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第 1a 页 WYG0146-04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传纂例卷八
唐 陆淳 撰
姓氏名字爵谥义例第三十一
姓氏
陆淳曰古者一字不成文辞皆以氏字配之姜氏子氏
以氏配姓也季氏臧氏以氏配族也哭于赐氏以氏配
名也仲氏吹篪及不念伯氏之言以氏配字也灭赤狄
卷八 第 1b 页 WYG0146-0493b.png

潞氏以氏配国也母氏圣善以氏配亲也然则通而言
之皆得言氏别而言之单言氏者皆谓族也姓则百代
不易谓唯天子乃得特赐姓故曰因生以赐姓舜赐禹
姓曰姒伯夷曰姜武王赐胡公姓曰妫是也又曰胙之
以土而命之氏舜赐禹曰夏伯夷曰吕是也又天子之
子例以谥配字而后代子孙因以其字
为氏示所出不乱所谓别子为祖也自馀则或以官以
邑为其氏族以自分别凡此皆如近代之论房也又古
卷八 第 2a 页 WYG0146-0494a.png

者男子皆以氏配名不言其姓妇人乃称
姓礼曰男子称名妇人称姓是也公子公孙
以孙为氏明与一体以异于众臣也不以国为氏者异
于君也曾孙以下去君稍疏则可书其氏矣晋之荀氏
经常称荀氏左氏分为中行氏智氏鲁之仲孙氏传则
谓之孟氏盖当时或私自称氏
传从而书之经则必从其正诸氏之中又为诸氏者如
晋之魏氏分为吕氏厨氏鲁之季氏分为公锄氏皆就
卷八 第 2b 页 WYG0146-0494b.png

中自分别如今同房之中又论房也
名字
子生三月父名之二十而冠敬其名而立其字
五十乃为大夫则又敬其字而呼伯仲
之字凡称其字者必加子字于上子美称也且以便于
言也子突子哀是也宋孔父以子是其姓不可言子孔
故改曰孔父父美称也加之者亦以便于言也古者或
有名父者如荀林父胥甲父之类而无以子字为名者
卷八 第 3a 页 WYG0146-0494c.png

以子者配其字之美辞故避之父则本非配字之言故
可为名但夫子时书之耳又家父者天子大夫家氏也
当是无兄弟者无伯仲可称故但以父配氏而已
爵谥
卷八 第 3b 页 WYG0146-0494d.png

古者无谥周始有之武王追王三代而王季独无谥盖
初制之时加谥者如殷祖之号有大功大德乃加之故
三祖之中无谥者一并诸侯若公卿大夫有大功大德
及大恶者乃特赐谥不尽有谥也故史记世本厉王以
前诸侯有谥者少其后乃皆有谥盖后代僭差遂以为
常如祖宗之号本以尊有功德而汉以来一切加之亦
皆臣子之心愿尊其君父之所致也楚之大夫有土者
皆僭封公僭用诸侯礼也秦之大夫多僭为
卷八 第 4a 页 WYG0146-0495a.png

子僭畿内诸侯礼也诸侯皆当依爵而时
多僭谥为公天子大夫亦有僭谥
为公者诸侯之大夫皆以伯仲配谥而时或僭
为子以其采地欲自同于畿内诸侯也侯
伯子男之臣皆得称其君曰公其子孙亦曰公子而谥
不得云公者谥是王所赐也大夫之臣得称其主曰子
而谥不得称子者谥是君所赐也妇当从夫谥后代讹
谬无别有谥非正也若公之夫人称小君言位比君而
卷八 第 4b 页 WYG0146-0495b.png

小耳大夫之妻曰内子亦比于夫人尊之曰子而在内
耳左氏传所序当时人或言本爵或言公吴楚则或言
王皆随本国他国之史文也楚国史则曰王他国之史
则曰子其言人臣或称爵位或言名氏或言其官亦或
从其家传或从其国史或从当时杂记故不一也一行
之内则有数名故知传采诸记错综而为之也经书名
氏传言爵及自谥等经无名而传有之今并存其文以
示当时人解释其违经者则削之旧解春秋经传人名
卷八 第 5a 页 WYG0146-0495c.png

