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后秦-龙树菩萨《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6a 页


《大智度》《初品》(卷第二)

龙树菩萨造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今当总说。

问曰:
若诸佛一
切智人,自然无师,不随他教,不受他法,不
用他道,不从他闻而说法,何以言「如是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6b 页 T25-0066.png
我闻」?

答曰:
如汝所言,佛一切智人,自然无
师,不应从他闻法而说。
佛法非但佛口说
者是,一切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
佛法中。
如佛毗尼中说:「何者是佛法?佛法
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
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

次,如《释提桓因得道经》,佛告憍尸迦:「世间
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我法中。」
如〈赞佛
偈〉中说:

「 「诸世善语,
 皆出佛法;
 善说无失,
 无过佛语。
 馀处虽有,
 善无过语,
 一切皆是,
 佛法之馀。
 诸外道中,
 设有好语,
 如虫食木,
 偶得成字。
 初中下法,
 自共相破,
 如铁出金,
 谁当信者?
 如伊兰中,
 牛头栴檀;
 如苦种中,
 甘善美果。
 设能信者,
 是人则信,
 外经书中,
 自出好语。
 诸好实语,
 皆从佛出;
 如栴檀香,
 出摩梨山。
 除摩梨山,
 无出栴檀;
 如是除佛,
 无出实语。」」


复次,「如是我闻」,是阿难等佛大弟子辈说,
入佛法相故,名为佛法。
如佛般涅槃时,于
俱夷那竭国萨罗双树间,北首卧,将入涅
槃。尔时,阿难亲属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
忧海,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泥卢豆语阿
难:「汝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
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又佛
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
『佛般涅槃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6c 页 T25-0066.png
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作何等语?』如是
种种未来事,应问佛。」
阿难闻是事,闷心小
醒,得念道力助,于佛末后卧床边,以此事
问佛。
佛告阿难:「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
自依止,法依止,不馀依止。云何比丘自依止、
法依止、不馀依止?于是比丘内观身,
常当一心智慧,勤修精进,除世间贪忧;
外身、内外身观,亦如是;受、心、法念处,亦复如
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馀依止。从
今日,解脱戒经即是大师;如解脱戒经说
身业、口业,应如是行。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
梵法治;若心濡伏者,应教《删陀迦旃延
经》,即可得道。复次,我三阿僧祇劫所集
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
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树林中。』何以
故?过去诸佛经初皆称是语,未来诸佛经初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7a 页 T25-0067.png
称是语。今我般涅槃后,经初亦应称『如是
我闻:一时』。」
是故当知是佛所教,非佛自言「如
是我闻」。佛一切智人,自然无师故,不应言「我
闻」。若佛自说「如是我闻」,有所不知者,可有
此难。阿难问佛,佛教是语,是弟子所言「如
是我闻」,无有咎。
复次,欲令佛法久住世间
故,长老摩诃迦叶等诸阿罗汉问阿难:「佛初
何处说法?说何等法?」阿难答:「如是我闻:一时,
佛在波罗捺国仙人鹿林中,为五比丘说
是苦圣谛。我本不从他闻,法中正忆念得眼、
智、明、觉。」是经,是中应广说。
《集法经》
广说:
佛入涅槃时,地六种动,诸河反流,疾
风暴发,黑云四起,恶雷掣电,雹雨骤堕,处处
星流,师子恶兽哮吼唤呼,诸天、世人皆大号
咷。诸天、人等皆发是言:「佛取涅槃,一何疾
哉!世间眼灭!」当是时间,一切草木、药树,华
叶一时剖裂;诸须弥山王尽皆倾摇,海水波
扬,地大震动,山崖崩落;诸树摧折,四面烟起,
甚大可畏。陂池江河尽皆娆浊,彗星昼出。
诸人啼哭,诸天忧愁,诸天女等郁伊哽咽,涕
泪交流。诸学人等默然不乐,诸无学人念
有为诸法一切无常。如是天、人、夜叉、罗刹、犍
闼婆、甄陀罗、摩睺罗伽及诸龙等,皆大忧愁。

诸阿罗汉度老病死海,心念言:

「 「已渡凡夫恩爱河,
 老病死券已裂破;
 见身箧中四大蛇,
 今入无馀灭涅槃!」」


诸大阿罗汉各各随意,于诸山林流泉溪谷,
处处舍身而般涅槃;更有诸阿罗汉于虚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7b 页 T25-0067.png
空中飞腾而去,譬如雁王现种种神力,令
众人心信清净,然后般涅槃。六欲天乃至遍
净天等,见诸阿罗汉皆取灭度,各心念言:
「佛日既没,种种禅定解脱智慧弟子光亦灭。
是诸众生有种种淫怒痴病,是法药师辈今
疾灭度,谁当治者?无量智慧大海中生弟子
莲华,今已乾枯;法树摧折,法云散灭;大智象
王既逝,象子亦随去;法商人过去,从谁求法
宝?」如偈说:

「 「佛已永寂入涅槃,
 诸灭结众亦过去;
 世界如是空无智,
 痴冥遂增智灯灭!」」


尔时,诸天礼摩诃迦叶足,说偈言:

