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辞--卷二

卷二 第 2p001a 页 CK-KZ_JY052_02p001a.png
重刋道藏辑要           心集九
道德上经释辞       体物子岫云王一清释
  道可道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
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世间之道有出世间之道世间之道有形有名有理有事
 故可道可名也出世之道无形无名视不见听不闻故不容
 言不能名也常者常住不灭之意盖其不变不易无始无终
 不生不灭无欠无馀本然之妙也这个本然之妙包含无量
卷二 第 2p001b 页 CK-KZ_JY052_02p001b.png
 为造化之本舒之则遍满六虚无物不有无所不在卷之则
 寥寂无踪不属声言非从名色若以声言名色求之则愈求
 愈远愈穷愈离其终不可得也吁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尽性
 则明至之自见若向静中加存养或可见其端倪若在动中
 见无相庶几识得头面恍惚杳冥元无定体有而无形极玄
 极妙也玄也妙也毕竟不可见不可闻不可道不可名虚无
 恍惚而非有也先天地以常存后天地而不灭冲灵恒存而
 非无也溟涬之中神化变动虚无自然而生一气一气之中
 而分阴阳阴阳交感而生万物吾知其所以生万物者理与
 气也有理斯有气有气斯有形有形斯有名有名便属可道
卷二 第 2p002a 页 CK-KZ_JY052_02p002a.png
 也故知可道可名者乃太极阴阳五行万物君臣父子政教
 之道之名而非真常之道之名也故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名非常名也天地者太虚中一大物也古初无物天地万物
 自无而有故无者名天地之始谓之先天也道之体也在内
 为阴阳在外为天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而有者名万物之
 母谓之后天也道之用也无欲者未与物接虚心无为本然
 之妙也有欲者心与物交随境生识感通之机也观者摄境
 归心谓之照也妙者微不可见也徼者有从此出也常于虚
 心无欲之顷以观其本然之妙但见其浑浑沦沦寥寥寂寂
 澄湛妙明胸中豁然无一物矣此所以为本然之妙而为吾
卷二 第 2p002b 页 CK-KZ_JY052_02p002b.png
 心之体也常于生心动念之顷以观其自然之徼但见其响
 来则知物至则见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伤其心则悲痛
 其心则哀见善则知好见恶则知恶见利则知趋见害则知
 避触处呈露不期然也此所以为自然之徼而为无心之用
 也此两者谓有无也无欲有欲也有无者自然动静也无欲
 有欲者无心动静也静为体动为用动合有静合无言此二
 者同出之于常而有动静之殊程子云体用一源是也故知
 无与有同出之于常无欲有欲同出之于心心即性性即道
 而无所不同是皆出之于自然故曰同谓之玄也玄者自然
 也自然者玄之标常之妙常不可见自然可见也玄之又玄
卷二 第 2p003a 页 CK-KZ_JY052_02p003a.png
 者妙中之妙自然而然也自然而然者莫能使之然莫能使
 之不然也是以圣人法道自然圆明了知不因意念觉心常
 照不关眼目无知而妙意行不见而诸法会以其内真外应
 此感彼符如阳燧方诸之于水火也重言这个自然玄妙不
 由安排而其理有不可掩者盖出之于自然不得不如此也
 天地之所以阖辟日月之所以往来阴阳之所以消长昼夜
 之所以循环天地之间飞潜动植一切物性皆自然而然也
 学者当于言象之外密尔参求以法其自然则心虚性寂无
 蔽无私徼妙双忘无有一贯动静同源体用不二超然圆通
 复乎真常逃出阴阳脱离造化故知自然而然者众妙之门
卷二 第 2p003b 页 CK-KZ_JY052_02p003b.png
 也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
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
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
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善恶本无妄情分别故以顺理则为美为善悖理则为恶为
 不善循其理以待物谓之美谓之善亦常分也若有心为美
 善之名则有不美不善者矣有美则有恶阴阳相因对待之
 义也譬如天地万物自无生有岂能常有终必归无而有又
卷二 第 2p004a 页 CK-KZ_JY052_02p004a.png
 生无也无生有有生无故曰有无之相生也不难无以成其
 易非易何以成其难因难成易因易成难故曰难易之相成
 也因其长以形其短为其短而形其长长形短短形长故曰
 长短之相形也登其高俯见其下处于下仰见其高高倾下
 下倾高故曰高下之相倾也非音则无以和其声非声则何
 以成其音音和声声成音故曰音声之相和也瞻其前则彼
 固为前我为随顾其后则我又为前彼为随也因前有后因
 后有前故曰前后之相随也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
 反复相因自然对待相偶虽欲间之不可得也其意盖谓有
 美则有恶有善则有不善也莫若冥心复性善恶双忘无心
卷二 第 2p004b 页 CK-KZ_JY052_02p004b.png
 于美则无恶事无心于善则无不善也观夫圣人之处世也
 顺理而为未尝不为时然后言未尝无言物至则应何尝以
 多事为畏而辞其劳也知生为虚幻而不厚其生也知事之
 当为不恃之以为功也此皆天理之自然人道之常分何有
 于我哉噫圣人虽然无容心于美恶无容心于功业而天下
 必以其功归于圣人虽欲去之不可得也故曰夫惟不居是
 以不去也
  不尚贤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
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
卷二 第 2p005a 页 CK-KZ_JY052_02p005a.png
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务道德惟以爵禄为尚才艺为贤则人挟才艺轻趋而倖
 进盖名者争之端也尚道德不尚才艺则小人不能逞其才
 何争之有也不贵性命惟以货财为难得而厚藏则盗贼怀
 其心伺隙而窥窬盖利者盗之媒也贵性命不贵货财则盗
 贼无所用其心何盗之有也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神存
 于内则潜之于心发于外则见之于目盖因目之妄见而生
 种种分别之心起一切不正之念迷惑其性也是以圣人戒
 人谨于目以静其心制于外以安其内如其非理则勿视之
 一切分别之心无由而起不正之念从何而兴虽在可欲之
卷二 第 2p005b 页 CK-KZ_JY052_02p005b.png
 中而吾心如无欲是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也是以至人教人
 治其身心也恬憺无思而心虚矣心虚则意定意定则神凝
 神凝则气聚气聚而腹实矣退怯无欲而志弱矣志弱则无
 为无为则精全精全则髓满髓满则骨强矣是以至人常使
 民无知无欲者盖以养其本然之至灵而反于虚也间或有
 当知当为者但顺其理之自然而已顺理而为虽有为犹无
 为也无为则心虚心虚性定道妙在躬何所往而不可哉故
 曰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冲道而用之章第四
冲道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卷二 第 2p006a 页 CK-KZ_JY052_02p006a.png
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虚也和也道以虚为体以和为用不盈犹不满谓适中也
 人惟虚其心以应物则无不中其节故无盈满之累也渊者
 深沉难测虚静之谓虚静者万法之宗万善之源也挫刚戾
 之锐惩其忿不害其气也解烦冗之纷去其累不耗其精也
 韬其光不露其耀不自衒以伤神也混浊世不污其真不傲
 物以鍊心也湛者静而明也若存者非有非无恍惚渺漠不
 可定见之谓也若定以为无周流乎天地之中无物不有无
 所不在祷之则灵感之则应不得谓之无也若定以为有莫
 能测其端倪莫能见其踪迹莫知其所以然不得谓之有也
卷二 第 2p006b 页 CK-KZ_JY052_02p006b.png
 恍惚有象渺漠难求自非至人孰能拟议老君自赞曰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象帝之先者鸿濛混沌无象无光二气
 未彰五行未立溟溟涬涬难以象求先天之谓也
  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
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大生之仁圣人大化之仁不仁者无心于仁之谓也天
 地无心而化成至仁也而言不仁者谓其不私物也圣人有
 心而无私至仁也而言不仁者谓其不偏爱也刍狗祭品燎
 帛之具祭则用之已则弃之言其适用适弃皆出于无心听
卷二 第 2p007a 页 CK-KZ_JY052_02p007a.png
 之于自然天地之于万物圣人之于万民皆然也天地运一
 气生养万物生者自生杀者自杀以任其自然心普万物而
 无心也圣人运一心教养百姓安其分乐其业富贵贫贱听
 其自然以天地之心为心也故知天地者乃无心之圣人圣
 人者是有心之天地也橐籥虚中之器有鼓纳阖辟之机惟
 虚故能纳而为橐籥之体故动则生风而为橐籥之用以其
 中虚故能生气所以嘘之而不屈愈用而愈有也夫道不可
 以言求也不可以数穷也若以言语象数求之则愈求愈远
 愈穷愈繁不如默然忘言如橐籥中虚寂然中泊然一圆常
 之妙于兹可见乌可多言也哉孔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
卷二 第 2p007b 页 CK-KZ_JY052_02p007b.png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即此意也
  谷神不死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

 谷者虚也神者性之灵也谷神者虚寂不神之神也不死者
 谓不昧其机也然此真机虚寂有灵故称妙有有而无相假
 名真空妙有真空玄牝根宗由是知之玄者虚灵之妙也牝
 者窍也这个虚灵玄窍阖辟元气体性圆通为生化之本在
 人身天地之正中是造化根宗性命渊源实天地交界之所
 阴阳混合之处水火交媾之乡凝结圣胎之地精神魂魄皆
卷二 第 2p008a 页 CK-KZ_JY052_02p008a.png
 聚于此自古神仙修炼内丹皆在此处所谓玄关一窍是也
 门者言天地万物皆从此虚灵玄窍中出也这个虚灵玄窍
 总括众妙道所从出天地从生故曰天地根也绵绵者相续
 不绝之意不间断之谓也若存者恍有惚无莫能定见似存
 非存之谓也用之不勤者虚心无为而已虚心而神自返也
 无为而气自复也神返气复吾身之玄牝立矣由是知之谷
 神不死者虚心养神之喻言其体也玄牝之门者阴阳阖辟
 之喻言其化也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者志意不分之喻言其
 用也此言虚心养神神得其所养而返于心心不外驰而气
 自还于身身心妙合神气归根结成大药谓之还丹乃不死
卷二 第 2p008b 页 CK-KZ_JY052_02p008b.png
