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仙论-元魏-世亲菩萨卷二

卷二 第 804b 页


《金刚仙论》卷第二


「世尊!云何菩萨于大乘中发阿耨菩提心乃至
则不名菩萨」,此第三段经,名为住分,亦名我
心。所以名为住者,欲明菩萨既道登初地,现
见真如法无我理,永断四住习气及无明粗
品,出二十五有分段生死、离五怖畏。尔时过
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性尊贵无可
讥嫌,具足广等四种深心,毕竟利益一切众
生,则能决定安住菩萨初地。所言住者,以不
卷二 第 804c 页 T25-0804.png
住道解为住。云何不住?谓观有为虚伪、断生
死因尽,故不住世间。现见真如平等,得大
慈悲愿力成就,故不住涅槃。以此不住为住,
故云住也。所以复名我心者,明初地菩萨既
證圣位,现见真如平等之理,由会此理,解知
我之所有真如佛性无为法身、众生所有真如
佛性无为法身亦复如是,一体平等无二无差
别。于此理中,不自见我是菩萨修行之人有
真如法身、彼是众生不修行者无真如法身,
解知一切众生即是我身,然凡圣虽异而真
如平等,故云我心亦得。云何?一体悲心成
就,彼此无二,故曰我心,此以解真如自在我
为我心故。《十地经》云「于一切众生起我心」也。
此住分经文所以来者,上第二段中既明如
来善护念地前二种菩萨,与其智力令證初
地,然上既明地前相似无漏能入之行,未出
證地之行,是故第三次正辨入初地已上真
如无漏行也。问:菩萨尔时以何等心、观何境
界、修何等行、證何等法而得住于初地大
乘法中?住初地时有何相貌也?明菩萨尔
时僧祇行满,具足四种深心、六度行成,现见真
如證无生法忍,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
家。有如是心行相貌则得住于初地,名为大
力菩萨。是故次明第三住分也。

此一段经中须菩提有总别二问。云何菩萨
于大乘中发阿耨三菩提心者,此问中总句。
然汎明大乘有二种:一者因中大乘,谓十地
六波罗蜜,明十地菩萨乘六波罗蜜趣于极
果,故曰因大乘也。二者果头大乘,谓无为法
卷二 第 805a 页 T25-0805.png
身佛果是也。今言于大乘中者,是因大乘,亦
得义通因果也。大乘之义乃有无量,且略辨
四种:一者体大,明大乘之体苞含万德出生
五乘因果,故名体大也。二者大人所乘,明菩
萨大士乘此地行趣于佛果也。三者大人所
證,明唯诸佛如来穷会此法也。四者能成大
义,明诸佛既證常果复能化益众生有大恩
义。故曰能成大义也。具此四义,故名大乘也。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菩提亦有二
种:一者因菩提,谓十地万行也。二者果菩提,
无为法身是也。通此因果二种,以为无上菩
提也。今所言菩提心者,即是初地僧祇行满,
现见真如所證无生法忍,以此为菩提心也;
随分證用无为法身,即是果菩提也。发者,
亦言生成、證得也。阿之言无,耨多罗言上,
名为无上,亦云最胜、最上。三之言正,藐言遍
知。正者真如智,即一切智也。遍智者有中一
切种智也。又言三者亦是正也,菩提言道。此
是如来果头无上最胜正遍知,离断常二边、
知中道正理,初地菩萨證会此道,故言发阿
耨三菩提心也。亦有解言:三藐者正也,明声
闻道不正、佛菩萨道正,此明不同声闻。后三
言遍也,明缘觉之人观境起行不能周遍,诸佛
菩萨能遍观万境广修万行,此明不同缘觉
也。

「云何住」等。此三问中别句:一、云何住者,
即起此住分经也。二、云何修行,三、云何降伏
其心者,此二问即起下第四如实修行分也。
如来所以赞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者,上第二
段中,须菩提虽叹如来希有善护念付嘱地
卷二 第 805b 页 T25-0805.png
前根熟未熟二种菩萨,复发初地以上总别四
种问,然大众意谓须菩提乃是声闻之人,向
前所叹如来善护念付属二种菩萨,及闻初
地已上行,此乃诸佛菩萨境界,非其所知。惧
其此言未必契当于理、称可圣心。有此疑念,
今将明须菩提得如来冥加力故,说当于理,
所叹所问合其圣心,真实不虚非为谬说,
是故如来赞以善哉,佛去时众疑心也。

「佛告须菩提:菩萨生如是心」以下一段经文,
答初问云何住也。就此答初问中,明菩萨具
足四种深心故住于初地。大乘法中生如是
心者,初地菩萨缘三种众生决定證得四种
深心也。所有一切众生所摄者等,论云广心。
所以名广心者,明初地菩萨现见佛性平等
之理,得一体慈悲,故能化度虚空法界一切
众生,情无限局,故曰广心也。然此心所化众
生,有总别二周经文。