「 「耆年欲恚慢已除,
 其形譬如紫金柱,
 上下端严妙无比,
 目明清净如莲华!」」


如是赞已,白大迦叶言:「大德迦叶!仁者知
不?法船欲破,法城欲颓,法海欲竭,法幢
欲倒,法灯欲灭;说法人欲去,行道人渐少,
恶人力转盛,当以大慈建立佛法!」

尔时,大迦叶心如大海,澄静不动,良久而答:
「汝等善说!实如所言,世间不久,无智盲冥。」
于是大迦叶默然受请。尔时,诸天礼大迦叶
足,忽然不现,各自还去。
是时,大迦叶思惟:
「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难得佛法而得
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应
当结集修妒路、阿毗昙、毗尼,作三法藏。如
是佛法可得久住,未来世人可得受行。所
以者何?佛世世勤苦慈悯众生故,学得是
法,为人演说;我曹亦应承用佛教,宣扬开
化。」
是时,大迦叶作是语竟,住须弥山顶,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7c 页 T25-0067.png
挝铜揵稚,说此偈言:

「 「佛诸弟子!
 若念于佛,
 当报佛恩,
 莫入涅槃!」」


是揵稚音、大迦叶语声,遍至三千大千世界,
皆悉闻知;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来集会
大迦叶所。尔时,大迦叶告诸会者:「佛法欲灭,
佛从三阿僧祇劫种种勤苦,慈悯众生,学
得是法。佛般涅槃已,诸弟子知法、持法、诵法
者,皆亦随佛灭度;法今欲灭,未来众生甚可
怜悯,失智慧眼,愚痴盲冥;佛大慈悲悯伤
众生,我曹应当承用佛教,须待结集经藏
竟,随意灭度。」
诸来众会,皆受教住。尔时,大
迦叶选得千人,除善阿难,尽皆阿罗汉,得
六神通,得共解脱,无碍解脱;悉得三明,禅
定自在,能逆顺行诸三昧,皆悉无碍。诵读三
藏,知内外经书,诸外道家十八种大经,尽亦
读知,皆能论议,降伏异学。

问曰:
是时,有如
是等无数阿罗汉,何以故正选取千人,
不多取耶?

答曰:
频婆娑罗王得道,八万四
千官属亦各得道。是时,王教敕宫中,常设
饭食,供养千人;阿阇贳王不断是法。尔
时,大迦叶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当有外
道强来难问,废阙法事;今王舍城常设饭
食供给千人,是中可住结集经藏。」以是故,
选取千人,不得多取。
是时,大迦叶与千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8a 页 T25-0068.png
人俱,到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告语阿阇世
王:「给我等食,日日送来,今我曹等结集
经藏,不得他行。」
是中夏安居三月,初十五日
说戒时,集和合僧。大迦叶入禅定,以天眼
观,今是众中,谁有烦恼未尽应逐出者!唯
有阿难一人不尽,馀九百九十九人诸漏
已尽,清净无垢。大迦叶从禅定起,众中手
牵阿难出,言:「今清净众中结集经藏。汝结
未尽,不应住此!」
是时,阿难惭耻悲泣,而自
念言:「我二十五年随侍世尊,供给左右,未
曾得如是苦恼;佛实大德,慈悲含忍。」念已,白
大迦叶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诸佛法,
阿罗汉者不得供给左右使令;以是故,我
留残结不尽断耳。」
大迦叶言:「汝更有罪!佛
意不欲听女人出家,汝慇勤劝请,佛听
为道;以是故,佛之正法五百岁而衰微,是汝突吉罗罪!」阿难言:「我怜悯瞿昙弥,又三
世诸佛法皆有四部众,我释迦文佛云何独
无?」
大迦叶复言:「佛欲涅槃时,近俱夷那
竭城,脊痛,四叠沤多罗僧敷卧,语汝言:
『我须水。』汝不供给,是汝突吉罗罪!」阿难答
言:「是时,五百乘车,截流而渡,令水浑浊,以
是故不取。」大迦叶复言:「正使水浊,佛有大
神力,能令大海浊水清净。汝何以不与?
是汝之罪,汝+(人)【石】汝汝去作突吉罗忏悔!」
大迦叶复言:「佛问汝:『若有人四神足好修,可住寿
一劫,若减一劫;佛四神足好修,欲住寿一劫,
若减一劫。』汝默然不答。问汝至三,汝故默
然。汝若答佛:『佛四神足好修,应住一劫,若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8b 页 T25-0068.png
减一劫。』由汝故,令佛世尊早入涅槃,是汝
突吉罗罪!」阿难言:「魔蔽我心,是故无言;我
非恶心而不答佛。」
大迦叶复言:「汝与佛叠
僧伽梨衣,以足蹈上,是汝突吉罗罪。」阿
难言:「尔时,有大风起,无人助我捉衣,时风
吹来堕我脚下,非不恭敬,故蹈佛衣。」
大迦
叶复言:「佛阴藏相,般涅槃后以示女人,是
何可耻?是汝突吉罗罪!」阿难言:「尔时,我思
惟:『若诸女人见佛阴藏相者,便自羞耻女
人形,欲得男子身,修行佛相,种福德根。』
以是故,我示女人,不为无耻而故破戒。」

