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宗-宋-真德秀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355-034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章正宗卷十二    宋 真德秀 编

  李寻说王根论灾异(寻好洪范灾异帝舅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
军厚遇寻是时多灾异根辅政数虚已问寻寻见汉家有中衰阸会之象其意以为且有洪水
为灾乃说根云云)

  书云天聪明盖言紫宫极枢通位帝纪(孟康曰紫宫天之北宫也极天
之北极星也枢是其回转者也天文志曰天极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一天皇大帝也与通极为一体故曰
通位帝纪也)太微四门广开大道(孟康曰太微天之南宫也四门太微之四门也)五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355-0340b.png
经六纬尊术显士(孟康曰六纬五经与乐纬也张晏曰六纬五经就孝经纬也师古曰六纬
者五经之纬及乐纬也孟说是也)翼张舒布烛临四海(张晏曰翼二十八星十八度舒
布张广也翼翅夹张故言也)
少微处士为比为辅(孟康曰少微四星在太微西主处士
儒学之官为太微辅佐也)
故次帝廷女宫在后(孟康曰言少微四星在太微次太微为天
帝廷女宫谓轩辕星也)
圣人承天贤贤易色取法于此(师古曰贤贤尊上贤
人易色轻略于色不贵之也易弋二反)
天官上相上将皆颛面正朝(孟康曰朝
太微宫垣也西垣为上将东垣为上相各专一面而正天之朝事也)忧责甚重要在得人
得人之效成败之机不可不勉也昔秦穆公说諓諓之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355-0341a.png
言任仡仡之勇身受大辱社稷几亡悔过自责思惟黄
发任用百里奚卒伯西域德列王道二者祸福如此可
不慎哉夫士者国家之大宝功名之本也将军一门九
侯二十朱轮汉兴已来臣子贵盛未尝至此夫物盛必
衰自然之理唯有贤友彊辅庶几可以保身命全子孙
安国家书曰历象日月星辰此言仰视天文俯察地理
观日月消息候星辰行伍揆山川变动参人民繇俗(师古
曰繇读与谣同繇俗者谓若童谣及舆人之诵)以制法度考祸福举错悖逆咎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355-0341b.png
败将至徵兆为之先见明君恐惧修正侧身博问转祸
为福不可救者即蓄备以待之故社稷亡忧窃见往者
赤黄四塞地气大发动土竭民天下扰乱之徵也彗星
争明(张晏曰与日月争明)庶雄为桀大寇之引也(师古曰将引致大寇也)
二者已颇效矣城中讹言大水奔走上城朝廷惊骇女
孽入宫(应劭曰谓小女陈持弓也)此独未效间者重以水泉涌溢旁
宫阙仍出(师古曰旁附也仍频也)月太白入东井犯积水缺天渊
(孟康曰积水一星在北河北天渊十星在北斗星东南缺者拂其角而过之也)日数湛于极阳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355-0341c.png
之色(张晏曰众阳之宗故为极阳也色宜明耀而无光也)羽气乘宫(孟康曰天文志曰西方为
羽羽少阴之位少阴臣气乘于君也晋灼曰羽北方水也水阴为臣宫中央土也土为君今水乘土言臣气胜
于君也)起风积雪又错以山崩地动河不用其道(师古曰错杂也
言河徙流不从故道也)
盛冬雷雹潜龙为孽(孟康曰黑龙冬见张晏曰五行传曰龙见
井中幽囚之象也)
继以陨星流彗维填上见(孟康曰有地维星有四填星皆妖星
也晋灼曰天文志四填星出四隅去地可四丈地维藏光亦出四隅去地可二丈若月始出所见下有乱者亡
有德者昌)日蚀有背乡(师古曰背步内反乡读曰向)此亦高下易居洪水
之徵也不忧不改洪水乃欲荡涤流彗乃欲埽除改之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355-0341d.png
则有年亡期(师古曰言可延期得禳灾)故属者颇有变改小贬邪猾
(师古曰属者谓近时也)日月光精时雨气应(师古曰精谓光明也)此皇天右
汉亡已也何况致大改之宜急博求幽隐拔擢天士任
以大职(李奇曰天士知天道者也)诸阘茸佞谄抱虚求进及用残贼
酷虐闻者若此之徒皆嫉善憎忠坏天文败地理涌趯
邪阴湛溺大阳(师古曰趯字与跃同湛读曰沈)为主结怨于民宜以时
废退不当得居位诚必行之凶灾销灭子孙之福不旋
日而至政治感阴阳犹铁炭之低卬见效可信者也(孟康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355-0342a.png
曰天文志云县土炭也以铁易土耳先冬夏至县铁炭于衡各一端令适停冬阳气至炭卬而铁低夏阴气至
炭低而铁卬以此候二至也)及诸蓄水连泉务通利之修旧堤防省
池泽税以助损邪阴之盛案行事考变易讹言之效未
尝不至请徵韩放(服虔曰姓名也晓水)掾周敞王望可与图之(根于
是荐寻)

  韩愈上宰相第三书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閤下愈
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355-0342b.png
一沭三捉其发(辅相下或有也字其急或无其字捉或作握)当是时天下之
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奸下方有人字
无欺字非是)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
已宾贡(之在或无之字)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
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
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徵嘉
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
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355-0342c.png
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
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
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
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
天下之心(托周公疑此周公字当是国字意下方有以字)如周公之心设使其
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
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捉发为勤而
止哉惟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355-0342d.png
衰今閤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
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方无佞欺字)四海岂尽无虞九夷
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
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
脩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
岂尽得宜休徵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
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
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至比或作如比)今虽不能如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355-0343a.png
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
宜默默而已也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馀日或作日馀)书再上
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
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閤下其亦察之(或无此六字)古之士
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
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
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之鲁之齐之下或并有于字则去之宋方无则
字)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355-0343b.png
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道下一有也字)
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
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
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不得上或有恐字)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威尊或作尊威无已方作无文非是)愈再拜(按公三上宰相
书今独取此以其论周公之待士反复委折可为作文之法故耳然以公之贤而急于仕进如此亦可惜也)

  上张仆射论辰入酉出书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355-0343c.png
  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馀
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
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当时以初受命不
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
能也(愈下或无之字)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
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
是则安得而不言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
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夜归其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355-0343d.png
所取者犹在也(或无将字与其字所取下亦无者字)下之事上不一其事
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
能不彊使为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
于下矣(或作也)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诸本皆如此阁本二教字并作命方以杭
蜀所教作受命所受教作所以受命云考孟子上语当作受命 今按依孟子则上语不当有受字下语不当
有以字而二命字木皆作教童而习者皆能知之不知方氏何据而云考孟子上语当作受命也)今之
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355-0344a.png
其直已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已而行
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
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
事也可以此言进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若宽假
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寅而入尽辰而退
申而入终酉而退(终方作中)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天下之人
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
事之待士以礼如此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355-0344b.png
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
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韩愈之不谄屈于
富贵之人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则
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则上或有苟如此三字)若使随行而入逐
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已天下之人闻执
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已
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虽日受
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355-0344c.png
下曰知已知已则未也(或无复出知已二字)伏惟哀其所不足矜
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上张仆射论击毬书

