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已见。初无定论。但依铜碑记云。天亲菩萨升兜
率宫。请益弥勒。如何是四句偈。弥勒云。无我相。无
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也。何以故者。佛意自
徵自释。招告善现。何故于此经。受持四句。为人。讲
说。所得福德胜于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也。佛乃自
答云。一切诸佛。及所證菩提等法。皆从此经出。言
此经之功。极大无穷非指此一经文字语言。乃指
实相般若之心也。所谓佛法者。佛于此再呼须菩
提。而告之。所谓佛法者。乃指上文。所谓阿耨菩提
法也。佛恐人泥著。此佛法。故云。即非佛法也。非是
真实有此佛法。乃假名为佛法而巳。盖谓佛法本
来无有。唯假此法。以开悟众生耳。如来所说佛者。
令人觉也所说法者令人悟也。若不觉不悟执取
心外佛法者即非佛法也。傅大士颂曰。宝满三千
界。赍持作福田。唯成有漏业。终不离人天。持经取
四句。与圣作良缘。欲入无为海。须乘般若船。】
「宝满三千。财施有尽。偈宣四句。法施无穷。发生智慧
光明。流出真如妙道。」
【宝满三千者言财施润众生之身。无饥寒苦。得欢
喜乐。只是人间天上之福。为有漏之果福尽堕落。
依旧沉沦。故云。有尽可谓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
仰箭射虚空也。偈宣四句者。言法施润众生之心。
令闻法者。心生欢喜见性明心。超凡入圣得證菩
提。听者既證菩提。说者岂不成道。故云法施无穷
担水担柴之苦耶。若生西方永离八苦。无诸恶道。
但受诸乐。直至成佛。永无退转者矣。】
「一相无相。本自如然。不在口宣传。五果四向。谁后谁
先。」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名为一相无相分
第九。盖四果人。虽有差别不同。同證一实相之理。
实相者。无相也。本自如然者。本来自具真如妙理
也。不在口宣传者。其实此真如妙理。口欲谈而词
丧。心欲缘而虑忘。理圆言偏言生理丧也。五果四
向者。即五不还果也。是第三果阿那含人。居五净
居天。断惑有五种那含果也。四向者。即第四果人。
离四向證四果也。谁后谁先者。言五果四向人。有
利钝不同断惑出三界。利根者。先断先證。钝根者。
后断后證也。】
「丝毫不挂。万法周圆。圆明弥满。无心照大千。」
【此论前来五果四句。有先后。有利钝。断惑出三界
證四果差别不同也。今言丝毫不挂。似最上顿宗。
了万法本空。真心本净。无惑可断无果可證。故云
万法周圆。似真如遍于万法故法法周备。圆满具
足也。圆明弥满者。此喻本有真心灵光独耀。如中
秋月。普照十方。可谓。一点灵明通宇宙。那分西竺
与曹溪。】
「 五果并四向
本体元无相
两目不相似
鼻孔都一样」
佛先许。我得无诤三昧。言无诤者。一念不生。诸法
无诤也。梵语三昧。此云正定。离诸邪定故也。人中
第一者。言得此无诤。精妙之处。于诸弟子中。最为
第一也。然善现所證之果。不过无学。而世尊独称
第一者。以无诤故也。第一离欲者。以三界烦恼贪
心。即名为欲。以善现微细四相。皆以灭尽。爱染不
生。故云。离欲阿罗汉也。世尊我不作是念者。须菩
提复向佛说。无所得之念。故再称世尊。我不作是
念。我是离欲得道果者。以须菩提。外不取离欲之
名。内不执所得之果也。】
「【经】世尊我若作是念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明须菩提恐大众不知去所得心。是以启咨世
尊。至于再四。我者。即须菩提自称也。我若作是念。
我是得道得果阿罗汉。世尊则不说我须菩提。是
乐阿兰那行者。梵语阿兰那。此云无诤。我若作是
念。世尊则不应。记我无诤之行。最为第一。以我须
菩提实无所行。盖以心无所得。离三界欲。證四果
法。得无诤三昧。方受须菩提名。所以佛许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者。傅大士颂曰。无生即无灭。无我
复无人。永除烦恼障。长辞后有身。境亡心亦灭。无
复起贪瞋。无悲空有智。翛然独任真。】
「人天往返。诸漏未除。道果双忘。无诤第一。超凡入圣。
从头勘證将来。转位回机。透底尽令彻去。委悉么。」
【人天往返者。言初果人。七生天上。七生人间断三
念佛。同归净土。优昙颂曰。老来死至怎生医。乐土
风光谁得知。到者同名无量寿。因从此界念阿弥。
故云。敢劝众生归去来也。】
「庄严净土。锦上添花。徒劳任算沙。然灯昔日。授记无
差。」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为庄严净土分第
十。盖菩萨以清净心。不住六尘。均修万行。庄严法
身净土。故名庄严净土也。锦上添花者。言此法身
净土。人人本有。如锦相似。菩萨复假万行庄严。如
锦上添花。乃是称性庄严净土也。徒劳任算沙者。
此是科家。与人拈情。恐人向庄严处认著。既是法
性本有净土。何假庄严。故云。徒劳任算沙也。然灯
昔日者。如佛问须菩提。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