大迦叶言:「汝有六种突吉罗罪,尽应僧中
悔过!」阿难言:「诺!随长老大迦叶及僧所教!」
是时,阿难长跪合手,偏袒右肩,脱革屣,六
种突吉罗罪忏悔。大迦叶于僧中,手牵阿
难出,语阿难言:「断汝漏尽,然后来入;残结
未尽,汝勿来也!」如是语竟,便自闭门。
尔时,
诸阿罗汉议言:「谁能结集毗尼法藏者?」
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是第二佛,有好
弟子,字憍梵波提(秦言牛呞),柔软和雅,常处
闲居,住心寂燕,能知毗尼法藏;今在天
上尸利沙树园中住,遣使请来。」
大迦叶语
下坐比丘:「汝次应僧使。」下坐比丘言:「僧有
何使?」大迦叶言:「僧使汝至天上尸利沙树
园中,憍梵波提阿罗汉住处。」是比丘欢喜
踊跃受僧敕命,白大迦叶言:「我到憍梵
波提阿罗汉所,陈说何事?」大迦叶言:「到已,
语憍梵钵提:大迦叶等漏尽阿罗汉,皆会
阎浮提。僧有大法事,汝可疾来!」
是下坐比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8c 页 T25-0068.png
丘头面礼僧,右绕三匝;如金翅鸟,飞腾虚
空,往到憍梵波提所,头面作礼,语憍梵
波提言:「软善大德!少欲知足,常在禅定!大
迦叶问讯有语:今僧有大法事,可疾下来,观众宝聚。」是时,憍梵波提心觉生疑,
语是比丘言:「僧将无斗诤事唤我来耶?
无有破僧者不?佛日灭度耶?」是比丘言:「实
如所言,大师佛已灭度。」憍梵波提言:「佛灭
度大疾,世间眼灭!能逐佛转法轮将,我
和上舍利弗今在何所?」答曰:「先入涅槃。」憍
梵波提言:「大师法将,各自别离,当可奈何!
摩诃目伽连今在何所?」是比丘言:「是亦灭度。」
憍梵波提言:「佛法欲散,大人过去,众生可
悯。」问:「长老阿难今何所作?」是比丘言:「长
老阿难,佛灭度后,忧愁、啼哭、迷闷,不能自
喻。」憍梵波提言:「阿难懊恼,由有爱结,别
离生苦。罗睺罗复云何?」答言:「罗睺罗得阿
罗汉故,无忧无愁,但观诸法无常相。」憍梵
波提言:「难断爱已断,无忧愁。」憍梵波提言:
「我失离欲大师,于是尸利沙树园中住,
亦何所为?我和上、大师皆已灭度,我今不
能复下阎浮提,住此般涅槃。」
说是言已,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9a 页 T25-0069.png
入禅定中,踊在虚空,身放光明;又出水火,
手摩日月,现种种神变,自心出火烧身,身
中出水,四道流下,至大迦叶所。水中有声,
说此偈言:

「 「憍梵钵提稽首礼,
 妙众第一大德僧,
 闻佛灭度我随去,
 如大象去象子随!」」


尔时,下坐比丘持衣钵还僧。
是时中间,阿
难思惟诸法,求尽残漏;其夜坐禅经行,慇
勤求道。是阿难智慧多,定力少,是故不即
得道;定智等者,乃可速得。后夜欲过,疲极
偃息,却卧就枕,头未至枕,廓然得悟;如电
光出,闇者见道。阿难如是入金刚定,破一
切诸烦恼山;得三明、六神通、共解脱,作大
力阿罗汉。
即夜到僧堂门,敲门而唤。大迦
叶问言:「敲门者谁?」答言:「我是阿难。」大迦叶
言:「汝何以来?」阿难言:「我今夜得尽诸漏。」大
迦叶言:「不与汝开门,汝从门钥孔中来!」
阿难答言:「可尔!」即以神力从门钥孔中
入,礼拜僧足忏悔:「大迦叶!莫复见责!」
大迦
叶手摩阿难头言:「我故为汝,使汝得道;汝
无嫌恨,我亦如是,以汝自證。譬如手画虚
空,无所染著;阿罗汉心亦如是,一切法中得
无所著。复汝本坐。」
是时,僧复议言:「憍梵
波提已取灭度,更有谁能结集法藏?」长
老阿泥卢豆言:「是长老阿难,于佛弟子,常
侍近佛,闻经能持,佛常叹誉;是阿难能结
集经藏。」是时,长老大迦叶摩阿难头言:「佛嘱
累汝,令持法藏,汝应报佛恩!佛在何处
最初说法?佛诸大弟子能守护法藏者,皆以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9b 页 T25-0069.png
灭度,唯汝一人在。汝今应随佛心,怜悯众
生故,集佛法藏。」是时,阿难礼僧已,坐师子
床。时大迦叶说此偈言:

「 「佛圣师子王,
 阿难是佛子,
 师子座处坐,
 观众无有佛。
 如是大德众,
 无佛失威神,
 如空无月时,
 有宿而不严。
 汝大智人说,
 汝佛子当演,
 何处佛初说,
 今汝当布现!」」


是时,长老阿难一心合手,向佛涅槃方如
是说言:

「 「佛初说法时,
 尔时我不见,
 如是展转闻:
 佛在波罗柰,
 佛为五比丘,
 初开甘露门,
 说四真谛法:
 苦集灭道谛。
 阿若憍陈如,
 最初得见道;
 八万诸天众,
 皆亦入道迹!」」


是千阿罗汉闻是语已,上升虚空高七多
罗树。皆言:「咄!无常力大,如我等眼见佛说
法,今乃言我闻!」便说偈言:

「 「我见佛身相,
 犹如紫金山,
 妙相众德灭,
 唯有名独存。
 是故当方便,
 求出于三界,
 勤集诸善根,
 涅槃最为乐!」」


尔时,长老阿泥卢豆说偈言:

「 「咄世间无常!
 如水月芭蕉,
 功德满三界,
 无常风所坏!」」


尔时,大迦叶复说此偈:

「 「无常力甚大,
 愚智贫富贵,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69c 页 T25-0069.png
 得道及未得,
 一切无能免!
 非巧言妙宝,
 非欺诳力诤,
 如火烧万物,
 无常相法尔。」」


大迦叶语阿难:「从《转法轮经》《大般涅槃》
集作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长阿含》、《相应
阿含》。是名修妒路法藏。」
诸阿罗汉更问:「谁
能明了集毗尼法藏?」皆言:「长老忧婆离,于
五百阿罗汉中持律第一,我等今请。」即请言:
「起,就师子座处坐!说佛在何处初说毗
尼结戒?」忧婆离受僧教,师子座处坐,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尔时,须提那
迦兰陀长者子初作淫欲,以是因缘故,结
初大罪。二百五十戒义作三部,七法、八法、比
丘尼毗尼、增一、忧婆利问、杂部、善部;如是
等八十部,作毗尼藏。」
诸阿罗汉复更思惟:
「谁能明了集阿毗昙藏?」念言:「长老阿难,于五
百阿罗汉中,解修妒路义第一,我等今
请。」即请言:「起,就师子座处坐!佛在何处
初说阿毗昙?」阿难受僧教,师子座处坐,
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尔时,佛
告诸比丘:『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除不灭,
是因缘故,此生中身、心受无量苦,复后世堕
恶道中。诸有无此五怖、五罪、五怨,是因缘故,
于今生种种身、心受乐,后世生天上乐处。
何等五怖应远?一者杀,二者盗,三者邪淫,四
者妄语,五者饮酒。』」如是等名阿毗昙藏。
三法藏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0a 页 T25-0070.png
雨天华香、幡盖、天衣,供养法故。于是说
偈:

「 「怜悯世界故,
 集结三藏法;
 十力一切智,
 说智无明灯!」」


问曰:
《八犍度阿毗昙》、六分阿毗昙等,从何处
出?

答曰:
佛在世时,法无违错;佛灭度后,初
集法时,亦如佛在。后百年,阿输迦王作
般阇于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
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
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三藏内外经书,欲
解佛语故,作《发智经八犍度》,初品是世
间第一法。后诸弟子等,为后人不能尽解
《八犍度》故,作《鞞婆娑》
有人言:六分阿毗昙
中,第三分八品之名〈分别世处分〉(此是《楼炭经》
六分中第三分),是目犍连作;六分中,初分八品,四品
是婆须蜜菩萨作,四品是罽宾阿罗汉作;馀
五分诸论议师所作。
有人言:佛在时,舍利弗
解佛语故作阿毗昙;后犊子道人等读诵,乃
至今名为《舍利弗阿毗昙》
摩诃迦旃延,佛在
时,解佛语作蜫勒(蜫勒秦言箧藏),乃至今行于
南天竺。
皆是广解佛语故。如说五戒:几
有色,几无色?几可见,几不可见?几有对,几无
对?几有漏,几无漏?几有为,几无为?几有报,几
无报?几有善,几不善?几有记,几无记?如是等,是名阿毗昙。
复次,七使:欲染使,瞋恚
使,有爱使,憍慢使,无明使,见使,疑使。是七使,
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几见谛断,
几思惟断?几见苦断,几见集断,几见尽断,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0b 页 T25-0070.png
几见道断?几遍使,几不遍使?
十智:法智,比智,
世智,他心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
智。是十智,几有漏,几无漏?几有为,几无为?
几有漏缘,几无漏缘?几有为缘,几无为缘?几
欲界缘,几色界缘,几无色界缘?几不系缘?几
无碍道中修,几解脱道中修?四果得时,几得、
几失?
如是等分别一切法,亦名阿毗昙。
为阿毗昙三种:一者、阿毗昙身及义,略说三
十二万言;二者、六分,略说三十六万言;三
者、蜫勒,略说三十二万言。
蜫勒广比诸事以类相从,非阿毗昙。
略说「如是我闻:一时」总义竟。

**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经】

婆伽婆。

【论】
今当说。

释曰:
云何名
婆伽婆?
婆伽婆者,「婆伽」言「德」,「婆」言「有」,
是名有德。
复次,「婆伽」名「分别」,「婆」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名「婆伽婆」。
复次,
「婆伽」名「名声」,「婆」名「有」,是名「有名声」,无
有得名声如佛者。转轮圣王、释、梵、护世者,
无有及佛,何况诸馀凡庶!所以者何?转轮
圣王与结相应,佛已离结;转轮圣王没在
生、老、病、死泥中,佛已得渡;转轮圣王为恩
爱奴仆,佛已永离;转轮圣王处在世间旷野
灾患,佛已得离;转轮圣王处在无明闇
中,佛处第一明中;转轮圣王若极多领四天
下,佛领无量诸世界;转轮圣王财自在,佛
心自在;转轮圣王贪求天乐,佛乃至有顶
乐亦不贪著;转轮圣王从他求乐,佛内心
自乐。以是因缘,佛胜转轮圣王。诸馀释、梵、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0c 页 T25-0070.png
护世者,亦复如是,但于转轮圣王小胜。

次,「婆伽」名「破」,「婆」名「能」,是人能破淫怒痴
故,称为「婆伽婆」。

问曰:
如阿罗汉、辟支佛亦
破淫怒痴,与佛何异?

