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合宗语录--卷二

卷二 第 2p001a 页 CK-KZ_JY231_02p001a.png
重刋道藏辑要
仙佛合宗语录
 伍太一十九问
八问曰乳哺何为答曰鍊神以后之喻也神气定而为一神
 神气定是在胎中养成之阳神也
神出矣所谓常定者正当在是也
 以大定而至常常大定一定而永定喻之为乳哺
不常定则失已定者矣即神仙与菩萨有退堕之谓也
 不定息则有呼吸如凡夫则亦可同凡夫之生死
夫乳之养孩养脏腑而令具足养形躯而令成人乳哺之功至
卷二 第 2p001b 页 CK-KZ_JY231_02p001b.png
大矣乳哺之用至要矣盖初定之神易摇
 易摇者或定中起一调神出念虽不遇境但入之迟而出之
 久则摇或出遇一境而少着之则摇所以云初出定时必倏
 出而倏入正要防危虑险也
必定而久定而后了其大成
 初定者灭尽出入息而證一日之灭尽定久定者一七二七
 七七若年若劫悉俱定中而灭尽定久也方是寂灭为乐之
 实地此正到天仙佛世尊之圆满觉道也
以鍊神还虚之义明之乳者即鍊之义也鍊而又鍊至合于自
然真虚即取喻乳而又乳成其全体者也
卷二 第 2p002a 页 CK-KZ_JY231_02p002a.png
 初出阳神定力小则神通小依定久久而为乳哺则定力大
 而得神通亦大如人初生只一小孩乳养长大成人气力大
 才能亦大
倘不常定
 只得初定小力则不能千变万化
则上上乘而非上上
 从初定成时而乳至常定还虚便是上上乘如造宝塔合顶
 尖完矣若不常定虽已在上上之路亦不能到上上矣
顿而非顿
 顿者即是不二法绝无生灭往来出入不似渐之鍊了精又
卷二 第 2p002b 页 CK-KZ_JY231_02p002b.png
 炼气化了气又化神一定直至常定之极处方谓之顿若不
 入为常之大定至圆觉了义则非顿也
神而不神
 初成神仙得大定必乳哺而常定则神之通十方而普现分
 神万变所谓百千万亿化身也可此神之所以神也不神者
 不能大显神通也由初得定而出神定力微而不可离定若
 离定则与凡夫不入定者等耳离定略久则曰有危险之当
 防虑以其离定之故使内失神通而外亦不能有神通必常
 大定则内常通而外亦通我故曰不常定则不神通
或退滞于小果者有之
卷二 第 2p003a 页 CK-KZ_JY231_02p003a.png
 大定而出阳神后能常常大定即佛之加持向上事也则佛
 之觉道可圆满仙之神可还虚而了郤最上上矣若不常定
 则退于出入生灭所以佛言大涅槃经云一切法真如中为
 有三乘差别相否谓有退住声闻乘者或有退除独觉乘者
 或有證得旡上乘者是也仙家所言三界有众生者亦言不
 常定则生死或有至于不能绝尽故也所以寒山拾得达摩
 传大士皆由菩萨而退滞转劫复生为此身惟持守前念具
 在则此俱不堕犹是菩萨尚能修證向佛若有前念迷者则
 堕凡夫逐情爱而轮回无出期矣后之伪学者妄谈仙道佛
 法自誇顿了不信如此乃无前修福力之下愚我劝诸人宜
卷二 第 2p003b 页 CK-KZ_JY231_02p003b.png
 慎之
则难免于移居夺舍
 移居也夺舍也及投胎也旧住也仙家谓之四果张真人悟
 真篇遵大藏已明标其目于世间而诸家注未详其由盖以
 旧住者言住旧房舍即长仙不死人仙之身能住旧是亦或
 能常入定而或亦有不入定此四者中之最上正果即不死
 而不生之阿罗汉果可趋佛地为可超小果而向上者以其
 守住小果不再退而下曰旧住故于退小果之类不言惟投
 胎夺舍移居三者是小果时之所堕亦向上大修行宜防虑
 之危险移居者言此身无可居彼身有可居乃移神于彼身
卷二 第 2p004a 页 CK-KZ_JY231_02p004a.png
 中而居也盖有不常定乃妄出而迷犹似十月内有馀之涅
 槃或偶遇刀兵劫灾坏身而不可居神或偶遇火劫灾焚毁
 坏身水劫灾漂溺坏身而不可居神则移神入他人新死之
 身未坏者而居此小果之所不能逃三灾者之所当知故退
 下小果者遇灾劫不能保身亦如之不能免也此由世之参
 方者传言如此不必深信予谓若人之此身老坏或曾经大
 危废疾而不可还丹者未免不再生后有少壮之身亦谓之
 移居弃旧居而移新居也亦兼有投胎夺舍之类在其中又
 昔张紫阳真人谓其入室外护之徒刘永年曰吾去赴瑶池
 宴七日不来焚吾蜕未及六日刘以母死焚张蜕而去张回
卷二 第 2p004b 页 CK-KZ_JY231_02p004b.png
 则见蜕焚己无可居而移之此亦初出定不常定而危险当
 防虑之一案也此亦虽出于作仙传者之言有无不能辨亦
 可备存一端之理也夺舍者父母已成胎性命隐然可备存
 则可为神居之舍勿令他人得而居而我争先夺而居之可
 得富贵之洪福或得修行之清福不堕恶道亦小果有生死
 者之必至而得定者之当防退以至者即佛教中三阴认景
 投胎中阴之一机也投胎者有三曰初阴中阴后阴也有死
 之时与胎产之时相遇则相投入此不住胎中者有死之时
 在先胎未满足产期在后则安身于胎息而俟投入者有入
 胎而俟产者或死于父母媾之先因见媾而起淫念投入为
卷二 第 2p005a 页 CK-KZ_JY231_02p005a.png
 胎随十月满而产凡人欲认景而般者亦当知此然此事在
 凡夫则死而投转劫生后身在果位则起淫媾之妄念即乘
 淫事而投入如化书梓潼帝君前劫飞空见汉高祖与戚后
 之媾遂犯淫事投入胎中为如意太子是也又如世尊在兜
 率陁天宫天寿尽下降自择父母投入摩耶夫人胎中为须
 达多太子是也此二案也在奋志精修必欲即成仙佛者皆
 当防此为危险也若不幸而转一胎则迟一劫矣不肯堕下
 者敢不认洪福清福保护来世决定修仙佛耶然初大定而
 出神未可遽离形若不定而久离之必有移夺投三者之危
 若常定后乃可离形是神已合天德之虚矣凡初定能出而
卷二 第 2p005b 页 CK-KZ_JY231_02p005b.png
 能常定即永在十月外而向上还虚极矣不常定而少有未
 定只退似十月内则果小矣我故曰出定之初即为入定之
 始言当常常在大定也
或堕陷于异趣者有之
 异趣者是六道中之三恶道为言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也
 以及魔道亦与天道人道之正趣不同者堕陷者念邪之所
 至也如六根迷其六识入于六尘然尘识即异趣之境也既
 迷入其境虽曰不为不可得也况贪著者乎故我邱长春真
 人授法已来皆有斩退无常一法凡精修百日十月之间倘
 见无常鬼使一到即用法斩退不随以去则正异两趣俱无
卷二 第 2p006a 页 CK-KZ_JY231_02p006a.png
 故令大修行者当死而不死亦谓之我命在我也
固不宜逐境而定迟
 心逐六尘外境而未即回定则气亦随之驰外而不定俱住
 六尘异趣矣故张虚静天师云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
 自回此正示人速常定之理
所谓无色界尚有生死者此也
 此言失定者之堕生死为其不复速定之似凡夫也非言正
 定还虚有生死盖定而言愈入妙愈远生死矣古人云到
 此正要脚踏实地叮咛得定者最要常在定
乳至还虚同虚空体矣出三界之外死生不能缚天地不能拘
卷二 第 2p006b 页 CK-KZ_JY231_02p006b.png
又皆乳哺之力也乳哺又岂可忽乎哉自此以后即释迦所谓
虚空界尽我此修行终无有尽
 无尽之定正是超劫运之修行若劫运至只在定中故不随
 劫坏
言定之无已也
 定有已则限于虚空之不尽即是不超劫运
学者知之
九问曰李虚庵真人曹还阳真人相传以来言句以何为秘要
愿再言之答曰皆以采先天阳精而鍊金丹为秘要也
 上天明科之所重禁不许轻妄漏泄天机历代仙真莫不皆
卷二 第 2p007a 页 CK-KZ_JY231_02p007a.png
 以此为秘也
还阳真人每教人便浅说其道之原以究竟其先天
 人能知道之原则知天之先所以化生天地化生成人成仙
 佛者而后真知返其本归其根复其命之有趋向若世人无
 真知真闻者不知所备如何为法不知所證如何为道妄猜
 瞎想欺诳众愚故真人见古之说喻遍后世皆执喻而愈迷
 由不知所以然之道乃重宣明示以提醒人知要而已
我已发明之而揭于天仙正理直论之首矣虚庵真人言句甚
多遗于庐江今且借二真人言初用工者一言之虚庵仙祖有
截句二章律诗三首截之一曰一阳初动漏迟迟正是仙翁采
卷二 第 2p007b 页 CK-KZ_JY231_02p007b.png
药时速速用工依口诀莫教错过这些儿
 一阳初动者阳精之气于阴极而复动之初也迟迟者阳气
 渐生渐旺而至气定于成丹凡修士用以还丹亦当勿急迫
 而失之气嫩也古人立喻以朔旦首一月之令必详审以三
 日见庚方之月为药生采药之候速速者言时当采则速采
 不速则望远不堪尝矣月减光则阳气亦渐散不能长生不
 死故嘱之曰莫错过真人因这些子是长生不死超劫之本
 秘密天机天上有地下无故叮宁之也
截之二曰一阳初动即玄关不必生疑不必难正好临炉依口
诀自然有路达泥丸
卷二 第 2p008a 页 CK-KZ_JY231_02p008a.png
 一阳动者即玄关之药气生也随而由此采鍊即玄关之火
 气生也古人云识得玄关金丹了郤世人疑之曰必有秘窍
 及闻机关之玄妙有猜这件也不是有猜那件也不是又问
 这样不是那样不是果以何为著落故真人破其疑曰一阳
 初动即是也又何必疑其难知难行哉依师仙机口诀由顺
 路而逆回为采为鍊即灌顶之路也泥丸者顶门乾也所谓
 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真是也又云一孔玄灵窍
 乾坤共合成者亦是又谷神篇云得采玄关路的端教君容
 易鍊还丹
律之一曰识破乾坤颠倒颠金丹一粒是天仙要寻不必深山
卷二 第 2p008b 页 CK-KZ_JY231_02p008b.png
里所得无过在眼前忙里偷闲调外药无中生有采先天信来
认得生身处下手工夫要口传
 乾坤颠倒者坤阴主静在下乾阳主动在上下之静者不能
 自升因动者下降和合而后能同升即此升降之机便云颠
 倒凡天地二气升降皆如是颠倒之始能生生不已故鍊金
 液还丹者其二气妙合颠倒升降亦如是成此金丹一粒服
 食以證天仙也若非金丹必不是天仙也不必深山者内鍊
 神气之金丹最要得仙传而后知之真行之真不拘在山不
 在山皆可为之若无仙传徒入深山也无益故悟真篇云何
 必深山守静孤非若以金石外物鍊神丹服食者之必入深
卷二 第 2p009a 页 CK-KZ_JY231_02p009a.png
 山福地而后可也在眼前者言长生久视之妙非可泛然旡
 见则采取在眼前配合在眼前烹炼在眼前少有不见则炼
 丹无机矣且违阴符经机在目之说而堕旁门之虚幻调外
 药者药有生时有当采时若不见调则老嫩无分别皆不成
 丹必仙授天机生如来生之时采如所采之时生生采采皆
 如即谓之调无生有者元气自无而生药为有火自无而生
 内呼吸为有药火皆自无来故合先天采炼成丹亦为生有
 也生身处者即先天气也无真仙口传者则知先天不真采
 炼工不真故必要天上人口传若世间诳语虽传亦无用
律之二曰若无火候道难成说破根源汝信行要夺人间真造
卷二 第 2p009b 页 CK-KZ_JY231_02p009b.png
化不离天上月亏盈抽添这等分铢两进退如斯合圣经此是
上天梯一把凭他扶我上三清
 此诗专言火候为要者仙家以药气为长生之本以火候为
 长生之大用盖元气充运于一身凡夫日劳一日则气耗一
 日而身疲故夜必昏睡气不充也静久复动而犹渐微年及
 老气将尽而必死修仙者使元气不微弱亦不尽逆回复于
 命根存住而且长养至于长生非火候则气不能自归于根
 不能自存自长故真人开口便决言嘱人曰无火道难成根
 源者即用火候所以然之理夺造化所必由非此则不能夺
 用火候又必合月之盈亏然一月盈亏即是一日子午前半
卷二 第 2p010a 页 CK-KZ_JY231_02p010a.png
 月渐盈象进阳火也后半月渐亏象退阴符也抽添以盈亏
 而分铢两进退以盈亏而合圣经常法始以有呼吸之候而
 鍊丹服食后以无呼吸之候而定神證天仙是必以此为上
 天梯子
律之三曰偃月之炉在那方蛾眉现处是家乡色中无色尘先
觉身外生身道更香先取元阳为黍粒次薰真气酝黄梁其间
酿尽长生酒一日翻来醉一场
 偃月炉喻心也蛾眉现即三日庚方现出一线光之月也月
 现之初喻阳气生复之初阳气生则炉始用故曰炉是家乡
 以元气又喻为米薰蒸而酿成玉液服之一日一醉醉者大
卷二 第 2p010b 页 CK-KZ_JY231_02p010b.png
 周天薰然沉酣之喻也以上五章皆在南昌授曹还阳而作
还阳有截句三章一曰一阳每动是其时时时又至我还知谨
依师指临炉诀自然擒住这些儿
 阳气每动皆药生之机是其时者知为药初生之时时时又
 至者生而又生生生之不一生而知知而配采当切切慎此
 时而不可错失也正是指出参同契中二分水有馀之秘语
 也若不有师指此事难知谨依师指示采取烹炼气结成丹
 而住若不得真仙秘指则不知真时不当采而采者则气之
 不足而或嫩当采而不采者则气之过时而或散故曰当谨
 依师指则不难于擒住这些儿者即一阳动气也
卷二 第 2p011a 页 CK-KZ_JY231_02p011a.png
二曰一阳初动本无心有心拨动指南针得个牛眠藏气穴活
墓莲开七朵金
 无心者心无生而气自生是为真生而可得以长生有心者
 时至神已有知而为采取之主凡有知即是神与气遇遇而
 不离则配合矣故必有心指南针者以小针浮于水面针身
 在午针尖在子卜吉地者因以定藏风聚气之穴也牛眠地
 藏气穴皆喻伏气胎神也盖牛之性在鼻鼻则有息存焉凡
 安神息者喻之仙家张果真人有牧牛图佛家志公和尚有
 牧牛图石巩和尚有答马祖牧牛之语皆同此活墓者王重
 阳真人掘土穴为墓自居三年以养胎乳神名之曰活死人
卷二 第 2p011b 页 CK-KZ_JY231_02p011b.png
 墓也大修行时只知有定心不致有动念活活的似一个死
 人始得不如是必不到仙佛地位后之法眷不可违悖了此
 意莲开七朵金者纯阳下降度重阳时令举目东观海边见
 空中现出七朵金莲纯阳又曰岂但七朵还有万朵金莲及
 道成至东乃度邱刘谭马郝王孙七真而预为报兆也故门
 下后人作金莲正宗书以记之昔世尊地涌金莲重阳真人
 虚空涌金莲唯演说佛法开立全真正教至于浩浩无极劫
 者自重阳真人始后来法眷故皆遵之而仙佛二宗始能合
 一为真修矣
三曰金丹大药不难求日守中天夜守流水火自交无上下一
