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礼志疑-清-陆陇其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129-052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礼志疑卷四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
洪武孝慈录一书直是师心自用
朱子文集卷七十四策试榜喻云问唐开元释奠仪设
先圣神位于堂西东向先师位其东北南向初不云有
像设及从祀诸子也今以当时人文章所记著考之则
皆为夫子南面像门人亦像十二而图其馀于壁是则
卷四 第 1b 页 WYG0129-0522d.png
开元之制施用于当时者亦无几耳愚按一代之礼逐
时增改不同古今皆然如明之会典其不施用者多矣
何怪乎开元之释奠仪哉今人或执一端以疑周礼者
皆不通于时变者也
宋人于铨选时必问其葬父母与否亦见于朱子策试
榜喻此法大有益于礼教又文集一百卷劝谕榜内有
云乡里亲知来相吊送但可协力资助不当责其供备
饮食此一言大有益于丧礼
卷四 第 2a 页 WYG0129-0523a.png
孔氏礼记卷首疏云古史考遂皇至于伏羲唯经三姓郑康
成六艺论曰遂皇之后历六纪九十一代至伏羲其文不同
未知孰是方叔机注六艺论云六纪者九头纪五龙纪摄提
纪合洛纪连通纪序命纪凡六纪也九十一代者九头一五
龙五摄提七十二合洛三连通六序命四凡九十一代也但
伏羲之前伏羲之后年代参差所说不一纬候纷纭各相
乖背且复繁而无用今并略之唯据六艺论之文及帝王
世纪以为说也案易系辞云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帝王世
卷四 第 2b 页 WYG0129-0523b.png
纪云伏羲之后女娲氏亦风姓也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
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沌氏昊
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
袭伏羲之号然郑玄以大庭氏是神农之别号封禅云无
怀氏在伏羲之前今在伏羲之后则世纪之文未可信用
又太上贵德郑注云太上帝皇之世孔疏云熊氏谓三皇
称皇者皆行合天皇之星郑玄意则以伏羲女娲神农为
三皇故注中候敕省图引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
卷四 第 3a 页 WYG0129-0523c.png
也然宋均注援神契引甄耀度数燧人伏羲神农为三
皇谯周古史考亦然白虎通取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
孔安国则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并与郑不同此皆
无所据其言非也郑数伏羲女娲神农非谓其人身自
相接其閒代之王多矣其五帝者郑注中候敇省图云
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则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
陶唐氏有虞氏是也实六人而称五者以其俱合五帝
坐星也散而言之则三皇亦称帝月令云其帝太昊是
卷四 第 3b 页 WYG0129-0523d.png
也五帝亦称皇吕刑云皇帝清问下民是也愚按此等
处只宜分别诸家之说存而不论可也
礼器云礼者体也祭义云礼者履此者也故郑康成云
礼者体也履也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此与朱
子所云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亦大略相似但郑遂
以周官为体仪礼为履周官为礼仪三百仪礼为威仪
三千则拘矣
经文用字有对文散文之不同又有古今之不同如幼
卷四 第 4a 页 WYG0129-0524a.png
子常视母诳疏云古者观视于物及以物视人则皆作
示傍著见后世观视于物作示旁著见以物示人单作
示字又户外有二屦疏云古人之言无问单之与复皆
