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 3p031a 页 CK-KZ_JY241_03p031a.png
养真集卷下
气
凡人之气前升后降真人之气后升前降气之有出有入谓之
凡息不出不入谓之真息盖凡息既停而真息自动息之所以
停者非强闭之不出也乃虚极静笃心愈定而气愈微耳其法
行住坐卧摄心归静未来不想既往不思久之神与气会情与
境忘神凝气结止有一息腹中转旋不出不入名曰胎息此息
既生牢守虚静鍊精化气通透三关灌注三宫是谓真⬤籥真
炉鼎真火候也翠虚篇云昔遇真师传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
者乃吾人胎元受气之初所禀父母精气而成者乃吾人各具
卷三 第 3p031b 页 CK-KZ_JY241_03p031b.png
之太极也真人神依于息深入于本穴之中绵绵若存无少间
断故得专气致柔之妙而能观其复也太上曰天地之间其犹
⬤籥乎人得天地之气以生呼吸者⬤籥之机真息者呼吸之
气也然此真息为受气之蒂生气之原呼吸升降互相迭推与
阴阳相应刻漏相准故曰周天息数微微数玉漏声寒滴滴符
或问以真息为火亦有说乎曰非以真息为火也火人神也息
乃火之⬤籥也盖⬤籥绵绵不绝即真人之息以踵也故曰谩
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夫人之一身总是一气之周
流气通则快气塞则病故手舞足蹈以养其血气此法不拘时
候得便就行必要专心闭息则神充气满而气易流通仍要怒
卷三 第 3p032a 页 CK-KZ_JY241_03p032a.png
目切齿则严密武毅而邪念自无行此数次而后静坐最能除
妄消疾此一段功夫大有益处不可忽诸
白鬓老人曰仙家秘而不传者只一命功所谓命者何气
是也此篇既指出不出不入谓之真息又说出凡息既停
而真息自动盖凡息者人生㘞的一声口鼻通气所谓后
天之气也后天之气既通必得乳食之养少加蒙盖则死
矣先天之气则不然一任母腹之十月胞衣之包里终不
能死其故何也即此篇所谓腹中旋转不出不入是也修
鍊之人摄情归性日久功深返本还元如婴儿在母腹中
一般世之所死者不过口鼻无气耳今活时口鼻已经无
卷三 第 3p032b 页 CK-KZ_JY241_03p032b.png
气又死个甚么世之不信仙道者皆因未明其理未见其
人耳
精
真人鍊精化气凡人气化为精古人比之为汞谓其最易走失
也喻之以龙谓其最难降伏也学道者固守而不失焉名曰筑
基神与气精常欲去人但留得住使之不去可以长生魏伯阳
曰凡说抽铅添汞实是还精补脑或问学道之人多患梦遗鍊
睡固难服药不效如之何则可曰牵转白牛则不走矣又问人
言元牝立则真精固元牝如何能立曰谷神不死则立矣问谷
神如何不死曰无欲静极则不死矣尝入元帝庙见龟蛇盘纠
卷三 第 3p033a 页 CK-KZ_JY241_03p033a.png
夫元帝天神也而居北辰人神独无所居乎维天之所在紫微
居其所而不动天之极立焉造化之所由生也维人之所在黄
庭立其所而不迁人之极立焉性命之所由固也故善养者将
神火精水凝在一处犹如龟蛇盘绕混成一块再不间离久之
静极生动真火熏蒸金精吐艳冲关透顶灌注上下此深根固
蒂长生久视之道也
白鬓老人曰无欲静极则谷神不死谷神不死则元牝立
矣元牝立则真精固真精固则永无走失之患可见梦遗
之病皆从色心未退而起人真能勘破色魔一心清净则
龙不难降汞不妄走矣若功夫未到之人偶有遗失之病
卷三 第 3p033b 页 CK-KZ_JY241_03p033b.png
须用牵转白牛之法其法不拘布帛做一小兜将外肾兜
起拴在腰后裤带之上此病自免
教
道是个无言底圣人圣人是个有言底道虽曰有言不过以其
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非强其所难知难能也古之教人者便
是教以圣人之道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是训蒙时即以学圣
望之而学者可不以学圣自勉乎老子曰修已之身其德乃真
舍身而言修者假也今之求仙佛者往往绝人逃世以求之彼
以为有身家有妻子有人事皆能累人故不能成仙成佛也必
绝人逃世以为之殊不知仙佛之道不离身心累能正心修身