卷二 第 2p012a 页 CK-KZ_JY231_02p012a.png
团生意在双眸
 此章正言采大药之理即直论所谓内药采而后生者也按
 学金丹者遍世间而知得其大药者绝少到头尽归无有而
 不能胎神上仙每示人曰世间绝无其事天上始有其理德
 不合天者难求志不动天者难求深戒人之妄求及不知修
 德所以为求者又谓大药不求则不至也故曹真人又提醒
 之曰不难求所谓不难者盖守中天守流而已天固在上流
 固在下上下之间皆有守时守之则已成之气聚而不散求
 之即得也故曰水火自交无上下隔碍神气成一片矣而丹
 岂不可求哉有不可详言所守者即天机至秘所难求者守
卷二 第 2p012b 页 CK-KZ_JY231_02p012b.png
 之机在双眸释阴符经之教也目神能运则彻上彻下可专
 觉而常觉不昧也全录中所解皆昔闻仙佛师论道之说故
 重发明为自注之说非世之他人揣摩猜度幻注者后学见
 者须当潜心体觅则思得其半矣
二真人八诗之说皆重宣火药者耳夫金丹仙道至难明者真
火真药也
 顾与问曰弟子久蒙尊教近又得正一天师门授我以玉
 清仙士符箓幸悟道之有基敢再问世间人人自称知火知
 药似觉不难明按我所闻命已明者而觉实难明愿请再详
 答曰难明在调燮火药之真候若药候之真于直论语录俱
卷二 第 2p013a 页 CK-KZ_JY231_02p013a.png
 已详言之无馀矣但调真候于火者则有两端有呼吸之候
 一调法也无呼吸之候又一调法也若只浑沌一言不为分
 别何由实悟然有呼吸者不宜见有必似于无无呼吸者不
 使强无强无则反著有强无著有而不调者我则斥之曰逼
 塞难容不强无而顺时令以调者我则明之曰如空空无物
 是也此万古圣真之秘机天廷之所重禁者所以为难明也
 学者当按此语修德盟天以寻仙师之度
而二真人不得不反覆为言之详也我今再详于语录不过当
时剌血同盟之语耳
 顾与韬问誓盟之说答曰自古仙真授受真道必清净斋醮
卷二 第 2p013b 页 CK-KZ_JY231_02p013b.png
 如科条具信贽剌血盟誓于天奏告于上帝三台北斗南辰
 三官四圣五帝司命各位下请命降允而后可传凡一传人
 遍天地间圣神无不告知者倘有恶类妄自行财及以诡诈
 私相授受师弟子同受考掠可不重哉可不戒哉故四极明
 科略云度命回年之诀遇真便传依盟上金八两五色之罗
 各九十尺金环五双师弟子对为九十日告日月传违科负
 盟被左右二官所考又云金方丹方悉盟誓上金白绢以誓
 九天不泄之信又云不盟而度师与得者同被二官所考又
 云无信而度经谓之越天道无盟而传经谓之泄天宝又太
 上科令云传授弟子当苦清斋而相传授受不审其人无斋
卷二 第 2p014a 页 CK-KZ_JY231_02p014a.png
 而传付者师当死受者失两目斋不苦切师当病受者失口
 焉太上三一五气真经云天仙之真有龙胎金液九转之丹
 长生久视有四十年一出之约皆不得背科而妄泄也无仙
 籍者不得闻知也若信人赍信金诚素试之无退将法付之
 若犹豫猜疑秘而莫与凡有愿学正一盟威者上命所司帝
 君等授以符箓愿学全真仙道金液还丹者太上老君亲遗
 仙道玉帝紫微授以符节所以有符箓者复可升授符箓有
 符节者始得秘受火药此所以难遇难明也及道成飞升验
 符箓则归原职验符节则列仙真
字字句句之理皆出仙师法旨故并书此语以为吾金莲正宗
卷二 第 2p014b 页 CK-KZ_JY231_02p014b.png
后人之所考證
十问曰钟离祖仙翁谓仙有五等
 详传道集中
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之目世人固皆知之第犹未知何所
修證之异而不等也愿闻之答曰仙虽五等而其种则二二种
者何阴神阳神之不同也鬼仙者阴灵之种类也
 人死由阳尽而纯阴其阴性虽有灵终是纯阴之鬼也
天神地人四仙者阳神之种类也
 四仙得阳气之全足为一根本之所修由浅深不同而證有
 大小之异初證人仙进至地仙又进至神仙极于天仙
卷二 第 2p015a 页 CK-KZ_JY231_02p015a.png
大修行人
 大修者学仙佛正道谈仙佛正理持仙佛正戒行仙佛正行
 者
能采取肾中真精阳气配合心中本性元神宰运呼吸而为小
周天之火薰蒸补助补得元气充满如十六岁童子纯阳之体
者所谓二八一斤者便是
 铅半斤汞八两又云上弦八两下弦半斤
丈六金身者亦是
 二八亦是一丈六上句是仙教人所说此句是佛教人所说
 相同者
卷二 第 2p015b 页 CK-KZ_JY231_02p015b.png
则亦同天体之纯阳矣此鍊精已化成纯气者也
 既还为纯气不复去化生为精
气足于下田
 下田者乃初在母腹中成胎时元气所藏之处亦生呼吸之
 根也故脐与母气相通出胎时元气仍在此生呼吸之根亦
 是此元气化精由此精返化气亦在此此理之一定不可罔
 说者世人妄指人以无气根之处误人亦太甚矣
虽不用超脱离下而居中但能守在下田即是长生不死之果
百千万亿𡻕而名曰人仙
 人仙有三种一者是内鍊神气得金液还丹而成为天仙之
卷二 第 2p016a 页 CK-KZ_JY231_02p016a.png
 初工也二者是金石之药鍊神丹服食得千百岁不死者又
 或鍊二十四品金石仙丹服食至五七百岁不死者三者是
 灵芝及诸般草木药物制成丹丸服食少延其身此则人仙
 之最下者
人仙者不离于人者也
 不离人者由未超出人形色之凡身也有身在凡尚可淫色
 化形为精唯内鍊神气而更不已气纯全不化精精返化气
 守在下田气久固而身亦得其久固所以成人仙者不失人
 身亦不能离人身
此不过初机小成之果耳
卷二 第 2p016b 页 CK-KZ_JY231_02p016b.png
 大仙之道由于三成即上关中关初关之所成初关乃鍊精
 化气成者故为小成果
守之则永保长年
 顾与问曰用何保法答曰气欲动则使之不动而还静故
 化精使不化而仍为气即采取烹炼于下田归其根复其命
 命长在而载命之身亦长在也
若不守真气复泄真精则与常人生死无异为其不列于人犹
不异于人也所以云神驰则气散
 神外驰于目则内气亦外散于目而用视神外驰于耳则内
 气亦散于耳而用听神外驰于淫则内气随而散于淫根而
卷二 第 2p017a 页 CK-KZ_JY231_02p017a.png
 用触六根之尘皆能令我气散最危险所当防
精竭则人亡
 精由元气化而为精为髓以护人身精有生则气根旺精髓
 竭则气根无而不能生护人身者已矣故亡道藏妙法莲华
 真经云魂劳神散气竭命终亦此意
古云留得阳精决定长生
 陈希夷之言
人仙者已有焉地仙者从人仙用工不已进一阶级者则精已
化气采此化气之丹更而至于服食之者淫根除矣
 得成如来马阴藏相者又云淫根断者
卷二 第 2p017b 页 CK-KZ_JY231_02p017b.png
出离故界矣无气绝之生死
 身中气绝而死是分所当死者故佛教人谓之分段生死
能仙行于陆地犹有重浊凡质在故不能离于地者也
 楞严经云食地中百榖足不离地不服不食是真解脱者
亦不能脱免三灾
 小三灾者水火刀兵也人世间偶遇故小大三灾者水火风
 也天地阳九六百之劫数灾故大
自有呼吸在也何也水灾之可以塞呼吸之窍也
 气以呼吸通而生水随吸而入塞其窍不能呼吸气断而死
 故水亦为灾
卷二 第 2p018a 页 CK-KZ_JY231_02p018a.png
火灾之可以燬呼吸之具也
 身具存则有喉鼻通呼吸身具烧燬则气绝不能为神之所
 依
刀兵灾之可以解呼吸之形也
 或刀剑斩断其形或鎗戟扎穿为穴而泄气无以为神之依
能使神气离而为二故皆谓之尸解
 尸解之说非一或有气数自绝而死凡夫也小灾形神分而
 尸解者小果也有大修行而能超脱凡形飞升冲举在天者
 真人也气数尽及三灾解脱者尸坏超脱凡形者尸不坏当
 神形离形之时视其形如生人此尸解也足不青皮不聚者
卷二 第 2p018b 页 CK-KZ_JY231_02p018b.png
 尸解也目光不毁无异生人者尸解也白日尸解者是升仙
 去非死亡尸解之例也
若不解尸与神气二终能久行于地此地仙之名不虚也
 可地行千百岁真实不虚
故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成上品经云立三百善功可得
长存地仙居一功不全则灾从一始而都失前功矣常有其念
在于心膂者则是也
 善功者是大修行内鍊精气神之善功三百者大概言之有
 少壮人身寿相当只消三百功便得地仙者有年大精气神
 衰弱者用功宜多于三百或有宜倍于三百者我伍子谓凡
卷二 第 2p019a 页 CK-KZ_JY231_02p019a.png
 合当用之功俱要全不全者或有魔诱妄念尘缘而间断其
 功则精气渐散而神气前功都失或有得功自足止而不复
 进修不进则必退亦致都失前功及省悟前非而复修更从
 新用功方可再得念在心膂者心在前膂在背即呼吸升降
 一孔玄关乾坤共合成者当从一始自起之时念在于此中
 往来而得地仙及其功全而地仙可得亦常念念在于此则
 长存不死为陆地之仙而不失
从斯以进自一个月而至十个月行大周天之火以不息入无
息鍊气化神气住矣神全矣是名神仙
 白玉蟾云所谓归性根太始及未生之已从前是也斯实系
卷二 第 2p019b 页 CK-KZ_JY231_02p019b.png
 地仙向上进修用十月大周天之火候气入定化神定以趋
 神仙者也我以不息而至息自无息故二气俱住而呼吸无
 神全大觉而无昏睡此所以无呼吸之神方可作旡形骸之
 神出定为神通无碍之神仙
以无呼吸之气而入水不溺又名曰水仙
 有呼吸水随气入而溺则尸解非形神俱妙者无呼吸者谓
 之形妙神全者谓之神妙唯形神俱妙者方得入水不溺水
 故不能溺神
但神仙者亦不离于神者也
 神而知有神离气守定一个神故曰不离乎神若神不有其
卷二 第 2p020a 页 CK-KZ_JY231_02p020a.png
 神则神还虚合道
由中田以證果后天呼吸之气已无先天真阳之气尽化久守
之于中而不超于上田即昔之蓝养素胎神十月已成而不能
出者之类也
 不能出者因不知出神之景景到而不出亦不知出神之仙
 机故不令神出
亦所谓寿同天地一愚夫之类也
 愚夫者带重浊之形为碍不能神通变化如愚夫但不死可
 寿同天地也
于此之火足神全神气大定则出阳神
卷二 第 2p020b 页 CK-KZ_JY231_02p020b.png
 顾与韬问曰神气大定出阳神者愿闻所以然答曰神初不
 能定依二气以为定气定则神随之得定气定则无神离所
 依而独立乃能离宅舍之身而出定显阳神故出神必由大
 定后若不到大定神正要依靠不能离气又焉能离身形故
 禅宗人心依息以息喻拄杖子乃依之以行者
出神矣则为神通变化
 出神后则神虚空无碍故能变化未出神则身形为碍不能
 变化
鍊其能变化之神而还虚合道则曰天仙天仙者体同天之清
虚德同天之空洞无极
卷二 第 2p021a 页 CK-KZ_JY231_02p021a.png
 重阳仙气云意同天心为天仙
不局命于西天东天
 西天者天之西一方东天者天之东一方褊小功行所證局
 促之意
超越于三十二天三界上之上
 仙家言二十八天为三界更上有四种民天共三十二天也
 言欲界六天与佛说同言色界十八天与佛说同而佛多五
 不还天在色顶也无色界四天与佛说四空天同佛于色界
 内顶多五不还仙于无色界外多四种民天仙名三十二佛
 名三十三而止此二教经文之大同小异也
卷二 第 2p021b 页 CK-KZ_JY231_02p021b.png
与天地齐其悠久不可以年劫计此世尊所以名为第七仙者
即此也
 世尊在七佛中成佛于贤劫之初不曰七佛而曰七仙见华
 严经
则仙亦同佛佛亦同仙超过阴阳天地虽天地有形坏这个性
灵不坏则仙佛之至矣极矣无以复加者也此人仙地仙神仙
天仙为一阳神之所證也他如不知真精阳气亦不知真周天
伏鍊者徒然祗借喻○者之为用
 凡遇☉当实读作圈点二字凡遇单○即读圈字凡遇单丶
 即读点字合宗佛语同此古仙古佛禅宗皆同此
卷二 第 2p022a 页 CK-KZ_JY231_02p022a.png
所修者一性之阴而已所谓未鍊还丹而内观照者是也性虽
寂静而不动于妄当下真空不起念作轮回种子不随境入轮
回窠臼出得阴神于此禀形气尽只此一死不来人世再受生
死久为灵鬼一向沉空滞寂去便为真寂禅宗之所极證谓之
得生净土
 净土者喻心静而无染尘妄
不受后有者
 后有者后劫之有身
不轮于六道不隶于死生之籍故曰鬼仙
 重阳仙翁亦云不持戒不杀生不思善为鬼仙之类又昔有
卷二 第 2p022b 页 CK-KZ_JY231_02p022b.png
 灵鬼自歌曰做鬼经今四十秋无烦无恼也无愁𨶒王劝我
 为人去只恐为人不到头即此类也又六祖卢能曰不思善
 不思恶亦似此
楞严经之所谓十种仙之行外道四禅得五神通者皆不出此
类也在地者犹隶于五岳能飞行近霄者即同于生天在天者
亦曰天人天人者犹称天上之民人
 无道行有生死及死后生灵之性在天由于行十善十善全
 者多者生于欲界上半第四五六天十善不全者生于欲界
 下半第一二三天也
虽隶于天曹不能合天道以行天道也
卷二 第 2p023a 页 CK-KZ_JY231_02p023a.png
 天道者梵行清净道行精真能炼精化气化神还虚而合道
 者是也不行天道则无六道十通止为凡民凡人而已
即楞严经云彼天上各各天人是凡夫业果
 不知菩提涅槃正法但修十善祗得凡夫善业之果非道行
 也
天王即是菩提
 天王者是一天之帝王管辖天人及下世人者有功德道行
 得禅定之神者由初在下世得禅定以證天王在天王又能
 常禅定故能满天寿而不堕如世尊为[((盥-水+白)-)/几]率天王称为护明
 菩萨是也唯菩萨有大智慧故得受天王之位若凡夫之愚
卷二 第 2p023b 页 CK-KZ_JY231_02p023b.png
 故不證天王也
斯言之谓也有时下生于人世
 言天人无道行有淫欲倘淫念一起即降生于人道
亦不能终天地于鬼者
 终天地者有欲界六等之寿有色界天十八等之寿无色界
 有四等之寿三界二十八等多少寿数不同唯天王有禅定
 能以满其天寿满寿则功德渐高渐升迁至上天终天地同
 寿天地劫坏则随坏故曰终天地
即教中之言生天生人者之天人由入门之不正真无阳气治
漏尽道不足以终天地者也是其分量之所自限
卷二 第 2p024a 页 CK-KZ_JY231_02p024a.png
 分量者是其所修功行止能于如此
非造化之所限此即释迦所师之阿私陀佛仙及所参所见之
跋伽仙阿罗逻仙迦兰仙者