 之道也故必用志不分冲和抱一绵绵续续以用之优游以
 养之不可著之于有不可失之于无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
 无心求以有心念之则非妙有以无心忘之亦非真无惟相
 见于混沌杳冥之中相接于恍惚虚无之内无中不无乃见
 真吾亦不知其所以为吾噫惟无心者则能见其真吾尽性
 者则能知其真吾此章玄奥为金丹鼻祖岂易言哉而迷人
 遽言之者盖亦不得已也盖伤仙道二百载寥寥也
  天长地久章第七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
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
卷二 第 2p009a 页 CK-KZ_JY052_02p009a.png

 天地形气也既是形气便有成坏又焉能久其所以能长且
 久者以其无心故长久也以道论之若天地之长久亦须臾
 间耳而其所谓真常且久者有一亘古今不坏而常住者存
 也由是知之天地随一气生养万物其生生者则未尝生以
 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也人之所以不能与天地同其长久者
 为其感于见闻迷于觉知幻形桎梏贪生太厚情妄之心不
 息嗜欲之心不休故也是以圣人法天无心灭除世幻体合
 自然卑身以养志忘身以全真人皆好高我独谦下人皆自
 大我独柔弱人皆争先我独退怯后己先人故人尊之是谓
卷二 第 2p009b 页 CK-KZ_JY052_02p009b.png
 后其身而身先也人皆贪务我独损情人皆贵身我独忘形
 人皆贪生我独学死不有其生故无死地是谓外其身而身
 存也后身者屈己也外身者忘形也屈其己而不先故能在
 先忘其形而不有故能长存其接诸物也大公至正而无私
 其治诸己也明心尽性以复命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虽若无
 私适足以成其私也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
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
无尤
卷二 第 2p010a 页 CK-KZ_JY052_02p010a.png
 水之为物柔弱无心归虚去实盈科后进不舍昼夜运之则
 为雨露流之则为江河植者赖之以生污者赖之以洁此水
 之善利万物也壅之则止决之则流随方就圆听从于物谓
 之不争也人之情喜荣恶辱好高而恶下水之性趋下处低
 流污以就秽宜其众人之所恶也若水之德滔滔东注不舍
 昼夜冥契恒常不息之机故喻之为上善也人能法之可以
 进于道矣观其所居则安心处下而止于静居善地矣质之
 于心则澄静虚明而能鉴物心善渊矣交之于物则利济普
 遍彼此无私与善仁矣发之于言如潮汐进退不失其时言
 善信矣施之于政平则无声无往不正政善治矣用以处事
卷二 第 2p010b 页 CK-KZ_JY052_02p010b.png
 则方圆曲直泛应适当事善能矣用之于时则春盈冬涸与
 时偕行动善时矣人能明此七善则方寸不竞和顺谦虚而
 无昧己自私之蔽恶性易而善性生胜心去而良心发退逊
 慈柔与物无争盖争从心起以无心为心又何争之有也故
 用之而无过
  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此章以戒盈挫锐为喻而为履盛满不知止者之鉴戒也戒
 之哉满则覆太刚则折势必然也是故知盈满难持必有倾
卷二 第 2p011a 页 CK-KZ_JY052_02p011a.png
 覆之患己之而勿持则无满覆之累也揣治也器之锋锐必
 有剸剧伤折之害慎之而勿用则无伤折之患也金玉货帛
 积致盈箱满室适足以招祸且有时而尽岂能守之而无失
 也若以富贵而骄人则必有盈满伤折之患自取其咎也孰
 不知天道恶盈而益谦大丈夫功既成名既遂须知生如梦
 幻富贵浮云当及时割爱跳出樊笼超然物外散诞无拘逍
 遥自在以顺天之道以全天之与我者安乎自然颐真保和
 尽性至命岂不伟哉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志范蠡扁舟于
 五湖张子房从赤松子游是也
  载营魄第十
卷二 第 2p011b 页 CK-KZ_JY052_02p011b.png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
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阖辟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
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载者如舟车载物念虑营营魄之为也魄属阴阴盛则害阳
 盖言情炽则伤性也是以圣人教人抱元以定其性志一以
 静其心常使神不离气气不离神神气冲和阳纯阴灭则魂
 载魄谓之抱一无离也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婴方生也婴
 儿未有知识其志专一其气柔和其心无妄其神不罢纯一
 之意也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者谓见闻觉知亦阴趋也
 疵疚病也洗涤见闻减除知觉则情妄渐消尘缘渐息疑虑
卷二 第 2p012a 页 CK-KZ_JY052_02p012a.png
 消散何病之有也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民喻精气国喻身也
 无为则心虚心虚神凝神凝气聚气聚神和而吾之身民安
 国治矣天门阖辟能无雌乎天门喻心阖辟喻动静雌者阴
 情也而人岂不运心应物哉但无阴私情妄以障其心耳明
 白四达能无知乎人之聪明仰观俯察通照物情无幽不烛
 何理不明孰能终日如愚无识无知也圣人仁爱及物有生
 之类莫不仁而爱之蓄而养之故曰生之蓄之也知生之为
 寄而不厚其生故曰生而不有也修齐治平分内事也何功
 之有故曰为而不恃也虽居于万民之上亦不知我之为尊
 何大之有故曰长而不宰也此皆圣人中心行道著见为德
卷二 第 2p012b 页 CK-KZ_JY052_02p012b.png
 人人得而见之也故知圣人之德顺理而为无有一毫人欲
 私智增损于事物之上一切出于自然是故谓之玄德
  三十辐章第十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
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古人制器尚象车轮形圆象月其辐三十一月之数也毂者
 虚中辖轴运轮以行地也埏埴和土成泥以为器也户者室
 之穴也牖者通明处也无谓虚也车之无毂不能运行器不
 中虚何以乘受室无户牖其能出入车器室皆实有之利故
卷二 第 2p013a 页 CK-KZ_JY052_02p013a.png
 曰有之以为利也车之毂器之虚室之户牖虚通而为之用
 故曰无之以为用也是故凡物之有形以为利者皆赖无形
 之妙以为用也譬喻吾身有形也而其中有无形者而为之
 用岂特吾身凡天地万物皆然也胥元一日圣人言三十辐
 共一毂以至于器室之论盖使学者体物之身匪徒事于文
 也车器室之理先贤论之亦详不复赘言若夫体物知身则
 言之者鲜体物知身之说譬头目耳鼻口体手足共成其身
 虽然各有攸司乃块一物也而其知觉运动视听言嗅皆在
 于吾而求吾之一字竟莫能指其端的处岂非无位之吾而
 为有数之身用哉此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
卷二 第 2p013b 页 CK-KZ_JY052_02p013b.png
  五色令人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
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

 人之初也性无不善浑然天理而精神魂魄意之五神安藏
 于心冥然不见自能食能言而生识神便溺于见闻而迷其
 真至于日积月累习染渐深元初凿矣及其长也惟以名利
 是求声色是好业力胜而道力微人欲炽而天理灭盖因眼
 耳口心意五者为之蛊也贪色不反以伤其神故目盲贪声
 不反以伤其精故耳聋贪味不反以伤其真爽失道味驰骋
卷二 第 2p014a 页 CK-KZ_JY052_02p014a.png
 田猎以动其意心乱发狂贵藏难得之货心惑怖盗日夜堤
 妨则向之所谓五神者化为五贼蛊我精神扰我魂魄耗我
 元灵魅我真性为我之害也是以至人教人存五神斩五贼
 实其腹以养气不悦目以乱心全诸内以养其真忘诸外以
 驱其妄故云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
之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人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
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
下若可以托天下
卷二 第 2p014b 页 CK-KZ_JY052_02p014b.png
 宠谓荣宠辱耻辱也若惊者谓妄动其心然非性情之正也
 何谓者设问之辞也凡人莫不贵荣而贱辱故以宠为上辱
 为下也宠辱本无分别之者妄情也世俗既以富贵荣宠为
 得志必以贫贱耻辱为失时荣宠之也得必惊而喜之耻辱
 之也失必惊而怒之是谓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也患者忧苦
 疾厄也身谓幻形非真形也真身无患被血月之躯为之累
 也达斯理者识破虚幻则知形非真我悟物皆空则识外缘
 虚假自然忘形去累业苦潜消复何患之有也此章之意盖
 谓宠辱不足惊而人自惊之身不必贵而人自贵之良由以
 情识妄动其心自私而贵其生其若心能忘也则宠辱不足
卷二 第 2p015a 页 CK-KZ_JY052_02p015a.png
 惊身能忘也则忧患不能入若以贵爱其身之心而贵爱天
 下则知人即我也我即人也无一人不在贵爱之中无一物
 不在慈祥之内故可以为天下之寄托也寄托者如可以托
 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义同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
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
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无色故视之不见道无声故听之不闻道无形故抟之不
卷二 第 2p015b 页 CK-KZ_JY052_02p015b.png
 得言此夷希微三者不能以言语审谛而分别之故云不可
 致诘故混而为一也求之于上而不见其明求之于下亦不
 为其晦求之于自古及今绳绳兮如是之悠久终不见其际
 故不可得而名之然则归之于无物可也反复求之于无物
 之地但见无状无象之中而有至妙至真之理又不得谓之
 无物也谓之有也而不见其形端谓之无也而物赖之以成
 若有若无恍恍惚惚终不能以为象以为名也继而求之于
 前而不见其有始反而求之于后亦不知其有终随迎始终
 而莫能见复求之于古之道古之道本无求之于无而无亦
 无则莫知其所以然矣然后始知此天地万物皆自古初之
卷二 第 2p016a 页 CK-KZ_JY052_02p016a.png
 无而生今之有也能知古初之始始于无始为道之端绪者
 谓之道纪也由是知之此道终不可以情求终不可以智知
 也以形名求之了毋可得以皦昧察之湛不可分始终不能
 穷随迎莫能见以无御有生化何穷
