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唐-宗密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1a 页

*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 ○纂要疏文分(三)

* 初标题目(二)

* 初经疏名题
* 二作者嘉号
* 二叙宗旨(二)

* 初叙赞经旨(二)

* 初通明起教之缘(二)

* 初明迷真起妄(二)

* 初真空
* 二妄有
* 二明习妄流转
* 二别明说教之意(二)

* 初叙说阿含之意(二)

* 初正叙
* 二结判
* 二叙说般若之意(二)

* 初总示大部(二)

* 初叙教释意
* 二显瑞彰会
* 二别示今经(二)

* 初略标指
* 二广叙赞(二)

* 初叙叹幽玄(二)

* 初具叙一经诠旨(三)

* 初正叙
* 二反显
* 三顺结
* 二结叹四法幽玄(三)

* 初正结叹
* 二示难了
* 三彰谬解
* 二引文结显
* 二述造疏意(二)

* 初示疏论师承有据(二)

* 初示论师承斥他添削
* 二明今述解不攻异端
* 二示名题义意在下
* 三解本文(二)

* 初偈文归请
* 二开章正释(二)

* 初标列章门
* 二依章正释(四)

* 初辨教起因缘(二)

* 初总论诸教(二)

* 初通赴机缘
* 二剋就佛意
* 二别显此经(五)

* 初对治我法二执(三)

* 初标
* 二释(二)

* 初总标拘执起障
* 二别示二障过患(二)

* 初烦恼障
* 二所知障
* 三结
* 二遮断种现二疑(二)

* 初标
* 二释
* 三转灭轻重二业(二)

* 初标
* 二释
* 四显示福慧二因(三)

* 初标
* 二释(二)

* 初未说失为凡小
* 二已说得为佛因(二)

* 初顺释
* 二反显
* 三结
* 五发明真应二果(三)

* 初标
* 二释
* 三结
* 二明经宗体(二)

* 初明宗(二)

* 初统明诸教
* 二别显今经(三)

* 初约法正立
* 二约喻释成
* 三约行结显
* 二明体(三)

* 初标立
* 二正释
* 三总结
* 三分别处会(二)

* 初总明佛说大部处会(二)

* 初总示大部
* 二别显此经
* 二别明传译此卷时主(三)

* 初正明东土翻译前后(二)

* 初通辨诸译
* 二剋示所传
* 二因辨西方解释异同
* 三示今科判依据差别(二)

* 初正明科释所依
* 二结成立题所以
* 四释通文义(二)

* 初解题目(疏二)

* 初释所诠(三)

* 初释金刚(二)

* 初翻名示相
* 二约法辨义(二)

* 初引经论总彰二义(三)

* 初总标深辨
* 二引教委释
* 三结显喻旨
* 二引真谛别示六种(二)

* 初正明六种
* 二结示傍正
* 二禅般若(二)

* 初翻名略指
* 二引教广释(二)

* 初引论别相释(二)

* 初明总摄三慧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1b 页
* 二引论文释成(二)

* 初正释成
* 二配因果(二)

* 初双引论
* 二双解释
* 二引经通相释
* 三释波罗蜜(三)

* 初约语对翻
* 二约义顺释(二)

* 初释义
* 二通难
* 三顺义通结
* 二释能诠(二)

* 初翻名
* 二释义
* 二释经文(疏二)

* 初科分
* 二随释(经三)

* 初序分(二)

* 初證信序(疏三)

* 初明建立因
* 二明建立意
* 三正释文义(二)

* 初标列述意
* 二依科解文(六)

* 初信(二)

* 初合释
* 二单释
* 二闻(二)

* 初正释我闻之义
* 二商较所闻之法
* 三时(二)

* 初拣显释
* 二会法禅
* 四主(二)

* 初翻名
* 二释义(二)

* 初引论正释(二)

* 初约体离念释
* 二约位三义释
* 二引论反释(三)

* 初反显
* 二引證
* 三顺结
* 五处(二)

* 初释舍卫
* 二释祇园(二)

* 初总指
* 二别释(三)

* 初释祗陀
* 二释给孤
* 三释园字
* 六众(二)

* 初释标类
* 二释举数
* 二发起序(疏二)

* 初叙意
* 二随释(经二)

* 初戒(疏七)

* 初释化主
* 二释化时
* 三释化仪
* 四释化处
* 五释化事
* 六释化等
* 七释化终
* 二定(疏二)

* 初正解此文(三)

* 初并资缘
* 二净身业
* 三正入定
* 二通前表法(二)

* 初约大云广辨(三)

* 初标
* 二释(二)

* 初表通序
* 二表别序
* 三结
* 二引资圣略明(二)

* 初正明
* 二引證
* 二正宗分○
* 三流通分○



* ○二正宗分(疏二)

* 初标列章门
* 二依章随释(二)

* 初依无著悬判(三)

* 初正示七句(二)

* 初牒标
* 二随释(七)

* 初种性
* 二发起
* 三住处
* 四对治
* 五不失
* 六地位
* 七立名
* 二总指后四
* 三广释第三(三)

* 初正辨十八住处(二)

* 初牒标
* 二随释(十八)

* 初发心住
* 二波罗蜜相应住
* 三欲得色身住
* 四欲得法身住
* 五修道无慢住(三)

* 初正示此文
* 二通叙后段
* 三别结对沿
* 六不离佛世住
* 七愿净佛土住
* 八成熟众生住
* 九远离外论住
* 十观破色身住
* 十一给侍如来住
* 十二远离退失住
* 十三忍苦住
* 十四离寂静味住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1c 页
* 十五證道离喜住
* 十六求佛教授住
* 十七證道住
* 十八上求佛地住(六)

* 初国土净具足
* 二见智净具足
* 三福自在具足
* 四身具足
* 五语具足
* 六心具足
* 二重以八义相摄
* 三更约地位配释
* 二依天亲科释(二)

* 初牒章分文
* 二依章正释(经四)

* 初善现申请(二)

* 初整仪赞佛(疏二)

* 初释请人
* 二释请仪(二)

* 初正释经文
* 二别解菩萨
* 二正发问端(疏二)

* 初释当机
* 二释正问(三)

* 初释魏本
* 二会当经
* 三引论證
* 二如来赞许(疏三)

* 初印赞所赞
* 二敕听许说
* 三标劝将陈
* 三普现伫闻
* 四如来正说(二)

* 初正答所问(二)

* 初举总标别以牒问(疏四)

* 初正释经文
* 二斥他谬判
* 三详定经旨
* 四牒难释通
* 二约别显总以答问(二)

* 初答安住降心问(四)

* 初广大心(疏二)

* 初释标
* 二释列(三)

* 初受生差别(二)

* 初释文
* 二通难
* 二依止差别
* 三境界差别
* 二第一心
* 三常心
* 四不倒心
* 二答修行降心问(五)

* 初总标
* 二别释
* 三总结
* 四显益(疏二)

