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疏-隋-吉藏卷二

卷二 第 84a 页
卷二 第 96b 页

金刚般若经义疏卷第二

胡吉藏法师撰

与大比丘众者。此是第六明同闻众。问何因
缘故要须六事。答具足六事义乃圆足。所以
者何。如是即所闻之法。我闻是能闻之人。一
时是说经之时。佛是演教之主。祇洹为说教
之处。今是同闻之众。亦是教所为人。并此亦
得是證经人。亦得是听经人。若取释迦同行
宿世善友。多是證经之人。證如来所说可信。
證阿难所闻无僻。若是听经之人多是实行
也。问大智论云。菩萨经初有声闻众有菩萨
众。声闻经初但有声闻无菩萨众。若尔今是
大乘经。何故有声闻众无菩萨众。答曰。具捡
大乘经有四句不同。一者大乘经初但有菩
萨众无声闻众。即如华严七处八会。二者大
乘经初但有声闻众无菩萨众。即是此经。三
者大乘经初具有大小两众。即如涅槃大品。
四者大乘经初俱无两众。则如金光明及胜
鬘等经也。问何因缘故此大乘经但有声闻
众。答曰。今此经中实具两众。何以知之。下
流通文广列众故。今但列声闻众者。示以此
般若要略门故。又应具四众。今但列比丘者。
一者释迦出世比丘最在前入道故。二者心
形两胜故。形则胜于在俗。心则胜比丘尼。是
故偏列。又此诸比丘是如来内眷属。与佛共
住常在佛边。馀三众不尔。又比丘众能受正
法能说正法助佛扬化。是故偏列。所以不列
卷二 第 96c 页 T33-0096.png
菩萨者。菩萨是客来故。所以不列。声闻旧众
故。所以偏列之。又显示教中声闻威仪胜于
菩萨。菩萨形无定方反常而化。又今正欲破
声闻人邪曲之见令信受般若。是故偏列。菩
萨不尔。所以不列。言大比丘僧者。外国应云
摩诃比丘僧。摩诃者或大或胜或多。言大者
具大戒故具大德故大名闻故。言多者数至
千二百五十人故。言胜者诸众中最胜故。论
议能胜九十六种外道故。比丘名乞士。从俗
人乞食以资身。从诸佛乞法以练神也。言僧
者。福田经说。诸有五净德名曰福田。一者发
心离俗怀佩道故。二毁于形好应法服故。三
者永割亲爱无的漠故。四者委弃躯命集善
法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千二百五十
人者。佛初成道前度五人。次度优楼频螺迦
叶摩诃迦叶得五百人。次度那提迦叶伽耶
迦叶兄弟二人各有二百五十弟子。合成千
人。次度舍利弗目连复得二百五十人。合有
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但举其大数取有名
闻者。正云千二百五十也。尔时世尊下。第二
别序。就别序中大开为二。第一明如来涂行
乞食。第二明如来敷座而坐入于三昧。就此
二章各开两段。初章二者。一明往事。二明还
事。后章二者。一明敷座。即入定前方便。二
而坐一句。第二正入三昧。问何因缘故前明
乞食后入三昧。答曰。欲令众生生福德故。所
以前明乞食。欲令众生生智慧故。入三昧后
说法。复次前利益在家众生故。后通利益出
家在家诸大众故。亦云前益白衣则别益。何
卷二 第 97a 页 T33-0097.png
故。唯就白衣乞食不就比丘比丘尼乞食。故
称别后为四众说法则通利益。复次前与众
生世间利。后与众生出世间利故。复次前示
为福田。显如来是应供故。后明佛为施主。以
般若法施众生。即是释迦如来正遍知义。复
次初是中前利益众生。后是中后利益众生
故。复次前是身业益物。后入三昧是意业益
物。次说般若是口业益物也。复次前欲令生
身久住故。后欲令法身久住故。欲令生身久
住乞食资于生身。后说般若即是益于法身。
以有此两住令众生得二身之益也。又乞食示
如来少欲知足之行。说法显如来微妙之解。
又乞食明佛慈悲。说法明佛智慧。又乞食示
末世众生身轨。说法示末世众生心轨。合令
一切众生心依般若也。又令弟子从俗人乞
食以资身。从如来受般若以练神。二事便足。
又乞食破憍慢心。说般若破愚痴心。问大经
因食开涅槃与此经何异。答彼经因食开如
来法身常身非杂食身。此经因乞食明有上
来诸义也。又二经亦同。初乞食明与凡夫二
乘同。次说法明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故如来
身非是食身。论云。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
要须先同而后异。此即欲令凡夫二乘皆发心
求佛身也。问今说般若何因缘故前明乞食。
答云。至人动无非时。诸有所作悉皆益物。故
不应责所由。复次以近显远。故将说般若前
明乞食。所以者何。世间饮食本以资身养命。
般若法食资法身养于慧命。复次乞食是四
圣之种。般若是众圣之本。复次道远乎哉。体
卷二 第 97b 页 T33-0097.png
之即神。是故饮食不离般若。若能了食清净
即是般若也。就经文中凡有五句。一标福物
之人。二明乞食之时节。三辨乞食仪容。四明
乞食之处所。五明乞食方法。尔时世尊者。此
即是第一标福物之人。成实论云。具上九号
