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A¶ 第 845c 页
* No. 548-A
心经斲轮解序
泰昌元年余于云门结冬时值雨雪以寂寥中与二
三法友聚话道及诸经吾辈辄演却心经一种未尝
措辞他日倘为人天座主不可于此徒默而去也余
遂命笔注成厥工十日乃竣越明年
天启辛酉春闻一雨师开演楞严敬将此解往就正
焉师既一览卷而怀之承允作序乃讲席内交际旁
午其约不果以后再晤无期阅今不觉巳七稔矣是
解于囊包中检出亦成故物矣然昔之所作今之所
观有不翅富岁之见凶岁烬之可矣乃闻五百比丘
各解佛言而问谁当佛意佛云皆非我意众曰既非
佛意将无得罪佛云虽非我意各顺正理堪为圣教
有福无罪据此则旧解存留而有新意不妨后录以
明先后皆解佛言耳且注经之志有欲就其广博而
乐多闻者有欲就其好简而从略者亦欲就其彼此
偏长得所宗者故讲肆看解务要虚心不可是此以
非彼故曰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虽然心经之解如汗牛充栋其有金声而玉振则余
此解亦不复论量矣兹因福严蔡居士请梓以志其
岁月如此。
别峰通容识
548-A¶ 第 846a 页 X26-0846.pn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斲轮解
明福州后学释 费隐通容 述
【般若梵语此云智慧波罗蜜多梵语此云彼岸到
义取到彼岸般若之义尊重智慧之义轻薄今依
尊重不翻故存梵语以立名焉且般若之义有其
五种一曰实相二曰观慧三曰文字四曰境界五
曰眷属言实相般若者以所證之理元本真实当
体实相也观慧般若者以能證之智了诸法空更
无障碍顿契心源也文字般若者以能诠教体称
理无遗非世俗文字不情之具也境界般若者以
境缘了无好丑不兴憎爱了了常如也眷属般若
者以理与神御诸所有法妙契寰中不悖不背统
为一理也今观此经实该五焉盖所證之理真空
一法不存如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
缘六度等法当体全空元本实相即实相般若也
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
等即观慧般若以能一念照见万法根元顿入无
生即观慧般若也佛洎菩萨能所神会观根逗教
随时阐义就此一经文字纵横作大利益非世俗
不情之具即文字般若也如后文菩提萨埵依般
若故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548-A¶ 第 846b 页 X26-0846.png
槃则唯四真无四颠倒即境界般若也如后文般
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则
知般若妙契三德如环无端即眷属般若也解义
现后然般若唯一随其功能有此五义随五义功
能之上建立彼岸盖不明般若则无明妄想名言
习气恐怖颠倒总言三惑羁縻皆生死业望无生
死名为此岸一明般若无明即非无明妄想即非
妄想名言即非名言恐怖即非恐怖总言幻灭都
尽慧光浑圆所谓生灭灭巳寂灭现前对诸生灭
名为彼岸到此则名之不得状亦不得以随教途
流布与世标准名之曰心此心之妙不可知知亦
难识识独许悟入若悟此心身心一如心外无馀
乃知如来所说一代时教百千三昧无量妙门皆
是此心分量至于博地凡夫经营产业作务施为
见色闻声莫若不是此个消息但欠一㘞悟而巳
故曰此心独许悟入经者道也以此经所诠心法
可入大道故又经者常也以此经所诠心法古今
不易之常法也按五重玄义此经单法为名实相
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熟酥为教相。
○昔
者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
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耶公曰圣人
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巳死矣曰然则公之所
读者古人之糟魄巳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
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
548-A¶ 第 846c 页 X26-0846.png
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