* 初科释文意
* 二别辨喻旨
* 五结劝
* 二蹑迹断疑(疏二)

* 初约谕分文
* 二依论科释(经二十七)

* ○初断求佛行施住相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举疑因以问
* 二防相得以酬
* 三释体异有为
* 四印佛身无相(疏二)

* 初释前二句(二)

* 初正释
* 二引證
* 二释后二句(二)

* 初正释
* 二引论释(四)

* 初引起信
* 二引肇注
* 三引本论
* 四引无著
* ○二断因果俱深无信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约无信以呈疑
* 二诃疑词以显信
* 三明能信之所以(二)

* 初明历事善友积集信因
* 二明善友所摄成就信德(二)

* 初明摄受得福显福德门(疏二)

* 初释佛知见
* 二释得福德
* 二明摄受所以显智慧门(疏二)

* 初叙意
* 二科释(经二)

* 初正明已断虫执(疏二)

* 初师释经文
* 二商较经旨
* 二因显未除细执(疏二)

* 初释总明二相
* 二释别明二相(二)

* 初正辨二相
* 二别解徵意
* 四示中道之玄门



* ○三断无相云何得说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问答断疑(四)

* 初举疑因以问
* 二顺实理以酬
* 三释无定法之言(疏二)

* 初引无著
* 二引天亲(二)

* 初释文
* 二通难
* 四释无取说所以
* 二较量显胜(四)

* 初举劣福以问
* 二释福多以酬
* 三判经福超过(疏二)

* 初正释经文
* 二别示句相
* 四释超过所以(二)

* 初正释
* 二转释



* ○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入流果(疏三)

* 初正释经文
* 二商较果證
* 三结断疑情
* 二一来果
* 三不来果
* 四不生果(疏二)

* 初辨得名
* 二分科释(经三)

* 初举所得以问
* 二明无取以答
* 三引己證令信(三)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2a 页

* 初明佛先印
* 二彰己不取
* 三却释佛意



* ○五断释迦然灯取说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



* ○六断严土违于不取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三)

* 初举取相庄严问
* 二释离相庄严答
* 三依净心庄严劝



* ○七断受得报身有取疑(疏二)

* 初随章指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问答断疑(疏二)

* 初总释喻旨
* 二别解非身(二)

* 初牒经略指
* 二引论广释(二)

* 初引本偈
* 二引论文(三)

* 初双标
* 二双释
* 三双结
* 二较量显胜(二)

* 初约外财较量广显经胜(二)

* 初较量胜劣(三)

* 初约多河以辨沙
* 二约多沙以彰福
* 三约多福以显胜
* 二释胜所以(五)

* 初尊处叹人胜(三)

* 初明处可敬
* 二显人获益
* 三显处有佛
* 二约义辨名胜
* 三佛无异说胜
* 四施福劣尘胜
* 五感果离相胜
* 二约内财较量倍显经胜(二)

* 初较量胜劣
* 二择胜所以(五)

* 初泣叹未闻深法胜
* 二净心契实具德胜(二)

* 初正明
* 二拂迹
* 三信解三空问佛胜(三)

* 初总标信解
* 二别显三空
* 三如来印定
* 四闻时不动希有胜
* 五大因清净第一胜



* ○八断持说未脱苦果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明超忍以断疑(二)

* 初明忍体

* 二明忍相(二)
* 初引一生證极苦忍(二)

* 初正明
* 二反显
* 二引多生證相续忍
* 二劝离相以安忍(疏二)

* 初引论叙意
* 二分科正释(经二)

* 初总标
* 二别显(二)

* 初对治不忍流转苦
* 二对治不忍相违苦(疏二)

* 初引无著显意
* 二约天亲释文



* ○九断能證无体非因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断疑(疏二)

* 初略销经意
* 二广释五语
* 二离执



* ○十断如遍有得无得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所疑(经二)

* 初举喻断疑
* 二赞经功德(二)

* 初总标
* 二别显(十)

* 初舍命不如(二)

* 初舍命福
* 二信经福
* 二馀乘不测
* 三依大心说
* 四具德能传
* 五乐小不堪
* 六所在如塔
* 七转罪为佛
* 八超事多尊(疏二)

* 初总叙意
* 二别科释(经二)

* 初供佛多中全具福
* 二持经多中少分福
* 九具闻则疑
* 十总结幽邃



* ○十一断住修降伏是我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问
* 二答(三)

* 初若名菩萨必无我
* 二若有我相非菩萨
* 三能所俱寂是菩提



* ○十二断佛因是有菩萨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2b 页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举疑处
* 二断疑念
* 三印决定
* 四反覆释



* ○十三断无因则无佛法疑(三)

* 初断一向无佛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显真如是佛故非无
* 二明佛即菩提故无得
* 二断一向无法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遣执遮疑
* 二释义断疑
* 三显真佛真法体



* ○十四断无人度生严土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三)

* 初遮度生念(三)

* 初明失念
* 二明无人
* 三引前说
* 二遮严土念(二)

* 初明失念
* 二释所以
* 三释成菩萨



* ○十五断诸佛不见诸法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约能见五眼明见净(疏二)

* 初引偈彰意
* 二分科释文(经五)

* 初肉眼
* 二天眼
* 三慧眼
* 四法眼
* 五佛眼(疏二)

* 初局释当文
* 二通前总显(二)

* 初引无著义总释
* 二约古德偈重结
* 二约所知诸心明智净(五)

* 初约一个恒河以数沙
* 二约一河中沙以数河
* 三约沙河中沙以数界
* 四约尔所界中所有生
* 五约一一众生所有心(三)

* 初总明染净以标悉知
* 二会妄归真以释悉知
* 三推破杂染以释非心



* ○十六断福德例心颠倒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问福答福
* 二反释顺释(疏二)

* 初引论正释
* 二问答解妨



* ○十七断无为何有相好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由无身故现身
* 二由无相故现相



* ○十八断无身何以说法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三)

* 初遮错解
* 二释所以
* 三示正见



* ○十九断无法如何修證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三)

* 初以无法为正觉
* 二以平等为正觉
* 三以正助修正觉



* ○二十断所说无记非因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



* ○二十一断平等云何度生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遮其错解
* 二示其正见
* 三反释所以
* 四展转拂迹



* ○二十二断以相比知真佛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五)

* 初问以相表佛
* 二答因苗识根
* 三难凡圣不分
* 四悟佛非相见
* 五印见闻不及



* ○二十三断佛果非关福相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四)

* 初遮毁相之念
* 二出毁相之过
* 三明福相不失
* 四明不失所以(二)

* 初明得忍故不失
* 二明不受故不失(二)

* 初正明
* 二徵释



* ○二十四断化身出现受福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斥错解
* 二示正见



* ○二十五断法身化身一异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2c 页

* 初约魔界破一异(五)

* 初细末方便破粗色(疏三)

* 初引天亲明断疑
* 二引无著破执法
* 三引大云示破相
* 二不念方便破微尘(疏二)