「所有一切众生」者,谓先总明虚空法界一切
众生也。「众生所摄」者,明此所化者唯化有心
众生,不化摄无情之物也。此下别明广心所
摄众生有三种差别。化生等四生,名生依止
差别也。有色无色等六,名粗细差别也。所有
众生界众生所摄者,二乘意生身差别,亦名
憍慢差别也。此第三别明二乘人既道出三
界,前二生不摄,所以别明也。然二乘人有二
种:一者发菩提心声闻,如《法华》中舍利弗等
受记作佛者是;二者寂灭声闻,断三界惑尽,
出分段生死,生究竟想、起憍慢心、入寂灭
定,径千万亿劫于此定中,而不免变易生
卷二 第 805c 页 T25-0805.png
死微细行苦。后时定力既尽从禅定出,更无
所依故,还觅善知识,发菩提心求无上道故。
菩萨于此憍慢众生亦兴悲救度,故须明也。
亦得云十一种众生,生依止中有四、粗细中
有六、意生身有一,合有十一也。

「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者,论云第一心
也。前虽云广度湿生等一切众生,未知化此
众生与何等乐?是以第二次明唯以常住佛
果无馀涅槃第一之乐与此众生,不以二乘
中道所證灰身涅槃而以与之,况人天乐,故
曰第一心也。此言「无馀」者,有二种:一、二障永尽;
二、万德圆满。备此二义,故曰无馀,非谓以小
乘身智亡处为无馀也。「涅槃」者,此幡云寂灭
也。

「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
度」者,论云常心也。常有二种:一、就佛性法身
凝然常住彼此平等以明常。然佛性法身虽
复平等,若就行者而言,一法身上有三种名:
或覆法身全不净者,名为众生;修行断惑半
净半不净,名为菩萨;十地行满断惑障尽具
足清净者,名之为佛。若据真如等有法身,彼
此无二,故曰一体常心也。二、就得慈悲一体
常心,众生如自己身,常现在前心不舍离,故
名常心。具此二义,故名常心也。依此,论释一
体悲义道「初地菩萨得一子地」者,犹非尽理
之言。何以得知?如有女人,唯有一子,爱之甚
重,常言:「宁悯我身不悯我子。」王即使人以大
火炎此女人。此女人患热,推子遮火,护惜
己身故。知言一子地者,非尽理之言,故引
事来證此一体悲义也。然此众生所以护惜己
卷二 第 806a 页 T25-0806.png
身者,以无量世来计著虚妄我见习久故尔。
如经中说,有人造五逆罪,径五大劫在阿鼻
地狱。偿罪将毕,有人谓曰:「汝明日得出地狱。
然虽复得出,而汝此身于即断灭。」罪人闻之,
即答云:「我宁更尔许劫在地狱中,不用出已
断灭。」以此众生从无始世来,贪著妄我故护
惜己身,非实有我也。此菩萨亦复如是,从一
大阿僧祇来习此慈悲,證初地时于一切众
生得一体心成,冥然一体,不见二相二差
别,故曰一体。以此为常心也。此常心者,亦得
二心:一、真如自在我;二、一体悲心分也。

「如是
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者,牒前菩萨所化众生
令入涅槃者来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明菩
萨虽度向无量众生令入涅槃,而于真如平
等理中不见我是菩萨有真如佛性,亦不见
彼是众生异于我身无真如佛性而可度者,
以真如平等理中泯然一观彼此无二,故曰
实无众生得灭度也。又此菩萨得一体悲成
故,取一切众生如自己身,冥然一体,不见彼
此之异,故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若菩萨有众生相即非菩萨」者,此释
前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云何释?明菩萨既广
化法界众生令入涅槃,而复言实无众生得灭
度者。何以故如此二言相违也?今将明菩萨
由證此真如平等及一体悲成,绝分别之心,
不见彼是众生、我为菩萨而起心度之令得
解脱,故言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非于妄想世
谛缘用明道中亦无众生可度者,故此二言
不相违也。