不疾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
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
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
者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矣夫。】
「观自在菩萨。」
【观有二义一者能观观慧二者所观实相能所契
證名为自在以此契證之理而导众生即名菩萨
以一切众生妄知莫返而起三毒造种种业轮回
三界升沈上下穷劫无有得自在者唯此菩萨了
诸法空境智如如在生死不为生死根绊在涅槃
不为涅槃果缚乃至凡夫界如声闻界如外道界
如魔王界如此世界如他世界如实为大狮子王
无畏自在也然此教家常途若在自巳分中无物
当情内不放出外不放入心身如墙壁即入于无
生便乃通身手眼何生死之根绊何是非之作障
然则能顿悟自心承当自巳即名观自在菩萨也。】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者乃能契入之智也深般若者乃所契入之智
理也时乃能所双忘智理俱泯之时也然此般若
何以言深盖此般若无形无相无方无所无内无
外无边无表求之于有相有相无也求之于无相
无相无也实为石火电光无容拟议直得深之又
深深犹相也彻之又彻彻犹名也非名非相能使
548-A¶ 第 847a 页 X26-0847.png
阐提恶性见之如大火聚四边莫能入也能使大
乘真子见之如清凉池四门皆可入也是知般若
之功大强名之为深实有以哉又般若有五契一
即契五契五即契一如环之无端何乖方之有然
则即行即深般若即深般若即行实为一念一时
一际顿入于无生也此如枣柏大论五位法门八
相成道只在一时一际一刹那不容第二念第二
时作远近也又如禅宗拟议则白云万里思量则
黑山鬼窟直得开口成双橛无言落二三默契于
此者可谓行深般若也。】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释前以谓此菩萨契入甚深般若何由致耶此
释云盖此菩萨最初便能以观照力彻见一念之
中生灭五蕴亦名五阴蕴即蕴积业行阴即盖阴
真理由此业行盖阴真理所以听不出声见不超
色而入轮回为大害也且此五蕴有一念中五蕴
有实果五蕴今此照见五蕴皆空即彻见一念之
中五蕴彻底全空命根断也以一念中见理坚固
即名色蕴领纳此理即名受蕴思惟此理即名想
蕴迁变此理即名行蕴了别此理即名识蕴此五
蕴者言虽前后其实只在一念以行人二六中时
取舍功夫不离此念若离此念禅门所谓断命根
矣命根若断报果五蕴自然得解脱矣所谓皮之
不存毛将安附今此菩萨最初撩著便行不顾前
548-A¶ 第 847b 页 X26-0847.png
后得丧是非取舍如握一柄金刚剑以斩一丝綟
相似更无有断不断者实谓顿契真空證入无生
者矣然则何业果而不彻何苦厄而不度故曰度
一切苦厄予谓苦厄即实果五蕴解在下文以有
实果五蕴必有三界报苦报苦虽多不出八苦此
八苦者实为危厄哉如玄沙谓直如寒潭月影静
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
岸头边事须知到此犹属生死则今隐隐取舍之
念非五蕴而何唯过量大人如德山临济不在此
限也。】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梵语舍利此云鹙盖此尊者其母目利如鹙鸟之
目时人借以赞称也尊者因母得名故呼为舍利
子此尊者声闻众中智慧第一以智慧堪入般若
故世尊特召告之盖声闻人不知固质色蕴如幻
不实将以析色明空多件去取而作种种厌离观
三界如牢狱视色身如桎梏是以鹿野苑中多有
弃身如蔽帚殆不得巳欲入戕之者世尊当时不
敢与伊说破万法本空盖恐诸子忽生怕怖退失
其心故渐渐与伊淘汰经历多年到此般若会上
根机颇熟渐相体信故敢于人天众前特呼告之
以谓汝声闻之人不知万法本空妄修妄證妄取
涅槃始不知如是妄修妄證于真空之理不相应
也且汝观此菩萨行深般若何曾用许多辛苦安
548-A¶ 第 847c 页 X26-0847.png
排而得他只一念彻见五蕴当体全空而便度脱
既尔汝当省觉须知万法皆从缘起本无实体汝
不知将谓此坚固色身蕴积有异于真空其实不
异于真空将谓真空有异于色质其实真空不异
于色质何也盖此色空皆从缘起既皆从缘起则
色空岂有异乎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然则色
空俱从缘空则色起二种在吾心之中唯是名相
无实体也如此则目为心经者有旨哉又色空皆
从缘起则色空之性无二性既无二不须色外觅