* 初约断疑释
* 二约破法释
* 三不念方便破世界
* 四俱约尘界破和合(疏二)

* 初引天亲解
* 二引无著解
* 五佛印无中妄执有
* 二约止观破我法(二)

* 初除我执(二)

* 初斥错解
* 二遣言执
* 二除法执(二)

* 初除分别(疏二)

* 初明无分别所依(二)

* 初总徵三法
* 二别释第三(二)

* 初总标
* 二别释(二)

* 初总彰三义
* 二转释后义
* 二正显无分别理
* 二显本寂



* ○二十六断化身说法无福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经二)

* 初明说法功德
* 二明说法不染(疏二)

* 初引无著解(二)

* 初申经意
* 二销经文
* 二引大云解



* ○二十七断入寂如何说法疑(疏二)

* 初随章叙疑
* 二依经断疑(疏二)

* 初开章指文
* 二随章辨释(三)

* 初约两论释九喻(二)

* 初约本论断疑
* 二兼无著释相(二)

* 初据论分文
* 二随文正释(四)

* 初自性相(二)

* 初释章意
* 二别解文(三)

* 初星喻见
* 二翳喻相
* 三灯喻识
* 二著所住味相
* 三随顺过失相(二)

* 初释章意
* 二正解文(二)

* 初露喻身
* 二泡喻受
* 四随顺出离相(三)

* 初释章意
* 二正解文(三)

* 初梦喻过去
* 二电喻现在
* 三云喻未来
* 三总结示
* 二约诸经显喻意
* 三会秦经明广略(二)

* 初指喻显法
* 二正会广略



* ○三流通分(疏二)

* 初随经文别释
* 二引论疏赞释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3a 页

* 十八住阶位图











* 十八住阶位图说

(第一生配初发心住并摄前十信及馀九住共二十心二中是六波罗蜜故次配六行四中法身分
言说證得于證得中开智相福相故配后三行第十八中有六种具足初一具足配二地至等觉十
位后五无上具足配妙觉位其馀配属可见)。

详夫诸教所说地位差互不同或说五十二位或将
十信摄入十住但说四十二位于中或复开前合后
开后合前或前后俱开俱合开之则广合之则狭又
或借小明大借权明实名相位号出入淆讹徇名遗
旨多见差谬乃至楞伽诸典泯之全无缨络等经具
说成有若有若无若广若狭皆随宜之说也惟华严
行布万殊圆融一际有无阔狭悉皆无阂方为了义
耳所以者何以约法则无约人则有今经云一切贤
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故无差别故有于差
别中不无阔狭也论主既仰师补处深悉经义以宗
派兼明故正住中道不堕有无以法喻齐显故初后
中间酌于阔狭配十八住处说三地五位诚尽善矣
记主云然其行人念念须冥佛境反穷果海自然阶
降不同若预等级用心毕竟障于證入况此经宗无
相岂合列位浅深但约情惑渐薄地位转高义相稍
同故略配摄也斯言得之然今之人乃有以此而病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3b 页
无著者嗟乎不解即相离相妄谓一向无相所以堕
增上慢因果不分谬执经宗非毁先圣好心学般若
者幸勿徇此一边之见住于中道离障證真依无为
法入贤圣位则庶乎其不差矣。







* 二十七疑脉络图











* 二十七疑脉络图说

(首曰主者即不住相布施也以此是疑主故展转生起至二十七于中第三出十疑第十一总承前
疑是为脉络肯綮处馀疑可知)。

佛乃不思议人经名不思议说不思议者非思议能
解也非思议能解者无思议者乃能解也无思议能
解者非思议竟莫能解也何以故如上二十七疑来
自经文之外已非思议所及然有次序来者有隔越
来者有通贯来者有分承来者次或可知隔即难晓
况通贯分承乎譬犹身中血脉地中泉脉经络支派
潜伏流注殊非寻常义现于文易开物解者比也况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3c 页
加之以粗心浅心徇臆见妄生穿凿何关经义故曰
非思议能解也弥勒以补处之智冥妙觉之经演难
思之偈授登地之人曰断种种疑天亲始理疑脉以
贯经曰断二十七种疑故曰无思议者乃能解也昔
者以文求义矛盾何多今也以脉定文参商斯绝违
惟见其顺塞惟见其通断惟见其续暗惟见其明细
心深心虚所见好古敏求之力也故曰非思议竟莫
能解也好心学般若者当澄神摄虑熟玩而细研之
将见此经全体血脉朗然跃现于文字句偈之表由
是永断群疑深解义趣依解起行行起解绝不妨从
思议中亲到无思议处即是亲见不思议人亲闻不
思议说也尚勉之哉。









*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序

一切众生自性般若与诸佛平等众生唯妄执未谢
故波迸六道甘沦溺而不之返世尊为说一切修多
罗不过令其于己躬下證其本有如是之事而已然
诸契经演说不同有曲有直有纯有杂唯金刚般若
一经破执断疑最为直说纯说者也此经总之则一
析之有三种一曰实相般若如金之坚即理经也二
曰观照般若如金之利即行经也三曰文字般若如
金之光即教经也利根圆获钝者浅执昔六祖大师
闻客诵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峰老人读至荷担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4a 页
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豁然悟入此顿见实相
最上利根也其次则明观照又次则信文字至于但
信文字根斯为下矣然末世顿入者少故理由行證
行藉教明则文字实又二种般若之津筏也是经文
则甚略而义该大部入位上流乍难窥测然自创译
已来此方疏释约数百家深经浅解已谓少益况偏
辞臆说至有不堪闻见者乎昔佛灭后西域有无著
菩萨入日光定上升兜率诣弥勒问此经义弥勒以
八十偈颂之无著出定与其弟天亲各禀偈造论二
论互释经旨弥深仍非浅智所了唐圭山大师以妙
悟之姿泳游教海悯物兴慈遂正本二论旁采诸说
述纂要疏二卷辞精理极为众释中最然一往读之
不了者什犹六七石壁师别为广解又失之太繁长
水师复起而剪削之成刊定记而疏义显矣疏义显
而后金刚般若教行理三经乃无不显矣但今宇内
谬解偏多传讲诸师又恒习世本各封己见以故鲜
知宗尚嗟乎独不思圣凡愚智藐若云泥无著是登
地菩萨天亲是地前加行菩萨二人亲禀弥勒弥勒
是补处大士亲禀释尊今疏悉依二论则疏即佛语
佛语不宗将谁宗乎策昔因阅藏幸遇斯文精研三
复如获重宝但以疏记别行寻讨维艰文义连绵科
章间错起止血脉作者犹迷于是不量庸愚秉笔从
事校经节疏会记编科缮写严覈至三脱其稿于中
添削釐合殊费斟裁俾览者无神昏目眩之嫌有执
谢疑除之益特授剞劂以广流传或曰子禅者也乃
事经疏之学耶予曰噫子过矣请无远论即圭山长
水二师一则宗大鉴而彻禅源一则叩琅邪而悟心
要亦皆续教内之真传即文字而直指苟具正眼岂
存二见况此般若者乃觉体之异名种智之殊号性
空缘会法尔无差功德发心本无限齐吾将流通如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4b 页
是之经以期己他之兼利也流通文字用严化身流
通观照用严报身流通实相用严法身如是则为具
足佛身何以故生了二因决能成就故经云是经义
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诸有福智者应作如是
观。