 此三人皆世尊初出王宫时所参修生天人果者世尊知其
 天福尽而还可堕落六趣故弃之而别参
皆参四禅五神通之流习外道定者
 外道种类有三一者是行邪淫叛戒律偏行世法中不善之
 事自以为是而不依正法不顾生为魔民死堕无间也二者
 是专行邪法依傍正门为名即所谓阴为不善阳欲掩之之
 小人窃取衣食诳骗财物为志而已也三者是正法中人心
卷二 第 2p024b 页 CK-KZ_JY231_02p024b.png
 愿行正但着有为初基粗迹便志得意满誇能说会不了心
 悟性寂灭真空亦是依傍上乘为名也今此三人只修小因
 小果为劫运中之受用而已耳世尊已自天寿尽而复下生
 欲学超劫运者故亦弃此
命终生天不足为仙者也
 命有终而死而生则非仙也
又有一等在世之人不争名利
 自知无本故不争利无能故不争名
不事繁华
 自知无财不可为悦虽有小财不知施为
卷二 第 2p025a 页 CK-KZ_JY231_02p025a.png
不群人世
 昧于伦理者不能群懒于伦理者不能群逆于伦理者不能
 群狂愚者不能同世人柔懦者不能任世事
隐处深山穷谷而亦自谓之仙以所居为名山也人也夫人山
二字以为仙乃五等之外仙乎犹有不能枚举者而皆自谓之
仙即如室罗城之迦毗罗仙斫迦罗仙为大幻师
 幻师者乃设虚幻之术而非仙佛之真修实證
求太阴精和幻药者西方人虽谓之仙焉可顺从而以仙混称
之妄谓最上仙亦止乎如此耳后之学者幸毋见此不仙而名
仙者遂轻视天仙等焉得个真知实辩则亦可为美慕而进者
卷二 第 2p025b 页 CK-KZ_JY231_02p025b.png
否则多岐并列将以何者为我当行之道乎
 辨得仙真则修行趋向始得真
十一问曰今语仙佛所修果同一法未知古来曾如是说否后
世抑有知者否答曰有唯仙佛能知仙佛若非仙佛则不知不
说也予略举世尊之所自言者令汝徵之法华经云昔者仙人
授佛妙法如来因之遂致成佛此佛自言得度于仙者也又经
云佛闻帝释说法而悟最上乘妙道此佛自言得悟于帝释帝
释者释教人指为三十三天之天帝又指谓治世间分判善恶
救拔众生之玉帝也
 悟于闻法处即师宝法宝也佛自不叛所闻处存其所闻所
卷二 第 2p026a 页 CK-KZ_JY231_02p026a.png
 名而末学强分为二教不同叛仙叛佛矣
华严经又云如来大仙道微妙难可知
 此华严经三十四卷之颂也
此佛典自称为仙道者也华严经又云如来十名或名释迦牟

 按大般若经云阴根如小童子者名释迦注云即东土名黄
 门宦官之意世尊三十二相之阴藏如马蝗故名释迦亦宜
或名第七仙
 世尊于三大劫修行至贤劫成佛在第七故自称第七仙后
 人赞称第七佛
卷二 第 2p026b 页 CK-KZ_JY231_02p026b.png
或名毗卢遮那又云或称持众仙或名大仙师梵网戒经赞云
般若兼禅果證大觉仙此皆如来佛自名为仙者也三经之文
人人之所传读讲究人人之所见知闻知世尊既说佛是仙而
亦得悟于仙予安敢谤佛非仙耶又问佛既自称为仙不知仙
可自言曾与佛是一否答曰皆言是一昔元始天尊为未生天
地先有之灵以始有之义而强立名曰元始化生天地而化生
人乃分神化现十方无量世界则佛亦从一分化现也无疑又
佛言从无始来天地劫初而化生为佛也亦无疑则仙佛原为
一人故也迦叶颂释迦云观我天尊师处世杂秽污
 此颂详佛藏处胎经
卷二 第 2p027a 页 CK-KZ_JY231_02p027a.png
则仙佛皆称天尊也玉皇本行集经云帝初为光严妙乐国王
弃位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教
诸菩萨渐入虚无妙道如是修行又经亿劫始證玉帝是此帝
也诸佛之师众圣之王此见皆称如来也予按近见西汉以前
中国无佛之名
 昔秦始皇二十七年癸未有西方沙门室利房等一十八人
 赍佛经来自西域敕令囚禁后遣室利房等并经俱还归竺
 国故汉前中国皆未分佛之名
东汉之初佛法始入
 光武之子明帝时佛法始入中国始有佛称
卷二 第 2p027b 页 CK-KZ_JY231_02p027b.png
北汉之后
 北汉者在古赵地其主刘渊在晋朝正统之末年今言此者
 正言仙宗人不分别佛
钟离真人
 正阳真人
灵宝毕法云智士炼之金佛现言炼心而见性金来归性则金
佛现此仙自言为佛也吕纯阳真人云行禅唱咏胭粉词言即
色即是空当体便是也又云不问神仙与佛共同觉照白玉蟾
真人入室歌云观音菩萨正定心释迦如来大圆觉亦名九转
大还丹谓之长生不死药此仙自言参禅见性为修道也其刘
卷二 第 2p028a 页 CK-KZ_JY231_02p028a.png
海蟾真人云真个佛法便是道一个孩儿两个抱张紫阳真人
云佛珠还与我珠同我性即归佛性海此仙自言仙即佛也仙
佛同一性也而自何常分予今据实言之东土称曰仙得成此
道而继其后者亦曰仙西方称曰佛来授此土人得成道者亦
曰佛如世法中称父母者呼爹妈者人一而二称之也末世外
道以有发无发而类分之不知仙佛性宗何由以识其共一法
耶虽不知不足罪也唯是历劫修来真仙佛种子真性不昧而
复有真知
十二问曰请问神从何处出阳神既不同于阴神所出之法或
亦有异答曰然阳神出入于顶门
卷二 第 2p028b 页 CK-KZ_JY231_02p028b.png
 顶门即钟离真人所言天门是也
而居于泥丸为其炼神还虚在上丹田也
 上丹田即是泥丸
故世尊入灭时谓之入泥丸因名经曰泥洹经者亦如是也此
天仙神仙及诸佛世尊顶放毫光者皆然阴神亦有能出入于
顶门者而但居于心地中田为其亦借修佛为言依☉而求明
心见性心性不外驰而入寂灭是也此见仙及佛门所度四果
位之人为然
 四果尚有生死纵能寂定只是五通阴神而已
究而言之阴神亦有二出何也性證于真空寂灭一性真纯命
卷二 第 2p029a 页 CK-KZ_JY231_02p029a.png
终时与神从顶门而出生于天顶出胁入而生于人一也性到
真空寂灭而未灭尽定
 未到灭尽定则心有生灭多出入
有时六根引六念而驰
 六念者六根中之六识为念而外驰于声色等
即从六根出而亦入于母之六根以为胎
 以眼视女则性从眼根出以耳听女则性从耳根出以身贪
 触女则性从身根出矣母之六根者言女之身根生门也众
 生之淫心淫事不除每思行淫则性入于女之身根贪爱触
 情迷恋触境不肯舍去久著根中遂成胎而不能离凡众生
卷二 第 2p029b 页 CK-KZ_JY231_02p029b.png
 无定力慧心戒行者虽入为胎而不知修行人有定力慧心
 戒行者偶生一触念即举戒念以灭之不犯淫则不入胎禅
 宗人所谓末后当机盖如此
生于畜道及生人道之下贱
 畜道者生为畜生之类人道者生为人之类下贱者奴仆及
 贫穷残疾边方夷狄等苦多之类皆曰下贱何以分畜人二
 道凡畜生飞者走者皆身后行淫唯人在身前行淫人有一
 生喜于身后行淫者大命终时此念具在焉不于身后行淫
 而堕入畜道故佛戒云不近沙弥童子者至教也人有一生
 厌恶身后淫事而专行身前淫事者命终念在未必不因身
卷二 第 2p030a 页 CK-KZ_JY231_02p030a.png
 前淫事而堕入人胎故佛又言我最不欲母人入我教中为
 其有败道行之具也
二也
 此已上言阴神所出二端
如此则神出而證圣者为凡者趋恶道者尽知之矣予谓有志
大修行者淫事固当首戒而身后淫事尤当戒
十三问曰佛既同于仙仙有五等
 即天神地人鬼五者
佛门宗有五目
 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是也
卷二 第 2p030b 页 CK-KZ_JY231_02p030b.png
俱相同否答曰五目皆同
 最上乘禅佛同天仙大乘禅菩萨同神仙小乘禅同地仙凡
 夫禅同人仙外道禅同鬼仙
又问仙宗下以长生为根基佛宗下只谈凡夫死亡禅命终而
死以轮回现而能躲脱为当机以生天生人为转身出头谓之
沙门四果
 一是须弥洹果能七生天上能七生人间为證二是须陀含
 果能一生天上一生人间为證三是阿罗含果能只生色界
 不来欲界受生为證四是阿罗汉果能不死不生为證至此
 方成沙门方是了生死的菩萨
卷二 第 2p031a 页 CK-KZ_JY231_02p031a.png
仙宗或不言此答曰仙宗亦言四果佛宗亦言长生然上仙亦
不止于长生而极于还虚而与仙之名者亦不皆得长生其外
道鬼仙亦有死生在为四果之列者考仙宗之言四果有玉帝
本行集经功德品云九品之内四果仙人运应数合下生人中
尊贵
 凡下世帝王大臣皆四果降生功行高者生同色界功行小
 者生同欲界一生天上一生人间之果如伏羲神农黄帝帝
 喾唐尧夏禹皆生欲界以其行淫而生子也亦止一生人间
 而返天上升三界之上如释迦佛只生色界为太子不行淫
 生子而修行径超于三界之外
卷二 第 2p031b 页 CK-KZ_JY231_02p031b.png
张紫阳真人又目而言之曰投胎曰夺舍
 王重阳真人云莫希夺舍学投胎便向瑶池下手栽
曰移居曰旧住
 紫阳真人悟真篇云投胎夺舍及移居旧住名为四果徒
正不免生死而求不堕轮回者昔陈显微云遇物对景当以一
息摄之而不复有相生相灭之机此不轮回不受生之妙用也
正为此也扫拂得心中境魔净躲郤轮回路令进修有根基
 世世生于人中方有进修根基
从此以往生平日行十善虽无修行功行死后可能生于人中
此善因之本果得六趣中之人道也平日行十善又有修行功
卷二 第 2p032a 页 CK-KZ_JY231_02p032a.png
行得初禅念住者
 念住是念住于定所以执心不行淫欲以求住念得念住则
 得初禅之果矣
命终未终
 得初禅则住定于初禅而不变异命若终而死也住定于初
 禅命若未终而不死也住定于初禅
犹然随念亦住于初禅天
 随念者随禅定正念即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即华严经所云佛子如得初禅虽未终命见梵天处所有宫殿
而得受梵世安乐
卷二 第 2p032b 页 CK-KZ_JY231_02p032b.png
 此上数句言得初禅受用
得诸禅者悉亦如是
 诸禅者二禅三禅四禅也得诸禅受用皆同于得初禅
是也得二禅息住者命终未终皆住二禅天得三禅脉住者命
终未终皆住三禅天得四禅灭尽定者命终未终皆住灭尽定
四禅天即华严经所谓随所入定境界根前是也
 随所入至处则住入到二禅则住于二而不动退入到三禅
 则住于三入到四禅则住于四
此得色界之果也
 灭息定言胎息灭尽而息真元谓之胎圆可出阳神之时也
卷二 第 2p033a 页 CK-KZ_JY231_02p033a.png
总此四禅略似怀胎养神之十月为生天之上品果也或有生
于欲界六欲天者淫事虽无
 由执身不行淫欲故无事
而淫念未灭尽故但欲界虽名天而多不离于地若生无色界
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等处天者淫念空灭尽故谓
之四空天此修因之正果得六趣中之天道也或有上隶于天
曹居下界卑职掌人间村落小境事如土地城隍社令山主水
主福地仙官皆是楞严经所谓地行罗刹
 此是不除荤食之鬼
游于四天者亦是佛言三界内之众生者即此辈俱是也能五
卷二 第 2p033b 页 CK-KZ_JY231_02p033b.png
通而不能六通皆不知金丹大道之流不得金液还丹之果不
能修證上仙故也世人求證此果而竟不能得者多矣
 不修还丹證仙者只得下界卑职然卑职亦不易得乃修十
 善至于万全而可升仙者上界始授以卑职行代天治世之
 事十善不全者虽欲求卑职亦不能得
吾辈志成仙成佛者绝不谈此且其从人而生于人中者危
 今世为人后世亦生为人此固不堕恶道横生皆善果也危
 者此时若不行善则堕恶道故危
从人而生于天
 有善行多则生天人有道行则生于天王及仙官仙士
卷二 第 2p034a 页 CK-KZ_JY231_02p034a.png
天而下生于人中者吉
 从天降生人世如世尊从兜率陁天降生为人善行道行兼
 全易修成佛故曰吉
是何故原夫在欲界天者
 此下详言自天而后下生于人者
虽淫欲未净尽亦贪淫欲事有净行净性者及生人中时净性
不昧进修念专易于證道及于此生求成仙成佛如世尊自兜
率陁天来如弥勒亦从兜率陁天降神受生所谓一来生而不
再来生者故曰吉又有在色界天者淫事淫念俱净尽及下生
人中来亦于此生永必成仙佛如初祖迦叶如西六祖弥迦遮
卷二 第 2p034b 页 CK-KZ_JY231_02p034b.png
如十九祖鸠摩罗多皆自梵天来亦尽此一来不再来而成道
者故亦吉若生人中而复转生于人者善不善相半
 半行利己事半行利人事以世法为尘劳
淫与净相半
 半生子孙半修梵德戒淫
及至转生于人时旧念依然相半
 旧念者即上善不善淫净等
若善与净行长则升为七生天七生人之类如昔轩辕黄帝久
居天上因议大行
 天寿天福满矣时当议大行升迁向上谓天上功行难积人
卷二 第 2p035a 页 CK-KZ_JY231_02p035a.png
 间功行易积故下生
下生人间一世为民二世为臣三世为君乃成上仙又王重阳
真人与马丹阳真人连十世为道伴皆遇正法而未迷及此世
为师徒同證天仙如世尊过去世不即成佛必历三大阿僧祗
劫积修而后得道又如三洲护法韦驮天尊为十九世童真者
又如天台智者云梁之祜律师转劫为唐初之律师道宣者此
由人转生于人功行渐增而升者故从危中而得吉也若淫行
与不善同长则日趋于下易堕于三恶道同凡夫俗士之苦趣
故无吉而终危如华严经所谓耽着五欲
 五欲者食欲色欲财欲名欲睡欲此名五爱欲也又色声香
卷二 第 2p035b 页 CK-KZ_JY231_02p035b.png
 味触五者为五尘欲也
远离诸佛障碍生天者是也人中志高者求生天志卑者求生
人何以知生天生人之异又何知所以异求也其妙在于仙道
佛法中之一☉音圈(点二字耳
 )此一○丹家谓之野战此一•丹家谓之守城
人能于平常绝淫欲自少壮至老昼夜皆不失此○功德得至
寂灭谓之凡夫涅槃则能生天
 得形如槁木心似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
 为清灵之鬼亦曰鬼仙命终而死者即生天为天人
故华严经云如此三昧能令一切众出地狱故免畜生故闭诸
卷二 第 2p036a 页 CK-KZ_JY231_02p036a.png
难门故开人天道故
 涅槃由三昧正定而至涅槃而有生死谓之凡夫涅槃尚有
 六道而求脱轮回者涅槃而永断生死即是佛涅槃而自无
 轮回者学仙佛者当知之为趋向此理详于楞伽经
平常不行☉之功而失此功德及临命终时七日能如此☉即