名为屦今人言屦正谓单者也此皆古今之不同也
母蜡席孔疏云蜡犹躐也席既地铺当有上下将就坐
当从下而升当己位上不发初从上从上为躐席也玉
藻所云者自是不由席前升与此别按集说即以玉藻
之躐席为蜡席恐非是
卷四 第 4b 页 WYG0129-0524b.png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疏云门以向堂为正右在东
集说止云闑东为右欠明
拾级聚足郑注云拾当为涉声之误也集说却将拾字
正解作涉字不是
帷薄之外不趋疏云薄帘也愚按贾生治安策帷薄不
修即此薄字
奉席如桥衡郑注云桥井上㮮槔疏云左昂右低如桥
之衡衡横也集说却云如桥之高如衡之平解来却相
卷四 第 5a 页 WYG0129-0524c.png

孔疏云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者谓东西设席南乡
北乡则以西方为上头也所以然者凡坐随于阴阳若
坐在阳则贵左坐在阴则贵右南坐是阳其左在西北
坐是阴其右亦在西也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者谓南
北设席坐在东方西向是在阳以南方为上坐在西方
东乡是在阴亦以南方为上亦是坐在阳则上左坐在
阴则上右按集说于此条载朱子之说似不如孔疏之
卷四 第 5b 页 WYG0129-0524d.png
详孔疏又曰此据平常布席如此若礼席则不然案乡
饮酒礼注云宾席牖前南面主人席阼阶上西面介席
西阶上东西与此不同愚按曲礼所言是并坐之上下
乡饮酒所言是对坐之上下恐不当引此说
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燕礼乡饮礼皆不
云拜受于尊所集说吕氏云以礼与侍饮异也孔疏云
疑是文不具耳愚按孔疏是
馂馀不祭集说有二解孔疏又是一解今姑从集说前
卷四 第 6a 页 WYG0129-0525a.png
一解
水潦降不献鱼鳖孔疏引定四年水潦方降谓天降下
水潦鱼鳖难得集说云水涸鱼鳖易得不足贵故不献
此等处不见得谁是
献田宅者操书致孔疏云古者田宅悉为官所赋本不
属民今得此田宅献者是或有重勋为君王所赐可为
已有故得有献集说吕氏亦如此解然愚按既是君所
赐岂得擅献人燕哙之让子之郑伯之假许田君子皆
卷四 第 6b 页 WYG0129-0525b.png
讥之则此解岂可通乎窃恐是周衰之变礼下文前有
车骑则载飞鸿疏亦云古人不骑马今言骑者当是周
末时礼
知生者吊知死者伤郑注云吊伤皆谓致命辞也孔疏
云皆不自往而遣使致已之命也愚按此则分而言之
曰吊曰伤故吊有吊词伤有伤词若通而言之亦曰吊
而已矣集说殊欠分明
礼不下庶人非是都不行礼也郑注云为其遽于事且
卷四 第 7a 页 WYG0129-0525c.png
不能备物孔疏云其有事则假士礼行之刑不上大夫
非谓都不刑其身也郑注云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
在刑书孔疏云若大夫罪未定之前则皆在八议若罪
已定将刑杀则适甸师氏集说曰不制大夫之刑犹不
制庶人之礼也愚按先王于上下之际分别如此为士
君子者其可不知自异于庶人乎
前有摰兽则载貔貅集说不言貔貅是何兽孔疏曰貔
貅是一兽又曰貔一名曰豹虎类也
卷四 第 7b 页 WYG0129-0525d.png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孔疏云公羊说复百世之雠古周
礼说复雠之义不过五世许慎谓鲁桓公为齐襄公所
杀其子庄公与齐桓公会春秋不讥又定分是鲁桓公
九世孙孔子相定公与齐会于夹谷是不复百世之雠
也从周礼说郑康成不驳即与许慎同愚按集说于此
亦略不言
孔疏言易系辞蓍龟相似无长短僖四年左传晋太史
欲止公之意托云筮短龟长耳实无优劣也若杜预郑
卷四 第 8a 页 WYG0129-0526a.png
玄因筮短龟长之言以为实有长短愚按孔氏甚尊康
成而此却不以其说为然
孔疏天子诸侯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则据筮人而言
次事唯卜不筮则据表记而言小事无卜唯筮则据筮
人而言又云春秋僖二十五年晋卜纳襄王得黄帝战
于阪泉之兆又筮之得大有之暌哀九年晋卜伐宋亦
卜而后筮是大事卜筮并用也但春秋乱世皆先卜后
筮不能如礼郑注周礼云筮凶则止不卜洪范有筮逆
卷四 第 8b 页 WYG0129-0526b.png
