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疏-隋-吉藏卷三

卷三 第 84a 页
卷三 第 105a 页

金刚般若经义疏卷第三

胡吉藏法师撰

须菩提白佛言颇有众生者。此下第二段明
信受波若义。所以明信受者。上说波若即是
能被之教。今明信受即是所被之缘。此即是
缘教相称。若缘非教缘此教则不称缘。若教
非缘教此缘则不禀教。以今缘是教缘故此缘
禀教得益。以教是缘教故此则不空说。为此
因缘故缘教相称也。又佛种种门说于波若。
上已因果门说波若竟。今就信受门说于般
若。所以了悟无依无得。故名信受。说此无依
无得之信。即是说般若义也。就此门中问答
为二。初即是善吉发问。所以问者。上明因辨
果义已周满。是故今问信受之人。然因是无
所得因。果是无所得果。因是无所得因虽行
万行而实无所行。果是无所得果虽得菩提而
实无所得。此事难信。若实有万行可行实有
佛果可得。信之则易。若实无万行可行实无
佛果可得。信之了亦易。若言俗谛自有因果
真谛自无因果。有无各辙信之亦易。今并不
然。虽修万行而不见菩萨能行。不见万行可
行。无所依止而修万行济度众生。此事希有。
是以难信。如空中种树不依于地而溉灌修
治有于华实。此事为难是。故今问明有信者。
若言佛身同于二乘是生灭法。亦易信。若言
佛身是常住法凝然在金刚后心。此亦易信。
若言应身自无常。法身自是常。此亦易信。今
卷三 第 105b 页 T33-0105.png
明如来虽生毕竟不生。虽灭毕竟不灭。虽无
生无灭而生灭方便利益众生。此事希有。是
故难信。所以问也。问曰。此为问现在信。为问
未来信耶。答曰。现在众生福慧深厚三多具
足。在祇洹受道闻必生信。故不问现在。但佛
灭度后后五百岁入像法中。此时众生薄福
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故闻不生信。大智
论解信毁品文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
部。皆执佛语不知佛意为解脱。故闻毕竟空
如刀伤心。故知未来能信人少。故知问未来
世也。又此举未来有信以况现在。未来是恶
世。外不值佛内薄福钝根。尚信波若。况现世
之人闻不生信。佛告须菩提下。此第二章明
如来答。就文为二。一者遮无答。二者明有信
答。莫作是说者。即是遮无答也。汝勿谓现在
有信受之人。言未来起信受也。故云莫作是
说也。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下。此第二明有信
答。就文大开七别。第一明信之时节。第二明
能信之人。第三明所信之法。第四正出信心。
第五明信之所由。第六明信之利益。第七广
释信义。此即第一。言后五百岁者。有人言。正
法五百年为初五百。次像法五百年为中五
百。次像法后五百年名后五百。今举最后五
百。此是像法将灭衰弊之时。亦有信般若者。
况前两五百无信人耶。今谓不然。言后五百
岁者。如大智论明五百岁已后也。前五百年
得道者多不得者少。故名正法。次五百年得
道者少不得者多。名为像法。既正法灭已次
入像法名后五百岁。此中虽多不信。如五百
卷三 第 105c 页 T33-0105.png
部之例然亦有信受之人。故大品云。是波若
波罗蜜佛灭度后南方转至北方。是中四众
要有信持乃至供养也。又解云。佛灭后千年。
为断疑云前五百是正法故闻有信。后五百
是像法故闻不信。若尔后五百年无信波若。
故佛今答云。后五百亦有信者。不应言无信
者也。此时亦有信持乃至供养也。有持戒修
福者下。此第二明有能信之人。什师翻经但
明二人。一者持戒人。二者修福人。持戒人多
是出家菩萨。修福多是在家菩萨。大智论云。
出家菩萨以尸罗为首。在家菩萨以檀为首。
是故今文但明二人。然此二人具通大小。若
有所得小乘二人则不信波若。故下文云若乐
小法者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若大乘二人
乐无所得乃信是法。故下文云此经为大乘
者说为最上乘者说。若是论经便有三人。论
云不空以有实菩萨三德备。第三即是智慧
人也。前之二人名为闻信。若智慧人此是證
信也。又言。能信之人既是胜人。故举止行二
善物情所贵。以褒叹之令得信受。持戒是止
善。修福是行盖。此二摄一切善尽。则诸恶莫
作诸善奉行故举此二摄一切人也。于此章
句下。第三明所信之法。即上因果法门名为
章句也。能生信心下。此第四正辨于经生信。
以此为实者。即是无所得实信。若有所得信
虽异小乘不信。若望无所得信还成不信。故
大品有信毁之品。欲明有所得信此即成毁。
今此是无所得实相正信。故言以此为实。亦
信波若是法之实相。故云以此为实也。当知
卷三 第 106a 页 T33-0106.png
是人下。此第五明信之所由。所以闻经决能
信者。良以殖因积久故能信受。故涅槃云。熙
连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
世中不谤是经。今亦尔。三多久殖故能信而
不谤。文有二句。前句明非值少佛。以于下。第
二句明值于多佛也。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
净信者下。第六章明信得利益。凡有二益。一