华严经所谓于世界中死此生彼心无痴乱入胎出胎心无痴
乱者则亦能生人中之洪福如永禅师转生身为房琯丞相是
也故智度论
 三藏中论名
云欲界众生有三种以善根上中下故也上者六欲天中者人
卷二 第 2p036b 页 CK-KZ_JY231_02p036b.png
中富贵下者人中卑贱
 言死后往生有此三种
又云上分因缘天道果报中分因缘人道果报此生天生人之
二者必须圣师度知而后有所宗主学仙佛二种之末学若不
悟此○者不遇真师传此○者且不能生于天生于人又安能
得成道此止于鬼仙及禅师凡夫禅之同者如是故华严经云
奇哉众生愚痴无智于生死内受无数身不能以不坚固身求
坚固身者正谓此辈也有所谓声闻佛者华严经云声闻乘随
他语解智慧狭劣是因师传道之声而闻道可自进修亦可度
人进修知佛道而能成佛道故亦曰佛即仙宗中之遇真师得
卷二 第 2p037a 页 CK-KZ_JY231_02p037a.png
度正道而未行道筑基之人也若肯行亦彻底有所證有所谓
缘觉佛者于修行时缘色便觉空故曰缘觉即仙宗百日关中
除淫根以鍊精化气空郤色缘而得纯气长生不死之人仙也
葛抱朴所谓下士得道长生世间者所以大毓禅师云学佛之
士勿滞无漏便为了当要超出阴阳之外则佛事方毕有谓二
乘佛者心有生灭以生而趋灭息有出入以有而归无以有无
生灭二者循环故曰二乘自念住息住脉住而趋至于如来寂
灭海即同仙宗十月关中玉液还丹关节相通抽铅添汞阴尽
纯阳鍊气至无而得化神之神仙也葛抱朴所谓中士得道栖
集昆崙者有所谓最上乘佛者不涉有为不落言诠无名无相
卷二 第 2p037b 页 CK-KZ_JY231_02p037b.png
非佛非法寂然妙明天地阴阳不能死之生之寿命无量过于
天地即同仙宗九年面璧鍊神还虚以后超出于天地之先不
坏于天地之后之天仙也五等五目皆同者如此又问今说佛
言长生不死从何證据答曰按佛藏因果经云悉达多太子启
王父曰我欲出家为有四愿一愿不老二愿恒少壮三愿无病
四愿恒不死此便是世尊求长生不死之志法华经云佛说是
经八千劫未曾休废说经已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此
便是世尊得长生不死之验
 世尊求长生住禅定以为道而求成佛后生不求不住而反
 辟之今人若许佛言为是则僧言为非若许僧言为是则佛
卷二 第 2p038a 页 CK-KZ_JY231_02p038a.png
 言或非如是扫佛之言流于世误杀半阎浮人矣愚谓求其
 两是必得长生禅定者而忘其长生禅定斯可言不求不住
 徒然一凡夫幻生妄念者而称不求不住即如田不耕种不
 播何以搏饭而反曰无用食如是说者不堕空亡外道吾不
 之许也后之来者能于求住归一一归于无则同佛同仙之
 实悟若言不求不住于一不一而无则同外道之诳语诸人
 其必自勘之哉
又曰大通智胜佛寿命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舍利佛作佛
寿命十二小劫迦叶成佛寿命十二小劫须菩提成佛寿命十
二小劫大迦旃延作佛寿命十二小劫大目犍音乾(连成)佛寿命
卷二 第 2p038b 页 CK-KZ_JY231_02p038b.png
二十四小劫富楼那成佛寿命无量阿僧祗劫憍陈如成佛寿
命六万劫阿难作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祗劫罗㬋罗作佛
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祗劫提菩达多成佛住世二十中劫威
音王如来佛寿命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药王菩萨成佛
寿命四万二千劫华严经十一卷云一切功德须弥腾云佛寿
命五十亿𡻕又云虽经劫住而身不离散不羸瘦不变异
 此同仙家之形神俱妙
又云海云比邱于彼佛所千二百岁受持普眼法门地藏菩萨
本愿经云佛言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祗
劫净业障经云世尊言无垢光如来佛寿九十劫又稽古略书
卷二 第 2p039a 页 CK-KZ_JY231_02p039a.png
云宝掌和尚西竺中印度人也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来此
土后扣达摩大士悟旨住世一千七十二年而逝又唐太宗时
天竺方僧娑婆寐者来此土自言有长生术太宗深信之如华
严经所云得智藏身于不死界而得自在又云具足修行离老
死法又云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者皆佛法门中长生不死之
證同世尊四愿无二也后之修佛法者安能悖佛愿而二之耶
 后学必如此语等證方为得佛法之真
又问何为小劫中劫之年数答曰按佛藏娑婆论云中劫有增
减算法减者从人寿八万岁起以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为
一减增者从人寿十岁起以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岁为一
卷二 第 2p039b 页 CK-KZ_JY231_02p039b.png
增如是十八增减为二十中劫约一增减十分之九
 每一减八万数一增八万数二八一十六万数共一增减十
 分之九者八九七万二千为一中减七万二千为一中增二
 七十四万四千为一增减中劫之数大约如此也再详言之
 百年减一岁千年减十岁万年减百岁十万年减千岁百万
 年减万岁七百二十万年内除去一千年为一减之实数一
 增亦如之并二七一千四百四十万年内除二千年完一增
 减中劫之年数此比人间凡世之年数也除二千年不算者
 以其减劫之内因少十年增劫内亦少十岁故也
便是一中劫之年数小劫未见定论以八十中劫成一大劫推
卷二 第 2p040a 页 CK-KZ_JY231_02p040a.png
之当是一中劫亦可折为八十小劫大约即见其年数也非不
长生者能超越如是劫数也然又当知以劫数计寿命者数有
尽犹有坏劫在如声闻缘觉四禅菩萨二乘等与天仙地仙人
仙三等者同也以劫数计一定者当知定之如是相续不已劫
劫如是超越无穷无坏劫直超天地阴阳此世尊佛与最上乘
天仙者同长生之极致者耶
十四问曰阳神出非必执于身外有身已承明命但习闻旧说
犹不能释然谓本是无身若谓果无形相可见不知何以谓之
出请再详以教我答曰仙佛之种性即本性之灵光非有非无
亦无亦有隐显形相安可拘一昔轩辕黄帝以火龙出施肩吾
卷二 第 2p040b 页 CK-KZ_JY231_02p040b.png
钟离正阳吕纯阳三真人以上三级红楼出以七层宝塔出刘
海蟾真人以白气出化鹤冲天马丹阳真人以风雨雷震出孙
不二元君以香风瑞气出刘朗然真人以金蝉出苏耽真人以
白鹤出西山十二真人王祖师以花树出此有相可见而非身
也邱长春真人出则通天彻地见天地山河如同指掌又云三
次撞透天门日月自别直下看森罗万象南岳山蓝养素先生
以拍掌大笑出此二者无相可见而亦非身也释迦牟尼佛世
尊以白毫光出故华严经五十卷云世尊从白毫相中放大光
明名如来出现又法华经亦云世尊放白毫相光照见东方万
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
卷二 第 2p041a 页 CK-KZ_JY231_02p041a.png
 此是色界天顶之名即色究竟天是也胎神十月化神得定
 功行已至此天故所见亦至此天也
南西北方如是照见周遍此所出亦非有身也有时出而化火
龙吐火有时出而化金刚密迹执榼音楷(杵而)吐火此有相可见
而亦非自身也众圣高真仙佛所出各别何常拘拘以身外有
身为出哉又问何故有此不同答曰得定而见性真空矣于可
以出定之时偶有此念动而属出机未有不随念而显化者故
不同或无念住至寂灭中而顿起一出念以调神者有同有不
同其久久常定而常定者则变化显现皆由一念千百亿化身
亦皆由一念故念不在化身则不必见有身念在化身则不必
卷二 第 2p041b 页 CK-KZ_JY231_02p041b.png
不见有身予之此言但只为我钟吕王邱李曹诸祖真人门下
眷属得道成仙者谪言是谓家里人说家常话非为诸旁门凡
夫恶少言也彼虽见之闻之亦无所用后世有缘遇此志于天
仙出我长春邱真人门的泒受道者必须记知免当机惊疑也
又问知拘拘以身外有身为出或者无有不是答曰得證大定
真空见性遇出神之景而出有身也可无身也可亦不可强执
无身为是但起念作有身想则有随其自然空性之念则无身
未到见性地位不能真空大定即是未成阳神唯期望有身为
出被此妄见障碍
 与未得称得未證称證楞严经所谓着阴魔同
卷二 第 2p042a 页 CK-KZ_JY231_02p042a.png
不得向上全神则无神可出入魔道矣此正内起之阴魔也可
不速灭之乎昔山东张先生在圜中
 圜音圆即园墙亭子禅宗人呼为团瓢马丹阳真人所谓师
 恩深重真难报誓死圜墙炼至真是也
见承尘板上落下一人立于面前没入于地后涌出于前彼不
知是外来天魔
 昔吉王太和殿下问曰如何知是天魔如何不知是天魔答
 曰师传不透彻故不知传得透彻故知又问如何传语为彻
 冲虚子又答当十月神胎完足四禅得灭尽定矣息绝出入
 心绝生灭六根大寂何得有知有见而遇外魔由我出神之
卷二 第 2p042b 页 CK-KZ_JY231_02p042b.png
 念而出由我现身之念而后有身若我无念现身而外有身
 即知是魔若我胎息未完足而不宜有出乃妄出而见有身
 当知是魔若不得如此受授则不得知也
错认做阳神出为身外身遂出圜问邱祖邱祖曰眼里见者不
是切勿着去
 见而久恋则心其魔见而不见急入而依我三昧凝神在胎
 故不着去
初不信
 不信邱祖法言自矜能出神也
又问郝祖郝祖曰邱哥说者便是又不信
卷二 第 2p043a 页 CK-KZ_JY231_02p043a.png
 再不信郝祖之言可谓愚迷不醒虽有圣贤不能提挈之
执信为身外实有是身已得道矣竟落空亡而不知悟由是观
之但信有身则此有身何不可拘拘认之乎我故曰不可着此
由得邱真人传来秘法也唯于体性中念动则出出亦是念念
静而定定亦是念初定七日必一出
 凡入定能入得一日则一日一出逐时趱挨向上又能入到
 定二日则二日一出及到七日之定则七日一出或至二七
 三七四七又至七七及九年一定则亦一出或多年多劫皆
 从七日为始即此得定顿为常定故名顿法始终如是故云
 无二无馀
卷二 第 2p043b 页 CK-KZ_JY231_02p043b.png
出则便已用于六通之一矣对境而勿逐境邱祖言不可着他
者是也一出便收回于上田用乳哺之功为至急入常定也出
久不收又恐迷堕逐境轮转古人言到此地位正要脚踏实地
 最要时时住定方是踏住实地不然即落空矣
佛亦言虚空界尽我此修行终无有尽世言神仙有堕轮回者
正防此一出之时也我直论谓防出时之危险是也过此而能
常住大定世尊所谓护念令住久住是也则永无迷堕矣
 仙家言一得永得形神俱妙佛家人言一得永得一證永證
 俱言此出时
佛宗菩萨之有转劫者亦然如大势至菩萨转劫为二十七祖
卷二 第 2p044a 页 CK-KZ_JY231_02p044a.png
般若多罗文殊菩萨转劫为杜顺和尚
 唐贞观时僧
弥勒菩萨转劫为傅大士
 梁武帝时人
志公言达摩大师
 二人皆梁帝时
为观世音后身
 此志公赞达摩之言
又文殊转现为唐之寒山子普贤菩萨转现为拾得
 寒山拾得二人皆唐
卷二 第 2p044b 页 CK-KZ_JY231_02p044b.png
金粟如来转为维摩诘
 世尊同时人
及传言定光佛皆转劫有后身者如是诸佛菩萨出世或有分
神化现后身以接引当来后世或亦在此初出定一时回向迟
误此案详佛藏中久矣非无此事此理而世人妄以是非口流
言之者我今为惧出定者自误迷堕故已谓出定入定时之宜
防危虑险修士可不慎之哉若只定而不出虽是寿同天地之
愚夫
 愚夫者不彻悟性灵不能显现神通变化
亦能超劫运但不能显神通故出定者是显神通之枢机也守
卷二 第 2p045a 页 CK-KZ_JY231_02p045a.png
此定二七出三七出久久亦一出久而又久亦一出即所谓调
神出壳
 调神者令其出入之有度也若不合于度则为妄出放逸而
 无妙觉灵应若知合度调十二时至七日调一七而二七至
 七七百日千日而三千不失于久出促出之危险也
乳哺婴儿加持顿入于大定一定至于九年而一出则定同于
虚空之无极是曰圆顿曰还虚合道
 乳哺是仙家之称加持是佛家之称神入定喻怀儿于胎得
 定力矣而可出喻出胎之儿力小也持定念而加至久久前
 乳哺儿之大儿初出时言神初离形而暂合虚空加到大定
卷二 第 2p045b 页 CK-KZ_JY231_02p045b.png
 而常久在定则永可离形而同虚空之至极矣
定至极久而出亦可极久
 若不能久定尚近凡夫境界未入圣流则不可久出若以久
 出而不速入则必退驰于尘境而迷为转生唯当久定得定
 力深而可离形去智者方可久出此又调神出定时之危险
 也
自是以后久出久定也可
 久定在内则已离形去智之久矣可久出者虽久出在外则
 亦同于离形去智之久故可久此时久定是已出已入后之
 久定神通变化愈长向上者也不比十月胎神之久定不能
卷二 第 2p046a 页 CK-KZ_JY231_02p046a.png
 出者之有危险在不能显用其离形也
倏出倏定也可六通也能十通也能
 十通即六通内所多能之条目曰十详后佛宗语录中
千变万化无所不能
 如重阳真人正月四日上升时到南京浚仪桥边劝臧公早
 修行又丹州大薛遇于终南共语分明又刘蒋村与张公治
 病药而即愈又昆明池西在空中舞袖轻飘此皆是千变万
 化
此真證天仙佛地之顿法也所以我说出定之初即谓入定之

卷二 第 2p046b 页 CK-KZ_JY231_02p046b.png
 得定之初即为出定之初是出定之初乃得入定之根基也
 从此而入大定而常久定是也
谓得大定以后无有不定之时
 白玉蟾云父母未生以前信有无穷造化身心不动已后复
 有无极真机是也
方能解脱神通我直论所谓神通境界毕竟住脚不得者谓此
也穷天地之年劫止同一定而一出也可
 即如世尊佛八万四千劫为一定而后可穷天地大劫亦为
 一定也
正是仙佛以上事
卷二 第 2p047a 页 CK-KZ_JY231_02p047a.png
