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经注解-清-孚佑帝君576-A¶

576-A¶ 第 990b 页

* No. 576-A
观音大士降笔法语

南海老衲。致语善信。吾会有愿。普度世人。因有心经。
流传甚久。口诵者既多茫昧。强解者流入野狐。将吾
一片人天胥度之心。而为果报小乘之义。深可悯恻
蒙道 祖吕师逐字解。痛扫支离。归于明显。吾道心
灯。赖以不灭。善哉善哉。世人若能信心奉持。身有光
明。吉神拥护。不堕轮回。不落苦趣。万千罪蘖。一概消
除。幸速付梓。普成善果。

** 大悲咒偈

白莲馥郁。紫竹青葱。七情破蔽慧痴蒙。五蕴悟真空
四果融通。海日拥
  慈容。

此偈。系于道光辛丑年。七月二十九日。蒙
大士降笔曰。老衲特示此大悲咒偈。可庄严于大
悲咒。多心经之首。凡善信诚诵此偈者。大有感应。
可广传讽。功德收皈等论。兹特敬录补刊。普望善
信。虔诚补诵。广布流通。福德无量。
576-A¶ 第 990c 页 X26-0990.png
多心经
孚佑帝君 注解
金邑培真道人 校正重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般若。智慧也。波罗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经径也。
言此经。乃定心之径路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识(音志)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
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
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
界。乃至无意识(音式)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
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
故菩提萨埵。(音孕)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音卦)碍。无
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
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
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成。故说般若波罗蜜
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
提萨婆诃」

【【注】观自在者。变化从心。达观自得也。菩。觉也。萨。情
576-A¶ 第 991a 页 X26-0991.png
也。义理先具。能觉一切有情之义。蕴藏也。色受想
行识。谓之五蕴。全经重此一句。度一切苦厄。兼自
度度他而言。舍利子人名。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
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则识于心而不忘。五者
相因。诸法空相者。谓真性。有而非有。无而非无。是
诸法之空相也。真性累劫不毁。故不生不灭。真性
本来无染。故不垢不净。真性不著一物。故不增不
减。眼耳鼻舌身意。谓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谓之
六尘。一切诸法皆缘意起。故法属意。或谓法与发
同。即发动也。亦通目之所见为眼界。心之所之。为
意识界。无无明者。无昏昧之处也。无老死者。常存
不坏也。苦。烦恼也。集。积也。犹云积万过于愆于一
身也。二者谓之苦果苦因。灭。涅槃也。道。路也。犹云
修行得路也。二者谓之乐果乐因。梵语。菩提萨埵。
华言菩萨。涅不生。槃不死。阿。无也。耨多罗。上也。三。
正也。藐。等也。三菩提。正觉也。揭谛揭谛。揭妙谛以
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也。僧。众也。萨婆诃。疾速
也。谓疾速成就一切众生也。