  以击毬事谏执事者多矣谏者不休执事不止此非为
其乐不可舍其諌不足听故哉(閤杭蜀本如此而方从诸本哉作也今以下两
句推之作哉近是盖此非至故哉十五字当作一句读之乃得其意或者又云哉字恐是邪字声讹为也今作
邪字读之文理尤顺)谏不足听者辞不足感心也乐不可舍者患
不能切身也今之言毬之害者必曰有危堕之忧有激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355-0344d.png
射之虞(堕或作隋下同)小者伤面目大者残形躯执事闻之若
不闻者其意必曰进若习熟则无危堕之忧避能便捷
则免激射之虞小何伤于面目大何累于形躯者哉愈
今所言皆不在此其指要非以他事外物牵引相比也
特以击毬之间之事明之耳马之与人情性殊异至于
筋骸之相束血气之相持安佚则适劳顿则疲者同也
乘之有道步骤折中少必无疾老必后衰及以之驰毬
于场荡摇其心腑振挠其骨筋(或作筋骨)气不及出入走不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355-0345a.png
及回旋远者三四年近者一二年无全马矣然则毬之
害于人也决矣(诸本皆如此方以杭本决下无矣字○今按上句有矣字此句亦须有矣字语
势方杀杭本只是偶然脱漏不谓后人信之过甚而使韩公为是歇后不了之语也今当以诸本为正)凡
五藏之系络甚微坐立必悬垂于胸臆之间而以之颠
顿驰骋呜呼其危哉(臆或作腹)春秋传曰夫有尤物足以移
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虽岂弟君子神明所扶持然广
虑之深思之亦养寿命之一端也

  与鄂州柳中丞书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355-0345b.png
  淮右残孽尚守巢窟环寇之师殆且十万瞋目语难(方云
此用庄子语)自以为武人不肯循法度颉颃作气势窃爵位
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属也不闻有一人援桴鼓誓众
而前者但日令走马来求赏给助寇为声势而已閤下
书生也诗书礼乐是习仁义是修法度是束一旦去文
就武鼓三军而进之陈师鞠旅亲与为辛苦慷慨感激
同食下卒将二州之牧以壮士气斩所乘马以祭踶死
之士虽古名将何以加兹此由天资忠孝郁于中而大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355-0345c.png
作于外动皆中于机会以取胜于当世而为戎臣师岂
常习于威暴之事而乐其斗战之危也哉愈诚怯弱不
适于用听于下风窃自增气誇于中朝稠人广众会集
之中所以羞武夫之颜令议者知将国兵而为人之司
命者不在彼而在此也临敌重慎诫轻出入良用自爱
以副见慕之徒之心而果为国立大功也幸甚幸甚不
宣愈再拜

  又与鄂州柳中丞书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355-0345d.png
  愈愚不能量事势可否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顿三州
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凶竖煦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
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出死力以抗逆明诏战天下之
兵乘机逐利四出侵暴屠烧县邑贼杀不辜环其地数
千里莫不被其毒洛汝襄荆许颍淮江为之骚然丞相
公卿士大夫劳于图议握兵之将熊罴貙虎之士畏懦
䠞蹜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独阁下奋然率先扬兵
界上将二州之守亲出入行间与士卒均辛苦生其气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355-0346a.png
势见将军之锋颖凛然有向敌之意用儒雅文字章句
之业取先天下武夫关其口而夺之气愚初闻时方食
不觉弃匕箸起立岂以为閤下真能引孤军单进与死
寇角逐争一旦侥倖之利哉就令如是亦不足贵其所
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是以前
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夫一众人心力
耳目使所至如时雨三代用师不出是道閤下果能充
其言继之以无倦得形便之地甲兵足用虽国家故所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355-0346b.png
失地旬岁可坐而得况此小寇安足置齿牙间勉而卒
之以俟其至幸甚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羁旅离别之思
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本军有馈饷烦费之难地主多
姑息形迹之患急之则怨缓之则不用命浮寄孤悬形
势销弱又与贼不相谙委临敌恐骇难以有功若召募
土人必得豪勇与贼相熟知其气力所极无望风之惊
爱护乡里勇于自战徵兵满万不如召募数千閤下以
为何如傥可上闻行之否计已与裴中丞相见行营事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355-0346c.png
宜不惜时赐示及幸甚不宣愈再拜

  右先汉以后诸臣论说之辞

  议论八

  董仲舒论春秋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
之董生(服虔曰仲舒也)周道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
壅之孔子知时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
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355-0346d.png
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
也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经纪别嫌疑明是
非定犹与(师古曰与读曰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
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
行故长于变化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
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
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
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355-0347a.png
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
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
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差以毫氂谬以千里故
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渐久矣有国者不
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
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
知其权为人君父者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355-0347b.png
之名为人臣子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诛死之
罪其实皆以善为之而不知其义被之空言不敢辞夫
不通礼义之指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
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
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大过予之受而不
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按太史公六家要指曰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
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
详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然其叙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1355-0347c.png
叙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偏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
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
精神专一动合无形澹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
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臣和主先臣随如此则
主劳而臣佚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黜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神形蚤衰欲与天地长
久非所闻也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
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纪纲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夫儒者
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䆒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1355-0347d.png
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墨者亦上尧舜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棌
椽不斲饭土簋歠土铏粝梁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
以此为万民率故天下共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也要曰彊本节用则
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不能废也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壹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
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踰越虽百家不能改也名家
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剸决于名时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
察也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
之情不为物先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兴舍故曰圣人不巧时变是守虚者道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1355-0348a.png
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之谓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言不听奸乃
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
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由此观之
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按仲舒此论见于太史公自叙其学
粹矣太史公曰余闻之董生则迁与仲舒盖尝游从而讲论也六家要指史谈实论之而迁述焉其说曰太史
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悯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云然其所论乃列儒者于阴阳墨者名
法道家之间是谓儒者特六家之一尔而不知儒者之道无所不该五者之所长儒者皆有之而其短者则吾
道之所弃也盖谈之学本于黄老故其论如此班固讥之曰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讵不信夫其后刘歆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1355-0348b.png
又序诸子于六家之外益纵横杂农三家而为九焉且谓其言虽殊譬如水火相灭亦相生仁义相反而皆相
成也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夫仁义本非二道未有薄于仁而
厚于义未有厚于义而薄于仁者何相反之有若黄老之清净寂灭法之惨刻名之苛绕墨之二本纵横之谲
诳其于儒者之道犹白黑异色南北殊涂也又何相成之有歆之失其源盖自谈始故今黜之不使与于正宗
之列而独剟取仲舒之论云)

  对江都王论三仁(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王问曰粤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
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粤有三仁仲舒对)

  曰臣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1355-0348c.png
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
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由此言
之粤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伯为其先诈
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
也五伯比于它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珷玞之与美玉
(应劭曰珷玞石而似玉者也)王曰善(程正公颐曰此董生所以度越诸子)