答曰:
阿罗汉、辟支佛
虽破三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
虽出,馀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烧烟出,炭
灰不尽,火力薄故;佛三毒永尽无馀,譬如
劫尽,火烧须弥山,一切地都尽,无烟无炭。
如舍利弗瞋恚气残,难陀淫欲气残,必
陵伽婆磋慢气残;譬如人被锁,初脱时,
行犹不便。
时,佛从禅起经行,罗睺罗从佛
经行,佛问罗睺罗:「何以羸瘦?」罗睺罗说偈
答佛:

「 「若人食油则得力,
 若食酥者得好色,
 食麻滓菜无色力,
 大德世尊自当知!」」


佛问罗睺罗:「是众中谁为上座?」罗睺罗答:
「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尔时,
舍利弗转闻是语,即时吐食,自作誓言: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1a 页 T25-0071.png
「从今日不复受人请。」是时,波斯匿王、长者
须达多等,来诣舍利弗所,语舍利弗:「佛不
以无事而受人请,大德舍利弗复不受请,
我等白衣云何当得大信清净?」舍利弗言:「我
大师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今不得受
人请。」于是波斯匿等至佛所,白佛言:「佛
不常受人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云何
心得大信?愿佛敕舍利弗还受人请!」佛言:
「此人心坚,不可移转。」佛尔时引本生因缘:
「昔有一国王为毒蛇所齧,王时欲死,呼
诸良医令治蛇毒。时诸医言:『还令蛇嗽,
毒气乃尽。』是时诸医各设咒术,所齧王蛇
即来王所。诸医积薪燃火,敕蛇还嗽汝
毒,若不尔者,当入此火!毒蛇思惟:『我既吐
毒,云何还嗽?此事剧死!』思惟心定,即时入
火。尔时毒蛇,舍利弗是。世世心坚,不可动
也。」
复次,长老必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
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言:「小婢住!
莫流!」水即两断,得过乞食。是恒神到佛所
白佛:「佛弟子必陵伽婆蹉,常骂我言小
婢住!莫流水!」佛告必陵伽婆蹉忏谢
恒神!必陵伽婆蹉即时合手语恒神言:
「小婢莫瞋!今忏谢汝!」是时,大众笑之:「云何
忏谢而复骂耶?」佛语恒神:「汝见必陵伽婆
蹉合手忏谢不?忏谢无慢而有此言,当
知非恶。此人五百世来,常生婆罗门家,常
自憍贵,轻贱馀人,本来所习,口言而已,心无
憍也。」
如是诸阿罗汉虽断结使,犹有残
气。如诸佛世尊,若人以刀割一臂,若人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1b 页 T25-0071.png
以栴檀香泥一臂,如左右眼,心无憎爱,是
以永无残气。
栴阇婆罗门女木杅谤佛,
于大众中言:「汝使我有娠,何以不忧?与
我衣食!为尔无羞,诳惑馀人!」是时,五百婆
罗门师等,皆举手唱言:「是!是!我曹知此事。」
是时,佛无异色,亦无惭色。此事即时彰露,地
为大动,诸天供养,散众名华,赞叹佛德,佛
无喜色。
复次,佛食马麦,亦无忧戚;天王
献食,百味具足,不以为悦,一心无二。
如是
等种种饮食、衣被、卧具,赞呵、轻敬等种种事
中,心无异也。譬如真金,烧锻打磨,都无增
损。
以是故,阿罗汉虽断结得道,犹有残
气,不得称婆伽婆。

问曰:
婆伽婆正有此
一名?更有馀名?

答曰:
佛功德无量,名号亦
无量;此名取其大者,以人多识故。复有
异名,名多陀阿伽陀等。
云何名多陀阿伽
陀?
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
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后有中,是故名
多陀阿伽陀。
复名阿罗呵。云何名阿罗
呵?
「阿罗」名「贼」,「呵」名「杀」,是名「杀贼」。如偈
说:

「 「佛以忍为铠,
 精进为刚甲,
 持戒为大马,
 禅定为良弓,
 智慧为好箭;
 外破魔王军,
 内灭烦恼贼,
 是名阿罗呵。」」


复次,「阿」名「不」,「罗呵」名「生」,是名「不生」。佛心种
子,后世田中不生,无明糠脱故。
复次,「阿罗
呵」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
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故,佛名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1c 页 T25-0071.png
阿罗呵。
复名三藐三佛陀。云何名三藐三佛陀?
「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名正
遍知一切法。

问曰:
云何正遍知?

答曰:

「 知苦如苦相,
 知集如集相,
 知灭如灭相,
 知道如道相。」


是名三藐三佛陀。
复次,知一切诸法实不
坏相,不增不减。云何名不坏相?心行处灭,言
语道断,过诸法如涅槃相不动。以是故,
名三藐三佛陀。
复次,一切十方诸世界名
号,六道所摄众生名号;众生先世因缘,未来
世生处;一切十方众生心相,诸结使、诸善根、
诸出要,如是等一切诸法悉知,是名三藐
三佛陀。
复名鞞侈遮罗那三般那,秦言
明行具足。
云何名明行具足?
宿命、天眼、漏
尽,名为三明。

问曰:
神通、明有何等异?

答曰:

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去因缘行
业,是名明。
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
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
直尽结使,不知更
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
明。
是三明,大阿罗汉、大辟支佛所得。

问曰:

若尔者,与佛有何等异?

答曰:
彼虽得三明,
明不满足,佛悉满足,是为异。

问曰:
云何不
满?云何满?