者外为诸佛知见。二者内得无边功德。然信
波若之利难可称量。今举一念之信尚获无
边功德。始终之信故复难言。如来悬鉴信谤
皆知。而今偏举信人者。略有三义。一者此经
是诸佛之母为佛守护故。若生希向则为佛
所记录。故大品云。佛常以佛眼观此经卷。若
受持者则为佛护念。为如来之所齿录。直置
世间为天王贵胜知友。尚自欢喜。况为如来
之所亲爱耶。二者此福与虚空等。岂下地所
能知。唯佛穷其边底。三者佛无二言。言必可
信。今明信得多福。故其福必知多。问何因缘
故名为知见。答论云。如来愿智力知非是比
智知。佛眼所见非肉眼见。又佛知此人行菩
提因。见此人得菩提果。故言知见。何以故下。
此是第七广释净信之义。若依论师释。上来
通明三种人信。此的辨第三智慧人信。今明
此言即通。上释于信得德福无边。今释无边
所以。良由得无生信故其福无边。但无生信
自具二种。一者闻信。二者證信。就此释中有
三何以。故大开三别。第一明得。第二明失。第
三劝舍失从得。此是初。自有两句。初句明众
生空。次句明诸法空。所以明此二空释信义
卷三 第 106b 页 T33-0106.png
者。大智论云。知众生及法不生故名无生法
忍。虽渡众生。众生毕竟不可得即是无众生。
虽行万行。诸法毕竟不可得此即无生法忍。
是故今辨此二空为无生净信。又众生空故
是无果患。诸法空故即无因患。所以者何。会
法已成人故。法因而人果。因果两患双离故
其福无边。又无人见故超凡夫地。凡夫著我
不知无我。今辨无我即离凡夫地。又知法空
故离二乘地。二乘之人但得人无我不得法
无我。又以无人故离烦恼障。已无法故离于
智障。超凡越圣兼二障俱尽。是故其福无边。
离人见中具无十六。今但略故止言无四。五
阴中起我我所心。故名为我。不断不绝相续
住世。名为众生。计有一根之命不断犹有我。
故称为命者。亦名为人。外道计有神我死此
生彼经游六道。故名寿者也。无法相无非法
相者。第二句明法空。虽不见我犹见有五
阴之法。故今明亦无法相。五阴之法既无。
五阴本无名为非法。空病亦空故云无非法
相。此应如净名三种次第。初不见我为众生
空。次不见法名为法空。不见非法亦名空病
亦空。所以明此三空者。我见是众结之根本。
故明我见。次有见无见又是断常之本乖道
事深。故明有无见也。有人言。修善离恶。以善
为法恶为非法。又有人言。以空遣有。以空为
法有为非法。若依论经。人空之中有于四句。
法空之中亦有四句。故论偈云依八八义别。
言八八义者。人四法四名为一八破人四破
法四。不此八病复为一八。故云八八。言法四
卷三 第 106c 页 T33-0106.png
者。一者法相。二者非法相。三者相。四者非相。
此四是病也。问外道计我可是病。今见法生
时是有。灭时是无。何故言病耶。答作此问者。
未读大乘经论也。破第一句法相言非法相
者。阴界入等法不可得故言无法相。破第二
句者言非无法相者。惑者闻阴入界虚诳故
空便谓。诸法实相亦空。如大经云。既闻生死
虚诳谓涅槃亦虚诳。为破此执生死自虚诳
空。实相涅槃此非是空。故云空者二十五有。
不空者大般涅槃。破第三句者云无相者。惑
者云。涅槃实相若不可空便还同有。若不可
有还应是空。是故今云不可谓涅槃还是有
无相也。涅槃实相不可说有无相。破第四句
者。惑者既闻实相不可有无。便应不可得说。
是故今明虽绝有无为众生故无说而说。云
何言不可说。但旧经文略。但云无非法相也。
何以故若心取相下。此第二对得明失。亦是
举失显得。就此为二。初明计人为失。次明计
法为失。今失即是初。若心取相即取众生相。
则同外道计有我人。是故为失也。若取法相
下。此第二明计法为失。就中有两。前明见法
为失。次明见非法为失。问曰。若计法为失。应
云著于法相。何因缘故计法为失著我相也。
答理实应然。计人故著人。计法故著法。今明
欲显其失患之甚。计法之人非但起于法见。
计法之人还起我见。以法是我因缘故也。成
实论云。灰炭不尽树想还生。又数论取一切
有相非病。取我相为病。成实论云。有二谛则
非病。取我人故是病耳。今明不然。但使生心
卷三 第 107a 页 T33-0107.png
动念则过同我人。何以故若取非法相下。此
第二明著于非法此亦为失。既闻计法为失。
或者便谓无法为得。是故今云若计非法是亦
为失。所以者何。计有非法必起法见。若有法
见则有我见。又若无有我则无所计。以有所
计故知有我。所以计于非法亦复著我。是故
不应取非法下。此第三章劝舍失从得。此文
有二。一者正劝舍失。二者引證。此即是初劝
舍失。然法与非法尚自须舍。我人之见去何
不舍。是故举法况人。但劝舍法不劝舍人。以
是义故如来常说下。第二引證。阿含经中佛
为比丘作于筏喻。譬如有人为贼所逐。取草
为筏度于彼岸。既至彼岸则便舍筏。初则取
筏度河。既至彼岸则河筏两舍矣。譬意初则
以善舍恶。后则善恶双舍。初则以法舍人以
空舍有。次则人法两除空有双净。如是生死
涅槃万善类然。若依论经。大意略同其文小
异。论经亦有三何以故。与旧经意同。第三何
以故云不应取法非不取法。此明理教之义。
以得理忘教得月舍指故。故云不应取法。而
藉教悟理因指得月故非不取法。如到岸舍
筏故不应取筏。为欲度河故非不取筏也。问
筏喻是小乘经。云何證大乘耶。答筏在小名
小在大名大也。又举小况大。于小乘法中尚
明两舍。况于大乘耶。如中论引迦旃延论。是
小乘尚舍有无况大乘耶。法尚应舍。何况非