  徐干法象论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1355-0348d.png
  夫法象立所以为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猊慎威仪
是故先王制之礼也为冕服采章以旌之为佩玉鸣璜
以声之欲其尊也欲其庄也焉可以懈慢也容猊者人
之符表也容猊正故性情治性情治故仁义存仁义存
故盛德著故可以为法象斯谓之君子矣君子者无尺
土之封而民尊之无刑罚之威而民畏之无羽籥之乐
而民乐之无爵禄之赏而民怀之其所以致之者一也
故孔子曰君子威而不猛泰而不骄诗云敬慎威仪惟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1355-0349a.png
民之则若夫惰其威仪玩其瞻视忽其辞令而望民之
则我者未之有也莫之则者必慢之者至矣小人见慢
也而致怨乎人患已之卑而不思其所以焉哀哉故书
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人性之所简也存乎
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也孤
独者见之端也胡可简也胡可忽也是故君子敬孤独
而慎幽微虽在隐蔽鬼神不得见其隙耳诗云肃肃兔
罝施于中林处独之谓也又有颠沛而不可乱者则成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1355-0349b.png
王季路其人也昔成王将崩体被冕服然后发顾命之
辞季路遭乱正冠结缨而后死白刃之难夫以弥留之
困白刃之难犹不忘敬况于游宴乎故诗曰就其深矣
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言必济也君子者无戏
谑之言言必有防无戏谑之行行必有检言必有防行
必有检故虽妻妾不得而黩也虽朋友不得而狎也是
以不愠怒而教行于闺门不谏论而风声纪乎乡党传
称大人正已而物正者盖此之谓也以匹夫之居犹然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1355-0349c.png
况得志而行于天下乎唐尧之帝允恭克让而光被四
表成汤不敢怠遑而奄有九域文王祗畏而造彼区夏
易曰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言下观而化也祸败之所
由也则有媟慢以为阶可无慎乎昔宋闵碎首于棋局
陈灵被矢于戏言阎邴造逆于相诟子公生弑于尝鼋
是故君子居身也谦在敌也让临下也庄事上也敬四
者备而怨咎不作福禄从之诗云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神之听之式榖以女君子之交人也欢而不媟和而不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1355-0349d.png
同好而不佞诈学而不虚行易亲而难媚多恕而寡非
故其绝交误弗畔书曰慎始而敬终以不困夫礼也者
人之急也可终身思而不可须臾忘也须臾离则慆慢
之行臻焉须臾忘则慆慢之心生焉况无礼而可以终
始乎夫礼也者敬之经也敬也者礼之情也无敬无以
行礼无礼无以节敬道不偏废相须而成是能尽敬以
从礼者谓之成人过则生乱乱则灾及其身昔晋惠公
以慢瑞无嗣文公以肃命典国郤犨以傲享徵亡冀缺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1355-0350a.png
以敬妻受服子围以大明招乱薳罢以既醉保禄良霄
以鹑衣丧家子展以草虫昌族君子感凶怀之如彼见
吉德之如此故立以磬折坐必抱鼓周旋中规折旋中
矩视不离于结禬之间言不越乎表著之位声气可听
精神可爱俯仰可宗揖让可贵作事有方动静有常帅
礼不荒故为万夫之望也(南丰曾氏序曰干字伟长北海人生于汉魏之间魏文帝
称干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而先贤行状亦称干笃行体道不眈世荣魏太祖特旌命之辞疾不就
后以为上艾长又以疾不行盖汉承周衰及秦灭学之馀百氏杂家与圣人之道并传学者罕能观于道德之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1355-0350b.png
要而不牵于俗儒之说至于治心养性去就语默之际能不悖于理者固希矣况至于魏之浊世哉干能独考
六艺惟仲尼孟轲之旨述而论之求其辞时若有小失者要其归不合于道者少矣其所得于内者又能信而
充之逡巡浊世有去就显晦之大节臣始读其书察其意而贤之因其书以求其为人又知其行之可贤也惜
其有补于世而识之者少盖迹其言行之所至而以世俗好恶观之彼恶足以知其意哉○愚按干中论二十
篇文选以其澹泊无华皆不之取故世不复知有此书今取而读之信乎如曾氏之评也治学篇曰民之初载
其矇未袪譬如宵在玄室所求不获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学者心之白日也又曰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如
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又曰学者所以揔群道也群道统乎已心群言一乎已口惟所用
之故出则元亨处则利贞又曰夫独思则滞而不通独为则困而不就人心必有因焉必有寤焉如火得风而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1355-0350c.png
炎炽水赴下而流速故太昊观天地而画八卦燧人察辰心而钻火帝轩聆凤鸣而调律仓颉视鸟迹而作书
斯大圣之学矣贤者不能学于远乃学于近故圣人为师修本篇曰君子之向道也止则隅坐行则参乘上悬
乎冠緌下系乎带佩昼与之游夜与之休此之谓日新又曰故君子修德始乎羁丱终乎鲐背创乎夷原成乎
乔岳易曰升元亨云云积小致大之谓也小人朝为而夕求其成坐施而立望其反行一日之善而求终身之
誉誉不至则曰善无益虚道篇曰目也者能远察天际而不能近见其背心亦如之君子诚知心之似目也是
故务鉴于人以观得失故视不过垣墙之里而见邦国之表听不过阈臬之内而闻千里之外贵验篇曰水之
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
谁其疑我哉又曰伊尹放太甲展季覆寒女商鲁之民不称淫篡焉何则积之于素也又曰小人耻其面之不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1355-0350d.png
如子都君子耻其行之不如舜禹干之议论大略如此序者称其深美荀卿之为人今观其所著醇矣而不能
无疵是亦荀卿之比也法象一篇颛以敬为主盖秦汉以后儒者论著少有及之者故录其全文于此云)