卷三 第 3p034a 页 CK-KZ_JY241_03p034a.png
有身家可居有妻子可乐有人事可以磨鍊故在家亦可以成
圣成仙成佛何必弃其所甚便者而必为其所不便者乎
白鬓老人曰说出家可以成仙佛者人或信之说在家可
以成仙佛者人皆不信其故何也皆因未真明其道未真
穷其理耳独不思仙佛必得出家方成难道圣人亦必用
出家方成乎何世人著相之甚也
学
学也者适道之路也圣经贤传其路引乎后世邪教大作其言
与行果合于圣经贤传乎但有不合焉即为魔说学道者只要
收得身心牢固舍身心而别处用功便非正道学道不是说过
卷三 第 3p034b 页 CK-KZ_JY241_03p034b.png
便罢亦不是知道便了必要实实底向自己心中将一切物欲
打扫底乾乾净净自然合道学道之志贫当益坚老当益壮或
为客气所使外物所夺其咎不在气与物也皆是志不立之病
只可责志反覆寻思必见病痛处决烈底断了譬如抽骨换髓
涤肠洗胃剐换了一个人破死底做上一番何事不成圣人之
心与人同耳何独常清常静耶此无他只是见得真养得定惟
见得真一切幻境不能迷乱惟养得定一切好物不能摇夺耳
闻目见譬如饮食日日要用日日又要化而去之若化去不尽
停滞在腹中久而成病
白鬓老人曰世间学者如牛毛大约非名即利名利之外
卷三 第 3p035a 页 CK-KZ_JY241_03p035a.png
如此好学如此用功者几人孚佑帝君云天涯到处人求
我走遍天涯不见人诚哉是言也
知
学莫先于致知致知在格物必学了思思了学至于豁然贯通
则知至矣知至则意诚心正可次第而得之矣学者识见有限
天下义理无穷故有所知必有所未知及知其所未知更有所
未知故诗人有如切如磋之喻人非无知也而真知为难人之
于珠玉也皆欲以手执之以怀藏之何哉盖真知其为宝也学
道者如是真知不患其不力矣人之于砒刀也皆不敢以舌尝
之以身当之何哉盖真知其能伤人也去恶者如是真知不患
卷三 第 3p035b 页 CK-KZ_JY241_03p035b.png
其不净矣人心本明只为物欲所蔽便昏了若知是物欲所蔽
便是明处紧紧著力主定今日去些明日去些忽生忽灭汝知
之乎知而能照则可不生不灭至于不生不灭则心定而性尽
矣今汝之气一出一入汝知之乎知而能依则可以不出不入
至于不出不入则气全而命立矣
白鬓老人曰今人论知行多云知易而行难殊不悟所知
者皆圣贤之枝叶皮肤耳真精髓真命脉曷尝容易知哉
人若真知必能真行其不能真行者仍是假知
行
知行原是合一之功常常保得知在便是能行若一刻不行便
卷三 第 3p036a 页 CK-KZ_JY241_03p036a.png
是一刻昏了君子以身体道凡身之所在即道之所在是故行
有行功立有立功坐有坐功睡有睡功随在无念随在是功凡
有行不来底只是知不真知理果真自然乐于循理故曰学不
厌知也若见理未真而勉强果行者意气能有几何至于意尽
气弛自当行不去了时当晚夕此君子晏息之时也随当收敛
神室抱一弗离因无世情缠绕亦无元妙道理乍同死人始可
谓之大休歇至于梦寝无颠倒而后见主敬之功迨至来朝此
君子日新之时也随当蚤起日求其所未至有人一已百人十
已千之志积日成月积月成𡻕不论三年五载而学不至于圣
人者未之有也瞬存息养功无间断于俄顷日就月将学有缉
卷三 第 3p036b 页 CK-KZ_JY241_03p036b.png
熙于光明或问天理如何全曰必得时时存养又问人欲如何
净曰只是日日消磨人皆有良知良能然良知贵致良能贵充
致而充之在于勤学好问而已矣吾人真性灵而最神念动即
飞不见其形若欲留之须察其宗机常在目宅安于心心常清
静神气归根久生至宝渐渐充盈周流上下遍体生春鍊己纯
熟对境忘情采取灵药用阳制阴养成圣胎号曰真人
白鬓老人曰常常保得住知便是行此一语非透重关者
不能道破至论晏息日新瞬存息养日就月将天理必时
时存养人欲当日日消磨尤为十二时中忘不得之注⬤
言
卷三 第 3p037a 页 CK-KZ_JY241_03p037a.png
圣贤言语都是实事依而行之可以修己可以治人凡看书必
要看通彻体认在自己身上才有得力处凡人之患在好言人
是非学道之患在好执己是予尝自警曰先年所学多知多能
近日所作或诗或文检点起来都是心病今急要去默而搜寻
天下治乱付诸罔闻人间是非置之不论憨憨傻傻兀兀腾腾
万物无有三际皆空尘缘断尽神气归根大道已了何必寻人
言言实践句句相应来日有限切莫因循
