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 84a 页
卷四 第 114a 页
金刚般若疏卷第四
胡吉藏法师撰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下。第二领解释疑。文
为二。初领解。次释疑。领解中为二。初领解。
第二佛述成。初领解为四。第一自领解。第二
明他领解。三明自领解为易。四明他领解为
难。初领解又二。第一经家序其悟解相貌。第
二正明领解。初序其相貌者有四。一标领解
人。二明所领解法。三正明领解。第四领解相
貌。问得解应欢喜。云何乃悲泣耶。答领解相
貌不同。凡有三句。一者得解欢喜。如法华身
子踊跃欢喜。二者得解悲泣。如此文。三得解
卷四 第 114b 页 T33-0114.png
亦欢喜亦悲泣。如善集王悲喜交集。喜则欣
今悟。悲则慨昔迷。悲喜双兼二事也。希有世
尊下。第二明得解。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
得闻者。古来释经前后不同。一家云。此经在
大品初说以此文为證。既云未曾闻般若。故
知在前。第二师云。此经在大品后说。既在大
品后。何得善吉云昔来未曾得闻耶。彼释云。
前于大品中。虽善吉已悟而中下根人未悟。
今同其未悟故云未曾得闻。中下根人于今得
悟故同其得悟。故言今始得闻耳。此事已如
前明。今更开一意。上外施格量竟如来自称
叹经劝物受持。今内施格量竟善吉自称叹
经劝物受持。是故师弟互文劝缘信悟耳。若
复有人得闻是经下。第二陈他得解。则生实
相者。他云。世谛生真谛不生。即问。实相即是
真谛。既生实相。何不生真谛耶。彼释云。生实
相之慧耳。实相不可生。但慧从境作名称为
实慧。境从慧作名。故生慧言生境耳。今明二
谛俱生不生。如义中释。斯文即證也。但一师
有观发中中发观义此明生实相。即是观发
中。正观明了则实相现前。故名生实相。此约
迷悟为论。于迷者不现前名实相不生。悟者
现前名为生实相。令生实相既尔。佛性等例
然。至论实相未曾生不生也。是实相者则非
实相者。他还以二谛释此文。如常弹。今依论
释简成实相义。是实相者。独佛法大乘有此
实相故云实相。即非实相者。天魔外道无实
相故言非实相。是名实相者。论经长有一句。
云实相实相。此句简二乘。实相有二种。一大
卷四 第 114c 页 T33-0114.png
乘实相。二小乘实相。今明是大乘实相非二
乘实相。故云实相实相。前句简外实相。此句
简内实相。所以二简者。以独佛法有实相。及
独大乘有实相。生实相之慧。方是希有耳。世
尊我今得闻下。第三述自悟为易。所以易者。
一者明过去久殖三多。二者现在者值佛。内
因外缘具足故信受为易也。又就迹中为论。
须菩提是大阿罗汉。如大品云。般若甚深。谁
能信解。答云。正见成就人漏尽阿罗汉能信。
今须菩提既是罗汉。所以信解不难也。若就
本为论。须菩提内秘菩萨行。或可是往古如
来。示同众迷。所以悟解为易。若当来世下。第
四陈他悟为难。所以难者。良由生在末世后
五百岁故也。睿法师云。前五百岁得道者多
不得道者少。后五百岁不得道者多得道者
少。前五百岁信无生者多不信者小。后五百
岁不信者多信者为少。是以前五百年名正
法。后五百年名像法。能于像法中信。所以为
难也。又明此时众生不久殖三多。不久值佛。
无内因外缘。能于中生信。是故为难。何以故
下。此释信为难意也。若言有人能信般若所
信。则是人法之见。不名为信也。此信亦不难
也。明若不见我是能信。即是人空。即是无有
人见。不见般若是所信即是法空。即是无法
见。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者。所以不取我
等相者。非有我相。是故不取我相。以实无我
故无所取耳。故云我相即是非相也。又道理
若实有我人之相则不可离。以道理实无我人
之相。但众生妄谓为有故我相可离多。故云
卷四 第 115a 页 T33-0115.png
我相即是非相也。大品云。众生所著若有一
毫末之可有则不可离。以所著处无如毛发
许有可离也。他云。所谓之我见是无耳。能谓
之心是有此不无也。如所谓阳炎是无。能谓
之心是有。今明能谓之心如所谓不异也。若
依论释者。此明人法两空。前云无我人相。此
是人空。今云我相即是非相。此则明法空。问
若言此明法空。应云法相即是非法相。何云
我相即是非相耶。答无我有二种。一者人无
我。二法无我。今法无我也。何以故离一切诸
相则名诸佛者。此重释无相所以也。若有诸
相佛应见之。以离一切诸相名为诸佛故。则
知诸法无此相也。问佛何故离一切相耶。答
有一切相则是有所得。无一切相则是无所
得。有所得故是生死凡夫。无所得名为涅槃。
名为诸佛也。佛告须菩提下第二佛述成。前
领解有四章。今但述第四陈他悟难。明无始
以来习有所得久。昔日又禀小乘有所得教。
忽闻般若无人无法多生怖畏。是故今明能
不怖畏此则为难。所言不惊不怖者。一往怛
愕谓之为惊。内心怯弱名之为畏。一向深恶
前事称之为怖也。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他
云。般若是六度中第一故言第一。则非第一
者。真谛遣第一也。是名第一者。世谛假名说
第一也。依论解。此般若一经胜馀修多罗。故
名此经为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者。馀
修多罗非第一。是名第一。还结此经为第一
也。所以有此文来者。是近远二义。近者成上
希有之言。以此经第一故信此经。方是希有
卷四 第 115b 页 T33-0115.png
耳。此经若非第一。信之不足称为希有也。远
成上者。上来所明内外二施不及持经四句
者。由此经是诸经中之第一法也。须菩提忍
辱下。第二释疑念也。问何因缘故次般若。明