 说到此正仙佛齐肩大事方云了毕世之人痴迷混日谓仙
 非禅定之所修谓佛不用禅定而自然顿成佛皆彼福力之
 薄与仙佛无缘者鸟能知仙佛同禅定到头如此
超天地劫运
 如元始天尊超过天地五劫运其龙汉初劫经九万九千九
 百九十亿万岁超延康之二劫经八万八千八百八十亿万
 岁超赤明之三劫经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亿万岁超开皇之
 初劫经六万六千六百六十亿万岁及超至上皇之五劫从
 劫至劫从天至天止是吾身教导人天此出洞玄因缘经
无天地无世界无仙无佛无形无神无知无见
卷二 第 2p047b 页 CK-KZ_JY231_02p047b.png
 本性如此已是虚空粉碎无无亦无矣
又何必以见有身为言
 阳神本不专贵于有身但借显阳神初出能有身之为验耳
 神且要还于虚无即有身而还于无身方是还虚合道之至
 妙至妙处何必拘拘以有身为幸拘于中成之果而非悟性
 之极耶




卷二 第 2p048a 页 CK-KZ_JY231_02p048a.png
仙佛合宗语录
  伍太一十九问
十五问曰前之鍊精化气故曰从无入有中之鍊气化神故曰
从有入无前此皆有工夫后此皆无工夫既无矣神出矣本自
然无为之道又言九年面壁鍊神还虚何故于此说一鍊字抑
亦可以无为言鍊乎答曰然自一七定至二七三七定至九年
定及佛言加持即此时鍊义也菩萨修上八地已證佛即世尊
所谓初成正觉乃又龙宫入定七日观菩提树王入定七日至
二七三七于乳汁林入定七日四十九日不食
 乳汁林者亦取喻乳哺之义
卷二 第 2p048b 页 CK-KZ_JY231_02p048b.png
所以八地加持至九地十地再加持至十一地等觉皆如此华
严经所云虽證寂灭勤修习如修如空不动地佛劝令从寂灭
超广修种种诸智业是也
 大修行得生灭灭已而寂灭成佛从此初得寂灭而至永远
 寂灭全无不动之地佛故明明嘱人必要从此初得寂灭道
 起勤加修习而趋进即同仙家得道出了阳神后犹加鍊为
 乳哺之工以趋追还虚无之极处
前此有为之鍊以十月习定为鍊
 仙家转神入定行大周天佛家修习入四禅定皆自有而入
 无因其意在渐入故曰有为曰习曰鍊
卷二 第 2p049a 页 CK-KZ_JY231_02p049a.png
昏沉多外驰散乱多而内定少则用鍊气化神法以补其神神
满不思睡神定不思驰则昏沉散少而渐无内定多而至得真
定无气与息则息无出入谓之息住神在定则性无生灭谓禅
性无生此由习定而得渐法所致故谓之渐此仙佛如来正修
行之渐非若五祖弘忍门下首座神秀辈讲经说法生天生人
兼行世法之渐者可比也
 彼七生天七生人间是渐一生天上一生人间是渐及止能
 修十善者皆是渐也
得定而专一在定
 坐忘论云不依一法而心常定
卷二 第 2p049b 页 CK-KZ_JY231_02p049b.png
则谓之顿法以其无世法缘念之间断
 在家者念父母妻子等六亲五伦之缘者谓之世法出家者
 念法眷念大众之缘而大起尘劳者谓之世法着于此念则
 间断道法无此念而决然从此得至虚无寂灭之极处方是
 真顿法
张紫阳所谓顿超无漏作真人是也
 真人者高真上圣也仙修而为真上證玉清境洞真天位者
 曰真人
后此九年之鍊
 后此者以出神时之后而言
卷二 第 2p050a 页 CK-KZ_JY231_02p050a.png
皆顿法中之定故曰常定曰大定常在大定
 大定者即生灭灭已也常在大定即寂灭为乐矣无不寂灭
 是也
则纯是一性烱然自一日至七日二七三七三年九载纯纯全
全顿然在定华严经亦云恒住涅槃如虚空又云心常正定灭
除觉现而以一切智觉观从此不动入无色定如此而鍊谓之
还虚有为之鍊全无着处若执鍊是有为义者则堕凡夫知见
岂天仙宗还虚时之所可语耶
 凡一切诸有为法皆凡夫初修时事即张真人所谓始于有
 作之说修至虚无方是得仙又从仙之虚无还至虚无之极
卷二 第 2p050b 页 CK-KZ_JY231_02p050b.png
 处方是天仙
故世尊云虚空界尽
 即仙家虚无之极处
我此修行终无有尽
 佛之修行亦至虚空尽处而犹不以为尽故我曰无有不定
 之时
而圆觉经云如来圆觉
 圆觉者觉道圆满即仙家言虚无寂灭之极处
本无修习及修习者
 修习定观觉道犹是有为故西来肇师云有为虽伪弃之则
卷二 第 2p051a 页 CK-KZ_JY231_02p051a.png
 佛道难成故初修时必以所修之法而修习之以成正觉及
 修习者言心与息也息有出入修习至无出入心有生灭修
 习至无生灭而寂灭谓之成正觉从此初寂灭成觉修习加
 持常住正觉而圆满无可复加故无用修习之法无修习之
 处
如是则我真虚无矣真寂灭矣
 初得到虚无寂灭者何故不言真得犹是所谓能造其域而
 不能久也故仙佛皆云一日定七日定二七三七四七五七
 七七也及加至九年以后不可以年劫限是造其域而能久
 乃为真虚无真寂灭也
卷二 第 2p051b 页 CK-KZ_JY231_02p051b.png
我至天地先矣
 即虚无之极至
安可以鍊字致思议
 言人不可以一鍊字生疑而误加有为之功也
十六问曰鍊气化神古今皆言十月怀胎不知果决定以十月
能完胎出神否请再详之答曰十月者以世怀胎之例大概言
之也凡人之子在母胎以无息而至呼吸成必由十月之久
 无十月之胎者则气不为完足
而成人而后生化神之气大周天之用自有呼吸而返至无息
之初
卷二 第 2p052a 页 CK-KZ_JY231_02p052a.png
 言修仙佛者皆要将此呼吸之息返而修之至于如父母初
 媾成胎未成呼吸无息时斯亦谓之父母未生前也
亦必由十月而后能无息尽定一变一化之道自然之理如是
故仙真度人即此十月而发明之也
 世人不知历多少岁而不得仙无不疑惧真人直指十月必
 成神通之理令人知易趋而进易修而成也
或有不必满十月只九月八月七月而能出神者
 人有七月胎而生者八月胎者九月胎者故胎神者亦有
生人亦有然或有满十月而不出过十一二月十三四月数年
数十年而后出神者生人亦然
卷二 第 2p052b 页 CK-KZ_JY231_02p052b.png
 轩辕黄帝在胎二十四月而生帝尧夏禹汉武帝皆在胎中
 十四月而生玉帝在胎一年而生老子在胎八十一年而生
 佛堂弟阿难在胎六年而生帝祖师在胎十四月而生叶
 法善十五月生张氲真人十八月生朱橘真人十五月生林
 灵素二十四月而生重阳王真人二十四月生刘长生真人
 十三月生
甚至胎元大定愈久而未能出者也有此又未知出神之景及
出神法如南岳蓝养素先生者故如此此皆李曹二真人相嘱
之法言也又问何故有不满十月而出答曰神气精明志念勇
猛昼夜勤功在定定定相续无一瞬一息而不在定
卷二 第 2p053a 页 CK-KZ_JY231_02p053a.png
 元始天尊说先天道德经云妙定其恍忽杳冥之中刘长生
 真人云意不外游自有禅定也
自然得无息无瞬之稍有间断而大定可易得得大定之日便
是胎完之日神胎既就毕竟景现而出自然之理也所以神既
定至于父母未生前不可又强留在胎为不神通之愚夫借曰
生人之胎孰能留而不生古人所谓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胎
中岂有殊是也又问何故有满十月不出答曰神昏气滞志念
不猛一定之间或昏沉不遣而任其不定
 昏沉是神气倦弱而熟睡若凡夫到神倦弱时则必睡而不
 能勉强以遣若修定者即以定可遣而不遣任其不定则耽
卷二 第 2p053b 页 CK-KZ_JY231_02p053b.png
 迟火候而定力微矣必念念入定以遣之可也
或散乱外驰而任其不定
 散乱是心驰于六尘心既外驰在尘受尘迷惑所以驰于外
 则不定于内不定则是无火候矣无定功何以得神全胎定
 故亦不能十月而脱胎
则定不相续不常定则不能入大定
 尹清和真人云一时一刻无功无行是谓虚费者
所以九转琼丹论云又恐歇气多时即滞神丹变化如是十月
焉能得定虽一年年半二年或至多年亦未可量也
 会真集云不悟冥冥入定禅神离气散子母难圆阴阳失媾
卷二 第 2p054a 页 CK-KZ_JY231_02p054a.png
 昧玄玄九载三年不见壶天
昔世尊在雪山修定六年昼夜长坐方得成道
 普曜经云太子苦行精进行四禅行数出入息六年结跏趺
 坐亦无覆盖不避风雨不起经行大小便利亦不屈伸坐不
 倾侧亦不卧倚四季端坐虽有众难未曾举手障蔽树下鹊
 粪污身亦不弃去诸根不乱心不恐怖是也
又金刚力士经云佛言若于佛事有不足者不入涅槃佛事周
讫乃入涅槃之说便是
 佛事者在欲界之人修离欲事在色界之人修四禅定事在
 无色界之人修四空禅定事色界四禅定成者可入小涅槃
卷二 第 2p054b 页 CK-KZ_JY231_02p054b.png
 无色界四空定成者则入大涅槃四禅四空俱成谓之佛事
 足佛事周讫也
若人只知十月为期不识胎之完否
 胎完即是得定得定由于入定不入则不得未遇仙传则不
 识
可不于未定而妄认为定不宜出而妄出出无阳神为其未得
定足不成阳神之故如是只名走丹前功尽废矣又问前功如
何得尽废答曰既妄出而不急急专心于入未得大定便以少
定为足逐日逐月只如是更有何曰能神定胎完只在尸解地

卷二 第 2p055a 页 CK-KZ_JY231_02p055a.png
 小果尸解只神妙而形未能妙只胜于死者而已
不得形神俱妙此世尊所以云是有馀涅槃言其趋涅槃而实
不能得尽涅槃故曰非无馀涅槃者也修士最宜慎之又问如
何知得是未成阳神出无阳神答曰神定胎完自有当出之景
不见此景即是神不宜出故邱祖真人云功之未足则道之不
全楞严经云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所以十月为大概之言
不可拘也又问如何得不废前功答曰不执于期月惟定定相
续亦定定增长息息归无故邱祖真人以辊石逆上高山为喻
者示必谨其难也盖言一日十二时似山有十二分高定得一
时如上得一分高定得七八时
卷二 第 2p055b 页 CK-KZ_JY231_02p055b.png
 清和云邱真人熬到七八个时至九十时后有两个时辰当
 不过
如上得七八分高到此步步难挣毕竟逐时逐分挣上山顶已
到尽处方有大休歇大自在
 邱真人所喻教门下者如是
十二时一周完已故稚子禅宗人亦云一句合头话万劫系骡
橛是也
 此得十二时全无昏睡即所谓我能使得十二时者是也
日日如是则胎就神出景到阳神见景而出安得废功景未到
必废功故曰切不可出也既在高山顶上顿然独立三年而往
卷二 第 2p056a 页 CK-KZ_JY231_02p056a.png
真趋大定无不定而亦不知有定无定无骡无橛而寂灭为乐
大事方了又问曰既要入定何故又要出定答曰不入不神通
 不能成神通也
不出不神通
 不能显用神通也
出而不入失神通
 已成之神通出而不速入则初定而易动悖郤十步百步之
 说著于尘染虽已成神通而亦可失
于是神通必须调出调入及至九年一定之后劫劫如是始为
纵横天地之能事也太一又问阳神之定如此阴神之定同否
卷二 第 2p056b 页 CK-KZ_JY231_02p056b.png
答曰入定之法略同而定中之得失大异
 阴阳二修之初修初證不同故也
何由异也是异在昏迷而不在散乱以散乱则不在定也
 不在定则不可分别定中景象
然阳神在定中或有少许昏沉
 在初入定时循环之机所必有者
则迷歇大周天之火候斯时六种震动自现
 眼有金光耳后有风生鼻有气搐脑后有鹫鸣身有踊动丹
 田有火珠驰是为六种
阳气自来
卷二 第 2p057a 页 CK-KZ_JY231_02p057a.png
 即丹田中之金丹大药也
阳神自觉
 能自离昏沉而自觉也
所以不致久昏久迷而能孤明独照
 此五句是万古圣真未泄之机
阴神之定者其元精元气不足完则不知其动机而修补之或
一有知动者又不知其当补之时不能足气不能不死故定亦
不成阳神祗名阴神之定所以阳气无从得六种不震动妙觉
不灵应入定之久定中或有夙念之根尘未净迷而不觉如鱼
在水中则忘水逐境不返即人在境中则忘境
卷二 第 2p057b 页 CK-KZ_JY231_02p057b.png
 迷堕于境矣
此身在此而灵性已驰入别胎壳去矣
 玉皇胎息经云神去形离谓之死六祖卢能亦云性在身心
 存性去身心坏
昔楞严经所云穷空不尽空理者为不回心钝罗汉若从无想
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间便入轮转正言定中之失而有
异者如此今略举定中之失者一端而例知其馀华严经有云
如歌罗逻入胎藏时于一念间识则托生是也世人又传一禅
师留记云昔日无为子今朝郤姓陈在定之僧为前身随洪福
之念生陈太守为后身是也到得后身数尽或有能回定于前
卷二 第 2p058a 页 CK-KZ_JY231_02p058a.png
生者无为子是也或有不能回定而在异类者云光和尚堕牛
胎中而直受之不能辞是也
 云光好食牛肉有高僧劝之勿食莫趋此轮回之境也云光
 答我食而不食高僧曰你可做而不做光不信光死为牛耕
 于田耕不了力不堪犁不能脱汗不止喘不休高僧去视之
 呼曰云光云光牛则立而仰视高僧曰你当初食牛时我曾
 阻你你答食而不食言但曰食而心不贪食我说你可做而
 不做可是身做而心不做否光跪而泣䜣曰恨不听师言今
 始知身既做此不得不做矣
此皆大可防之危险也夫阴神学者得定而能自出者固有人
卷二 第 2p058b 页 CK-KZ_JY231_02p058b.png
矣其不能自出者皆是所以禅人在定每用护法侍者于此定
久则必击响声以出之
 如声闻之义不及阳神者初出时能调出调入必能自出也
盖防此识念托生之危者纯阳真人亦尝言之免颠危要人叫
 免颠危有二义一者是初习定时遇饥渴索饮食时令不起
 烦恼二者是迷定而溺于昏沉若用声以出之之意阳神原
 无迷者古圣真教人谨密如此
习定者可不警醒之哉又问定法如何是同处答曰最上一乘
仙佛阳神始初以○为宗
 凡语中遇一○则直呼作圈遇一丶则直呼作点字遇一圈
卷二 第 2p059a 页 CK-KZ_JY231_02p059a.png
 点则直呼作圈点二字方可便于记念与前第十问同与后
 佛宗语注亦同
行住坐卧之间
 行住坐则初关中关皆有之唯卧是初关百日内有之中关
 十月以后全无今此乃顺口统言者切不可拘执
不离这个☉其行也不离一○佛谓之游戏三昧其住也不离
一•佛谓之禅定三昧
 华严经云正定中受用为三昧
有此☉则化阳气
 即炼精化气时之火候
卷二 第 2p059b 页 CK-KZ_JY231_02p059b.png