故名世尊。食时下。第二明乞食之时。此乃是
世间粗事而远表佛法两益。而自他无恼。然
世间居士食有定时。初旦则始营未办。晚日
啖食既讫。今是营食初熟之时。于是行诣。可
谓得时。圣人心虽存道。身托有资。今内无积
畜之累。外有福物之功。乞若得时彼我兼益。
乞若失时则自他两恼。故云食时。以知时故
名大法师。信哉诚说。著衣持钵下。第三明整。
于容仪明衣有三种。著亦三时。若平常卧起
著于五条。名安陀卫。此云下品衣亦云内著
衣。若入众法事著于七条。名郁多罗僧。此云
中品衣。若入聚洛见国王长者著僧伽梨。此
云大衣亦云正著衣。从九条已上至二十五
条略为三品。品中有三合成九种。下品三者
九条十一十三条也。中品三者十五十七十
九条也。上品三者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条
也。此随形大小故制条叶多少。佛身丈六可
著二十五条。今人唯可十五条而已。外国通
称袈裟。此云离尘服。若红紫相糅则增物染
心。今三种坏色则贪心不起。二云消瘦衣。入
道之人身被此服则烦恼折落。三者云莲华
服。此借喻为名。体净离垢有类芙蕖。四者云
间色衣。三色相间共成一衣。真谛三藏云赤
血色衣。外国袈裟虽复五部不同。同皆赤色。
卷二 第 97c 页 T33-0097.png
问常云三种坏色。云何言并赤色。答常解云。
新衣前取青染。次则入泥。次树汁度之名为
木兰。故云若青若泥若木兰。三藏云。预是中
国人都无此法。言三种坏色者。三色之中随
用一色以点印之。若有青处即用青点。若无
有青处用泥为点。无泥处可磨铁汁点之。并
但应取一色便足。但为时处各异一色不恒。
恐诸比丘生于疑悔故言于三种随取一色。
十八部义虽异衣色是一。故大经云。见我弟
子著赤色衣谓呼是血。但点不同故有诸部
为异。若萨婆多部点显现处。上座部则节节
皆点。若正量部但点四角也。三藏又云。外国
亦无五部著五种衣。但佛为波斯匿王解梦。
玄记末世有恶比丘破我法者分为五部。彼
土俗人有五性故著五色衣。为表五种神异
故也。问佛入涅槃之时。三衣为在何处。答说
处不同。若依胎经云。佛将入涅槃手自牒三
衣置金棺中以儭佛身。若依摩耶经说。摩耶
从忉利天下不复见佛。唯见佛僧伽梨及锡
杖。而自悲叹云。我子在世著执此物以用度
人。今空无主。以此而推三衣犹在。三藏云。佛
五条即在弥梯罗国。七条在半遮尸国。大衣
及锡杖在罽宾国。尼师檀在迦毗罗国。持钵
者。一随顺三世佛法。二者为破外道手自捧
食。三显威仪利物不同下贱乞人。四为示永
功德器。无量寿经云贮功德示福田。著袈裟
示福田。律中云。佛将阿难往南山国。彼土多
有良田。邻垄可爱。仍令传像之以制衣。表出
家之人为世福田能令施心种子获无量报。
卷二 第 98a 页 T33-0098.png
有散种良田收功而万倍故。衣之条叶拟似
田之垄畔。所以经云示福田也。钵姼罗此云
应量器。即表出家人体具智断内外相应即
是应受人天供养之器也。佛初受二女乳糜。
即是金器盛之。广于一寻。此是未成道时食
器也。至成道竟次受提谓波利长者所施果。
或言是[麸-夫+少]。尔时未有钵。自念。三世诸佛无有
手捧食法。是以四王奉以四钵。佛以手案之
合成一钵。而四重文现。又三藏云。净居天还
将过去四王石钵以付四王。四王各用奉佛。
此钵今在罽宾国。有塔盛之。至像法灭四王
还将付净居天。净居天待弥勒出令四王送
与弥勒。然钵之大小三品不同。上品容三钵
他饭。一钵他羹。馀可食物者半羹下品则容
一钵他饭。半钵他羹。馀可食物半羹。若大于
少少于大是为中品钵。钵他是外国六舛器。
上品钵则容三斗。可盛二斗七舛食。须空上
三舛。以示少欲。下品钵容一斗半。可盛一斗
二舛食。须空上三舛。则是一斗二舛。两盈之
间名中品钵也。大智论云。明钵有八种。不许
弟子畜金银钵。恐生贪故。不许畜木钵。受垢
故。但许畜二种。谓铁瓦等也。佛畜石钵也。问
曰。颇有佛不著袈裟不用钵不耶。答有。大论
云。天王佛作白衣威仪也。入舍卫大城乞食
下。第四明乞食之处所。旧解云。园去城有千
二百步。或有言四里。如来受食其法有三。一
坐待日时。名膳自至。二则外来请佛。请佛有
二。一者佛与众僧俱去。二者僧去而佛不去。
遣人请食。所以不去者凡为五事。一为入定。
卷二 第 98b 页 T33-0098.png
二为诸天说法。三为看病比丘。四为案行房
舍。五为欲制戒也。三者如来自行乞食。行法
有三。一则飞空而去。二者足离地四寸而印
文现地。三者足践莲华而莲华动而足不动。
佛所以涂步乞食者。依璎珞女经凡有十事。
一者如来入城乞食。众生见佛三十二相如须
弥山王故发菩提心。必求如来身也。二者城
中有盲聋疾病等人乃至百苦。不能得至如来
所。是故如来入城放光照之。众苦休息便发
菩提心。三者为刹利婆罗门豪贵长者自恃
种性不生敬心。见如来威德严仪挺特有异
于世故憍慢心息。故发菩提心。四者为守护
女人有三监五碍故不得见佛。又为懈怠者
虽与如来邻住而不能往。故佛今入城令其
因得礼拜问讯。故发菩提心也。五者如来入
城四王八部皆悉导从。各赍华香歌咏供养。
城中人见即便生念云。诸天尚舍天乐供养