康熙甲辰岁仲夏之吉荆溪后学行策书于武林之
河渚草堂














* 例言


* 此经六译秦译称最传布既广讹舛滋多故校诸疏本亦各差互今经字句一依北藏原本勘正。
* 此经注释无虑数百家虽有数家正疏然皆互有短长其尽善尽美唯纂要一疏而已故今疏文悉遵原本无敢移易其刊定记文既会归本疏下首末开合不无增损字面贵使文义允当耳。
* 凡疏钞合本多见以两文并书而首标疏钞字者其不便有二一者遇条分缕析处标字太烦二则于义未安盖钞不得与疏并列犹之疏不得与经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4c 页
* 此中分科须辨四种不同有记中所列之疏科有疏中所列之经科有疏中自列之疏科并节释之经科重繁错杂初学多迷今前二种皆加圈别之仍分黑白使疏记首尾血脉通贯其后二种准疏文一例书之庶井然易见。
* 记中科题有遗前失后者窃意补之有应立不立者增入之有疏自列而记复列者剪削之或安科取便失次者随位置之或科名未尽善者略更易数字非敢妄专务期允当览者无以差脱见疑。
* 经文十八十九二疑之间有尔时慧命须菩提至是名众生一段计六十二字秦译原无系后人添入故疏不释然魏译有之二论亦皆释之添亦无失况记有补释之文今从世本添入如秦译法华普门品中添入隋偈亦无失也。
* 配十八住处断二十七疑为两论之纲宗一经之枢要若阶位不明则昧于横判脉络不清则迷于竖释今各为图说系于全科之后使开卷按图瞭然在目不致寻文难了。
* 疏记两文之中字句并多错谬北藏且不可凭何论他本今则揆之文义苟一字不安必周遍搜寻得之旧册或深思自悟释然无疑具摘诸讹附于卷末一以见雠勘之难一以出藏本之误惟览者悉之。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5a 页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一
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
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
宋 长水沙门子璿 录记
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

刊定记序云释氏教金刚经世所由来尚矣自秦
至今凡几百载讽诵无卑高感应盈简牍利及幽
壤而达乎神明盖趣大之坦涂破小之宏略也故
补处颂以为本二论释而有贯诸疏互解或依或
违圭山大师撮掇精英黜逐浮伪命曰纂要盖取
中庸复申记略用备传习石壁师仍贯义意别为
广录美则美矣辞或繁长后学多不便用今更刊
定剪削烦乱俾流而无滞学而思讲庶吾道无坠
地之患也已。
大宋天圣纪号之明年季冬月甲子
日序

【●疏文分三初标题目二初经疏名题。】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并序)

【记云此题九字从宽至狭能所六重一能所释谓
金刚等五字是所疏论下四字属能二能所诠谓
经字属能金刚等四字是所三能所简有二一简
通谓经通一代时教般若唯属当部二简别般若
犹通八部金刚但属一经五能所喻金刚是能般
若属所六能所纂纂字属能谓疏主也要字是所
谓正义也若著并序二字复加一重二字是能上
皆所摄然此七重不出教行人理谓经及疏论并
序五字是教谓能诠能释能序也般若通行谓观
照也纂字属人即疏主也金刚要字属理金刚喻
实相即真理要字是正义即道理既知一题能所
去取须知题内义理浅深金刚有三义谓坚利明
也般若亦三义谓实相观照文字也经有三义谓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5b 页
常贯摄也疏亦三义谓疏决布也论者议也亦三
义谓议理议智议行也纂要亦三义谓要义要行
要文也且金刚三义者以万物不能坏能坏于万
物复能有照用可喻三种般若矣坚喻实相以其
虽经多劫流迸六道未尝生灭未尝亏缺故云坚
也故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
增不减等利喻观照般若谓此显时照诸法空故
言利也故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
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乃至云无智亦
无得等明喻文字般若以文字能诠显彰明实相
观照令显现故由斯三义似彼金刚故举金刚以
喻般若然此般若诸佛众生悉皆有之由彼在缠
故不能利用苟能闻教解悟内外熏力则能断烦
恼出生死理智相冥能起大用与佛无异其犹金
在矿中不能随用苟能出矿必能成器断物故知
此慧无不有之故知此慧能建大义今云般若盖
大慧之梵音也金刚即般若之正喻法喻双彰故
曰金刚般若也若准经题具足合云波罗蜜即叹
慧之功也唐言彼岸到此犹西域之风若顺此方
合云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涅槃为对生死之此故
号涅槃为彼意明般若是到彼岸慧斯则慧之别
相也然到彼岸慧略有二意所谓顿渐也顿者此
慧显时一刹那间照诸法空即是到彼岸故名到
彼岸慧以不历多时乃名为顿渐者虽则顿照法
空且习以性成任运计执所以策彼顿悟之慧觉
察妄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此则究竟到于
彼岸亦名到彼岸慧以历多时故名为渐渐之与
顿迟速虽殊一总得名到彼岸慧所以具足合云
金刚般若波罗蜜今略不言也次明经字具三义
者然准诸家解释共有多义谓涌泉出生绳墨结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5c 页
鬘之类若佛地论中唯说二义谓贯也摄也贯穿
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且如来入灭二千馀年
遗风若存得闻正法者斯皆经之贯穿义也众生
流浪莫知所从得佛教门咸归正趣者斯皆经之
摄持义也具此二义故名为经今以此二复加常
义以对三种般若谓实相常观照贯文字摄也然
此一经罗什所译句偈清润令人乐闻至今长幼
高卑盈于寰宇靡不受持此经也疏论纂要者即
此一卷疏文也疏即青龙大云资圣尘外等疏疏
谓疏通理趣决择义相布致文言也论即天亲无
著智度金刚仙功德施等论一一论中任运议于
理智行也问既有疏论释经何必更制斯疏答以
纂要故即是纂他疏论之要义而成此疏也然纂
要之设总有两意一则上符圣旨二则下协人心
意显诸说有不符圣旨不协人心者且初意者只
如此经是空无相宗有以法相行位广列而释此
则不符圣旨失于宗故故序云或配入名相著事
乖宗有人闻是空宗便作一味无相道理解释此
亦不符圣旨以宗虽无相义乃千端既以一味解
释斯则迷于末也故序云或但云一真望源迷派
前则乖宗不迷派此则迷派不乖宗互有得失俱
未圆畅复有纵于僻见以之注释宗派俱失不足
评量故序云其馀胸谈臆注不足论矣然其诸说
虽各有舛的以未兼畅故皆判云不符圣旨也今
制此疏不添法相免乖于宗随文释之不迷于派
离前二过宛乎得中此则超然独符圣旨然今疏
内皆用圣言故序云故今所述不攻异端疏是论
文乳非城内况二菩萨师补处尊补处如来师释
迦佛展转推本佛佛相承降及无著天亲更无异
说故知此疏便是佛言谤此疏者即同谤佛也故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6a 页
序云且天亲无著师补处尊后学何疑或添或弃
次下协人心者且诸家章疏在理未当于文且繁
致令学人少敢措意故转念者广通会者稀故序
云致使口讽牛毛心通麟角然今此疏撮其枢要
直下销经经疏相兼盈五十纸不问缁侣尘俗可
以留心不唯上中下根可以学习有斯两意所以
述之此则前智后悲自他兼利也故云金刚般若
经疏论纂要并序者并谓兼及也序者叙也叙述
经疏之意也又序者绪也谓头绪也意明此半纸
之言是述疏入作之头绪也。
●二作者嘉号。】