无此☉则化阳神而还虚
 即炼气化神时之火候及神还虚无之极者皆是也
證无馀涅槃矣彼阴神及四果人棒喝佛指直指单传者亦以
此☉为宗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离了这个则心外驰而不在于定仙家不能入定中化神佛
 家不能入于禅定中见性而成佛者也
行不离○住不离•亦自有☉至无☉此言其大略似同处第
仙佛正法禅定之行住☉本乎自然
 道君言一切诸法皆空寂相佛言随顺寂灭境界是也
祖师禅及四果所宗之行住☉实由强制但看高峰禅师所说
卷二 第 2p060a 页 CK-KZ_JY231_02p060a.png
忍饥寿昌金粟三峰三和尚等所说吞声忍气及气急杀人之
语可见此阴神此阳神似同而实有不同之妙学仙佛者不可
执此便谓全同大用止乎如此则轻视仙佛等之和尚凡夫禅
矣当悟所以有六种震动阳气自来阳神自觉之妙而后可谓
之胎神见性真定
十七问曰仙佛既同一道一修而又有食荤食素之异得无毕
竟有戒无戒之不同乎答曰斋戒俱同而更严密天德清净纯
素人不斋戒清净不合天之德矣安能證居帝圣仙真之位乎
子盍观之道藏内有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云
 人造善业则有善报造恶业则有恶报
卷二 第 2p060b 页 CK-KZ_JY231_02p060b.png
太上道君言始自发心终于极果念念不舍持戒不犯上下有

 有三洞众戒三戒五戒六戒七戒八戒九戒初真十戒十二
 可从戒十四持身戒二十四戒二十七戒三十六戒正一七
 十二戒升玄内教百二十九戒洞玄上品四十戒中品六十
 戒下品八十戒共一百八十戒也上清三百观身戒洞神七
 百二十戒玄都律文天尊十戒千二百威仪戒金纽太清阴
 阳戒
太上虚皇四十九章经之斋戒章云天尊曰
 此元始天尊所说之经也
卷二 第 2p061a 页 CK-KZ_JY231_02p061a.png
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子欲学道清斋奉戒念念正真邪
妄自泯一切众生舍清净域耽嗜荤膻而以触法譬之饿鬼啖
食死尸火烧饥肠无有饱满又如蝇虫争夺臭腐妄为膻香而
以触法五官溷浊六腑不净尸魄欣昌乐于死地子当割嗜欲
根入清净境无作诸苦无造诸恶无生诸见无起诸邪子观戒
文同世法律欲有所犯惧金木刑子于戒文精意奉持凛然在
前如对所畏秉心正严灭一切想谛听不二可会正真是吾弟
子又苦乐先后章天尊曰学道之士断诸爱欲郤绝肥鲜长斋
清肠研味至道是为苦中求乐能知其苦不见其苦吾道苦而
后乐众生乐而后苦今吾告子当明慎之又不杀章天尊曰子
卷二 第 2p061b 页 CK-KZ_JY231_02p061b.png
欲学吾道慎勿怀杀想一切诸众生贪生悉惧死我命即他命
慎勿轻于彼口腹乐甘肥杀戮充啖食能怀恻隐心想念彼惊
怖故当不忍啖以證慈悲行又清净章天尊曰学道之士以清
净为本长斋𦕈思啸歌太无睹诸邪道如睹仇雠远诸爱欲如
避臭秽除苦恼根断情爱缘溟溟浊海自得净戒如白莲花生
淤音喻(泥中)亭亭出水不受污染五脏清夷三田革素太玄真人
自与子邻
 子者天尊指妙人而言前子等行真皆同
又洗心章天尊曰六根不净当洗其心心不受垢自无诸秽元
始洞真报恩成道经元始天尊言孝道慈悲好生恶杀食肉饮
卷二 第 2p062a 页 CK-KZ_JY231_02p062a.png
酒非孝道也灵宝出家因缘经道言勤修行业长斋奉戒精研
上道转神入妙念念增进永不退堕克得道真太上洞真智慧
上品大诫云修斋求道皆当一心请奉十诫又云长斋奉诫自
得度世洞真智慧大戒经天尊言不杀不淫不盗减酒节行调
和气性又云人不持戒则智慧不通洞玄灵宝因缘经云此十
戒者自三清以下乃至十方上圣真仙莫不皆由持此戒也又
云众生饮酒食肉致生病恼弥益罪根吾不饮不食抱道自然
变化无方长生不死虚皇天尊十戒文云不得杀害含生以充
滋味不得淫邪败真不得饮酒食肉元始天尊说九真妙戒云
不杀不淫不嗔不二奉戒专一太上十二品法轮劝戒经元始
卷二 第 2p062b 页 CK-KZ_JY231_02p062b.png
天尊言欲受戒时先须清净受真戒者不得屠杀不得邪淫纵
恣嗔怒不得饮酒食肉使戒根牢固如玄都山戒相端严如玉
京殿戒德光明如琉璃珠太极真人二十四门戒经云戒约烦
恼隔绝魔心努力勤修早求解脱老君二十七戒云戒勿费用
精神戒勿食含血之物戒勿忘道戒勿杀生戒勿为诸恶老君
五戒文曰戒者防其失也又化胡经十二戒云戒饮酒戒食肉
戒淫戒言语戒恚怒洞玄灵宝千真科戒云出家不交世俗不
作有为功德静思入定降伏外魔名为净戒玉匮明真科戒云
弃色断情长斋持戒灵宝元阳妙经云有持清净法戒者则得
真道太微彻视经云学道修真念念持斋心心不退归心于寂
卷二 第 2p063a 页 CK-KZ_JY231_02p063a.png
直至道场又云学道者不勤行业不修斋戒难达至真玉皇本
行集经云奉戒持斋冥心大道七百二十门要戒律诀文经云
 此戒文经名也
长生神仙要在清斋志学之士急务修斋斋真齐心守戒为主
主以制心悉当清斋以戒情欲一切贪生智愚不同一识既动
无端竞兴外来曰动内住曰寂来不惊寂去不劳动动而不劳
不离寂也寂而不惊不疑动也寂照明彻故无惊疑无惊疑者
常乐常住住无所住为而无为为道之最又曰变化无穷由悟
守一守一须资唯戒为急持之不亏邪不得入自然混合与道
同真由戒入道故谓之门普劝行人悉令持戒究竟归根同成
卷二 第 2p063b 页 CK-KZ_JY231_02p063b.png
正道识悟既明终持一戒一戒者唯戒于心不起他念也胎息
伏阴经云若不持戒行未入胎息岂得合神太微灵书紫文仙
忌真记上经云人虽有仙相复有败仙相者十条犯而败之亦
不得仙矣一曰淫魂液外漏精光枯竭神焦魄散二曰酒魂忘
本室魄游怨宅七曰勿食肉食则神不守真魄生邪勃九曰勿
杀生以罪求仙仙甚难也太上灵宝大乘妙法莲华真经
 昔世尊得仙授妙法莲华经而成佛故后亦说妙法莲华经
 云佛告菩萨天人四众吾四方求法时有仙人言有大乘名
 妙法华经我即随仙精勤给侍令无所乏令我具足大波罗
 密成等正觉又曰昔者仙人授佛妙法如来因之遂致成佛
卷二 第 2p064a 页 CK-KZ_JY231_02p064a.png
 是也后人讲此经者谓仙即阿私陀也
其七伤品有一之伤带真行伪淫色丧神魂液泄漏精光枯乾
气散魄零骨空形振与凡尘结因玉府同符岂复得仙二之伤
外形在道皮好念真而心抱阴贼凶恶内臻三官所记标为恶
门三之伤饮酒洞醉损气丧灵七之伤啖食六畜之肉杀害足
口之美臭气充于脏腑真气扰于灵门图有玄名帝简亦不免
于不死元始天尊曰为学之本当以七伤为急不犯七伤之禁
将坐待灵降白日升宸如外勤好学内不遣于七伤者此将望
成而反败期生而反亡故上学有七伤也又云学道者要在行
合冥科然后始涉大道之境若自不能徒劳于风尘无益生命
卷二 第 2p064b 页 CK-KZ_JY231_02p064b.png
之修短其诸经之言斋言戒者有如此又太极左仙公云
 仙公是天官职位之称
学道不修斋戒亦徒劳山林矣戒者戒诸恶行若不持戒道无
由得葛仙翁云学道修仙先修戒行叶法善从太极紫微左仙
卿下降在胎十五月而生出胎天然不茹荤吕纯阳真人律诗
云斋戒兴工成九转定应入口鬼神惊又云斋戒饵之千日后
等闲轻举上云梯又敲爻歌云斋戒等候一阳生便进周天参
同理刘海蟾真人云但知恬淡无思虑斋戒宁心节言语重阳
王真人云寂然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
调神气玉炉功又云酒饮清光滑辣肉餐软美香甘世人迷误
卷二 第 2p065a 页 CK-KZ_JY231_02p065a.png
总无厌个个临头路险独我悟来口远唯予省后心嫌十分戒
行愈精严没分酆都赴点又云受寂寥餐素又云性乱因醪误
精枯缘色妒又云化道王三已弃家豕羊滋味久相趖音渣(又云)
大凡学道不得杀盗饮酒食肉破戒犯愿张虚静天师心说云
斋戒以神明其德邱长春真人语云去声色以清净为娱屏滋
味以恬淡为德马丹阳真人语云优游恬淡养真人不须酒肉
与荤辛酒为乱性之浆肉为断命之物直须不吃为上又云分
明说与出家人戒断腥膻厌五辛又云腥膻未戒断了慈悲又
云腥膻戒尽常餐素挂体唯麻布待百朝锁钥重开效吾师内
顾又云全戒腥膻及戒辛又云斋食不可美之又美更何须异
卷二 第 2p065b 页 CK-KZ_JY231_02p065b.png
馔多般但一味而已又云奉劝同流听仔细断荤戒酒全容易
又云垢面蓬头摧壮锐粗衣淡饭远轻肥又云我在俗时秤肉
斗酒不厌而今已戒十数年矣他如食肉饮酒的亦可做得神
仙只是较迟了些若人心不怀道嗜酒贪膻徒恣口腹罪报难
逃终为下鬼盘山王栖云真人语云酒肉吃了便可飞升也休
吃白玉蟾真人云辟谷断荤萧紫虚云闭关绝俗及腥膻陆师
云大戒三百以杜未兆之欲萨真人云道法于身不等闲思量
戒行彻心寒十年铁树开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难李云卿真人
云上真高仙必须精持戒行来问道者皆赠以绝欲断荤四字
是众仙翁之言斋言戒者又如此未尝不言斋戒也者所以我
卷二 第 2p066a 页 CK-KZ_JY231_02p066a.png
祖师北七真皆斋戒即于现在世而速成道我所以独言斋戒
之同于佛宗者亦以北七真此證有在也后之人学道之志不
笃修行之念未真故不以斋戒而浴德又且无由见藏教经录
之为诫故不知斋戒为首务倘有夙缘继起于邱真人之门而
欲修天仙者不可不遵天律自斋戒始又问佛宗戒杀戒荤之
说云何答曰梵网戒经云佛言若自杀教人杀乃至一切有命
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
反恣心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波罗夷者此云极恶谓杀生者为极恶之人永弃绝于佛法
 之外不得称为佛子菩萨也此是十重戒之一
卷二 第 2p066b 页 CK-KZ_JY231_02p066b.png
又云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是故一切
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故食者犯轻垢罪
 轻垢者此东土云玷污净行为垢较前十重则轻此乃四十
 八条轻戒之一耳
楞严经云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如不断杀必落神道当知是食肉人皆大罗刹鬼又云不蹋生
草云何取众生血肉充食楞伽经云大慧白佛言愿说食不食
肉功德罪恶令众生慈心相向各于住地清净明了疾得究竟
无上菩提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我今略说一切众
生从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慈
卷二 第 2p067a 页 CK-KZ_JY231_02p067a.png
心不生故不应食肉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著故不应食肉
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
 凡食膻则口吐膻气食腥味则口吐腥气故不得證清净地
不应食肉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
 闻香者闻腥膻之气也人本不腥膻若食腥膻之肉则人身
 始有腥膻之气虎疑为腥膻之物而食之世传言虎食人见
 人足而泣始知为腥膻之误也
凡食作食子肉想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
 此言上乘大乘二乘四果凡夫俱戒食肉若许修行食肉则
 败修行功德故于五目禅类皆无是处
卷二 第 2p067b 页 CK-KZ_JY231_02p067b.png
我说一切悉断如来应供等正觉尚无所食
 到等觉地位则斋素饮食尚且全然不食
况食鱼肉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是故不令食子肉由此三经
观之捷见身心切害则知不可不戒杀诸生戒食诸肉而仙佛
之贵于必戒者大约皆同于此
十八问曰仙教中有以点化成银服食升仙为言者佛教中不
言此必此为仙佛之所以异乎答曰不异然不异亦有所徵由
佛所言点化服食之说在华严经久矣经之七十八卷云有药
汗名诃宅迦人或得之以其一两变千两铜悉成真金者此点
化之言也又云有药名大莲华其有服者住寿一劫又云人服
卷二 第 2p068a 页 CK-KZ_JY231_02p068a.png
延龄药长得充健不老不瘦者此服食之言也
 华严至大至尊之经所说不可不信此佛教化菩萨修佛之
 法乃有点化服食之说若对未除贪欲之凡夫则不言也故
 后世凡夫小乘终不解悟此理
仙之言者合言之曰点化服食分言之点化言外事服食言内

 抱朴子云不得金丹不得仙也但服食草药杂类而不知还
 年要术终无久生之理
若以外事为便可服食升仙则许旌阳真君首言服食飞升者
不必言脐内元气结成丹谷神不死因胎息于石函记中不必
卷二 第 2p068b 页 CK-KZ_JY231_02p068b.png
言元精药母于可惜许歌中不必言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
成不漏经
 女子之经为生人之始信亦为自修成仙佛之信故女修者
 曰斩赤龙为返经成气与男修返精成气者同一理
此既皆言内丹之理则外事服食不足飞升也可知
 张果真人云世上铅汞祗有变化五金之功无能延生命之
 理海蟾之徒马自然真人云九转灵丹非五金若无神授恐
 难寻元阳子云未见饮食之人得终天命皆见少亡被所惑
 而自误也
所以但称为点银之仙术则知非为身心性命升仙之道也
卷二 第 2p069a 页 CK-KZ_JY231_02p069a.png
 许真君药母论云丹道者非人间五金八石朱砂水银之所
 为也先天故为元始精又荆山丈人解悟炼石之道无他妙
 也在委羽山能炼石成水以石水服之不能飞行虚空也炼