皆原其谱牒今以非褒贬之意故不复具言唯鲁之世
卿则独于注中言之尔
名位例第三十二
王者无上故加天字言如天也而有不书天者三
盖言不能法天者也
又有书天子者一或依策命之文以
惩失礼或传写误也天子无上无以褒之故褒子突
卷八 第 5b 页 WYG0146-0495d.png

则王美可见也天子自绝于天下而奔者曰
出言自弃天下如在四海之外然
诸侯
诸侯唯宋称公馀称侯伯子男四等各随本爵书之唯
葬时称公见其非王谥也时吴楚虽僭称王经
但依其本爵书之诸侯位尊无以褒之但托
辞以见美而已纪侯不言奔而言大去即其类也
诸侯失地则书名
卷八 第 6a 页 WYG0146-0496a.png

诸侯灭同姓及诱人
亦书名其恶大当绝之不以
为人君也国灭而不能死又不奔他国者
亦如之贵其不求兴复也诸侯有僭乱之行
者亦名以外之晋人败秦师于殽
郑伐许晋伐鲜虞
之类是也荆
人来聘楚人围宋
卷八 第 6b 页 WYG0146-0496b.png

楚人使宜申来献捷亦同
诸侯纯用夷礼者以国称之荆吴徐越之类是也诸侯
杀其臣皆书国而已不书其爵言以
国法诛之也若杀臣之全无罪者则称爵以罪之
鲁侯爵而曰公臣子之敬辞也非与僭
用其礼同也又曰滕薛把初皆书侯庄公之后滕则称
子薛杞则自庄公之后或称侯或称
伯或称子者义具微旨本非夷狄又非附庸故不书人
卷八 第 7a 页 WYG0146-0496c.png

附庸之君例书名介葛卢
郳黎来是附庸之君也杂用夷礼者以人称之
邾人牟人葛人来朝是也邾仪父亦名也三传
谓之字误矣畿内诸侯在天子公卿例中也
未踰年君
诸侯未踰年则称子言未成君
也未葬又加名对尸柩前
父前子名之礼也出外则亦不名非对尸柩故也王猛
卷八 第 7b 页 WYG0146-0496d.png

据例当书曰子恐似群王子故特曰王子明正也又书
名异成君也未踰年君出奔不曰子但名而
已言不能嗣先君也郑忽曹羁是也
陈陀齐无知莒展舆虽踰
年犹不书爵以其不正不许其有爵也郑忽
复归犹书曰世子者明其正也齐侯舍未踰年
而书爵重商人之罪也
太子
卷八 第 8a 页 WYG0146-0497a.png

称太子者皆父已命之上告于王周礼所谓誓于天子
者也卫太子蒯瞆父已命之后虽废立犹谓之太子
陈御寇父命之故传称太子未誓于王
故经书公子蔡侯般见杀丧未归太子有未
嗣位故犹称太子
其弑逆者则不必待王命以重其罪
后夫人王姬内女
卷八 第 8b 页 WYG0146-0497b.png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凡称妇者有姑之辞也姑
在则后夫人皆当执妇礼焉故书之曰妇至于公羊传
曰在涂曰妇是以亲迎未至于国而言也夫未至于国
婚礼未成犹然女也岂得遽曰妇哉故春秋有逆女之
文公羊殊失之矣
凡妇人皆以字配姓伯姬仲子季姜之类是也以谥言
之亦以谥配姓穆姜定姜共姬之类是也女者未嫁之
称至夫之国乃曰夫人王
卷八 第 9a 页 WYG0146-0497c.png

后虽在父母国亦曰王后天下皆
王土故也凡取必亲迎至夫国始当成礼文公成礼于
齐故不得言逆女而曰逆妇齐高固莒庆成礼于鲁故
曰逆叔姬见其不言女则知失礼也诸侯之妾
母虽臣下尊之然不得称夫人以体先君自成风之后
乃皆僭矣
春秋时有子叔姬者三
公羊榖梁皆云同母姊妹非也据称子直谓时
卷八 第 9b 页 WYG0146-0497d.png

