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宝之下,皆言顶礼也。
「以能荷佛难胜事
者」,此两句半偈别释菩萨有可敬之德。论主
此中假设疑意云:诸佛如来具三达明解鉴
尽万法,超学地之表,无能过者,可名大智,理
合致敬。菩萨既位居学地,处不足之境,理
解未圆、断惑不尽,何得名为大智,敬同佛
也?故偈释言以能荷佛难胜事。何者是佛
家难胜事而云菩萨荷负也?今明佛家难胜
事者,即此般若理教宗深致远,非是凡夫二
乘图度之境,故不堪受持流通益物。然菩萨
大士独秉妙解负斯重任,于如来灭后像
正法中受持洪化、继轨先圣。此即是荷负佛
难胜事,故功齐诸佛,故得名为大智通达,致
敬同佛也。此明菩萨有二种:一者初地已上
菩萨,已积行僧祇,现见理原,断除烦恼,自證
而说,故能荷负受持流通益物。二者地前信
地菩萨,亦积行来久,一大僧祇欲满不满,虽
未现见理原,以能髣髴见理相似解,深伏烦
恼,故亦能荷负受持流通益物也。
「摄受众生
利益故」者,今言菩萨在像正流通般若胜法,为当自为悕于名利?为当为利于物?故
偈下句言摄受众生利益故,明菩萨大士于
佛灭后流通此经,乃为嚝兼群生、等润含识。
故以法录物令从已化,使获出世无上菩
提无尽之福。此明不为自利,故言摄受众生
利益故也。
此前二偈,是论主归敬三宝,申已
造论之意也。如是已下讫于经末,正辨经体。
序、正、流通义如常辨。于中随义曲分,凡有十
二段,始从序分终讫流通,即其事也。十二段
解名生起,如下次第广释释可知也。
然十二
段中,所以初明序分者,然如来将欲说法故,
以威神冥加召集有缘为兴发之由,故名为
序。然诸经明序义次第发起,皆先放光动地
召集有缘,广作由致然后方说。此经所以异
于众经者,以如来说法序义凡有多种:一、放
光动地召集有缘广现瑞相,然后说法。二、不
放光动地广现瑞相,如来知众生机感,自然
说法不待请问。三众中有怯弱众生,内心怀
疑不放问佛,是故如来自唱:「我是一切智人,
汝何故不问于我?汝若问我,我当为汝说法。」
四、如来威神冥加,与其智力令其说法。五、诸
菩萨在馀处说法竟,至如来所印其所说。
六、有人生疑发问,如来为说。七、如来直以己
相貌为说法之序。今此经序即是第四如来
威神冥加,故说此为序也。如十万偈般若,如
来具足以三业加须菩提;如大品、八千偈般
若等,此六部中但以口意二业加须菩提;此
金刚般若唯以意加,不具身口也。若此经意
加故说,何故经文不辨其事?以如来说八部
般若,势分相续不断不绝故,更不别明也。
经
初五句,众经通序: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
婆伽婆;五、住处也。所以一切经初置斯五句
者,有三种义:一、为證成经理不虚,末代生
信。二、为表异外道,以阿忧为吉。三、为息于诤
论,表已推宗有在也。等證生信,所以先明。
「如
是」者,欲使人识经达旨,明金刚般若理教正
如是我之所说,与佛昔说不异故,初明如是
也。虽云今说般若理教与佛昔说不异,而未
知闻者是谁;若无闻者,未必可信。是以第二
次言「我闻」,此明闻之有人,非为传听,所以可
文者即便可知,经无明文者即不可知也。
然说此经时虽不知几年,足知中后时说。何
以得知?经云「食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得食
还园食讫,诸比丘方集说此经」,故知中后说
也。相传云:如来一代成道乃至涅槃,恒说《摩
诃般若》、《华严》、《大集》未曾断绝。此《金刚般若》八
部之中是最后说也,须菩提直道我闻一时,
不云几年,是故但言一时也。上虽云如是
般若理教我闻一时,未知从谁边闻。若馀人
边闻,则不可信。今言我从佛闻,明知是如来
所说,所以可信故。
次言「婆伽婆」。然此名乃是
西国正音,魏无正名相播,故仍存胡本。义
释云能破烦恼,或云具足功德智慧,亦言有
大名称天人归敬,亦云能降伏天摩制诸外
道。如是等义乃众多,非可具论,且云斯四
耳。依西国正本,一切经首皆言婆伽婆。此
方经初多云佛在,时有安婆伽婆,亦有并存
二名者。此第四明能说人也。
前虽云从佛边
闻,未知如来于何处说。若无方所,则不可信,
故次云「在舍婆提城」也。然如来法身妙绝形
相,常在圣行梵行中住。故下经言「诸佛以不
住道为处」,如是身者岂有顽域方处?而言
在舍婆提者,明诸佛应现正欲赴众生感。众
生既有方所,故圣亦同之。又欲令未来众生
知如来在此处说金刚般若,生敬重心,或时
礼拜、或复赞叹、或时起塔、香华供养尊重,器
世间生功德故。此舍婆提城者,昔劫初有仙
兄弟二人,弟名舍婆,魏云幼小;兄阿婆提,
魏云不可害。此二人住彼处求道,即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