 石虽妙固小术耳了明篇云身中尽有延年药可笑愚人向
 外寻
若必以外事言服食今亦举其似者一言之比如升打之灵药
皆金石类之所成也有服之以治愈梅疮
 予以灵药治杨梅疮七日愈十日半月一月而得除根愈者
治愈结毒者
 杨梅疮服轻粉而发毒者
卷二 第 2p069b 页 CK-KZ_JY231_02p069b.png
治愈痔漏者
 痔漏九年不愈脓水不止者名曰漏凡九窍有大疮者皆曰
 痔
治愈膈噎者
 食膈止于口而喉不咽或咽过于喉而即返吐出者我邱真
 人门下法眷有奇药每服五釐或七八釐甚极者不过一分
 末为一服止用三服或四服五服即全愈
皆有痊效使病不促寿算而身可复生而久安病痊则宜速止
多服则害大
 此以上一段皆言金石灵药之所用
卷二 第 2p070a 页 CK-KZ_JY231_02p070a.png
唐宋多君妄信方士之诡言
 方士者游行十方之士也有此二等一者是弃家学道修仙
 诚心苦志岩栖穴处戒行精严遍访仙师而游十方不与世
 人交游不为世法染缚此仙佛真修之种子也二者是邪道
 光棍原无自修之志又无教人之能或为衣食所逼或犯律
 罪而逃奔走十方以资身口之需以施拐骗之局遂使世之
 愚人贪财者受其炼银点化之害贪色者受其采取女鼎之
 害望长生不死常享富贵者受其服食之害
以金丹外药可服食服之不已而求长生
 九霄君下降谓刘泓曰世人谓至药服饵望长生不死不知
卷二 第 2p070b 页 CK-KZ_JY231_02p070b.png
 金丹诸石药有大毒在中服之者从羲轩以来万不存一未
 有不死者
中火毒而身裂而促算速毙又可鉴也
 丹论诀旨云若大丹用石药杂气即有大毒不堪服食能不
 食者为妙强服致枉夭者百即百矣谁能免一不夭受毒者
 宜用解药须宣泻吃防已葵菜甘草汤渐出之○元阳真人
 大丹篇云服丹火毒发速以甘草煎浓汁日夜渐呷之即解
 火毒
故本草有云服金石药多而中毒者以麦门冬汤解之
 所用麦门冬去心六两人参四两甘草二两炙三味共末蜜
卷二 第 2p071a 页 CK-KZ_JY231_02p071a.png
 丸梧子大日再服二钱米饮空心下
又云凡丹石药服过多致食不下者以莺粟壳和竹𤃉煮粥日
食之而安
 丹经云有人服丹砂乳石硫黄紫粉等毒发者急服保仙丸
 可救性命又云四蒙未全不可服如误服者觉毒发不安急
 服伏龙肝汁甘草汤生绿豆汁遂可不死
又方云如服金石药中毒发疮者以白矾末一茶匙将冷酒调
下三服愈
 还丹众仙论云解丹毒方有名驭丹散者用麦门冬天门冬
 各去心净四两熟地黄五钱甘草一两人参三两白茯苓二
卷二 第 2p071b 页 CK-KZ_JY231_02p071b.png
 两紫苑二两半去芦头地榆三两半大赭一两半海藻一两
 半山枝子四两半共末每服二钱米饮空心下
即以诸天真仙圣具有解服丹毒之方药及医家具有解服金
石毒之方药而备观之则丹药不可轻易妄服食为仙又当知
也虽服之者有仅可救病延年之功效犹且难遇况于升仙脱
胎神通变化通天彻地之能绝然无有服之何益哉钟离真人
云访仙求友学烧丹精选朱砂炼大还将谓外丹化内药原来
金石不相关又云内里明时是至真外边入者即非亲若教异
物堪轻举细酒羊羔亦上升吕纯阳真人云可惜九江张尚书
服药失明神气枯不信还真本无质反饵金石何太愚太清修
卷二 第 2p072a 页 CK-KZ_JY231_02p072a.png
丹秘诀云天地原炉郤在身阴阳不测谓之神元气飞霜飞九
转还丹本是太和精皆言服外物为理之必无也
 妙解录云今时好事者大修炉火为金丹服食往往为药所
 误医救莫及所谓无非自戕之捷径丹论诀旨云切不可信
 八石四黄而误用之盖本非长生之药若硫磺有软铜铁之
 功矾石有杀虎豹之能岂堪服食而不为毒害哉又有用曾
 青雌黄雄黄杀水银令死以为成丹亦非服食之理此世人
 互相谬传者非圣真之良药是也
又问既言仙佛皆有服食之说是若谓为有又云服外物为理
之必无是若决言为无似两其说之不同何也答曰非不同因
卷二 第 2p072b 页 CK-KZ_JY231_02p072b.png
问二氏之故则述其皆言因古之有病者则用治无病者不用
治故古仙不用者更多而用之者少也故详辨之曰无能升仙
只可治病然仙佛言有服食如治老病与大疮毒之异症祗求
救死而延其年于暂非为冲升变化神通超劫之计服食之而
后内鍊金液还丹如张天师之自修与茅真君度二弟及佛说
延寿一劫者观之可知其半愚人遂弃其所实用之内而唯说
服外者自愚之而又愚他人故也且仙是本性以见性而成仙
出而显神通亦性之灵运而神者也外物只可助形体而除病
救死不能见性神通此理人所易晓后学闻此可不如是而究
之乎今又指其内丹书之言服食者究之曰饮刀圭窥天巧又
卷二 第 2p073a 页 CK-KZ_JY231_02p073a.png
曰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又曰朝服一刀圭暮即
生羽翼又云只吞一粒金丹药飞入青霄更不回王重阳真人
云修持如会识金丹只要真灵本性在马丹阳真人云烹丹鼎
下丹结中丹𤍠大丹凉不须炼白去烧黄自然玉性万般霞彩
射人光邱长春真人云修炼事地轴锁天关出有入无三尺剑
长生不死一丸丹究此众仙真之言而内丹服食益明矣若谓
欲究何以有外丹之说且又言外丹点化成银之术之有无与
真假者然此事也非世人可能此事亦非世间有此法传乃神
仙所以助修道之资而为然者唯遇仙传道者即得仙兼传术
 太清金液神丹经云此事皆秘其文非有求仙之志者固不
卷二 第 2p073b 页 CK-KZ_JY231_02p073b.png
 授也
所以皆谓之仙机若不遇仙无仙道者必不得传仙术
 魏伯阳云遇非人不得妄传非人者行与理违若可得传则
 人莫不传于子孙
况无志修仙道而徒狂乱妄想苟求富贵者上苍安肯以此仙
术傅之耶
 青霞真人云神仙铅汞神水华池之道自轩辕以来不上文
 墨只仙传秘诀心授灵符又云以圣传圣以贤传贤不遇真
 人终无妙理杨行真人云若教个个识黄芽世间那得有贫
 人抱朴子云丹药若使凡人知天下神仙成群矣
卷二 第 2p074a 页 CK-KZ_JY231_02p074a.png
况志于拐骗愚人财宝之贼将何德以当天授又安能知能得
仙术乎当知尘世凡夫俗子炼丹不成便可自醒自戒矣今之
轻于言炼银者尽属拐骗之贼假托此术以拐骗人之财宝骗
人之饮食但名方士
 方士以游行四方而不定居者拐骗此方逃避于他方而失
 主追捕之不能获凡一方士必有一资身之法或有一医方
 而能治奇病或有一银方而造假银以欺世故皆为方士之
 所以名
非实有知能可言也
 道门十规曰自秦汉以来方士竞出若文成五利之以金石
卷二 第 2p074b 页 CK-KZ_JY231_02p074b.png
 草木徒杀身取祸而无所成故世称方术此见于史鉴为儒
 门学者共见而士仕者反昧此而贪服食点化于金石草木
 不肯内修是诚何心哉
又问曰方士既非实有知能每闻其入门时亦能成银可用者
又是以何巧伪而为能乎答曰全是假银但可欺诳愚人而已
或是伪造假物非银而略似银形每欺人曰此银也而使用害
众又或伪造假物称曰丹药私地垫入真银于内名曰垫手
 遍世间皆以此等寻访外护出本银烧炼皆提拐银罐而逃
 故方士类中有谚云作方士提罐一人每有三个死凡提银
 得手快活死逃出了门走个死追获了打个死然垫手是方
卷二 第 2p075a 页 CK-KZ_JY231_02p075a.png
 士拐子总法
又有以银制成灰如末药便诈称为我已鍊成之丹药点入铜
汁中大火销去铜而银末复体为银愚夫俗子未能识破谁敢
不信此二垫法也又有以银制如铜样诈为出山生铜寄卖于
店中或巧立为异名令买者得之彼以不相干之药诈点之铜
亦复体为银浅见寡闻之初学谁敢致疑而识诈此三垫法也
入门有成以取信于人者类皆如是而已无真能也但取信于
人而人信之由贪鍊者之必遭其拐骗也其不贪鍊者任方士
有多诈能而进身无地能明真丹经之理者则方士无投诈之
隙而诈炼无所施矣再举所以为教者言之
卷二 第 2p075b 页 CK-KZ_JY231_02p075b.png
 此下一段皆言方士教人之法
或教人以草药制水银假死
 丹经云诸般草木皆非道
配真银为用
 玉清内书云用凡水银为丹者妄人也又云若用水银为金
 丹即不是真丹
以水银之质松浮不配不坚硬故也或教人制红铜假白谓之
红铜皆去血配真银为用以红铜之质虽能假白如银而不能
纯白不配则不能去耀眼之黄色故也此物虽可像银待用后
煎倾点硝点铅则假质犹然败坏而复折去名曰掩暂为其祗
卷二 第 2p076a 页 CK-KZ_JY231_02p076a.png
能掩人暂时之目乃丧人心灭天理者为之如是假法曰养砂
不盗母者曰养砂盗母者曰青金曰白金曰青天硫曰黄天硫
曰死硫曰死雄曰死砒曰死硇等三千六百馀门故海客论亦
曾指其伪言所云秋石本河车黄芽一类及诳曰尿精圣无知
乃铅汞精髓妄曰青盐更以万般草木药物或言出于河北或
言产于三吴或言仙草在岭南或言真药在西蜀或言鸡子铅
出鄱阳湖
 盖鄱湖中有所谓大矶山小矶山妄呼矶字为鸡而山荒绝
 无物产者又有指称蜈蚣山出此铅然此山在大矶隔水三
 五里许又名蛇山长故也乃水中一白沙土洲而已非山也
卷二 第 2p076b 页 CK-KZ_JY231_02p076b.png
 高不踰一丈二三丈者耕种之地民众之居绝无铅穴乃方
 士妄言以欺远方不见者与轻信者
或言真汞在辰州府
 辰州在楚洞庭湖之西南有大山出朱砂以砂之藏石隙者
 入火升出水银方士乃指此世间之凡水银妄真称为真水
 银若可以凡称真水银岂又有名不真者乎可问方士以何
 物名凡水银则欺人之说难行矣
尽是欺言皆无实理只谓延挨𡻕月久骗衣食今年等药至明
日药未齐愚贪者不知尽被骗害而已
 此上皆海客之论说
卷二 第 2p077a 页 CK-KZ_JY231_02p077a.png
又太古真人还丹至诀云大丹受水火气足以成若以杂石药
参杂意希化宝举浩劫而不成况百年短景而妄想成耶
 昔施无疾真人责马存曰子家金玉堆积尚不知足有奸伪
 者诳汝曰得药为黄金以为饮器则神仙可得此诳者之欺
 言非通人之至论
唯吾辈修仙修佛以修德立行为基者则不为不用也
 抱朴子云既览金丹之道则不欲复观小小方书大还心鉴
 云物非其类丹必不灵心非合道虽成必祸
又问曰世人求丹法鍊银者尽多果向何求而得有真又答曰
全无真法不必学鍊
卷二 第 2p077b 页 CK-KZ_JY231_02p077b.png
 张氲真人答唐明皇曰点化烹炼夭命之斤草木金石腐肠
 之物不可学也
唯当苦志学道修仙则财与命可兼得矣
 刘朗然曰尽求点化要肥家忘郤形枯改𡻕华
可授道者即可授术道得在心则术亦可得在心也道可以了
生死而不复生复死轮回永绝道可以寿齐天地而超过天地
之先后掌握乾坤造化而常极乐道可以撮土石成银呵气化
金举念得珍宝不必苦心劳力以求而自得者道可于自己性
分中求之必得而非若外事妄求之而不得终为虚幻者比抑
何疑惮而不求道哉且我今言不必求鍊银者亦有故有一等
卷二 第 2p078a 页 CK-KZ_JY231_02p078a.png
贫穷人心甚滥恶谋学假银欺人以供自给或幸得一假方诈
称游访外护拐骗财宝是拐骗之心皆起于家贫居穷之先方
外游行俗人不识尊经圣语仙书戒律人人皆是如此之类拐
骗回家戴方巾穿色服造华屋买腴田娶娇妻广爱妾
 用此不自招为恣欲反诳人曰善能采补
养家丁称相公逞富于人前何尝以丧人心悖天理自愧自罪
哉抑何尝以苍苍有三宫九府风刀掠考九幽六洞狱治轮沉
报应为惧哉
 道藏仙王教诫经云生入邪道自制一法败黩道要以求利
 用赃满罪积生身被考死入地狱永无出期
卷二 第 2p078b 页 CK-KZ_JY231_02p078b.png
而犹以其诈法出入仕门愚弄其士大夫之愚贪者而士大夫
深以为德而不疑不惧亦可笑可惜之甚也
 士夫见其炼得似成而不知其不可成诚有感其教炼替炼
 之德此可笑也及其提拐逃走乃不悔其愚贪不悔失防守
 讼告有千无千之人逼勒追赔计亦迟且拙矣此又可笑也
 富不能强得且有富者石崇且灭家梁冀且覆族也故海客
 论为彼惜之
方士者谁不借言诳众曰某官某人我为之炼成服食某官某
人我为之炼成点化固为惑人自荐计由是士大夫之贪愚益

卷二 第 2p079a 页 CK-KZ_JY231_02p079a.png
 圣人凡人学烧丹者甚多何故只说士大夫是愚贪盖古之
 士大夫学丹亦多有成皆弃凡世事而诚心苦志以修行悟
 道故得遇真仙来度所以古云若是贪财并惜宝千万神仙
 不肯来如许旌阳之能弃旌阳县令者吴猛真人之能弃西
 安县令如彭抗之能弃尚书左丞者如尹喜真人以东宫宾
 师迁函谷关令而弃者张天师道陵以巴郡江州令而弃者
 李老君以柱下史官而弃者黄帝之弃帝位者王子乔以太
 子而弃帝位者如刘宽之弃司徒太尉者晋之刘道成弃陈
 州刺史者齐之张三山弃大司空者如是数仙真者皆弃位
 苦身心而学道故得丹而成道由于仙传若后世之士大夫
卷二 第 2p079b 页 CK-KZ_JY231_02p079b.png
 居官而不弃官恋家而不舍家只愿永得富贵坐得神仙无
 古人志行神仙望望且去之安肯显身而度之哉不过只有
 方士之遇假法之闻而已益彰者方士相传获利必有无限
 方士巧诈谋进此身以展提计则其受害将亦不止于一矣
不尤可恨耶此贫穷恶棍骗人利已之流皆如此又有一等富
人家赀饶足初信方士诡言遂欲烧炼求为大富尽遭提手骗
法提罐骗穷以至壁立无措要知学烧丹者未有不破家赤骨
而穷者亦以所闻假法转为访护拐骗之谋此由自陷于不得
已而亦谋为提骗如久嫖之客便甘心为鸟龟之类是也举世
皆假绝无丹法绝无人知丹理更向何处求真虽苦求之亦不
卷二 第 2p080a 页 CK-KZ_JY231_02p080a.png
可得我故曰世人不必求学
 元阳子还丹歌云君看前后炼丹者误杀千人与万人又应
 悟玄子还丹至药篇云余好红炉经三十载一事无成而后
 知八石原无入圣功五金只是凡常物盖学不究玄机理无
 妙悟
又问曰方士中也有知言内丹不言外事炼银者抑真知有内
无外乎又答曰总为愚弄世人之言也此亦有二种人一者是
一心贪淫恣欲用女人为鼎以采战为道无志于谋他事
 诫业本行经云乐淫色者由先业畜六根未断也
二者是本意谋外为骗局其所以又言无外者为其人被外事
卷二 第 2p080b 页 CK-KZ_JY231_02p080b.png
拐骗之多有不再信之意故暂言无外以投其机入身以餂其
疑既入身则又渐渐言有外托言唯某处某人独成点化致大
富而买官致大贵此法唯我能之我代为之者也此所言能外
是计也非彼真言无外也亦非真有非真能非真代之也
