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2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
唐 三藏法师 玄奘 译经
唐大慈恩寺沙门 靖迈 撰疏
夫至理冲微。蹄识修泯。五眼夷鉴。四智昧聆。岂以
寝疾寄无说表玄。告灭讫不言彰妙。然真俗虽殊。
无相不异。动静爰隔。离言斯同。同未始异。异未始
同。未始异同。自同同异。未始同异。自异异同。异自
异异。异不异同。同自同同。同不同异。同异未尝一。
真俗未讵殊。而惑者言同即谓同其异。言异即谓
异其同。遍计于是乎增益。圆成以之而损减。致使
若水洪泻。坏襄庶物。惑火炎炽。流灼群品。惟无上
法王。欲屏兹霄沴。斡圆镜以幽烛。朗大明于玄冥。
故使境不滞心。心无累境。境不滞心。境无相也。心
无累境。心非见也。是以至人用无见之妙慧。照无
相之真境。心境未始异。缘照未曾同。亡庶执于滞
情。夷物我于积虑。无上神咒。其在兹乎。言般若者。
唐言净慧。言波罗者。唐言彼岸。言蜜多者。唐称为
到。然慧之与岸。名相本沦。岂复染净彼此可得。寄
美般若。强言之矣。远相离边。是以言心。故经说云。
如众生心识。体虽是有。而无长短青黄等相。又曰。
是身为城。心王处中。故今举之以显中实也。然以
俗假立名字。毕竟无有真俗性相。以诸法相。但是
遍计所执。毕竟空故。由作此解。观诸法空。于一切
境无有壅碍。故称观自在。旧经曰观世音。音者即
是音声名字。谓观诸法但有随俗假立音声名字
而巳。问。何以得知作此习行。是入地菩萨。非地前
邪。答。准经校量。习行般若。唯除佛慧。馀悉不及。故
知非是地前明矣。言菩萨者。兹文略也。若具梵言。
应曰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菩提。唐称为觉。旧或翻
道。谬也。问。佛陀。唐亦言觉。故以菩提为道。二名无
滥。殆得厥中。何言谬耶。答。佛陀盖取能證觉之者。
不取于觉。菩提止取能證之觉。不取于者。觉名虽
同。者智不一。岂可以末伽之道。而译夫菩提之觉
乎。是以真谛在果。巳鉴纰谬。彰之摄论。可不信欤。
萨埵。唐言有情。旧曰众生。误也。薄呼缮那。唐言众
生。有情。众生。梵语全别。不可滥翻也。摩诃。言大。萨
埵。言有情。谓觉有情大有情也。觉是所求。有情是
能求。觉者有情。名通三乘。故以大有情简之。显非
求中下乘觉有情也。又觉是所求境。有情是所为
境。谓具自他大愿。求于妙觉利有情故。又萨埵者。
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于大觉。故名菩提萨埵。今
为此方好略。于菩下去提。萨下除埵。是以但言菩
萨。此通诸位。今取地上。应言摩诃萨。而文无者。为
存略也。】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之所以。二舍利子下。释前度一切苦厄所由。三是
故下。牒初类后。】
「舍利子。」
【前中言舍利子者。对扬之宾。具依梵本。应云舍利
弗怛罗。舍利者。是鸟名。旧翻为鸲鹆。或云身。三藏
云并非也。舍利鸟者。即春莺也。似鸲鹆耳。然此之
鸟。极为黠慧。音声变转。纵任自在。其于众鸟蔑以
加也。然此方目斯鸟其名不一。不可的以一名当
之。故存本音耳。弗怛罗。唐的言子。为之翻之。舍利
是其母名。其母为性。聪敏辨捷。谓印度国方之于
莺。因以名焉。母先才哲。虽复逾伦。然与兄狗祉罗
对论。常屈于兄。及怀此子。兄常被屈。暨于八岁。凡
所言论。诸国论师莫有敌者。时人以母聪颖。今子
更逾。欲显母子聪颖。慧高群哲。故以母之嘉称。式
标其誉。问。今所破显。执尽理显。斯盖大士之职司。
非小学之尸务。今命舍利子而为对扬。岂不差根
耶。答。诸佛所化。菩萨名同。复何怪人。执二乘人。执
法情固。然舍利子于二乘中。智慧为最。今亲对佛。
知法性空。类励同乘。达法无性。不应执实。又佛力
加被。令解空除执。以励不暨也。】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文中第一释前见蕴空之所以。何以故。时众疑云。
一切众生。悉皆见知色等五蕴是其实有。今何以
故言菩萨见空。故今明遍计所执色等五蕴本来
空无。譬目热眩。而于空中现种种色。此色与空。一
而无二。遍计执色亦复如是。烦恼热眩。于自心中