忍辱耶。依六度数前后并非次第。今有何次
第生此文耶。答开善解云。三门说般若。前就
体名二门说竟。今次第三功用门说。明般若
功用无穷。能生诸佛能示世间能断烦恼。又
摄用导用忘用诸用非一。今此明忘怀。忍辱
之用者。以得此用故。则逢苦不忧值乐不喜。
其功最要故偏明之。又解云。忍与般若俱是
慧。与慧同体。故共明也。今明无方之意不妨
此义。若依论意释疑故来。众所以疑者。远从
前舍身命格量生。上云舍身施不及持经四
句。所以不及者。为舍身是有所得颠倒苦因
还得有所得苦果故不及持经。众即疑。佛昔
来种种苦行亦应是颠倒之因。应得颠倒之
果不得菩提也。故今释云。佛昔行苦行。此是
无生忍心。虽复舍身而不苦恼。非但无苦而
还更有乐。故论偈云。苦乐有慈悲如是苦行
果。以修无所得忍故得菩提也。故云如来说
忍辱波罗蜜也。非忍辱者。非是有得舍身忍
辱也。又非忍辱者。此无所得忍不可称量也。
故论云彼忍辱岸难量也。何以故我于尔时
无我相者。此二义故来。一者反释无瞋义。若
有我相则应生瞋。以无我相故令谁瞋耶。复
瞋者谁耶。二者明无忍义。即是不忍不瞋为
忍波罗蜜。若有能忍之人则应生瞋。今尚不
见能忍之人。何由有他起瞋之者。此是跨节
卷四 第 115c 页 T33-0115.png
释也。歌利王者。引事證因缘。歌利王即是
陈如本身。昔曾害仙人。仙人发愿。汝今无罪
害我我得道时要前度汝。如出毗婆娑文。是
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下。所以有此文
者。为成前忍辱义。新发意菩萨既闻历世修
忍得于菩提。彼既见有身心或生退转。如身
子六十劫行菩萨行。后因舍眼遂退成声闻。
故今劝云。欲不退菩提心者。应离一切相发
三菩提心也。问从上来三处明不住何异。释
云。初不住为成檀度义劝行无得施也。次不
住为成净土因义。若心有住则心有秽。心秽
故则土秽。以心无所住故心净。心净故土净
也。今明不住为成菩提心劝不住发心。若心
有住则乖正道。岂是道心耶。菩提是正道。今
发道心故名菩提心耳。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者。若心有住则是住颠倒。则为非住。不住般
若也。如大经。不住一切法即是住般若。不信
一切法是名信般若。生义亦尔。是故佛说菩
萨心不应住下。前明劝无住发菩提心。今劝
无住修菩萨行。如善财之言也。问经初已明
发心修行。今何得更说。答前明建广大等四
心名发心。就不住义以明修行。今此中通就
不住即明发心之与修行。故前离明。今是合
辨也。但举布施者。布施居六度之初。又檀义
摄六也。如论偈云云。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切众生者。前既明无住发心无住修行。人便
谓。既无所住何故发心何故修行耶。即释曰。
为利众生故发心修行也。又无住修行方能
利众生耳。有所住修行不能自利利人也。如
卷四 第 116a 页 T33-0116.png
来说一切诸相下。此为成上修行及为众生。
既言修行。便有行可修。既言利益众生。有
众生可利。便是人法见耳。故今明如来说一
切相则非一切相。故虽修万行无行可修。虽
利众生实无众生可利。又引佛诚言劝菩萨
如说修行。佛说众生与法皆不可得。菩萨亦
须如此而学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下。此
文来有近远。远意成前内外二施格量义。何
者。前明虽舍内外二施终不及持经四句。人
闻此生疑。诸法实相绝言。云何名字文句能
表实相。而受持四句顿有如此福耶。故今释
云。实相虽绝言。言是无言因。因言故得表无
言。故受持此言功德无量。问此乃释言能表
道。云何是释五语文耶。答以言必能表道故。
佛言是实由能表道故。受持福多。近意者。上
引佛说一切诸相则是非相。说一切众生则
非众生。劝菩萨如说而行。今重释所以。须信
佛说者。良由佛语不虚故也。真语者依真谛
说也。实语者依世谛说也。所以举二语者。为
如来常依二谛说法故也。如语者。如十方三
世诸佛依二谛说法。此上同诸佛也。不诳语
者。佛不诳众生。如大经言。何缘当诳如子想
者令堕地狱也。不异语者。为释疑故来。人疑。
若不诳众生。何得一佛作种种异说。初三后
一。乃至今常昔无常耶。故释云。虽有诸说为
成一道。所以不异。如经云。智者终不谓我二
语。我于是人亦不二语。法华云。虽说种种乘
皆为一乘也。次依论释。唯有四语。故偈云。实
智及小乘说摩诃衍法。记于三世事。是名四
卷四 第 116b 页 T33-0116.png
种语。实智即真语。谓说佛菩提也。及小乘说
四谛即实语。说摩诃衍法为菩提。即是如语
也。记三世事合后二为不异语也。此四语含
小大理事因果。真语是果也。如语是因。此二
是大。实语为小。记三世是事也。三语是理。须
菩提如来所得法者。有此文来者。上来至此
凡有三文。引佛语劝信。初引如来说一切相
则非相。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此劝菩萨舍
人法见令信无所住教。次引五语證佛语不
虚。劝菩萨信佛说无所住教也。今第三引佛
所證得法。复劝信无所住教。以佛亲依无所
住教證得菩提故。菩萨须信无所住教门也。
论经长有一句。谓如来所得法如来所说法。
如来所得法释已如向也。如来所说无实无
虚者。上来三过劝信语。但恐钝根守语而住
故。今明佛语非实非虚。以正道绝言。若守言
则失道。故言则非实。非不因言表道。故言则
非虚。指月之譬即其事也。斯乃贯一化之意。
岂一章经耶。须菩提如人入闇下。依流支十
二分。前格量分竟。今是显性分。今三种弹之。
一者显性分。经论无文故所以不用。二者若
就布施以明得失判显性分者。前明忍辱修
行亦应是分也。三者内外格量中各有二格。