有所得不。须菩提答云。于法实无所得。佛言。如是
如是。以实无有法可得。是故然灯于我授记。汝于
来世。当得作佛。科家意谓。似此实无有法可得。方
是于理。无有差错也。可谓。分明不受然灯记。自有
灵光耀古今。】
「因风吹火。末后拈华。谁人会得。迦叶便笑他。」
【此科因然灯授记。而言无法可得。故云因风吹火。
所以世尊末后拈华。仿效成风也。谁人会得者。此
言世尊。既因然灯授记。无法可得。所以末后拈华。
谁人会得。唯有迦叶破颜微笑。会得无说无传。本
有之道。所以便笑他也。】
【注曰。此分之名。为庄严净土分者。以菩萨修六度
万行。布施戒定慧等。一切善法。皆名庄严。外不染
六尘。内无我人相。不著断灭。故名净土也。时佛于
此招告当机。须菩提于意云何。于汝心意如何。又
云。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此乃佛恐
须菩提。疑佛因中。昔受然灯之记。于法实有佛果
菩提所得。故兴此问也。须菩提向佛答云。不也。世
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意云。于般若
真空理上。实无所得之法也。傅大士颂曰。昔时成
善慧。今日号能仁。看缘缘是妄。识体体非真。法性
非因果。如理不从因。谓得然灯记。宁知是旧身。】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于此招告当机。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
土不。佛意。恐须菩提起疑。前来既言法不可取。云
何诸菩萨。以修六度万行。取庄严净土耶。故佛问
之。汝谓菩萨修行六度庄严。欲取佛净土不。须菩
提自答云。不也世尊。意云。不取相庄严。佛土。故称
世尊也。何以故者。乃是自徵之义。以何意故。菩萨
不取相庄严佛土。又答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
是名庄严。须菩提意云。此庄严佛土者。谓菩萨修
六度万行。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此是著相有为庄
严。故云。即非庄严也。若菩萨。心常清净。不向外求。
任运随缘。一无所得。行住坐卧。于道相应。故云。是
名庄严佛土也。傅大士颂曰。扫除心意地。名为净
等虚空界。无形无相无可比类。方名大身。傅大士
颂曰。须弥高且大。将喻法王身。七宝齐围绕。六度
次相邻。四色成山相。慈悲作佛因。有形终不大。无
相乃为真。】
「如来续焰然灯。实无可得之法。菩萨庄严佛土。应无
所住之心。诸妄消亡。一真清净。」
【如来续。焰者。即释迦因中为善慧仙人。献华于然
灯佛。證无所得法。然灯佛授记云。汝于来世当得
作佛。号曰释迦。故云。续焰然灯。实无所得之法也。
菩萨庄严者。菩萨以无所住心。不住六尘。生清净
心。庄严法身净土也。诸妄消亡者。即不染六尘。诸
妄消亡。唯显一真清净无染之道也。】
「昔究法华妙旨。亲感普贤诲言。清净身心。安居求实。
冥符奥义。豁悟前因。直得心法两忘。根尘俱泯。且道
庄严个什么。」
【此是科家。举自證验他也。言我昔究法华妙旨。至
八百身功德处经云。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
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
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于此有疑。然后作观
思惟。亲感普贤菩萨诲语云。汝有身心在。未得身
根清净。科主于是。清净身心。安居静室。复起观智
以求实相。忽然有省。冥符经中奥义也。豁悟前因
者。即科主自悟前世之因也。心法两忘者。此明豁
悟前因所以也。直得心忘四相。法忘二执。内根不
华中。蒙佛授记。言于十方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
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成等正觉。拔彼
众生。得生彼国。总十有四颂。皆劝念佛往生净土
也。】
「无为福胜。四句堪誇。如尘比数沙。住相布施。凡圣皆
差。」
【无为福胜者。此科照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为无
为福胜分第十一。以持经功德。显般若智能出生
佛果菩提之法。故名无为得福胜也。四句堪誇者。
以持经四句功德。胜前七宝布施功德。故云堪誇
也。如尘比数沙者。此科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宁为
多不。须菩提答言甚多。以此喻有为布施福多也。
住相布施者。此科佛说以沙数七宝。布施于人。得
福虽多。乃是住相有为人天之福。未出有为。福尽
堕落不免轮回。故云凡圣差也。】
「无来无去。月照帘下。无根树子。常开四季华。」
【此科若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而此