白鬓老人曰每见世人观书如韨中驰马大段落尚不能
分明而何敢叩其精细乎何敢望其领悟乎古人云书读
千遍其意方见吁一味匆忙虽涉猎五车何益
卷三 第 3p037b 页 CK-KZ_JY241_03p037b.png
省察
省察者省察我之心一日十二时几个时在内几个时在外如
是之久自有得力处昔有陈烈自察其心用黑白二色豆以记
之起一善念取一白豆置于盘中起一恶念取一黑豆置于盘
中初则黑多继则黑白相半久则白豆多于黑豆又久则纯是
白豆无一黑豆又久则白豆亦无如此拙法亦有可取者也省
察即是觉照克治即是改过存养即是主敬大道虽无修无證
尘情要日消日磨人只一个心要在内者是谁底心忽然走在
外边又是谁底心察得分明而后可以进修省察要细密克治
要果决存养要宽裕此三操功夫日日要用至于无功可用则
卷三 第 3p038a 页 CK-KZ_JY241_03p038a.png
成矣或谓不假施功顿超彼岸此在上智容或有之不敢谓人
皆可能也
白鬓老人曰此三操功夫即圣门口诀有志希贤希圣者
毋忽
敬
本性灵光无有生灭亦无增减虽锢蔽日久灵光一耀可以灭
千恶而生万善但保得灵光常在与圣人何殊或问如何保得
灵光常在必也敬乎惟敬则保得灵光常在戒慎恐惧固是敬
竞竞业业亦是敬敬则不生妄想不随昏住允矣存心之要修
己之法乎自古圣人以此传心今夫人正衣冠整思虑自然生
卷三 第 3p038b 页 CK-KZ_JY241_03p038b.png
敬敬只是主一主一则自无邪僻矣心者身之主也敬者心之
至也今人入庙而生敬者为有神像在上耳郤不思自己身中
有个真真底鬼神在𥚃面慢不知敬独何欤程明道曰某写字
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程伊川曰周先生说一者无欲
也寻常人如何便得无欲只在敬字上步步挨去执持得定只
如此下手用功时时惺惺莫令昏昧一二日便可见效规矩方
员之至也准绳平直之至也人而左规矩右准绳人之至也规
矩准绳者礼也礼以敬为本国无礼则贼盗起而丧其国身无
礼则情欲胜而丧其身
白鬓老人曰朱子解敬字谓主一无适诸事能主一则心
卷三 第 3p039a 页 CK-KZ_JY241_03p039a.png
专而神注游思妄念自不能起道家谓之抱元守一禅家
谓之不二法门
克治
圣人有言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夫损者损过以就中也损末
以还本也损人欲以还天理也凡百私欲必先克己克己如克
敌必先知敌所在而后可以进兵自治宜严如农夫之去草必
先去其根而后无复生之患省察如缚贼一时不可放松克治
如杀贼必须一刀两段攻人欲者必如此而后成功克治者去
其所本无也须知本来自无非克治而后无也存养者保其所
本有也须知本来固有非因存养而始有也
卷三 第 3p039b 页 CK-KZ_JY241_03p039b.png
白鬓老人曰初进步人必得如此克冶如此加工方是真
学道底人将来可望其成否则悠悠忽忽朝勤暮惰虽到
老来亦是涂中汉耳
止
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人心之所不能静者
皆欲牵之也夫人一身皆动惟背不动一身皆有欲惟背无欲
故文王教人当止心于背不获其身者忘我也忘我则生欲之
根绝矣是静而止也不见其人者是忘人也忘人则可欲之事
泯矣是动而止也程子曰人心必有止无止则随物是听何所
往而不妄也止有二义一是安住如此而不迁也一是断绝乎
卷三 第 3p040a 页 CK-KZ_JY241_03p040a.png
是而不复也二义相须入道之方也
白鬓老人曰不获其身是无我不见其人是无人可见文
王当日己有无我无人之垂教岂必待佛入中国而后有
无我无人之论哉
观
夫人起得身来终日营营绝不知此心去向或有知存者又多
用强制强制则反伤其心阴符经云火生于木祸发必尅者此
也人心至活而神当平其性顺其机以养之不令一毫放逸一
毫勉强一毫间断始可谓之养心之法矣孔子所谓止于至善
老之似或存释之观自在盖人之神在心而心之机在目目用
卷三 第 3p040b 页 CK-KZ_JY241_03p040b.png
在内而心即随之在内故曰观自在观即反观也自在者心自
在也人若反观之久不但心在而心竟定矣神气一定恍若初
醒真如天地交泰其妙有不可尽言者了心经曰吾从无量劫