龟从者崔灵恩云凡卜筮天子皆用三代蓍龟若三筮
并凶则止而不卜郑云若一吉一凶虽筮逆犹得卜之
也又疏云其大夫则大事卜小事筮说得诸经异同处
最明又郑注大事卜小事筮疏则云此大事者谓小事之
中为大事盖缘郑注与疏前意不同故为之干旋如此
泰龟泰筮疏云欲褒美此龟筮故谓为太龟太筮也愚
按龟筮而尊崇其名如此古人之敬卜筮如此
介者不拜孔疏云介甲铠也集说云介冑也集说误
卷四 第 9a 页 WYG0129-0526c.png
曲礼下云提者当带孔疏谓朝服之属其带则高于心
深衣之类其带则下于胁提者当带谓深衣之带集说
止云深衣之带也便不明白又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孔
疏谓衡平也平谓人之拱手正当心平故谓心为衡凡
言衡有二处若大夫衡视则面为衡集说亦取疏意而
删去数语读者便难晓又后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孔疏
云绥颓下之貌前执器以心为平故以下为绥此视以
面为平故绥下于面则上于祫也集说亦本之而不如
卷四 第 9b 页 WYG0129-0526d.png
疏之明
主佩倚则臣佩垂孔疏云倚犹附也君宜直立则佩直
附倚身集说却云微俛则倚于身微俛二字不是
执玉其有籍者则裼无籍者则袭郑注载有两说其前
 一说是正意集说反取其后一说恐未是
裼袭二字孔疏于执玉条前则云凡执玉之时必有其
藻以承于玉若尽饰见美之时必垂藻于两端令垂向
于下谓之有藉当时所执之人则去体上外服以见在
卷四 第 10a 页 WYG0129-0527a.png
内裼衣故云有藉者则裼也其事质充美之时承玉之
藻不使下垂屈而在手谓之无藉当时所执之人则掩
其上服袭盖裼衣谓之无藉者则袭藻藉有二种一者
以韦衣木画之也二者绚组垂之若版之藻藉则常有
今言无者据垂之也其垂藻之时则须裼后则云袭所
以异于袭者凡衣近体有袍襗之属其外有裘夏月则
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常著之
服则皮弁之属也掩而不开则谓之为袭若开此皮弁
卷四 第 10b 页 WYG0129-0527b.png
及中衣左袒出其裼衣谓之为裼故郑注聘礼云裼者
左袒也据前所言则裼似去外服据后所言则裼只似
袒存疑解乡党则又似有直领曲领之分未知果如何
又按玉藻袭裘不入公门孔疏云裘上有裼衣裼衣之
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正服但据露裼衣不露裼衣为
异耳愚按此只云露不言何样露法想或去而露之或
袒而露之或直其领而露之其制原不一也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
卷四 第 11a 页 WYG0129-0527c.png
如其国之故祭祀之礼即夏立尸殷坐尸周旅酬六尸
及先求阴阳牺牲骍黑之属也居丧之服者殷虽尊贵
犹服傍亲周则以尊降服哭泣之位者殷不重适以班
高处上周世贵正嗣孙居其首愚按议礼者不可不知
古今之变
席盖孔疏谓丧车盖也臣有死于公宫可许将柩出门
不得将丧车凶物入也集说却云席所以坐卧盖所以
蔽日与雨恐集说不是
卷四 第 11b 页 WYG0129-0527d.png
苞屦扱衽厌冠不及公门孔疏谓服问云唯公门有税
齐注云不杖齐衰也于公门有免齐衰则大功有免绖
也如郑之言五服入公门与否各有差降熊氏云父之
丧惟扱上衽不入公门冠绖衰屦皆得入也杖齐衰则
屦不得入不杖齐衰衰又不得入其大功绖又不得入
其小功以下冠又不得入此厌冠者谓小功以下之冠
故云不入公门凡丧冠皆厌大功以上厌冠宜得入公
门也愚按集说云此皆凶服故不可以入公门并不言
卷四 第 12a 页 WYG0129-0528a.png
有差降则与所谓不夺人之丧者违矣
孔疏引大戴礼王度记云大夫俟放于郊三年得环乃
还得玦乃去愚按古人既不得于君矣而犹待放三年
既得玦而去国踰境矣而犹为坛乡哭素衣髦马三月
而后复服其忠厚不忘君如此郑康成礼注所谓臣无
君犹无天也此当与孟子三月无君则吊及三宿而去
同看
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孔疏曰熊氏云案
卷四 第 12b 页 WYG0129-0528b.png
春秋说题辞乐无大夫士制郑氏箴膏肓从题辞之义
大夫士无乐小胥大夫判县士特县者小胥所云娱身
之乐及治人之乐则有之也故乡饮酒有工歌之乐是
也说题辞云无乐者谓无祭祀之乐故特牲少牢无乐
若然此云大夫不彻县士不彻琴瑟者谓娱身及治民