「京大兴福寺沙门宗密述」

【京者都也大也即士庶贵贱都会之大处也然是
西京非谓东北以有大兴福寺暗拣故不言西也
沙门梵语此云勤息谓勤修众善止息烦恼释众
之通号也述者明非制作符上纂要之言但是叙
述先圣之旨非别制作故也例如孔子云述而不
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二叙宗旨二初叙赞经旨二初通明起教之缘二
初明迷真起妄二初真空。】

「镜心本净像色元空。」

【上句即真性离缘下句即缘无自性大约如此若
其委明应先略配后当广释略配者此两句中镜
像是喻心色是法本净元空通于法喻以镜喻于
心以像喻于色像是镜之所现如色是心之所现
镜虽现像其像元空即显镜本净也心虽现色其
色元空即显心本净也言本净者即是性净通因
果凡圣故故华严云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
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此略指配也若广释者镜
即人间所用之镜然有尘薶不堪用者有虽净而
在匣者有净无尘垢挂之高台万像斯鉴者今取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6b 页
后者为喻心者性相二宗所说各异相宗说者或
以集起为心唯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或以
缘虑为心通于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然此所
说但是有为生灭非今所喻性宗说者即如来藏
本源自性清净心也然今所明正是此心以是迷
悟根本凡圣通依世出世间皆不离此所以起信
论中立为大乘法体故论云摩诃衍者一法二义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
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又云依一心法有二
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
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以
真如门是通相故摄一切生灭门虽是别相以是
即真如之生灭亦摄一切以此二门同依一心为
源则知万法不出此心又如华严是圆极一乘亦
以此心为一真法界之体故彼疏说统四法界为
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
一心体绝有无相非生灭乃至云诸佛證此妙觉
圆明现成菩提为物开示等然此一心有性有相
相则凡圣迷悟因果染净等异性则灵灵不昧了
了常知然此性相不即不离以相不离性故只向
同处异性不离相故只向异处同性不即相故未
始有差别相不即性故未尝不殊异盖缘性相一
味所以同异两存其犹一水波湿性相同异可知
然此灵心本非一切能为一切心之名字亦由此
立今云净者但约毕竟空义非是拣染名净以但
唯一心贯通染净故荷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一切诸法依此建立既为得失之秘府乃是升降
之玄枢称众妙门实为至矣今所辨者即是此心
然前所说相宗二种乃是此心之内生灭一门对
辨浅深故须料拣和会通摄则实无所遗本净者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6c 页
喻则可知法中有二意一则此心从本已来性毕
竟空故二则现为烦恼所缠而无染故此当起信
论中真如门也故大集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心
性本净心本净故烦恼诸结不能染著犹如虚空
不可玷污心性空性等无有二等像即镜中所现
万像色即本净之心所现诸法然所现法不出色
心今唯言色而不言心者一为文句窄故二为影
在下故三为以初摄后故前二可知后意者一切
诸法不出五蕴色之一字贯五之初今言色者举
初摄后也故大般若中每例诸法皆以色字为初
如云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
故一切智智清净等由是文虽标色而意兼于心
色心既彰万法备矣元空者喻则可知法中有二
意一即本来是空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
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二即现见空
故色等诸法本来是空迷人不知妄执为有虽然
执有未始不空故中论云诸法若不空即无道无
果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然此一句亦是
释疑恐人闻说心性本净复见论云是心则摄世
间法等便谓本具染等不合言净故下句释云像
色元空也意云色等若实则污净心色等既空凭
何污心如镜现秽像秽像元空似有实无云何染
污故云镜心本净像色元空也无上依经云清净
有二义一者自性清净是其通相二者离垢清净
是其别相宝性论中亦有二义一自性清净谓性
净解脱二离垢清净谓障净解脱魏译唯识论云
心有二种一者相应心所谓一切烦恼受想行等
二者不相应心所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
净心也今所明者即自性清净及第一义谛心故
云本净复次两句更互释成以上句释下句成色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7a 页
空义以下句释上句成心净义色若不空心则不
净心若不净色即不空由心净故色空由色空故
心净以色心二法不相离故当知由心净故方能
现色如镜净故方能现像染则不能又由色空故
不能染心如像空故不能污镜实则污也上句下
句法喻对明反覆相成故云互释。
●二妄有。】