君之子以别先君之子耳乃云姊妹有何理哉难者或
云若是文公女不应有两叔姬按伯仲之外馀称叔管
叔蔡叔等即其类也
天子之公卿大夫
三公称公曾为三公而有土为畿内诸侯者亦曰公皆
以其地配公字言之祭公周公
皆见为三公州公郭公
或曾为三公也或见为三公未可定也天子卿大夫有
卷八 第 10a 页 WYG0146-0498a.png

封为畿内诸侯者皆曰子殷制已然箕子微子是也周
亦因之故王臣称子者皆畿内诸侯也温子刘子单子
尹子是也有采地不封为国者不得谓之子菜采也采
其租税而已不臣其人也其封土有宗庙社稷专其人
民如在天子畿内若诸侯国内之附庸然天子有六卿
冢宰无所不统故为冢宰者皆加宰字宰渠伯纠
是也兼为三公则曰公不兼三公者但书氏
字而已天子大夫皆称氏称字字谓伯仲叔季
卷八 第 10b 页 WYG0146-0498b.png

也诸侯不敢名也召伯毛伯荣叔兄弟无伯仲可言但
谓之叔叔美称也足以当字天子大夫
唯渠伯纠一人兼书名以讥其不达礼也
子突书字以褒之渠伯兼名以贬之义可知也又曰
王子王孙有大故亦书之王子札杀召伯毛伯是也
诸侯之卿大夫士
鲁宋齐晋卫蔡陈郑八国之卿自齐桓霸后无不称族
卷八 第 11a 页 WYG0146-0498c.png

馀国则否公羊榖梁言曹莒无大夫者无命大夫也旧
说或谓无君命若无君命何以得为大夫乎礼诸侯之
卿皆命于天子
平王东徙诸侯
之卿无复请命故隐桓及庄公之初少有书族者盖齐
桓既霸列会颇多凡列班位未命者在已命者之下故
此诸国皆请书族自馀小国不能自通于王室亦少能
争长故皆不请王命终于春秋秦虽大国少列盟会故
卷八 第 11b 页 WYG0146-0498d.png

不请命楚既僭号固当不请及公子婴齐大会中国
不可以未命而长诸国故请王命焉所以
自婴齐之后楚卿亦书族有王命者则通于诸国故书
族书名未王命者但曰某人言但某国之人耳同于众
大夫及庶士也如此书者所以重王命尊周室也诸侯
之卿本当三人时多僭越其数颇多皆非礼而请也鲁
卿虽未命者书其名详内事也无骇翚柔溺是也
他国非命卿不书既无王命不通于
卷八 第 12a 页 WYG0146-0499a.png

他国也来鲁及事连鲁者皆书其名详内事也纪履緰
郑宛莒拿楚宜申
莒庆秦术吴札之类是也
诸国大夫王赐之畿内邑为号令归国者皆书族书字
同于王大夫敬之也郑祭仲单伯
陈女叔是也左氏谓单伯是周大夫若然
何得会鄄之时不列序而言单伯会齐侯乎
又自齐来鲁何为书至乎
卷八 第 12b 页 WYG0146-0499b.png

女叔则左氏曰嘉之故不名结好者
多矣何独嘉女叔乎公羊云书曰祭仲贤也
以废君为贤害教之甚也内外命卿
没之后既不称名当称谥及字原仲
夷伯是也凡天子之三公称公
其大夫氏字之尊王官也
士曰人示差等也
来则名之详内以异外也
卷八 第 13a 页 WYG0146-0499c.png

列国命卿皆名之降王室也
君命之卿
会伐称人所以昭轨度别贵贱也
来则名之执杀亦书之
纪刑辟惩乱政也不称氏以别乎
王命者也外来称人皆下大夫也
其或异此例之变也内
卷八 第 13b 页 WYG0146-0499d.png

外大夫名位差品既殊诸家既不总论而各释之或有
未悟今故总而序之又曰凡诸侯子弟称公子以氏者
有二种曾受王命为卿者以公子为氏公子庆父之类
是也自此之外则被杀者非卿亦书公子重骨肉也
故不言大夫而直称公子陈人杀公子御
寇是也其不称公子而以国带名谓之国氏亦有二种
其君自命为卿称国以氏莒庆之类是也其篡弑及为
国人所立则虽非君命之卿亦以国氏
卷八 第 14a 页 WYG0146-0500a.png