之乐也愚案此说乐制明矣然众仲所谓大夫四士二
则又如何解
措之庙立之主曰帝郑注引春秋传曰凡君卒哭而祔
卷四 第 13a 页 WYG0129-0528c.png
祔而作主正义曰此是左传僖三十三年之言也天子
七月而葬九月而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大
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士三月而葬是月而卒哭卒
哭者是葬竟虞数毕后之祭名也孝子亲始死哭昼夜
无时葬后虞竟乃行神事故卒其无时之哭犹朝夕各
一哭故谓其祭为卒哭明日而立主祔于庙随其昭穆
从祖父食卒哭主暂时祔庙毕更还殡宫至小祥作栗
主入庙乃埋桑主于祖庙门左埋重处故郑云虞而作
卷四 第 13b 页 WYG0129-0528d.png
主至袝奉以祔祖庙既事毕返之殡宫然大夫士亦卒
哭而祔而左传唯据人君有主者言之故云凡君郑注
祭法云大夫士无主也此言凡君明不关大夫士也崔
灵恩云大夫士无主以币帛祔祔竟并还殡宫至小祥
而入庙也又檀弓云重主道也郑注引公羊传云虞主
用桑练主用栗则似虞已有主而左传云祔而作主二
传不同者案说公羊者朝葬日中则作虞主若郑君以
二传之文虽异其意则同皆是虞祭总了然后作主以
卷四 第 14a 页 WYG0129-0529a.png
作主去虞实近故公羊上系之于虞作主谓之虞主又
作主为祔所须故知左氏据祔而言故云祔而作主愚
按此疏叙作主次第最详然又须看朱子答陆子寿李
继善诸书
天子有后条孔疏载郑氏周礼九嫔注云女御八十一
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
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遍愚按汪苕文辈皆
以此注为非然所谓当夕者只是派定以备人君之幸
卷四 第 14b 页 WYG0129-0529b.png
御至于节欲之法自在人主岂必虑其过哉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郑注云此盖殷时制也孔疏云郑
注大传夏书云所谓六卿者后稷司徒秩宗司马作士
共工也而不说殷家六卿之名今此记所言上非夏法
下异周典郑唯指为殷礼也太宰既尊故先列太宰并
显太宰之下𨽻属太宰之官故云先六大集说以郑氏
无所考證皆臆说愚按若不作殷制看便不可解
大士孔疏云知大士非司士及士师卿士之等者以其
卷四 第 15a 页 WYG0129-0529c.png
下别有司士司寇故知非士师卿士也与大祝大卜相
连皆主神之士愚案集说不言大士是何官殊略孔疏
又云司士主公卿以下版籍爵禄之等集说亦略不言
孔疏宗伯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觐冬曰遇若通而言之
悉曰朝从初受名愚按此亦犹仁之有专言偏言也又
如春蒐夏苗秋祢冬狩而春秋四时田猎皆曰蒐
孔疏又曰案大行人云候服岁一见甸服二岁一见男
服三岁一见采服四岁一见卫服五岁一见要服六岁
卷四 第 15b 页 WYG0129-0529d.png
一见六服分来又每方服别分为四分一分朝春一分
宗夏一分觐秋一分遇冬愚案此朝觐之制与书蔡注
所说群后四朝六年五服一朝之制不同
郑康成云觐礼今存朝宗遇礼今亡然又云诸侯春见
曰朝受挚于朝受享于朝秋见曰觐一受之于庙此不
知其何据孔疏第云是春朝也先受朝竟然后入庙亦
不言其据
郑康成又云朝者位于内庙而序进觐者位于庙门外
卷四 第 16a 页 WYG0129-0530a.png
而序入孔疏云此内朝即路门外朝也对皋门内三槐
九棘之外朝故称内也若对路寝庭朝又为外又云凡
天子三朝一在路门内谓之燕朝太仆掌之二是路门
外之朝谓之治朝司士掌之其三是皋门之内库门之
外谓之外朝朝士掌之诸侯亦有此三朝愚案司士所
掌治朝之位王南乡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西上卿大
夫西面北上与曲礼所谓诸公东面诸侯西面者不同
孔疏并不详其何故
卷四 第 16b 页 WYG0129-0530b.png
既葬见天子曰类见孔疏云春秋之义三年除丧之后
乃见而今云既葬者谓天子或巡狩至境故得见天子
未葬未正君臣故虽天子巡狩亦不见也愚按此疏甚
明集说略而不言何故
问大夫之子长曰能御矣郑注云御犹主也书曰越乃
御事谓主事者此说不可易集说却云御御车也甚谬
