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科文--○第二卷¶

○第二卷¶ 第 860a 页
No. 366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科文



* ○九总释名题(题为)



* ○十别解文义(二)

* 初解序(三)

* 一依经序题(大乘)
* 二序主朝代(唐宪)
* 三正释序文(三)

* 一发语叹世(二)

* 一正叹情欲(噫夫)
* 二结迷不返(二)

* 一叹自不能明(岂复)
* 二结自不能救(不有)
* 二幸遇真诠(四)

* 一至人传法迷流得度(由是)
* 二妙观真谛生灭归如(不灭)
* 三真理难解必借能诠(然则)
* 四结显圣教归恩于佛(此盖)
* 三述明来历(二)

* 一西域来源(二)

* 一牒定经名(大乘)
* 二释迦亲说(释迦)
* 二东土来源(三)

* 一梵本初来之代(其梵)
* 二圣主披阅合机(朕嗣)
* 三传诏翻译流通(三)

* 一标定译意(夫如)
* 二义学翻经(乃出)
* 三结归朝代(嗟叹)
* 二注经(二)

* 一译人(罽宾)
* 二经文(三)

* 一序分(二)

* 一品名(序品)
* 二经文(二)

* 一通序(四)

* 一标信与闻(如是)
* 二时主及处(一时)
* 三广列听众(八)

* 一二乘声闻众(五)

* 一举类(与大)
* 二标数(三万)
* 三叹德(皆是)
* 四列名(其名)
* 五结众(各礼)
○第二卷¶ 第 861a 页 X20-0861.png
* 二大乘菩萨众(五)

* 一举类(复有)
* 二标数(八万)
* 三叹德(三)

* 一总叹位邻妙觉(皆是)
* 二别叹万德庄严(二)

* 一总叹(百福)
* 二别叹(六)

* 一叹圆光破暗德(身光)
* 二叹两智兼利德(二)

* 一叹实智自利德(智慧)
* 二叹权智利他德(然大)
* 三叹和光妙用德(自在)
* 四叹事上利下德(经无)
* 五叹破魔成道德(披精)
* 六叹觉悟群品德(吹大)
* 三结叹不久成佛(此诸)
* 四列名(其名)
* 五结众(如是)
* 三天龙八部众(八)

* 一天众(二)

* 一欲界诸天众(四)

* 一标数举类(复有)
* 二次第列名(其名)
* 三彰本叹德(悉皆)
* 四结显天色众(各与)
* 二色界诸天众(四)

* 一标数举类(复有)
* 二次第列名(其名)
* 三彰本叹德(悉皆)
* 四结显天色众(各与)
* 二龙众(三)

* 一标数举类
* 二次第列名
* 三叹德结众
* 三药叉众(三)

* 一标数举类
* 二次第列名
* 三叹德结众
* 四乾达婆众(三)

* 一标数举类
* 二次第列名
* 三叹德结众
* 五阿修罗众(三)

* 一标数举类
* 二次第列名
* 三叹德结众
* 六迦楼罗众(三)

* 一标数举类
* 二次第列名
* 三叹德结众
* 七紧那罗众(三)

* 一标数举类
* 二次第列名
* 三叹德结众
* 八摩睺罗伽(三)

* 一标数举类
* 二次第列名
* 三叹德结众
* 四轮王士庶众(四)

* 一诸轮王众(五)

* 一轮王云集(复有)
* 二七宝相随(及与)
* 三献供赞佛(各执)
* 四白佛述志(而白)
* 五作礼结众(作是)
* 二诸国王众(五)

* 一举类(复有)
* 二列名(迦毗)
* 三叹德(悉皆)
* 四来仪(为听)
* 五结众(各与)
* 三王夫人众(五)

* 一举类(复有)
* 二列名(韦提)
* 三叹德(巳能)
○第二卷¶ 第 862a 页 X20-0862.png
* 四来仪(以本)
* 五结众(各与)
* 四僧俗等众(二)

* 一标类显诚(复有)
* 二结领同众(各与)
* 五发心外道众(二)

* 一举类显诚(复有)
* 二结领同众(各与)
* 六非人鬼神众(二)

* 一举类显诚(复有)
* 二结领同众(各与)
* 七乌兽王属众(三)

* 一标类举诚(复有)
* 二呈因欲果(而白)
* 三结领同众(各与)
* 八琰魔王吏众(二)

* 一标类举诚(复有)
* 二结领同众(亦与)
* 四总结众集(各礼)
* 二别序○
* 二正宗○
* 三流通○



* ○二别序(二)(卷一之末)

* 一主宾会集(二)

* 一序佛威仪(尔时)
* 二序众钦诚(为诸)
* 二发起源流(二)

* 一如来正发(三)

* 一威仪表德(时薄)
* 二定感诸天(二)

* 一入定能感(入有)
* 二诸天献供(三)

* 一无色诸天供(时无)
* 二色界诸天供(色界)
* 三欲界诸天供(六欲)
* 三婆伽现瑞(二)

* 一变定施通(二)

* 一变定(尔时)
* 二施通(二)

* 一总标(现大)
* 二别释(二)

* 一变相严净(谓动)
* 二群生获益(滋长)
* 二正明现瑞(三)

* 一如来放光(尔时)
* 二光中现相(二)

* 一现六凡相(二)

* 一依报世界相(二)

* 一总相(此金)
* 二别相(乃至)
* 二正报众生相(罪业)
* 二现诸圣相(二)

* 一总标(又此)
* 二别列(三)

* 一别现释迦因果相(二)

* 一总明因果(释迦)
* 二别明因果(二)

* 一明经历之时(于其)
* 二明所行之道(二)

* 一通明诸行(所有)
* 二别现因果(三)

* 一往昔因行相(乃于)
* 二现世始终相(六)

* 一受生相(或现)
* 二出家相(舍后)
* 三苦行相(六年)
* 四破魔相(降诸)
* 五成佛相(得阿)
* 六总结光现(有如)
* 三八处灵塔相(三)

* 一总标(又此)
* 二别列(八)