法。明有是物情所安尚应须舍。无非六情所
对岂可执也。须菩提于意云何下。此文所以
来者凡有二义。一者證信故来。上辨无依无
卷三 第 107b 页 T33-0107.png
得之信乃至法非法皆舍。今明一切贤圣同
作此悟。故知此法可信受也。二者依论释疑
故来。论主至此章凡释三疑。初举法身非有
为释以果徵因疑。次信者章双释因果之疑。
谓说因果法门便无信者。上明有信者。即释
此疑。今此一章经释以果徵果疑。上法身非
有为章云生住灭相非是无为法身故。不可
以此三相见如来法身。疑者云。若言三相非
是佛者。应亦释迦不得菩提。不为物说法。而
今释迦树王下实證得菩提。趣于鹿苑为物
说法。若尔则应王宫实生。双树实灭。不应言
三相非佛。今正破此疑。就文为二。一者佛腾
众疑以问善吉。二者善吉奉对以破众疑。今
即是初。佛问意云。于意云何下。汝言佛于树
王下实得菩提耶。五十年住世实为说法耶。
善吉答中大开二别。第一正破实證实说之
疑。第二更破异疑。此即是初。善吉云。无有
实得菩提。无有实说法。论偈云。应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明佛有三种。一者法身佛。即以
正法为身。二者报身佛。即是脩因已满果起
酬因名为报佛。三者化身佛。今言无有实證
无有实说者。释迦即是化身佛。非是真佛。即
是化證化说非是实證实说。以此例前。释迦
即是化生化灭非实生实灭。是故如来身是
无为。故云无有定法名菩提。亦无有定法如
来可说也。何以故如来所说法者。此下第二
破无说之疑。惑者闻上释迦是化佛无有实
證无有实说。便谓无有化说无有化證。是故
今明虽无实證而有化證。虽无实说而有化
卷三 第 107c 页 T33-0107.png
说。故云如来所说法即是化说。前即破实说
之疑。今则破无化说之疑也。不可取不可说
者。此句更复破疑。惑者既闻有于化说便谓
有法可说。佛若有说听者便应有取。以有说
故则言语不断。听者有取故则心行不灭。今
以言语灭故不可说。以心行灭故不可取。大
智论云。波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相观。已
除言语法亦灭。即是此意也。非法非非法者。
此句成上不可取不可说意。诸法实相非有
非无。非有故非法。非无故非非法。既离有离
无。云何可说。既离有离无。云何可取。即此如
净名仁王所辨。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者
无闻无得。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者。所以有此文来者。成上非法非非法非有
非无义也。以一切贤圣皆体悟无为。无为无
有无无。是故当知诸法实相非有非无。岂可
取说。论文云。佛所以能说实相无为法者。由
体悟无为法故耳。故无为是说因也。又一切
圣人所證尚不可说。听者岂可取也。此中不
独举佛乃至广引众圣者。此意欲證一切贤
圣同悟此法。当知此法必可信受。问何故言
一切贤圣无为而有差别。答复为释疑。既言
同悟无为则众圣无异。便无十地阶级四果
浅深。是故今明虽同悟无为所悟不同。故有
三圣为异。三鸟出网三兽度河而升空有近
远。涉水有浅深。即是其事。问三佛乃是地论
师说。汝今何故乃用斯义。答作此问者非。是
通方之论。今一师辨无一豪可得一切皆是
义。如思益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若有所得
卷三 第 108a 页 T33-0108.png
心非唯三佛不可得。一佛二佛悉是戏论。若
以无所得了悟之心。随缘所说一佛二佛
三佛十佛至无量佛并皆无碍。云何苟存二
身疑于三佛。问何故须立三佛。答义要有三。
由有法佛故有报佛。由有报佛故有化佛。法
佛是佛性。要由佛性故修因满成报身。此
二即是自德。然后化众生即是化他德。故
有化佛也。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
千世界七宝布施下。此是第三格量显胜称
叹劝修门。若以福慧而判。上来就智慧门
说般若已。今以功德门说般若。般若未曾
福慧。为众生故作福慧名说也。又上来就无
依无得说波若。今就称叹门说波若。又上来
明波若体。今明波若用。以能受持生无边功
德是故用也。就此门中开为三别。第一举外
施格量。第二举内施格量。第三举释迦往因
格量。就举外施格量中更开为二。第一正举
外施格量。第二释成格量优劣之意。就正格
量中复开为二。第一正举二种财施格量称
叹。第二辨于经名。就初亦开为二。第一正举
二施格量受持波若一四句偈。第二称叹波
若。在处处贵在人人尊。就第一举二施格量
四句开为二别。第一举三千世界七宝布施
格量四句。第二举恒沙界七宝布施格量四
句就初章中复开二别。第一正举财施格量。
第二释成格量之义。今即是初。问何因缘故
有此文来。答此文来意凡有近远。所言远者
如向数义。所言近者论生起云。若诸法实相
不可取说。文字则是可取可说。受持应无功
卷三 第 108b 页 T33-0108.png
德。为释此疑。明文字虽是可取可说因此文
字得悟波若。则是因说悟无说。是以受持者
其福无边。故格量也。就文为二。第一正举财
施。第二格量波若。举财施中自开为二。第一
佛问。第二善吉答。开为二别。初正答。次简择