「梦识无初物境成有。」

【此正当起信论中心生灭门也然此亦具法喻以
梦喻识以梦中所现之物喻境如人睡后作梦于
无物处见物喻心迷成识于无境处见境然虽物
依梦现而梦物皆虚虽境从识生而识境俱妄也
梦者如常人被睡盖所覆心识昧略恍惚成梦准
切韵中梦者心乱之貌亦云寐见曰梦意明心识
昏乱见于异事名之为梦识者本净一心忽然不
觉不觉是妄心性乃真真妄和合目之为识即是
第八阿梨耶识也故起信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
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
耶识无初者初始也意明此识无前际故然真心
妄识虽虚实有殊若究其源俱无初际然有两意
一则如佛顶经说烦恼菩提二俱无始谓自有此
真心已来便有此妄识非谓真先妄后亦非妄先
真后若言真先妄后即应诸佛更起无明若言妄
先真后何有无真之妄居然独立由是故知二俱
无始此则梦喻不齐却似金之与矿若言矿先金
后即合所弃之矿鍊之得金若言金先矿后应可
纯净金器重生于矿由是二物俱无初际于法可
知问如论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既言依真有
妄则是妄后真先何得说云二俱无始答不然所
言依者明妄无自体依真而成显本末之义非先
后之义故起信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7b 页
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
道经说二者谓妄体全空都无生起之踪迹故言
妄无始也故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即斯义
也若据此意梦喻正同以梦生时无踪迹故有兹
两意故云妄无初也然上梦矿二喻之中各取少
分共况一识无初之义方尽其理梦则喻无初法
矿则喻无初时若单用矿喻则妄识有实若唯取
梦喻则妄识有始今既分取相似之处理极成矣
物者即梦中所现之物也境者即是识中所变我
法等境成有者且如梦中所见自他境界觉来反
想即定是无正在梦时决定为有若不然者何有
赞喜谤瞋厌苦欣乐等事耶故知有也如庄子中
说庄周梦为蝴蝶都来忘却庄周及乎睡觉梦除
何曾更有蝴蝶为庄周时既不羡蝴蝶为蝴蝶时
亦不羡庄周彼此各行互不相识然准彼书意以
显生死齐平今之所引意明执实之义谓依于妄
识变起我法等相悟来了达则诚知是空若正迷
时定执为有若不然者何有贪瞋爱恶取舍等事
耶故知是有故成唯识论云依识所变妄见我法
犹如幻梦幻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
为实有外境然虽梦中见种种事推其根本唯一
梦心以梦心灭时梦事皆灭法中亦尔境虽无量
原其根本唯一识心识心灭时境界随灭故起信
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
无一切境界之相则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谅不
虚也由是三界世间一切有漏染法皆从妄识而
生故名此识以为妄本然一切有漏染法生起微
著次第总有两重一无始根本二展转枝末展转
枝末即后逐妄科中所明无始根本正当此段言
根本者即根本无明言无明者谓无妙觉之明故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7c 页
以就通相言之故当此识然根本无明具有二义
所谓迷真执妄也迷真者真即真心本不生灭德
相业用量过尘沙日用不知如狂如醉若贫女宅
中宝藏穷子衣内明珠虽有如无枉受艰苦故华
严经云于第一义不了名曰无明执妄者妄即五
蕴色之与心如幻如化本无实体众生认此为自
身心计虚为实故名执妄故圆觉经云妄认四大
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乃至结云由此妄
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然此二义递互相成举一
则兼未尝独立但若执妄必须迷真但若迷真必
须执妄譬如有人迷东必执西亦互相成立思之
可见。
●二明习妄流转。】

「由是惑业袭习报应纶轮尘沙劫波莫之遏绝。」

【此当妄法生起第二门展转枝末也由是等者谓
因此迷真成识现起世间一切境界缘此境界起
惑造业受报无穷此中惑业报应四字但是三道
然此三法诸教之中有名三障障圣道故或名三
道引心逦迤至业报故或名三杂染以性不清净
故又此三障更相由藉由烦恼故起恶业由恶业
因缘故得苦果初言惑者即烦恼也品类即根本
及随根本有六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有二
十谓忿恨覆恼嫉悭乃至散乱不正知等若以要
言之不出根本中三谓贪瞋痴即此三种便能成
就三界世间故华严云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
恶业无量无边等此惑因起由前无明迷平等理
妄认五蕴身心即此身心是过患根本故肇公云
约天地为高下约日月为东西约身为彼此约心
为是非老子亦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故知此身是一切过患根本既执之为
有遂分自他依此身心起诸烦恼于一切顺情境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8a 页
上起于贪心于一切违情境上起于瞋心以护自
身将为主宰也于此二中不知是妄任运而起乃
名为痴此等烦恼究其所因皆从根本无明而有
也次云业者然业虽无量统唯有三谓善恶不动
也由前贪瞋炽盛发动身口作诸恶业即身三口
四意三等十恶业也或有稍知因果贪来生荣乐
之事即翻恶为善持不杀等五八十戒即善业也
或厌下苦粗障忻上净妙离修有漏禅定名不动
业然此三种业虽胜劣不同皆由迷心所造俱有
漏摄故圆觉经中结三业云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由是则知前之三业皆依烦恼所成也言报应者
应即是报既有业种蕴在藏识因缘会时必须受
报涅槃经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
所脱之不受报尚书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
可逭由是有业心有报应然若推诸业体相都无
及受报时未尝差错恶因苦果善因乐果如影如
响的无差谬然泛论果报六道不同以类收之但
唯三种谓苦乐舍由前恶业为因即感三涂苦报
谓地狱饿鬼畜生也由前善业为因即感人天乐
报谓四洲六欲也由前不动业为因即感上界差
别之报谓色无色界也然于三界之中所受苦乐
之身是别业正报所居胜劣器界即共业依报正
报有生老病死依报有成住坏空器界空而复成
有情死而还生无始至今联绵不绝迷惑耽恋诚
可悲夫故法华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由是报因
业感业由惑成惑因无明无明无始一念妄有也
则知三界六道有情无情究其所从皆因梦识而
有袭习纶轮者袭谓承袭即相续义由惑发业业
能招苦次第相续故习谓熏习即相学义意明惑
业念念学学念念熏习故唯识云由诸业习气二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8b 页
取习气俱故名为习然此二义必互相资谓相续
故相学相学故相续故云袭习故唯识云前异熟
已尽复生馀异熟也譬如有人袭儒学文由承袭
于儒故方能学习于文又由学习于文故方能承
袭于儒也相资之义岂不昭然纶即纶绪谓众生
业种虽复无边终不一时受六道报报有次绪故
名纶绪然有两意一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故二如
人种物润者先生故轮即轮转谓生已复死死已
还生生死不停故名轮转或天上死人间生人间
死畜生生等故无常经云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
轮然此二义亦互相资由纶绪故轮转由轮转故
纶绪也其犹搔茧抽丝由彼丝轮转而不止故使
丝绪起之不绝亦由丝绪起之不绝故使丝轮转
而不止或可沦字其义亦通即没溺义也谓于生
死大河长受没溺故云沦涅槃经云若有众生乐
诸有为造作诸业是人迷失真常是名暂出还没
疏中且用轮字如向所说惑业则言其袭习报应
则言其纶轮然二二对辨亦互相资谓由惑业袭
习故使报应纶轮实由报应纶轮故令惑业袭习
斯则乘因感果依果造因因果相资以之不绝此
即十二因缘前前为因后后为果之义故唯识颂
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已尽复生馀
异熟或曰如是起惑造业受报轮转时劫长短耶
故次云尘沙劫波莫之遏绝也尘即碎十方世界
之微尘沙即殑伽河中如面之沙谓此河周四十
里沙细如面劫波者梵音此云时分大劫小劫长
时短时延促虽殊通名时分遏止也绝灭也莫之
遏绝者言不能止灭也意谓六道众生起惑造业
受生轮转已来将一沙为一劫波沙尽而劫波不
尽又将一尘为一劫波尘尽而劫波无尽尘沙有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8c 页
限劫波无穷相续至今不能止之灭之故云莫之
遏绝也然此二段字句虽多若论实事不过五字
谓心识惑业报其馀并是显叙真妄成立轮回之
辞意谓本是一心不觉成识起惑造业生死无穷
是故如来现身说教故大科云起教缘也。

●二别明说教之意如法华经云我以佛眼观见六
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乃
至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等文二初叙说阿含
之意二初正叙。】