空空外厌色是空是色是色是空故曰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然而不须忻界外为涅槃厌界内为牢
狱即此业报色蕴完全大解脱矣何劳析色而后
然哉问异之与即又何辩耶曰不异言者如不识
灯明者将谓灯不是明明不是灯有人与伊点曰
灯不异明明不异灯由是始会灯元来即是明明
元来即是灯须知不异之言启理之初即是之言
会理之元此推色蕴先竟以下推四蕴盖此色蕴
坚固我执凡夫犹重所以执有家财产业乃至一
言相触怀忿没世者亦不可胜数此实色蕴坚执
所由过也问舍利弗智慧第一岂复尔耶曰告舍
利弗意警凡夫也曰若然者何不亲告凡夫并告
菩萨乎曰若告凡夫凡夫自愚何能即解若告菩
萨菩萨巳了而今忽告则凡下生疑盖世尊在方
等会上赞褒菩萨呵叱声闻今若告之宁不生疑
548-A¶ 第 848a 页 X26-0848.png
有此二缘故不告也唯告之声闻以声闻在上更
有菩萨地位令其升进在下超凡夫种类易竟晓
也且凡夫人因生渴仰以谓舍利弗尚然未了况
我不勉乎。】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以四蕴例推前之色蕴亦复缘生也所言受者
领纳为性以领顺违俱非之三境故起爱为业在
于顺境则起爱合在于违境则起爱离在于俱非
未至之境则爱不合巳至之境则爱不离然此性
业皆无实体若有实体领纳于顺终有顺性遇违
境时理不应起云何复遇违境而生嗔恨违顺既
尔俱非可返则知三境互无体性既无体性非空
而何是知受即是空又能领纳三境非受而何是
知空即是受然则空不自空因受而空受不自受
因空而受是知空受二者互从缘起此缘又是自
心之妙应也虽然推此受蕴亦名相也自心何由
而有哉所言想蕴者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
言为业以于境上安立分齐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然此性业亦无实体若想前境前境有体不复想
后既复想后则知无体若无有体非空而何是知
想即是空又能想像随施名言非想而何是知空
即是想然亦空不自空因想而空想不自想因空
而想是知空想亦互缘起推此则自心之中亦名
相也所言行蕴者迁流造作为义刹那无常念念
548-A¶ 第 848b 页 X26-0848.png
迁谢生死死生如旋火轮无暂停息然此亦无实
性若性在内不应迁外性若在外不应迁内是知
内外无得非空而何是知行蕴即空又能炽然迁
变非行而何是知空即行蕴然则空行亦从缘起
在吾自心空行名相也所言识蕴者识有其三一
曰阿赖耶二曰末那三曰了境且从了境或名色
识乃至法识随境立名顺识意故谓于六境了别
名识且此三识其性元虚互起互灭犹如交芦本
无可得既无可得非空而何则知识蕴即空又能
了别诸境非识而何则知空是即识以是观之空
识亦从缘起在我自心元是梦幻空识但名相耳
总而言之受想行识四即真空真空即四故受想
行识亦复如是意谓舍利须知五蕴如是虚幻何
劳肯綮而妄除蕴哉问若不能会缘起性空将何
方便而诱之哉曰但看父母未生前此身在什么
处安立不许测度计校作道理解念兹在兹久久
自然打失鼻孔。】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前推空蕴缘起无体此当会归自心始显此经以
心为主盖前空蕴对显则知蕴属缘生蕴既属缘
则知空非蕴外空非蕴外则此真空亦从缘生到
此自心之中蕴法不可得也其真空之法亦不可
得也盖真空犹名相也蕴法亦名相也此二者既
属名相则在我自心之中本不可得者也故曰是
548-A¶ 第 848c 页 X26-0848.png
诸法空相既尔则宁非会心耶问此心岂不随缘
耶若不随缘何显此心之妙耶曰此心非随非不
随即随即不随非即非不即非不即非即直得离
四句绝百非口欲言而辞丧意欲缘而虑亡扬眉
也白云万里瞬目也鹞过新罗世尊到此亦无下
口处但不得巳为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
减数言为注脚耳须知此四句经实阐自心体性
如此能不勉乎以此自心本无无明生相本无无
明住相本无无明异相本无无明灭相故曰不生
不灭以不生不灭而略异住也又此自心本无贪
嗔痴本无杀盗淫本无五欲生死本无三界六道
本无邪见外道本无戒定慧本无六度万行本无
声闻缘觉本无诸佛菩萨总而言之一切染法不
可得一切净法不可得故曰不垢不净也然而此
心又能随应无方显四圣界显六凡界然且此心
在四圣界不增一毫在六凡界不减一毫实为平
等平等无有高下者故曰不增不减也问此经以
心为主当以心为宗何以观照为宗曰此有二意
不以心为宗一者遵于古人不敢擅改以古人判
观照为宗故如愚意以实相为体以自心为宗以
观照为用以醍醐为教相曰心宗照用则且置如
何般若之教为醍醐乎若是醍醐应在法华何为
般若称耶曰约时般若约教味是醍醐以五时之