今内格中止一章竟。馀有一格量在。何得合
取后格量为显性分耶。今明二意故有此文
来。一者近生。上来至此凡有三处劝修不住
舍于住义。未知住有何失不住有何得。劝修
不住舍于住耶。故今最后释其得失。心有所
得则如外无光明内有黑暗。故不见正道。心
卷四 第 116c 页 T33-0116.png
无所住如外有光明内有眼目。能见正道。为
此得失故有上来三劝也。依无住之教。如外
有光明。得无所住观解。如内有眼目。如此
之人见正道也。有住之失反此可知也。依论
生起。云真如一切处一切时常有。何故众生
有得如有不得如耶。论师云。真如即是佛性。
一切凡圣众生皆有佛性。何故圣见凡不见
耶。即用经文释之。如虽常有一色。若外有光
明内有眼目则见。无此内外则不见也。虽常
有真如佛性。心无所住则见。有所住则不见
也。显性之言事在斯也。今明作此意亦于义
无失。大智论云。或名如或名实相法性涅槃。
但约众生悟迷故有得不得。至论佛性涅槃。
未曾得失隐显也。问依论乃明见如不见如。
似无次第便是孤生此文。答此文即接前布
施得失生。故有住布施则不见如。无住布施
则便见如。故非无次第也。但讲论者不见其
近。便谓孤生为显性分耳。讲经师虽见其近
文两施之得失。不得见其因施得失远明皆
有佛性。为有方便无方便故有见不见异也。
若取近远两义。则经论皆成也。须菩提若当
来世下。有此一章来者。还成上舍失从得之
义也。菩萨若舍失从得者。要须受持读诵般
若故也。问信受门已明若生一念净信。则为
佛智见得无量功德竟。今何故重说为佛智
见得无量功德耶。答此般若经有三门明功
德。一自信门。二自受持读诵复为他说门。三
但自受持读诵门也。初明一念信为佛智见得
无量功德。是自信门明功德也。从三千七宝
卷四 第 117a 页 T33-0117.png
施至恒沙身命施。此明自行化他门明功德
也。今此章明受持读诵自行门功德。故非重
说也。此三门摄一切般若经明功德也。初日
分下。第二三时舍身格量功德也。为二。初明
格量。第二称叹劝修。格量中为二。初正举
舍身。第二格量也。异上舍身者有二义。一者
施多。谓日三时舍身。此日初分日中分日后
分。非是三日为三分也。二者时节久。谓无量
千万亿劫常行舍身事也。次格量般若。直明
信心不逆其福已胜。况自受持读诵为他说
耶。此则格量转高。般若之福转重也。又此文
所以来者。上信受门中。直明信心为佛知见
得无量功德。犹未格量信心功德少多。今欲
格量信心功德少多故有此文来也。问何故
须格量信心功德耶。答既三门明功德。则三
门明格量。上已三处格量自行化他功德门
竟。谓三千布施恒沙布施舍身布施。皆自行
化他门。犹未格量信心门。故今明之也。问何
故格量自信门功德多上自行化他功德耶。
答格量自信门功德尚多。自行化他则不可
量。故今文云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受持
读诵为他说耶。故此文来有其深旨。欲讲诵
者当依此意也。须菩提以要言之下。第二称
叹劝修。开文为四。第一叹法。第二叹人。第三
重叹法。第四重叹人。今初叹法。前格量竟既
称叹。今格量竟亦称叹也。如来为发大乘者
说下。第二叹人。问大乘与最上乘何异。答通
论不异。此种种叹耳。别者大包含广博义。最
上高绝取超出二乘义。广博等即是得义。出
卷四 第 117b 页 T33-0117.png
二乘即是离义。又大是其始义。据浅行之人。
最上是其终义。据深行人也。如来悉知是人
者。问前已二处明知见竟。今复明者有何异
耶。解云。初知见自信功德。次知见自受持读
诵功德。今知见受持复为人说得功德。故三
知见异也。若乐小法者。此明举失显得。叹此
中举二人。乐小法者此是小乘。著我见者此
是外道。此二人不能听受。小乘之人所以不
能听受者。以是有所得故不信无得。又此经
明如来法身常住。小乘人谓佛无常毕竟灭
故不信。故大智论云。五百岁五百部闻大乘
法说毕竟空。如刀伤心。睿法师喻疑论云。外
国三十六国皆小乘学不信大乘。问小乘亦
明空。大乘亦明空。小乘人何意不信大耶。答
大论云。空有二种。一者但空二者不但空。小
乘唯得但空不得不但空。此经明不但空。故
不信空也。又小乘人但得生空不得法空。大
智论云。佛灭后分为二分。一信众生空不信
法空。二俱信二空。今此经具明二空。故小
乘人不信也。外道著我见不信则易知也。须
菩提在在处处下。第三重叹法。问此叹法与
初何异。答初直叹经法。今叹法所在之处故
异也。问上已叹经在处则处贵。犹如塔庙竟。
今何故复叹如塔耶。答前略叹。今广叹。前直
云如塔庙故是略。今云种种供养故是广。前
略叹人。今广叹人。前略叹处。今广叹处也。又
前叹经所在处则处贵也。今叹非但经所在
处处贵。即持此经人行住坐卧之处皆如塔
庙。皆应恭敬供养。如法华云。持法华经人所
卷四 第 117c 页 T33-0117.png
在方面皆应为作礼也。论意作此释勿不信
也。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
若为人轻贱下。此是第四重叹人。问今叹人
与前何异。答上就得门叹。今就离门叹。何以
知之。前文云持经得无边功德。今言持经离
于恶道。此即是金刚能摧诸患难。次意释疑
故来。自上以来并明持经之人无边功德。今
那见持经之人。有诸障碍所谓疾病遭官横
得打骂不如意事耶。为释此疑故。明此人先
世罪业应堕八难。以持经力故现世轻受也。
我念过去下。第三举释迦往因格量。前内外
两施具举现世也。今明往因。此就过去世格
量现在世。前就所化功德格量。今就能化功
德格量。如此格量方尽格量之极也。问何意
举能化所化功德格量皆不及持经耶。答此终
是有所得功德不及持经。问何以得知皆是
举有所得功德格量耶。答经论皆有證。论释
初三千施云。二能趣菩提福不趣菩提。所言
二者。即是自能受持复为他说。此二能趣菩
提也。施福是有漏有所得不能趣菩提也。经