答曰:
诸阿罗汉、辟支佛宿命
智,知自身及他人,亦不能遍;有阿罗汉知
一世,或二世、三世,十、百、千、万劫,乃至八万劫,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2a 页 T25-0072.png
过是以往不能复知,是故不满。天眼明
未来世亦如是。佛一念中生、住、灭时,诸结使
分,生时如是,住时如是,灭时如是。苦法忍、
苦法智中所断结使悉觉了。知如是结使解
脱,得尔所有为法解脱,得尔所无为法解脱,
乃至道比忍见谛道十五心中。诸声闻、辟支
佛所不觉知,时少疾故。如是知过去众
生因缘、漏尽,未来、现在亦如是,是故名佛=佛名【圣】【石】名佛
明行具足名佛
明行具足。
行名身口业,唯佛身、口业具足,
馀皆有失,是名明行具足。
复名修伽陀:
「修」秦言「好」,「伽陀」或言「去」,或言「说」,是名「好去」、
「好说」。
好去者,于种种诸深三摩提、无量
诸大智慧中去,如偈说:

「 「佛一切智为大车,
 八正道行入涅槃。」」


是名好去。
好说者,如诸法实相说,不著法
爱说。观弟子智慧力,是人正使一切方便
神通智力化之,亦无如之何。是人可度是
疾、是迟,是人应是处度;是人应说布施,或
说戒,或说涅槃;是人应说五众、十二因缘、
四谛等诸法能入道。如是等种种知弟子
智力而为说法,是名好说。
复名路迦惫:
「路迦」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

问曰:

云何知世间?

答曰:
知二种世间:一、众生,
二、非众生。及如实相知世间、世间因、知世
间灭、出世间道。
复次,知世间,非如世俗
知,亦非外道知;知世间无常故苦,苦故无
我。
复次,知世间相,非有常非无常,非有
边非无边,非去非不去,如是相亦不著,
清净、常不坏相如虚空,是名知世间。
复名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2b 页 T25-0072.png
阿耨多罗,秦言「无上」。
云何无上?
涅槃法无
上。佛自知是涅槃不从他闻,亦将导众生
令至涅槃。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
亦无上。
复次,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
无有与等者,何况能过!故言无上。
复次,「阿」
名「无」,「耨多罗」名「答」。一切外道法,可答可破,
非实非清净故;佛法不可答、不可破,出
一切语言道,亦实清净故,以是故名无答。

复名富楼沙昙藐婆罗提:「富楼沙」秦言「丈
夫」,「昙藐」言「可化」,「婆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
化丈夫调御师」。
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
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
御令不失道。如偈说:

「 「佛法为车弟子马,
 实法宝主佛调御,
 若马出道失正辙,
 如是当治令调伏。
 若小不调轻法治,
 好善成立为上道,
 若不可治便弃舍,
 以是调御为无上。」」


复次,调御师有五种:初父母兄姊亲里,中
官法,下师法——今世三种法治,后世阎罗王治,
佛以今世乐、后世乐及涅槃乐利益,故名
师。上四种法治人不久毕坏,不能常实
成就。佛成人以三种道,常随道不失,如
火自相不舍乃至灭;佛令人得善法亦如
是,至死不舍。以是故,佛名可化丈夫调御
师。

问曰:
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
夫?

答曰:
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
复次,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
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以是故不说。
复次,
若言佛为女人调御师,为不尊重。若说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2c 页 T25-0072.png
丈夫,一切都摄。譬如王来,不应独来,必有
侍从。如是说丈夫,二根、无根及女尽摄,以
是故说丈夫。用是因缘故,佛名可化丈
夫调御师。
复名舍多提婆魔㝹舍喃:「舍多」
秦言「教师」,「提婆」言「天」,「魔㝹舍喃」言「人」,是名
「天人教师」。
云何名天人教师?
佛示导是应作、
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随教行、不舍
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

问曰:

能度龙、鬼、神等堕馀道中生者,何以独言
天人师?

答曰:
度馀道中生者少,度天、人中
生者多。如白色人,虽有黑黡子,不名黑
人,黑少故。
复次,人中结使薄,厌心易得;天
中智慧利。以是故,二处易得道,馀道
中不尔。
复次,言天则摄一切天,言人则摄
一切地上生者。何以故?天上则天大,地上
则人大,是故说天则天上尽摄,说人则地上
尽摄。
复次,人中得受戒律仪、见谛道、思惟道
及诸道果。或有人言:馀道中不得。或有人
言:多少得。天、人中易得多得,以是故,佛
为天人师。
复次,人中行乐因多,天中乐报多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3a 页 T25-0073.png
因报少,以是故,佛为天人师。
复名佛陀
(秦言「知者」)。知何等法?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
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
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

问曰:
馀人亦知一
切诸法,如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
骑白牛。如韦纽天(秦言「遍闷」),四臂,捉贝持轮,
骑金翅鸟。如鸠摩罗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鸡持
铃,捉赤幡,骑孔雀,皆是诸天大将。如是
等诸天,各各言大,皆称一切智。有人作弟
子,学其经书,亦受其法,言是一切智。

答曰:

此不应一切智。何以故?瞋恚、憍慢心著故。
如偈说:

「 「若彩画像及泥像,
 闻经中天及赞天,
 如是四种诸天等,
 各各手执诸兵杖。
 若力不如畏怖他,
 若心不善恐怖他,
 此天定必若怖他,
 若少力故畏怖他。
 是天一切常怖畏,
 不能除却诸衰苦。
 有人奉事恭敬者,
 现世不免没忧海;
 有人不敬不供养,
 现世不妨受富乐。
 当知虚诳无实事,
 是故智人不属天。
 若世间中诸众生,
 业因缘故如循环,
 福德缘故生天上,
 杂业因缘故人中,
 世间行业属因缘,
 是故智者不依天!」」


复次,是三天,爱之则欲令得一切愿,恶
之则欲令七世灭。佛不尔。菩萨时,若怨
家贼来欲杀,尚自以身肉、头目、髓脑而供
养之,何况得佛不惜身时!以是故,独佛
应当受佛名号。应当归命佛,以佛为师,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3b 页 T25-0073.png
不应事天。
复次,佛有二事:一者大功德神
通力,二者第一净心,诸结使灭。
诸天虽有
福德神力,诸结使不灭故,心不清净;心不清净故,神力亦少。
声闻、辟支佛虽结使灭,
心清净,福德薄故力势少。
佛二法满足,故
称胜一切人;馀人不胜一切人。
婆伽婆
名有德,先已说。
复名阿婆磨(秦言无等),复名阿婆摩婆摩(秦言无等等),复名路迦那他
(秦言世尊),复名波罗伽(秦言度彼岸),复名婆檀陀(秦言大德)
复名尸梨伽那(秦言厚德),如是等无量名号。父
母名字悉达陀(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
故,是名为佛,应受诸天世人供养。如是
等得名大德、厚德。如是种种,随德立名。


曰:
汝爱刹利种净饭王子字悉达多,以是故而大称赞言一切智,一切智人无也!

答曰:
不尔!汝恶邪故妒瞋佛,作妄语,实有
一切智人。何以故?佛一切众生中,身色颜貌,
端正无比,相、德、明具,胜一切人。小人见
佛身相,亦知是一切智人,何况大人!
如《放牛
譬喻经》中说:
摩伽陀国王频婆娑罗,请佛三
月,及五百弟子。王须新乳酪酥供养佛及
比丘僧,语诸放牛人,来近处住,日日送
新乳酪酥。竟三月,王怜悯此放牛人,语言:
「汝往见佛,还出放牛。」诸放牛人往诣佛所,
于道中自共论言:「我等闻人说佛是一切
智人,我等是下劣小人,何能别知实有一
切智人!」诸婆罗门喜好酥酪故,常来
往诸放牛人所作亲厚,放牛人由是闻
婆罗门种种经书名字。故言:「四违陀经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3c 页 T25-0073.png
中治病法、斗战法、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论议
难问法,如是等六十四种世间伎艺,净饭
王子广学多闻,若知此事不足为难。其从
生已来不放牛,我等以放牛秘法问之,若
能解者,实是一切智人。」
作是论已,前入竹
园,见佛光明照于林间。进前觅佛,见坐
树下,状似金山,如酥投火,其炎大明,有
似融金,散竹林间上,紫金光色,视之无
厌,心大欢喜,自相谓言:

「 「今此释师子,
 一切智有无,
 见之无不喜,
 此事亦已足。
 光明第一照,
 颜貌甚贵重,
 身相威德备,
 与佛名相称。
 相相皆分明,
 威神亦满足,
 福德自缠络,
 见者无不爱;
 圆光身处中,
 观者无厌足!
 若有一切智,
 必有是功德。
 一切诸彩画,
 宝饰庄严像,
 欲比此妙身,
 不可以为喻!
 能满诸观者,
 令得第一乐,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4a 页 T25-0074.png
 见之发净信,
 必是一切智!」」


如是思惟已,礼佛而坐,问佛言:「放牛人有
几法成就,能令牛群番息?有几法不成
就,令牛群不增、不得安隐?」
佛答言:「有十一
法,放牛人能令牛群番息。何等十一?知色,
知相,知刮刷,知覆疮,知作烟,知好道,知
牛所宜处,知好度济,知安隐处,知留乳,
知养牛主。若放牛人知此十一法,能令
牛群番息;比丘亦如是,知十一法能增长
善法。
「云何知色?知黑、白、杂色;比丘亦如是,
知一切色皆是四大,四大造。
「云何知相?知
牛吉不吉相,与他群合,因相则识;比丘
亦如是,见善业相,知是智人;见恶业相,
知是愚人。
「云何刮刷?为诸虫饮血则增
长诸疮,刮刷则除害;比丘亦如是,恶邪
觉观虫饮善根血,增长心疮,除则安隐。
「云
何覆疮?若衣若草叶以防蚊虻恶刺;比
丘亦如是,念正观法,覆六情疮,不令
烦恼贪欲、瞋恚恶虫刺蕀所伤。
「云何知作烟?
除诸蚊虻,牛遥见烟则来趣向屋舍。比
丘亦如是,如所闻而说,除诸结使蚊虻,
以说法烟引众生入于无我实相空舍中。

「云何知道?知牛所行来去好恶道;比丘亦
如是,知八圣道能至涅槃,离断常恶道。
「云
何知牛所宜处?能令牛番息少病;比丘亦
如是,说佛法时,得清净法喜,诸善根增盛。

「云何知济?知易入易度无波浪恶虫处;
比丘亦如是,能至多闻比丘所问法。说法
者知前人心利钝、烦恼轻重,令入好济,安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4b 页 T25-0074.png
隐得度。
「云何知安隐处?知所住处无虎、狼、
师子、恶虫、毒兽;比丘亦如是,知四念处安
隐,无烦恼、恶魔、毒兽,比丘入此,则安隐无患。