答。正答如文。阿泥楼驮以一食施九十一劫
常受安乐况今大千妙宝以用布施。其福不
多。问实有以大千妙宝布施以不。答亦得言
实有亦得言假说。言实有者。转轮圣王领四
天下。能以四天下满中妙宝以用布施。大梵
天王主领大千世界。能以大千妙宝布施。故
知得是实有。言假设者。若无此事假说言有。
亦不及受持波若。佛欲令人尊重波若故。虽
无事假说明也。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者。
此下第二简择答。有人言。福德即是世谛。即
非福德即真谛。明此福德虚假即真。是名福
德。多者世谛故说多也。一切诸法不出二谛。
故就二谛明之。今谓此释似无次第。今乃是
释福德多之义。何因缘故明二谛也。复有人
言。此是福德非福德。非福德福德。此是波若
福德。但波若中有财施法施。波若财施法施
实无优劣。但受财施人一生富乐。未能未来
灭恶道之苦。受法施人能灭三恶道报。未来
生天人好家乃至作佛。是故财施不及法施。
今谓约受人其实如此。但此中约能施人格
之耳。不约受人格之。故不同此释也。但施不
同。有得财施不及无得法施。此是互对自有
无得财施胜有得法施。自有无得财法胜有
得财法。问无得财施何如无得法施。有得财
卷三 第 108c 页 T33-0108.png
施亦作此问。答财法不二则无得财施与无
得法施无有优劣。但无优劣优劣义则法施
为胜财施为劣也。有得法施亦胜有得财施。
大格如此也。今依论释。论云福不趣菩提。此
简布施之福虽多此是有漏福德。即非福德
者非无漏无所得福德也。是名福德者。论经
重言福德福德。此意略判福德凡有二种。一
者有漏福德。二者无漏福德。是故重言福德
福德。问善吉但应答佛明布施福多。何因缘
故忽简福德漏与无漏。答善吉领解佛意。佛
意欲明布施之福虽多而是有漏。是故答佛如
我所解。布施福多者。此是有漏之福多耳非
无漏也。佛言下。第二正举财施格量法施。就
中有二。初明持经胜于布施。第二释胜所以。
今即是初。问云。何名为四句偈耶。有人言。此
经下文两四句偈。即是其事。今谓此人得经
语不得经意。若取下偈为四句偈者。自经初
已来便应非偈。受持之者便无功德。又当佛
说经时至此中未有后两偈。云何逆格量耶。
有人言。一切大乘经四句要偈。如雪山之四
句等。即是其事。是亦不然。今正论波若不涉
馀经。有人言。凡是言说成就一义者此即是
偈。故偈名为竭义。取其竭尽则名为偈。今谓
亦不然。经乃明四句偈。今云其义竭尽何必
的论四句。自有一句于义亦尽。若是别偈则句
定言不定。若是通偈则言定句不定。别偈句
定言不定者。要须四句故句定。或五言四七
六等故言不定也。通偈言定者。要满三十二
字也。句不定者。三十二字或一三四句不定
卷三 第 109a 页 T33-0109.png
也。今既云四句则是别偈。云何以通释耶。有
人言。三十二字名为一偈。是亦不然。乃是外
国数经法耳。非关四句偈也。有人言。凡是经
论能显道者。悉名为偈。此亦不然。今的云四
句偈。云何乃通取显道之言。显道何必四句
耶。有人言。假名四句。如一假有。不可定有定
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亦得言假有。即不有
乃至假有未曾有无。故此假四句即名为偈。
今谓上来亦无此说。乃是通方之论耳。有人
言。上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即是一四
句偈。今谓是亦不然。若唯此是偈馀应非偈。
有人言。前答善吉四句问。即是四句偈也。是
亦不然。前乃是答于四句。岂关偈耶。今世俗
中以四句为一偈。佛随世俗亦以四句为一
偈。明此乃是举少况多之言耳。然一四句斯
言最少。若能受持一四句其福无边。况复一
段一章一品一部耶。故须得经意勿著语言
也。何以故下。此第二释胜所以。至人极法从
是经生。是故持经其福为胜。论云二能趣菩
提。即是受持四句及演说四句也。所谓佛法
即非佛法者。有人言。此是遣执。向明出生极
果人法。恐物著故须遣即空。今谓不然。前明
即非福德。亦应恐生物著故须遣也。有人言。
佛法非佛法如中假之流。是亦不然。恐是玉
卮无珰也。今依论释。成上持经福多之义。偈
云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所言佛法者。唯
佛是无上菩提之法也。即非佛法者。自佛以
外二乘菩萨无有此法。故云即非佛法也。以
佛独有故此法第一。今持经福能生第一之
卷三 第 109b 页 T33-0109.png
法。是故持经之福其福最胜。须菩提于意云
何须陀洹能作是念下。此第二释成格量之
义。就此章中大开二别。第一举小乘因果释
成格量之义。第二举大乘因果释格量之义。
就此二章各开两别。初段两者。第一举小乘
因成格量义。第二举小乘果成格量义。今即
是初。问曰。云何举大小乘义成格量耶。答前
章云如来所说皆不可取不可说。乃至一切
贤圣皆体悟实相无为而有差别。然此语意
即是明悟实相无依无得之义。以悟无依无
得故。须有大小乘贤圣不同疑者云。若言诸
法不可取不可说无依无得者。云何小乘取
得四果。乃至大乘證得佛耶。以大小乘皆有
證得故。知非是无依无得。以大小乘皆说有
證得故知。非是不可说义。今为释此疑故。明
大小乘虽有證得而实无所得。虽有所说实
无所说。是故当知无取无说无依无得。是以
