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五阴法自体本来空寂故,此五阴所成假
名众生亦空,故云即非众生也。此明五阴因
缘法体空乃至假名亦无也,故亦无虚假众
生可度也。
此一段经,凡以五偈释。「能忍于苦行」一偈,作
上问答意释疑也。「能忍于苦行」者初二句,释
经中忍辱波罗蜜,此明初地菩萨忍有二种:
一能忍打骂割截之恼;二得无生忍,能忍说
法生灭之患,故云能忍于苦行也。何故能忍?
故下句云「以苦行有善」。「有善」者,得忍波罗蜜
等无漏功德真如證智理之解,故言以苦
行有善也。「彼福不可量」者,释经「即非波罗蜜」,
明初地所得忍波罗蜜,非二乘凡夫之所恻
度,故云不可量也。「如是最胜义」者,成上不可
量,明初地菩萨得忍波罗蜜,会二无我第一
之法,于住前凡夫二乘所不能及,故言最胜
义也。
第二偈,释经仙人为歌利王所割无二种烦恼
忍不生瞋也。「离我及恚相」者,此一句明菩萨
昔曾为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离二种烦
恼:一、离我见俱生烦恼,二、离瞋恨等容尘烦
恼。「离我」者,离我人见等根本惑也。「及恚相」者,
离瞋恨等容尘烦恼惑也。此明初地菩萨永
断四住及习气皆尽也。「实无于苦恼」者,释经
中「无相」。苦本由于著我我所,菩萨既离我我
所,何恼之有?故云实无于苦恼也。「共乐有
慈悲」者,释经中「亦非无相」。「共乐」者,此明
菩萨从发心以来,恒在心念:我何时当得慈
悲成就,身如地水火风能实益众生?是故菩
者,上句云起,此言修也,明初地无生之解永
不退转不可沮坏,名为坚固。所以修地前方
便行者,为證初地无生坚固之解,故云修行
及坚固。上句云为不舍心起,此言修行及坚
固,义一名异也。「为忍波罗蜜」者,释前二句。然
前二句释义已尽,所以有此四句綩转相释,
名为成偈故也。此第三句还释成初句,明初
地所以得不舍菩提心者,以其得忍波罗蜜
成就故,不见苦行苦,不舍菩提心也。忍波罗
蜜犹是初地无生之解也。「习彼能学心」者,此
第四句,释上第二句。「习」者,修习也。「彼」者,彼
于初地无生坚固解也。「能学心」者,是初地前
方便行也。明为彼初地平等无上坚固解故,
习地前方便能学心也。此能学心即是修行
故,言习彼能学心也。
「此义云何」等一段长行,
论略有二意:从初至「摄六波罗蜜故」,此释前
偈也。「为何等心起行相而修行」者,问偈中第
二句也。「为何等心不舍相」者,问偈中初句也。
若作次第,从初句问亦得。此作二问竟,以下
半偈答云「为忍波罗蜜,习彼能学心」也。「又第
一义心」者,提偈前生起中第一心来也。「已入
初地得羼提波罗蜜」者,属当下半偈中忍波
罗蜜,以为已入初地第一义心也,答向二问
竟也。「此名不住心」者,此忍波罗蜜是初地不
住道心也。「如经」以下,重举经结也。「何以故」者,
问此经中何故云应离一切相发三菩提心?
故言何以故也。即释云「亦不住生心义故」,示
于色等法中不取著者,能證初地菩提心义
故。此释经中「何以故?若心有住则为非住」也。
五偈。此第五偈还成前第四偈,释经中「何以
故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云何成第四
偈?上直云远离众生及事定实之相,未知此
众生五阴何故无有定实所以而离?故此偈
正出也。「假名」者,假名名字众生也。「及阴事」者,
五阴相事也。
又复生疑:上云离众生相者,正可无定实众
生可度,非无虚妄众生,何故不度?故答云「如
来离彼相」。此五阴所成众生,其性不实犹如
幻炎,本来寂静故,亦无五阴所成虚妄众生
而可度也。「诸佛无彼二」者,不异前第二句。然
阐陀论法,一句两句乃至三句释义虽尽,要
须成偈,故重举来也。「以见实法故」者,明如来
何故离假实二种相者,以见真如实法第一
义谛證于佛果无此二相,故知众生及与五
阴,体是虚妄、本来寂静,以不实故如来远
离,若是实者诸佛应取也。
「此说何义」等一段长行论,从初至「人无我」,
释偈中初句,成前第四偈也。「名相众生及
彼事」者,谓初句中「假名五阴事」也。「云何彼
修行离众生事相」者,问前第四偈中言菩萨
修行利益众生时,云远离众生相及五阴事相
之义竟云何也?故释云「即彼名相想非相」,
明假名众生即体虚妄,故云非相也。「以无彼
实体故」者,此假名众生所以空者,明假名
法中求实众生体不可得也。「以是义故众生
即非众生」者,举经来结也。「以何等法」者,以何
等法来成此众生,而言众生体空也?即答「谓
五阴法名众生」,明以五阴和合即此法上假
證法即是可取可说,因于名相。若尔,还复同