于佛。我等云何而不供养礼拜者哉。故因发
心也。六者如来持四王所奉之钵。实是一钵
四缘宛然为异。城中人见此希有。是故发菩
提心也。七者为贫富二人。若使富者见如来
钵空于是多施。若是贫者便见如来钵满即
少施皆生欢喜。故发菩提心也。八者如来钵
中受百味饭食。皆悉不杂还如异器盛食。一
切众僧诸众生等恣意而散不增不减。见者
欢喜无不发心也。九者为未来弟子诸比丘
等。现行乞食作其仪轨不畜有为。十者如来
之身常在三昧。其身不食。但为利益众生故
现行乞食。以是因缘故云入城乞食也。言于
卷二 第 98c 页 T33-0098.png
其城中次第乞已者。第五句明乞食方法。有
论师言。外国四姓豪族并在城内住。若使庶
人屠儿等并在城外住。若入城时各自别行
不相参杂。今言次第乞者。由在城内四姓之
中。不择其贫富次第而从乞也。又善吉舍贫
从富谓今虽受果未来无因。今欲使其修未
来因业果相续。是故舍贫从富也。迦叶则舍
富从贫。悯其交切之苦。又过去不施今生贫
穷。今不行施来世复贫。贫相系无得脱时。是
以舍富从贫。此之二人虽有慈悲而不能平
等。是故为净名所屈。今如来欲显平等之道。
所以次第乞也。还至本处下。第二明得食后
事。然须识般若大意。此是去而不往。归无所
还。受而不纳。食而不餐也。此中亦有四句。第
一明还至本处。然钵他既满须反所住以待
中时。又利物故往。利竟便还。所以令钵满即
还。不许随得随啖者。略有二。前供养师长。二
兼济老病。如来得食分为三分。一分布施陆
地众生。一分布施水中众生。一分自食。若有
老病亦分施也。饭食讫者。第二句明食事竟
究。收衣钵者。第三明摄容仪也。洗足已者。第
四句亦有五。一者明洗尘累。涂步行乞虽离
地四寸而示有尘垢。故便洗也。二示尊敬般
若故须身净方说。三为护僧卧具。四为诸天
下礼敬于足。五为表众生烦恼应净。问佛日
行几里。答如转轮王法日行四十里也。问乐
璎珞女经云。虽明乞食为于十事。今更有馀
义不耶。答三藏云。佛欲为破恶世贪名利高
慢出家人多贪积聚。是故如来自行乞食。又
卷二 第 99a 页 T33-0099.png
为息外道讥谤言沙门释子多好著乐。是故
行乞。又为显如来少欲知足。不受人天所奉
供养躬自行乞。又有二外道一者乐行。坐受
供养。二者苦行。过时而乞。所以过时者。正以
或得不得为苦行也。今如来为破二事。佛自
乞故破著乐外道。以其乞得时故破苦行外
道。敷座而坐下。第二明将说般若故前入三
昧。文亦有二。一者敷座定前方便。二者而坐
正入三昧。所以自敷座者。般若名为佛母。今
欲尊敬般若故自敷座。二者随顺诸佛教戒。
若不自敷座卧具。得突吉罗罪。又是示少欲
知足。不使人敷也。言而坐者。第二正入三昧。
论经长有结跏趺坐。是坐中最胜故。见者欢
喜故。身得安稳故。心得端直故。所以入三昧
者。如来静散无二。实无出入。而今为说法人
作于模轨。夫说深法必须静心。若不静心则
不识根缘亦不审法相。是故如来前入三昧
然后说法。则是明照于根缘明审法相。毗婆
沙云。依相书善法示聪明人相。聪明人相者。
善言所言。善行所行。善思所思。是故如来入
定思惟然后方说也。又示轻贱薄众生模轨
法则故。有人得少知见。他问即答而不思之。
如来不尔。久思惟竟方乃说也。时长老须菩
提下。若依开善此则犹属序分。此之一文名
叹请序。今谓不尔。已如前说。善吉正问。如来
正答 如华严普慧二百句问。普贤二千句答。
何故容割问为序截答为正。北地论师云。此
文属十二分中护念付属分。是亦不然。如前
说善吉有叹有请。叹即是护念付属。请即是
卷二 第 99b 页 T33-0099.png
发乎四句问。若以叹为护念付属分者。应以
请文为请问分。若言论解护念付属以之为
分。不解请问故请问非分者。论亦不解通别
二序。应无序分。然此是未见论家制作之意
故生此谬耳。此是易故不释。难故须解。岂是
解与不解而判分与不分耶。今从此文属第
二正说般若分也。若三业分经者。乞食等身
业利益分。入三昧意业利益分。今是口业利
益分也。若以福慧为判者。上是生物福德门。
今是生物智慧门。亦上是利益在家门。今是
通益一切门。具如前十数对说。亦不可专作
序正两分。故经意无尽。言多不足。三段失旨。
意显于兹。今聊寄一名为序正流通之说耳。
就此正说开为二周。第一周为利根人广说
般若。第二周为中下根未悟略说般若。作此
开文惊乎常听。今具引事义證其起尽。问何
以知前是一周后复是一周说耶。答今当以
数义验之。一者经自有文。善吉有前问后问。
二问略同。如来前答后答二答相类。是故当
知二周说也。又经语难明。今以论为證论解
前经答四问竟。而后次第生起释玄疑伏难。
蝉联而来。亦释后问竟次第生起释玄疑伏
难。相接而至。是故知为两周也。斯乃经论两
證岂虚搆哉。问曰。圣人制作理致玄远。辞即
巧妙。岂当一轴之经遂有二周烦长。答曰。虽
曰两周其旨各异非烦长也。所以者何。类如
大品两周。前周明于实慧。后周辨于善权今
之两周在义亦异。前周则净于缘。后周则尽
于观。然要须缘净观尽不缘不观无所依止
卷二 第 99c 页 T33-0099.png
方能悟于般若。故肇公云。法无有无之数。圣