  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
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
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有道之士潜修密行非人所知或有混浊世以鍊其心或有
卷二 第 2p016b 页 CK-KZ_JY052_02p016b.png
 凝神气以筑其基或求侣择地傲游湖海或韬光晦迹藏器
 待时或纵酒放旷俄而冲举或禄仕济世倏而飞仙或积功
 累行施符货药或潜藏岩穴辟谷炼形倏往倏来隐显莫测
 其迹虽与人同其心则与人异韬光隐耀返情于空人所难
 测故云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也其可见者观圣人之威仪应
 事接物之迹耳践其迹者则知圣人之道不离日用作真修
 也观夫圣人之接物也遇事辄加戒慎而不敢轻发豫豫然
 若冬涉川之难斯圣人之慎谨也虽然燕居独处常存谨畏
 而不敢妄为犹犹然若畏四邻之窃知斯圣人之慎独也终
 日俨然如对大宾未尝造次斯圣人之主敬也其心涣然如
卷二 第 2p017a 页 CK-KZ_JY052_02p017a.png
 春冰融释斯圣人之无疑也其质淳厚如愚似讷其衷宽大
 如谷中虚混俗同尘浑浑然与世为一其迹未尝不与人同
 也孰能者勉之之辞也孰能以久浊之水止而澄之徐徐而
 自清孰能以久动之念安而静之徐徐复其初也浊可清也
 非静久则不得念可息也非性定则不能保此道者惟虚其
 中空空然不留一物故云不欲盈也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外
 为狂夫如弊败之物无新成之可观此圣人之微妙玄通始
 终莫能识也列子居郑圃四十年无人识者是能守弊者也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
卷二 第 2p017b 页 CK-KZ_JY052_02p017b.png
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至虚生神至静生气故知道从虚静中出致者造其极也守
 者设其权也虚至大无际故言极静犹与动偶故言守静不
 笃则动乱随之此言学者笃于静默为本极于致虚为成故
 可见自性之原入真实之地观夫万物并生于天地间莫不
 繁秀畅茂其及蒂叶脱落津液归根故知此道出于虚而还
 于虚物生于根而复归于根也万物归根乃谓之静至于静
 极阳生物复畅茂谓之复命也窃知老子以虚极静笃而为
 归根复命之说者盖其使人疑妄归真以复其初此复命之
卷二 第 2p018a 页 CK-KZ_JY052_02p018a.png
 常也若知其常则心虚性尽而道自明也不知其常则有妄
 动妄作之举悖理招凶也知其常则心同太虚何物不容也
 有容其德必大而无私何所不公也以公处世天下归之可
 以为王也王者之德与天契同德与天通无为自然性成道
 备悠久无疆终身用之何殆之有
  太上下知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
犹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太古上古之世天下之民惟知有尊君而已及其后也始有
 亲誉之意誉必生毁民伪兴焉故设刑法以威之始有畏惧
卷二 第 2p018b 页 CK-KZ_JY052_02p018b.png
 之心法严则伤恩始有侮慢之意数者良由在上之人去诚
 用智而信不足其民始疑而不信矣民之不信而难治者盖
 由上之有为不尚真实不务德化惟以言语为贵以烦民岂
 不愈重其疑而民不信宜矣莫若以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挽
 回太古淳风而民安俗美天下自然化也如是则功成事遂
 百姓谓我自然也
  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
忠臣
 道生于天地之先涵仁义而潜智慧若任仁义而徇智慧则
卷二 第 2p019a 页 CK-KZ_JY052_02p019a.png
 离淳丧朴而大道废矣殊不知有仁义则有奸狡有智慧则
 有诈伪有忤逆不和然后知有孝慈有奸邪乱国然后知有
 忠臣此言大道行则仁义隐大道废则仁义彰莫若潜仁义
 而屏智慧则奸狡无所逞其智诈伪无所用其情六亲自和
 民安国治则孝子忠臣不知所在反民风于淳朴复太古之
 自然而大道行矣此亦一时伤世思古之语也
  绝圣弃智章第十九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以圣智之用行则奸佞不能遁其情莫若绝而弃之使民复
卷二 第 2p019b 页 CK-KZ_JY052_02p019b.png
 于淳化之中而利民百倍于锄奸矣仁义之名立则忤逆不
 彰而自显莫若绝而弃之则善恶而无所分别使民复于孝
 慈矣夫巧足以生奸利足以招盗若绝机巧之心弃货财之
 利何盗贼之有也圣智仁义巧利三者见之于外所以为文
 名兴而实丧三者绝而弃之其文虽若不足而其实则民有
 所赖矣至人恐人不知其实之义故曰见素抱朴守本贞也
 少私寡欲去妄情也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
卷二 第 2p020a 页 CK-KZ_JY052_02p020a.png
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
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
察察我独闷闷忽若海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
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者非不学也学至于无所学斯绝学也吾见今人块然
 一物蠢尔无知遽云绝学无忧而言不必用心于学问此辈
 正如盲人骑瞎马欲之东而往西欲往南而走北不知所从
 相应何日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盖言学者始于穷理次
 于尽性终于复命也故学务求理未有理不明而能尽其性
 亦未有性不尽而能致其命也故知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
卷二 第 2p020b 页 CK-KZ_JY052_02p020b.png
 尽心以求理然后得之未有不学而能自得者也学尽于心
 则无所学而理明矣理明心尽而性亦尽故知性者尽之而
 后可知也然人之性本寂感物而动以生其心心生性遂昧
 矣若知得吾之性天元初无初亦无知识冥然一念不萌则
 此心不生而吾之性复矣性复命至故知命者至之而后可
 知也命者性中之妙𥥆然冥然不可见闻者也列子云莫知
 其所以然而然者命也命之理微故孔子罕言之孟子难为
 言而善养之浩然塞乎天地之间西升经云我命在我不属
 天地我不视不听神不出身与天地同其久我与天地分一
 气而治者守本根也学至于命则无所学故曰学至于无所
卷二 第 2p021a 页 CK-KZ_JY052_02p021a.png
 学乃绝学也彼以文辞术艺而为学者学其一而遗其二得
 于此而失于彼惟恐见闻之不广求之于外常苦其不足故
 忧也圣人足之于内而无所不知故无忧也譬如唯者应之
 速而为恭阿者应之缓而为慢皆应声也相去不远而其为
 恭为慢则相去远矣顺理则为善悖理则为恶同出于一心
 相去不远而其为善为恶则相去远矣其意盖谓圣凡均之
 为学也相去不远而其为圣为凡则相去远矣窃知圣人之
 心未尝不与人同凡人之所畏亦从而畏之如畏天命畏大
 人畏圣人之言人之所当畏也若以此为不足畏则肆情纵
 欲荒亡招殃咎而莫知其极也众人以嗜味悦目为乐熙熙
卷二 第 2p021b 页 CK-KZ_JY052_02p021b.png
 然耽嗜太牢以爽其口春登高台以悦其目圣人则澹泊无
 为似方生婴儿之未孩专气致柔如乘虚御风飘飘然莫知
 其所止也众人贪欲无厌惟恐爵禄之不大财货之不多常
 怀盈馀之心圣人则捐情去欲遗其耳目犹恐捐之之不尽
 沌沌然无知无识犹若一愚夫而游于世也众人昭昭而自
 衒其明察察而自逞其智圣人则昏昏而不露其光闷闷而
 不显其迹恍惚如在大海之中寥寥然而不见有边际也众
 人皆有能有智圣人如顽若鄙西升经云众人皆知得神而
 生不自知神自生也自生者元妙也故知元为化本妙是生
 根万物赖之以生谓之母也由是知之圣人所以异于众人
卷二 第 2p022a 页 CK-KZ_JY052_02p022a.png
 者为能抱元入妙守本根也故曰而贵求食于母经云常能
 爱母身乃长久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
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
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孔者大也道不可见而德可见故以德为道之容也有道者
 必有盛德之容然其动止合度威仪自然为其胸中有大常
 者存故曰惟道是从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盖言此道恍有
 惚无之谓也惚兮无而无中有灵恍兮有而有中无象极言
卷二 第 2p022b 页 CK-KZ_JY052_02p022b.png
 不可定之之意也窈者微不可见冥者幽不可测言此道妙
 微而难为议拟不能以知见求之之意也然恍惚窈冥之中
 而有象有物有精者则是无中恍若有也其精甚真其中有
 信极言妙有而非无也惟其无中之有而为有中之真即真
 空不空之谓也然此妙有前际无始后际无终亘古今不变
 不易而常存故曰其名不去也阅者见也众甫者众理万事
 也吾何足以知其事理之当然者盖以有此妙有而能通天
 下之理审万事之情虚以待之顺以应之则无所不知也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
卷二 第 2p023a 页 CK-KZ_JY052_02p023a.png
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
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
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己成物物自归之不求全而自全也枉己从人人自信之
 不求直而自直也洼下之地水必归之谦受益也弊则必新
 晦必明屈必伸也少则得专一不杂故得也多则惑贪多务
 得故惑也是以圣人冥心意以尽性与道为一而为天下后
 世学者之式则也不以已之见而灭人之见是能兼人之善
 而心愈明也不以自为是而取人之是是能同人之德而德
 愈彰也功成不自誇其功而功愈大也居上而不矜其长而
卷二 第 2p023b 页 CK-KZ_JY052_02p023b.png
 德愈尊也反覆言之皆不争之目也曲己成物而物莫能与
 之争枉己从人而人莫能与之争故曰天下莫能与之争也
 不求自全而人全之不求自直而人直之古之所谓曲则全
 者其岂虚言哉是以天下之民皆赖圣人谦光布德之恩心
 悦诚服必以其功归于圣人故曰诚全而归之也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
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得失
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得者得亦乐得之同于
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卷二 第 2p024a 页 CK-KZ_JY052_02p024a.png