證者此取然灯佛前。尔前是有所得故未得
无生。故知取有所得施也。又一意所以举释
迦往因格量者。三门明功德。上来已格量两
门功德竟。未格量自受持读诵功德。今叹格
自受持读诵功德故有此文也。问格自受持
读诵何故功德转重耶。答自受持读诵其福
尚重具自行化他。岂可称量耶。此是显功德
之重故格自行。讲诵者须细看经。不尔不觉
也。问三门明功德格量三门何异耶。答云。自
卷四 第 118a 页 T33-0118.png
行化他门则功德即格量。从三千至洹沙身
命是也。自信门自受持门此二门前明功德
后格量。故文有开合之异也。问三门明功德
何异耶。答即是三品。但生信心为下品。受持
读诵不为他说为中品。次受持复为他说为
上品。又前是自行。后一具自他也。须菩提善
男子善女人下。大章第二。前第一明格量。今
明格量所不能格量。会不格量所及。若其更
格则人不信。故云不思议也。尔时须菩提白
佛下。二周说法中此是第二。依论师十二分
此是第十断疑。今所不用。何故尔耶。论云。从
如来非有为分下皆是断生疑。何得言此中
始是断疑。复有人言。上来始答住问降伏心
问。今次答菩提心问。今明前具答四问竟。
云何于此始答菩提心问耶。又前答后答无
异。云何前非答菩提心今始是答耶。其人见
近不见远也。次有人言。前明因空今明果空。
彼谓修行等是因。前辨修行空故是因空。菩
提是果。今云实无菩提可得故是果空。此亦
不然。上已具说因果深义竟。何得上言因空
此亦是果空。今明此是第二周说。何以知耶。
以前后四问皆同佛答亦同故知是二周说
也。问二周说何异。答前广说今略说。前为前
会众说。后为后会众说。故大智论解无生品
云。问曰前已说般若竟。今何得更说。答云前
为前来众说。后为后来众说也。如清凉池前
来者饮竟而去后来者更饮也。问大经云为
后来众生以偈颂说。今何故不作偈耶。答说
法多体不可一势。自有前会长行后来者偈。
卷四 第 118b 页 T33-0118.png
自有二俱偈二俱长行。如大智论说。即是證
也。问今何故不作偈耶。答诸般若多不作偈。
以偈安字有限。于深义不能曲尽也。次明还
是一会而有二周说。初周为利根人说。钝根
未悟更为后周说也。问前说后说无异。云何
前说为利根人后说为钝根人耶。答大意乃
同。其中转易形势故钝根闻之仍得了悟。如
一种义作此语说之不解。更作异门释之则
悟。犹如一米作一种食不能食。更作异食则
能食也。虽是近事斯乃圣人制作之大体也。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
立异字。即其證也。次意前周尽缘后周尽观。
前周尽缘者。正教菩萨无所得发心破有所
得发心。乃至无所得修行破有所得修行。故
是尽缘也。今此章明无有发菩提心人。亦无
有修行人。故是尽观也。论云。于内心修行存
我为菩萨。此即障于心违于不住道。斯经论
之作。岂空称哉。尽缘故无缘。尽观故无观。
无缘无观不知何以目之。叹美强名正观。正
观即是般若即是金刚也。又前周正明观行。
后周除观主。故大智论释习应品云。问曰前
已明生法二空。今何故复辨生空。答前为破
生法二病明生法二空。今为破观空人也。若
无论经有十五章。有论经凡有十六章。有长
信受一章经也。问前周说既开三门。一般若
体门。二信受门。三功德门。今后周为后会。亦
得如此以不。答依论经亦得如此。初即般若
体门。信受即第二门。三千世界须弥山七宝
聚去是功德门也。今观形势小异于上。故不
卷四 第 118c 页 T33-0118.png
开三门。但依十五章钩锁相生。故释疑解难
以为次第也。初章为二。前问次答。若约后会
为论。则问意同前。昔来未依般若不成发心
修行。故今请问发心修行之义也。若约空观
为论。则前问成发心修行。后问请佛泯发心
泯修行故也。问前为成发心修行。后泯发心
修行。将不相违耶。答终为成一意耳。由泯发
心乃成发心耳。若见有发心不成发心耳。故
前来成发心即是泯发心。今泯发心即是发
心也。佛答中为二。初牒问明。发心即是缘尽
义。从何以故实无发心者。明尽观也。问佛答
与上何异。答上但尽缘。今缘观俱尽。即是异
也。又上是广答具答四问。今是略答但答发
心。发心既尔三问例然。为显后周是略说故
也。又意初发心尚缘观俱息。况复修行等犹
存有所得耶。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下
第二章来者。论生起云。若无发心菩萨。今那
得有受记菩萨耶。既有受记之人必有发心
之者。以受记是果发心是因。何容有果而无
因耶。此终是历破有所得我人见耳。前已破
发心人见。今破受记人见也。就文有八菩提。
开为二。初五菩提引昔时了悟无受记菩萨
以释疑。次有三菩提引现在佛果得菩提以
释疑。初中为三。一佛问二须菩提答。三佛述
成。初二如文。第三佛述释中有三菩提句。开
为四意。一直述理实无相故无所得也。二从
若有法下。此是反释。若有所得则不得记也。
三以实无有法下。顺释。以无所得故乃得记
耳。何以故下。第四释无所得故得记之义也。
卷四 第 119a 页 T33-0119.png
言何以故无所得乃得记耶。释云。如来者即
诸法如义。以体如故名如来。亦体如故名得
记。如中岂有法可得耶。若有得则不体如。不
体如不名如来。亦不得受记也。若有人言下。
第二引现在得果时以释疑也。疑云。无得受
记之菩萨。今宁有得菩提之佛耶。以实有佛
果得菩提。则实有菩萨得受记及发心也。此
终是历法破有所得我人见耳。故经云菩提
心见受记见佛见菩提见断见常见等。犹是
一例义耳。实无佛得菩提者。初发菩提心及
受记时尚了悟无所得。况至佛时犹有我人
得菩提耶。如来所得三菩提无实无虚者。上
破有见今破无见也。明佛得三菩提无所得
为得。何故不得耶。肇师云。玄道在乎绝域。不
得以得之。即其义也。无实无虚者。前各弹有
无见。此双结非有非无也。无有有得之得故