齐无知卫晋郑突曹赤
之类是也公羊所谓国氏者是也或问曰列国之卿唯
左氏称卿公榖但云大夫何也答曰大夫于王者但称
大夫所谓上大夫也国人加称之即曰
卿其下大夫不在于经左氏
亦呼为大夫则左氏据时世所称
言之公榖依正名言之义可知也
兄弟
卷八 第 14b 页 WYG0146-0500b.png

隐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段是
弟以无弟心故不言弟兄亦如之卫州吁楚公子比之
类皆是也举此一例以明之他可知也
隐七年夏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桓三年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十四年夏五 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卷八 第 15a 页 WYG0146-0500c.png

宣十七年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
成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襄二十年秋陈侯之弟光出奔楚
二十三年夏陈侯之弟光自楚归于陈
二十七年夏卫侯之弟鱄出奔晋
三十年夏天王杀其弟佞夫
昭元年夏秦伯之弟针出奔晋 八年春陈侯
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卷八 第 15b 页 WYG0146-0500d.png
二十年秋盗杀卫侯之兄
絷
定十年夏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十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
入于萧以叛 十四年秋宋公之弟辰
自萧来奔
榖梁云天子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何者君臣重
卷八 第 16a 页 WYG0146-0501a.png

于兄弟也凡书兄弟皆有义也郑段不弟故不言弟
公子偃盖同此义左氏及公羊皆曰凡称弟皆母
弟也盖见诸侯之弟或称弟或不称弟不能通其义而
曲为此说且圣人之教虽及其兄弟之子犹引而进之
安有异母即见疏外乎非敦睦之道也榖梁之说是也
然犹曰杀太子母弟目
君亦非也或问曰君杀弟
及弟奔则书曰弟若杀若逐公子公孙虽不为卿亦书
卷八 第 16b 页 WYG0146-0501b.png

曰公子公孙罪君虐其骨肉也而君之兄弟及
公子公孙杀君何不重其罪而依众臣例书之乎答曰
君杀臣逐臣义有轻重故可分别之弑君至逆罪无加
矣如加兄弟之罪为重则众臣弑君未为极重欤太子
轻于君故于陈招书弟以明其重也人伦大纪君臣父
子其次则兄弟故诸侯兄弟来接于我及在国有大故
则书之以示劝戒
人
卷八 第 17a 页 WYG0146-0501c.png

三传皆称卿有罪者贬之曰人夫人有善则欲人知之
有恶则欲人掩之若有恶贬书曰某人适足以成奸人
之计且未命者犹特书以惩恶岂既命者反隐其名乎
凡称人为恶者唯楚子称人以围宋既在诸侯之上明
贬之同四裔也所以然者罪诸国从四裔也
其馀则宜申献捷并朝聘之礼用夷礼者曰人
执诸侯及执他国大夫皆览文可知其贬故
可行也馀则不用此例矣经中一字遍施于诸例而义
卷八 第 17b 页 WYG0146-0501d.png

不同者唯人字耳其通凡成例者义各见本例其不可
推以成例而又不可别加褒贬者亦用人字以示义楚
人使宜申来献捷之类是也此所谓即文见意者也今
略之于后
凡朝称人外国之君也邾人牟人葛人来朝是也
凡聘称人外国之臣也荆人来聘是也
凡列国史来称人下大夫也齐人来归卫宝郑人来渝
平之类是也
卷八 第 18a 页 WYG0146-0502a.png

凡他国盟会称人皆不命卿也王人则士也
凡公及他国大夫盟非大夫之过皆称人及宋人盟于
宿之类是也
凡他国用兵称人皆不命卿也宣公已前称人者多远
事难详从旧史也王人则士也
凡执诸侯执大夫皆称人乱常也
凡弑君称人目贱人也
凡杀大夫称人杀有罪也
卷八 第 18b 页 WYG0146-0502b.png

凡杀弑君之贼皆称人讨有罪也
凡杀他国君卿称人皆乱辞也
凡放大夫称人放有罪也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
是也
右并通凡成例义各见本部
僖二十一年冬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二十七年冬楚人陈侯蔡侯围宋
宣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
卷八 第 19a 页 WYG0146-0502c.png