「故我满净觉者现相人中先说生灭因缘令悟苦集
灭道。」

【初二句标佛现身也故者所以义我即指佛也言
满净者拣异分净以佛无明永尽无念之极故觉
即觉悟者即指人谓佛是觉悟之人也若梵语菩
提此翻为觉斯则约法梵语佛陀此云觉者斯则
约人今此辨人故言觉者亦可满字是总净觉为
别者字属人即明如来是满净满觉之者拣诸圣
人觉净未满唯佛如来三障都尽三觉具圆故号
如来为满净觉者若以此二望众生二乘菩萨诸
佛及本性料拣有两种四句一者众生不净二乘
菩萨分净诸佛满净本性但净二者众生不觉二
乘菩萨分觉诸佛满觉本性但觉今于此二四句
中皆当第三也现相者即化身相也人中者即现
化之处也唯向人中示相者天上著乐无由发心
三涂极苦正当难处唯于人中苦乐相兼对苦必
能发心所以佛出现化天上如病未发岂须针艾
三涂似膏肓之病不足医治人中如小瘵所萦堪
可与药故佛出现然如来现相总有四种谓他受
用报身大化小化随类化身等今明说此教者即
小化身也然有八相谓一从兜率天退二入胎三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9a 页
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
此论现身但明成道之相次明说法即转法轮相
佛成道之相身长丈六紫磨金容项佩圆光胸题
卐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八部拥卫四众钦崇巍
巍峨峨光映日月德相繁广不可具陈此小化身
其相劣弱若望受用即云泥有殊故法华经说长
者脱珍御服著弊垢衣珍御之服以喻受用之身
弊垢之衣即况紫磨金体盖以众生垢重不堪见
胜妙之身既不能见亦无所闻则于众生都无利
益大悲接物故现小化亦如法华经说穷子见父
踞师子床宝几承足富贵殊胜威德特尊穷子见
之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
之处长者见子默而识之乃至云即脱璎珞细软
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右手执持除
粪之器以此方便得近穷子此喻如来隐彼胜身
现于劣相也先说下正明设教此方佛事藉以音
声若无言教现相何益教先说小后方说大或曰
此明般若何论小乘答虽同佛言有深有浅若不
对辨安知浅深然一代佛教不出大乘小乘乃至
圆宗亦大乘摄其所宗者皆宗因缘虽则同宗因
缘于中浅深有异小乘即生灭因缘大乘即无性
因缘无性因缘者如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
是空空即无性义也今明小乘故云生灭因缘生
灭因缘者诸法缘会即生缘离即灭既生既灭足
知无常然则不无生灭之法以有法执故也然佛
出世先说小者有二对治故说生灭对治凡夫外
道执我我是主宰义既言生灭则知无主无主无
宰则无我也说因缘对治外道自然之计外道所
执多执神我有作受故兼执自然既言因缘则非
神我自然也为治此二是故先说生灭因缘即佛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9b 页
初成道始从鹿苑度五俱轮次度舍利弗目连迦
叶三兄弟等于十二年间所说即诸部阿含等经
是也令悟等者佛说此法意令众生悟四真谛也
此有两种因果谓集是世间因苦是世间果道是
出世因灭是出世果也苦即三苦八苦三苦谓苦
苦坏苦行苦八苦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
不得五阴盛集即业惑如逐妄中说灭即有馀无
馀二种涅槃入经可见道即八正道谓正见正思
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谛者诚实
义如世间苦集逼迫和合事无虚谬名为实义非
谓不生不灭名实即说苦定苦集定集等以是义
故四皆实也故遗教经云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
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即如佛于鹿苑为五比丘
三转四谛法轮之例也三转者一示相转示谓显
示苦行相等令其悟解云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劝
修转劝谓诫劝令其修断云此是苦汝应知此是
集汝应断等三作證转作證谓引己所作令其信
受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等意言我已
知已断已修已證汝等效我当知当断当修当證
如是说已一类小根之人如言启悟厌生死苦乐
求涅槃发心进修作五停心等七种方便断三界
四谛下分别粗惑得初果證乃至进修渐断三界
俱生细惑證馀三果得阿罗汉则令世间因亡果
丧出世间因生果證法华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
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故云先说生灭因缘
令悟苦集灭道也。
●二结判。】

「既除我执未达法空。」

【我执者即于五蕴总相计有主宰名为我执若一
一推求色等性中不见我体名为我空若见五蕴
之法实有体性名为法执若了五蕴如幻如化从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79c 页
缘无性名为法空既除者已尽也以小乘人闻说
生灭因缘不执于我故云既除我执未达者以未
闻说无性因缘犹计蕴法为实故云未达法空若
具言之合云既除我执已达我空未达法空未除
法执今则上执下空文影略故又既除我执便是
已达我空未达法空便是未除法执故也。

●二叙说般若之意二初总示大部二初叙教释意。】

「欲尽病根方谈般若心境齐泯即是真心垢净双亡
一切清净。」

【病根者喻法执也如人有病令人不安如木有根
能生枝叶意云二执如病令诸众生不得安乐若
取法执为病病即是根持业释也若取我执为病
是病之根即依主释今则病通二执根喻法执以
能所依二体异故我是能依法是所依以能从所
生故能非根根唯局所也由是凡夫有我执必兼
有法执二乘有法执不必具我执又二乘无我执
则未必无法执菩萨无法执则必无我执如因迷
杌方可见人等般若即慧也为显此法故遗言成
教教即文字般若即观照实相二般若也今约佛
论故通法教俱名般若也此中意云如来意欲尽
众生有执之病根方谈空宗之般若然大乘教法
无量无边何故此中唯谈般若谓正能破执大乘
初门二执若除真性自现故唯谈此除其病也故
古德云华严经如治国之法养性之药般若教如
定乱之将治病之药二经既尔馀可例知心境等
者然佛初说小乘心境俱有说大乘法相即境空
心有说般若教即心境俱空今正明此故云齐泯
心即心心所法境即诸识相分心通能变能缘境
通本质影像心境等亡故云齐泯谓约遍计则都
无所有如绳上蛇约依他则缘无自性如麻上绳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80a 页
由心故境由境故心境灭心空心如境谢然诸法
虽多不出心境心境既泯则一切皆泯也心经亦
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
至无意识界等故云齐泯即是真心者显非断灭
恐闻一切诸法泯之皆无诸法既无应成断灭故
此显云即是真心然此心与上心字不同上是缘
生妄心即前梦识也此是常住真心即前镜心也
为拣别故故特言真以一切诸法皆依此心若离
此心无别有法故经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尘因心
成体心之所现名曰依他执之为实乃名遍计依
计既泯即是圆成如绳依麻有蛇托绳生绳蛇既
亡则麻著矣此是疏主出般若之密意若据经文
则但言诸法皆空不言即是真心故下文云离一
切相即名诸佛文虽不彰意实如此若法性宗即
直于诸法空处显出真心故圆觉经云种种幻化
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乃至云
诸幻尽灭觉心不动故云即是真心也垢净双亡
者上言心境染净已含文未显彰故重明也意云
非但无诸有漏心境之法若于法中染净之法亦
复不有为对治垢染方彰净法之名所治之垢既
亡能治之法何立如无悭贪布施亦遣等则知若
理若智若因若果一切行位诸对治门悉皆不有
垢净并无故曰双亡故心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
尽等一切清净者此净与上净字不同上即对染
之净此名真空曰净以声闻怖空故言清净清净
即空义也大般若中或则云空或言清净然万法
虽多不出心境恐收不尽又约垢净重明斯则是
法皆摄竟无所遗故言一切也故大般若云善现
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乃至诸佛无上菩
提悉皆清净又非谓泯却心境显真心了然后亡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80b 页
垢净显真空此乃文家成隔句对若欲顺义应云
心境齐泯垢净双亡一切清净即是真心理则明
矣谓真心之中本无心境垢净等法名之为空非
谓无于心法成于断灭故唯识颂云初即相无性
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
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然此与
前迷真习妄正为翻对若无前意焉起此文。