* 一降生处宝塔(拘娑)
* 二成佛处宝塔(摩伽)
○第二卷¶ 第 863a 页 X20-0863.png
* 三初转法处宝塔(波罗)
* 四辩外道处宝塔(舍卫)
* 五神异处宝塔(安达)
* 六说大乘处宝塔(摩竭)
* 七现疾处宝塔(毗舍)
* 八圆寂处宝塔(拘尸)
* 三结显(如是)
* 二别结释迦因果相(如是)
* 三总明诸圣差别相(又十)
* 三众喜请法(三)

* 一序发心(一切)
* 二序作念(时诸)
* 三序请法(惟愿)
* 二大士傍通(二)

* 一长行(二)

* 一经家序德(三)

* 一标名行(尔时)
* 二述圣位(于贤)
* 三显圣德(四向)
* 二发言警众(二)

* 一正以警众(二)

* 一自陈巳过警策群心(四)

* 一陈发心时远(我于)
* 二陈历事诸佛(历事)
* 三陈所遇胜会(曾有)
* 四陈今遇光相(未尝)
* 二劝众钦诚速求大法(二)

* 一正以劝众(五)

* 一劝众诚心瞻仰(惟愿)
* 二拟佛定起说法(从定)
* 三述佛慈悲薰修(是诸)
* 四拟佛定说心地(世间)
* 五结劝速求大法(告诸)
* 二徵释所以(二)

* 一徵起(所以)
* 二释义(五)

* 一释光色殊胜(今日)
* 二释佛意甚深(佛所)
* 三释凡夫迷流(汝等)
* 四释诸佛修證(诸佛)
* 五结显示胜缘(三世)
* 二大众钦诚(是知)
* 二偈颂(二)

* 一标能颂之人(尔时)
* 二明所颂之偈(二)

* 一颂主宾会集(二)

* 一总赞佛德(敬礼)
* 二别赞佛德(十二)

* 一赞佛神通(普用)
* 二赞佛相好(希有)
* 三赞佛福智(无边)
* 四赞佛因行(我观)
* 五赞成正觉(因缘)
* 六赞佛体用(诸佛)
* 七赞佛万德(如来)
* 八赞佛神应(如来)
* 九赞佛大悲(随心)
* 十赞佛大慈(大智)
* 十一赞佛难遇(如来)
* 十二愿世随佛(愿于)
* 二颂发起源流(二)

* 一颂如来正发(二)

* 一颂定感诸天(二)
○第二卷¶ 第 864a 页 X20-0864.png

* 一颂入定能感(今者)
* 二颂诸天献供(二)

* 一总颂圣凡献供(世间)
* 二别颂三天献供(四)

* 一颂欲界诸天供(六欲)
* 二颂色界诸天供(十八)
* 三颂无色诸天供(无色)
* 四增颂龙王修罗供(龙王)
* 二颂婆伽现瑞(二)

* 一颂变定施通(二)

* 一颂变定(时婆)
* 二颂施通(六种)
* 二颂正明现瑞(二)

* 一颂如来放光(胸臆)
* 二颂光中现相(二)

* 一颂照依报世界相(大圣)
* 二颂照正报圣凡相(三)

* 一颂释迦因果相(二)

* 一颂因中苦行相(二)

* 一历颂诸相(十三)

* 一颂割肉救鸽相(又现)
* 二颂雪山求道相(时佛)
* 三增颂布发供佛相(昔为)
* 四颂舍身救虎相(昔为)
* 五增颂流水救鱼相(流水)
* 六增颂翘勤赞佛相(七日)
* 七增颂象王投猎相(昔为)
* 八增颂施眼相(或作)
* 九颂鹿王舍身相(又作)
* 十增颂身施夜叉相(为迦)
* 十一增颂施妻子相(又作)
* 十二增颂舍头目相(或为)
* 十三颂轮王出家相(佛昔)
* 二总结全现(如是)
* 二颂果上灵塔相(三)

* 一颂总标八塔(又此)
* 二别颂八塔(净饭)
* 三结显供养(如是)
* 二增颂造塔获福相(若造)
* 三增颂云集供众(三)

* 一颂云集圣凡(十方)
* 二颂神力兴供(各以)
* 三颂伽陀赞佛(微妙)
* 二颂大士请法(四)

* 一正请转法(惟愿)
* 二来仪表诚(如我)
* 三三昧献供(以三)
* 四总结供养(我等)


○序分巳竟。


* ○第二卷



* ○二正宗分(四)

* 一佛谈心地薰修引发四恩应报(二)
○第二卷¶ 第 865a 页 X20-0865.png

* 一品题(报恩)
* 二经文(二)

* 一正谈心地熏修(三)

* 一出定称叹(二)

* 一出定(尔时)
* 二称叹(二)

* 一标叹善哉(告弥)
* 二释成善意(汝等)
* 二许说妙法(五)

* 一显佛真慈(我今)
* 二叹法难遇(如是)
* 三徵释所以(所以)
* 四佛离四失(然诸)
* 五结显难闻(声闻)
* 三观心成道(菩提)
* 二引发四恩应报(二)

* 一长者恶大求小以为知恩报恩(二)

* 一经家标名叹德(尔时)
* 二长者自陈巳志(二)

* 一因见恶闻(二)

* 一明佛赞大乘(是诸)
* 二述光中所见(而作)
* 二正述巳志(二)

* 一见佛之仪(作是)
* 二陈白之言(二)

* 一陈恶大(异口)
* 二陈乐小(不如)
* 二如来广赞四恩引其回小向大(三)

* 一通为五百(六)

* 一赞许说与恩处(二)

* 一称叹(尔时)
* 二诫许(谛听)
* 二广说四恩应报(三)

* 一总标(善男)
* 二别显(四)

* 一父母恩(二)

* 一总申名义(善男)
* 二广显深恩(三)

* 一粗以较量(我今)
* 二细与分别(十)

* 一未形之恩(世间)
* 二将产之恩(若产)
* 三乳哺之恩(若无)
* 四怜爱之恩(长养)
* 五怨言子堕(若有)
* 六子孝获福(若善)
* 七以孝较恩(若善)
* 八慈爱生天(昔有)
* 九广明十德(以是)
* 十较量贫富(善男)
* 三结劝行孝(是故)
* 二众生恩(三)

* 一互为父母(善男)
* 二反恩为怨(如是)
* 三结劝报恩(以是)
* 三国王恩(三)