无有无之智。法无有无之数则无数于外。圣
无有无之智则无心于内。于外无数于内无
心。彼已寂灭乃阶其妙。影公云。万化非无宗。
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无契。契之者无心。故至
人以无心之妙慧契彼无相之虚宗。此则内
外两冥。缘智俱寂。岂容名数于其间哉。斯二
三子言与经会。信而好古。馀岂异哉。问何以
得知前周尽缘后周尽观耶。答经有明文。论
有诚说。前经直云虽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
正叹菩萨依般若作无所得发心乃至无所得
修行。而经意虽复缘观俱息。但文未正显灼
破于观主。故钝根之徒由言有于菩萨巧度
众生巧能修行。故后周经文方息四心无发
心人乃至修行者。然前周正劝生四心。后周
明四心亦息。岂不然乎。论偈云。于内心修行。
存我为菩萨。此则障于心违于不住道。以是
义故当知。此文正息观至尽于观主。文义炳
然无所疑也。此之二周非止是一经之大意。乃
是方等之旨归至人环中之妙术也。又前周
为前会。后周为后会。下当更辨。就前周文科
为二别。一善吉致问。二如来答。就问之中复
开为二。一者经家序能问之人仪容。二者发
言正问。初序中又二。一者标对扬之主。二序
请法之仪。尔时者。此是如来加与善吉之时。
亦是时会发悟之时。故云尔时。问此经加与
义与大品何异。答大品则具口意二加。发言
命说称为口加。与其智慧辨才名为意加。今
此经但其与智慧辩才为意加。不命之令说
卷二 第 100a 页 T33-0100.png
无有口加也。然下文亦有对扬之义。但无炳
然命说故与大品不同。须菩提者。此人本迹
其事难知。三藏云。是本东方世界青龙陀佛
影向能仁为弟子化。其犹文殊之例也。或有
经云。此是化人。摄大乘论明身子是化人。善
吉犹为其例。又经云。是舍卫国长者之子位
登遗颜。言遗颜者。法身菩萨过阿鞞之位也。
复云。是舍卫国内有婆罗门。名曰鸠留。其人
无子祈天神。天神云。汝家大富无堪生者。因
见一大德天下诧生其家。儿既长大。令父母
请佛还家。后送佛反于祇洹即得罗汉果。复
有经说。昔为白衣人。见沙门乞食不得空钵
而反。因以食与之。后得十劫常生天中。故其
人福德深厚无比。又言。是净音向王太子。如
此等说多出福报杂譬喻经。须菩提者翻为
善业。亦言善学。旧云善吉。善吉与善财生异。
何者。善财生时七宝踊现故名善财。须菩提
生时举室皆空。父母疑怪请问相师。相师云。
唯善唯吉。故名善吉。又云空生。即从生时受
称。其人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位高可崇故
呼为长老也。即从坐起下。第二明请法之仪。
此中凡有五句。一避席修敬。弟子仪法既尊
人重法。不可晏然而坐。故将欲请道。所以避
席。偏袒右肩者。既表师弟之仪则。示永有驱
策之相。又是随从国法。故修敬袒肩。右膝著
地者。此明屈曲伏从。示师弟无有违拒之貌。
合掌向佛者。此是敛肃容貌专心受道也。而
白佛言者。上来经家序其身业此之一句序
其口业也。希有世尊者。此下第二正明发问。
卷二 第 100b 页 T33-0100.png
就此为两。第一称叹。第二请问。言希有世尊
者。中阿含二十四卷云。昔时大王者我身是
也。我从子至子从孙至孙从族至族。八万四
千转轮王。并前剃除髻发舍家趣非家。又增一
阿含第二十一卷云。若如来不出家者。当二
千五百岁作转轮王。今舍转轮王位遂能为
物涂行乞食。故为希有。又善吉知般若无相
无貌。念想观除言语亦灭。而无名相中为众
生故作名相说。虽作名字而不伤无名。故为
希有。譬如劫尽大火世界洞然。有人担一束
乾草而从火中过不烧一叶。故为希有。善护
念诸菩萨善付属诸菩萨者。叹也。问何因缘
故有此叹耶。答此一言贯于前后。如来所以
涂行乞食者。正为大慈大悲。护念付属诸菩
萨故也。又今说般若者。亦为护念付属诸菩
萨故也。又叹上涂行乞食以为希有。则叹佛
身业。今叹护念菩萨。是叹如来意业。善付属
诸菩萨。即是叹口业。如来既三业利物。故善
吉并叹三业。问云。何名为善护念耶。答欲使
其内德坚固名为护念。令其外德成就名为
善付嘱。问诸佛如来常念六道。何因缘故偏
念菩萨。答虽常念六道。但菩萨堪受般若。有
其内因。是故外为诸佛护念。问诸佛护念有
何利益。答犹如鱼子。母念则成不念则坏。菩
萨亦尔。佛若护念善根则成。若不护念善根
则坏。付嘱者。以无上法宝付诸菩萨。以诸菩
萨善能问答。如是法宝则得久住无量千世。
所以通称为善者。若护念付嘱声闻则不善。
今以护念付嘱菩萨故名为善。具如大经付嘱
卷二 第 100c 页 T33-0100.png
老少二人譬也。依论解释。论曰。巧护义应知。
加彼身同行者。此释善护念也。善是巧之异
名。故云巧护义应知也。加彼身同行者。护念
即是加与之义。谓加与二力。一者加其智慧
力令成就佛法故。此即是加其自行。故名为
身。身即自身也。次加其教化众生力。即是加
其化他力。令受化之徒与其行同。故云同行
也。不退得未得是名善付嘱者。此之半偈释