来观心得道今夫日落室内此暗不知从何而来及点起灯时
此暗不知何处去了要知灯无逐暗之理暗无畏灯之情此有
彼无毫不费力灯可以喻觉照暗可以喻无明应观过去诸法
恍惚如梦现在诸法迅速如电未来诸法黑暗如漆又观世间
一切有为之法须臾变坏历劫以来受过无限苦恼宜速远离
行住坐卧皆应止观䨥行止是寂静观是惺惺或曰如何是明
心曰虚心是明心四相俱无万法皆空如何是见性曰率性是
卷三 第 3p041a 页 CK-KZ_JY241_03p041a.png
见性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白鬓老人曰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易曰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可见人之一心易放难收学问吃紧
处在此功夫下手处亦在此若能刻刻回光时时反照小
则见性明心大则成佛作祖了心经谓观心得道并非虚
语
存养
存养二字原不相离若不能存养个甚么存其心便是养其性
未发要存养己发要省察私意要克治克治毕又要存养三者
递相为用一刻不可间断存心非是用力把持只要清净寡欲
卷三 第 3p041b 页 CK-KZ_JY241_03p041b.png
便是存心须知此心觉即来不觉即去必如之何而能常觉常
不去乎只在熟之而己矣尝见养山禽非家中物也只为养底
熟了放之亦不肯去况心是我心中故物养之果熟岂尚有肯
去之理乎朱子曰涵养本原之功诚易间断然才觉间断便是
接续处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之自然接续打成一
片耳精气神得其所养而长者生失其所养而消者死试察一
日之间得其所养而长者几何失其所养而消者几何则生死
可以自知而无用卜为也学道之功要一日密似一日一时密
似一时久之自熟与道合一矣
白鬓老人曰人能反观则神气全归于内矣神气既归于
卷三 第 3p042a 页 CK-KZ_JY241_03p042a.png
内焉有不郤病延年之理乎邱祖语录中醇醇以此引人
入道其如不遵不信何○存养功夫难得熟熟则打成一
片在儒谓之即心即理在释谓之即心即佛在仙谓之与
道合真世之半途而废者总为心生心生功有间断吁熟
岂易言乎
戒
夫人自有生以来至于今日皆以情欲用事习染己深一旦求
得清静事非容易故必以持戒为先持戒者须净修三业三业
维何身口意是也不杀不盗不淫是净修身业无妄语无绮语
无两舌无恶口是净修口业除贪除嗔除邪念是净修意业视
卷三 第 3p042b 页 CK-KZ_JY241_03p042b.png
听言动如颜子之四勿是持戒之至也克伐怨欲如原宪之不
行是持戒之祖也子谓君子有三戒盖谓君子常存戒慎之心
一生不为血气所使也又谓君子有九思盖谓君子心常惺惺
不用持戒而自无不戒也楞严经曰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
生慧
白鬓老人曰净修三业是禅门之戒四勿九思是儒门之
戒初学之人不得不刻刻遵行到家之人不得不妆妆扫
郤
定
定性书曰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与其是内而非外不若内
卷三 第 3p043a 页 CK-KZ_JY241_03p043a.png
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无事则定尚何应物之为累
哉心本欲定不能定者念实累之矣若止念存心无所以乱此
心者而心自定矣云门曰初禅念住二禅息住三禅脉住四禅
灭尽入乎大定须知定中之道有三焉一曰天生定谓本性寂
然原自不动二曰修成定谓涵养纯粹自性澄彻三曰宇泰定
谓虚心顺理行所无事庄子曰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古之得道
者以恬淡养智智生而无以知为也将睡犹未睡世事无所知
身心寂不动便是三昧时在因谓之止观在果谓之定慧
白鬓老人曰两忘即颜子之坐忘也能到两忘何愁不定
慧
卷三 第 3p043b 页 CK-KZ_JY241_03p043b.png