* 一总标胜德(国王)
* 二别明胜德(十一)

* 一诸天护祐(三十)
○第二卷¶ 第 866a 页 X20-0866.png
* 二正喻国体(譬如)
* 三德化感祥(王失)
* 四爱民如子(譬如)
* 五善恶相关(如是)
* 六善法同天(若有)
* 七成就十德(以是)
* 八百灵潜护(大梵)
* 九邻国咸归(若不)
* 十恶人神诛(若有)
* 十一善人获福(若有)
* 三总结胜德(以是)
* 四三宝恩(二)

* 一总标三宝(善男)
* 二别明广示(二)

* 一如来正示三宝(三)

* 一佛宝(二)

* 一正明佛宝(三)

* 一总标佛德(二)

* 一修證功德巍巍(是诸)
* 二警策凡流不觉(一切)
* 二别述三身(二)

* 一总标三身大义(二)

* 一标一体三身(善男)
* 二明三身大义(三)

* 一第一佛身(第一)
* 二第二佛身(第二)
* 三第三佛身(第三)
* 二别释三身差别(三)

* 一自性身佛(善男)
* 二受用身佛(二)

* 一总标二身(其受)
* 二别明二身(二)

* 一自受用身(五)

* 一行满将欲成道(自受)
* 二海会尊重供养(而不)
* 三惑尽究竟成佛(尔时)
* 四发明真身寿量(如是)
* 五分别转识成智(二)

* 一正明四智差别(二)

* 一总标四智(四智)
* 二别明四智(四)

* 一大圆镜智(一大)
○第二卷¶ 第 867a 页 X20-0867.png
* 二平等性智(二平)
* 三妙观察智(三妙)
* 四成所作智(四成)
* 二结显功德无量(如是)
* 二他受用身(三)

* 一明身土相好说法(诸善)
* 二明十身说十地法(二)

* 一总标(一切)
* 二别列(二)

* 一分释前三地(第一)
* 二例明后七地(如是)
* 三结显十身證道(如是)
* 三变化身佛(五)

* 一即报垂化(诸善)
* 二各现成道(各于)
* 三随机说法(二)

* 一总标随宜(为诸)
* 二别释随宜(四)

* 一应菩萨(为诸)
* 二应辟支(为求)
* 三应声闻(为求)
* 四应人天(为馀)
* 四结属化身(诸如)
* 五通释疑难(善男)
* 三结显佛恩(二)

* 一总示大恩(诸善)
* 二别明众德(三)

* 一明十号(以是)
* 二显六德(善男)
* 三结常利(依具)
* 二兼释转难(四)

* 一长者以众生不见为难(尔时)
* 二如来以盲不见日为喻(佛告)
* 三以众生罪障不见合喻(佛告)
* 四以成就善根之者得见(若有)
* 二法宝○
* 三僧宝○
* 二因问重申宝义○
* 三结劝(善男)
* 三长者请问报恩(尔时)
* 四如来教发大心○
* 五长者发心获益(尔时)
* 六合会闻法获益(尔时)
* 二结劝受持○
* 三别为智光○
* 二智光发心出家请佛除疑说法○
* 三弥勒疑佛往语重问兰若修證○
* 四文殊启问心地用观佛果必成○



* ○二法宝(三)

* 一举佛例法(诸善)
* 二正明法宝(二)

* 一总举标列(善男)
* 二别以释成(四)

* 一略释四义(声名)
* 二诸佛所师(善男)
* 三述巳求法(善男)
* 四广以喻明(是故)
* 三结显深恩(善男)



* ○三僧宝(三)

* 一总标三种(善男)
* 二别释圣凡(二)

* 一圣僧(文殊)
* 二凡僧(二)

* 一具戒说法僧(三)

* 一据德标名(若有)
* 二销释疑难(虽未)
* 三会圣真僧(如是)
* 二毁戒正见僧(四)

* 一正显(复有)
* 二较胜(当知)
* 三释疑(如郁)
* 四较福(若善)
* 三总结僧恩(如是)



* ○二因问重申宝义(三)

* 一长者疑问宝名(二)

* 一正问(尔时)
* 二请说(愿佛)
* 二佛以十喻领答(二)

* 一称叹能问(尔时)
* 二十义喻明(二)

* 一总标十义(譬如)
○第二卷¶ 第 868a 页 X20-0868.png
* 二别以开明(一者)
* 三结显神变无量(佛法)



* ○四如来教发大心(三)

* 一略举三种十行(佛告)
* 二略述三义拣别(四)

* 一明布施拣真实(若有)
* 二明亲近拣真实(若有)
* 三明真实拣前二(若善)
* 四真实能报四恩(若善)
* 三徵释真报所以(二)

* 一徵(所以)
* 二释(前二)



* ○二结劝受持(二)

* 一正劝广令流布(尔时)
* 二指明现未功德(二)

* 一现世增延福寿(如是)
* 二当来果證菩提(三)

* 一命终往生内院(若命)
* 二随意见佛闻法(十方)
* 三速證菩提种智(速成)


* ○第三卷



* ○二别为智光(二)

* 一品题(报恩)
* 二经文(四)

* 一智光钦诚请法(二)

* 一经家叙置(尔时)
* 二智光请法(二)

* 一先申来意(而白)
* 二恳请宣说(惟愿)
* 二如来赞善诫述(二)

* 一赞善诫听(尔时)
* 二述诚获报(二)

* 一泛述得轮王果报(若有)
* 二确明智光果报(汝大)
* 三如来说偈重示(二)

* 一承前许说(我虽)
* 二正说偈言(二)

* 一颂佛圣德(三)

* 一人天尊胜德(最胜)
* 二相好神通德(具诸)
* 三智辨说法德(金口)
* 二重颂前文(二)

* 一颂佛谈心地熏修(自出)
* 二颂引发四恩应报(二)

* 一颂长者恶大求小(时诸)
○第二卷¶ 第 869a 页 X20-0869.png
* 二颂如来广赞四恩(二)

* 一颂佛智甚深(二)

* 一总标佛智引发(我开)
* 二别颂权小莫测(如来)
* 二颂四恩应报(二)