  韩愈原道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
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子下或有有字)老子之小仁
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
小也(非天下或有之字下小字方作罪云尸子曰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今按韩公未必用尸子语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1355-0351a.png
正使用之作罪亦非文意)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
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
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
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
之也一人之私言也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
佛于晋魏梁隋之间(或无黄字晋魏梁隋诸本作晋宋齐梁魏隋文苑作晋梁魏隋蜀本
作魏晋宋梁齐方以閤杭本云南举晋梁北举魏隋也)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
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墨下诸本有不入于墨则入于老二语)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1355-0351b.png
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
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
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
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
云尔(诸本尝下有师之字)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
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
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
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1355-0351c.png
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
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古之
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
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
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
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通方作同)
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
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壹郁为之政以率其怠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1355-0351d.png
勌为之刑以锄其强梗(壹或作湮或作堙方云按史记贾谊传独堙郁其谁语汉书作
壹郁壹当作㚃集韵音咽㚃郁不得泄也平入声通用湮与㚃亦音义同也作壹字则非○今按字书壹㚃吉
凶在㚃中不得泄也即今之氤氲字壹湮古盖通用故汉书但作壹耳)相欺也为之符玺
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方无权衡
字非是)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
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剖或作掊)呜呼其亦不思
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
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是故君者出令者也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1355-0352a.png
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
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
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
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
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
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
公孔子也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名下或有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1355-0352b.png
虽字)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殊其所以为智一也
(事下或有虽字)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
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
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
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
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
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1355-0352c.png
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
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诗
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进上有夷而字)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
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夫所谓先王
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
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
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
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1355-0352d.png
(文或作书或作教果蔬或作蔬果)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
以之为已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
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
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
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
也(何上方无也字○今按曰斯道也何道也是问词而曰斯吾所谓道也以下乃答语也斯道也何道也或
作斯何道也斯吾所谓道也或作斯道也吾所谓之道也又或无所谓字皆非是)尧以是传之
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1355-0353a.png
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
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
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何而方作何其○今按此句复是问词其下乃荅语)曰不塞
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
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程正公曰
退之晚年为文所得处甚多学本是修德有德然后有言退之因学文日求其所未至遂有所得如云轲死不
得其传似此言语非蹈袭前人非凿空撰出必有所见若无所得不知言所传者何事又曰韩愈亦近世豪杰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1355-0353b.png
之士如原道中语言虽有病然自孟子以后能将许大见识寻求者才见此人又曰孟子而后却只有原道一
篇大意尽近理又曰原道云孟氏醇乎醇又曰荀杨择不精语不详若不是他见得岂千馀年后便能断得如
此分明也又曰韩文不可漫观晚年所见尤高朱文公曰自古罕有人说得端的惟退之原道庶几近之或问
杨子韩子优劣曰各有长处韩公见得大意已分明如原道不易得也杨子之学似本于老氏如清净渊嘿之
语皆是韩公纲领正却无他近老氏底说话又曰原道中说得仁义道德极好问定名虚位之说如何曰后人
多讥议之某谓如此亦无害盖此仁也此义也便是定名此仁之道仁之德义之道义之德则道德乃揔名乃
虚位也且须知他此语为老子说老氏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原道云吾
之所谓道德合仁与义言之也须知此意方看得程朱二先生有取于原道者如此惟发端二语则程子尝曰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1355-0353c.png
仁是性爱是情岂可专以爱为仁退之言博爱之谓仁非也仁者固博爱然便以爱为仁则不可而朱子亦曰
韩愈云云是指情为性又曰仁义皆当以体言若曰博爱曰行而宜之则皆用矣又曰以博爱为仁则未博爱
之前将非仁乎问由是而之马之谓道曰此是说行底非是说道体问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曰此是说行
道而有得于身者非是说自然得之于天者也学者即二先生之说而参玩之则此篇大指瞭然于胸中矣)

  原性(朱文公曰与兵部李侍郎书所谓旧文一卷扶树教道有所明白者疑即此诸篇也)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
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
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1355-0353d.png
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
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方以閤杭蜀本云礼信去仁为近诸本多
作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今按方本以五行相生之序而言诸本以四方相对一位居中而言理皆可通
但窃意诸本语陈而韩公亦颇尚异恐方本或得之)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
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
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
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
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1355-0354a.png
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
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
性视其品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
之性恶杨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
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
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与诸本多作欤善恶下又有欤字○
今按二与字皆当读如字而为句首犹言及也作欤而为句绝者皆非左传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
弗害皆取忧之道也语势亦相似)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1355-0354b.png
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
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
性果善乎(或无大字)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
岐岐然嶷嶷然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
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不忧上或无母字)尧之朱舜之
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叟之舜鲧之
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圣下或有人字
属上句)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1355-0354c.png
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
(终上或无其字)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
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教方作学)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性下或有情字)曰今之言者
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言也者或无也
字○今按此篇之言过荀杨远甚其言五性尤善但三品之说太拘又不知性之本善而其所以或善或恶者
由其禀气之不同为未尽耳又语录曰韩子此言已见大意又曰韩子以仁义礼智言性以喜怒哀乐言情盖
愈于诸子然所分三品却只说得气不曾说得性)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1355-0354d.png
  原毁

  古之君子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
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
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已曰彼人也予人
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
其如舜者(早或作蚤)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
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已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1355-0355a.png
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
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身或作已)其于人也曰彼人也
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善方作有非是)
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䆒其旧(责或作取)恐恐然惟惧
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
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
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不上或有是字)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1355-0355b.png
也详其待已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
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
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
待其身者已廉乎(其身或作于已)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
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
䆒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
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
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已也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1355-0355c.png
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
若是彊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
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
其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彊者
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
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矣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1355-0355d.png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读荀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
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
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
亦圣人之徒欤(雄下或有也字)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
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纷纷籍籍相乱六经与百家之
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1355-0356a.png
者孟轲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及得荀氏书于是又
知有荀氏者也考其辞时若不粹要其归与孔子异者
鲜矣抑犹在轲雄之间乎(时下或有有字不下或有醇字抑下或有其字)孔子
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
诗书春秋无疵余欲削荀氏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
亦孔子之志欤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
(程正公曰韩愈曰孟氏醇乎醇又曰荀与扬择不精语不详若不是他见得岂千馀年后断得如此分明如扬
子谓老子言道德则有取杨子已不见道岂得如愈)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1355-0356b.png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阁本无此五字非是)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
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1355-0356c.png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
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
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上或有也字方云读音豆周礼天官注徐邈读马融笛赋作句投
徒斗切何休公羊序失其句读不音山谷和黄冕仲诗只从如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1355-0356d.png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盛或作大按官盛语见中庸)呜呼师道之
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不齿或作鄙之其可或无其字)圣人无常师孔
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句绝)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方无孔子师郯子五字而以苌弘师襄老聃六字连下句郯子之徒为句曰校本一云郯子下当有数子二字
其上当存孔子师三字为是○今按孔子见郯子在适周见苌弘老聃之前而圣人无常师本杜氏注问官名
语故此上句既叙孔子所师四人而再举郯子之徒则三子在其中矣方氏知当存孔子师字而不知当并存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1355-0357a.png
上郯子二字乃以下郯子二字属上句读之而疑郯子之下更有数子二字误矣)孔子曰三人
行则必有我师(子下或有曰字)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贤于弟子(故上或无是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
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翱复性书