 自然者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也若执自然为道则被
 自然之所缚耳师云说自然来不自然是也经云天地神其
 机则曰自然自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惟妙于知
 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然于道则未始有以自之然之则自
 然之名亦强说也故知自然者神妙也神者莫知其所以神
 而神妙者莫知其所以妙而妙甚至有不能以言语形容不
 能以心思测度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名其所以名
 而不知其所以名则自然之名又安在哉此自然之旨也故
 五千文以自然为道之极至所谓道法自然是也希少也自
 然二字其言虽少适足以为造道之要也飘风骤雨天地为
卷二 第 2p024b 页 CK-KZ_JY052_02p024b.png
 之尚不能继之以终朝终日何也为其迅疾暴戾发泄太甚
 出非自然故也此章之意盖始学者动静语默穷达得失一
 切循乎自然其若自私妄动猎等躁进一旦不继则为飘风
 骤雨离道失常反为进修之累矣吁以天地之力尚不能久
 何况人之轻动乎戒夫从事于道者当混心于事物以顺其
 自然同于道可也同于得可也同于失亦可也同者随从之
 意从乎道吾乐之从乎得吾乐之从乎失吾亦乐之以其得
 失在物吾何有焉若知其得失本无何往不乐若以得失介
 乎方寸者妄情也信者真实也然此道须要见得个真实处
 释然无疑心地方是有功若有一毫疑二之心介乎方寸则
卷二 第 2p025a 页 CK-KZ_JY052_02p025a.png
 不得谓之真实矣故曰信不足有不信也此章言道法自然
 本无得失而随世得失或得或失听从于自然以任其所至
 然吾未尝介乎得失之间此其所以为自然之道也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
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跂者起其踵而立以增其高跨者开其足而行以阔其步此
 言好高自大者其终不能久之喻也自见者以为天下莫我
 善则不能兼人之善故不明也自是者以为天下莫我能则
 不能得人之能故不彰也自誇其功者犹恐人之不我知而
卷二 第 2p025b 页 CK-KZ_JY052_02p025b.png
 人反鄙之故无功也自矜其能者以为天下莫我若而人反
 卑之故不尊也此言盖为好高好大自见自是誇功矜能者
 之鉴戒也如斯之人学道如将盈馀之食售人矜誇其富足
 而反为识者之所厌恶求荣反辱之辞也若有道者谦虚恬
 退常若不足肯以此而自处之不处也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
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
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卷二 第 2p026a 页 CK-KZ_JY052_02p026a.png
 有物混成浑沦无分之谓也或问此物曰此物无首无尾不
 变不更非无非有非形非方无馀无欠不减不增无来无去
 不灭不生不黄不赤不白不青无内无外无迎无将无声无
 臭不低不昂寥廓太虚无象无光若有若无若存若亡用之
 则行卷之则藏出入无时莫知其乡生于天地之先寂然不
 见其有寥然不见其边亘古今独立而长存不变不灭流通
 于天地万物之中无殆无危为生生之本化化之根天地人
 物赖之以生故曰可以为天下母也为其无有不可得而名
 之故以道而表之也以其包含无量独露无邻强以大而名
 之言此道至大也自大而求之则逝而去矣自逝而求之愈
卷二 第 2p026b 页 CK-KZ_JY052_02p026b.png
 求而愈远自远而求之终不见其际反而求之恍在人心之
 中强曰道也天地人三才也皆道之所生不言人而言王者
 盖其为人伦之首也而人惟知道大天大地大殊不知人与
 天地并立为三而王亦大故曰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也
 是以圣人教人笃静法地致虚法天澹泊无为以法道清静
 其心纯粹其德动止中度左右逢原法自然也此言地天道
 三者皆有自然之妙学者当法之也
  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
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卷二 第 2p027a 页 CK-KZ_JY052_02p027a.png
 此章言身心妄动而生轻躁使人以重轻缴其情也内重者
 则无狂妄之轻心静者则无忿戾之躁故知轻以重为本动
 以静为君也古者吉行乘乘车师行乘兵车皆轻车也后有
 重车以载寝食服御之物谓之辎重也而轻车终日行不与
 重车相离者轻以重为本也虽然宴乐于荣观之胜境此心
 超然如燕居无事之时不为宴乐游观以累其心者动以静
 为君也万乘之主岂可妄动其身心乎身妄动尚失之轻身
 犹臣故曰轻则失臣也心妄动则失之重心犹君天君内扰
 失静之全故曰躁则失君也
  善行无辙章第二十七
卷二 第 2p027b 页 CK-KZ_JY052_02p027b.png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
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
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
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行所当行虽行而无迹也中节之言虽言而无过也事至顺
 应安用智术而计度也闭息内观虽无关键其可开也阴阳
 妙合虽无绳约其可解也是以圣人随材用人故无弃人因
 时制物故无弃物常存救人救物之心而念念相续是谓袭
 明善者其德可法是因其善而从其善故曰师不善者其行
 可戒是因其恶而知其为善故曰资如其见可师者而不知
卷二 第 2p028a 页 CK-KZ_JY052_02p028a.png
 贵见可资者而不知爱虽有过人之智迷惑之大也能从其
 师能取其资则为进修至要之术也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
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
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
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知其雄守其雌者如勇力盖世守之以柔弱也溪低下水归
 之人谦下众归之谦虚柔弱志意恒安乃见吾之常德不离
 于身心如婴儿纯一和气常全也知其白守其黑者如聪明
卷二 第 2p028b 页 CK-KZ_JY052_02p028b.png
 圣智守之以愚闇也式轨则也若愚若昧不衒不矜而为修
 身之轨则乃见吾之常德而不差忒复无心于无欲淳淳和内
 足也知其荣守其辱者如富贵尊荣守之以卑辱也忘其富
 贵降志下心则其中宽大如谷之虚无物不容乃见吾之常
 德充足无亏忠信质实抱朴还纯以复其初也木未斲曰朴
 斲削然后成器朴喻道器喻法大道废有仁义刑政之意也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者盖言用仁义刑政以齐民也以道治
 天下谓之大制也不割者言道与法不相离理事无碍之意
 也其意盖谓器非木不成木非器无用圣人虽然用仁义刑
 政皆出于无心顺事理之当然无为而无不为道体法用道
卷二 第 2p029a 页 CK-KZ_JY052_02p029a.png
 无法有言圣人以无心而治众情之意也
  将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者吾见其不得已也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
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
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圣人之为天下非取之也天下归之不得已而后起应天顺
 人拨乱反正以安生民也天下神器不可为者盖以天命有
 在然非智力所能为也天下好安静而恶烦乱归仁义而叛
 残暴自然之理也若天命未革神器未归惟以智力而强为
 其祸不旋踵而至故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也故物之或行
卷二 第 2p029b 页 CK-KZ_JY052_02p029b.png
 于前或随于后或呴而温或吹而寒或强而大或羸而弱或
 载而安或隳而危言天下之事虽有前后温寒强弱安危之
 不一而其自然之机当然之理其势有所不可掩者然非智
 力之所能为但循理之自然无为无执顺而应之以安其分
 可也窃尝论之圣人之为天下有可以取可以毋取可以取
 者谓得天下以治其民汤武是也可以毋取者谓佐其君以
 治其民契文王是也是以圣人未尝不为天下也惟去其过
 甚去其奢侈去其骄泰利天下之利而不私其利除天下之
 害而不要其功无事无为万民乐业四海慕德天下安宁然
 后可以安大宝守神器虽有为犹无为也若行一不义杀一
卷二 第 2p030a 页 CK-KZ_JY052_02p030a.png
 不辜虽得天下弗为也圣人之为天下也如此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
兵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
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非道非
道早已
 燮理阴阳振纲肃纪正人伦美风俗兴礼乐明赏罚进贤远
 奸去奢省费薄赋轻徭举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常怀以静
 定不战为策而民安国泰以道佐人主也不以兵强天下兵
 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惧夫屠毒生民故也盖嗜杀人者
卷二 第 2p030b 页 CK-KZ_JY052_02p030b.png
 人亦杀之故曰其事好旋也师之所处民失耕耘而生荆棘
 大兵之后伤天地之和故有凶年理必然也果者刚决也或
 有弑君叛乱不得已以兵代天讨之或有侵境扰民不得已
 以兵应之惟以刚毅之心决断之也如汤放桀武王伐纣孔
 子诛少正卯兵莱夷之类以正拨乱天下响应此必胜之势
 也善用兵者不敢恃众为强惟以刚毅慷慨之气激厉士卒
 秉正诛邪扶刚植纪也讨平之后不可以自矜其能自誇其
 功自骄其志为怀之以不得已之心则无矜无伐无骄矣若
 恃其强为国之固然非以道佐人主有胜必有败盛必有衰
 势之然也譬如物壮则老若恃其强是谓非道知其非道则
卷二 第 2p031a 页 CK-KZ_JY052_02p031a.png
 速已之故曰不道早已也此章言人臣当以道事君不可妄
 动干戈戕害生灵盖师出妨民生业杀害以伤天和杀人者
 人恒杀之叮咛反覆戒人深矣
  夫佳兵者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
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
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