「若菩萨有众生想即非菩萨」者,明
卷二 第 806b 页 T25-0806.png
若菩萨起心分别,谓离真如佛性平等利外,
别有定实众生异于己身而可度者,故有众
生等想,此未是初地解真如平等真我菩萨,
故曰即非菩萨。此举有众生相、不生不分别
相者非菩萨故,明得我心无众生相者,此以
是非相形答也。何以故知?如《首楞严经》中坚
意菩萨白佛:「菩萨住何地中得首楞严三昧?」
佛告坚意菩萨:「非初地中得,乃至非九地中
得。」若尔竟何地得也?故答于第十地中得。又
云「若不得首楞严三昧者,则不名菩萨」。若尔,
九地已下岂可一向非菩萨也?即答亦得如分
力得此三昧。然此言即非菩萨者,明九地已
还虽是菩萨,而不得名为第十地中具足得首
楞严三昧菩萨,然非不分得此三昧也。《宝髣
论》中有人问龙树菩萨:「菩萨从何地来得首
楞严三昧?」答:「初地中得,乃至第十地中得。」又
云「菩萨不得此三昧者,则不名为菩萨。」以是
文验,足知九地已前亦名得此三昧,但遂
胜处彰名,故云不得首楞严三昧者不名菩
萨也。如《涅槃经》云「十地菩萨眼见佛性,九地
已还名为闻见。」然九地已下亦分有眼见,但
以下形上,云九地为闻见,非是全不眼见。何
以得知?又即云「唯佛一人眼见佛性,十地已
下皆名闻见」。以此验知,亦得言初地以上眼
见佛性,地前凡夫名为闻见。此皆就人有上
下迭相形夺优劣中语,非称实之谈。故今道
则非菩萨者,则非初地解真如平等菩萨也。

「何以故非乃至不名菩萨」,此论释云不颠倒
心。何故明此?众生有人生疑:菩萨住初地
卷二 第 806c 页 T25-0806.png
时,云何于一切众生得我心者?此以何义故
名为我心?如外道凡夫以颠倒见故,于众
生五阴无我法中横计神我,未知此菩萨
我心者何异外道凡夫横计神我,故言何以
故也。为除此疑故,佛将欲答菩萨起于我心
者非是横神我,故言何以故也。为除此疑
故,佛将欲答菩萨起于我心者非是横计颠
倒之我,故言非也。汎明我有二种:一者一切
众生真如佛性一体平等自在之我;二者于
众生五阴中横计即离等神我颠倒心也。然
菩萨得真如平等自在我解故便住初地,故
此非横计颠倒我也。应直作此答,何故乃云
有众生相等不名菩萨答也?将以未得二种
无我平等解者,有众生等相,非菩萨故。明知
得二种无我平等解者,无众生相,是名菩萨。
以未得者非故,形得者为是,此转答也。若菩
萨有众生相至寿者相等者,此明若菩萨犹
有我人等相,则不名住初地已上解真如平等
得无我菩萨,故云则不名菩萨也。

论曰「云何菩萨大乘中住」等,此是论主将释
前经,故设此论生起也。大乘中住者,取经
中问答所明之义为此一段经名也。「问」者,
须菩提问。「答」者,如来答也。「示现此义」者,明
此经辨具足四种深心永大乘中住义也。此
一段经虽科为四句,论以一偈释尽。初广
心者,别释卵生等三种众生,明菩萨发心
教化卵生等色无色等尽众生界,情无限局,
故名广心也。「大」者,与广义一名异,但为
成偈故所以并置也。「第一」者,释经中「我皆令
卷二 第 807a 页 T25-0807.png
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明菩萨乃以常住涅
槃至极之乐度于众生,不以声闻缘觉中道
所證而灭度之,况人天等乐,故名第一心也。
「常」者,释前经中「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常有二
种:一明初地菩萨会真如佛性常住之理,然
此常理妙有湛然古今一定,无有凡圣彼此
之异。于此真如一体平等理中,何得见有众
生异于己身而得灭度者?故言常心。二明菩
萨得一体慈悲平等之解,我所修善根即是
众生善根,教化众生如我自身,恒无休息,故
名常心也。「其心不颠倒」者,释经中「若菩萨起
众生相等则不名菩萨」者,明道言我心者非
妄计神我颠倒心也。「利益深心住」者,此是疾
转,义通前四种心,下皆云利益深心住。此言
深心者,缘真如深理起此四心,故曰深。又复
深起悲心亦名深也。今言住者,具上四心故,
初地大乘法中决定住也。「此乘功德满」者,明
初地菩萨具前四心故,初地僧祇大乘功德分
中满足,非究竟满也。