  昼而作夕而休者凡人也作乎作者与万物皆作休乎
休者与万物皆休吾则不类于凡人昼无所作夕无所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1355-0357b.png
休作非吾作也作有物休非吾休也休有物作耶休耶
二皆离而不存予之所存者终不亡且离也人之不力
于道者昏不思也天地之间万物生焉人之于万物一
物也其所以异于鸟兽虫鱼者岂非道德之性全乎哉
受一气而成其形一为物而一为人得之甚难也生乎
世又非深长之年也以非深长之年行甚难得之身而
不专专于大道肆其心之所为则其所以自异于禽兽
虫鱼者亡几矣昏而不思其昏也终不明矣吾之生二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1355-0357c.png
十有九年矣思十九年时如朝日也思九年时亦如朝
日也人之受命其长者不过七十八十九十年百年者
则稀矣当百年之时而视乎九十时也与吾此日之思
于前也远近其能大相悬耶其又能远于朝日之时耶
然则人之生也虽享百年若雷电之惊相激也若风之
飘而旋也可知耳矣况千百人而无一及百年者哉故
吾之终日志于道德犹惧未及也彼肆其心之所为者
独何人耶(翱字习之从韩愈为文章后亦谥文公其复性书曰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1355-0357d.png
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
不能充也水之浑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过水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
不作性斯充矣性与情不相无也虽然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明由情以明性者天
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圣人者岂其无情耶圣人者寂
然不动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耀而光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然则百姓岂无性䢻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
差也虽然情之所昏交相攻伐未始有穷故虽终身而不自睹其性焉又或问曰人之昏也久矣将复其性者必
有渐也敢问其方曰弗虑弗思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为正思正思者无虑无思也又问以情止情其可乎曰
情者性之邪也邪本无有心寂不动邪思自息惟性明照邪何所生如以情止情是乃大情也又问曰凡人之性
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1355-0358a.png
犹圣人之性欤曰桀纣之性犹尧舜之性也其所以不睹其性者嗜欲好恶之所昏也非性之罪也曰为不善
者非性邪曰非也乃情所为也情有善不善而性无不善焉又问曰人之性犹圣人之性嗜欲爱憎之生何因
而生也曰情者妄也邪也邪与妄则无所因矣妄情息灭本性清明周流六虚所以能复其性也又问曰情之
所昏性即灭矣何以谓之犹圣人之性也曰水之性清彻其浑之者泥沙也方其浑也性岂遂无有邪久而不
动泥沙自沉清明之性鉴于天地非自外来也故其浑也性本弗失及其复也性亦不生人之性亦犹水也问
曰人之性本皆善而邪情昏焉敢问圣人之性将复为邪情所昏乎曰不复浑矣情本邪也妄也邪妄无因人
不能复圣人既复其性矣知情之为邪邪既为明所觉矣觉则无邪邪何由生也○按翱复性凡三篇其二篇
皆论灭情复性之道然中庸有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是喜怒哀乐欲其中节而已未
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1355-0358b.png
尝以为可无也孟子以恻隐羞恶辞逊是非为四端正欲人扩而充之未尝以为可灭也又曰乃若其情则可
以为善矣乃所以为善也孟子因情之善而知性之本善盖因其所发而知其本体也以为邪妄而欲灭之可
乎故程正公曰性为本情是性之动处情又几时恶而论颜子之学则谓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亦不以为可
灭也朱文公亦曰李翱论复性则是灭情以复性则非情如何可灭此释氏之说陷于其中而不知今止剟其
要注于方策独末篇之言可以警学者故录焉)

  去佛斋(故温县令杨垂为京兆府参军时奉叔父司徒命撰集丧仪其一篇云七七斋
以其日送卒者衣服于佛寺以申追福翱以杨氏丧仪其他皆有所出多可行者独此一事伤
礼故论而去之将存其馀云)

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1355-0358c.png
  佛法之染流于中国也六百馀年矣始于汉浸淫于魏
晋宋之间而澜漫于梁萧代遵奉之以及于兹盖后汉
氏无辨而排之者遂使戎狄之术行于中华故吉凶之
礼谬乱其不尽于戎礼也无几矣且杨氏之述丧仪岂
不以礼法迁坏衣冠士大夫与庶人委巷无别为是而
欲纠之以礼者邪是宜合于礼者存诸愆于礼者辨而
去之安得专已心而言也苟惧时俗之怒已耶则杨氏
之仪据子古而怫于俗者多矣置而勿言则犹可也既
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1355-0358d.png
论之而书以为仪舍圣人之道则祸流于将来也无穷
矣佛法之所言者列禦寇庄周言所详矣其馀则皆戎
狄之道也使佛生于中国则其为作也必异于是况驱
中国之人举行其术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存有
所养死有所归生物有道费之有节自伏羲至于仲尼
虽百代圣人不能革也故可使天下举而行之无弊者
此圣人之道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而养之以
道德仁义之谓也患力不足而已向使天下之人力足
卷十二 第 38a 页 WYG1355-0359a.png
尽修身毒国之术六七十岁之后虽享百年者亦尽矣
天行乎上地载乎下其所以生育于其间者畜兽禽鸟
鱼鳖蛇龙之类而止尔况必不可使举而行之者耶夫
不可使天下举而行之者则非圣人之道也故其徒也
不蚕而衣裳具弗耨而饮食充安居不作役物以养已
者至于几千百万人推是而冻馁者几何人可知矣于
是筑楼殿宫阁以事之饰土木铜铁以形之髡良人男
女以居之虽璇室象廊倾宫鹿台章华阿房弗加也是
卷十二 第 38b 页 WYG1355-0359b.png
岂不出于百姓之财力欤昔者禹之治水害也三过其
门而不入手胼足胝凿九河疏济洛导汉汝决淮江而
入于海人之弗为蛟龙食也禹实使然德为圣人功攘
大祸立为天子而传曰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土阶高
三尺其异于彼也如是此昭昭然其大者也详而言之
其可穷乎故惑之者溺于其教而排之者不知其心虽
辨而当不能使其徒无哗而劝来者故使其术若彼之
炽也有位者信吾说而诱之其君子可以理服其小人
卷十二 第 39a 页 WYG1355-0359c.png
可以令禁其俗之化也弗难矣然则不知其心无害为
君子而溺于其教者以夷狄之风而变乎诸华祸之大
者也其不为戎也幸矣昔者司士贲告于子游曰请袭
于床子游曰诺县子闻之曰汰哉叔氏专以礼许人人
之袭于床失礼之细者也犹不可况举身毒之术乱圣
人之礼而欲以传于后乎

  柳宗元守道论

  或问曰守道不如守官如何对曰是非圣人之言传之
卷十二 第 39b 页 WYG1355-0359d.png
者误也官也者道之器也离之非也未有守官而失道
守道而失官之事者是固非圣人言乃传之者误也夫
皮冠者是虞人之物也物者道之准也守其物由其准
而后其道存焉苟舍之是失道也凡圣人之所以为经
纪为名物无非道者命之曰官官是以行吾道云尔是
故立之君臣官府衣裳舆马章绶之数会朝表著周旋
行列之等是道之所存也则又示之典命书制符玺奏
复之文参伍殷辅陪台之役是道之所由也则又劝之
卷十二 第 40a 页 WYG1355-0360a.png
以爵禄庆赏之美惩之以黜远鞭朴梏拲斩杀之惨是
道之所行也故自天子至于庶民咸守其经分而无有
失道者和之至也失其物去其准道从而丧矣易其小
者而大者亦从而丧矣古者居其位思死其官可易而
失之哉礼记曰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孟子曰有官守
者不得其职则去然则失其道而居其官者古之人不
与也是故在上不为抗在下不为损矢人者不为不仁
函人者不为仁率其职司其局交相致以全其工也易
卷十二 第 40b 页 WYG1355-0360b.png
位而处各安其分而道达于天下也且夫官所以行道
也而曰守道不如守官盖亦丧其本矣未有守官而失
道守道而失官之事者也是非圣人之言传之者误也
果矣(按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一身言之四支百骸形而下者也吾身所具之理即
形而上者也推之事物亦莫不然自异端之学兴于是指形器为粗迹而索道于虚无玄漠不可测知之域形
而上下者始不相属矣柳子此论颇得道器不相离之意故取焉)