天子祭天地孔疏云天神有六祭之一岁有九昊天上
帝冬至祭之一也苍帝灵威仰立春之日祭之于东郊
卷四 第 17a 页 WYG0129-0530c.png
二也赤帝赤熛怒立夏之日祭之于南郊三也黄帝含
枢纽季夏六月土王之日亦祭之于南郊四也白帝白
招拒立秋之日祭之于西郊五也黑帝汁光纪立冬之
之日祭之于北郊六也王者各禀五帝之精气而王天
下于夏正之月祭于南郊七也四月龙星见而雩总祭
五帝于南郊八也季秋大飨五帝于明堂九也地神有
二岁有二祭夏至之日祭昆崙之神于方泽一也夏正
之月祭神州地祇于北郊二也或云建申之月祭之与
卷四 第 17b 页 WYG0129-0530d.png
郊天相对冬至祭昊天上帝者春秋纬云紫微为天帝
北极耀魄宝是也其配之人以帝喾配之故祭法云周
人禘喾是也其五帝则春秋纬文耀钩云苍帝曰灵威
仰赤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
曰汁光纪愚案此条疏发明郑氏天地之说最详要之
本于谶纬而不可据
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郑注云后有
德者继之不嫌也愚按此注似不若集说方氏之无弊
卷四 第 18a 页 WYG0129-0531a.png
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孔疏云上得兼
下下不得僭上集说不及此意嫌略
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孔疏云言及问对则宜每事称
礼也集说云朝廷之上凡所当言者皆礼也一问一对
必稽于礼二说不同集说为长
王制郑康成注云殷爵三等者公侯伯也异畿内谓之
子周武王初定天下更立五等之爵增以子男而犹因
殷之地以九州之界尚狭也周公摄政致太平斥大九
卷四 第 18b 页 WYG0129-0531b.png
州之界制礼成武王之意封王者之后为公及有功之
诸侯大者地方五百里其次侯四百里其次伯三百里
其次子二百里其次男百里所因殷之诸侯亦以功黜
涉之其不合者皆益之地为百里焉是以周世有爵尊
而国小爵卑而国大者唯天子畿内不增愚按如此说
则周礼与王制方不矛盾而程朱之意则以为是出于
汉儒之附会不可尽信阙之可也今人读书者不可不
知康成之说又不可不知程朱之意
卷四 第 19a 页 WYG0129-0531c.png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郑
云仍主王肃
孔疏谓诸侯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
领为名故尚书周官云唐虞稽古建官惟百下云外有
州牧侯伯是州牧侯伯亦为官也若细而言之曰诸侯
非偏有所主则非官也故学记云大德不官注云天子
诸侯是也愚案此等处注疏最分晓
注疏谓殷爵三等此或有之至引公羊何休之说云春
卷四 第 19b 页 WYG0129-0531d.png
秋改周之文从殷之质合伯子男为一此则难从
孔疏谓天子上中下之士皆称元士上农夫是受上地
之农夫此皆似有理不知朱子孟子注何故不从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郑注云此夏
制也孔疏云王制之文郑皆以为殷法此独云夏制者
以明堂殷官三百与此百二十数不相当故不得云殷
制也记者故杂记而言之或举夏或举殷也愚按此节
集说引石梁王氏之说驳郑注恐不是
卷四 第 20a 页 WYG0129-0532a.png
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郑康成则云此时
晋文霸时所制熊氏则云或以为虞夏法或以为殷法
总因与周礼朝聘之期不合故多异义阙疑可也中庸
朝聘以时似不应以此解若聘义云天子制诸侯比年
小聘三年大聘则孔疏谓是诸侯自相聘是周公制礼
之正法与王此殷制也周公制礼九州大界方七千里
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有九也其一为畿内馀四
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孔疏云此殷制也者以夏
卷四 第 20b 页 WYG0129-0532b.png
时万国则地馀三千里周又中国方七千里今大界三
千非夏非周故云殷制也云周公制礼九州大界方七