【讲】阿难说。吾教有观自在菩萨者。功行最深。具大
智慧。造到彼岸之时。照见自巳之五蕴。与众生之
五蕴。皆属空虚。于巳则修无上菩提。于人则多方
接引。俾一切苦恼之厄。尽归解脱。弟子舍利子。正
是欲离苦厄者。菩萨呼其名而告之曰。舍利子。尔
知世间有形者。为色。无形者。为空。不知色乃梦幻
576-A¶ 第 991b 页 X26-0991.png
泡影。不异夫空也。空乃一真显露。不异夫色也。色
不即是空。空不即是色乎。夫因色而有受。因受而
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则识于心而不忘。此
五者相因而见者也。今色即是空。则受想行识。亦
复如是矣。由是真性常清常净。毫无法相可名。不诚
为诸法中之空相乎。言乎其妙。则常存不蔽。不生
不灭也。湛然清虚。不垢不净也。自然恰好。不增不
减也。是故真空之中。既无色受想行识。则六根俱
净无眼耳鼻舌身意也。六尘不扰。无色声香味触
法也。六根之累。以眼为先。今眼界既空。则万缘悉
泯。而意识胥忘。将见由定而静。由静而慧。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也。由久而固。由固而贞。无老死。亦无
老死尽也。烦恼之苦果。作业之苦因。涅槃之乐果。
修持之乐因。一时俱尽。则真空中。本无智慧可名。
即到彼岸。亦属虚假。而又何所得哉。然无智无得。
从乎既得菩提以后而言也。若未得之先。岂可无
法哉。所以菩提萨埵。以般若波罗蜜多。为修行之
法。守其六根。绝其六尘。故心无牵挂滞碍。远离夫
神魂之颠倒。梦寐之妄想。至于不生不死而后巳。
不但菩萨为然也。即三世诸佛。欲得无上菩提。亦
无有不依般若波罗蜜多者。是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变化不测之密语。是神光普照之密语。是至极
无如之密语。是独绝无伦之密语。阿难所云。能除
一切苦。斯言诚真实而不虚。更有密咒。汝时时诵
576-A¶ 第 991c 页 X26-0991.png
之。可以生智慧。可以到彼岸矣。咒曰。揭谛揭谛。揭
出妙谛以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也。波罗揭谛。
欲到彼岸。必须赖此妙谛也。僧。众也。萨婆诃。疾速
也。谓疾速成就一切众生也。总之密咒。虽修行之
径路。而径路。不外于此心。人能空其五蕴。则主翁
常定。而客感自清。岂有不得无上菩提者哉。

梅按心经。分六段读则明显。自观自在菩萨。至度
一切苦厄。为一段。舍利子。至无智亦无得。为一段。
以无所得。至究竟涅槃。为一段。三世诸佛。至故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段。故知般若波罗蜜
多。至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为一段。即说咒曰。至
菩提萨婆诃。为一段。经文本一气呵成。分此六段
者。犹流水面上见微波。而初读易于领会也。末段。
即字下宜著一又字解之。本经重在一多字。不多
不能成功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毕)
576-A¶ 第 992a 页 X26-0992.png
* No. 576-B


金刚经大旨总是欲人守六根。绝六尘。而六根六尘
之不净者。以五蕴未空也。观自在菩萨。特为拈出。示
后学以会归之路。文仅二百六十八字。而言简意该。
可包金刚经三十二分之全。读金刚经而不读心经。
是涉博而不知反约也。乌乎可。