●二显瑞彰会。】

「三千瑞焕十六会彰。」

【三千即三千大千世界如下所明瑞即祥瑞焕明
也佛说此经之时放大光明照三千界靡不焕然
复现种种奇异之事有此祥瑞故云三千瑞焕故
大般若经第一云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上自敷尼
师坛结加趺坐入等持王三昧安详而起一一身
分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各照三千大千
世界乃至云令此世界六种变动盲者得视聋者
得闻等又云其诸天人佛神力故各见于佛正坐
其前咸谓如来独为说法十六会彰者般若类有
八部谓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胜天王文殊问
金刚唐译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总一十六分前
五无名后十一分有名前六分品后十不分品即
初分七十九品第二分八十五品第三三十一品
第四二十九品第五二十四品第六胜天王般若
分一十七品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
第九能断金刚分第十般若理趣分第十一施波
罗蜜多分十二净戒十三安忍十四精进十五静
虑十六般若即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同前五分濡
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即第九分实相般
若即第十分道行小品各十卷同第四分光赞十
卷放光三十卷大品三十卷皆同第二分然上诸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80c 页
本开合大部文势次绪事理一一皆同但广略之
异唯仁王一本不在八部之中。

●二别示今经二初略标指。】

「今之所传即第九分。」

【如文。

●二广叙赞二初叙叹幽玄二初具叙一经诠旨三
初正叙。】

「句偈隐略旨趣深微慧彻三空檀含万行。」

【句有文句义句今通此二偈谓积句所成亦通此
二隐谓潜隐即现在无文如经中多无所断之疑
文及其住名略谓少也即现虽有文而不广故如
经中唯有能断之文及有住义旨谓意旨趣谓旨
之所归彻理曰深难觉曰微难觉有二意一为文
隐略故义趣难觉二为彻理故甚深难觉然隐略
深微之相即下所云慧即返流净用约断执观空
得名般若正翻为慧不云智也下释题中广辨体
相三空者即我空法空俱空也如下经云无我相
人相等即我空也我相即是非相等即法空也离
一切相即名诸佛是俱空也二空可知俱空有三
说一别观人法名二空同一刹那双观人法名俱
空二即二执既遣二空亦遣名俱空三即能所遣
时慧亦无住即与本性相应此时自无人法二相
及非法相等名俱空彻谓透彻慧是能彻三空是
所彻般若照时透过三空之表即与本源相应以
本心源非空非有为对人执方说人空为对法执
方说法空为对二执方说俱空即空是能对执为
所对所对之执既遣能对之空亦除空执两亡方
契本性若住空境未曰相应所以疏中特言慧彻
由是四加行位菩萨为取空相不名见道故唯识
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真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81a 页
住唯识今既彻于空相能所兼亡即同唯识见道
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
取相故檀含万行者梵音檀那此云布施含谓含
摄万行即菩萨所行之行不唯于万今举大数耳
以布施含于三施三施该于六度六度包于万行
以本望末故曰檀含万行也所以佛答修行唯言
布施故弥勒颂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
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住一十八处密示阶差断二十七疑潜通血脉。」

【此约二论以叙叹也准无著论中从佛正说以下
乃至经终分为十八住处谓第一发心住乃至第
十八上求佛地住即是修大乘行人从因至果安
住之处密示阶差者谓隐密示现行人修行入位
阶降差别之相以经中都无十八住名含有十八
住义以不显配故云密示前后浅深不同故云阶
差也然阶差之相在下正宗文前疏文具明断二
十七疑者准天亲论从佛答三问毕便蹑迹断疑
乃至经终二十七段谓第一求佛行施住相疑乃
至第二十七入寂如何说法疑潜通血脉者潜谓
潜闇通谓通流血脉者喻也以经中多分唯有能
断之语而无所断之言由是文起孤然势意断绝
及寻经旨皆有所因文虽不彰理且连贯以不明
显故曰潜通其犹人身血脉外虽不彰内宛流注
约喻显法故曰潜通血脉也此义见于逐段叙疑
之文。
●二反显。】

「不先遣遣曷契如如。」

【不先遣遣者即反显慧彻三空之义谓二执为所
遣二空为能遣又二空为所遣俱空为能遣以俱
空遣二空空病亦空故云遣遣如圆觉云应当远
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81b 页
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
复远离曷契如如者曷何也契合也如如者即上
三空之表本源真性也二空破执执丧空明空病
亦空方契本源真性也意云若不先遣遣即滞有
滞空何能契合真如本性然此语势亦是御注序
文彼云咸归遣遣之旨尽入如如之妙。

●三顺结。】

「故虽策修始终无相。」

【如经中度四生即是策修无生可度即是无相行
六度即是策修不住相布施等即是无相如是类
例遍于经中然度生修行合是有相今以无生可
度无住布施无法可说无我修善故顺经宗无相
之义一经前后无不谈此故曰始终又因心果心
咸皆如是斯则正策修时无相正无相处策修非
谓前后始终皆尔。】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第一卷(终)

** 校讹


* 第十二纸(一行决北藏作㳏楞严寺流通本同误)
* 第十四纸(十八行离北藏作利流通本同)
* 第十七纸(十八行含北藏作舍流通本同)
* 第二十纸(十二行含北藏作舍十三行令北藏作今流通本并同十九行正语之正北藏作三流通本作岐)
* 第二十一纸(二行实北藏作是流通本同)
* 第二十二纸(五行又北藏作入又即此字下脱既字七行示北藏作云流通本并同)
* 第二十三纸(十七行妄北藏作忘流通本同)
* 第二十四纸(八行含北藏作舍流通本同)
* 第二十六纸(七行濡北藏作儒流通本同)
* 第二十八纸(三五两行有四含字北藏皆作舍流通本并同)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第 681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