 光棍之口反覆无常普天之下皆是如此
当其言有内时亦必言用阴阳采取以阴为身外之女人以阳
为自已男身男媾女为采取补我得长生之说此何故为是言
也盖目为取淫欲之乐
 好淫欲之人专学淫欲之事家贫不能得淫欲之具故为是
 采补之说以谌恣已之乐堕其计者可谓至愚之人
卷二 第 2p081a 页 CK-KZ_JY231_02p081a.png
故先诱其淫乐动其愚心为畜生聚麀之状而不自羞纵是显
宦名儒甘心入其局中自称能事不顾外人之耻笑为淫欲迷
惑之而己矣久之则又兼进外事而亦复遭其拐骗乃知初言
无外为诈非真知言无外也后学者不为此二种人所惑而能
信向真正清净自然仙道则亦屡世积修心地光明仙阶有證
者而后能之所以王重阳真人与马丹阳真人十世同修皆遇
正道而不信邪说此世师徒同證是当为后世之鉴者乎又问
曰今我欲言无外事何故古仙皆作丹书详言精妙之理既有
丹书必有可为之事请详言之决后世疑又答曰古有此理而
今无此事仙有此事而凡世无可得此事之人若只信有丹书
卷二 第 2p081b 页 CK-KZ_JY231_02p081b.png
为必有事殊不知真书少而假书多假书者棍徒捏为拐骗具
以欺世而取證如许行为神农之言真书者古仙之作其意一
则为得仙传者之印證二则为凡夫妄为者之解惑夫欲解妄
为之惑谓凡夫偏于贪利无不妄为造假为真以欺骗人贪为
掩暂
 暂时掩人之目而求必用又名染暂言染造暂时为银色也
既得假银小利恨不炼大丹而取大富岂知仙诀大丹上天重
禁秘藏不为世间凡夫用更不为灭德者用彼贪之不已而误
信者是不见其有真丹书之正法未解其惑而然若有见真书
之理必当自思我之所为皆不如是所闻者又无从得如是既
卷二 第 2p082a 页 CK-KZ_JY231_02p082a.png
不如是即不如是理之可成是今无此事也明矣而妄求之心
亦当已矣好将求外欺人骗人之心洗刷忏悔净尽戒恶改过
从善修心动求身心性命正道修个可得仙道之根基便有可
得外丹仙术之因
 欲求正果必修正因
可不勉哉欲求仙术成银而不积德修正道是犹戏台上优人
自称汉祖唐宗终日说入关中取凤城口妄说而终不可有得
也何以异夫可为得仙传之印證者以何书为真如太上之黄
芽歌之金碧古文龙虎上经元君之玉清内书金华玉女之说
丹经鬼谷子之九转金液大还丹歌术中经广成子之浮黎鼻
卷二 第 2p082b 页 CK-KZ_JY231_02p082b.png
祖许旌阳真君之石匣记之神楼赋谌母元君授许旌阳之铜
符铁劵吴猛真人之直指灵文
 此即铜符铁劵之注合书于每章之下
之大还丹歌葛仙翁
 名玄字孝先
之采金歌二篇之神符经九霄真君之大丹歌之妙解录钟离
正阳真人之破迷歌吕纯阳真人之认真歌程昭之析理真诀
张紫阳真人之金火歌之金丹四百字之大丹歌李灵阳之玄
灵备览严君平之铅汞歌王果斋之金丹铅汞歌萨真人之太
上指迷血论之铅汞歌范文正公之渔庄录虚静真人张天师
卷二 第 2p083a 页 CK-KZ_JY231_02p083a.png
之管见歌高象先之金丹歌张三丰之铅汞歌白玉蟾真人之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之地元真金歌
 歌乃真书正理及后世棍徒借曰仙翁之名假托为做法注
 于下其注不可信
之三元枢要之金碧宝鉴尹文始真人之大丹歌李真人之龙
虎还丹诀李光元之海客论彭晓真人之明镜匣之识一歌百
玄子之金丹真一论淳和子林太古之龙虎还丹诀雷一阳之
黄白破愚之黄白鉴形
 歌论是原本真书另有做手一本是后光棍假作切不可信
王敬所之金丹捷要
卷二 第 2p083b 页 CK-KZ_JY231_02p083b.png
 洪武时人雷一阳之师
张元德之丹论诀旨心鉴刘太初之金丹辨惑
 仙家四书有四种此一种也
陈自得之外丹敲爻歌
 嘉靖时福建人也
之黄白直指之金谷歌之竹泉词玉田氏之金大灵篇慕阳子
之慕阳真诀
 此为徽人方姓止能祖述丹经作诗歌不悖于理而亦不知
 内事者
铅汞歌等书仙术之同
卷二 第 2p084a 页 CK-KZ_JY231_02p084a.png
 有得于神仙下降而传者有自悟虚理而不能烧炼唯效法
 作书以表所悟者
为真理之可取證者略举如此而我伍子不获已于无言耻举
世之为人惑亦作神丹理论九章痛为之辩
 皆试验事理与许旌阳神楼赋符劵书及葛翁采金歌皆合
 符节老师所言仙丹者与世不同一转成母二转成丹三转
 点化渐至九转而浮黎神气似有似无者可服食延年而亦
 不能倚着误内修
已抄出于世诫世之愚
 仙丹天禁至重唯传苦行学仙者今古皆不令凡夫知此言
卷二 第 2p084b 页 CK-KZ_JY231_02p084b.png
 点化服食正谓辟世之妄为者予以空言辟之彼曰汝不知
 此理曾似我知焉肯改过子以知真辟世后之妄假无非欲
 明得此理或可自悟自戒
以答张李曹三真人之付嘱他如秋日中天
 成化时人所作
如梦觉新书
 序文甚是正理篇目散乱不真
如金丹法藏如百法问如洞天秘典如火莲经如观花记如黄
白承志录等书醇疵真伪相杂不由仙传而不同仙术作于誇
能之臆见而陷人以疑论固不足證矣又如度世真机如我度
卷二 第 2p085a 页 CK-KZ_JY231_02p085a.png
法度如琴火重光如假渔庄做手如假黄白鉴形做手如假地
元真诀做手
 此三书皆论真丹之理万历末年乃有三种假法做手是当
 时提罐光棍所伪造者切不可信
如三十六照如六十四匮法如七十二家炉火等书犹假甚之
不可取證者并我所未及见者姑不枚举是所必不可见者见
之则害人心术吾又论之仙师之传道必择心专念笃能修道
者故有直授财物助弟子得以供日用而遗世绝俗以密修虎
皮座张真人助李虚庵真人以行道之资是也而又授以巴成
之丹药兼授鍊银之仙术故秘授成银仙术得以潜炼助道者
卷二 第 2p085b 页 CK-KZ_JY231_02p085b.png
 陈正懿谓侯楷曰苟非栖隐山林未易有得也言居俗者必
 不得也
亦甚多人于中亦有未得授成银仙术贫乏不堪潜修必用外
护者
 如伍达灵之得张仲二友如张紫阳之得马陆二公如王冲
 然之得富韩公李长源之得筠阳亲旧
又有说焉当其初修仙道于世间则亦必用世间之财为日费
之计
 如钟离真人云真气未完一日三餐要食大药未就一年四
 季要衣即佛藏宝积经所云以生死财而求甘露不死仙财
卷二 第 2p086a 页 CK-KZ_JY231_02p086a.png
 是也
今而资之外护者室中三四人
 如王重阳真人用李灵阳和玉蟾护法而二人皆得道如张
 紫阳真人用白龙道人刘守益护法而师徒二人皆得道
日给用银不过五六分七八分
 每一人大约用二分三人者则六分四人者则八分
𡻕不过三十金二年工则二其三十三年工则三其三十
 若造静室关房则所费不能预算多寡唯量力
世间每有信向仙道能出此等些微之财为护者尽多及愿为
如此等护者亦尽多要知护仙佛者即得仙佛凡用护者必先
卷二 第 2p086b 页 CK-KZ_JY231_02p086b.png
见得此人德行可證仙佛志念可證仙佛则用其护共修同證
如佛所言施者受者同成佛道若无可證仙佛之德志者不可
用其护所谓不使人间作业钱避天罚之无成岂容一概混用
哉古仙所谓财不难兮侣郤难者又云择侣择财求福地者是

 彭真一云投名山绝常交结仙友隐密潜修昼夜无怠方可
 希望
又问曰修仙道者果鍊银为好乎果不鍊银为好乎答曰昔龙
眉子云欲为跨鹤之游必藉腰缠之助鍊固方便美事但鍊银
不密即为招祸之媒或至丧身失命而反误道或至遗弃所戒
卷二 第 2p087a 页 CK-KZ_JY231_02p087a.png
而不能护道虽鍊之亦无益此不奉仙师鍊丹之戒者而然也
不鍊银者未有不依外护依护者则宜不甚远于世人之居而
便给饮食
 太远则给护者厌烦太近则又恐世事干扰略近而僻静方
 妙
鍊银者自有护必入深山穷谷居之
 抱朴子曰入山道者当悬镜则魅不敢近人凡仙来及山神
 来镜中犹是人形若鸟兽邪魅镜中即现鸟兽本相不敢近
 人矣魅去则必郤行是魅必无踵若有踵者则山神也
古仙所谓起来旋点黄金用不使人间作业钱是也一切皆取
卷二 第 2p087b 页 CK-KZ_JY231_02p087b.png
之自办遗世可矣甚省交接应酬闲是非得以专心悟道而速
證果古仙依此修行者其證果更大若不鍊银及不用外护者
又有居山二法一法者三四师徒道友各办银三十两为自身
一人之费三年亦足用不必妄疑而多求则各具而各足何难
之有且居孤寂之山不能多藏⬤欲为弭盗之法
 弭贼是止盗贼不生窥𦗪之心使无可窥者
莫善于以银溶入铜铅中祇见铜铅之废形而不见银形则祸
不生
 凡取用为买办则煎销些微若似从布施来者及一切衣食
 等物皆不令多馀
卷二 第 2p088a 页 CK-KZ_JY231_02p088a.png
或每人以三十金为入攒米堂之资
 有密修者虽待食于堂亦必要静室离堂半里一里许有送
 供之规则在
则亦足二法者三四同志再多用二三人之力耕以取食凿以
取饮苦修行之正仙佛之所当然者后学若以此法自修亦可
矣亦不必鍊诲盗之银也切以此嘱昔曹还阳真人嘱予曰鍊
银真是仙术天福所关只许汝一见不许汝妄意常常为之恐
迷于射利甚丧厥志且古言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三洞圣
真无不由苦行精修者子其勉之予敬守斯诫言而亦宣言以
诫后人后人其亦奉诫自勉之
卷二 第 2p088b 页 CK-KZ_JY231_02p088b.png
十九问曰彼教不信长生而任其有死者必有后生
 凡人之生于世间生有身矣则必有死及其死矣性灵无所
 依泊则必又生
抑何所为不生于天而生于人畜愿语与后学知之答曰生畜
之因最多不善而贪嗔痴淫皆畜因也世尊教人戒淫为第一
事即其故也故有序云观其源始不离色心生灭轮回斯为苦
本圣人超悟息驾反源拔出三界然后为道是也
 予言止此
今详说之人若能修众善能断淫事淫欲
 即悟楞严经所谓执身不行淫而断淫事执心不思淫而断
卷二 第 2p089a 页 CK-KZ_JY231_02p089a.png
 淫念
所谓命根断者乃能不受后有而生于天其已生在天者动一
淫念即堕下界况在人中淫念不转生乎故有虽修众善不能
断淫必受后有之身又问若受后有有得人身有得畜身分受
之时抑何可以转其畜机而生为人乎答曰亦由自作而自受
者佛藏辩意经云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斋精进言外色
男女者是世淫人以男女二色为淫具意女色行淫在于身前
男色行淫在于身后
 故世尊戒经云不近沙弥禁男色也又云最不喜母人入我
 教中禁女色也
卷二 第 2p089b 页 CK-KZ_JY231_02p089b.png
人以素贪身前行淫者同于人媾兼有善因必受入身前淫受
之胎而为人专念身后行淫者同于畜交兼无善因必入身后
淫受之胎而为畜人若不信但观古云要知后世因今生作者
是之说即是世世皆有一等痴人最贪身后淫事者即所谓一
条尾千定万定者矣入二教修者可不亟戒身后之淫哉凡人
心中有此见一起即畜机动也当机者能戒之则见此不淫见
而不见而归心于戒定而后远离畜机
 世尊云当珍重波罗提木义是汝大师若我无异言持戒也
 禅宗皆言转位回机即此
即业报差别经云具修十善得生欲界天若修有漏十善以定
卷二 第 2p090a 页 CK-KZ_JY231_02p090a.png
相应
 兼修禅定者
生色界天若修远离身口以定相因生无色界天
 远离身口者即淫机身心俱断之义
正法念处经云持戒不杀盗淫此三善得生天如是既生于天
且不受生于人况其畜乎六祖卢能云除淫即是净性因诚至
诫也唯禁戒精专不犯身后之淫始可灭郤畜机而为人也谈
禅说道者专为身后之乐其心于知法犯法而望不畜者必不
得矣因根固结于心故也至心口不一禅道尽成诳语矣我问
世人倘见此言亦肯惧戒之否又问每见宗门人言了生死不
卷二 第 2p090b 页 CK-KZ_JY231_02p090b.png
入轮回畜道又郤扫仙佛之道为不足学彼自有法愈于仙佛
果然乎不然乎愿说欲闻答曰了生死者生死已无了不生不
死之谓也凡人既生有身必难得无死既死无身必难得不生
此常理之必然亦常人之不能不然者欲了生死必保得此身
不死灵性常在此身中更无何性往彼受生此生死自然了矣
若不能保身而至必死则性离此坏身急寻依泊必复生为彼
身岂可以今之死而冒称为了生死乎唯仙佛能不死而不生
唯仙佛之道是不死不生之道也以其使神气住定不相离身
有寂尽灭尽定之功然后能保身不死而得不生为真了生死
也此仙佛所说之法教人远离恶道苦趣之说也末世邪人外
卷二 第 2p091a 页 CK-KZ_JY231_02p091a.png
道不知寂尽灭尽定不唯不知而不能求知且又扫去禅定而
不用叛郤仙佛正法极言禅定至灭尽之非指为烦难不如已
捷彼既不能灭尽定如何了得自已生死反用诳语欺哄世人
害得遍世间人皆不知以仙佛正道了生死甚可痛恨也又问
彼以此死为了生死与不了生死者其差别何以为异答曰即
是一个不了生死唯真了生死者此身既不死其定性灵光独
超劫运不随坏劫而坏安有六道轮回故六祖云性在身心存
是也即大涅槃经云入菩萨正性离生是也不离生死者平日
只行世法中邪恶事而不改身死时性只如前行邪恶事亦不
改然世法事原皆背郤天道的俱是六道中所为之事为六道
卷二 第 2p091b 页 CK-KZ_JY231_02p091b.png
种子如性偏好贪暴者则同狼性之贪暴死后化入狼类如性
偏好悭好狠毒者则同犬性之悭狠死后必化入犬类如性偏
好淫者则同猪性之淫死后化入豕猪之类
 王盘山真人亦曾说此四类
如性好毒害则同蛇虎之毒害死后入蛇虎之类不分未死已
死此念不离必因此念入畜道矣只说还是在人生时一般不
知已死无了人身入畜身既不知入畜身不求脱离便成了个
坚固畜身矣只有畜生的受用万般苦楚无能脱离此所以修
身心者贵于不死而不生后世也禅宗亦有高僧求投人胎者
为此凡人死后灵性所在之处即曰生又有一等其性贪食无
卷二 第 2p092a 页 CK-KZ_JY231_02p092a.png
厌足如饿者不舍一口与他人吃此必生于饿鬼道由生时死
时皆无厌足之心故也又一等十恶重大者入地狱必矣如阳
世牢狱禁之待发落之义也此皆不了生死者如是有志者岂
可误陷于不了耶故古云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有人身者其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