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
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有节制之兵谓之佳兵盖其以杀人为事故曰不祥之器言
卷二 第 2p031b 页 CK-KZ_JY052_02p031b.png
 此不祥之器人所恶之故有道者不为也君子居则以左为
 贵用兵则尚右何也盖其以杀人为事故以丧礼处之右也
 兵者用以杀人非君子之所乐为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恬淡者静定无事之谓也间有不得已而用之者常怀静定
 之心则无战矣以不战为上策重民命也以战胜为不美惧
 夫杀人之多也若以战胜为美是乐杀人矣盖嗜杀人者人
 亦杀之岂能得志于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之爵
 本在上将军之下而反居其左何也古人立法盖谓用兵为
 凶事故以丧礼处之也幸而战胜以其杀人之多故以居丧
 之礼而处之悲哀而泣之伤其死之众也
卷二 第 2p032a 页 CK-KZ_JY052_02p032a.png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
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
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道者虚无自然妙绝难思亘古今而不变谓之常也以其无
 形不可得而名之故曰无名也朴喻道小谓微也言此道微
 妙至高至贵天下莫不尊之故曰不敢臣也若侯王得此理
 以守其国则天下之民自然宾服从其化也天地相合阴阳
 和也有道者心和心和则气和气和则人和而天地之和亦
 应之矣以和感和天降甘露国之祥瑞和之徵也而天下之
卷二 第 2p032b 页 CK-KZ_JY052_02p032b.png
 民随情感化不待教令自然均平也天下和平始制法度示
 之以向善去恶之方使之有所禁止而不敢妄为也知其所
 止则无殆无危以安其分遂其生也夫道之在天下也无物
 不有无所不在如川谷之水必归于海谓天下之理其必归
 于道之意也盖海者众水之会也道者众理之会也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
有志不失其所守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明公私之邪正辨善恶之是非谓之知人者智以根尘为幻
 假以虚灵为根本不被物累不为情牵谓之自知者明以血
卷二 第 2p033a 页 CK-KZ_JY052_02p033a.png
 气之勇而胜人为有力以克去已私而复性为自强知足者
 澹然无欲而无所不足心有馀裕故曰富强行者刚健不息
 力行其道故曰有志造次须臾而弗离安心于虚返本还元
 与道同其久故曰不失其所守者久朝闻道夕死可矣身没
 而道存死而不亡者寿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
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主可名于
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汎者充满流行之谓大道浩然充足周流于天地万物之中
卷二 第 2p033b 页 CK-KZ_JY052_02p033b.png
 运行不息恍然在左惚在右而无定形无定名也万物赖之
 以生大道何尝辞其劳万物赖之以成大道不自名其功万
 物赖之以养大道不自为之主是以圣人法大道无为之妙
 无欲无私谦卑柔弱可名于小言民不能见其大也及其化
 成天下万物归之圣人不以自为尊然后始知圣人道与天
 通而民始尊之可名于大也爱之养之归之大之以任其自
 然圣人何尝容心为之主无心于民而民归之无心于大而
 民大之一切出之于无心以任其自至虽有济世之德泽民
 之功皆吾性分中之所当为岂可有心而为之哉惟谦德之
 不足无欲无私无为无执以顺其自然而能功成事遂天下
卷二 第 2p034a 页 CK-KZ_JY052_02p034a.png
 化行此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之义也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客止道之出口淡
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可既
 大象无象视听不得言其虚也盖言〓〓心应物无所往而
 不利故能通天下之几微而无所不当当则不害于理故无
 所不安无所不平无所不泰也乐与饵声味俱美虽足以快
 其心爽其口然皆外物也以其根尘幻假如过客止于逆旅
 暂寄而已喻其不能久也道之出口虽然淡乎无味无色可
 见无声可闻用之则无尽也迷人运笔至此而有感焉慨而
卷二 第 2p034b 页 CK-KZ_JY052_02p034b.png
 言曰道之出口淡乎无味视不见听不闻扩充而用之神妙
 无方变化倏忽可以包天地而括三才可以贯金石而入水
 火可以啸命风雷可以鞭龙作雨可以咒水草而驱邪愈疾
 可以辟粒食而住世延年修之于内则聚灵为宝超凡入圣
 用之于外则调理阴阳济人利物玄神羽化其用何穷得之
 者或不以鄙言为妄也否则大笑之奈何愚人嗜色味以快
 其心美其口如过客暂寄于逆旅何其小也何不游心于大
 象造乎混沌鸿濛之墟超然无外作天地间一大丈夫磊磊
 落落散澹无拘岂不大快其身心也哉学者试于正心静默
 之中以求之绵绵密密以用之而无间断力久工纯自然凿
卷二 第 2p035a 页 CK-KZ_JY052_02p035a.png
 开混沌探迹太虚则大象可执鸿濛可造矣
  将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
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见其固张便知将歙见其示强便知其弱见其固兴便知将
 废见其固与便知将夺此兵法虚实之理权谋徂诈之术也
 其机虽隐微而其理亦甚明故曰是谓微明也柔弱者无争
 虽有强暴莫能加之故曰柔弱胜刚强也夫鱼不可脱于渊
 出于陆则死利器不可以示人堕其机则败利器者谓权谋
卷二 第 2p035b 页 CK-KZ_JY052_02p035b.png
 智力之术以胜人也怀胜人之心者则人亦怀胜心以应之
 其必败故曰利器不可以示人也此言人以智谋求胜而天
 下之智谋者众矣其或测其机以应之则有必败之患也是
 故任智谋而背道如鱼之脱水则死利器示人则败也若以
 道而示人人亦以道而应之我以柔弱而不争虽有刚强亦
 不能加之于我如鱼之不离水不以利器示人也先儒谓权
 谋狙诈之学皆原于此苏张申韩皆其流此言误矣岂不知
 老子之道以仁义圣智而犹病之权诈肯为乎其不待辩亦
 已明矣如言柔弱胜刚强利器不可以示人者极言不可用
 之之意然此经辞义含蓄多喻譬之言学者切不可以辞害
卷二 第 2p036a 页 CK-KZ_JY052_02p036a.png
 意而作真实之语则有坚白异同之差矣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
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法自然故常无为无为者道之常也或曰然则春生秋杀
 岂非为乎曰物之生也时至气聚不得不生物之死也时至
 气散不得不死皆自然而然大道何常为之有或问圣人之
 无为曰无为者无心为而为也程明道云顺理即无为然非
 块然不接人事如土木偶人召之不来麾之不去拱拳蹲踝
 为无为哉殊不知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至则照物去则
卷二 第 2p036b 页 CK-KZ_JY052_02p036b.png
 空事物之来一切循乎自然顺其理而应之以辅万物之自
 然虽有为犹无为故曰无为而无不为也侯王若能法而守
 之无欲以养心顺理以应事因时制宜不逆民物久而勿失
 天下臣民自然感化故曰万物将自化也间或有妄心起情
 欲生直以理而治之使则复静静则妄尽心空自然无欲无
 欲则无事矣无事无为而民自安国自治天下自正矣
卷二 第 2p037a 页 CK-KZ_JY052_02p037a.png
道德下经释辞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
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
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
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
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
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无为有德而不知其德其德化矣是以有德下德为之
 执德而不失其德有而未化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卷二 第 2p037b 页 CK-KZ_JY052_02p037b.png
 者无心于德之谓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者有心于德之谓
 也仁者虽然有为而其爱物之心浑然与物同体与道玄符
 为之而无以为德之上也义者制事之宜为其存心于分别
 为之而有以为德之下也礼者德之序也用以嘉会而人或
 不之从则攘臂引而揖之以其作为太甚则为德之愈下也
 由是知之道者自然也德者无为而无以为也仁者为之而
 无以为也义者为之而有以为也礼者作为太甚故曰失道
 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如庄子所谓
 德下衰之意老子伤世语也窃知上古之世其民淳其俗朴
 浑然忠信虽不主于仁义而仁义潜于其中当是时也民无
卷二 第 2p038a 页 CK-KZ_JY052_02p038a.png
 相悖安有仁也民无相弃安有义也民无相犯安有礼也及
 其后也离淳丧朴忠信日薄礼之所由生矣是以圣人因民
 之忠信日薄上下无序无序则乱故制礼以救之故曰忠信
 之薄而乱之首盖其因时制宜此作礼之由也老子曷尝弃
 绝仁义礼法哉先儒以文害意以为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
 首讪谤至人盖亦误矣然他亦未尝仔细看来前识者未萌
 先兆智也审权变明是非浮妄无实故曰道之华因民之愚
 而有故曰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常无为而不妄为处其厚不
 处其薄也常正念而不妄知居其实不居其华也去彼作为
 之诸妄取此无为之一真故云去彼取此
卷二 第 2p038b 页 CK-KZ_JY052_02p038b.png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
盈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
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
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
数车无车不欲碌碌如玉硌硌如石
 一者虚而灵寂而神无而有散之一切处敛之在方寸恒在
 目前而人莫识此众生之本源万法之主也故天虚明而清
 地虚静而宁神虚无而灵谷虚空而盈万物虚通而生侯王