举大小乘。释成上不可取不可说乃至皆以
无为法而有差别也。问曰。云何成上格量。答
诸法若是可取可说有依有得者。受持则无
功德。良由波若无取无说。是以受持其福无
边。问曰。此经下文云。为大乘者说。若乐小法
者不能听受。大品云。波若是菩萨法不属二
乘。今云何乃引小乘为證成。答此举小况大。
明小乘人尚悟无依无得无取无说。云何菩
萨而不信无所得法耶。如大品引先尼为證。
听者闻诸法毕竟空不信受故引先尼。小乘
人尚信法空。今大乘人无相法中岂不信空
耶。又今是无所得三乘。是波若善巧方便用。
卷三 第 109c 页 T33-0109.png
此是大小非有所得小也。又欲引学小乘人
令入大法。欲为小乘亦须学此法。如大品云
诸天子汝欲住须陀洹果亦不离是忍也。问
若尔此法便是通三乘法。答如观中道者有
三品。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
觉菩提。上智观故得佛菩提也。问何故声闻
法中立于四果。菩萨法中开于十地。师云。今
须开此一路。此一路拥塞来久。今明无碍通
方悉得。圣人善巧为欲出处众生随其根性
故开大小。然至论道门未曾大小。今作大小
者。并是赴根缘故开大小方便。然大小不同。
由有其通别。若通而为论。大小皆得名地。大
小悉得称果故。如三乘共十地。八人地见地
即须陀洹果。薄地即斯陀含果。离欲地即阿
那含果。已办地即阿罗汉果。菩萨法中已办
地属佛地。是知大小皆得名地。然大小皆名
果者。小乘既名四果。菩萨十地亦名十果。故
大品云。有法是菩萨道。无法是菩萨果也。若
就别为论。开大小不同则果地为异。小乘则
名因果。菩萨称为十地。所以菩萨名地。是胜
持广普能生能成。有此众义故与其地名。声
闻无此诸义。故不名为地。声闻之人厌老病
死欲入无馀。故断除烦恼数辨苏息。遂其心
期。故与其果称。菩萨无此诸事。故不名为果。
然复有互举之义。其事常通。何以知之。如三
种皆乘三种皆道三种皆地三种皆圣人。然
地岂不通耶。故知随举一义耳。问依小乘义
明惑唯有见谛思惟。断三界见谛惑既立初
果。断思惟亦立一果。若尔唯应有二果。何得
卷三 第 110a 页 T33-0110.png
有四果耶。若断三界思惟既立三果。三界见
谛亦应立三果。又若约界而判既有三界。断
三界惑应有三果。何故断欲界惑立于二果。
断上二界惑立一果耶。若依静散而判。欲界
已为散地。断欲界惑应立一果。上二界已为
静地。断二界惑亦应立一果。今何因缘故不
依此诸义立因果耶。答此是如来善巧假名
制立。无有定相。通而为论具如问也。而今不
尔者。断三界见谛出三涂之表为圣人。故
立初果人。见恶道尘散八十八头蛇死就断
三界思惟更立三果。断欲界思惟立于二果。
断上二界思惟立罗汉。所以然者。欲界是苦
难地。此既难可过度。是以断欲界惑立于
二果上二界非苦难地。巳有解基惑则易断。
是以断上二界惑立阿罗汉果。言断欲界惑
立二果者。欲界思惟有九品。断前六品名斯
陀含果。具断后三品立阿那含果。所以断前
六品立斯陀含果者。毗婆娑中和须密论师
云。前六品烦恼能发无作润于三涂。是故断
此六品制于一果。又且既开惑以为九品。是
则上中二三品其惑则重。是以断之立于一
果。后三品既轻。故断之而立阿那含果。庄严
师云。欲界思惟九品烦恼润业不同。前之三
品润边地贫穷。次有三品润边地富贵。问曰。
立此四果出何处文。答毗婆娑以五义故立。
一者舍于曾道。二者得未曾道。三者得一味
解脱。四者具修十六行。五者修得八智。今以
五义具立初果。下三果者可具三义。谓舍于
曾道得未曾道及一味解脱也。如此等义数
卷三 第 110b 页 T33-0110.png
论中广释。但知是假名方便。不如数论有所
得解。数论但得名字不知佛意也。就初果文
前问。次答。就答中有三。一正答明悟初果时
不见得与不得證与不證。即成上不可取不
可说义也。何以故下。第二句释于上义。须陀
洹者。此言修习无漏。亦名逆生死流。流有二
种。一生死流即是烦恼。二者道流名为正观。
今此中具明二流。名为入流即是入于道流。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即是逆生死流。由入道
流故逆生死流。故入道流。然入道流而实
无所入。亦逆生死流实无所逆。第三句是
名须陀洹者。结名也。馀经云得须陀。名为
沟巷断结。前观欲界苦断欲界苦下烦恼。次
观上界苦断上界苦下烦恼。还观欲界集。次
观上界集。如是上下屈曲似于沟巷。故云
沟巷断结。三藏师云。得须陀洹者。此云至
流。如烦恼引人至生死流。八正道引人至
涅槃流也。问何故但云不入六尘。答既不
入六尘亦不入六情六识。即明于法空。不
见须陀洹故即是人空。入道流无所入故则
涅槃不可得。逆生死流无所逆故生死不可
得。故不人不法不生死。不涅槃乃名波若
须陀洹也。第二果亦有问答。文来可知。斯
陀含者。此云薄淫怒痴。亦名一往来。此人
犹感欲界两生。一生天上一生人中。便成罗
汉。故名一往来。亦名频来。以频受两生故
名曰频来。第三阿那含者。此云不还。亦云不
来。断欲界结尽不生欲界故名不来也。而实
无来者。问阿那含名不来既云实不来。斯陀
卷三 第 110c 页 T33-0110.png
含名一往来应云实往来。上云一往来实无
往来。时阿那含名不来。应云无不来。答其实
应尔。但互文现意。而不尔者。那含名不来而
云实无来者。此不来之名而无得之语其义