中有不定教故且此心宗万法之源诸经之主所
548-A¶ 第 849a 页 X26-0849.png
谓心也者总持之大本万法之洪源是以不肖判
为醍醐试决诸高明意何如耳问心既如此显胜
为何世尊兹不言心独言空者其义何在曰世尊
之意以一切众生皆妄认昭昭灵灵为自心者或
执在内在外在诸六根如是等处而强主宰实为
偏著邪谬今若直说心言恐就其执返此妙心而
为妄心复何益哉惟后文结归以心足见意之妙
也故此惟以空言提醒与人要人自巳领会物外
知归言先识旨耳所以经家以心目题则又知佛
之微意也可不依乎问文中谓诸法空相诸之为
言岂独空蕴之二不可得乎曰有二意故一者以
蕴有五及所显之空共言诸耳二者以空蕴例诸
根身及诸器界种种不一皆可互推故谓之诸向
下显出。】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
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以五蕴六根六尘十二处而显叵得也盖前推
蕴空缘起次会自心一体然且会归自心实由缘
起而后至也故今又显万法缘起至后结归自心
则见前后意之微也盖初若不推空蕴凡夫未免
妄执为谬故必先推空蕴也次若不会归自心则
恐般若惟空似有不涉缘之妙而声闻人依旧坐
落无为床上亦不见得故次必当会归自心始见
圆妙也此中若不广显缘生则恐万法有不尽之
548-A¶ 第 849b 页 X26-0849.png
疑故此必广显万法始见彻底无疑矣至后结归
自心始乃究竟圆满以是因缘所以前后文意有
隐显者端在此耳此中广显缘生者先五蕴六根
六尘十二处十八界此中五蕴即前所推之蕴不
须重解问五蕴前既推竟此复出之何故曰只借
前意以例后耳故不再解所言六根者眼根如蒲
萄朵惟奔于色且此眼根本无所有盖由明暗二
尘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殃色结色成根则知
眼根除其妄见妄境此根本无所有然则此根即
是缘起无复得也耳根如新卷叶惟奔于声且此
耳根本无所有盖由动静二尘于妙圆中黏湛发
听卷听映精卷声成根则知耳根除其妄听妄声
此根本无所有然则此根即是缘起无复得也鼻
根如双垂瓜惟奔于香且此鼻根本无所有盖由
通塞二尘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
根则知鼻根除其妄嗅妄香本无所有然则此根
即是缘起无复得也舌根如初偃月惟奔于味且
此舌根本无所有盖由恬变二尘于妙圆中黏湛
发尝尝精殃味绞味成根则知此根除其恬变妄
尝本无所有然则此根即是缘起无复得也身根
如腰鼓颡惟奔于触且此身根本无所有盖由离
合二尘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
则知此根除其离合妄觉本无所有然则此根即
是缘起无复得也意根如幽室见惟奔于法且此
548-A¶ 第 849c 页 X26-0849.png
意根本无所有盖由生灭二尘于妙圆中黏湛发
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则知此根除其生灭妄知
本无所有然则此根即是缘起无复得也所言色
尘虽有多种究惟一义且如佛问阿难汝观祗陀
树林及诸泉池此即色尘也彼文广推不能俱引
今取略自作释以下例此且此色尘本无所有盖
由眼识眼根分别而有除其眼识眼根则此色尘
无复有也此又色尘惟从缘起所言声尘虽有多
种究竟一义且如佛问阿难汝更听此祗陀林中
食办击鼓众集撞钟此即声尘也且此声尘亦复
无有盖由耳根耳识分别而有若无根识声从何
得是知声尘无复有也此又声尘亦从缘起所言
香尘虽亦多种究归一义且如佛告阿难汝又嗅
此炉中旃檀此即香尘也且此香尘本无所有盖
因鼻根鼻识分别而有若无分别香无复得则知
香尘惟从缘起所言味尘亦复多种且如世尊告
阿难言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
名为上味此即味尘由根识有亦如前例所言触
尘如告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此即触尘亦由
根识所有并如前例所言法尘如世尊言汝常意
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即法尘亦如
前例无复有也所言界者梵语驮都此云界界是
因义根境识三互为因故又种族义根境识三各
一种族又眼等六种族别故此十八界亦复无有
548-A¶ 第 850a 页 X26-0850.png
盖此界言以根境识三因为界一根有三六三十
八此十八者究无有体且根境识自无有体此三
无有界从奚立然则此十八界亦惟缘起此解取