福德。胜前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福。以持经见性
成佛永无退转。所以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此显般
若真空无为之道。如月当天。光通玉户。千江普应。
一月无亏。故云。无来无去。月照帘下。可谓。家家门
掩蟾蜍月。处处莺啼杨柳风也。无根树子者。此明
般若真智。无形无相。如无根树子。常开四季之华。
可谓。枯木花开。漏出先天境界。冷灰豆爆。冲开鼻
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佛乃重显无为之福。胜有
为之福也。前第八分中。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
福问之。此分。以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之
福。问之云。得福多不。佛意。重显持经是无为福。倍
倍转胜也。须菩提答之云。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
若男子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
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佛意。受持此经四句之
偈。即自见性。得證菩提。又为他人。讲演解说。教人
见性。成无上道。永出轮回。高超三界。所以胜过前
来。以恒河沙数七宝布施之福。盖谓有相福德。未
出三界也。智者颂曰。恒河数甚多。沙数更难量。举
沙齐七宝。能持布施浆。有相皆为幻。徒言智慧强。
若论四句偈。此福永为长。】
「满积恒沙七宝。周回布施三千。福德分明。因果不昧。
能宣四句之偈。胜前万倍之功。用真智以照愚。如急
流而勇退。且道。退后如何。」
【前四句。牒经文之义也。以满积恒河沙世界七宝。
布施于人。此但受人天之福。未出有漏。修有漏因
感有漏果。故乃福德分明。因果不昧。先标喻文。后
以法合也。后四句。显受持此经于人宣说四句之
偈功德。胜前七宝布施功德。万倍之多也。用真智
者。此行容持经功德胜之所以。此言持经。以显真
智。当人自性也。照破愚惑。如明来暗㓔。智起惑亡。
故云照愚也。如急流勇退者。喻众生心内。杂思妄
烦君点捡形骸看
多少英雄去不还」
【起句。叹光阴迅速。如撚指间便过也。二句。叹每日
奔波不定。无有片时之闲也。后二句。令人省会。向
自已形骸之上。检点看。多少英雄一去不还也。傅
大士颂曰。精魄随阴路。游魂入死关。只闻千万去。
未见一人还。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早求无上
道。应免四方山。】
「 势至悲光绝点埃
尘尘刹刹现如来
真心量与观音等
接引众生归去来」
【前二句。颂二菩萨。光明各照千佛世界。其中人民。
有急难恐怖。官词苦楚。一切恶事逼迫。一心归命。
光照之处悉皆解脱也。势至者。言菩萨有大势力。
拔济众生。但有称名礼拜。菩萨即至其前。故云势
至也。绝点埃者。赞菩萨悲光炽盛之极。一切众生
肉眼。仗菩萨光。即得彻见十方世界。尘中之刹。刹
中有佛。于众生说法也。古德云。高超净土舍娑婆。
一步归来快乐多。常寂光中都坐断。尘尘刹刹是
弥陀。后二句。美此菩萨。心量行愿。与观世音菩萨。
无二无别。随逐弥陀化主。接引众生。同归净土也。】
「尊重正教。谁敢轻慢。塔庙在身边。人人本有。个个皆
然。」
【此科照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为尊重正教分第
十二。以此经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有弟子。持诵
此经。即为三宝俱在。感得天人供养尊重持经之
人。故云尊重正教也。谁敢轻慢者。此言三宝既在。
天人尚重。谁敢轻而不信。慢而不敬也。塔庙在身
边者。乃科家。分明指出此塔。在人身边。不可远寻
也。故经云。随说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
切世间。天人阿脩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若是经
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言其般若之智。是佛法身
舍利。故云塔庙在身边也。人人本有者。言此塔庙。
既在当人身边。人人本具。不从外得。故云本有。不
假修成。本来自然。故云。个个皆然者耳。】
「金刚宝藏。体自周圆。若还信受。拈来自检看。」
【此是科家。分明指示。上云。塔庙在身。人人本有。今
乃教人。受持此个金刚宝藏。周遍法界。圆裹十方。
头头显现。法法全彰。眼见耳闻。无非宝藏。故云。体
自周圆也。若还信受等者。科家意云。我今如此分
明指示。汝若信受此法。尔试拈来自家检点看。是
也不是者哉。】
「 起坐皆尊重
常亲塔庙前
如如元不动
处处得安然」
【前二句。牒经文义。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