  四维论

  管子以礼义廉耻为四维吾疑非管子之言也彼所谓
卷十二 第 41a 页 WYG1355-0360c.png
廉者曰不蔽恶也世人之命廉者曰不苟得也所谓耻
者曰不从枉也世人之命耻者曰羞为非也然则二者
果义欤非欤吾见其有二维未见其所以为四也夫不
蔽恶者岂不以蔽恶为不义而去之乎夫不苟得者岂
不以苟得为不义而不为乎虽不从枉与羞为非皆然
然则廉与耻义之小节也不得与义抗而为维圣人之
所以立天下曰仁义仁主恩义主断恩者亲之断者宜
之而理道毕矣蹈之斯为道得之斯为德履之斯为礼
卷十二 第 41b 页 WYG1355-0360d.png
诚之斯为信皆由其所之而异名今管氏所以为维者
殆非圣人之所立乎又曰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
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若义之绝则廉与耻其果存乎
廉与耻存则义果绝乎人既蔽恶矣苟得矣从枉矣为
非而无羞矣则义果存乎使管子庸人也则为此言管
子而少知理道则四维者非管子之言也(按柳子谓廉耻为义之小
节盖得之矣然礼义其统言所包者广廉耻其专言所指者切则管子之论亦未可以为非也然其言明辨可
喜故取焉以上论理)

卷十二 第 42a 页 WYG1355-0361a.png
  贾谊过秦论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
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
戟之兵锄扰白梃(徐广曰据田器音扰)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
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
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
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
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
卷十二 第 42b 页 WYG1355-0361b.png
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
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
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
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
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
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
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
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阨荷戟
卷十二 第 43a 页 WYG1355-0361c.png
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
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
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疲以令大国
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
禽者其救败非也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
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
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
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
卷十二 第 43b 页 WYG1355-0361d.png
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
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
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
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
治其彊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
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
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
得其道而千馀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
卷十二 第 44a 页 WYG1355-0362a.png
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
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应时故旷日长久而
社稷安矣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
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
卷十二 第 44b 页 WYG1355-0362b.png
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册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
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
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
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
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
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
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
卷十二 第 45a 页 WYG1355-0362c.png
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
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
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
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秦有馀力而制其敝追亡逐
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彊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
家无事及至秦王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
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朴以鞭笞天下
卷十二 第 45b 页 WYG1355-0362d.png
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
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
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
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黔首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
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卷十二 第 46a 页 WYG1355-0363a.png
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秦王既没馀威振于
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𨽻之人而迁徙之徒才能
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
伍之间而倔起什伯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
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
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
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锄耰棘矜非锬于句戟长锻也
卷十二 第 46b 页 WYG1355-0363b.png
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
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
有馀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
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势异也(按谊之论秦备述本末而断以两言可谓至矣然谊之意以攻守为二涂用权谋以攻而用仁
义以守然后为得汉初豪杰所见大抵如此故陆贾有逆取顺守之言而谊亦为攻守异势之说岂知三代之
卷十二 第 47a 页 WYG1355-0363c.png
得天下与守天下初无二道乎此谊之学所以为杂于申韩也)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靡然
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
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彊侵弱众暴寡
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
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止也当
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
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
卷十二 第 47b 页 WYG1355-0363d.png
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
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
之守之者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
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
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
功业长久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
者利䄈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
卷十二 第 48a 页 WYG1355-0364a.png
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
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
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
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
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
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
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
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
卷十二 第 48b 页 WYG1355-0364b.png
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
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
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
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
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
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
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
卷十二 第 49a 页 WYG1355-0364c.png
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
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按谊所谓天下嗷嗷新主之资此正孟子
饥渴易饮食之说也然桀纣之虐必有如汤武者代之然后可以慰斯民之望若二世者以始皇为之父赵高
为之师所习见者非斩刈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谊乃以任忠贤忧海内望之何异责盗蹠以伯夷之行乎且国
于天地必有以为之根本者根本不摇然后扶植之功有所措彼秦皇者徒以力吞天下而非有凭藉扶持之
素也天命人心之去也久矣借使嗣君有庸主之行欲以区区小善挽而回之是犹以杯水救舆薪之火耳焉
能大有益哉昔有谓太甲苟不能改过则商必亡秦能立扶苏则秦必祀先贤非之曰以成汤之圣德天必不
卷十二 第 49b 页 WYG1355-0364d.png
使太甲终于桐宫以始皇之暴虐天必不使扶苏得嗣守其业斯言当矣如谊所云真书生之论也今姑以其
文而取之)

  班彪王命论(彪字叔皮遭王莽败世祖即位于冀州时隗嚣据陇拥众招辑英俊
而公孙述称帝于蜀汉天下云扰大者连州郡小者据县邑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
下裂分数世然后乃定其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先生论之
对曰周之废兴与汉异昔周立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
其埶然也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已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
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廷能窃号位而不根于民是以即真
卷十二 第 50a 页 WYG1355-0365a.png
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馀年间内外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而同辞方
今雄桀带州城者皆无士国世业之资诗云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今民皆
讴吟思汉乡仰刘氏已可知矣嚣曰先王言周汉之埶可也至于但见愚民习识刘氏姓号之
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时民复知汉虖既感嚣言又悯狂狡之不
息乃著王命论以救时难其辞曰)