「此偈说何等义」者,论主作偈释义讫竟,复以
长行论来释,故先假设问其一偈所释之
意说何等义也。既有此问,即答云「若菩萨有
四种深利益心」。「此是菩萨大乘住处」讫未,明
此下答意有二:初、辨以有四种深心故,此菩
萨能住初地大乘中。二、从「何等为四种心」以
下至末,广别提四心,各举经结之也。「若菩萨
有四种心」者,牒偈中上二句四种心也。「深利
益菩提心乃至大乘住处住」者,释偈中第三
句也。「何以故?此深心功德满足」者,举偈中第
卷二 第 807b 页 T25-0807.png
四句,以功德满足故,释成前第三句云何此
四种心得住于初地大乘中也,明具四种功
德满足故得住初地大乘中也。「是故四种深
利益摄取心生」等者,结总释四心也。是故者,
是四种深心满足故,便近摄取初地、远生佛
果也。「何等为四种心」者,将欲以一句经结一
种心,故问出四种心也。「一广」等,数出四心也。
「云何广心利益?如经」等,自下别提偈中四种
心各为问,各以一段经结之,更不委释,即指
经为解,依论可知也。但第三常心其义犹隐,
故论主偏作问云「此义云何」。虽此一段明
于常心,犹未可解,不知此常心之义云何也。
「菩萨取一切众生犹如我身」者,答于常心义,
明菩萨得一体心成,是故取一切众生如我
身,不见众生异于我也。「以此义故」者,以此菩
萨取众生犹如我身义故也。令众生得涅槃
灭度之者,即是我身涅槃故,异菩萨身外无
别众生得灭度也。「若菩萨于众生起众生相,
不生我想」等,犹是经中举非形是也。

论曰「自此以下说菩萨如大乘中住修行」者,
此是论主牒前住分生后脩行分也。「如大乘
中住」者,牒第三住分也。「修行」者,处分,生后大
段第四如实修行也。此正应直处分,如实修
行分,何故通牒住分来者?明菩萨虽得四种
深心住于初地,犹行未究竟,故须臾进修二地
以上诸行,故通牒前第三分生起第四分也。

「复次须菩提!不住于事行于布施」等一段经,
名为第四如实修行分也。云何名为如实修
行?明二地已上修道菩萨,既会真如平等、现
卷二 第 807c 页 T25-0807.png
见佛性、得一体慈悲故,能以无分别不取相
心,而不为三事亦不见三事相,行八万四千
诸波罗蜜,故名如实修行也。此经所以来
者,前第三段中已明菩萨现见真如具足四
种深利益心,则能永断四住、出分段生死、离
五怖畏,生在佛家,住于初地大乘法中。然虽
一大僧祇行满證初地无生见道之解,并观三
种二谛平等照万有,犹地行未圆、一切种智
未满,观境未周、断惑未尽、大光明未具足,
必须重修万行,增习见道备精众德,更径二
大阿僧祇行满或尽,方能进趣證于佛果。
是故菩萨若能始从二地终于远行,以不取
心行诸波罗蜜,遣功用相尽,乃得證于八地
已上无功用位,备修十地,得一切种智,是
故第四次辨如实修行分也。就此经中,始未
具明三道。何者是?前之住分,局在初地,即是
见道;此如实修行分,二地已上至于七地,即
是修道;下断疑分中言违于不住道者,即是
八地至十地,无功用道也。

「不住于事行于布施」者,论云「不著自身事」者,
自五阴事也。以菩萨离不活畏,故不著自身。
所以教不著自身者,若著于身,则有二种过:
一、畏身不活,一向不施;二、说使布施著相心
求,不成彼岸义也。

「无所住」者,论云「不著」。「报
恩报恩」者,谓供养、恭敬。供养有三:一、奉施:
二、恭敬:三、尊重。恭敬亦有三也:一、给侍;二、
迎送;三、礼拜也。菩萨得一体心成,故常作
心念:「我应供养一切众生,云何乃求他人供
养?」是故不著报恩也。「不住色」等者,论云「不著
卷二 第 808a 页 T25-0808.png
果报」,此明菩萨为求无上菩提行于布施,不
为三界人天中色声等五欲果报,故云不著
果报也。此三句答于问中云何修行也。以能
如是不住三事行于布施,方得名为如实修
行也。

有人乘此生疑:凡人所以行布施者,为自身、
报恩、果报。若菩萨不为自身、报恩、果报者,云
何而得行于布施?复布施之行云何得成?有
如此疑故,佛答须菩提「应如是布施」,此明虽
不为三事,以此菩萨为求佛果,复得一体慈
悲悯一切众生故,所以能施。此是无相布施,
故彼岸义成,故言应如是布施。「应如是布施」
者,应如上不为三事行无相布施也。