* 一斥凡愚迷背恩处(世间)
* 二说四恩令生正见(二)

* 一总标四恩(我为)
* 二别释四恩(五)

* 一父母恩(二)

* 一总申名义(慈父)
* 二广显深恩(三)

* 一颂粗与较量(假使)
* 二颂细与分别(十一)

* 一颂未形之恩(世间)
* 二颂将产之恩(若正)
* 三颂乳哺之恩(若得)
* 四颂怜爱之恩(慈念)
* 五颂怨言子堕(若有)
* 六颂子孝获福(若有)
* 七颂以孝校恩(若有)
* 八复颂慈爱悯念(十月)
* 九颂慈爱生天(昔有)
* 十颂广明十德(一名)
* 十一较量贫富(何法)
* 三颂结劝行孝(四)

* 一正劝行孝(世间)
* 二引巳劝孝(二)

* 一正引自巳(三)

* 一修行为母(佛昔)
* 二为母说法(我升)
* 三母悟无生(令母)
* 二兼引目连(神通)
* 三二福较量(当知)
* 四慎终追远(五)

* 一为子堕苦(世人)
* 二子迷不知(男女)
* 三劝修冥福(二)

* 一明金光拔苦令悟(以是)
* 二明一念悔心罪除(忆昔)
* 四随愿往生(口稻)
* 五结显劝孝(皆是)
* 二众生恩(三)

* 一正颂有恩(有情)
* 二诫勿怨嫌(如何)
* 三劝令发愿(若欲)
* 三国王恩(三)

* 一颂总标胜德(十方)
* 二颂别明胜德(十一)

* 一颂诸天护佑(三十)
* 二颂正喻国体(世间)
* 三颂德化感祥(王以)
* 四颂爱民如子(譬如)
* 五颂善恶相关(仁王)
* 六颂善法同天(若有)
* 七颂成就十德(圣王)
* 八颂百灵潜护(若王)
* 九颂邻国咸归(境外)
* 十颂恶人自诛(若生)
* 十一颂善人获福(若有)
* 三颂总结胜德(八)

* 一明戒德薰修(智光)
* 二明劝人持戒(二)

* 一正明戒品(三)

* 一上品法王戒(若人)
* 二中品轮王戒(中品)
* 三下品犹王戒(三)

* 一下上品大鬼王(下上)
* 二下中品禽兽王(下中)
* 三下下品琰魔王(下下)
* 二结胜劝持(以是)
* 三颂结显王因(是故)
* 四颂教修忏法(二)

* 一明所忏之罪(若欲)
* 二明能忏之法(若能)
* 五颂教修二观(三)
○第二卷¶ 第 870a 页 X20-0870.png

* 一总标二观(若能)
* 二别明二观(二)

* 一事观灭罪(三)

* 一总标三品(观事)
* 二别列三品(三)

* 一上品灭罪法(若有)
* 二中品灭罪法(若泪)
* 三下品灭罪法(若有)
* 三结显三品(如是)
* 二理观灭罪(三)

* 一正明理观(若欲)
* 二更愿佛加(惟愿)
* 三能灭诸罪(若有)
* 三诫勿轻说(诸善)
* 六颂应请戒师(三)

* 一正请圣师外护(若欲)
* 二及请现前戒师(及以)
* 三结劝报恩受戒(普为)
* 七颂广引劝持(三)

* 一赞三世如来因戒得果(三)

* 一正明诸佛获益(唯有)
* 二喻明戒德胜益(超越)
* 三承益劝王敬戒(是故)
* 二赞法宝一味随机各解(宝法)
* 三赞僧宝开化权实并行(三)

* 一正显圣僧开化(菩萨)
* 二众生承恩获益(菩萨)
* 三大悲隐胜现劣(大悲)
* 八颂教知法要(一切)
* 四三宝恩(二)

* 一总牒四恩(善男)
* 二别颂三宝(三)

* 一颂佛宝(二)

* 一总颂佛德(佛宝)
* 二别颂三身(四)

* 一颂法身(二)

* 一正明断德(法身)
* 二结劝修證(为欲)
* 二颂报身(二)

* 一自受用身(自受)
* 二他受用身(三)

* 一身土相好说法(他受)
* 二十身说十地法(为化)
* 三结显十身證道(如是)
* 三颂化身(其四)
* 四总结三身(如是)
* 二颂法宝(三)

* 一总举标列(应化)
* 二诸佛所师(诸佛)
* 三广以喻明(法宝)
* 三颂僧宝(三)

* 一颂总标三种(智光)
* 二颂别释圣凡(二)

* 一颂圣僧(二)

* 一菩萨僧(文殊)
* 二声闻僧(舍利)
* 二颂凡僧(二)

* 一具戒说法僧(若能)
○第二卷¶ 第 871a 页 X20-0871.png
* 二毁戒正信僧(或有)
* 三颂总结僧恩(如是)
* 五总结四恩(二)

* 一正结(如我)
* 二引喻(譬如)
* 四智光父子发心○



* ○四智光父子发心(三)

* 一智光承教请问报恩(二)

* 一赞叹知恩(尔时)
* 二承恩求报(惟愿)
* 二如来教与十波罗蜜(二)

* 一述前广说(佛告)
* 二略为分别(四)

* 一正教报恩深处(而今)
* 二徵释深义所以(所以)
* 三劝行深法报恩(若有)
* 四重徵转释教化(何以)
* 三智光父子问法获益(三)

* 一智光得不退转(尔时)
* 二子等发菩提心(时请)
* 三会众得法眼净(四万)


* ○第四卷



* ○二智光发心出家请佛除疑说法(二)

* 一正投出家述疑请法(二)

* 一品题(厌舍)
* 二经文(四)

* 一正陈疑问(四)

* 一经家叙仪(尔时)
* 二感恩述怀(世尊)
* 三引昔述疑(二)

* 一赞在家疑(三)

* 一说法唯心(佛大)
* 二称赞在家(汝今)
* 三兼以授记(汝于)
* 二斥出家疑(三)

* 一正斥六群(世尊)
* 二说远离行(远离)
* 三六群获益(于是)
* 四求佛决答(四)