佛。如佛塔庙。若是有人。受持此经。于四威仪中。常
自尊重保守。如亲在塔庙之前相似。塔庙者。唐梵
兼举。梵语塔波。唐言庙冢。又云。藏佛舍利。谓之塔。
供佛形像。谓之庙也。后二句消归于理。而得自在。
若是行人。不随境转。其心如如不动。于四威仪中。
也。天龙覆护者。若有人。受持四句流通之处。感得
天龙覆护尊敬供养。如佛塔庙。功德无边。赞扬无
有穷尽也。】
「 百岁光阴老尽人
青山绿水至如今
开眸认取来生路
莫学愚顽错用心」
【前二句。叹人生百岁。七十者希。言百岁光阴。为人
寿老尽之处。此叹人寿不长。命不久留也。唯有青
山绿水。古今长在。纯阳云。惟有两般长不改。青山
依旧水长流。开眸认取来生路者。科家勉人。山水
虽长。劫尽崩枯。唯有本来真性。万古常存。无去无
来。无生无灭。故云。开眸认取来生路也。又叮咛云。
莫学愚顽错用心。意云。莫学愚痴之人。迷而不省。
顽而不信。只管错用心机。广置田园。多修宅舍。古
德云。眼视仙庄境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
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若如此省悟。必不错
用其心也。】
「 念佛临终见宝台
宝幡宝盖满空排
弥陀势至观音等
合掌相随归去来」
【此四句。明念佛之人。有此效验。若是行人。从初发
心念佛。直至临终更不退志。乃见七宝金台自至。
又有宝幡宝盖满空排布。弥陀势至观音三圣。垂
光接引此念佛人。合掌相随。同归净土。】
「如法受持。谁敢谩他。须菩提。意如何。我今为汝。一一
言破。」
明本性。湛若太虚。体既尚无。何名之有。故云。即非
般若波罗蜜也。佛于是。再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
来有所说法不。佛恐须菩提。闻佛说此经名。疑法
有说。故乃问云。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即会佛
义。答云。如来无所说。意云。佛虽有说。随顺俗谛。故
有是说。若约真谛。实无所说。是名真说。故云。无所
说也。故下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
佛是也。傅大士颂曰。名中无有义。义上复无名。金
刚喻真智。能破恶坚贞。若别波罗岸。入理出迷情。
智人心自觉。愚者外求声。】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曰。佛于此再告当机须菩提云。于汝心意如何。
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问之。须菩
提领解佛义。答云。甚多。故称世尊也。佛又呼须菩
提言。诸微尘等。此一节大意。由前来。以满恒河沙
数。三千世界七宝布施得福而来。谓前宝施得福
虽多。不离性执贪等。烦恼染因。有为福报。未出有
漏。故佛以大千世界微尘为喻。尘界乃无情之物。
无记所摄。不生贪等烦恼染因。返显前来宝施。是
烦恼染因。以能成就烦恼果报。况持说此经。是远
离烦恼因。能趣菩提果。而岂不胜耶。又云。非微尘
非世界者。以非贪等烦恼。尘界染因也。是名微尘
是名世界者。乃是无记微尘世界也。以无记犹无
情。谓不起善恶等情念也。佛又告须菩提言。于意
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意云。以我色身三
十二相。见如来法身不。须菩提即会佛义。答云。不
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意云。宝施感者。
三十二相即应身佛也。持经所感者。即无相法身
佛也。故云。不可以相见如来也。何以故者。佛自徵
问。以何意故。不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佛自答云。如
来说三十二相。者是如来应身也。即是非相者。是
如来法身也。是名三十二相者。以应身即是法身。
以法身全是应身。亦不妨说三十二相也。此言宝
施之福。纵能成佛。但是应身之相。不及受持演说
功德。能成无相法身也。佛又呼须菩提云。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者。此言前文。
以七宝布施为外财也。今乃以身命布施。为内财
也。纵舍身命布施。而不见佛性。于理无益也。若复
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
福甚多者。此显持经。倍胜财施之福。能见性成佛。
證无为果。出生一切菩提法也。傅大士颂曰。施命
如沙数。人天业转深。既掩菩提相。能障涅槃心。猿
猴探水月。兰𦿆拾花针。爱河浮更没。苦海出还沉。
又颂曰。经中称四句。应当不离身。愚人看似梦。智
者见唯真。法性无前后。无中非故新。蕴空无实相。
凭何见有人。】
「大觉尊。本来不立一字。而直指人心。须菩提。无端特
请标名。而强生枝节。纵使析微尘如世界。无相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