意楞严令人易解然不录全文惟取摘句义者望
人尝脔以知全鼎耳或曰此中与楞严不同予谓
实相同耳但楞严多种推破此中直告文意虽有
不同其旨实为一也问此中但直说无有便了何
必以缘生之理而推穷也曰若不推缘生则凡夫
之人何由开解必应尔也只如阿难多闻第一尚
然以多方辩究况吾侪乎。】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显十二因缘缘觉之道亦是缘生也且此十二
因缘有其生起亦有还灭言生起者良由真性之
中一念不觉真性不明则曰无明以不明故而妄
发动则曰行以发动故而有分别则曰识以有分
别而有入胎羯逻蓝遏蒲昙蔽尸羯南等则曰名
色以有名色渐长六根则曰六入以有六入而便
触境触境即六尘则曰触以有触故而便领纳领
纳违顺俱非之三境则曰受以有受故而起爱心
违境爱常离顺境爱常合于俱非未至爱长离巳
至爱长合则曰爱以有受故而便执取则曰取以
有取故而便有业果相系则曰有以有业果即属
众生则曰生以有生故便有老死则曰老死此俱
以十二资始为因十二助因为缘故名曰因缘且
548-A¶ 第 850b 页 X26-0850.png
此十二因缘犹系三世无明缘行过去二支因识
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乃至触缘受现在五支果以
有无明之行必感如是之果爱缘取取缘有现在
二支因以有报果在先必造如是惑因生缘老死
未来二支果以有现在之因必感未来之果如是
三世轮环头出头没真可厌离者也所以缘觉之
人闻此十二因缘便欲厌离而修观行以断灭之
犹如斩树先要斩根根若斩矣枝叶必不存也今
欲灭此十二因缘亦复如是若欲灭根先灭无明
无明若灭十二因缘亦复无矣故曰无明灭则行
灭乃至老死亦复灭矣此所谓无明尽也老死亦
尽也因缘既灭便入有馀涅槃此乃缘觉之道也
然此缘觉之道实亦无性盖生起因缘由还灭而
显还灭因缘由生起而显既因互显俱无体性则
缘觉之道实由缘起俱不可得故曰无无明乃至
无无明尽等。】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此显四谛声闻及菩萨之道亦缘起也且四谛者
苦集属世间因果也灭道出世间因果也世间因
果者集是招感性苦是逼迫性以贪嗔痴招感报
业而逼迫也此逼迫性不出八苦其八苦有无量
危厄真可厌之唯声闻人知此苦故便修戒定慧
道而入寂灭涅槃此所谓舍世间因果修出世间
因果也然此二种因果亦无实性如缘觉道例之
548-A¶ 第 850c 页 X26-0850.png
又菩萨之道广有无量总之则万行略之则六度
约之则智得二言而该之以有智故则自利利他
亦谓得矣然菩萨之道亦从缘起若无缘起行将
安施是知菩萨之道从缘无可得也亦如上例又
智之为言属菩萨得之为言属诸佛以菩萨属因
智故以诸佛属得果故然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是知诸佛亦为缘起不可得也须知万法无量不
出圣凡二界摄该尽矣故今虽文字作四段显其
缘生推意实有无量故曰广显缘生抑可知矣显
生巳竟向下结归。】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
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此所谓结归自心也盖前广显缘生即是性空般
若一无所得故曰以无所得故且此故之为言即
有结显意也下故字仿此菩萨依此性空般若圆
證自心了无遗馀故标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
无挂碍且此心刹那不住如大火聚纤毫不存如
闪电光无容拟议居有有坏居空空败直得言思
道断心行处灭更无一物当情可作障碍然则心
法如是之胜何恐怖而不除何颠倒之不远何梦
想之可乱何涅槃之可得故标曰无挂碍故无有
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是亦径𨓍语哉且
此恐怖本无有体由人不了一切境法而生惶恐
畏怖以有恐怖便有种种梦想不实妄取涅槃其
548-A¶ 第 851a 页 X26-0851.png
实涅槃何从而可得耶然此皆凡夫法耳以凡夫
人不了万法惟心起惑造业或造世间地狱三途
法或造出世间声闻缘觉道法乃至希取大涅槃
法此皆起惑恐怖之所致耳以正理观之皆是梦
想幻兴幻灭无有实体如昔者杯弓幻影妄惑恐
怖不亦虚诳乎今此菩萨了證自心如是梦想悉
皆无矣问梦想无之则信何乃涅槃亦复无耶若
无菩萨何处究竟乎曰此又不了自心作是疑也
若了自心佛之一字尚是名相何况涅槃乎尽虚
空遍法界浑沦一个自巳那容名相于其间耶不
见张拙秀才是个俗人一悟自心便云光明寂照
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