语曰人心如水澄清之可照须眉但一挠之天地易位须知慧
中之道有三一曰人空慧谓了悟无生无我无人二曰法空慧
了诸阴诸法缘假非宝三日空空慧谓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
修定初者忽发神通或知宿命过去之事或知异日未来之事
或得他心智辨才无碍此无他我儒所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者此也学道至此多有贪著世间名利恭敬俱属有漏神气因
不能固多致尸解须急弃之有漏之法虚妄故也道德经云俗
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白鬓老人曰水澄可鉴须眉心澄可了生死澄到无我无
人处便是生死不相关之地鬼神窥不破之机故曰极乐
卷三 第 3p044a 页 CK-KZ_JY241_03p044a.png
世界
诚
一部中庸皆言诚也择善固执求诚之事也参赞位育至诚之
功也至诚之谓圣天道也存诚之谓贤人道也法天始能成人
尽人可以合天故曰及其成功一也天地之道惟诚故能生万
物帝王之道惟诚故能化万民圣贤之道惟诚可以备万善慎
独致曲是日用间求诚最紧要底功夫至诚可以动天地而格
鬼神盈天地间无处不见鬼神人虽不见鬼神未尝不见天地
夫鬼神者天地之灵天地者鬼神之迹君子畏天命即所以畏
鬼神也世之人敢为不善者只畏人知不畏天知畏人知者伪
卷三 第 3p044b 页 CK-KZ_JY241_03p044b.png
也小人也畏天知者诚也君子也
白鬓老人曰儒家去尽虚伪则为至诚至诚者圣人也道
家鍊尽阴私则为纯阳纯阳者真人也殊不知诚即真也
真即诚也昔人云天下无二道至人无两心诚哉是言
孝
孝也者百行之本万善之原也立身行道终身之孝也服劳奉
养一时之孝也古语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一举足一
开口一动念不敢忘父母无辱身丧心羞亲之失可谓孝矣我
尝曰天地全而生之人全而归之一举足一开口一动念不敢
违天地无辱身丧心逆理之失可谓仁矣父母者一家之天地
卷三 第 3p045a 页 CK-KZ_JY241_03p045a.png
也孝子事父母如事天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
不怨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人事天地当如事父母富贵利达
处之而不踰其则贫贱患难受之而不失其正或问曰父母既
没何以行其孝也曰子之身父母之遗体也谨守之而不失即
所以事父母也人之性天地之降衷也善养之而勿丧即所以
事天地也
白鬓老人曰人能成圣则人称其亲为圣父圣母人能成
仙则人称其亲为仙父仙母人能成佛则人称其亲为佛
公佛母人若庸碌一生吾不知人如何称其亲矣
德
卷三 第 3p045b 页 CK-KZ_JY241_03p045b.png
今世之人得道者鲜矣非道之难得也知之未真守之不固也
入德之功自知几始崇德之功自诚意始修德之功自迁善始
圣人有言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夫人之初谁非赤子哉惟能
去净习染还我赤子之初圣人之德如斯而己矣君臣父子夫
妇昆弟朋友此五者天下之达道也舍此五者而言道外道也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舍此三者而言德悖德也子曰据
于德据者固执之谓惟固执则一得永得而弗失之矣久则熟
熟则化而为仁矣
白鬓老人曰朱子曰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吾人
平日须当痛自检点果有真知乎果有真得乎总有所闻
卷三 第 3p046a 页 CK-KZ_JY241_03p046a.png
所见不过浮浮泛泛而已有则更当勉之无则自问安乎
仁
仁者人也人而不仁欲成真人无有是处吾谓儒之所谓仁即
佛之所谓舍利仙家之所谓金丹也心者仁之舍也仁者心之
主也但将此心打扫乾净随觉元气复来四肢百骸无不充畅
旋视万物同一自得之象故曰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为天