肯 十五年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襄三十年冬齐人会于澶渊宋灾故
右并不可推以成例但用人字以示贬
氏
卿大夫称氏者唯尹氏
武氏崔氏皆讥世卿也
言氏则世卿之意可见也时世卿既多不可胜讥因尹
卷八 第 19b 页 WYG0146-0502d.png

氏私赴不以名因齐人崔氏出奔因武氏以子代父故
特书之及尹氏立王子朝并以子朝奔楚皆以世卿乱
王室故从而书之讥此数者足以见世卿之恶也
盗
襄十年冬盗杀郑公子騑公子发公孙辄
昭二十年秋盗杀卫侯之兄絷
定八年秋盗窃宝玉大弓
哀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十三年冬盗
卷八 第 20a 页 WYG0146-0503a.png

杀陈夏区夫
夫杀君及窃国之重宝事合书名而其人微名不合见
经故经称之曰盗公榖之说非也已见杀例中左氏云
齐豹为卫司寇作而不义其书为盗此盖左
氏不达春秋非上卿不书名妄云尔据上大夫杀君例
书名齐豹若信是上大夫而书盗是乃杀君之兄罪大
于杀君也
论特书
卷八 第 20b 页 WYG0146-0503b.png

命卿已上有善有恶皆备书之足以彰示后代未命之
卿及众大夫已下若一例书人何以惩劝故有特书之
义叛逆者虽非命卿亦书卫州吁宋督
齐无知宋万邾庶
其莒牟夷黑肱
之类是也卿者君之股肱若奔及见杀亦国之大
故虽未命亦书之楚得臣宋万宋子
哀宋山邾畀我邾快
卷八 第 21a 页 WYG0146-0503c.png

之类是也子哀之奔合义故书字
以褒之宋司城之归不书亦疑是未命特书之也
凡杀公子公孙虽不为卿亦特书之陈御寇
公子偃莒意恢宋地之
类是也其自以为君而来争国者则不论命与不命皆
但名而已不言公子公孙言非复人臣也所谓当国者
也齐小白阳生邾捷菑莒去疾之
类是也楚比称公子者初归之志未争国也齐纠
卷八 第 21b 页 WYG0146-0503d.png

书子明正也外大夫特为鲁事虽不来鲁亦书其
名莒庆之盟是也莒拿则我获之而
书也楚屈完来附中国功美尤高故
同既命之例特进之也鲁公子结
能安国家美之也特书公子结以明之诸侯兄弟以国
连字者有蔡叔许叔蔡
季纪季皆国而字之
言与君一体也鲁宣公弟叔肸季友最
卷八 第 22a 页 WYG0146-0504a.png

贤故于其卒字之以示惜而褒之也肸非命卿特书之
也
都论褒异
春秋时为恶者多贬者则众其理易见其见褒者前已
论讫今又总而序之乐道人之善也夫诸侯去国之美
者莫过于纪侯复归之正者莫过于郑
忽争国不克而死者莫过于子
纠王师之正者莫过于子突
卷八 第 22b 页 WYG0146-0504b.png

诸侯兄弟外附之美者莫过于纪季入继之美
者莫过于蔡季兴复之美者莫过于
许叔鲁公子兄弟之忠贤者莫过于
季友其合义者莫过于叔肸
卿大夫死节之美者莫过于孔父
奔亡之美者莫过于子哀
归正之大者莫过于屈完守职不失者莫
过于司城司马存邻国之美者莫过于高子
卷八 第 23a 页 WYG0146-0504c.png

仲孙故皆褒而进之如曰不然请闻其论
蔡叔不见事迹盖亦美之
杂字例第三十二
春秋之文至简故字皆有义但见其文则知其义必须
解释但相承曲说遂令迷其指归何者夫子制作本教
中人故简易其人昭著其义若能以质直见之则可不
俟传注而自通矣故言灭国则知灭者之罪见诸侯生
名则知非复人君见言归则正此类皆文势常理何必
卷八 第 23b 页 WYG0146-0504d.png

立异乎又上言伐卫次言王人救卫下言卫侯朔入于
卫则知逆王命又上言成宋乱下言纳鼎则知
贪赂纵罪见正月烝五月烝则知黩祀
凡此类则上下相应而见其理并一事再见卒名
前目后凡皆存简易之
道诸事各从本篇论之而文义或有未尽者今皆序之
以用立吉不肯
公羊榖梁皆云以者不宜以也用者不宜用也立者不
卷八 第 24a 页 WYG0146-0505a.png