卷二 第 2p039a 页 CK-KZ_JY052_02p039a.png
 虚心以为天下贞万殊一本也天不虚明而清将恐毁而裂
 矣地不虚静而宁将恐动而发矣神不虚无而灵将恐息而
 歇矣谷不虚空而盈将恐尽而竭矣万物不虚通而生将恐
 消而灭矣侯王不虚心谦下而自高自贵将恐颠而蹶矣圣
 人知贱为贵之本下为高之基故谦虚低下退逊不争而天
 下推尊之此圣人之贵高也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者贵
 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也非乎谓不然也言贵以贱为本高
 以下为基者谓之德不谓之道也夫道无贵贱无高下若以
 贵贱高下而分别之者非也岂不知数车无车乎车者总名
 也如毂如轮如辐如轼如轴如辕逐而名之则车之名灭矣
卷二 第 2p039b 页 CK-KZ_JY052_02p039b.png
 其意以车为道数车为德为仁为义为礼为智为信逐而名
 之昭昭于心目之间德成而道隐矣殊不知道者德之体德
 者道之用也是以至人恐人贵道而贱德故曰不欲其琭琭
 然如玉之贵不欲其硌硌然如石之贱则一定之名不可易
 也一定不易则不化是以圣人不欲之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地万物无有不先反其无而复有也譬如复卦一阳之动
 必先反纯静之坤静极而变出静而动静为动之基故曰反
 者道之动也学者若知反虚复静为动之基则弱志虚心而
卷二 第 2p040a 页 CK-KZ_JY052_02p040a.png
 为道之用也夫志弱则心虚虚极则静而反其本此复性之
 要故曰弱者道之用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下万物皆天
 地所生故曰天下万物生于有也然而天地又安从生盖其
 自无而有故曰有生于无也反静复动者虚化神神化气气
 化形自无而有生人生物道之动也弱志虚心者精化气气
 化神神化虚自有之无返本还元道之用也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
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类进道若退上
德若谷太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
卷二 第 2p040b 页 CK-KZ_JY052_02p040b.png
大器晚成大音声希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上士闻道心领神会释然无疑勤而行之也中人之资可上
 可下操之则存舍之则亡故若信若疑也惟下愚之人昏敝
 偏执其智不足以知道其心不足以明理道听涂说误求盲
 师以迷指迷或执旁门小术或落顽空或流房中一言半句
 谓之口诀虽圣人以大道晓之其亦不信者下愚钝根遮障
 深厚不能明了且以先入之言而为之蛊是以信不足也非
 惟不信而及诋谤大笑之惟其笑方见吾道如虚空而难及
 也此辈正如盲人骑瞎马岂知秦越道路之适乎经云夏虫
 不可以语冰盖其未见之也井蛙不可以语天其所见者小
卷二 第 2p041a 页 CK-KZ_JY052_02p041a.png
 也建言有之者言自古立言之士有此数语也明道若昧者
 内明外闇默如愚也夷道若类者有教无类不分别也进道
 若退者抱朴守柔若退惰也上德若谷者器量宽洪能容纳
 也太白若辱者修内忘外隳肢体也广德若不足者有而为
 无实而为虚也建德若偷者潜修密行恐窃知也质直若渝
 者忘世断缘不近人情也大方无隅者理事圆融无棱角也
 大器晚成者惟知明道不计其功也大音声希者本不容言
 言必该众也大象无形者韬光藏辉莫见乎隐也道隐无名
 者被褐怀玉莫显乎微也以上皆上士所行下士所笑也贷
 者与也舍已从人之意言上士器识不凡善假方便能与人
卷二 第 2p041b 页 CK-KZ_JY052_02p041b.png
 而不自与也故知能成人者未有不能自成也故云善贷且
 成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
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义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
教父
 虚无自然而生一气道生一也一气之中而分阴阳轻清者
 运而为天重浊者凝而为地一生二也轻清气也重浊形也
 清浊混形气合者为人二生三也天主施化地主长成人主
卷二 第 2p042a 页 CK-KZ_JY052_02p042a.png
 蓄养万物赖此三者以成三生万物也物之生也负阴而抱
 阳气者为阳得之于天也形者为阴得之于地也然物之生
 皆背阴面阳阴阳相含冲气和也万物得此冲和之气以遂
 其生道之常也然人之情喜荣而恶辱尊贵而鄙贱孤寡不
 谷者乃不美之名人之所恶而王公自称之者损为益之基
 也是以至人教人损于外以益其内故曰损而益之也若恃
 贵高务益于外者其必损乎内故曰益而损之也人之教人
 无非欲其为善去恶与我尚柔弱去刚强之义同故曰亦我
 义教之也观彼强梁之人任权势尚诈力适以招祸必不得
 其善终故圣人恻之发以教人故曰吾将以为教父也
卷二 第 2p042b 页 CK-KZ_JY052_02p042b.png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以是知无为
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水至柔也而能摧山陵之至强气至柔也而能入金石之至
 坚无有者无形之有谓之妙有也无间者如无隙之谓也物
 之至微莫若微尘尚不能入无隙之间惟无有之妙虽天地
 之大包之而有馀秋毫之末贯之有馀地金石之坚入之而
 无碍也不言者非无言也迫而后应不得已而后言又何言
 之有也无为者无心于为而无不为之义虽若有为犹无为
 也吾由是知无为之道诚有补于心矣然而不言之教无为
卷二 第 2p043a 页 CK-KZ_JY052_02p043a.png
 之益本无可说顺理自然其道如是之简而人鲜及之者滞
 于言而妄为之也若以必言而后明必为而始就其所为亦
 甚劳所及亦甚寡盖其不知无言无为之妙所以学者众而
 成者寡也
   名与身章第四十四
名与身孰亲货与身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
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货外物也得之何忻失之何戚达斯理者得失在物不在
 已也溺于名利者不得则大费心力以求之是所求者轻而
 所失者重爱小丧大求于末弃其本也利者祸之媒多藏者
卷二 第 2p043b 页 CK-KZ_JY052_02p043b.png
 祸必大亡必厚也惟知足者识名利如幻惑不贪不恋以听
 其自然知足常足何辱之有也知止者止其所当止不僭不
 忒而安于其分知止则止何殆之有也如是则不被外物所
 诱得失所病此身可长久也窃尝论之曰名者坑人之陷阱
 利者丧人之斧斤名利有分非能强求而人苦不知以功名
 忧苦其身心以货财焦劳其形体何其愚也不知名利为何
 物身为何物也名利外物至小也身者天之与我至大也以
 至大徇至小是不重其所重而惑其所轻弃其本逐其末也
 呜呼名之与身孰亲货之与身孰多得之与亡孰病一息不
 来名兮利兮于我何有且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则甚爱
卷二 第 2p044a 页 CK-KZ_JY052_02p044a.png
 者有时而尽其多藏者亦有时而亡其名利者亦不能常于
 我有故知名不必恋利不必贪从可知矣惟知足者识功名
 为傥来货财为外物而不贪不恋知足常足而无所不足知
 止则止而安其所止则无辱无危以全天之与我者安乎自
 然颐养天真保合太和则性可以尽命可以至身可以长久
 以尽天之与我者而无愧矣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成若缺然为未成则进修之业未可量而其所造就者必成
卷二 第 2p044b 页 CK-KZ_JY052_02p044b.png
 大常若不足其用日新何敝之有也虽盈若虚之未满则谦
 光之德不可限如无若虚其用不竭何穷之有也屈已以从
 人而人信之不求直而自直直莫大矣巧人而拙已则天下
 之巧者皆我之用巧莫大矣讷于言而敏于行则天下口辩
 者莫能与我争辩莫大矣躁极胜寒静极胜热理必然也故
 有道之士心无邪妄动静一如超然出于静躁寒热之外故
 云清静为天下正也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卷二 第 2p045a 页 CK-KZ_JY052_02p045a.png
 天下有道以战马粪地息兵业农也天下无道兴戎于郊外
 征伐扰民也盖由贪欲而动起衅生端以致残害民命罪莫
 大也不知止足黩武穷兵以致身危国削祸莫大也必于欲
 得暴兵逞强杀人不顾咎莫大也惟知足者常足保境安民
 以安其分罪灭祸消而无咎矣以修鍊言之天下有道反情
 复性无欲无为却走马以粪意马安闲灵根发秀天下无道
 纵情昧性念虑不休戎马生于郊意马驰骋性地荒芜欲妄
 不止罪莫大也贪著不了祸莫大也有而不忘咎莫大也惟
 知止足则志有定向而心自静心静念止念止意安意安气
 聚气聚神凝二物均平丹道成矣
卷二 第 2p045b 页 CK-KZ_JY052_02p045b.png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
不行而至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天下虽大人情物理一而已矣虽不出户以理推之从可知
 矣天道虽隐阴阳变化今古常然虽不窥牖以理测之亦可
 见矣若以必至而后知必见而后明足迹所至其知几何目
 力所及其见几何用力愈劳而心愈昏愈求而愈不得故曰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也由是知之圣人知不在见名不在色
 为不在事得之于心见之于理一切顺乎自然则无不明无
 不知故不行而自至不见而自名无为而自成也众人务求
卷二 第 2p046a 页 CK-KZ_JY052_02p046a.png
 于知见足迹所至而不多目力所及而不广故知见者少也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
天下常以无事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者常恐学业之不精孜孜求益故曰为学日益也为道
 者常恐情妄之不去汲汲遣欲故曰为道日损也学者诚能
 去识去知则宿习渐消业火渐灭妄心渐断幻缘渐空以至
 于内外两忘动静恒定修无所修损无所损万缘顿息人欲
 尽消故曰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也窃尝思之人岂无为哉
 但无妄为耳是故圣人所谓无为者无心于为而为之谓也
卷二 第 2p046b 页 CK-KZ_JY052_02p046b.png
 故知圣人之为时行则行时止则止以补万物之自然来干
 我者顺以应之即到解脱之场入无为之域也取天下常以
 无事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者然天下之情好安静而恶烦乱
 归仁义而叛残暴无事则民安天下归之多事则民烦天下
 叛之此人君南面之术无为之道也
   天下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圣人之在天下
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无常心者随俗而治不〓民情以百姓之心为心惟不