地生生之理具于人心谓之曰仁取其能生故也果核之实亦
谓之曰仁亦取其能生故也人何不将此生生之理而存养于
心哉吴临川曰仁者寿吾尝持此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
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厚重者寿言之简默者
卷三 第 3p046b 页 CK-KZ_JY241_03p046b.png
寿盖温和也慈良也宽宏也厚重也简默也皆仁之一端也其
寿也宜矣临川论有仁之一端而且能得寿若并五者而俱有
之其寿之长也不问而可知矣仁者乐山夫山之为物也亘古
不迁是凡物之有寿者莫山若也山能常静仁者常静静则神
凝气结精满形固岂有不寿者哉
白鬓老人曰颜子问仁孔子教之以克己复礼行乾之道
令其一刀两段即禅家所谓顿教也仲弓问仁孔子教之
以居敬行恕行坤之道令其循序渐进此禅家所谓渐教
也自阙里已用此法教人又何待南能北秀始有顿渐之
殊哉
卷三 第 3p047a 页 CK-KZ_JY241_03p047a.png
静
语曰圣人主静立人极夫极者人之大中也圣人主静非以静
为善而故主之也是万物无足以挠其心不求静而自静也今
之求静者未得真传皆曰紧锁心猿牢拴意马至于拴锁不住
遂谓此心终不可得而静也殊不思此不致知之过也致知则
明明则见天下之理都是停停当当底一毫私意著不得此所
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也外忘名利则身
安内忘思虑则心安人皆曰身安便是福我则曰心安便是道
慧可见达摩曰某心未安乞师与安摩曰将心来与汝安可曰
觅心了不可得摩曰我与汝安心竟温则曰三际求心心不有
卷三 第 3p047b 页 CK-KZ_JY241_03p047b.png
寸心觅妄妄原无妄原无处即菩提是则名为真得道告子之
不动心是不得勿求遗弃而不动后世枯槁之士皆告子之流
非见道者谁知其谬
白鬓老人曰人能内忘思虑外忘名利则主静工夫不待
言矣若思虑未除名利未断纵静片时焉能长久把持与
自然看破与未破毫釐之分天壤之异
乐
乐莫乐于得道一日学道一日快活日日学道日日快活终身
学道终身快活学道原是安乐法门是以圣人学而不厌周茂
叔教二程氏寻孔颜乐处是乐也在各人身中反寻之而自足
卷三 第 3p048a 页 CK-KZ_JY241_03p048a.png
孟子谓君子有三乐一曰天伦之乐二曰性分之乐三曰名教
之乐其乐在天与人者我不得而必之其乐在我者胡不自尽
焉今夫人有不为人役者乎有不为物役者乎有不为形役者
乎人必去此三役则可与之言乐矣尝见芒芒之人筋出力尽
但得放下便觉快乐学道之士若能放下其乐倍于世人万万
矣先年予当盛暑远行见老者坐于凉树之下以为极乐矣予
今閒暇坐于凉树之下不见乐处何哉先年以劳视逸故若是
耳意者贫之视富贱之视贵皆若是乎为人只可素其位而行
故能无入而不自得焉凡有愿外之心俱属无益一切扳缘业
债是非罪过皆由此愿外之一念起可不慎哉
卷三 第 3p048b 页 CK-KZ_JY241_03p048b.png
白鬓老人曰学道为安乐法门人多目之为苦名利是极
苦之事人反视之为乐慧眼与肉眼原该有如此之异
太极
太极者两仪之祖也两仪者天地之祖也天地者万物之祖也
用祖气以修身则固取祖气以书符则灵太极在吾人是谓元
牝乃真精妙合自然而成是神气之根而性命之窍也大要观
天之道执地之行二者尽之矣一阴一阳两者配合天地之道
也日月运行昼夜交光天地之行也故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
其中矣易谓坎离是也圣人知其如此故以乾坤为鼎器以乌
兔为药物其中消息盈虚之数则又准之以火候阴符经曰日
卷三 第 3p049a 页 CK-KZ_JY241_03p049a.png
月有数大小有定神明出焉圣功生焉总而言之盗机逆用尽
之矣天地既判日月运行照耀交光而造化生焉日月者天地
阴阳之精神也于卦为坎离离中之阴是谓乌精坎中之阳是
谓兔髓丹法以乌兔为药物不过识五脏之精盗其机而逆用
之耳是药物也生产有时节采取有铢两颠倒有法度其要在
于月出庚初铅生癸后日月交光阴阳和气自然而成故丹之