* 一述疑赞请(然今)
* 二复陈巳见(今此)
* 三徵释所以(所以)
* 四转申疑难(若有)
* 二佛与决疑(三)

* 一赞责不当(尔时)
* 二徵释所以(所以)
* 三广说诸喻(九)

* 一贪如大海喻(六)

* 一标立喻本(所谓)
* 二举譬吞流(善男)
* 三以法合喻(世间)
* 四释明宅义(善男)
* 五智者不受(谁有)
○第二卷¶ 第 872a 页 X20-0872.png
* 六以偈重颂(尔时)
* 二石火烧木喻(四)

* 一正说譬喻(复次)
* 二以法合喻(世间)
* 三结喻火宅(以是)
* 四以偈重颂(尔时)
* 三石窟丧命喻(二)

* 一标举宝藏(复次)
* 二别喻父子(八)

* 一长者大富(譬如)
* 二命终付业(其父)
* 三痴儿耗业(时长)
* 四采薪获宝(遂投)
* 五群贼劫害(作是)
* 六以法合喻(愚痴)
* 七结劝出家(以是)
* 八以偈重颂(尔时)
* 四密观辨毒喻(七)

* 一毒杂甘露(复次)
* 二聪子辨毒(譬如)
* 三亲服毒药(尔时)
* 四子药解毒(是长)
* 五吐毒延寿(于是)
* 六以法合喻(出家)
* 七以偈重颂(尔时)
* 五暴风不住喻(八)

* 一举喻暴风(复次)
* 二徵起合喻(何以)
* 三别举无漏(唯有)
* 四当机问观(尔时)
* 五佛授妙观(尔时)
* 六观成获益(若有)
* 七结成报恩(以是)
* 八以偈重颂(二)

* 一颂执妄(尔时)
* 二颂真修(若人)
* 六造立舍宅喻(八)

* 一标立喻本(复次)
* 二徵起喻释(何以)
* 三重徵合喻(所以)
* 四结示追求(善男)
* 五劝离引偈(然今)
* 六禽兽获益(尔时)
* 七结劝成道(善男)
* 八以偈重颂(尔时)
* 七痴子违父喻(七)

* 一标喻长者大富(复次)
* 二父子相袭行善(于多)
* 三痴子恣纵五欲(后有)
* 四招灾焚业丧命(于是)
* 五佛生合喻父子(在家)
* 六结劝厌离成道(以是)
* 七以偈重颂(尔时)
* 八童女作梦喻(八)

* 一标举法喻(复次)
* 二合家欢乐(譬如)
* 三梦娉生子(于是)
* 四子堕虎食(因危)
* 五梦觉知羞(尔时)
* 六以法合喻(善男)
* 七结劝修道(谁有)
○第二卷¶ 第 873a 页 X20-0873.png
* 八以偈重颂(尔时)
* 九众商采宝喻(八)

* 一标举法喻(复次)
* 二众商求师(譬如)
* 三后商哀请(后时)
* 四受请引导(尔时)
* 五猛风易处(时遇)
* 六利害双举(三)

* 一随风见利(四)

* 一随风见金(经于)
* 二复见珍珠(复经)
* 三见玻瓈宝(复经)
* 四见红色宝(复经)
* 二因风堕苦(七)

* 一水中火现(复经)
* 二菩萨警众(于是)
* 三众悲求救(尔时)
* 四觌面求师(或有)
* 五菩萨安慰(尔时)
* 六发愿济众(于是)
* 七随愿脱苦(是大)
* 三回头到岸(得至)
* 七以法合喻(诸善)
* 八重颂法喻(尔时)
* 三求佛出家(五)

* 一当机深悟佛旨(尔时)
* 二出家离苦求乐(我今)
* 三如来印赞劝众(尔时)
* 四警策持戒最难(然出)
* 五长者决愿成道(时诸)
* 四世尊命度(三)

* 一佛命大士令度(尔时)
* 二大士领旨分度(时九)
* 三分别所获胜益(二)

* 一出家胜益(如是)
* 二闻法胜益(无量)
* 二既出家巳诸佛说法○


* ○第五卷



* ○二既出家巳请佛说法(二)

* 一智光请问无垢行业(二)

* 一品题(无垢)
* 二经文(二)

* 一经家叙仪(尔时)
* 二当机正请(三)

* 一述闻前法披剃(世尊)
* 二泛问乐远离行(惟愿)
* 三详问住修三事(世尊)
* 二如来诫许逐一分别(三)

* 一称叹(尔时)
* 二诫许(汝今)
* 三正说(三)

* 一牒标之事(出家)
* 二当机愿闻(唯然)
* 三广说诸观(三)
○第二卷¶ 第 874a 页 X20-0874.png

* 一如来广说(三)

* 一说应住(二)

* 一标住体(尔时)
* 二明住法(六)

* 一三世因果观(我得)
* 二三劫遇佛观(庄严)
* 三忖巳惭愧观(于我)
* 四难免无常观(我此)
* 五智者不乐观(然我)
* 六如来结劝(三)

* 一正结叮咛(智光)
* 二结标四性(安住)
* 三追释四性(隔调伏一科追释在后)
* 二说调伏(三)

* 一标定头陀(一心)
* 二广明观喻(二)

* 一徵起(智光)
* 二别释(二)

* 一作喻(其旃)
* 二法合(二)

* 一形同婴儿观(智光)
* 二三种对治观(二)

* 一标三观(出家)
* 二释三观(观诸)
* 三结劝常观(出家)
* 三说修习○
* 二闻者获益(尔时)
* 三佛释后益○



* ○三追释四性(二)

* 一徵起(智光)
* 二释义(四)

* 一总释四性(衣服)
* 二重徵明益(诸比)
* 三偈颂前科(尔时)
* 四详明四性(三)

* 一明衣服卧具知惭获益(二)

* 一长行(六)

* 一教其知惭生福(复次)
* 二戒莫邪秽贪求(不得)
* 三警策贪求堕苦(堕于)
* 四结劝如法知惭(出家)
* 五广明十种胜利(十)