虽言不著三事行无相布施,未知菩萨观何
境界调伏其心,能如是不著三事行于布施?
故下云「不住于相想」。此经答上问中云何降
伏其心,释成前云何修行中不著三事,明所
以能于自身、报恩、果报不著而修布施等行
者。明此菩萨由證真如平等得胜三昧,柔伏
其心,便不见我是施者、彼是受者。既会平等,
不见彼此施主福田二相差别之异,不见财物
但是我许非馀人物,而用施前众生。又亦于
平等理中,不见有菩提果报可求。明菩萨于
真如理中得胜三昧,于此事中降伏其心,得
柔软自在故,能不著三事而行布施。此三种
事有二种:一、外;二、内。一不住相者,谓受者、财
物二种外相也。不住想者,谓施者内心想
也。若能如是不取内外法相,以无分别,能降
伏心而行布施,故成上不著自身等三事布
卷二 第 808b 页 T25-0808.png
施行也。云何而言若不住自身等相何得布
施?不施之行云何得成也?明真如平等理中
不见三事而行布施者,乃真成无相檀,非谓
性空中不见也。

因何不著果报?更生一疑:若不著果报行布
施者,无上菩提亦是果报,云何为佛菩提行
于布施而不名著果报也?此中未答,指下第
五段,彼处明法身菩提是无为相。设使为此
菩提行布施者,不名取相,故遥以此为答
也。「何以故?若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不可思
量」者,此乃为释。前疑者云:若不见施者、受者、
财物三种相者,未知此为有心故言不见,为
无心故而云不见也?若无心者,此何异郁单
越人,彼处人无我所心,他来取物者劫无心
吝惜。以无施心故,虽舍布施无福。此亦如是,
若无心分别,不成彼岸行也。若不见三事行
布施者,此施为有福德?为无福德也?故答不
住相布施,其福德聚多,不可思量。明此布施
得平等真如一体心成故,但于此三事中不
生取著,名为不住,非无真如平等知慧解心
而行布施,此明有心,非是无心也。若取相布
施,是有漏因,但感三界有为果报,其福有尽
故少。不见三事行布施者,不取相是无漏之
因,乃远招佛果、不感三有果报,故无相福德
转多不可思量。此明无相心布施得佛果无
量功德聚,故非无心无福也。故以此一。「何以
故」等,双释二疑也。然此虽法说云福德不可
思量,义犹未显,故复别虚空譬喻證成福德
多也。然既行不取相因,必得无为法身大功
卷二 第 808c 页 T25-0808.png
德聚;此云功德,非凡夫二乘下情图度,故云
不可思量。此因中说果,亦得道十地因行亦
不可思量。所以须说十方虚空者,恐人谓东
方世界虚空不可思量,馀方世界虚空是可
思量。复为彰施福多故,亦得云一一法门中
功德不可思量,如十方虚空也。然如来虽如
是广释菩萨不住相布施之义,其福德聚如十
方虚空不可思量,而大众疑心犹故不尽,复
云:未知此之布施波罗蜜行,为毕竟成得大菩
提无量功德?为不成就也?为除此疑,是故佛
答「但应如是行于布施」。此明应如我上来所
教,不住三事、不见三事,调伏其心行于布
施,必得无为法身大功德聚,但信我语勿复
生疑。

又复一解:疑云,若不取相行布施者,然亦不
应为佛菩提行于布施;若为佛菩提行于布
施者,虽舍世间有为法中著,还于出世间法
中取著,云何而言不住相布施得福多如虚
空也?故佛答「但应如是行于布施」,明虽为佛
菩提而行布施,然佛答菩提无为、法身非有
为相故,为无为佛菩提行于布施,非取相也。
然下长行,论中更不别释此疑,即指第五段
中如来非有为相答也。

此一段经,凡以三行偈释:初一偈真释何
故此经六度之中独明檀度之疑;第二偈
释经中不住于事等三种修行;第三偈释经
中不住于相想等尽经也。初偈云释疑。何者
是疑?疑云:如来前七部般若中及以馀经,皆
具说六波罗蜜以摄万行,此中何故单明
卷二 第 809a 页 T25-0809.png
檀波罗蜜,不说馀五也?若有此疑,还应有问,
以此经多不作问答故,论主随顺经意亦不
作问答,故宜答言「檀义摄于六」。既有此答,即
知有问,故不作问也。此偈言「檀义摄于六」者,
此明如来说法有二种:一者总相法门、二者
别相法门。此即是总相法门也。明以一檀之
义摄取馀五,以此五中皆有檀义,故得相摄。
是故此经单说一檀之名以通收于六,故不
明馀五也。虽言檀义摄六,未知此六云何皆
有檀义,故下句行出云「资生无畏法」。「资生」
者,谓以珍宝饮食衣服财帛等资生之具惠
施于人,故名为檀也。「无畏」者,摄戒、忍二波罗
蜜亦名为檀。由持戒故,不报外恶;以有羼提
波罗蜜故,能忍加毁。即以此二能施前人无
畏,故名为无畏檀也。「法」者,摄精进等后三波
罗蜜有于檀义。以此后三波罗蜜故,便能以
胜法施人,故说此三说在法施檀,义释在
长行论中也。