才动被云遮断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华依此信去自
然相应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
【此结显诸佛亦依般若性空而圆證自心也盖阿
耨多罗虽然果称亦实自心之别名也阿云梵语
此翻为无耨多罗梵语此翻为上三云梵语此翻
为正藐云梵语此翻为等菩提梵语此翻为觉即
此无上正等之觉便是自心分量盖万法至心而
极名曰无上更无邪正等差名曰正等无法不了
名曰觉实觉昏迷之识性能照万法之重衢是知
548-A¶ 第 851b 页 X26-0851.png
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造宁不然乎此又一解以
前广显万法缘起性空一法不存惟是一心若了
惟心便名菩萨不但菩萨而巳亦即是诸佛故此
结归之文而以菩萨诸佛结之者实有以哉问此
心之中一法无有何以有诸佛菩萨哉曰此心刹
那不住能有能无非有非无无容拟议何圣凡之
可得今云菩萨诸佛者以对凡夫而说除凡夫诸
佛亦不可得何况菩萨乎以菩萨不自云菩萨诸
佛不自云诸佛知此则诸佛无得也虽然此之所
论皆属理具法身以法身惟从證得未论果上报
身以报身惟修感得若执理具法身拨无报身是
为大谬慎之慎之。】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既云般若又云咒者盖咒秘密不容解说之意如
军中密令无容外传是知咒是秘密之义今云般
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须
知般若是秘密也盖由前来推性空般若会归自
心恐人作疑将谓般若之外有心自心之外有般
若则成两个何通融之此如来末后极则开示又
一重要关也意谓不可作此见解以般若元与法
身解脱联络不断牵连自在如𠁼字三点不纵不
横不并不别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但不可心思言
议可也故曰般若是大神咒以咒之为言不解可
548-A¶ 第 851c 页 X26-0851.png
也神之为言推功有在说之可也言其大神即是
法身之德以法身神而莫测故曰大神此以般若
即是法身然不可以言说但可以默契故曰般若
是大神咒般若之德犹如千日能破万惑亦不可
以言说故曰般若是大明咒然般若能破万惑则
是解脱之德且此解脱非二乘凡夫可上故名无
上然亦不可以言说故曰般若是无上咒然则三
德如是明显而云咒者正以三德秘密互为相摄
文虽般若即法身解脱意实亦有解脱即是般若
法身例此故此三者连环自在直出思议之表无
有一法过之者实为三世诸佛共相秘受故结赞
曰般若是无等等咒既尔三德圆融之功大何变
易生死分段生死之有苦哉真为终古真实之法
也故曰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然则般若与心又
何如哉。】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
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正显能除诸苦真实之功德也特咒宣者以出
思议表耳且咒无理路无义解不容思量不许拟
议直得无言可伸无语可说正当恁么时千差路
绝不通凡圣何苦不除何业不脱可谓般若平等
中平等之功德也禅门所谓无味之谈塞断人口
此虽通理亦须通义盖一切经咒元初皆属梵语
而译师独翻其经不翻其咒者以有四义故一是
548-A¶ 第 852a 页 X26-0852.png
佛密语秘密之法惟佛与佛乃能知之二是总持
门一一字句含多义故如婆伽婆具六种义三是
佛蜜印如王印信所往无所不通幽显遵奉佛佛
相传不移易故四是不思议力所加持故但能密
诵即得灭过有此四义所以不翻此所谓秘密不
翻应知问此经亦具三分否曰有之观自在菩萨
至度一切苦厄此属序分盖因菩萨而序起法门
也告舍利子洎至般若是大神咒是无等等咒此
属正宗分正以性空会心与声闻说也后语咒文
意属流通盖此流通非同他经以他经专劝赞弘
持功德为主独此经惟以密咒为流通者盖谓此
经无相般若非可文言赞说弘持而尽其意直于
无言无说无思无解以默契于言先领略于物表
是为真弘通般若真流传正宗故以密咒宣在经
末实有以也是以自心现量只可自悟非从他得
所以不肖以斲轮为解者意在此耳。】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斲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