* 一覆身修善利(得十)
* 二远毒修道利(二者)
* 三相貌远邪利(三者)
* 四宝幢尊重利(四者)
* 五灭罪生福利(五者)
* 六远离贪爱利(六者)
* 七永断烦恼利(七者)
* 八消业增善利(八者)
* 九良田增长利(九者)
* 十甲冑防害利(十者)
* 六引證三乘共修(智光)
* 二偈颂(尔时)
* 二明乞食除贪十种胜利(二)

* 一长行(三)

* 一标徵十利(复次)
* 二分条别释(十)

* 一活命自由益(一者)
* 二说法起善益(二者)
* 三化他生福益(三者)
* 四福智无穷益(四者)
* 五消慢起敬益(五者)
* 六当得顶相益(六者)
○第二卷¶ 第 875a 页 X20-0875.png
* 七住持三宝益(七者)
* 八戒无希望益(八者)
* 九平等行慈益(九者)
* 十佛喜为缘益(十者)
* 三结略该广(智光)
* 二偈颂(尔时)
* 三明恒服弃药十种胜利(二)

* 一长行(三)

* 一指名标徵(复次)
* 二正明十利(十)

* 一息贪正念益(一者)
* 二观门成就益(二者)
* 三远證禅悦益(三者)
* 四知足解脱益(四者)
* 五亲近善友益(五者)
* 六知惭解脱益(六者)
* 七世间尊重益(七者)
* 八證得法身益(八者)
* 九永断烦恼益(九者)
* 十得大菩提益(十者)
* 三结嘱流布(智光)
* 二偈颂(尔时)



* ○三说修习(三)

* 一如来正教修摄其心(二)

* 一长行(五)

* 一教住兰若(复次)
* 二引圣證成(三世)
* 三标徵十德(二)

* 一标徵(其阿)
* 二分释(十)

* 一威仪自在德(一者)
* 二离我我所德(二者)
* 三无爱无畏德(三者)
* 四三毒远离德(四者)
* 五不求五欲德(五者)
* 六修习佛道德(六者)
* 七事业易成德(七者)
* 八易成出世德(八者)
* 九百千三昧德(九者)
* 十无碍大智德(十者)
* 四劝住莫离(智光)
* 五遇阻作观(若有)
* 二偈颂(尔时)
* 二大士疑问兰若修證○
* 三乐远离行代佛广赞○



* ○三佛释后益(二)

* 一劝持流布(尔时)
* 二正明后益(四)

* 一所生处益(如是)
* 二现世获益(而于)
* 三后生兜率(命终)
* 四随愿往生(若欲)



* ○二大士疑问兰若修證(三)

* 一品题(大乘)
* 二经文(二)

* 一长行(六)

* 一经家叙仪(尔时)
* 二述旨疑问(世尊)
* 三哀请决疑(惟愿)
○第二卷¶ 第 876a 页 X20-0876.png
* 四如来赞许(尔时)
* 五当机应唯(唯然)
* 六如来正答(四)

* 一直斥非当(尔时)
* 二徵释所以(所以)
* 三正明住意(善男)
* 四存想固志(四)

* 一念依报无常(常作)
* 二念正报无常(三界)
* 三念自身无常(我今)
* 四承志发愿(二)

* 一总以发愿(作是)
* 二别分等级(四)

* 一三根发愿(上根)
* 二结显功德(如是)
* 三未成厥志(若未)
* 四结證菩提(善男)
* 二偈颂(二)

* 一标章(尔时)
* 二正颂(五)

* 一引證令信(昔诸)
* 二广明深益(若欲)
* 三结颂三世(三世)
* 四通颂三根(上根)
* 五引巳结證(今我)
* 三获益(尔时)


* ○第六卷



* ○三乐远离行代佛广赞(二)

* 一离世一品乐远正赞(二)

* 一品题(离世)
* 二经文(四)

* 一经家叙置(尔时)
* 二菩萨代宣(四)

* 一标定徵起(出家)
* 二诫众诚听(诸佛)
* 三大众乐闻(诸菩)
* 四广为分别(三)

* 一标住兰若所为(是时)
* 二徵起种种恐怖(云何)
○第二卷¶ 第 877a 页 X20-0877.png
* 三详明恐怖非一(二)

* 一略说(三)

* 一法说众过(或有)
* 二喻明毒害(三)

* 一取喻毒蛇(譬如)
* 二以法合喻(世间)
* 三结显障道(无数)
* 三引古證成(六)

* 一飞蛾投火喻(过去)
* 二群鹿中箭喻(譬如)
* 三蜜蜂爱香喻(譬如)
* 四龙鱼贪饵喻(譬如)
* 五白象贪染喻(譬如)
* 六总结远离(世间)
* 二广说(二)

* 一长行(八)

* 一明恐怖多种境相(三)

* 一贪酷为因(或有)
* 二三途为报(以是)
* 三转生馀报(毕是)
* 二明兰若离怖得果(四)

* 一总标知怖求脱(一切)
* 二广示恐怖之相(十九)

* 一渴爱追求怖(或有)
* 二我法二见怖(或有)
* 三邪疑断常怖(或有)
* 四嫉掉不信怖(或有)
* 五无惭无愧怖(或有)
* 六忿恨忘失怖(或有)
* 七不善黑业怖(或有)
* 八五盖憎恶怖(或有)
* 九破戒忧愁怖(或有)
* 十恶作狂死怖(或有)
* 十一妄语颠倒怖(或有)
* 十二恶友五蕴怖(或有)
* 十三烦恼诸魔怖(或有)
* 十四无记八难怖(或有)
* 十五地狱三途怖(或有)
* 十六三界终堕怖(或有)
* 十七趣生厌死怖(或有)
* 十八语言心意怖(或有)
* 十九总结在缠怖(若在)
* 三萨多證果之相(过去)
* 四结劝兰若修證(汝等)
* 三住兰若存想追本(二)

* 一总标我见为本(复次)
* 二别释我见差别(一切)
* 四反究离过当住(若我)
* 五正显离过当住(汝等)
* 六正明有德当住(二)

* 一结前起后(诸佛)
* 二正列众德(若得)
* 七喻明兰若无怖(五)

* 一略以草木为喻(汝等)
* 二略以菩萨合喻(菩萨)
* 三又复以喻合喻(观自)
* 四结合如木无怖(常应)
* 五结成阿耨菩提(时诸)
* 八广明法相兰若(复次)
* 二偈颂(尔时)
* 三如来印證(尔时)
* 四海众获益(尔时)
* 二厌身一品弥勒问观○



