无二,
 求二不可得,
 非谓二谛一,
 一亦不可得,
 于解常自一,
 于谛常自二,
 了达此一二,
 真入胜义谛。
 世谛幻化起,
 譬如虚空花,
 如影如毛轮,
 因缘故幻有。
 幻化见幻化,
 愚夫名幻谛,
 幻师见幻法,
 谛幻悉皆无。
 若了如是法,
 即解一二义,
 遍于一切法,
 应作如是观。」


「大王!菩萨摩诃萨住胜义谛化诸有情,佛及
有情一而无二。何以故?有情、菩提此二皆空。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9b 页 T08-0839.png
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
空,以一切法空空故空。何以故?般若无相,二
谛皆空,谓从无明至一切智,无自相无他相,
于第一义见无所见,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
不修行亦不取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于
一切法皆不取著。菩萨未成佛,以菩提为烦
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于第
一义而无二故,诸佛如来与一切法悉皆如
故。」

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云
何不离文字而行实相?」

佛言:「大王!文字者,谓
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
方广、希有、论议,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
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
实相。

「大王!修实相者,如文字修。实相即是诸
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此即名为一切
智体。诸佛未成佛,与当佛为智母;诸佛已成
佛,即为一切智。未得为性,已得为智。三乘般
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一切有情,此为觉性。
若菩萨不著文字、不离文字,无文字相非无
文字,能如是修不见修相,是即名为修文字
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是为般若波罗蜜多。

「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护十地行、护化有
情,为若此也。」

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类根行
无量,法门为一、为无量耶?」

佛言:「大王!法门非
一亦非无量。何以故?由诸有情色法、心法,五
取蕴相、我人知见,种种根行品类无边,法门
随根亦有无量。此诸法性,非相非无相而非
无量。若菩萨随诸有情见一见二,是即不见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39c 页 T08-0839.png
一二之义——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取
著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是故法门非一
非二。

「大王!一切诸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我今说般
若波罗蜜多无二无别。汝等大众,受持、读诵、
如说修行,即为受持诸佛之法。

「大王!此般若
波罗蜜多功德无量,若有恒河沙不可说诸
佛,是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是一一
有情皆得成佛,是诸佛等复教化无量不可
说有情亦皆成佛,是诸佛等所说般若波罗
蜜多,有无量不可说那庾多亿偈,说不可尽。
于诸偈中而取一偈分为千分,复于千分而
说一分,句义功德尚无穷尽,何况如是无量
句义所有功德。若有人能于此经中起一念
净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万劫生死苦
难,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所得功德,
即与十方一切诸佛等无有异。当知此人,诸
佛护念,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法时,有十亿人得三空忍,百万亿人得
大空忍,无量菩萨得住十地。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第 840a 页 T08-084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