「云何留乳?犊母爱念犊子故与乳,以留残
乳故犊母欢喜,则犊子不竭,牛主及放牛
人,日日有益;比丘亦如是,居士白衣给施
衣食,当知节量,不令罄竭,则檀越欢喜,
信心不绝,受者无乏。
「云何知养牛主?诸大
特牛能守牛群故,应养护,不令羸瘦,饮
以麻油,饰以璎珞,标以铁角,摩刷、赞誉称
等;比丘亦如是,众僧中有威德大人,护益
佛法,摧伏外道,能令八众得种诸善根,
随其所宜恭敬供养等。」
放牛人闻此语已,
如是思惟:「我等所知不过三四事,放牛
师辈远不过五六事,今闻此说,叹未曾有!
若知此事,馀亦皆尔,实是一切智人,无复
疑也。」
是经,此中应广说。以是故,知有一切
智人。

问曰:
世间不应有一切智人。何以故?
无见一切智人者。

答曰:
不尔!不见有
二种,不可以不见故便言无。
一者、事实
有,以因缘覆故不见。譬如人姓族初,及雪
山斤两、恒河边沙数,有而不可知。
二者、实
无,无故不见。譬如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
覆而不见。
如是一切智人,因缘覆故汝不
见,非无一切智人。何等是覆因缘?未得四
信,心著恶邪;汝以是因缘覆故,不见一
切智人。

问曰:
所知处无量故,无一切智人。
诸法无量无边,多人和合尚不能知,何况一
人!以是故,无一切智人!

答曰:
如诸法无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4c 页 T25-0074.png
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
函小盖亦小。

问曰:
佛自说佛法,不说馀
经。若药方、星宿、算经世典,如是等法;若是
一切智人,何以不说?以是故,知非一切智
人。

答曰:
虽知一切法,用故说,不用故不
说;有人问故说,不问故不说。
复次,一切
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
三者、不可说法,此已摄一切法。

问曰:
十四
难不答故,知非一切智人。何等十四难?

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
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
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
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
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
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
若佛
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

答曰:
此事
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
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搆牛
角得几升乳,是为非问,不应答。
复次,世
界无穷,如车轮无初无后。
复次,答此无
利有失,堕恶邪中。佛知十四难,常覆四谛
诸法实相。如渡处有恶虫水,不应将人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5a 页 T25-0075.png
渡;安隐无患处,可示人令渡。
复次,有人
言: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解,以人不能
知,故佛不答。

复次,若人无言有,有言无,是名非一切智
人;一切智人有言有,无言无。佛有不言无,
无不言有,但说诸法实相,云何不名一切
智人?譬如日不作高下,亦不作平地,等一
而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无,非令无
作有,常说实智慧光照诸法。如一道人问佛
言:「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他作耶?」佛言:「我
不作十二因缘,馀人亦不作。有佛无佛,生
因缘老死,是法常定住。」佛能说是生因缘
老死,乃至无明因缘诸行。
复次,十四难中若
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
何类?」此不应答,以无儿故。
复次,此十四难,
是邪见非真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
置不答。
复次,置不答,是为答。有四种答:一、
决了答,如佛第一涅槃安隐;二、解义答;三、
反问答;四、置答。此中佛以置答。
汝言无一
切智人,有是言而无义,是大妄语。实有
一切智人。何以故?得十力故:知处非处
故,知因缘业报故,知诸禅定解脱故,知众
生根善恶故,知种种欲解故,知种种世间
无量性故,知一切至处道故,先世行处
忆念知故,天眼分明得故,知一切漏尽故;
净不净分明知故,说一切世界中上法故,
得甘露味故,得中道故,知一切法若有为、
若无为实相故,永离三界欲故。如是种种
因缘故,佛为一切智人。

问曰:
有一切智人,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5b 页 T25-0075.png
何等人是?

答曰:
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曰
佛。如赞佛偈说:

「 「顶生转轮王,
 如日月灯明;
 释迦贵种族,
 净饭王太子。
 生时动三千,
 须弥山海水;
 为破老病死,
 哀悯故生世。
 生时行七步,
 光明满十方;
 四观发大音,
 我生胎分尽。
 成佛说妙法,
 大音振法鼓;
 以此觉众生,
 世间无明睡。
 如是等种种,
 希有事已现;
 诸天及世人,
 见之皆欢喜!
 佛相庄严身,
 大光满月面;
 一切诸男女,
 视之无厌足!
 生身乳餔力,
 胜万亿香象;
 神足力无上,
 智慧力无量。
 佛身大光明,
 照曜佛身表;
 佛在光明中,
 如月在光里。
 种种恶毁佛,
 佛亦无恶想;
 种种称誉佛,
 佛亦无憙想。
 大慈视一切,
 怨亲等无异;
 一切有识类,
 咸皆知此事。
 忍辱慈悲力,
 故能胜一切;
 为度众生故,
 世世受勤苦。
 其心常一定,
 为众作利益。
 智慧力有十,
 无畏力有四,
 不共有十八,
 无量功德藏。
 如是等无数,
 希有功德力,
 如师子无畏,
 破诸外道法,
《大智度》《初品中》释论第四¶ 第 75c 页 T25-0075.png
 转无上梵轮,
 度脱诸三界。」」


是名为婆伽婆。
婆伽婆义无量,若广说则
废馀事,以是故略说。
《大智度论》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