纯阳子敬跋
* No. 576-C
附吕祖师降三十二次偈

*** 第一章

「 得手工夫切莫疑
 疑心若起便途迷
 行行直上山头去
 柳媚华明遇自奇」


*** 第二章

「 作善如登百尺竿
 下来容易上来难
 直须勤力行功过
 人兽几希要细参」


*** 第三章

「 迅速光阴不可留
 年年只见水东流
 不信试把青菱照
 昔日朱颜今白头」


*** 第四章
576-A¶ 第 992b 页 X26-0992.png

「 万转身如不系舟
 风翻浪涌便难收
 临流执定篙和舵
 一路轻帆到岸头」


*** 第五章

「 万法皆空莫浪求
 如来只在此心头
 清枷爱锁都抛却
 无取无拘得自由」


*** 第六章

「 天堂快乐几多般
 爱苦诸魂出狱难
 苦乐由来争一念
 青莲原植沸汤间」


*** 第七章

「 恩爱牵缠解不开
 一朝身去不相借
 于今撒手无沾滞
 直上灵山白玉台」


*** 第八章

「 富贵由来水上沤
 何须骑鹤上扬州
 莲池有个收心法
 静里时吟七笔勾」


*** 第九章

「 华落华开又一年
 人生几见月常圆
 打开名利无栓锁
 烈火腾腾好种莲」


*** 第十章

「 心境从来要廓清
 休教烦恼日相侵
 灵山无限逍遥处
 功德池边洗六尘」


*** 第十一章

「 休教六贼日相攻
 色色形形总是空
 悟得本来无一物
 灵台只在此心中」


*** 第十二章
576-A¶ 第 992c 页 X26-0992.png

「 心外求经路便差
 水中月影镜中花
 真空妙义君知否
 七宝庄严总欠佳」


*** 第十三章

「 风幡动处总非真
 自在如如只此心
 解得拈华微笑意
 本来何地著纤尘」


*** 第十四章

「 流光迅速莫蹉跎
 名利牵缠以网罗
 撒手悬崖无别法
 白莲台畔礼弥陀」


*** 第十五章

「 经营世故日忙忙
 错认迷途是故乡
 识得本来真面目
 此身原是臭皮囊」


*** 第十六章

「 元宵灯后便无灯
 万古常门只此心
 朗照诸天终不灭
 一龛佛火月三更」


*** 第十七章

「 见美如无在一心
 莫将勾引怨摩登
 防闲女色如防贼
 外寇何能夺主人」


*** 第十八章

「 望乡台畔尚思家
 月惨风悽冥路斜
 纵有纸钱无处使
 都缘一点念头差」


*** 第十九章

「 森罗殿上鬼多般
 百沸油铛万刃山
 识得如来真实义
 无边解脱一时閒」


*** 第二十章
576-A¶ 第 993a 页 X26-0993.png

「 陷溺沉迷巳有年
 爱河瀼瀼浪淊天
 持经自可登高岸
 何用中流更见船」


*** 第二十一章

「 尘缘断后自消融
 清净方知色是空
 佛即心兮心即佛
 青山只在白云中」


*** 第二十二章

「 闻说西方种异莲
 花开十丈藕如船
 灵台自有祗园树
 本地风光即佛天」


*** 第二十三章

「 娇女原是粉骷髅
 暮乐朝欢总不愁
 一旦无常归冥路
 夜台难逞旧风流」


*** 第二十四章

「 聚宝为山未足奇
 不如持经得菩提
 金经明示成真路
 何事亡羊泣道岐」


*** 第二十五章

「 诸佛菩萨只此心
 何须泥塑与装金
 世间点烛烧香者
 笑倒慈悲观世音」


*** 第二十六章

「 了悟犹如夜得灯
 无窗暗室忽开明
 此身不向经中度
 更向何方度此身」


*** 第二十七章

「 去恶犹如治乱丝
 宁心自有得开时
 若教错用些儿力
 万劫牵缠莫了期」


*** 第二十八章
576-A¶ 第 993b 页 X26-0993.png

「 日夜无期只认真
 略差些子便相争
 谁知一赴泉台路
 悔把恩仇抵死分」


*** 第二十九章

「 铁面阎罗不徇情
 剉烧舂磨实难禁
 试从业镜台边看
 地狱何曾见好人」


*** 第三十章

「 陷入污泥久不回
 西江难洗垢形骸
 一朝得證菩提愿
 铁树奇花处处开」


*** 第三十一章

「 北邙山下列坟茔
 荒草迷离怪鸟鸣
 长卧泉台人不醒
 桃残李谢过清明」


*** 第三十二章

「 佛说波罗蜜妙经
 前无千古后无令
 注成人鬼齐超度