又复一解:云何菩萨布施摄尸波罗蜜?菩萨
布施时,受时不如法,修行菩萨尔时其心清
净不生慊恨,是故布施摄尸波罗蜜。云何菩
萨布施摄忍辱波罗蜜?菩萨布施时,受者瞋
恚打骂,菩萨尔时忍不生瞋,是故布施摄
羼提波罗蜜。云何菩萨布施摄精进波罗蜜?
菩萨布施时,受者瞋恚慊物少恶,毁骂菩萨,
菩萨转转精进勤行布施不休不息,是故布
施摄毗梨耶波罗蜜。云何菩萨布施摄禅波
罗蜜?菩萨布施时,不求人天二乘果报,但求
无上菩提,故布施摄禅波蜜。云何菩萨布
卷二 第 809b 页 T25-0809.png
施摄般若波罗蜜?菩萨布施时,不见施者、受
者、财物,是故布施摄般若波罗蜜也。此中「一
二三」者,前句明其六檀之体,此句还出上六
檀之数。一若资生檀也,二者或忍二度无
畏檀也,三者摄法中精进等后三檀也。此中
非但唯檀波罗蜜摄于馀六,下五度皆迭互
有摄六之义也。「名为修行住」者结句,明以此
一檀摄六波罗蜜,故得名为二地已上修道
菩萨如实行住也。何故唯一檀波罗蜜名说
六波罗蜜,乃至相义亦现此中?有一问答,释
偈中初句,以一檀波罗蜜摄六之义也。「一切
波罗蜜檀相义」者,自下论主将欲解第二句,
六波罗蜜皆有檀义,故还牒前句也。「谓资生、
无畏、法等应知」者,正出第二句,明资生、无畏、
法摄,以六波罗蜜皆有檀义劝人知也。「此义
云何」以下,一一别释句三摄六皆有檀义也。
「于已作未作恶不生怖畏」者,此解戒、忍二度
作无畏檀义。已作者,前人已曾诽谤菩萨言:
「汝是破戒毁禁行恶之人,非持戒人。」故云已
作恶。未作恶者,前人虽起恶心欲诽谤菩萨,
犹未诽谤,故言未作恶。又云已作恶者,众生
已曾加毁打骂菩萨,名为已作恶。未作恶者,
众生始起心,犹未打骂,故未作恶也。「不生
怖畏」者,明菩萨于此二种已作、未作恶人若
加报者,则令前人恐惧。以菩萨持戒、忍辱故
不报其恶,便施前人无畏。此解戒、忍二波罗
蜜有檀义,故言不生怖畏也。「法檀波罗蜜不
疲惓」者,明菩萨以有精进波罗蜜故日夜精
勤求五明论智,为一切众生说法教化无有
卷二 第 809c 页 T25-0809.png
休息也。「善知心」者,禅波罗蜜此云思惟,以
得禅波罗蜜故获他心智,众生三乘根性利
钝不同、欲乐厚薄有贪心离贪心等,称机说
法;或应与念而得度者,如禅默众生等是;或
有乃是断命而得度者,如佛昔作仙预国王
杀五百婆罗门等;或有应说颠倒法门者,为
说颠倒法门,如持戒之人应因破戒而得度
者,教破戒等是也。以因禅定故善识根机。故
名禅波罗蜜为善知心也。「如实说法故」者,以
般若波罗蜜故,善解二谛法药,称于法相如
实为众生说法也。此三解精进般若等有法
施檀义也。「此即是菩萨摩诃萨修行住」者,近
结别释三檀摄六,以为二地已上如实修行
住也。如向说三种檀摄六至是名修行住者,
此句远结总别释一波罗蜜摄六之义,皆为
修道菩萨修行住义也。

「云何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等者,此论主
将欲作第二偈正释经中不住三事,故举此
经文来问,故云云何也。第二偈释经中不住
于事等三种修行经文。「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
著」,应云自身不著、报恩不著、果报不著,但
以偈狭,先具列三事,后云不著也。「自身」者,释
经中不住于事行于布施,明菩萨證初地解
时已离五怖畏,无有不活之畏,故能不著自
身而行布施也。「报恩」者,释经中无所住行于
布施,明菩萨行布施于不为供养恭敬衣服
饮食种种恩惠之报也。「果报」者,释经中不住
色布施等。世人布施为求未来人天中五欲
果报,今明菩萨布施不为人天中色声等报,
卷二 第 810a 页 T25-0810.png
乃为远求佛果故。此三句下皆云不著,故曰
「斯」也。下半偈二句,还释上二句。获存已不施」
者,释初句中自身。若存著己身,畏身不活吝
财不施。遮此著心,故言护存已不施也。「防求
于异事」者,释上报恩、果报。又虽布施,若为世
间报恩、果报,即是求于世间有为异事,不求
出世无为佛菩提。为遮此事,故云防求异事
也。