卷二 第 2p047a 页 CK-KZ_JY052_02p047a.png
 失其正也善者吾善之同其善也不善者吾亦以善而接之
 使之反善则善常不失故曰得善也信者吾信之同其信也
 不信者吾亦以信而待之使人反信则信常不失故曰得信
 也窃知圣人之在天下惵惵然亦甚切矣视天下之人为一
 人以天下之心为一心而无所分别故曰浑其心也而天下
 之人服圣人之化皆注其耳目而观圣人威仪可范言语可
 法仰之如天地信之如神明亲之如父母也而圣人视其民
 也诚恐伤之故保之如赤子爱之如婴孩也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动之死地亦
卷二 第 2p047b 页 CK-KZ_JY052_02p047b.png
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心清意静生之门也心荒意乱死之户也出入于生死之中
 者元神也心本无心感物而有元神化为识神矣然人有此
 识神生出那许多七情六欲而烦恼忧苦所以流浪生死也
 由是知之人之所以有生有死者皆七情六欲十有三也生
 之徒十有三者窒情绝欲情欲泯则金来归性魂魄抱一水
 火相济生之徒也死之徒十有三者纵情生欲情欲炽则性
 随情转魂魄相离水火相违死之徒也故知人之生动之死
卷二 第 2p048a 页 CK-KZ_JY052_02p048a.png
 地皆情欲致然也夫何故而其然乎为其贪生太厚情欲不
 止故也然人之情欲莫大于贪生不有其生者则死乎无有
 矣故贪生为人之大妄盖闻善摄生者无思无虑不识不知
 神不离根抱元入妙全其真也由是知之元妙神真天之与
 我本无思本无虑本无知本无识本无生本无死也学者一
 朝顿悟我本不生又焉有死能弘无生之心又何死之有也
 吁人能参透这个生死门头自然现出本来妙相圆陀陀赤
 洒洒无障无碍无忧无惧则陆行不遇虎兕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也夫何故而
 其然乎盖其知得幻形虚假生死本无故无忧无惧以其无
卷二 第 2p048b 页 CK-KZ_JY052_02p048b.png
 死地虽有兕虎兵刃亦不能伤害于我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
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成
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天地万物自无而生道本无故曰道生之生而为有道气流
 行著见于外而为德故曰德蓄之成而为物物有形故曰物
 形之物之生刚柔相摩积势而成故曰势成之观夫物之生
 成皆道生德蓄是以天下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者自然而然理之常也故物生之
卷二 第 2p049a 页 CK-KZ_JY052_02p049a.png
 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者斯皆道之妙用周流
 于天地万物之中而相为终始也故知此道能生万物不自
 以为有能成万物不恃以为功能为万物主不自以为大造
 化生物之德自然之妙于兹见矣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归其
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
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天下有始始初无物道本无也故知物乃道之子道乃物之
 母也既知得物乃道之所生而人亦物物即道也人既与道
卷二 第 2p049b 页 CK-KZ_JY052_02p049b.png
 为一应当灭情还空复归其始而还于道虽终身应世理事
 圆融何往而非道哉又何危殆之有也塞其兑闭其门者天
 君内定精气自还绵绵密密以行之优游安闲以养之闲时
 得收便收急处要用便用则终身用之而不劳也开其兑济
 其事者随境散乱逐物不反孜孜汲汲而求之纷纷纭纭以
 扰之静则念虑千般动则贪求百种终身役役而不返矣小
 者微也言此理至微人所难知察其精微则物不能为我蔽
 故明也退怯守柔则物不能为我敌故强也光者明之发物
 至则照用其光也过则舍之光复归其明矣知放知求又何
 殃咎之有也光明相续子母互用谓之袭常也
卷二 第 2p050a 页 CK-KZ_JY052_02p050a.png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所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
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
夸非道也哉
 使我得位行志则介然自守躬行大道南面无为以治其国
 也然治国教民必自我始我无为无事而民自正自化也施
 行之际常存戒慎惕励之心而谨畏之窃恐万民之失业百
 司之不职赏罚之不明黜陟之不公也政甚平易岂是难行
 但人溺欲自私以台榭是务声色是好口体是重好从邪径
 而弃大道也营宫室而高台榭则百姓服役田地荒芜仓廪
卷二 第 2p050b 页 CK-KZ_JY052_02p050b.png
 所以虚矣华其衣佩其宝嗜美味蓄货财厚敛于民民财是
 以罄矣此皆盗贼所为而强夺其力敛其财是贾民之怨也
 民力困而国不治谓之非道也哉老子当周室将衰之季嫉
 时王之不道不得位以行志故发此伤之孔子曰如有用我
 者吾其为东周乎圣人救世之心一也
   善建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有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
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卷二 第 2p051a 页 CK-KZ_JY052_02p051a.png
 建立事功者其业不拔如舜禹是也怀道德者其泽长存如
 周孔是也而其功足以成天下之大事而其德足以为天下
 之大经则国有常典报德报功爵禄其子孙而奉祀之示不
 忘也修身齐家和乡治国平天下之法有道存焉或问此道
 曰道一而已矣一者至当也以此道修身而身修其德真实
 以此道而齐家家有馀庆以此道而和乡其德长久以此道
 而治国其德丰厚以此道而平天下其德普遍是故以我修
 身之术观人之身修不修也以我齐家之法观人之家齐不
 齐也以我和乡之志观人之乡和不和也以我治国之道观
 人之国治不治也以我平天下之心观天下人之心同不同
卷二 第 2p051b 页 CK-KZ_JY052_02p051b.png
 也吾何足以知天下事理之当然者但以此道一以贯之故
 吾不中也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如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
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䘒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
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不祥使气曰强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有道之士其德浑厚其心纯一故比之如赤子也赤子未有
 知识为其无害物之心虽有虿尾之毒虫不能螫也虽有爪
 拿之猛兽不能据也虽有距击之攫鸟不能抟也是故不害
卷二 第 2p052a 页 CK-KZ_JY052_02p052a.png
 物者物亦不能害之矣观夫赤子之骨尚弱筋尚柔无执而
 握固无欲而䘒作者精至盛也虽作无欲故能全其精号之
 终日而嗌不嗄者气至和也虽号无妄故能全其气和者神
 集气凝生理之常也知其常而理自明其若贪欲以益其生
 者妄心也妄必生殃故曰不祥意住神住神住气凝自然而
 然不关做作其若用心搬运妄动以暴其气谓之强也是故
 无生无强赤子之心也益生使气则失赤子之纯一强作伤
 和殃必及之也血气既盛但无思无虑无作无为以养其和
 者安其常也如若纵心妄作以助其长如物盛必衰壮必老
 也若此谓之非道也哉学者若知其非则速已之安其常以
卷二 第 2p052b 页 CK-KZ_JY052_02p052b.png
 养其和则无殃暴之咎矣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
其尘是谓玄同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
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知者非不言盖道不能以言尽也若太上之守中南郭子綦
 之隐几颜子之愚是知者不言也若王衍之清谈公孙龙之
 辩仪秦之佞是言者不知也塞其兑不容言也闭其门不容
 思也见其锐便挫之也见其纷便解之也与众光相和兼人
 之善也与众尘相同同人之德也自然与道玄同安事乎浩
卷二 第 2p053a 页 CK-KZ_JY052_02p053a.png
 浩重楼而出以泄其和以丧其真哉观夫日用之间动静语
 默周知百为自然之机莫不与道玄同同者不期同而同无
 所同而无所不同谓之玄同也玄同无所不同故无亲无疏
 无利无害无贵无贱虽欲亲之不可得也虽欲疏之不可得
 也虽欲利之不可得也虽欲害之不可得也虽欲贵之不可
 得也虽欲贱之不可得也惟不可得而亲疏不可得而利害
 不可得而贵贱者则得玄同之妙故为天下贵借使得而得
 之则不得谓之妙其亦不足贵也
   以正治国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
卷二 第 2p053b 页 CK-KZ_JY052_02p053b.png
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
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顺理而已以奇用兵从权变也以无事取天下无
 事无为则民安故得天下之心也政烦多事则民乱故失天
 下之心也吾何足以知其治国用兵取天下之道哉但无私
 无欲以顺其自然而已若以多事避讳而禁忌则民心不宁
 荒其治生而民愈贫也利器者用以胜人之技耳怀胜人之
 心者人亦怀胜心以应之祸乱故滋生也好伎巧而尚机事
 则人挟智术而竞进奇物故滋多也严法令以禦盗贼则贼
卷二 第 2p054a 页 CK-KZ_JY052_02p054a.png
 盗逞其忿以扰民故贼盗愈多也数者有心求治而国愈乱
 有意安民而民弥贫盖其不知政繁召乱之由故也是以圣
 人守正以治其国无事以治其民则民安其常乐其业故无
 禁忌无异心无机事无窃谋天下乌得不平哉是以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也我好静而民自正也我无事而民自富
 也我无欲而民自朴也此引古语以释上文无事取天下之
 意
   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
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
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政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所迷其日
卷二 第 2p054b 页 CK-KZ_JY052_02p054b.png