相称。故以无来之语还释不生之名。上二果
名不同此。所以非类也。又意实应言而无不
来。今少不字但云无来者。无即兼不故省烦
言也。问四果十智中具有几智。答初二果十
智中除尽无生及他心。问凡夫外道尚得他
心。二果圣人何故不得。答圣人非不能得。若
得他心即得四禅断欲界非复初二果也。第
三果人八智。加他心。第四果具十智也。从第
四果去。即是第二举小乘果以成格量之义。
上来三种虽并称果。若望罗汉并皆是因。就
此文中复开为二。一者通举罗汉。二者别明
善吉。初亦有问答。答中有三。一直答。二顺释
答。三反释答。问四人并皆称果。何故前三云
果罗汉称道。答果道之名皆通四人。但罗汉
既其德极。简异上三偏云道也。所以然者。大
经云。菩提名尽智无生智。菩提此称为道。罗
汉既得此二智与其道名。上之三果未得二
智不名与道也。第二偏据善吉悟解胜为證
者。善吉犹是罗汉。但今是对扬之主。又复别
得胜定异于馀人。又自引为證。欲使于义明
显也。就文有四。一明佛就其得上果。二明其
果不作得意。三明若有得意则不为佛所印
可。四明以无著故为佛所叹。人中最为第一
者凡有三种第一。一者人第一。二者离第一。
谓离二种障。一离烦恼障。二离定障也。三者
卷三 第 111a 页 T33-0111.png
德第一。即得无诤定及断烦恼障智断定障
智。问何因缘修无诤三昧。答凡有三义。一
者昔闻佛说此三昧有种种功德。心信愿得。
今成罗汉故修此定。由昔因故便习得也。二
者在凡夫时于多众生起诤故受苦报。今得
无学还忆昔忧悔故修此定。三者欲令多人
得现果报故复修之。得此定已前作方便守
护他心。无一众生于我起诤。然后现身故名
无诤。问以何方便法修此定耶。答前散心中
发愿。随其心愿要期近远。或一土一村人物
处所。悉愿见其形相姓族名字及知其心所
趣向。发此愿已入达分三昧。如昔所愿皆悉
分明。此事已还出散心。忆念定中所见如梦
中所见觉已还忆。以是义故能遮恶生善不
烦恼他。故名无诤。无诤与愿智相成如前说
也。问云。何名为无诤。答有人言。以慈心为
无诤。以慈心故不与物诤。有人言。第四禅
名无诤。以此定离三灾免四受故也。有人言。
空解为无诤定。有人言。即以无诤智为无诤
定。今依论释。论云。依彼善吉者远离二种障。
断烦恼故得罗汉。断三昧鄣得无诤定。故知
此别是方法定。非是空解亦非四禅亦非慈
心也。问文云离欲罗汉。离何欲耶。答非是离
烦恼之欲。乃是善吉好修阿兰若行远离五
欲五尘之境名为离欲。阿兰若者此云无事。
即是优游任放不为尘累所拘。四段文处易
知不须出也。佛告须菩提如来昔在然灯佛
所下。是第二章举大乘因果释成上义。就文
为两。第一举大乘因释成前义。第二举大乘
卷三 第 111b 页 T33-0111.png
果释成前义。就举大乘因中开为二别。第一
举受记。第二明严土。今即初。所以有此文来
者。从上如来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文生。若
言诸法不可取者。昔为儒童菩萨应不得记。
若昔为儒童菩萨遂得记者。则诸法可取。若
言诸法不可说者。然灯佛不应为其授记。既
为释迦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则是可说。
以时会有于此疑故。佛腾众疑问于善吉。故
云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菩提不。善吉答
云。于然灯佛所实无所得。此意明不见人是
能得无有记之可得。具如净名弥勒章记。如
是无得无不得。乃名得受记。此得实无所得
也。北人云。凡有四时受记。一是习种性不现
前受记。二是道种性亦不现前受记。三是初
地现前受记。四是八地大无生忍现前受记。
此中文明释迦由是习种性菩萨。未得初地
已上无生法忍记。今佛问善吉云。我于尔时
已證初地无生法忍三菩提耶。乃至金刚已
后常住现果證三菩提耶。善吉答云。如来尔
时未得初地无生法忍三菩提。亦未得金刚
后常住三菩提。今谓论无此义。又未见经说。
若就义推。于理不可。此中乃明无依无得之
义。破有依有得之疑。成上不可取不可说意。
云何乃作行位浅深解释。故于义不然。但经
中不无三贤十圣之说。首楞严经亦有四种
受记之文。非此中正意也。于意云何庄严佛
土不下。此第二次辨严土释成上义。来意同
前。若言诸法不可取不可说。云何菩萨取净
佛土行。为释此疑故有此文来也。问因行无
卷三 第 111c 页 T33-0111.png
量。何故前辨受记今明严土。答受记是菩萨
自行。严土是化他行。自悟无生故佛授记是
自行。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故严土之行。则
是化他行。行门虽多不出此二。是故明也。又
前论得记则是正果。今论严土则依果。又菩
萨得无生已后更无馀事。唯成就众生净佛
国土。故次第二句来。文亦有二。一问二答。问
意可知。就答中有二。第一正明严土之真伪。
第二劝修净土因。今即是初。若依大品经说。
此中始终圆成一意。即是菩萨无大庄严为
大庄严。虽大庄严实无庄严。然依论释。此中
文云须菩提言不也世尊者。此明如来法身
实无七宝形相庄严。故不应言菩萨有七宝
净土之可取也。如来说庄严佛土者。疑者云。
若形相庄严非真土者。佛何故说七宝等为
净土。令菩萨修净土因取净土果耶。故今释
云。如来以正法为身无身非身。是故无土。今
