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07
金刚经订义
德清 俞樾
* 其一
第二分云。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按。心即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住者住此心也。降伏者降伏此心也。俗解
谓真心当住。使之不退转。妄心当降伏。使之不扰乱。
分别为二。殊失语气。且非如来立教之旨也。下文佛
言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然详通篇所言。言住者
多。言降伏者少。盖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
法布施。皆以不住为住。以不住为住。则即住即降伏
矣。其义莫明于第十七分所言。此一分。本是申说前
义。语较简而意转明也。其文曰。尔时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
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
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巳。而无有一众生实灭
度者。按。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即所谓应如是住也。灭
度一切众生巳。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即所谓应
如是降伏其心也。得此数语。覆读第三分。则文义了
然矣。故第四分末云。菩萨无住相布施。又云。菩萨但
应如所教住。上文住为一义。降伏为一义。而此文不
及降伏。盖言但应如所教住。则即住即降伏矣。俗解
不知。谓此住字作止字解不。住之住作染著解。殊失
其旨。今以儒理言之。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巳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所谓
应如是住也。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我亦欲
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即所谓应如是降
伏其心也。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
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即所谓应如是住也。
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即所谓应如
是降伏其心也。盖儒者之言曰实若虚。而此经亦言
无实无虚。若无所住。则涉于虚矣。而有所住。则又滞
于实矣。故应如是住。又应如是降伏其心。儒理佛理。
一以贯之。
* 其二
第八分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
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何以故。是福
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按。性字疑衍文
也。是福德即非福德。乃无实无虚之义。第十九分云。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
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多。以
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两文语意相近。可以发
明。此云是福德。即彼所云福德实有也。此云非福德。
即彼所云福德无也。此云是福德即非福德。是故如
来说福德多。彼云若福德实有。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语有繁简。意则一也。
今衍性字。则福德与福性。区而为二矣。福德在外。福
德性在内。既有内外之分。自有是非之判。凡夫皆能
言之。岂得为如来无上甚深之妙旨哉。俗解云。此等
福德。是身外享用。与我真性。全不相关。即非福德。出
于性中者。以是为解。失之浅矣。今以全经体例求之。
第五分云。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岂有两身相邪。
第八分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岂有两佛法邪。十
三分云。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岂有两
般若波罗蜜邪。推之。十四分云。是实相者即非实相。
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十七分云。所言一切法者。即非
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第十八分云。如来说诸心者
皆为非心。是名为心。第二十分云。如来说具足色身
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二十三分云。所言善
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第三十分云。如来说
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三十一分云。所言
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全经中。如此者
甚多。并与此文是福德即非福德。是故如来说福德
多。文义一律。足證性字之衍矣。而尤有可切證者。第
三十分云。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以
是言之。微尘众非实有。故非微尘。然则福德亦非实
有。故非福德。愚以第十九分所云若福德实有。如来
不说得福德多。證此文所云是福德即非福德。是故
如来说福德多。以经解经。确有明證矣。盖此经大旨。
在于无实无虚。惟其无实无虚。是以即非即是。所谓
应如是住。应如是降伏其心也。俗解谓住者住其真
心。降伏者降伏其妄心。故于此文。福德下增性字见。
福德是妄。福德性是真。理虽可通。而于全经语意。殊
不一律。徒生葛藤。无当经义。
* 其三
第十四分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
者。不异语者。按真语实语不诳语不异语。皆易解说。
独所谓如语者。不易解说。俗解云。默契真如之语。苟
为推美。未合经义。愚谓如语即真语实语。亦即不诳
语不异语也。如者如其真。如其实也。如其真。如其实。
则不诳矣。真无二真。实无二实。则不异矣。今浅言之。
一则曰一。二则曰二。不增不减。所谓如也。一则真一。
二则真二。是谓之真。一实有一。二实有二。是谓之实。
是故如语。即真语实语也。增一为二。减二为一。是谓
之诳。可增为二。即可减为一。可减为一。即可增为二。
是谓之异。是故如语即不诳语不异语也。然则真语
实语不诳语不异语。实不外乎如语而巳矣。推而言
之。如来之名。即由于此。第十七分云。如来者即诸法
如义。所谓如义者。如其义而止不增不减也。此如来
之所以为如也。然则何以言如来。第二十九分云。若
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
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以
是言之。如来者实无所有。故来去坐卧。皆不足见如
来。欲见如来。当于无来无去见之。无来无去。则无有
也。既无有矣。安有如来。所谓如来者。就来者言耳。譬
如空室之中。县一明镜。其中无有也。而人之来者见
为人。物之来者见为物。各如其来者而巳矣。此所谓
如来也。虽然。此非独佛理如是。虽儒理亦然。故易大
传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
而不知。昔颜渊从夫子游出。而告人曰。吾有得于夫
子矣。宰我子贡有若从夫子游出。而告人曰。吾有得
于夫子矣。夫子之道一也。而颜渊得之。以为颜渊。宰
我子贡有若得之。以为宰我子贡有若。而夫子不知
也。然则孔子亦如来也。
* 其四
第二十六分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
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按。
第十三分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
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是须菩
提巳知三十二相之不足以见如来矣。何以至此又
言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邪。世有为之说者曰。其言不
可以相见者。谓色即是空也。言可以相观者。谓空即
是色也。愚按。此说美矣。而有未尽须菩提之意。盖以
见与观不同。见者彼与我见也。观者以我观彼也。如
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则与第十四分所云。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者。大相背谬矣。解者云。佛恐人执无
弃有。令后人入道无门故。又有此言。盖相不可执。亦
不可毁也。其说固亦有见。然如第十四分云。信心清
净则生实相。是实相者即是非相。固巳举即色即空
之旨。明以示人。诸分中。发明此义者。不一而足。何必
又赘此数语邪。若谓自此以上。明相之不可有。自此
以下。明相之不可无。然至三十一分仍云。发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
是信解。不生法相。至三十二分。又以不取于相四字。
总结全经。是此经首尾。无非发明无相之义。独此数
言为歧出矣。愚反复推求。而知此文之有衍字也。盖
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此两句中。衍不字。何
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此两句中。衍何
以故三字。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
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正言之也。又云。须
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此反言之也。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此正言之也。又云。
莫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
断灭相。此反言之也。反复相明。无非发明无相之义。
因误衍四字。遂与经义乖违。学者所宜订正。不可曲
为之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