* ○二厌身一品弥勒问观(二)

* 一品题(厌身)
* 二经文(二)

* 一问正住兰若于身何观(二)

* 一经家叙置(尔时)
○第二卷¶ 第 878a 页 X20-0878.png
* 二弥勒正问(世尊)
* 二如来赞许诫听当说(二)

* 一赞诫乐闻(尔时)
* 二如来正说(五)

* 一佛与分别(二)

* 一标作诸观(善男)
* 二分别诸观(廿九)

* 一秽器盛蛇观(当观)
* 二死狗不净观(出家)
* 三蚁台象破观(出家)
* 四芭蕉无实观(出家)
* 五如涂附墙观(出家)
* 六养蛇取害观(出家)
* 七冤家诈亲观(出家)
* 八水泡起灭观(出家)
* 九乾城不实观(出家)
* 十影像非真观(出家)
* 十一强敌侵掠观(出家)
* 十二朽宅崩坏观(出家)
* 十三近怨怀怖观(出家)
* 十四爱火烧身观(出家)
* 十五慈母怜子观(出家)
* 十六洗炭无益观(出家)
* 十七如油沃薪观(出家)
* 十八恶疾多病观(出家)
* 十九虫住无常观(亦如)
* 二十瓦石河水观(亦如)
* 二十一压油婴儿观(亦如)
* 二十二虾蟆如穴观(无救)
* 二十三无厌断常观(恒不)
* 二十四无惭死尸观(不生)
* 二十五受苦依身观(唯受)
* 二十六空聚空寂观(如空)
* 二十七空谷船舶观(如谷)
* 二十八大车到岸观(亦如)
* 二十九总结到岸(善男)
* 二结成法要(尔时)
* 三劝令流布(若有)
* 四究竟成德(速能)
* 五闻品成行(尔时)


* ○第七卷



* ○三弥勒疑佛往语重问兰若修證(二)

* 一品题(波罗)
* 二经文(二)

* 一弥勒疑问(二)

* 一经家叙置(尔时)
* 二正陈疑问(四)

* 一疑佛今说(世尊)
* 二引昔證今(如来)
* 三今昔相违(世尊)
* 四为众申请(然我)
* 二如来决答(二)

* 一正释疑问(三)

* 一长行广示(五)

* 一标定两种菩萨(尔时)
* 二略叙二种差别(在家)
* 三分叙二种品格(然此)
* 四承前叮咛令观(如是)
* 五广明出家胜法(六)

* 一深位不拘其处(复次)
* 二未得须求胜缘(若有)
* 三指名劝当修学(善男)
○第二卷¶ 第 879a 页 X20-0879.png
* 四兰若易證菩提(复次)
* 五徵释易满三度(所以)
* 六因问重明诸度(二)

* 一弥勒问施(弥勒)
* 二如来广示(四)

* 一正答檀度(佛告)
* 二开明诸度(九)

* 一戒度(复次)
* 二忍度(复次)
* 三进度(复次)
* 四禅度(复次)
* 五慧度(复次)
* 六方便度(复次)
* 七愿度(复次)
* 八力度(复次)
* 九智度(复次)
* 三随机广开(八)

* 一重徵八万四千(善男)
* 二释明四种差别(汝等)
* 三结成根本转倍(善男)
* 四结为利他法门(如是)
* 五自利调伏之行(善男)
* 六利他调伏之行(若有)
* 七自叙调伏众生(善男)
* 八现未修习除障(善男)
* 四总结證果(皆诣)
* 二偈颂重宣(二)

* 一标章(尔时)
* 二正颂(十一)

* 一洪赞三宝(超过)
* 二弥勒启问(历劫)
* 三许说诫听(我以)
* 四分别品格(将求)
* 五真智利益(巳获)
* 六未得应修(未得)
* 七发愿常亲(愿我)
* 八广颂诸度(八)

* 一颂檀度(若有)
* 二颂戒度(坚持)
* 三颂忍度(伏瞋)
* 四颂进度(能行)
* 五颂禅度(出入)
* 六颂慧度(若欲)
* 七颂方便度(能知)
* 八颂智力兼愿(观一)
* 九随机广开(如是)
* 十自他广利(八万)
* 十一总结流通(大圣)
* 三闻品获益(尔时)
* 二再答转问○



* ○二再答转问(二)

* 一品题(功德)
* 二经文(四)

* 一弥勒示问(三)

* 一述承佛语(尔时)
* 二徵起疑问(菩萨)
* 三哀请求示(惟愿)
* 二如来开示(四)

* 一总答一德堪住(尔时)
* 二徵释一德源委(云何)
* 三再徵法喻反释(所以)
* 四结前起后广释(三)

* 一结前(以是)
* 二开后(五)

* 一深究迷倒根本(一切)
* 二是人速證菩提(若有)
* 三劝人供养获福(若善)
○第二卷¶ 第 880a 页 X20-0880.png
* 四例出供母功德(若复)
* 五徵释当證菩提(何以)
* 三广释(二)

* 一非机莫住(三)

* 一邪见贪财莫住(复次)
* 二憍慢恶法莫住(又善)
* 三邪见破戒莫住(又善)
* 二正机当住(二)

* 一四德当住(十一)

* 一总持等四德(复次)
* 二慈悲等四德(复次)
* 三头陀等四德(复次)
* 四持戒等四德(复次)
* 五布施等四德(复次)
* 六观察等四德(复次)
* 七度生等四德(复次)
* 八爱乐等四德(复次)
* 九舍见等四德(复次)
* 十观蕴等四德(复次)
* 十一成就等四德(复次)
* 二八德当住(五)

* 一八种三昧(复次)
* 二八种智慧(复次)
* 三八种神通(复次)
* 四八种清净(复次)
* 五八种多闻(复次)
* 三灭后功德(二)

* 一修习得不退转(尔时)
* 二更遇龙华成佛(如是)
* 四闻品获益(尔时)


* ○第八卷



* ○四文殊启问心地用观佛果必成(二)

* 一品题(观心)
* 二经文(二)

* 一文殊问(三)