说形相为净土者。此为始行之人令弃土沙
之秽取宝玉之净耳。非是第一义真净土也。
故言如来庄严佛土则非庄严也。是名庄严
者。此是第一义真实庄严。正以诸法实相无
德不备无累不净故名庄严。为至人之所栖
止故名之为土。应如是生清净心下。此第二
明净土因。然上明土果。破别相世俗之土。明
第一义真净佛土。故明二土真伪不同。此中
辨因有得失之异。就文开为三别。第一正劝
修得。二者劝舍失。三者重劝修得。应如是生
清净信心。此即是劝修得也。不应住声香味
触法生心者。此第二句劝失舍。应无所住下。
卷三 第 112a 页 T33-0112.png
第三句劝修得。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
山王下。第二明大乘果證前无取无说。成格
量之义。就文为二。前佛问。次善吉答。今即初。
问成论人释云。山王广大譬无相理广大也。
今谓不然。非但义无次第。亦是文无所出。今
依论生起犹为释疑。疑云。若无取无说者。云
何诸佛取得菩提而为他说得菩提耶。所以
举须弥山者。明须弥于十宝山中最大。譬佛
于十地中最大。须弥此云妙高山。亦云安明
山也。释意云。如须弥山虽于十宝山中之大
亦无心言大。佛亦尔。虽于众圣中大亦云无
心言大。虽得菩提亦无心言得也。佛说非身
是名大身者。又释疑。疑云。闻须弥无心言大。
谓与佛齐须弥既是有为有漏。言佛亦是有
为有漏。故今释云佛说非身者。明佛不同须
弥非是有为有漏身。故云非身是名大身。即
是无为无漏身也。故云是名大身也。问此举
三佛中何佛耶。答正举报佛。所以然者。报佛
正是修因满故得菩提。法佛是佛性未得菩
提。故不说法佛。得报佛竟方起应化。故化佛
亦非得菩提。故但举报佛也。须菩提于意云
何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下。此第二举诸恒河沙
珍宝布施。格量持说四句偈也。所以有此文
来者。凡有二义。一者上明布施少正是三千
世界珍宝故不及持经。今明布施多谓诸恒
沙世界珍宝应及持经。又上大千珍宝但施
众生故是福田劣。今恒沙珍宝供养诸佛此
是福田胜。应及持经。今明虽施多田胜由是
有所得施亦不及持经也。问先说大千格量
卷三 第 112b 页 T33-0112.png
既不及持经。何故不即说恒沙珍宝以格量
持经耶。答增数明义。从小至多实应相次。但
上闻大千格量不及持经。时会或未了不及
之所以。谓波若犹是可取可说。云何受持四
句及胜大千珍宝。是以上广释疑。明波若非
可取可说故四句虽少若持若说其福则多。
布施虽多是可取可说故其福则少。所以释
前疑竟方显胜之所由。故方更格量也。就此
文中为二。一明财施福多。二明法施格量。就
初有两问答即为二意。初一番明沙数多。后
一番明福德多。今以问答相承直为四别。一
举沙数为问。二称事而答。三举财施为问。四
明施福多也。初问中有三意。前举一恒沙为
本。二以沙数河。三以彼沙数河中之沙为问。
第二答中有两意。初直答多。从后德。但诸恒
河下显多之义。明诸河显数尚以无边。况河
中之沙云何可数。问何因缘故佛经之中多
举恒河为喻。答于四河中恒河最大其沙又
多故举为喻。二者外道云。此是吉河。入中洗
者罪垢清净故举为喻。三者馀河名字数转。
此河世世名字不转也。又五天竺国在此河
边住。佛弟子眼见故举为喻。香山顶有阿耨
达池流出四河。恒河即是四河中一也。有人
言。此河长八千里。广处四十里狭处十里。此
中沙极细如[麸-夫+少]面。水作白色如乳。极深象马
度皆没。次举经格量。其文可见。财施不及法
施者具有多义。一者明法施之时能施之人
多是圣人智人。若使财施能施之者则不尔。
愚人无能行施。所以财施则劣法施则胜也。
卷三 第 112c 页 T33-0112.png
二明受法施之人亦必是智人方能领受。愚者
之与畜生不能受。此故明法施为胜。三者明
得福为胜。财施则但明能施之者得福受施
之者则不得。若使法施则能所二人并皆得
福。是故为胜也。四者法施则能施所施皆得
而不失。若使财施则受施之人得五事果能
施则失也。五者财施则但益肉身。法施则益
法身。六者则法施能断惑。财施正是伏悭。七
者法施则出有法。财施则是有流。八者财施
果有尽。法施果无尽。九者财施不一时得。法
施则一时而得。十者明法施具四摄。财施但
一摄。是故法施胜于财施也。复次随说是经
下。上来举二财施格量四句经竟。此下第二
叹经之处及美受持之人。明经在处则处贵。
在人则人尊。就文有四。一明经在处则处重。
二明在人则人尊。三释人尊。四释处重。如塔
者。塔婆外国语。亦云支提。此云方坟。然为
尊法身是故敬塔。为重此经故供养所在处。
问大品云。满十方舍利作一分。波若经卷为
一分。佛问天主。二分之中意取何所分。天主
答。宁取波若经卷。以能生舍利及一切佛法
故。若尔经既胜于舍利。则应经所在处过于
塔庙。今云何言如塔。经处若言如塔。则波若
经卷应如塔舍利。以理言之。实应过塔。但世
间敬塔以为尊极。是故今借以喻耳。何况有
人下。第二明在人则人尊。当知是人下。第三
释人尊。若是经典下。第四释处贵。此经诸佛
之母。能生诸佛及三乘十地。大品云。波若所
在之处十方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养佛当
卷三 第 113a 页 T33-0113.png
知供养波若。波若与佛无二无别故云则为