言无实。非无无得之得故言非虚。论意尔也。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者。此成上非
实非无义虚非有耳以体一切诸法如故名为
如来。故一切法如即是如来。故云一切皆是
佛法也。即非一切法者。一切颠倒之法此非
如来所證。故云则非一切法也。以一切如是
如来故非无。一切颠倒非如来故非有。故成
上非有无也。此犹是大经有所无无所有义
耳。以无所有名大涅槃。故是如来也有所无
是颠倒生死。故非如来也。是名一切法者。还
结一切诸法如也。问上两句已足。何用下更
结耶。答初句直明一切法是如来。次下两句
简其有无。初句明无一切颠倒。次句明有一
卷四 第 119b 页 T33-0119.png
切法如也。问上明然灯佛与今何异。答上为
成不可取不可说义来也。今为成菩萨无义
故来也。又上是略明义。此下八菩提是广明
义也。依论释佛答中论偈。云以后时受记然
灯行非上。论师释云。有四时然灯四时受记。
谓习种性种道种及初地。前然灯是习种时
也。今此是性种道种二时然灯。此中但是名
字受记未得真无生记。故云无有法得菩提。
若此时已得真无生记者。后一然灯不更与
受记也。今谓此释无所出。论直云以后时受
记然灯行非上。此言自难解。亦无四时受记
四时然灯也。又设有此义于文义相皆不顺。
故于今无取也。譬如人身长大下。第三章。经
论无生起。观此文举山王譬法身。成上菩提
非有非无义耳。法身无一切患故非有。具一
切功德故非无。然菩提既非有无。故法身亦
非有无也。文有二。初佛举大身为问如文。次
须菩提答云。如来说人身长大者。论云。佛以
真如为身。二义故名大。一者遍一切处。二者
具一切功德。问法身云何遍一切处耶。答华
严云。无尽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满如来身。如
来身未曾大小遍与不遍。为众生叹美为大
耳。即非大身者。无一切患累故也。论云。远离
烦恼障及智障故云非身也。是名大身者。具
一切功德也。初句直明大身耳。次句无患累
故非有。次句明有众德故非无也。问与上明
山王何异。答前为前会后为后会。又上为成
无取说义来。今为成菩提非有无义来也。上
明报佛今明法身佛也。上惑者谓初得佛时
卷四 第 119c 页 T33-0119.png
言有菩提可取。故是报佛。今直明法身体非
有无故是法身也。菩萨亦如是下。此第四章
经来者。论生起云。若上来明无发心菩萨受
记菩萨。又无诸佛得无上菩提。若因果皆不
可得者。众生亦不应入涅槃。亦无净佛土事。
菩萨何故欲成就众生令入涅槃。修净土行
耶。此终是有所得心历法生疑。故历法破未
竟。故生此章。菩萨亦如是者。此是成就众生
菩萨。净佛土菩萨也。亦如上发心受记菩萨
不可得。故云亦如是也。是亦上求菩提法身
有无不可得。故求菩萨有无亦不可得。故云
亦如是也。此中三句经。一破成就众生菩萨。
二破净佛土菩萨。三结正菩萨之义。问上已
二处明灭度众生。与今何异。答经初且明灭
度众生。为答菩提心故来。次第二周初答泯
菩提心故来。今为破成就众生菩萨义故来
也。问上已明净土。与今何异。答上为成无取
无说之义。今为明无净土之菩萨故异也。若
菩萨通达无我法者。此第三句结正菩萨之
名。此文意有近有远。近者从第二周初已来。
云无发菩提心菩萨。无受记菩萨。乃至今明
无成就众生净佛土菩萨。人闻生疑。若尔应
都无菩萨也。故释云。由了悟无菩萨故始是
菩萨耳。见有菩萨则非菩萨也。远即贯于一
经。此经始终皆明无菩萨破我人之见。若能
了悟无菩萨。方是菩萨。见有菩萨见有则是
凡夫我见非菩萨也。问了悟无菩萨者此是
知无有我。二乘亦悟无我。何故不名菩萨。答
论云。悟二种无我故名菩萨。声闻但悟人无
卷四 第 120a 页 T33-0120.png
我故不名菩萨也。又菩萨知我无我不二故
名菩萨。二乘见我无我异。是二见之人非菩
萨也。五眼下。第五章经文来有二。一者近生。
还从上四章生。前来四章并不见菩萨。时会
即疑。若如来云无所见者则应无眼。若有眼
何故不见。故举五眼答。今言不见者。非无眼
故不见。五眼见宛然而无所见。如净名阿那
律章云。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见诸法。不以
二相。大品复云。我五眼尚不见诸法。况凡夫
无目而言得菩提耶。二者远生。经初已来皆
明无得无见。故有今文。又上破有见故云无
见。今破无见故有见未曾见不见也。五眼义
别须释。今且示数意。然五眼具得约五人有
五。谓人有肉眼。天有天眼。二乘见四谛有慧
眼。菩萨照三乘根性说三乘法有法眼。佛有
佛眼。次约二人。因人四眼。果人一眼。因人四
眼如仁王经叹菩萨得四眼五通。果人一眼
即佛有佛眼也。次明一人具足五眼。即是佛。
问何故具足五眼。答此是无差别差别用。举
障内境约佛智故名肉眼。举障外境目佛智
故名天眼。约二慧境名慧眼。无量寿经言。慧
眼见真境。见真境名慧眼。大品往生品中云。
慧眼无法不见。又云。而无所见。大智论言。具
总相慧别相慧名眼。故知慧眼具二慧也。法
眼可知。四眼不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亦见
佛性故名佛眼也。须菩提恒河中有沙者。此
章为成五眼。依论师生起。明五眼既少而境
多。何得以少眼知多境。境既多眼亦应多。而
今眼少。何能尽知多境。为此疑故。今明眼虽
卷四 第 120b 页 T33-0120.png
少而能遍知一切境也。论既无文。今明亦复
无妨也。但知前既辨五眼。今出所照之境也。
问前举恒河今明恒河何异耶。答前为成格
量四句偈故举恒河。今为五眼所照境故举
恒河也。问境既多。何独云知心。答有二意。
一者广略。前明能照之眼广故具明五眼。今
辨所照之境略故止言心也。二者心无形触
最难知。今举其难知。尚知易可明也。如来
说诸心者。明如来见一切众生心唯在颠倒
中行也。则为非心不在正观中行也。是名为