 功德如天莫比伦」


** 节录

吕祖师三品经释教原委一段。以阐是经真法宝效。
释教清微肇于浩劫。观空以空。虚无寂灭。昔有至人。
名曰燃灯。立于中古。转大法轮。教化度脱。无量众生。
佛传始盛。次有佛出。号释迦文。自种民天。降神赡部。
是时周昭。月寅之岁。西印度国。有迦维卫。其国王者。
名曰净梵。四月八日。太子斯诞。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576-A¶ 第 993c 页 X26-0993.png
以夙愿故。舍国修道。雪山六载。精思苦行。鹊巢于顶。
藤穿膝胫。腊月八日。睹明星出。豁然起悟。具六通识。
负龙象力。开来继往。阐教西域。初于鹿苑。继祗陀林。
黄金布地。佛教崇兴。四十九年。应化不一。是时比邱。
暨比邱尼。并优婆塞。与优婆夷。凡数千人。俱同听法。
无不得度。有舍利佛。智慧第一。佛尝因之。宣说法要。
有大弟子。名大迦叶。得佛心印。传佛正宗。佛亲授记。
是为初祖。又有弟子。名阿难陀。多闻第一。于佛灭后
传佛教典。流怖人间。今之佛藏。皆所宣传。延及达摩。
以大神通。一夕收摄。三十六处。邪魔外道。设洪誓愿。
自西印度。历恒沙河。至南赡部。说法演教。宗门大展。
授秘密旨。从超悟得。明心见性。佛法无多。一切扫除。
片言只字。参悟本来。凡诸聪明。闻见知识。杜绌不事。
浑浑默默。倾倾宗旨。悟谛因缘。无无所无。空无所空。
内观此心。如虚空际。如千江月。如镜如泡。如华中香。
如是空空。以无无空。故无所执。一字之妙。通达无碍。
前无无前。后无无后。匪由闻见。玄览超忽。任诸见闻。
颓然自丧。以因缘故。得无因缘。禅宗乃炽。又有历代。
诸大法师。通经律论。取大法藏。阐译文字。搜剔妙蕴。
传诸三千大千一切阎浮提界。广为众生。说无量因。
解诸烦恼热化清凉境。拔诸苦恼。离火宅厄。济诸幽
魂。脱地狱趣。化诸六道。获天人乐。利赖无穷。象教以
昌。流传既久。厥旨无闻。凡彼缁流。罔得真传。东西剽
窃。言语为宗。机锋相对。口舌争雄。所谓禅者。阐演密
576-A¶ 第 994a 页 X26-0994.png
典。认本来面。无用浮饰。若究厥弊。贻害后人。迷失真
宗。累主人翁。出居故舍。入无何有。渺茫漂泊。随野狐
禅。迷罔狂悖。呵佛骂祖。俨大知识。抑又甚者。谬妄罔
悟。以讹传讹。讹以讹承。我佛如来。法法何法。为究本
根。故空诸法。文字不立。非去文字。恐后学流。求文字
中。昧失本根。故去文字。岂知文字。正难尽去。去文字
者。会何沿流。但执文字。作文字观。佛从文字。究佛经
旨。离失真宗。是文字障。斯害道矣。更可仁者。罔知是
经。是佛心印。传流人问。为彼为生。广为说法。俾有解
悟。即彼下等。愚暗不明。资经忏悔。原令此辈。生恭敬
心。朝夕讽诵。久或生明。了生死念。力诸善行。脱轮回
趣。或悟耨数。超诸上乘。非第口诵。无悔悟心。便可宥
罪。即假口诵。亦获利益。是彼诵时。生大欢喜。高吟朗
咏。令诸幽明。一切众生。邪魔异类。幽魂馀孽。得闻是
经。普沾胜利。咸蒙济度。非说是经但假口诵。无持受
心。无恭敬心。无诚信心。无踊跃心。无均利心。无无私
心。乃为诵经。乃获功德。自流日下。日下日坏。一切佛
典。指为衣食。诵经之家。以虚文求。诵经之人。以虚文
应。一切众生。以虚文故。故轻是经。而诸佛法。罔有存
者。要知是经。具大解脱。如广陵散。化诸烦燥。如摩尼
珠。化诸烦恼。如般若船。度诸溺者。如波罗蜜。生诸津
液。如漆室灯。烛诸幽暗。具此种种。无量利益。但作文
字。草草有过。便如糟相曾无所赖。以故禅宗。知此等
故。扫除一切。冥心内观。空内外相。寂坐玄默。领一参
576-A¶ 第 994b 页 X26-0994.png
头。究极旨趣。有扫于空。空无所空。以无空故。乃明斯
旨。若住暗室。张一焰炬。无物不见。无不明朗。罔所障
碍。无障碍故。付子说也。与天完足。与天地俱。不为物
囿。不有于物。斯之为梵。梵香烟于。幽明交济。斯之为
禅。禅理渊微。天人悉究。究厥旨者。佛菩提种。如是如
是。西来大意。作如是观。佛法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