付嘱义。论云善护念者。依根熟菩萨说。善付
嘱者。依根未熟菩萨说。根熟菩萨则堪加与
自行化他二种之力。以如前明。今以根未熟
菩萨付嘱根熟菩萨。令其未熟得熟也。不退
得未得者。已得功德令其不退。所未得者而
令得之。故云不退得未得也。问论释之与旧
解云何同异。答论以人付嘱于人名善付嘱。
旧释以法宝付嘱于人名善付嘱。两言虽异
会归终一。以人付嘱人终令得悟法。即是付
嘱法义。以法付嘱人终为化人义。即是付嘱
人也。又一义防遏众魔不令得菩萨便为护念
义。为说道法令如说修行为付嘱也。问根熟
与未熟约何位耶。答北地论师云。根熟菩萨
即是内凡习种性之人。必能趣于初地名为
根熟。若是外凡未能必入于初地名为未熟。
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此第二正发问。
若依罗什法师翻经唯可三问。一问菩提心。
二问云何应住。三问降伏。但解此三问众师
不同。第一师云。问虽有三不出愿之与行。菩
提心一问即是问愿。降伏住二问即是问行。
菩萨之道不出愿行二门。行以涉行为义。愿
卷二 第 101a 页 T33-0101.png
以要期为旨。行若无愿行则无所御。愿若无
行愿则不果。其犹鸟之二翼车之两轮。故行
以即事涉行。愿以悬求未得。今明行愿之义
实如所说。若偏以菩提心为愿。此事未然。今
以发正道心名菩提心。岂得空有其愿而无行
耶。复有师云。应为三问。一问菩提心即问平
等空。二问云何住问实法空。三问云何降伏
问假名空。然观门次第应从浅至深。今乃从
深至浅。此是说门非是行门。问者唯慕其深
前问深也。今谓此亦不然。三空乃通贯大小
今正辨菩萨之行。又且问无三空之辞。佛答
无三空之意。初答乃明菩萨成广大心遍度
众生而无所度。非谓但明假名空也。若但明
假名空。即应但辨无众生亦无度义亦无广
大心义。今乃明大心而无度无度而大心。此
乃是无度度义度无度义。二慧具足。云何偏
是假名空。次答住问亦非实空。若是实空。应
明无有诸法无有修行。今乃明于一切法无
所依住而修檀等万行。岂偏是实空耶。今依
论经凡有四句问。一问云何发菩提心。二问
云何应住。三问云何修行。四问云何降伏。所
以有此四问者。凡为菩萨必须发菩提心。故
前问发心。若不依般若发心。则住颠倒不住
般若。今依般若发心。则住般若不住颠倒。故
次问住菩提心。既得住立故修行万行。所以
次问修行。以修无所得行故颠到有得之心
析伏不起。所以次问降伏也。佛言善哉。此下
第二如来答问。开为二别。一答问缘起。二正
答。答问缘起。复开为二。一美其叹请。二则许
卷二 第 101b 页 T33-0101.png
酬其问。然佛叹善吉者。良由善吉叹得时宜
问复会道故佛叹之。又善吉是声闻人今遂
能问菩萨事。此为希有故复叹之。又时会恐
菩萨道深小乘智浅问容僻谬。故印叹之令
众尊人重法也。汝今谛听下。此第二句许答
其问。就文为二。初正诫许。次受旨愿闻。此两
易知皆如文所列。佛告须菩提下。第二如来
正答。就正答中若依论判。则应开为两。则酬
其四问。次从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下
竟经。皆是断疑。故论主判此章。云自下一切
修多罗中断生疑心。前酬四问名为略说般
若。后断众疑即是广说。今采论意按致一经
开为三别。第一明般若体门。二明信受门。三
明格量门。明此三者。既称般若波罗蜜经。故
前明般若体。既明般若体竟。必有信受人。故
次明信受门。信持则获福无尽。故次明格量
门。又前就因果说般若。即是法门次就信受
门说般若。即是人门。后就功德门说般若。明
人行法故得功德也。就前门 二。一答其四
问即明因门。二断众疑次辨果门。因即无依
无住。果则无相无为。般若未曾因果。为众生
故故作因果名说。就明因门答其四问唯有
两章经文。由来旧释。初章经非答菩提心门。
乃是答降伏心问。次章经答其住问。后举佛
果答菩提心问。北地论师云。初答其住问不
答菩提心问。今谓并不然。若言此中遍度四
生非答菩提心问者。汝复以何法名菩提心。
又下第二周中善吉更发三问。佛答发菩提
心者。当生如是心灭度一切众生而无灭度。
卷二 第 101c 页 T33-0101.png
此即是牒菩提心问而解释之。云何言非答
菩提心耶。今明经虽两章共酬四问。初一章
经答住问。即是答菩提心问。次一章经答修
行问。即是答降伏心问也。问云何答其住问。
即是答菩提心耶。解云。由发菩提心故得住
大乘法。若不发菩提心则不住大乘。故论云
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就初经文复开为
二。第一对于善吉总劝菩萨发菩提心。二者
正明发心之义。初则如文。问曰。今正辨菩提
心。宁言如是降伏其心。答以发一菩提心故
不起凡夫及二乘心即是降伏。初明遍度众
生故异二乘心。降伏二乘。后明度无所度。是
降伏凡夫心也。降伏二乘即是以他降自。降
伏凡夫心即是以无降有也。又降伏二乘亦
得是以有降无。二乘无慈悲心菩萨有慈悲
心故。是以有降无。复以无降有。如前说也。又
此中明大慈大悲。即降伏贪瞋烦恼。故名降