心者。结颠倒心也。三世心来者。释成颠倒心
义。何故名颠倒心耶。以三世求心不可得。而
众生见有心。此是无而谓有。故名颠倒也。须
菩提满三千世界七宝者。文来为释疑。上言
佛知众生心皆颠倒。则颠倒心所作布施等
众行皆是颠倒。若尔应无佛因。既无佛因应
无佛果。故释此疑明。无所得心布施等则是
佛因。既有佛因则有佛果。问曰。何由有不颠
倒。为从颠倒得不颠倒。为从不颠倒得不颠
倒。二俱有过。若从颠倒生不颠倒。则倒为不
倒因。若从不颠倒生不颠倒。则不颠倒便无
因。答大品三慧品佛答此问。不从有得生无
得。不从无得生无得。得无得平等故是无所
得。即其事也。问前已明三千世界七宝。与今
何异。答前七宝为格四句偈。今七宝为成佛
因也。若福德有实。此便释疑。疑云。上亦三
千七宝。今亦尔。何故是佛因耶。故释云。若福
德有实此明有得福德。以福德无故此明无
得福德。故是佛因也。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
以具足色身下第六章经。上来至此三处明
卷四 第 120c 页 T33-0120.png
色身何异。答初为明相好身异法身。相好身
有三相。法身无三相也。次文为成两因优劣
义。二身两果既优劣。二身两因亦应优劣。成
格量经义故来。今文为破二身一异见故来。
上两处明二身异。寻语之流即云。有相好身
与法身异。如从来本迹异三佛异义。故此章
经破一异见。论有二偈。上半云。法身毕竟体
非彼相好身。此即破其二身一见。明相好身
有相好法身无相好。二身有异何得一耶。次
偈上半云。不离于法身此二非不佛。此破异
见。何处离相好有别法身耶。故云此二非不
佛也。问二身定一。定异。非一非异耶。答诸法
无有定相。而具有三句。昔日明相好身亦生
灭五分法身亦生灭故。二身同生灭。则是一
义。次此经上来两处开二身之异。相好身有
生灭。法身无为无生灭。此是异义。今此一章
双破一异。故佛具有三种方便。问昔何故说
一方便。乃至今何故说不一不异。答昔为破
常见故明佛二身皆生灭无常。故二身是一。
小乘人便作一解故。经初开二身生不生异。
时会便云。小乘二身是一。大乘二身是异。故
今具破一异。得意者三俱会道利物。不达者
皆是颠倒戏论也。破二身一异见既尔。破法
身有色无色亦然。论云。此亦无亦有。法身绝
相不可言有相好。离相好无别法身。不可言
法身无相好也。所言具足色身者。唯佛一人
尽形相之美。故言具足。馀人乃至轮王相不
明了。故不具足也。如来说具足即非具足者。
破一见。明色身非法身。何得为一。是名具足。
卷四 第 121a 页 T33-0121.png
此破异见。何处离相好别有法身也。可以诸
相见不下。意与前同。但身总相别相为异耳。
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下。此第七章来
者。此破法身有说法疑。疑云。若具足色身非
法身者。云何言如来有所说法耶。故佛破云。
须菩提汝勿言如来法身有所说。若言如来
法身有所说则谤法身。法身非色故法身非
说也。何以故说此一句。破法身无说疑。若言
法身不说相好身说。此亦不然。上明不可离
相好身别有法身。便谓法身无相好。亦不可
离相好身说别有法身说。而谓法身无说。问
何以知经文如此。答论偈云如佛法亦然。故
举佛例法也。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者。此更破
疑。人闻法身有说便言有法可说。故今释云。
虽复说法无法可说。假名说法耳。论次此章
后长有信受一章经。问上信今信何异。答上
明信信因果深义。今明信信上如来虽说无
所说也。问何等人能信此法耶。答论偈云。非
众生众生非圣非不圣。此人非凡夫众生故
言非众生。而是圣体众生故言众生也。非众
生故非圣。是圣体众生故非不圣也。问若言
凡夫不信不可为凡。圣人能信不须为圣。今
说此经竟为何人耶。答观此论意。具足颠倒
有所得凡夫不能了。此是习无所得观众生
则能信。此众生望有所得人故非众生。未具
足了悟故非不众生也。于意云何下。第八章
经论生起 从上第二章经生。上第二章经云
佛无菩提可得者。今云何有阶级位行耶。如
谓从十信至十住。从十住至十行。从十行至
卷四 第 121b 页 T33-0121.png
十回向十地等。既有进行阶级则佛果应有
所得也。近文生者。相好论身业。无所说辨口
业。今得菩提明意业。佛既无所说应无所得。
今实有所得应实有所说也。问初周中已明
佛无所说无得菩提。与今何异。答前后两会
利钝两缘。此二义通贯十五章也。但今文与
上有开合之别及来意不同。来意不同。上明
释迦是化佛破实说之疑。今明不可言法身
有说。不可言无说。破法身有说法身无说之
义疑。上明无得菩提破实得之疑。今明无得
破举因行阶级證果实得疑也。又上云如来
有所说耶。有菩提可得耶。此得说合论。今则
开得说为二章经。前章经明无所说。此章明
无所得也。文三。初佛牒疑情反问善吉。次善
吉奉答。明佛无少法得菩提。若有一豪之得
则不得道。以毕竟无得尔乃得道耳。以得果
实无一法可得。行因实无一行可行。无所得
故始得果。无所行故乃是行因也。次佛述四
义释无上菩提。初即述以无所得故名无上
也。二以体悟法界平等义故名无上菩提。以
无我无人故得菩提者。第三义。彼菩提体无
二种我名无上也。上之二义就得门释无上
菩提。今就离门释。谓菩提体有我人则非无
上。以体无有我人故名无上菩提也。修一切
善法者。上三门就果释无上。此第四义就因
门释无上。以有无上方便修一切众行满足
故是无上。馀菩萨修因行不满故非无上也。
如来说善法则非善法者。简上修善法义。今
明是无所得善法耳。得非是有所善法故云
卷四 第 121c 页 T33-0121.png
则非善法。是名善法者。还结取无所得善法
也。三千世界须弥七宝下。此第九章。问前周
已举内外两施明格量竟。今何故更说。答上