为字象日月或问何谓金液还丹曰以其既失而复得谓之还
以其采取水中之金合以己汞而成谓之金液
白鬓老人曰太极在天为理在人为性两仪在天为气在
人为命其实理外无气气外无理可见性命并非在两处
卷三 第 3p049b 页 CK-KZ_JY241_03p049b.png
修性即所以养命犹实腹即所以虚心也
中
古圣相传只是一个中字不偏不倚中之体也无过不及中之
用也尧曰允执厥中夫执中兼动静而言也静则执此中以存
心动则执此中以应事允者信也有因时随事自然执中无一
毫勉强间断之意舜曰惟精惟一灼见元微曰精始终不二曰
一言人必有惟精之见惟一之守而后可以执中允字内己该
此意恐人不解故益明言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有念人心也
无念道心也言人心易炽而道心亦易湮没也此言危微之机
以惕人欲人之慎于执中也李延平危坐终日以验夫喜怒哀
卷三 第 3p050a 页 CK-KZ_JY241_03p050a.png
乐未发以前气象何如而求所谓中也如是者久之而知天下
之大本真在乎是也故曰学问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验天
理若见人欲之私皆消退矣李清庵曰此中非中外之中非四
方之中又非在中之中念头不起处是也易曰圣人以此洗心
退藏于密
白鬓老人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清庵此语可谓画龙点
睛之手延平先生终日危坐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以前
气象正是允执厥中日久功深则人欲变为天理功夫全
在洗心退藏
学圣
卷三 第 3p050b 页 CK-KZ_JY241_03p050b.png
古人有言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天生底圣人汤武是学
成底圣人老君曰我非圣人学而能之或问周茂叔曰圣可学
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
虚而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
乎学道便是学圣人道我固有不从外来圣非绝德可学而至
吾人之性与圣人同能尽其性便是圣人学举业者能中举人
人皆知之学圣人者能至圣人胡不知也吾夫子信己可以为
圣人故学而不厌见世人皆可为圣人故诲人不倦欲以圣人
之道化天下故周流列国欲以圣人之道教后世故删述六经
儒者之所谓圣即僧道之所谓仙佛也佛者觉也仙者仙也此
卷三 第 3p051a 页 CK-KZ_JY241_03p051a.png
古时来命名之义也予想佛一字更有说焉佛字从人从弗弗
者不也有不为人欲之义焉人而能为人之所不为则可以成
佛矣仙字从人从山山者静也有常定常静之义焉人能如山
则可以成仙矣放下便是佛提起就成仙如何能作圣惟一无
二三看来儒释道皆以无欲而成彼有所贪而为之者百无一
成或问欲学圣人其如习气难除何曰惟不肯除是以说难若
肯除之刻下即休何也一切习气皆是虚妄心迷似有心悟则
无非悟始无本来无故
白鬓老人曰道我固有不从外来圣非绝德可学而至此
四语可以开圣门之堂奥长学者之精神孟子生于孔子
卷三 第 3p051b 页 CK-KZ_JY241_03p051b.png
百年之后愿学孔子所以至今人称孔孟
坎离
或问易有八卦求道之人多言坎离何也曰乾阳坤阴南北相
对此先天之体也乾阳一动便是觅风故乾之中爻直八坤中
而止则乾成离坤成坎矣夫南北者天地之两枢也先天卦位
本乾坤所居今退处于无用之地而以坎离代之则后天之用
行矣坎之真气化而为铅即天一所生之水也离之真精化而
为汞即地二所生之火也故男得其精用精者化故顺而成人
女得其气用气者昌故逆而成仙以先天未扰之真铅制后天
积久之真汞则相爱相恋如夫妇子母之不忍离皆自然而然
卷三 第 3p052a 页 CK-KZ_JY241_03p052a.png
有不知其所以然者离为日日秉阳精而离之中爻却是阴是
阴藏于阳之宅也其在人也少阴之数八男子得之故二八而
真精通少阳之数七女子得之故二七而天癸至岂非阳得阴