「不住于事」者,论中提经也。「谓不著自身」者,直
以偈论属经也。「无所住,谓不著报恩乃至如
经无所住」者,此亦经论相属,并释出报恩事,
复以经结之也。「不住色等,谓不著果报」者,亦
是经论相属。「何故如是不住行布施」者,问上
二句中不住三事所由,提下半偈为答,然后
就偈中次第释不住三事之所以也。

第三偈「调伏彼事中」者,释经中应如是布施
不住于相想也。菩萨既證真如之解得理中
定,能除惑障得喜乐意,心得柔软自在犹
如良马,亦如真金无取三事相刚矿,故云调
伏也。「彼事中」者,虽云调伏,未知于何处调伏?
明菩萨得佛性真如平等,解一切众生即是我
身故,不见我是能施、前人是受施者,又复不
见财物唯是我许非前人物,以我财物施与前
人。于此施、受、财物三法中调伏故,言彼事中
也。上虽云三事中调伏,未知云何调伏?故
次第二句「远离取相心」也。于三事之中不生
取著,故言远离也。此上半偈,唯释不住于相
想经。第三句通释上下生疑也。「及断种种疑」
者,此种种疑,即上经中三种疑。又亦通生下
卷二 第 810b 页 T25-0810.png
第五第六疑中断疑经文,故云及断种种疑
也。「亦防生成心」者,次前句释上下其义已竟,
所以复作此一句者,但为偈故还重指出上
疑。若不取三事相,云何布施?若不见三事而
行布施者,为有心?为无心?若无心者,为有福
德?为无福德?若有福德,为多为少?波罗蜜
行,为成不成?此是生疑也。遮此疑心令使不
起,故云亦防生心也。「成」者,即答布施行成,有
多福德。释云前疑斯一句中合有疑答也。又
解上生疑,若菩萨不住三事相,复不见三事,
为有心有福?为无心无福?彼岸功德成以不
成?遮前人如此疑心,故言亦防生成心也。

「此
文说何义」者,问上不住于相想经文中为说
何等义也?故答「所谓不见施物受者及施者」,
此列经中所明事,即指上半偈为解,复举经
来结可知也。「次说布施利益」者,将以下半偈
释菩萨不住相布施,以下经故作此一句,生
起下疑答之意,如论可知也。

「何故说修行后,次显布施利益」者,此中论主
设难云:布施之行正是其因,所得利益乃是
其果。夫说法之来,应先说果在前,然后劝修
其因,此是圣人说法之常式,何故今者先说
因于前,后方说其果也?故答「以得降伏心故,
后说布施利益」。明若此菩萨未修行时,须先
说果以示之,劝修因行。今明此二地以上菩
萨已能现真如,降伏其心不著三事,布施等
行久已成就。既有此因,直须次第为说因所
得果也。「此义云何」等者,故释前问答之意也。

「自此以下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生疑心」等,此
卷二 第 810c 页 T25-0810.png
一段论生起下经。凡作二意:初、断生疑心,
以前通生起第五段以下讫末经中疑也。「云
何生疑」以下,次第别生疑意。然疑答之意如
后,就经中生起,若以经答时,会须作疑,故不
二处具作生疑意也。「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
相成就见如来不」者,此段经第五,名如来非
有为相分。何故此名非有为相者?明法身如
来古今湛然万德圆满,体是无为,永绝生住灭
等有为三相,故曰如来非有为相也。次、何
次第起者,上第四段中明菩萨以不取相心
行于布施,此辨无相之因。疑云:若有无相之
因,还应得无相之果。然今现见释迦如来,
始生、中住、终灭。果头既有此三相,以果验
因,明知因亦应是有相,故知无有无相之因
也。那得上言不取相行于布施,能得果头无
为法身无量福德也?为断此疑,故佛应答「须
菩提!莫作是念」。汝言果头如来有生住灭有
为三相者,是方便身随感故有,非是无为法
身。然无为法身,古今湛然万德圆满,体绝三
相,故非有为。汝云何以方便身有三相故,谓
即是无为法身名三相也?此中应作问答,所
以不作问答者,此经始末多不问答。然须菩
提既是法身菩萨现为声闻,又得如来冥如
力故,善解如来意,故佛直问「须菩提!于意云
何?以相成就见如来不」,明可以生住灭等有
为三相成就,见果头无为法身如来不也。故
须菩提解如来意,即答「不可以相成就见如
来」者,此明法佛如来无为法身,体无三相,故
不可以有为三相而见也。又有二乘凡夫,即
卷二 第 811a 页 T25-0811.png
执丈六如来二种涅槃以为无为亦是常住
无为者,谓释迦如来从发心已来,三大阿僧
祇劫脩十地行满,菩提树下證正觉时,始降
伏天魔及断烦恼魔,身智犹存,此名有馀涅
槃;不为烦恼所为,故名无为。无馀涅槃者,身
智尽时,不为生住灭等三相所为,故曰无为。
有此二义,故名丈六为无为法身。名常住者,
明丈六如来一入涅槃,更不还来二十五有,
故名丈六为常也。