已明前后说为两会之众。不应问也。又上来
明般若体门及信受门竟。今说经是功德门
也。又依论生起。从上修一切善法得菩提文
生。若言修善法得菩提者。受持此经章句不
得菩提。何以故。萨婆多等诸部人云名字句
是无记法故也。为破此疑故重举也。明名
字句虽是无记能表实相故。受持四句功德
无边。又汝法中言是无记。我法中明此是般
若名字句。岂是无记。故受持四句胜大千广
施也。问等是破无疑。何故不举恒沙七宝及
举恒沙身命耶。答三千宝是最初格故举初
章耳。又为后会人须渐次格。不得顿格超说
恒沙。又今三千财与上为异。上但明三千财
不及持经四句。今明百分不及一等也。依论
经有四种胜。一者云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
分不及一。此是数胜。持经福不可数也。二者
歌罗分不及一。此是力用胜。明经力用胜七
宝施力用。三者优婆尼沙陀分不及一。此云
不相似数胜。此是数中微细之数。乃至持经
少许福德数无有与此数相似。故云数胜。四
者因果胜。此经因果胜馀因果也。须菩提于
意云何下。第十章经来者。论云。从上菩提无
高下生。无高则诸佛不高。佛非能度。若无有
下则众生非下。不下度众生。而佛是能度故
佛为高。众生是所度故众生为下。不应无高
下也。又从上为他说四句生者。时会既闻为
卷四 第 122a 页 T33-0122.png
他说四句功德无边。便谓有众生可为。故今
破之也。前文止于疑念。次何以故释止疑念
所以。明实无众生可度。汝不应念佛度众生
也。若有众生如来度者。此是反释。若见有众
生可度。佛则有取我之过也。以众生见众生
众生名众生。不能自度。何能度众生。佛亦见
众生佛亦名众生。不能自度。何能度众生。佛
若见众生佛能度众生。众生亦见众生众生
应能度佛。有如是大过故佛不应见有众生
也。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又释疑。疑云。
若无众生可度。佛口中何故自称我耶。如云
我本行菩萨道等。故知有我。答云。如来随俗
说有我耳。实无有我可说。而凡夫之人以为
有我者。更疑若无我者何故世间皆云我来
我去我生我死等耶。即释云。此是凡夫人于
无我中横计有我耳。故云凡夫以为有我也。
凡夫者如来说非凡夫。论经具足云须菩提
凡夫生者。如来说非生是名毛道凡夫生。所
以有此语来者。上既云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故今释凡夫义也。所以言凡夫生如来说非
生者。以不生圣观故名非生。生凡夫颠倒心
故是名凡夫生也。问论经何故云毛道凡夫
耶。答愚痴不解一毛端圣法故也。数人别有
凡夫法凡夫性。凡夫性是非色非心不相应
行无记法也。凡夫法通五阴通三性也。成论
义无别凡夫性法。但无无漏圣法故名凡夫
法耳。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下。此第十一
章经。上已三章来各有其义。今复来者。上第
三章中虽破如来法身有相无相一异等见。
卷四 第 122b 页 T33-0122.png
但耳眼之徒多言三十二相是佛。即更复生
疑。以修三十二相业等故得三十二相身。有
三十二相身即有法身。故知法身应有相好。
为破此疑故有此章来。又初周两过明相好。
后周亦两过明相好。二会之信亦不可失。又
近接前章总明正法平等无有高下。次章明
无众生可度释无下义。今了三十二相非佛
释无高义。此一章经凡五句。一佛牒疑情问。
二须菩提同迷答。三佛举轮王并破。四须菩
提悟解。五佛说偈呵之。问观佛三昧经云。若
观佛色声皆灭重罪。今云何见色闻声行邪
道耶。答若得般若方便用。见色闻声亦是佛。
非色声亦是佛。乃至非非色声亦是佛。若不
得般若方便用。五句皆非佛。故观般若偈云。
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
得解脱。若人见般若是则为系缚。若不见般
若亦为系缚也。汝若作是念下。第十二章经
来者。论生起云。若言不以色相好见法身者。
则修相好业不得菩提。若尔应无福德之因
福德之果。为破此疑故明。汝勿言无福因及
福果。佛有二种庄严。福因得相好果此是福
庄严。修智慧因得智慧果是慧庄严。如来具
有福慧二庄严。何故无相好果耶。汝若作是
念发菩提心说诸法断灭。又疑。菩萨得无生
忍出世间智慧。尔时舍肉身受法身。则应无
复福德因福德果。为破此疑故明。菩萨得无
生忍得妙智慧妙福德。岂失福德因果堕断
灭中耶。问此中云发菩提心。何故释云得无
生忍耶。答初得无生忍亦名初发心也。又此
卷四 第 122c 页 T33-0122.png
中明从初发心不习断灭观亦不起常观。后
心皆尔。故初后不二。如云发心毕竟二不别
也。前明佛果非有相非无相。今明因非断非
常。可谓因果皆是正观皆离断常。问若尔因
果何异。答明晦不同故开因果耳。以满恒河
沙世界七宝布施者。问上已恒沙格竟。何故
重说。答前周从三千至恒沙。后周亦尔。两会
之义不失也。又来意异。前为格量持经四句。
今为格量菩萨无我忍也。此是人法无我故名
无我忍也。不受福德者。不受有所得福德故
此菩萨胜前菩萨。前菩萨受有得福德故不
及后菩萨也。次问答料简不受之义。问菩萨
既作福德。云何不贪著耶。答菩萨以无受心
作故不生贪心。多非作福德然复不贪也。若
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下。第十三章来者。论
生起云。菩萨既不受福德则不受世间人王
天王。云何往来六道利益众生耶。故今释云。
菩萨虽不受世间果。而化身往来六道作人
王天王利益众生。法身常住则无有去来。勿
见化身去来利物便言法身亦有去来。勿见
法身无去来谓生身亦无去来。此中正明化
身有去来破法身有去来疑。故云。若言如来
法身有去来者。不解法身之义也。问若化身