  昔在帝尧之禅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
禹暨于稷契咸佐唐虞光济四海奕世载德至于汤武
而有天下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民其
卷十二 第 50b 页 WYG1355-0365b.png
揆一也是故刘氏承尧之祚氏族之世著乎春秋(师古曰谓
士会归晋其处者为刘氏)唐据火德而汉绍之始起沛泽则神母夜
号以章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
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
于生民故能为鬼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未见运世无
本功德不纪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师古曰屈起特起也屈音其勿反)
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
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
卷十二 第 51a 页 WYG1355-0365c.png
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夫此世所以多乱臣贼子
者也若然者岂徒闇于天道哉又不睹之于人事矣夫
饿馑流𨽻饥寒道路思有䄈褐之亵儋石之畜所愿不
过一金然终于转死沟壑何则贫穷亦有命也况虖天
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故虽遭罹
阸会窃其权柄勇如信布彊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润
镬伏质亨醢分裂又况么䯢尚不及数子而欲闇奸天
位者虖是故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涂燕雀之畴不奋
卷十二 第 51b 页 WYG1355-0365d.png
六翮之用楶棁之材不荷栋梁之任(师古曰楶即薄攎所谓枅也棁梁上
短柱也)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师古
曰鼎卦也四爻辞也餗食也音速)不胜其任也当秦之末豪桀共推陈
婴而王之婴母止之曰自吾为子家妇而世贫贱卒富
贵不祥不如以兵属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
婴从其言而陈氏以宁王陵之母亦见项氏之必亡而
刘氏之将兴也是时陵为汉将而母获于楚有汉使来
陵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子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
卷十二 第 52a 页 WYG1355-0366a.png
之无有二心遂对汉使伏剑而死以固勉陵其后果定
于汉陵为宰相封侯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
探祸福之机而全宗祀于无穷垂策书于春秋而况大
丈夫之事乎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婴母知废陵母
知兴审此四者帝王之分决矣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
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猊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徵应
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
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已从谏如顺流趣时
卷十二 第 52b 页 WYG1355-0366b.png
如向赴(师古曰向读曰响如响之赴声也)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拔足
挥洗揖郦生之说寤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师古曰洛阳近沛高
祖来都关中故云断怀土之情也)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举韩信于
行陈收陈平于亡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
略所以成帝业也若乃灵瑞符应又可略闻矣初刘媪
任高祖而梦与神遇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及其长而
多灵有异于众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劵吕公睹形而进
女秦皇东游以厌其气吕后望云而知所处(师古曰厌音一叶反)
卷十二 第 53a 页 WYG1355-0366c.png
始受命则白蛇分西入关则五星聚故淮阴留侯谓之
天授非人力也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
之世运考五者之所谓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
而苟昧于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
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寿遇折足之凶伏鈇钺之诛英雄
诚知觉寤畏若祸戒(师古曰若顺也)超然远览渊然深识收陵
婴之明分绝信布之觊觎距逐鹿之瞽说审神器之有
授毋贪不可几为二母之所笑(师古曰不可几谓不可庶几而望也一说几读
卷十二 第 53b 页 WYG1355-0366d.png
曰冀)则福祚流于子孙天禄永终矣(知隗嚣终不寤乃避地于河西○按彪之
论参以神怪非纯于义理者然其立意主于折奸雄觊幸之志故取焉○又后汉王符仲长统各有论著符字
节信少好学有志操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
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馀篇以讥当世失得不欲章显其名号曰潜夫论其指讦时短讨擿物情足以观见当
时风政其贵忠篇略曰王者法天而建官故明主不敢以私授忠臣不敢以虚受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偷天
官以私已乎又曰季世之臣以謟媚主不思顺天专仗杀伐白起蒙恬秦以为功天以为贼息夫董贤主以为
忠天以为盗又曰婴儿常病伤于饱也贵臣常祸伤于宠也哺乳多则生痫疾富贵盛则致骄疾爱子而贼之
骄臣而灭之者非一也其实贡篇曰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故乱殷有三仁小卫多君子
卷十二 第 54a 页 WYG1355-0367a.png
今以大汉之广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修正而官无善吏位无良臣此岂时之无贤谅由取之乖
实夫志道者少与逐俗者多俦是以朋党用私背实趍华其贡士者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妄
生羽毛略计所举岁且二百览察其状则德侔颜冉详覈厥能则鲜及中人又曰夫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
故四支虽美能不相兼三仁齐致事不一节其爱日篇曰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有
榖也榖之所以丰殖者以有民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化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閒暇而力有馀乱
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舒长者非谓羲和安行乃君明民静而力有馀也促短者非谓分度损
减乃上闇下乱力不足也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今冤民仰希申诉而令长
以神自畜百姓废农桑而趋府廷者相续道路非朝餔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或连日累月更相瞻视或转请
卷十二 第 54b 页 WYG1355-0367b.png
邻里馈粮应对岁功既亏天下岂无受其饥者乎述赦篇曰今日贼良民之甚者莫大于数赦赎赦赎数则恶
人昌而善人伤矣夫谨敕之人身不蹈非又有为吏正直不避彊禦而奸猾之党横加诬言者皆知赦之不久
故也善人君子被侵怨而能至阙庭自明者万无数人数人之中得省问者百不过一既对尚书而空遣去者
复什六七矣其轻薄奸轨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愤而反一槩悉蒙赦释令恶人高会而誇咤
老盗服藏而过门孝子见雠而不得讨遭盗者睹物而不敢取痛莫甚马夫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轨者贼良
民符竟不仕终于家统字公理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尚书令荀或闻统名奇之
举为尚书郎后参丞相曹操军事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友人东海缪袭常
称统才章足继西京董贾刘杨其理乱篇曰豪杰之当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者也无天下之分故战争者
卷十二 第 55a 页 WYG1355-0367c.png
竞起焉于斯之时并伪假天威矫据方国拥甲兵与我角才智程勇力与我竞雌雄不知去就疑误天下盖不
可数也角知者皆穷角力者皆负形不堪复伉埶不足复校乃始羁首系颈就我之衔绁耳夫或曾为我之尊
长矣或曾与我为等侪矣或曾臣虏我矣或曾执囚我矣彼之蔚蔚皆丐詈腹诅幸我之不成而以奋其前志
讵肯用此为终死之分邪及继体之时民心定矣普天之下赖我而得生育由我而得富贵安居乐业长养子
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豪杰之心既绝士民之志已定贵有常家尊在一人当此之时虽下愚之才居之
犹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暴风疾霆不足以方其怒阳春时雨不足以喻其泽周孔数千无所复用其圣贲
育百万无所复奋其勇矣彼后嗣之愚主见天下莫敢与之违自谓若天地之不可亡也乃奔其私嗜骋其邪
欲君臣宣淫上下同恶目极角抵之观耳穷郑卫之音入则耽于妇人出则驰于田猎荒废庶政弃亡人物澶
卷十二 第 55b 页 WYG1355-0367d.png
漫弥流无所底极信任亲爱者尽佞謟容说之人也宠贵隆盛者尽后妃姫妾之家也使饿狼守庖厨饥虎牧
牢豚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体怨毒无聊祸乱并起中国扰攘四夷侵叛土崩瓦解一朝而去昔之
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雠也至于运徙势去犹不觉悟者岂非富贵生不仁沈溺致愚疾耶
法诚篇曰周礼六典冢宰贰王而理天下春秋之时诸侯明德者皆以卿为政爰及战国亦皆然也秦兼天下
则置丞相而贰之以御史大夫自高帝逮于孝成因而不改多终其身汉之隆盛是惟在焉夫任一人则政专
任数人则相倚政专则和谐相倚则违戾和谐则太平之所兴也违戾则荒乱之所起也光武皇帝愠数世之
失权忿疆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
加谴责而权移外戚之家宠被近习之竖亲其党类用其私人内充京师外布列郡颠倒贤愚贸易选举疲驽
卷十二 第 56a 页 WYG1355-0368a.png
守境贪残牧民挠扰百姓忿怒四夷招致乖叛乱离斯瘼怨气并作阴阳失和三光亏缺怪异数至虫螟食稼
水旱为灾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反以策让三公至于死免乃足为叫呼苍天号咷泣血者也又中世之选
三公也务于清悫谨慎循常习故者是妇女之检押乡曲之常人耳恶足以居斯位邪埶既如彼选又如此而
欲望三公勋立于国家绩加于生民不亦远乎昔文帝之于邓通可谓至爱而犹展申屠嘉之志夫见任如此
则何患于左右小臣哉至如近世外戚宦竖请托不行意气不满立能陷人于不测之祸恶可得弹正者哉曩
者任之重而责之轻今者任之轻而责之重昔贾谊感绛侯之困辱因陈大臣廉耻之分开引自裁之端自此
以来遂以成俗继世之主生而见之习其所常曾莫之悟鸣呼可悲夫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者犹
知难之况明哲君子哉光武夺三公之重至今而加甚不假后党以权数世而不行盖亲疏之埶异也母后之
卷十二 第 56b 页 WYG1355-0368b.png
党左右之人有此至亲之埶故其贵任万世常然之败无世而无之莫之斯鉴亦可痛矣未若置丞相自总之
若委三公则宜分任责成夫使为政者不当与之婚姻婚姻者不当使之为政也如此在位病人举用失贤百
姓不安争讼不息天地多变人物多妖然后可以分此罪矣或曰政在一人权甚重也曰人实难得何重之嫌
昔者霍禹窦宪邓骘梁冀之徒藉外戚之权管国家之柄及其伏诛以一言之诏诘朝而决何重之畏乎今夫
国家漏神明于媟近输权重于妇党算十世而为之者八九焉不此之罪而彼之疑何其诡邪二人之论皆有
补当世然其文不及西都远甚故不全录又崔寔字子真少沈静好典籍父卒隐居墓侧服竟三公并辟皆不
就桓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寔以郡举徵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明于政体吏才有馀论当世
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座侧其辞曰自尧
卷十二 第 57a 页 WYG1355-0368c.png
舜之帝汤武之王皆赖明哲之佐博物之臣故皋陶陈谟而唐虞以兴伊箕作训而殷周用隆及继体之君欲
立中兴之功者曷尝不赖贤哲之谋乎凡天下所以不理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敝而不悟政寖衰而不
改习乱安危怢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岐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
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是以王纲纵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自汉兴以来三百五十馀岁矣政令
垢玩上下怠懈风俗彫敝人庶巧伪百姓嚣然咸复思中兴之救矣且济时拯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
理哉期于补䘺决坏枝柱邪倾随形裁割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故圣人执权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
云设不彊人以不能背急切而慕所闻也盖孔子对叶公以来远哀公以临人景公以节礼非其不同所急异
务也是以受命之君每辄创制中兴之主亦匡时失昔盘庚悯殷迁都易民周穆有阙甫侯正刑俗人拘文牵
卷十二 第 57b 页 WYG1355-0368d.png
古不达权制奇伟所闻简匆所见乌可与论国家之大事哉故言事者虽合圣德辄见掎夺何者其顽士闇于
时权安习所见不知乐成况可虑始苟云率由旧章而已其达者或矜名妒能耻策非已舞笔奋辞以破其义
寡不胜众遂见摈弃虽稷契复存犹将困马斯贾生之所以排于绛灌屈子之所以摅其幽愤者也夫以文帝
之明贾生之贤绛灌之忠而有此患况其馀哉故宜量力度德春秋之义今既不能纯法八世故宜参以霸政
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自非上德严之则理宽之则乱何以明其然也近孝宣皇帝明
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海内肃清天下密如荐勋祖庙享号中宗算计见效优
于孝文及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政道得失于斯可监昔孔子作春秋
褒齐桓懿晋文叹管仲之功夫岂不美文武之道哉诚达权救敝之理也故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
卷十二 第 58a 页 WYG1355-0369a.png
变以为结绳之约可复理乱秦之绪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夫熊经乌伸虽延历之术非伤寒之理呼吸
吐纳虽度纪之道非续骨之膏盖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
兴平之梁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梁肉理疾也以刑罚理平是以药石供养也方今承百王之敝值厄运之
会自数世以来政多恩贷驭委其辔马骀其衔四牡横奔皇路险倾方将钳勒鞬辀以救之岂暇鸣和銮清节
奏哉昔高祖令萧何作九章之律有夷三族之令黥劓斩趾断舌枭首故谓之具五刑文帝虽除肉刑当劓者
笞三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趾者弃市右趾者既殒其命笞挞者往往至死虽有轻刑之名其实杀也
当此之时民皆思复肉刑至景帝元年乃下诏曰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民乃定律减笞轻棰自是
之后笞者得全以此言之文帝乃重刑非轻之也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也必欲行若言当大定其本使人主
卷十二 第 58b 页 WYG1355-0369b.png
师五帝而式三王荡亡秦之俗遵先圣之风弃苟全之政蹈稽古之踪复五等之爵立井田之制然后选稷契
为佐伊吕为辅乐作而凤凰仪击石而百兽舞若不然则多为累而已寔之此论通鉴载于桓帝元嘉元年十
一月以其时考之梁冀以定策功颛国恣横李固杜乔以直道坐诛宦官外戚子弟宾客暴乱州郡朱穆所谓
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厌遇民如虏或绝命于箠楚之下或自贼于迫切之求正此时也审欲整王纲救
时弊必使政权归朝廷戚宦勿预政此第一义也寔之论都不及此而颛欲以严刑峻法齐之不知寔之意将
以施之民耶则是时民之憔悴甚矣抚而柔之犹惧不蔇况可以猛政毒之耶将以施之权幸邪则威福正出
其手何刑法之可加使时君果用寔言重赏深罚明著法令以检御之则蒙赏者必贵近被罚者必疏远也何
益于治邪文帝之政大体本于宽仁故能寿汉家四百年之脉笞法太重特一事之失尔赖景帝亟改之民命
卷十二 第 59a 页 WYG1355-0369c.png
以全寔乃摭其一节为用严致平之验毋乃缪乎元帝基祸盖以权在阍寺之故非颛宽政之罪也自寔之论
出仲长统始称之其后萧统又列之于选世儒遂宗其言以为不可易愚恐其贻来世之祸故黜而不录且著
其失以示学者云)