数阴得阳数而互藏之义因以见之哉故人欲求道必得坎中
阳爻复入离之中爻然后可以复乾象而还大道也且夫阴中
之阳以动为主故取坎之期惟慎其动阳中之阴以静为主故
填离之后致养于静
白鬓老人曰用精者化世人皆知用气者昌人皆不知以
先天未扰之真铅制后天积久之真汞此二语泄一部悟
真篇之秘得诀者自知取坎之期惟慎其动填离之后致
卷三 第 3p052b 页 CK-KZ_JY241_03p052b.png
养于静尤为要紧口诀
开关
人身之中有任督二脉当其在胞胎中其脉常运未尝间断神
气混合以通先天及其胎分蒂绝其脉遂分而为二任脉主阴
起于承浆而终于长强督脉主阳起于会阴而终于人中阴阳
不交前后间断泥丸不能与丹田相通丹田之气不能与尾闾
直透关窍不通化机无本以禀气之浅深为寿命之修短自其
生之时已定其死之日矣古先达人得跻长生者盖有周天升
降河车运转之法使二脉相接循还无端三关开通周流不滞
其诀于子前午后盘膝端坐四门外闭两目内观湛若止水寂
卷三 第 3p053a 页 CK-KZ_JY241_03p053a.png
如空室未来不想既往不思心不生灭气不出入调息良久注
想丹田守气勿散才觉丹田气动即将鼻息紧闭下腹微胁以
意气通尾闾尾闾通即将谷道轻提舌拄上腭用意升提徐徐
运上泥丸泥丸气达是谓还精补脑少焉化为甘露从鹊桥而
下即将舌放自然会咽开通用意轻轻送归元海此为一度如
此三百六十为一周天行之日久自然气机流转骨节疏通三
关渐开二脉寻后泛曹溪路有感即通入众妙门元精不走了
此一节即可长生至于抱元契虚脱胎神化别有妙乘实从此
权舆也
白鬓老人曰调息功久一旦伏住后天之气积气开关自
卷三 第 3p053b 页 CK-KZ_JY241_03p053b.png
然反回先天路径所谓寻著来时路也
就正
孔圣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
正焉君子心专力勤可谓学得其宗矣犹必就正有道者非过
谦也是求益也真有见夫天下之道理无穷一人之学问有限
是故大舜圣人也犹必好问而好察迩言舍已从人乐取于人
以为善颜子大贤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
虚自古以来圣不自圣所以成其为圣贤不自贤所以成其为
贤今人不然自称遇师而不察师之真伪自称闻道而不察道
之浅深语入旁门盲修瞎鍊终无一成彼认假为真执迷不悟
卷三 第 3p054a 页 CK-KZ_JY241_03p054a.png
即有怜其误而告之以正道者彼亦不信也易曰一阴一阳之
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今世诸家谈道者皆
仁智之见求其本末兼该上下俱尽性命双修道明德立必待
笃好之士常怀就正之心者始可与言道也己有道之士可以
成己成物可以泛应曲当譬如洪钟大叩大鸣小叩小鸣不叩
不鸣不叩而鸣则人以为怪钟矣叩之不鸣则人以为废钟矣
故有道之士因人而施不至失人亦不至于失言也或问而今
世上纵有慕道之士其如有道者之难遇何曰世上经书皆有
道之所留也就经书而就正者但得不悖其教我者不亦多乎
白鬓老人曰就有道而正焉非己有道焉能知人之有道
卷三 第 3p054b 页 CK-KZ_JY241_03p054b.png
况道有大小之不同邪正之迥异已有正方知人之正已
无邪方明人之邪若一味皂白不分逢人求教其不入于
旁门外道者鲜矣
卷三 第 3p055a 页 CK-KZ_JY241_03p055a.png
养真集跋
余尝谓大修行人必得学禅家参悟用道家功夫敦儒家品行
其故何也人不学禅家参悟则心性不能明彻不用道家功夫
则神气不能相抱不敦儒家品行则必至好奇尚怪惊世骇俗
而后己是本欲学仙学佛反成魔王妖𡾹试看古今来得正道
而修成者固多入旁门而丧身失命者亦复不少故邱祖云试
叩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空老又云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误
〓几多年少吁世有躬行深造者必能默契余言
丁未花朝日白鬓老人再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