有来去法身无来去。还是从来义耳。答此是
不二二义。故开二身。无去来去来是化身。去
来无去来是法身。皆是为物作此名字耳。至
论。正般若未曾二不二去来不去来也。须菩
提以三千世界碎为微尘下。第十四章经。前
已明微尘。今复明。何异。释有同有异有同者。
卷四 第 123a 页 T33-0123.png
同取为譬喻。异者来意各别。前举有微尘譬
有所得布施。成格量优劣义故来。明有得布
施此是尘染因。还得尘染果故不及持经四
句。今举微尘喻破十方佛法身一异之疑。如
世界碎末为尘。不可言一处住。以其各散故
亦非异处。既无聚云何散耶。十方佛法身不
可一处住。不可异处住。以不可一处住非是
混成一法身。不可异处住故不可各各有法
身。故论偈云。于是法界处非一亦不异。此破
由来两解。或言十方佛混成一法身。或言各
各有法身义也。问何故举微尘喻破法身一
异疑耶。答如微尘散灭故不可说一异处。如
是十方佛烦恼尽故不可说法身一异处住。
故论偈云。微尘碎为末。示现烦恼尽也。问
何因缘故破法身一异疑耶。答上明化身有来
去法身无有来去。法身无来去故时会生疑
十方佛法身同为无来去。为成一法身同处
住。为各各有法身异处住耶。又上来广破二
身一异之见令识正果。今破微尘世界聚散
之见令识依果故。令了悟不依不正毕竟空
义故有此文来也。此中前牒彼疑。而顿举三
千世界微尘者。欲明十方一切佛法身同异义
也。答云甚多者十方诸佛多也。说微尘者。举
微尘为喻也。假名微尘无所有故云非微尘
也。是名微尘者。还结正假名义也。世界一合
相者。若微尘世界相对。微尘喻十方法身不
一。世界喻十方法身不异。但论意用微尘通
喻不一异。世界偏喻不一也。问前微尘通喻
不一异。何故举世界别喻不一耶。答人闻十
卷四 第 123b 页 T33-0123.png
方法身皆无来去大小。应是一也。以多有一
疑故偏破一也。一合相者合众尘成世界也。
一合相不可说者。圣人了合无所合。如破合
品。是法不自合异法亦不合。合法及合时合
者亦皆无。故无有合。但凡夫见有世界故起
贪著心言有世界耳。若人言佛说我见者。此
文近接前生明凡夫贪著其事生也。凡夫贪
著由于我见。我见既无贪著何由有耶。又远
释一经。上来处处叹无我无人。但凡夫颠倒
起我见人见耳。时会便疑。佛说凡夫起我见。
故知有我见可起。若无我见佛不应说凡夫
起我见。此是一疑也。又二乘人云。先有我见
故断我见故得无我智。是名得道。此是二疑。
破初疑云。若人言说我见便有我见可说者。
则不解佛所说义。佛欲明我见是无故说我
见耳。非说我见便有我见可说也。故中论最
后偈云。一切诸法空。世间常等见何处于何
时谁起是诸见。故非但正见不可得。邪见亦
不可得。故知道门未曾邪正。此经将竟。上破
昔有所得正见不可得。今破其邪见亦无得。
显正般若未曾邪正也。即是答二乘人亦不
得言先有我见断我见故得无我智。今乃明
我本来毕竟不可得。何所断故言无我耶。应
如是知者。上明我见本来不可得。今明法
见亦本来不可得。故举我列法故云应如是
知见信解不在法相也。所言法相者则非法
相者。亦如我义佛说我既非我。说法相亦
非法相也。问如是知见信解何异耶。答论偈
云二智及三昧。知是世谛智。见是第一义谛
卷四 第 123c 页 T33-0123.png
智。信解者是二智所依三昧。依三昧故发生
二智也。问何故明二智。答菩萨了人法空具
足二智也。又始行菩萨未得无生。了悟浅名
世谛智。深行菩萨得无生忍。了悟二空名第
一义谛智。三昧通是二人智所依也。若人以
满无量下。此第十五章经。上如来者无所从
来。总明二身。微尘譬喻别料简法身。今此一
章经别料简化身。疑云。化佛既有去来。供养
化佛持化佛所说。何如真佛耶。故今明。若能
于化佛所发心受持化佛四句偈者功德。胜
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施。云何为人演说。释
为他说义。明上来数劝为人说法。今经之欲
竟示说法之方。当如如而说。下如字则是如
法性之如。劝行者当如法性如而说。勿生心
动念也。下偈即明说法之辞亦如十喻之说。
故居士经云。说法者无说无示。譬如幻士为
幻人说法。什法师云。十喻以喻空。空必持此
喻。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既得出长罗住
此无所住也。若依论经明之。经曰。云何为人
演说而不名说。是名为说。此释化佛说法义。
化佛说法不自称是化。若自称是化则众生
不生信敬。故言不名为说。是名为说者。直化
佛说法也。一切有为法偈来者。更释疑。疑云。
诸佛常为众生说法。何故复入涅槃。故明诸
佛如来不住涅槃不住有为。以诸佛为利众
生化身说法故不住涅槃。观有为如梦幻故
不住世间也。论经广有九喻。云一切有为法
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一者如星。日未出
有用。日出则无用。未有正观日出则妄心有
卷四 第 124a 页 T33-0124.png
用。正观日出则妄想不可得。第二翳喻。如眼
有翳故见空有毛轮故可得。翳慧眼故无六
尘妄见六尘也。第三如灯。还喻能见识法。如
有油炷器三法合故有灯。根尘及贪受故有
识生。灯和合有无所有。法亦和合有无所有。
灯念念灭。识亦尔也。第四如幻喻。如幻师作
种种物而无实。众生业幻故见种种国土亦
无实也。第五露喻。露少时住。身亦尔。第六泡
喻如天雨渧成泡小儿谓之即为珠心生贪
著。众生三受亦尔。从根尘识生亦不实也。第
七梦喻。过去法如昨夜梦见有了悟则无也。
八者如电喻。才现即灭。现在法亦尔。第九云
喻。空中净忽然云生即时便灭。未来法亦尔。
忽然而起即时散灭也。委曲须讲释。今略示
耳。第三流通如文意云云。
金刚般若经义疏卷第四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