伏。又菩萨虽度众生。实无众生可度。即是降
伏众生见也。又菩萨若言有众生可度。即是
常见。若言无众生可度。则见断见。今虽度众
生实无所度。故降伏常见。虽无所度而常度
众生。故降伏断见也。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下。
此第二正明发菩提心。论偈云。广大第一常
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故用
于四心释此经文。四心者。一广大心。二者第
一心。三者常心。四者不颠倒心。问何因缘建
乎四心。答凡为菩萨异凡夫二乘自调自度。
今言遍度三界六道名广大心。虽复遍度众
生。若遍与众生人天之乐名为下心。若遍与
卷二 第 102a 页 T33-0102.png
众生二乘之乐名曰中心。今遍与众生大涅
槃乐名第一心。菩萨虽复遍与众生大涅槃
乐。或时休息。生死道长众生性多。云何可遍
度之令得常乐。是故于生死中起疲厌心。今
明生死边如虚空。众生性边亦如虚空。是中
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故能菩萨常度众
生诲而不倦名为常心。虽度众生而不见众
生可度。是名菩萨不颠倒心。以建此四心住
菩萨道得大利益故。论云利益深心住。是故
建此四心则菩提心满足。故论云此乘功德
满。虽有四心不出慈悲般若。前三是慈悲心。
后一是般若心。前是功德。后是智慧。前亦是
方便。后名为实慧。故发心即具福慧亦即具
二慧。如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若望开善
义。假名空但是空心。但得四中之一。又二慧
中但得实慧意耳。问何故名广大心。答从所
有一切众生之类至非有想非无想已来。总
摄众生名广大心。此中二句。所有一切众生
之类。此总摄众生。若卵生下。此有三句别摄
众生。第一句以一门摄众生。谓一生门。第二
有色无色二门摄众生。欲色两界名为有色。
无色一界名为无色。第三以三门摄众生。无
想者即是色界第四禅中无想天也。非有想
非无想者无色界最后天也。有想一句。除
上二处通三界也。问何故不以六道摄众生。
答六道不摄中阴。四生则一切摄故也。我皆
令入无馀涅槃者。此下第二明第一心也。此
言无馀者非灰身灭智小乘无馀。斯乃无累
不尽无复馀累。无德不圆无复馀德。故云无
卷二 第 102b 页 T33-0102.png
馀也。问此乃是涅槃教意。云何释般若文。答
作此问者乃是五时教意非经论之说。般若
论云。此经正辨无为法身。与大般涅槃更复
何异。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者。此下第三
名为常心。问般若论云。不见众生异于菩萨
常不离是心名曰常心。此意云何。答今言常
心可有二义。一者常不离正观心名曰常心。
则是论意。不见众生异于菩萨。不见菩萨异
众生故众生菩萨皆毕竟净。常作此观名曰
常心。二者以正观心常度众生不休不息名
曰常心。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下。此第四明
不颠倒心。虽常度众生无众生可度名不颠
倒。若见有众生则是我见。凡夫自不能度。何
能度物耶。复次须菩提于法应无所住行于
布施下。此第二章经答修行降伏心二问。前
明以初发心故得住大乘。不发心不得住大
乘。故发心与住二事相成。故合詶也。今二门
亦尔。以修行故得降伏颠倒。若不修无得万
行。以何降伏有得烦恼。故二门相成。故须合
詶也。又四门次第。前须发心。发心故得住大
乘。住大乘故修行。修行故烦恼得降伏也。然
此经文略意含。非可一言得尽。今更以数义
释之。一者前章正辨发菩提心。今此一章辨
于修行。所以明此二者。如华严经善财童子
于一一善知识所。皆自称云已发菩提之心
未知云何修菩萨行。学菩萨道。故知前须发
心然后修行。菩提心即是愿义。今之一章辨
菩萨行义。菩萨之道虽复多门。统其大归不
出愿行。然愿门虽多略为四弘誓愿。行门无
卷二 第 102c 页 T33-0102.png
量略为六波罗蜜。四弘誓愿者。一未度苦海
令其得度。二未脱业烦恼缚令得脱之。三未
得道谛之安令得安之。四未得灭谛涅槃令
得涅槃。前章明一切众生皆得涅槃。即是四
愿之中略举后究竟愿也。今一章经略举六
度中最初行也。然前章举于后愿则摄得三
愿。后章举初行则摄于五行。问云何后愿得
摄前愿。云何初行得摄后行耶。答后愿既令
众生皆得灭谛涅槃。岂不度苦脱集见道谛
耶。次辨初行摄后行者。论云。檀义摄于六。
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此偈
意明六度悉名为檀义。但檀义有三种。一资
生檀即是布施。资益众生亦是以资生之物
以用布施。二者无畏檀持戒忍辱。持戒即不
犯财夺命。即是施物无畏。忍辱不加报于物
亦是施物无畏。故此两度名无畏檀。精进禅
定智慧此之三度名为法檀。言法檀者以法
施物。故名法檀精进则说法无倦。禅定则知