有佛也。及尊重弟子者。此处乃有文殊普贤。
非止目连身子。大品云。诸天日作三时礼敬。
六斋日弥多。故经所在处四面皆令清净也。
当何名此经下。若依开善。从上已来并是说
波若体。此之一章明波若名。即是名说也。今
明名说体说非无此义。但此文犹属格量段
也。前格量中开为二别。第一正举二种财施
格量称叹。第二章辨于经名。所以辨经者。
上举二施格量及称叹。经在处则处贵。居人
则人尊。时众闻经有斯胜德咸欲受持。但未
识名字。是故此中辨名也。就文为二。初问。次
答。问中有二。一问经名。二问受持也。佛告须
菩提是经名为金刚波若下。第二答经名。前
问有二。一问经名。二问受持。今具答二问。开
为二别。第一正答二问。第二释成答问意。今
前答二问即为二。初答名。二答受持。今前答
名。金刚般若者。波若未曾法譬。非譬不譬假
设譬名。非法不法强作法名。非名不名强为
立名名金刚波若耳。以是名字下。第二答持
经问。所以者何下。第二释成答问意。他云。答
名中三段。一标金刚之名即辨坚利之义。第
二遣于体坚。第三遣其用利。上答名即标坚
利义竟。此下即是遣其体坚。就遣体坚中二
句。初明佛说波若即非般若。明心行断也。下
如来无所说。明绝言语也。今问上不可取不
可说已明心行断语言绝。今何因缘更复明
绝。今依论判此二句。初句明下有所异。次句
明上有所同。问何故明下有所异上有所同
卷三 第 113b 页 T33-0113.png
耶。答下同二乘上异诸佛。则波若不足可尊
敬受持。良由下异二乘上同诸佛故可尊敬。
以劝物之意故作此说也。下有异者。上标此
经名为金刚。但二乘断惑之智亦名金刚。未
知此经。名金刚者是何金刚耶。故释云。佛说
波若者。此是佛波若佛金刚也则非般若者。
非是二乘智慧。非二乘金刚也。须菩提于意
云何下。他云。前明断心行。今辨绝语言。今依
论意不然。前文明下有异。今句明上有所同。
时会疑云。但释迦作此说般若。馀佛亦作此
说耶。故佛牒时众疑问善吉。如来有所说不。
此问意明释迦独有此说。馀佛不作此说耶。
须菩提云如来无所说者。此明释迦无别有
说。还同十方三世佛说。离三世佛说外无别
有说也。故大品无作品云。说是波若时。十方
各千佛现同说是波若经。难问者皆号释提桓
因。解释波若者皆名须菩提。天主更问。但现
在十方佛作此说。未来诸佛亦作此说。佛答
当来弥勒亦作如是说。故知十方三世佛同
作此说。大品广故广明同。今文略故略明同。
所以同者。明波若只是一正观。正道岂当有
异耶。须菩提于意云何下。他云。此是第三遣
于用利。波若能断假实二惑。得假实二解故
是波若之用。今此中明假实两境皆空。岂有
两惑可断二解能断。故是遣其用利也。他就
此中为二。初明依果空。次身相下明正果空。
初中又两。一者举微尘明实法空。二者举世
界辨假名空也。今依论第二释成格量优劣。
所以时众疑。何故持经小而福多。布施多而
卷三 第 113c 页 T33-0113.png
福少耶。故今释云。布施虽多是烦恼尘染因。
还得颠倒生死果。譬如大千世界微尘虽多。
还成世界尘土之果。明四句虽小此是不颠倒
因。还得不颠倒果故。持经虽少而得福多。布
施虽多而福小也。文云诸微尘者。明微尘有
两种。一者尘染之尘。二者成世界无记之尘。
以两尘相滥故今简之。诸微尘者是成地微
尘也。非微尘者非尘染微尘也。是名微尘者
结是成地微尘也。如来说世界下。前明因今
辨果。如文。次举三十二相者。他云。前明依果
空。今明正果空。依果空中有假实。今正果空
有问答。今明前云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已明
正果空。此中何因缘复明耶。故不同常说。依
论犹是释成上格量意。明何但布施尘染之
福不及持经。只相好之业亦不及持经。又持
经之福尚胜相好之业。岂不胜布施耶。故有
此文来。此中直明二果优劣。即显二因优劣
也。何者法身之果胜相好之果。显法身因胜
相好因。以持经是法身法故。持经福胜相好
业也。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者。可以
相好身见法身以不。作此问也。须菩提答云
不可以身相见如来者。不可以相好见法身
也。如来所说身相则非身相者。此明所说身
相非法身也。是名身相。是相好身也。须菩提
以恒河沙身命下。第二明内施格量。上外施
格量中有二。初舍三千世界七宝。次舍恒沙
世界七宝。今内施格量中亦二。初舍恒沙身
命。次举日三时舍恒沙身命布施。今初。所以
有此文来者。上明外施格量。此未足称易。今
卷三 第 114a 页 T33-0114.png
舍内身命。方乃为重也。又上明外施是下施
格量。今明内施是中施格量。何以知之。大论
呵迦旃延以内施为上。若是财施此明名下
施。内施名中施。若无依无得施方是上施。汝
何得以中为上耶。故知内施是中施。故从下
施格次至中施格也。此文为二。初正明格。第
二领解释疑。初复为二。初正明舍恒沙身。第
二正格。今初云舍恒沙身者。今生舍一身命
施。次生复舍一身命布施。如是舍恒沙身命
布施也。就受施中具有三句。一须身不须命。
如止须食肉。二须命不须身。如怨家止欲得
命。三身命俱须。通上二句也。若复有人下。第
二正格量。然持说俱得功德如文。
金刚波若经义疏卷第三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