我前疑,上言證法无名相不可取说者,此言
则坏也。有如此疑难,以答言「无实」,明今言
所得、所说者,依世谛名相道中言有得有说,
非真如理中有名相故可说也。然真如之理,
从本以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无得、无说
也。何得闻言有得、有说,便使證法同于名相
可取说也?證法既非名相,若谓證法同于名
相可得、可说者,此则不实也。覆生疑难:若證
法一向无名相,何故如来前言「我是真语实
语者」等,劝使受持能诠经教,今复云前说无
实?此二言相违。若尔,还同前第二疑,条然离
于證法有能诠言教。此言教则是非法,设受
持读诵,无所利益。上云言教是法有其因义,
此语则坏也。故云「无妄语」,明如来实證真如,
还说真如法。此言教从證法中来,是彼一分
故,不云一向非法。而此言教既说真如,故受
持此经教,还能證真如。有此大利益事,故不
妄语也。
「论曰:此中有疑」等,论主将作偈释经,
先略序生疑之意,复举经略申断疑之义也。
凡有三行偈,释此一段经。初偈作问答意释
疑,总举四语以劝信。上二句释前疑问,下二
句释,举四语来,劝信之意也。「果虽不住道,而
道能为因」者,「果」谓證法果,「道」者言教道也。此
一句应云言教之道不住證法果中也,而此
教道还能与證法作因。言教显出證果,故为
因也。上难云:證法无名相,言教是名相。此名
相法,云何能与无名相法作因邪?故答「以诸
佛实语」,此明诸佛是一切智人,具四种实语,
说心当理,但信勿疑也。
有人乘生疑难:如来所智境界有无量无边,
何故唯说四语?故答「彼智有四种」,此明依于
四境但云四语,然此四境虽名狭而义广论。
法虽无量,不出佛果、小乘、大乘及三世有为
法等,以此四名摄法皆尽故,略明斯四也。此
本偈两句,与下第二偈为章门,别释备文在
于下偈也。「此义云何至有四种实语」,释下本
偈为乘生第二偈也,第二偈正释四种智境
也。「实智及小乘」者,此一句合释二语。「实智」者,
释经「真语」也。「小乘」者,释经「实语」也。「说摩诃衍
法」者,此是胡音,汉翻名大乘。释经「如经」也。「及
一切授记」者,释经「不异语」也。「以不虚说故」者,
是疾转义,遍上四句之下皆言以不虚说故
也。明如来既有四种实语,凡有所说皆不虚
妄海。汝等大众于我言,不说持经功德,但生
深信,勿是怀疑。故明四种语是实,以成不虚
也说。
「此明何义」等,一段长行论,大意有二:从初
至「不颠倒」,次第释偈,以经结之。复言设难已,
又次第广解具难也。「以如来实智不妄说佛
菩提至次第说四语」,并解偈中四偈也。「如经」
以下,并以经来结四语也。「不妄说小乘」等者,
所以提此句来,论主假设难云:如来所说大
乘,理是真实、果是究竟,可名实语;为小乘
人说于四谛,理非究竟,虽證罗汉,果未满
足。然诸大乘经中复广破小乘,云非是真实,
云何而言说于四谛名为实语也?释云「说小
乘苦谛等唯是谛故」,明如来说四谛等法,小
此经所以来者,前段经明一切众生皆有真
如佛性,引闇明二喻,譬修行者见、不修行者
则不能见。难云:修行者见,未知依何等法门
修行,以何方便、以何为因而得见真如佛性
也?有如此问,故引经答,明依此金刚般若及
诸大乘经,受持读诵三种修行成就胜业,以
此方便万行为因,能见佛性,故次明也。
就此一段经中有二:一、明三种修行;二、明校
量功德,复拘锁入下第九利益段中。何者三
种修行?一者受修行,谓从他边受也;二者持
修行,内自诵持不令妄失;三读诵修行,更
广读众经亦名修行。此三种修行皆摄在闻
慧,不通思、修二慧,故经言「若善男子善女人
能于此法门受持读诵修行」也。
因前三种修行,乘复生疑:如来虽说受持读
诵修行能见佛性,未知此依经修行人,为决
定能见、为当不见也?故答「则为如来悉知悉
见悉觉是人」也。「悉知」者,以佛智知。「悉见」者,以
佛眼见。「悉觉」者,以一切种智了了觉也。明如
来自云,我是一切智人了了知见,依此法门
三种修行得见佛性,决定无疑也。因此复生
疑:上虽明三种修行者能见佛性,未知见此
性时得几许功德?为多为少?有如此疑问故,
答言「皆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明修行见性
成道證无为法身时,果头所得功德不可限
量,非算数所知。何得疑云得几许功德?为多
为少也?此是因中说果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
身布施主为人广说」,举此舍身喻来挍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