  韩愈争臣论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
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
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
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
卷十二 第 59b 页 WYG1355-0369d.png
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在下或有草字移易方作
易移)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
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
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
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
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
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
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
卷十二 第 60a 页 WYG1355-0370a.png
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今阳子下或有
实一匹夫四字或作实一介之夫下再出阳子二字或作实匹夫阳子亦再见)视政之得失若
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
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
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夫下方无之字)且吾闻之有官
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
以为得其言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
去无一可者也(乎上或无复出言字○按此谓正谓阳子若自谓得其言则何不言乎哉或本
卷十二 第 60b 页 WYG1355-0370b.png
非是)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
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
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
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
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秩禄或作禄秩)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
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
焉(方云旧本招下注音翘二字武子好尽言以招人过见国语汉书五行志苏林读招为翘招举也宋元宪
卷十二 第 61a 页 WYG1355-0370c.png
曰考他书未获为翘之意作音者当有所据○今按吕氏春秋孔子之劲能招国门之关注招举也又过秦论
招八州而朝同列苏林亦音翘)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
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夫阳子之用
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
者矣(滋或作兹非是)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之
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
(方无本以字)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
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
卷十二 第 61b 页 WYG1355-0370d.png
子有不僣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
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
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
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
(是启或作其咎非是)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
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
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有下或有心字)闵其时
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
卷十二 第 62a 页 WYG1355-0371a.png
天下也(必方作不)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
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门下或有而字)彼二圣一贤者岂不
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
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馀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
(补上方本有自字者下无也字云自者指言天之所授也义为长○今按韩公之意乃言天生圣贤非但使之
自有馀也乃欲以补众人之不足耳故下文云云方说非是)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
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
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目下或无也字)且阳子之
卷十二 第 62b 页 WYG1355-0371b.png
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
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
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
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
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
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
为直而加人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
国是以见杀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
卷十二 第 63a 页 WYG1355-0371c.png
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
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或无哉字)






卷十二 第 63b 页 WYG1355-0371d.png








  文章正宗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