他人心方能说法。般若是智慧。正能说法。故
此三种名为法檀。言一二三者。一即是资生
檀也。二则戒忍。三即后三度也。又此中依般
若修行。但明布施者。如摄五品檀说具摄于
五故。又略举初故。又檀则摄众生之要法故
也。又前章经明菩萨内有大慈大悲。此一章
经明菩萨方便外能赴救。所以者何。菩萨发
菩提心以赴缘度物为务。故大品云。菩萨大
事者。所谓不舍一切众生。然度众生必须二
事。一者内有慈悲心。二者外有方便救济。前
章明遍拔众生生死苦即是大悲心义。与众
卷二 第 103a 页 T33-0103.png
生大涅槃乐即是大慈心义。虽内有慈悲之
心。未有慈悲之事。是故今辨菩萨修行布施
等万行而拔济之。令其离苦使其得乐。即是
成上慈悲之义。问曰。上辨内有慈悲。今明外
能赴救。何须般若。答上辨内有慈悲要须般
若。若无般若则慈悲不成。故大论云。慈悲与
实相合行。大悲虽拔其苦而实无所拔。大慈
虽与其乐而实无所与。故慈悲不妨毕竟空。
毕竟空不妨慈悲心。故虽行毕竟空观而不
舍大慈大悲。虽行大慈大悲不舍毕竟空观。
故知即以毕竟空为慈悲。即以慈悲为毕竟
空。故慈悲未曾不空。空未曾不慈悲也。今明
修行亦与实相合行故。虽修万行而实无所
行。虽无所行而常修万行。故行无所行。无所
行故具二慧也。又前章经正明菩萨度于众
生始识众生相识于度相。知度无所度。方是
识度。知众生无众生。方始识众生。今此章经
正辨度义。前虽识度犹未正度。如虽复识病
犹未授药。今此章经正明度义。即是正授于
药。亦前章正明识病。此章正明识药。众生即
是病。由般若故能识众生。即是由般若故能
识病也。今修万行并为众生。是故万行悉名
为药。由般若故解悟万行。由般若故方能识
药。又前章经正辨众生空。今此章经明诸法
空。前辨虽度众生无众生可度。故是众生空。
今明虽修万行实无所修。即是法空。问曰。大
品开宗则云不见菩萨及菩萨字。此经开宗
何因缘故但言不见众生。答大品不见菩萨
即不见众生。此经辨不见众生即不见菩萨。
卷二 第 103b 页 T33-0103.png
但两经互举。能所不同耳。又大品正劝菩萨
学般若。或者便谓有菩萨能学般若所学。为
此义故前破菩萨明不见菩萨。此经明菩萨
发菩提心欲度众生。便谓有众生可度。是故
今破无有众生。问曰。何因缘故前辨众生空。
今明法空以为说般若耶。答曰。般若未曾空
与不空。但众生多滞有病故破有病明于空
耳。有病既息空则不留。如大火炎不可四触。
但佛在世时众生根利直闻说空不取空相。
故无所依止即便得道也。就此章经开为三
段。第一正明无住相以修行。第二明得无所
得果。第三结劝。就初为二。第一正答修行问。
第二答降伏心问。此即第一言无所住行布
施者。即如大品开宗不住法住般若无所舍
具足檀。然此中既云不住六尘。亦即不住六
根六识。但文略故偏明不住六尘耳。大品问
住品。明不住一切法故是住般若。今言不住
六尘。六尘摄法尽矣。然菩萨身口意业一切
所为行住坐卧乃至举动施为产业之事。皆
是无依无得。今偏言不住行施。岂非略举一
以例诸耶。若依论经便有三种。一者不著自
身故行布施。若著自身则惜外物故不行施。
今不著自身则不惜外物故能行施也。二者
无所住一句。即是不著报恩。报恩者。谓供养
恭敬等也。三者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即
是不著果报。果报者。谓人天乐等。菩萨若著
报恩及以果报则舍远佛道。是故不著报恩
及以果报也。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下。若
依论意即是答第四降心问。然要须修行故
卷二 第 103c 页 T33-0103.png
有所得心乃降伏耳。故次修行后明降伏也。
以菩萨不见三事故行布施名为降伏。言三
事者。谓施者受者财物等。以不见财物故
得诸法空。不见施者受者故得众生空。以
得此二空即是降伏人法见也。然论作此意
正以修无所得行即是降伏有所得心。故
两问相成两答相成也。问初章经亲有降伏
言。何故不答降伏问今始答之耶。有释云。先
但明众生空。未明法空。故生法二空未具
得不得称降伏。今具得生法二空始是降伏
名也。又前始明是菩提心未明菩萨行。故降
义未成。今愿行俱成降伏义始显也。若菩萨
不住相布施下。此第二明修无所住因得无
所得果。所以有此文来者有二义。一者即是
举果劝修。良以修无住因得福无边。是故劝
修无住相布施也。二者即是释疑。疑者云。有
住布施可有福德。无住布施应无福德。是故
释云有所得施功德则少无所得施其福无边。
问今持戒行道书经造佛功德可多。云何以
无住心而作福与十力空等。此言极成过差
也。答覆面之舌言岂虚哉。子若不信今当略
述。夫福德因扶理而生。故释善以扶理为义。
以无所住盖是扶理之极。福岂不多。以此而
思焕然可解也。故一切有所得心积劫种种
修行持戒坐禅皆是乖道。故福不多。今无得
施与道相应。故福多。故尔前一切功德不及
五华施福多也就此文开为三别。第一法说。
第二譬说。第三合譬。法说如文。东方虚空下。
第二譬说就中有两。初举东方虚空为喻。次