自此以下讫经,广解三佛一异之义。今此段
中唯明法佛者,就别相中论从此以下明报
应二佛。经文历然自广明之。此中乘生疑念:
应佛既有三相,非无为法身佛者,此丈六身
为当是佛?为非佛也?又亦疑:报佛妙色无量
相好庄严身既非法身,为是有为、为是无为
也?为是有漏、为是无漏?为是常耶、为无常
也?又复报佛依报净土,为是有为法、为是无
为法?为当三界所摄、为非三界摄也?有如此
疑。下经当自一一别释可知。「何以故」者,因
前不可以相成就见如来,乘生疑难:若法身
如来无三相者,何以故如来自说我三大阿
僧祇劫修道,最后身生于释种白净王家,六
年苦行,道场成佛,八十馀年处世说法,自云
我身无常却后三月当般涅槃,于双林灭度?
故云何以故。经答言「如来所说相即非相」。云
何所说相即非相?明从王宫生至双林灭相,
此是应身方便之相,非即此相是法身无为
相也。此应佛随众生感见故有,无其实状。论
其体也,则唯一法性寂灭湛然,亦无四大色
卷二 第 811b 页 T25-0811.png
香等相也。「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妄语」
者,此汎论世间心心意识虚妄分别。应佛所
有为三相所成者,皆是虚妄不实。亦得云凡
所有果头报佛万功德相别相义边,非古今一
定虚空法身,故言凡所有相皆是妄语也。「若
见诸相非相,即非妄语」者,若见有为三相非
是无为法身相者,非是虚妄也。若尔有人疑:
如来正可无有为三相,诸佛果头万德相者
可是无也。答「如是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
是知有为三相非无为法身相者,此人能见
真实法身如来也。此明法身如来有真如解
脱相,而不同生住灭等有为三相也。

此一段经,以一偈论释。「分别有为体」者,明诸
小菩萨二乘之人起心意识虚妄分别,谓有
为三相所成者即是第一法身如来,更无别
无为法身。道无为法身者,虽指虚空以为
法身,而不可见,明知无有无为法身也。此
一句将欲释疑,先举惑者之计,故言分别有
为体也。第二句云「防彼成就得」。防者,遮前
人计,勿取三相所成者是第一法身如来
也,故言防彼成就得。此一句释经中「于意云
何」以下至「不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以前经
也。「三相异体故」者,此一句释经中「何以故?如
来所说相即非相」至「是妄语」,明应佛三相及
报佛万功德相异法身如来体,以法身如来
别相义边离于三相及报佛佛万相故也。「离
彼是如来」者,此句释经中「若见诸相非相」以
下经文,明无为法身湛然常住古今一定,体
相寂灭,自性离三相等相,非断故离也。
卷二 第 811c 页 T25-0811.png

「此义云何」者,一偈释经之义意云何也。自下
答释云何之意也。答「分别有为体」等三句,指
出偈中上句惑者计情也。为防彼相成就得
如来身者,提偈中第二句,遮上计情,即释经
中「不以相成就得见如来」,故引经也。「何以故」
者,何以故遮言不可以应佛三相见法身如
来也,故释云如来名无为法身故,明此法身
体无三相故是无为,故不可以相见也。「如经」
等者,并引经偈来證也。「彼相成就即非相成
就」者,释于经偈也。「彼相成就」者,明应佛三相
也。「即非相成就」,此应佛三相即非无为法身
相成就也。此经偈明法身无有为相,故得为
證也。「何以故」者,复欲将举下偈释于下经问:
何以故应佛三相成就非是法身相成就,故
云何以故也。「三相异如来体故」者,还举前偈
为解。上已将此偈證所以,此中复牵为解者,
以此一句通释两处经文,是故中重提偈来
释下经也。此句显有为虚妄故者,此是论主
属当凡所有相等经之与论也。偈言「离彼是
如来」者,此偈何故别提者,上通牵證义,未别
释经文,故更提此偈来释。「若见诸相非相」等
以下结也。「此句明如来体非有为故」者,此
论主属当若见诸相非相等经论也。「菩萨如
是知如来」已下,以经释疑竟,结释疑答之意
也。
《金刚仙论》卷第二
卷二 第 812a 页 T25-08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