有空现色。而此色性与空不异。都无所有。故告舍
利子言。色不异空。若色实有与空异者。空中应有
五蕴。今诸菩萨。以真实正智。见遍计色蕴本自空
无。故言色不异空。色既不异于空。空复岂当而得
异色。故言空不异色。既不相异。所以言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色之与空。平等平等。无有差别。故知此
色本来自空。非是菩萨强观使空。若色实有不空。
菩萨强观使空。菩萨便成颠倒。凡夫见实。应非颠
倒。而实不尔。故知色空。受想行识等亦复如是者。
如色与空不二。馀四蕴等理亦同然。】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第二释前度一切苦厄所由。正由色等五蕴毕竟
同空。无有生灭等故。是故苦厄亦无。故云度也。就
此文中。凡约四门。以显同空所以度厄。有人言。色
等诸法定性是有。何以故。是诸智人。或谓色等诸
法从自体生。或谓从他生。或谓自他共生。或无因
生。种种说色等法生。何故言空。无有苦厄。故今佛
告舍利子。是色等诸法。但有空相。而无有生。汝若
言色等诸法从自体生。则一法有二体。所以然者。
若直一体。则无有生。若言从自体生。则有自体为
能长生。复有所从生。故有二体。若能生之自体。复
之。明此空者亦复非是所證得境。故中观论曰。大
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于空。诸佛所不化。
何以故。本为有病。借空以除。有病既除。空亦自止。
如雹摧草。草死雹消。若其不然。舍有取无。譬犹逃
峰趣壑。俱不免于患。如何可自止。
上来寄就遣
执约因门以明般若。
自下第二寄就显證约果门以明般若。因则无依
无得。果则无相。无相般若。未曾因果。为化有情。假
作因果名说。就此文中。复有其二。初明依般若故
得涅槃。二明依般若故得菩提。此亦假言依般若
得菩提耳。】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
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前中又五。初牒前起后。故言以无所得故。二明能
依之人。故言菩提萨埵。三明所依般若。四明开解
脱门。五正明契證解脱。初三前巳说。第四明开解
脱门。无有挂碍者。即空解脱门。谓达诸法自他俱
空。则能观之智。不为有性之所挂碍也。言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者。此明无相解脱门。由證诸法自他
俱空故。则知诸法无相。所以然者。若不知诸法无
相。外为相碍。内多恐怖。若證诸法无相。外不为相
碍。内则无有恐怖也。远离颠倒梦想者。明无愿解
脱门。由證法无性。外不为相碍。内无恐怖故。达知
诸法但是颠倒。犹如梦想。虚妄不实。所以远离。不
起愿求也。究竟涅槃者。正明解脱果。上空无相愿。
但是所入解脱之门。由此门故。便能趋入究竟涅
槃解脱之处也。亦可无有挂碍。明得法空。由达法
无性故。智无滞碍。无有恐怖。明得人空。由不计我
故。内无恐怖。远离颠倒者。重牒人空。远离梦想者。
重牒法空。由于二空通达无累。故能究竟證涅槃矣。】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
【第二明由依般若能證菩提。文中有三。初明能依
之人。前得涅槃。寄就菩萨。明从因至果。今得菩提。
假就诸佛。明果由因得。此即影略互显门也。二依
般若下。明所依之般若。三正明所得菩提。菩提之
言。此翻为觉。旧言道者。谬也。但觉通三乘。二乘觉
有上。故以阿耨多罗言简之。阿此言无。耨多罗言
上。三藐言正。三言等。菩提言觉。谓无上正等觉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
蜜多咒。」
【第三广叹显胜。文中有三。初四句正叹。由依般若。
能治二执。能證二果故。故知般若是大神咒等。夫
为咒者。以灭恶生善故。能销四魔怨敌。故言是大
神咒。能破二种痴障。故言是大明咒。此二叹能灭
恶。一切善中无有过失。故言是无上咒。佛为众圣
中尊。名为无等。从般若生。故般若名无等等。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