* 一经家叙置(尔时)
* 二正问心地(世尊)
* 三哀恳垂慈(惟愿)
* 二如来答(七)

* 一答问仪式(五)

* 一经家叹德(尔时)
* 二如来赞美(善哉)
* 三诫听许说(谛听)
* 四当机领诺(唯然)
* 五叹佛四智(尔时)
* 二正答所问(四)

* 一总标心地(是薄)
* 二广演差别(廿五)

* 一凡夫顿悟(此法)
* 二菩萨正路(此法)
* 三诸佛宝宫(此法)
* 四有情宝藏(此法)
* 五菩萨智处(此法)
* 六后身导师(此法)
* 七满愿宝珠(此法)
* 八诸佛本源(此法)
* 九能消恶业(此法)
* 十从愿如印(此法)
* 十一能度险难(此法)
* 十二能息苦浪(此法)
○第二卷¶ 第 881a 页 X20-0881.png
* 十三能救急难(此法)
* 十四能竭苦海(此法)
* 十五成佛种子(此法)
* 十六破暗如炬(此法)
* 十七助勇如甲(此法)
* 十八标指如旗(此法)
* 十九推运如轮(此法)
* 二十摧惑如幢(此法)
* 二十一策进如鼓(此法)
* 二十二警众如螺(此法)
* 二十三尊如师子(此法)
* 二十四师吼降魔(此法)
* 二十五赏罚如王(此法)
* 三正教心地(善男)
* 四断障成道(一切)
* 三兼释转难(四)

* 一文殊转难(六)

* 一引佛所说(尔时)
* 二问心何为染(法本)
* 三述心法本空(于三)
* 四述五目不睹(一切)
* 五明从妄生法(一切)
* 六哀求解说(愿佛)
* 二佛以喻释(二)

* 一牒前所问(尔时)
* 二诸喻类释(我说)
* 三深谈心法(七)

* 一释妄心本空(善男)
* 二释真心本寂(如是)
* 三徵释离过(何以)
* 四达悟见真(如是)
* 五释心平等(一切)
* 六万法归一(如众)
* 七更释无别(此无)
* 四结劝修观(若有)
* 四以偈重颂(二)

* 一标章(尔时)
* 二正颂(七)

* 一颂文殊启问(三世)
* 二颂总标心地(我今)
* 三颂二利功深(十方)
* 四颂广演差别(一切)
* 五颂正教心地(是知)
* 六颂诸喻类释(心如)
* 七颂结劝修观(若能)
* 五助以神咒(四)

* 一标举说咒(尔时)
* 二正说神咒(唵室)
* 三咒印轨则(尔时)
* 四较量功德(胜于)
* 六菩提心印(二)

* 一品题(发菩)
* 二经文(三)

* 一经家叙仪(尔时)
* 二薄伽示众(五)
○第二卷¶ 第 882a 页 X20-0882.png

* 一如来许说发心(大善)
* 二文殊述请销疑(尔时)
* 三佛示空法遣见(三)

* 一法说(佛告)
* 二喻说(譬如)
* 三法合(心空)
* 四更遣空病(五)

* 一微释除遣(又善)
* 二历病药喻(善男)
* 三以法合喻(善男)
* 四结成正义(善男)
* 五自觉四义(二)

* 一标徵四义(善男)
* 二凡圣二释(二)

* 一标定各二(谓诸)
* 二分别凡圣(三)

* 一凡夫二心(善男)
* 二贤圣二心(善男)
* 三结成四心(善男)
* 五详明观印(六)

* 一文殊问观(尔时)
* 二如来说与(佛言)
* 三传与真言(唵菩)
* 四说咒威神(此陀)
* 五群示观仪(善男)
* 六较量显胜(二)

* 一灭罪功德(若有)
* 二获禅功德(二)

* 一标徵列名(即获)
* 二逐一释义(六)

* 一刹那三昧(云何)
* 二微尘三昧(云何)
* 三白缕三昧(云何)
* 四起伏三昧(云何)
* 五安住三昧(云何)
* 六定成果德(入此)
* 三闻品获益(尔时)
* 七究竟成佛(二)

* 一品题(成佛)
* 二经文(八)

* 一经家叙置(尔时)
* 二标列三密(喻伽)
* 三逐一分别(八)

* 一心秘密(云何)
* 二口秘密(云何)
* 三身秘密(云何)
* 四教与印相(善男)
* 五出印相名(是名)
* 六教与观相(尔时)
* 七借喻比观(譬如)
* 八法合观益(凡夫)
* 四文殊称赞(尔时)
* 五甲冑喻观(三)

* 一略标名义(尔时)
* 二徵名广释(云何)
* 三结成福利(文殊)
* 六文殊赞谢(尔时)
* 七发愿流通(今者)
* 八闻品成益(尔时)



* ○三流通分(二)

* 一品题(嘱累)
* 二经文(十三)

* 一如来告众(尔时)
* 二叙巳修成(我于)
* 三嘱累流通(今以)
○第二卷¶ 第 883a 页 X20-0883.png
* 四说经妙益(如是)
* 五喻同如意(譬如)
* 六喻同天鼓(亦如)
* 七较量显胜(二)

* 一文殊问福(尔时)
* 二佛与较量(四)

* 一七宝供佛功德(尔时)
* 二四句流通功德(若善)
* 三较量供福不及(以彼)
* 四女众流通功德(二)

* 一正叙六种流布(若有)
* 二更明现未之福(二)

* 一后身不堕八难(如是)
* 二现身十种胜福(于现)
* 八在处应供(文殊)
* 九灭后胜利(四)

* 一法师同佛(文殊)
* 二供师获福(若有)
* 三徵释其义(所以)
* 四供者佛记(若有)
* 十报恩利益(四)

* 一明报恩读念(若人)
* 二明获福无边(如是)
* 三明诸天卫护(是人)
* 四明增长慧辩(如是)
* 十一临终见佛(二)

* 一明见佛三业不乱(文殊)
* 二明三业各有十益(三)

* 一明身业十种清净(初获)
* 二明语业十种清净(次获)
* 三明意业十种清净(次获)
* 十二结嘱生信(此心)
* 十三海会奉行(尔时)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科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