宜立也吉者不可以吉也不肯者可以肯也如此类甚
多谓若宜以宜用宜立宜吉宜不肯则不书也以者行
其意也皆谓能制之也刘单以王猛尹氏以
王子朝遂侨如以夫人及以他
国之师皆不宜以者也用者用鄫子
蔡太子用牲用币用致夫
人用郊亦皆不宜用也立者立武宫炀
宫立晋立王子朝皆不宜立也立晋
卷八 第 24b 页 WYG0146-0505b.png

得变之正故不言石碏以许之也
还复
公羊云还善辞也比复为善也榖梁云还者事未毕复
者事毕文正倒也当为还者事毕复者事未毕师还
公还自晋归父还自晋士丐闻齐侯卒
乃还皆不当更往又并合礼故曰还事毕也善辞
也公如晋至河乃复公孙敖如
京师不至而复仲遂至黄乃复皆
卷八 第 25a 页 WYG0146-0505c.png

事未毕而复也故知榖梁之说例倒也
求告乞
求者得未得未可知也乞者亦然而又重辞乞
盟乞师皆可重故特曰乞重辞是也告籴不言乞者以
用财置之彼此之利不比乞师乞盟也
献锡畀假
献献上也锡锡下也畀与也
谓非上非下者也三者据尊卑言之假借
卷八 第 25b 页 WYG0146-0505d.png

也谓易田逊辞也
得获克
用力禽之曰获获人获兽非用力禽之曰
得得宝玉是也克段于鄢能破之也不克纳
不克葬皆谓不成
纳不成葬也左氏曰得隽曰克春秋意在辨邪正岂论
隽哉
辞
卷八 第 26a 页 WYG0146-0506a.png

之乃而之类皆辞榖梁云之于缓辞也之口缓
辞也乃亡乎人之辞也而缓辞也榖梁迂僻之甚且之
但以便声而言何有缓辞乎执卫侯归之于京师
亦从强说至于郊牛之口日有食之杀之用之之
类岂得称缓辞乎故皆不足从也若言乃难于而
则是也又曰既者尽而
有继之辞且者兼之之辞此说并
通故用之也
卷八 第 26b 页 WYG0146-0506b.png

出来归入纳取
凡出者自国而出来者自外而来此并据事实书之其
邪正各随事之是非不以此二字为褒贬也唯天子及
周大夫出即以书出为贬王者无外故唯内女
不当归宁则书来以示贬男女之礼合礼
者不书故也归字其义亦
非一诸侯及大夫反国者有归与复归之义内女
妇于外亦曰归外将物与我亦曰归
卷八 第 27a 页 WYG0146-0506c.png

我将物与外亦曰归
诸侯用兵破敌国将其君同还亦曰归
除诸侯归入之外诸事各以本事为邪正
不以归字为褒贬也入字亦有数诸侯反国有入与
复入之义用兵入敌国亦曰入故入者多非
善也庚寅我入邴亦不可入也纪季以酅入于齐
既不可言叛故言入亦明非正所以罪齐也而书
季以明季之无罪天王入于成周记其自外而入不同
卷八 第 27b 页 WYG0146-0506d.png

诸侯之贬取字已见用兵例自此之外有取郜
大鼎于宋齐人取子纠杀之亦并不当取也
以前字并为交互涉嫌故分柝之其他不足疑者不复
论也初者遂以为常也初献六羽初税亩之类是也作
者皆不宜作也新作南门作僖公主是也致者不宜致
也用致夫人如宋致女是也常事曰视视朔是也非
常曰观观鱼观社是也如此之类并更无交互所以不
复悉举之也凡以者不宜以也用者不宜用也立者不
卷八 第 28a 页 WYG0146-0507a.png

宜立也略举数字触类皆然此并为春秋省文以一字
为褒贬合礼者则常事不书故凡此等皆以示讥耳此
止施于春秋义例之内不可遍求之于五经也学者宜
知之
卷八 第 28b 页 WYG0146-0507b.png
春秋集传纂例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