卷二 第 104a 页 T33-0104.png
举九方虚空为喻。各有问答。如文寻之。问何
因缘故借虚空为喻。答凡有二义。一者虚空
无相无为。无住相施无依无得。是故假此为
喻。二者虚空包含广大。无住相施果报亦大。
故假喻也。须菩提无住相布施亦如是下。第
三合譬。如文可寻。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
住下。此第三章结劝也。所言如所教住者。如
上来无所得之教。应须依此而住依此而修
行也。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下。若依开善。举平等空答菩提心问。今谓
二义不然。一者有颠倒过。要先发菩提心然
后行菩萨行。岂得前明菩萨行竟今始辨发
菩提心耶。二者此中文云可以身相见如来
不。若是平等空则无复如来。何名见佛耶。今
作五义生起此章。一者若依论释。自上已来
答四问竟。从此下第二章断生疑心。答于四
问即是略说般若。若断生疑心则是广说般
若。故论云自下一切修多罗中断生疑心。故
知说经皆是断生疑故也。若依因果分门。上
来酬于四问即是辨无所得因。此下第二明
无为法身之果。若行有所得因还得有所得
果。故大经云。有所得者名曰无明。有所得者
名二十五有。今无所得因故得无为法身之
果。故大经云。无所得者名为智慧。无所得者
名大涅槃。又初章经明发菩提心。次章经明
修菩萨行。今一章经辨得于佛道。此三即是
次第。是故斯经其义要也又成上菩提心义。
发菩提心下度众生上求佛道。下度众生已
辨众生之相。故度无所度。今上求佛道。故须
卷二 第 104b 页 T33-0104.png
识法身。即是求无所求。若不识众生则不能
度众生。若不识法身则不能上求佛道也。若
有所得发心求佛。如净名所呵。即欲令其舍
菩提见。而是发菩提心舍于佛见。乃见佛耳。
亦上辨度众生即辨众生空。次辨修万行则
辨六尘诸法空。此人之与法并是世间毕竟
空。今明不可以诸相得见如来。即是诸佛空。
故众生无所有则非众生。诸佛无所有是即
非佛。故非众生非佛非生死非涅槃。故众生
与佛本来不二。然为破二见故云不二。在二
既息不二亦除。故华严云。不著不二法。以无
一二故也。若能如此而悟。一切诸见毕竟不
起。始是金刚。称为般若。就此文中开为三意。
第一如来腾众疑以问善吉。二善吉对如来
以释疑。第三如来印述结成得失。此即是初。
所言疑者。上云菩萨行无住相圆因。时众生
疑。因若无住果应无为。今见果是有为。云何
因是无住。所以者何。小乘人言。释迦之身体
具有三相。初生王宫即是生义。次八十年住
世即是住义。双林入灭即是灭义也。今果既
具此三相。岂得言因是无所住耶。是故佛腾
众疑以问善吉。可以身有三相见如来法身不
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下。此第二善吉对佛
释时会之疑。问佛应自释。何故令善吉释。答
欲示有得解之人故令善吉释。又善吉是小
乘人。今欲引接小乘人令信如来身是无为
故令善吉释也。又如雀母引子。善吉亦尔。欲
引声闻令同其所解。善吉是声闻既知如来
身是无为。我亦是声闻。亦须知如来身是无
卷二 第 104c 页 T33-0104.png
为不为三相所相也。又善吉欲引菩萨令求
如来法身。所以者何。小乘之人尚知如来身
是无为。云何菩萨言佛是有为。问涅槃经可
辨佛是无为。般若经云何有于此说。答盖是
五时教人作此问耳。今般若论中正破此问。
故偈云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岂得般若
教中佛是有为。又今辨般若正法即是法身。
般若非为非无为。即是法身。非为非无为但
为对凡夫二乘身是有为故。叹美作无为耳。
亦不同北土论师谓如来身定是无为。为与
无为并是般若功用也。不可以身相见如来
者。不可以生住灭三相见如来无为法身也。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者。时会复疑。若言三
相非如来者。何故如来昔说有三相耶。昔说
生在净饭王家。即是说有生相。却后三月当
入涅槃。即是灭相。八十年住世。即是住相。是
故释云。如来所说有三相者。即非身相。言非
身相者。非是法身无为相也。此是无生生方
便。即是生身。故有三相。若生无生方便。即是
法身。无三相也。佛告须菩提下。此第三如来
述成结其得失。所以须述成者。时会恐善吉
所解未能不谬。是故如来述成其解。就此文
中凡有两句。初句明失。凡有名相皆是忆想
而有。悉是虚妄。岂但计生住灭非虚妄耶。若
见诸法相非相下。第二句明得。若见一切诸
相非法身相。即是见法身。故华严云。一切法
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此观。诸佛常现前
也。
金刚般若经义疏卷第二
卷二 第 105a 页 T33-010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