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名劣,亦胜过施宝之福,况法身因而不超
越,是故劣亦胜也,即是宝福极卑为能成立
因。此既成立施宝之福与此福因有差别已,
次下诸文更复成立。欲何所明?颂曰:
「 彼果胜苦故,
难逢胜事故,
境岸非知故,
于馀不共故,
是甚深性故,
胜馀略诠故,
胄族高胜故,
望福福殊胜。」
此述何义?答:施宝之福获得自身所受用果,
彼身是胜。以能舍彼无边之身,此福胜前,由
彼自身是苦性故,何况为彼而行其施。
尔时具寿妙生,了彼自身是苦事故,由法势
力遂便堕泪。此之法门复是难逢。妙生自从
生智已来,亦未曾闻,复是胜事,此言欲显般
若之名。此下意欲成立是胜妙事,即经云「如
来说为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即非波罗蜜多」。
为何意趣作如是说?答:境岸非知故。由其所
知境岸,除佛于馀无能知者,复是于馀不共
故。此之法门所有实想即实想者,除佛教已
馀处无故。言实想者唯此处有,言非实者是
于馀不生义,是故文云「若能生如是想者,彼
当成就第一希有」。又此法门亦是甚深,由于
此经或少受或遍持,于我等想不复生起。「于
我等想不生故」者,明于所取义无有颠倒。「于
我等想即是非想」者,明于能取无有颠倒。此
二如其次第,明我、法二无性智,佛于此义随
印妙生所说之事。言「不惊、不怖、不畏」者,此三
皆名为惧,即是惊惧、怖惧、畏惧,然随事不同
故有三别。言惊者谓,于非处生惧(若正译梵音应云越怖,今言惊
等者,此为不能移旧;若准论释,惊义未甚相当,下二准此应可思之也),违越正理如越正
道,可厌恶故。言怖者,相续生惧怖,既
生已不能除断故。言畏者,生决定心一
向畏惧。此等若无,便成心离惶惑(若不见本音本意,于文即未闲
释义,为此注出本音,斯乃可亡疑惑,馀家释别,义非此论)又此法门胜馀略诠故
者,由经说此是最胜波罗蜜多如来所说(经是
略诠),又此法门族胄高胜故。言胜族者,谓由诸
佛所共说故。然彼宝施无有如斯众德圆备,
即是成立此福望前福聚升,况理别也。所云
「于身是其苦性,彼施即是苦果性故,其福卑
劣」者,然此法门若有持说,彼之大士行诸苦
行,此亦岂非是招苦报?如何不是得苦果耶?
为除此难,故有下文。欲显何义?颂曰:
「 彼行堪忍时,
虽苦行善故,
彼德难量故,
由斯名胜事。
由无恚怒情,
不名为苦性,
有安乐大悲,
行时非苦果。」
此述何义?答:纵令彼人行苦行时有苦恼果,
然于彼时由有堪忍性故,此名胜事。有其二
因:一是善性故,由诸波罗蜜多皆以善为体
性故;二是彼德难量故,如经云「此即是其非
波罗蜜多」。由彼德岸曾无知者,为此名为不
知其岸。由与胜法相应故,即此难行之苦,望
前苦恼自有殊别,何况我想瞋想悉皆无故
必无其苦;非但无苦更生悲乐,如经云「我无
是想亦非无想」。言非无想者,此显有想与悲
心相应。准斯语理,若诸有情于我想等不除
遣者,苦行之时见有苦恼,即便欲舍菩提之
心,是故应离诸想,乃至广说。此何所显?若人
是无为所显者,然真如性常时遍有,如何佛
果以无住心方能證得非有住心?又复如何
常时遍有实体真如,或有得者或不得者?为
除此疑,说入闇喻。此明何义?颂曰:
「 常时诸处有,
于真性不获,
由无知有住,
智无住得真。」
此中意道真如之性虽是常时遍有,由其无
智有住心故即不能得,是不清净义;由其有
智无住心故即便得见,是清净义。然佛世尊
是真如所显,由斯理故,以有住心不能證得。
由此颂曰:
「 无智由如闇,
当闇智若明,
能对及所治,
得失现前故。」
「犹如闇」者,是与闇相似义,由斯以闇比其无
识。以其日光譬同有智有眼,如文具述,故云
「能对及所治,得失现前故」。随其所应,由其有
眼者,显得能对。夜分晓已,显破所治冥闇谢
故。日明既出者,显能对现前。日光既照,见众
色像。次后之文欲说何事?颂曰:
「 由如是正行,
获如是福量;
于法正行者,
业用今当说。」
「由如是正行」者,此明文正行。颂曰:
「 于文有三种,
受持读演说。」
文有三者:一、受持;二、读诵;三、演说。言「受持」
者,谓持法人。「读诵」者,依多闻说,虽不能持,由
能读故亦多闻摄。义正行者,谓是周遍得其
义故。颂曰:
「 义得由从他,
及己闻思故。」
义之得因,从他及己。何谓从他?云何由己?为
识为心流转?经云「如来说为无陀罗」者,此显
离于念处性故。由彼念处是此持处,彼若无
者即是无持。陀罗喃、阿罗痾、陀罗此之三名,
共目二义,皆得名持,亦有流注义,由无持故
心即流散。言「无持」者,为显常转之缘。既无持
故,显其常转,是虚妄性(问:何故本经初留梵语陀罗,不译为汉字者,有何意
趣?答:梵本三处皆是陀罗,而义有差别。今时译者若也全为梵字,即响滞于东土;如其总作唐音,顿理乖于西
域。是故初题梵字,可谓义诠流转所由,于内道持,便是正述执持之事。作斯译者,方称颂本无著菩萨之意、符释者
世亲菩萨之情。如其不作斯传,定贻伤手之患。若总译为流,持理便成不现;咸为持字,流义固乃全无。作此双
兼,方为惬当。若译为流,于理亦得;然含多义,不及陀罗。一处既尔,馀皆类知,诸存梵本者咸有异意。此
《波若》已经四译五译,寻者当须善观,不是好异,重译意存鞠理。西国声明,自有一名目多事、一事有多名。为此陀罗一
言,遂含众义,有流、有持,理应体方俗之殊致,不得恃昔而胶柱。若勘旧译,全成疏漏,无暇言其藏否)。「何以
故」者,由有过去等心不可得言故。所云过去
未来心者,由是过去未来性故,是不可得。其
现在者,即是遍计所执,自性非有故。此显流
转之心是妄识性所缘,无有三世性故。复有
何意说福聚喻耶?答曰:
「 应知是智持,
福乃非虚妄;
显此福因故,
重陈其喻说。」
此述何义?心既流转,是诳妄性故,所有福聚
亦并成虚。此既是妄,何成于善?既有深疑,理
须明决。答:流转之心可是其妄,所言福聚体
不是虚,由是正觉智之持故。如何显此是其
持性?如云「妙生!若此福聚者,如来即不说为
福聚」。此何意趣?由五取蕴体是虚妄,若此福
聚是取蕴者,如来即不说此福聚为福聚性,
是不说为智之持处义。若言如来是非集造
所显,如何如来说有诸好及众相耶?为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