千里者案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
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要服服五百里通王畿四面为
七千里大行人要服已外即云九州之外谓之蕃国是
要服以内为巾国也愚案谓之殷制则周初武王之制
亦如此矣大抵康成之意所以定此为殷制者盖以百
里七十里五十里之国与周不同又千七百七十三国
卷四 第 21a 页 WYG0129-0532c.png
与禹万国数复异然云禹承尧舜要服之内地方七千
里是谓禹之地扩于唐虞也又云夏末既衰夷狄内侵
诸侯相并土地减国数少殷汤承之更制中国方三千
里之界亦分为九州而建此千七百七十三国焉是谓
殷之地狭于夏也又云周公复唐虞之旧域分其五服
为九其要服之内亦方七千里而因殷诸侯之数广其
土增其爵耳是谓周之地又扩于殷也此皆未见确据
故程朱宁阙而不论而其解尚书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卷四 第 21b 页 WYG0129-0532d.png
云辅五服而成之至于四方各五千里四面相距为方
万里王肃蔡沈亦皆不用其说孔疏于王制虽从郑而
于尚书则制所云又不同也
造乎祢孔疏引白虎通曰独见祢何辞从卑不敢留尊
者之命谓出辞别先从卑起最后至祖仍取迁主则行
也若前至祖后至祢是留尊者之命故不敬也愚按此
推说礼意委曲得情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郑注云殷之制天子曰
卷四 第 22a 页 WYG0129-0533a.png
辟廱诸侯曰頖宫郑不注是何代制集说引张子曰辟
廱古无此名盖始于周恐亦难据大司乐贾疏曰五帝
学总名成均当代则各有别称三代天子学总曰辟雍
当代则各有异名
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释奠二字注疏无定解集说
则竟略而不言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郑注云三田者夏不田孔疏
何休云运斗枢曰夏不田谷梁有夏田于义为矩郑玄
卷四 第 22b 页 WYG0129-0533b.png
释之曰孔子虽有圣德不敢显然改先王之法教授于
世若以其所欲改阴书于纬藏之以传后王谷梁四时
田者近孔子故也公羊正当六国之亡谶纬见读而传
为三时田作传有先后虽异不足以断谷梁也如郑此
言三时之田不敢显露阴书于纬四时之田显然在春
秋之经谷梁为传之时去孔子既近不见所藏之纬唯
睹春秋见经故以为四时田也公羊当六国之时去孔
子既远纬书见行于世公羊既见纬文故以为三时田
卷四 第 23a 页 WYG0129-0533c.png
愚案此言纬书之缘起最详盖汉儒真以是为孔子书

孔疏云诸侯不掩群者是畿内诸侯为天子大夫故下
曲礼云大夫不掩群此皆是熊氏之说若皇氏以此为
夏殷礼下曲礼为周礼义或然也愚案此等异同处集
说皆略而不言岂不疏乎
祭丰年不奢凶年不俭郑注云常用数之仂集说不明
白又按礼器云礼之薄厚与年之上下集说云王制言
卷四 第 23b 页 WYG0129-0533d.png
丰年不奢凶年不俭是专言祭礼此兼言诸礼耳则集
说于王制固不主郑说矣然郑说自无病
制国用条引律历志章部统元之说云十九岁为一章
四章为一部二十部为一统三统为一元一元有四千
五百六十岁初入元一百六岁有阳九谓旱九年愚案
此灾岁似应即在四千五百六十年之内疏谓灾岁另
算恐未然
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孔疏云左传大夫言
卷四 第 24a 页 WYG0129-0534a.png
三月士言踰月此总言大夫士三月而葬者其实大夫
三月者除死月为三月士三月者数死月为三月士之
三月正大夫之踰月也若春秋之时天子诸侯之葬皆
数死月愚案此处注疏甚明集说乃以为不然何也
丧从死者祭从生者郑注云从生者谓奠祭之牲器卢
植云除服之后吉祭之时以子孙官禄祭其父祖若丧
中之祭虞祔练祥仍从死者之爵引小记杂记虞祔之
礼以證孔疏谓卢解据死者子孙身无官爵故丧中之
卷四 第 24b 页 WYG0129-0534b.png
祭皆用死者之礼若其生者有爵则祭从生者之法奠
谓葬前祭谓葬后愚按如疏之说则卢郑二解本不相
碍然中庸祭以士祭以大夫二祭字却难看作二样
 
 
 
 
 读礼志疑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