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其政宽裕无事无为则民淳而易治其政烦琐任智尽法则
 民缺缺然无措矣祸福互相倚伏莫知其极而人可不谨欤
 凡在患难之中若能悔过省躬戒慎恐惧邪自化为正妖必
 化为祥转祸为福所谓祸兮福所倚也凡在得意之中其若
 骄泰奢侈纵欲不反正必化为邪善自化为恶祸患随至所
 谓福兮祸所伏也吁正则致祥不正则招殃故知治国治心
 者不可以不正也可不戒哉然人之迷惑失正固非一日其
 所由来者渐而人苦不知是以圣人防微虑渐畏民之溺也
 故方正其身邪者不伤之而自正清廉其德贪者不惩之而
卷二 第 2p055a 页 CK-KZ_JY052_02p055a.png
 自廉公直其心佞者不肆之而自直韬光抱朴使人莫能见
 其美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
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
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治家不轻费财物以节其用治人之道得矣治身不轻耗神
 气以养其性事天之道得矣啬者俭吝之意善治身者无所
 不啬目不妄视以啬其神耳不妄听以啬其精口不妄言以
 啬其气心不妄思以啬其真身不妄动以啬其形而无所不
卷二 第 2p055b 页 CK-KZ_JY052_02p055b.png
 啬夫惟啬则能内安其心外闭其邪故神得返心心合于空
 空无所空以复其元初皆啬之力也服即复也早服者言其
 及时而复若待神气亏损则不得谓之早复矣重积德者言
 人之身未有所损而又啬养之岂非重积德乎及其用力之
 久积之自厚故足胜私欲而无所不克也私欲克尽性天湛
 澄可以治人可以事天自然与道玄合莫之为而常自然则
 终身用之有无极之乐也知其极乐则造化在我道妙由心
 故足以为安身立命之所矣这个安身立命之所若人得之
 超凡入圣为不难矣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治大国章第六十
卷二 第 2p056a 页 CK-KZ_JY052_02p056a.png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
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小鲜小鱼也治大国者若烹小鱼慎之不敢轻挠挠则糜烂
 随之此言政烦召乱之喻昔者圣人之治大国虚明以养其
 心俭约以奉其身清慎以坚其志安静以治其国以道莅天
 下其鬼不神盖以圣人在位鬼神不敢见精神以犯人者非
 其鬼不神邪不能胜正耳故知鬼神不敢干犯于人者盖其
 畏正人君子之道德也圣人不忍伤其民者视民犹子也间
 有愚民蹈之不善圣人不因其恶而遽刑之仍以善而救之
 以恩而抚之使之反善也噫圣人不伤民而鬼神化其德盛
卷二 第 2p056b 页 CK-KZ_JY052_02p056b.png
 矣鬼神之不伤人其德亦盛矣夫两不相伤皆赖圣人振好
 生之德恻隐之仁故天下以其功归于圣人圣人不自以为
 功质之于鬼神故曰其德交归焉
  大国下流章第六十一
大国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
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或下以取或
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
其所欲故大宜居下
 治大国者如江海之处下流容纳百川之水也大国之君谦
 虚善下则近悦远来天下归之如水赴海而交会也牝之能
卷二 第 2p057a 页 CK-KZ_JY052_02p057a.png
 胜牡者静能制动之意也以静为下者言治国尚安静之意
 也大国之君能谦能下安静仁慈以抚小国小国怀德而归
 之此大国以取小国之术也小国之君能谦能下安静承顺
 以事大国大国慈仁以抚之此小国而取大国之术也或下
 以取者大国以取小国之贡也或下而取者小国而取大国
 之心也大国之欲不过兼并小国以助其强大小国之欲不
 过承奉大国以求其自安故知大国小国皆以谦虚安静之
 术以遂其所欲也治大国者不自高自大而骄盈惟以谦虚
 安静而为策则得天下之心国自治民自安故曰大宜居下
 也
卷二 第 2p057b 页 CK-KZ_JY052_02p057b.png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
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
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不曰求自得有罪以
免耶故为天下贵
 道者本然之妙名状难形竖贯无际横亘无边其能包囊天
 地故曰万物奥也善者得之而为修身之至宝不善者虽被
 物欲所贼其亦赖之以保其生也善人之言众所知也善人
 之行众所尊也人之不善物欲惑之也迷惑之者必以圣人
 之嘉言善行而开导之使之反善何可弃也故立天子置三
卷二 第 2p058a 页 CK-KZ_JY052_02p058a.png
 公者将以教化其民使不善者明其心复其性反其善也天
 子三公虽有拱璧之宝驷马之乘圣人犹不足贵惟进修此
 道为至贵也古之人所以贵此道者不日孜孜而为已惟以
 汲汲而教民从其善进乎道也间有愚民蹈之不善则一人
 有罪我陷之也不遽刑之哀而免之以俟其改过迁善而至
 于道故为天下贵也
  为无为章第六十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
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
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
卷二 第 2p058b 页 CK-KZ_JY052_02p058b.png
难之故终无难
 圣人以无为为为为自然之当为以无事为事为天下之正
 事以无味为味味恬澹之道味大小多少圣人一而视之无
 分别也无恩无怨何报何施惟德而已矣图难于其易为大
 于其细者言天下之事从微至著积小成大必谨其始而虑
 其终若待滋蔓则难图也然而天下之难必起于易天下之
 大必作于小是以圣人小心翼翼以俟终日终不为大故能
 成其大也然天下之事岂能豫必之哉故君子慎其言而不
 敢轻发者惟恐不能践其言若轻诺者必寡信也夫奕小技
 也不专心致志而犹不得其精况天下难事大事乎若易为
卷二 第 2p059a 页 CK-KZ_JY052_02p059a.png
 者必多难也语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是也言不妄
 发惧失信也易若为难恐无成也惟其难之故终无难也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
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
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
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
然而不敢为
 安而持之则易危而持之则难事未萌而谋之则易既成而
卷二 第 2p059b 页 CK-KZ_JY052_02p059b.png
 谋之则难脆薄而攻之则易坚实而攻之则难微细而散之
 则易盛大而散之则难善治事者防之于未然之先善治乱
 者治之于未乱之始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渐也既知得履
 霜为坚冰之始有事者宁不谨其始乎然而合抱之木必自
 萌蘖而生九层之台必自勺土而起千里之行必自一步而
 始此言天下之事自近而至远由粗而达精之意也夫有成
 必有败有得必有失是以圣人无心于为故无败事无心于
 执故无失也而人常昧于几妄为执著或成而败之或得而
 失之盖其不能谨其始是以不能善其终也若能慎终如始
 无执无为则无败无失也是以圣人不欲人之所欲难得之
卷二 第 2p060a 页 CK-KZ_JY052_02p060a.png
 货人之所大欲也圣人不欲之者盖以外物有执则有失不
 欲之则不被外物所诱也不学人之所学众人务学其事益
 其见闻求于外以丧其内众人之过也圣人以无学为学而
 无所不知以复众之过也慎终如始无执无为佐理万物以
 任其自然不敢强为之也
  古之善为士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
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
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之善治国者不以昭昭之明察察之智以示其民但敦朴
卷二 第 2p060b 页 CK-KZ_JY052_02p060b.png
 其风淳厚其俗而教养之则民亦怡怡其心熙熙其志无愿
 无慕以安其分则上下同德以洽雍熙之化也民之难治者
 良由在上之人任智术尚权力民心怀疑是以难治也孟子
 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治国者若以私智治民则民亦以
 私智奉上上下相窥各求其利国之贼也不任智术惟以道
 德抚民则民亦感化而怀其德上下攸安国之福也夫用智
 则民乱不用智则民安此两者大中至正之法式也常守其
 法而不失其德玄矣而播于遐方自然近悦远来而归化也
 噫众人以私智自利圣人以大智利人与人相反然后始知
 圣人为无我故可以造乎正大和顺之域而为民之司牧古
卷二 第 2p061a 页 CK-KZ_JY052_02p061a.png
 善士之风也
  江海所以为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
欲上民以言下之欲先民以言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
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

 江海处低安下宽大能容是以百川之水皆归之故云百谷
 王也圣人治大国处民上而言下者盖以圣人谦虚恬淡宽
 大能容故天下推尊也居民先而言后者言圣人退逊不争
 先人后已故天下乐让也虽然处于万民之上虚心顺理无
卷二 第 2p061b 页 CK-KZ_JY052_02p061b.png
 作无为虽有赋役亦不重也坐于万民之前省刑息事视民
 如伤虽有讼狱无大害也是以天下之民怀圣人宽大之量
 慈祥之仁莫不鼓舞踊跃乐而推戴之愿其为主事之而不
 厌者盖以圣人退怯无欲外顺中虚是以天下莫能与之争
 也如舜居陶滨三年成邑五年成都行者让路耕者让畔汤
 居亳文王之在岐山是也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
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
卷二 第 2p062a 页 CK-KZ_JY052_02p062a.png
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
慈卫之
 圣人心专志一不识不知沌沌兮如愚似讷朴朴兮若鄙若
 顽藏光去智守弊无为诚哉似一大不肖之人也不肖者言
 其与世不相似也以世俗观之似不肖以道观之大肖也若
 世之所谓克肖者肖之小者也故曰我有三宝持之于心而
 为修身治国之具能通万物之情能济天下之溺一曰慈二
 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柔退怯不与物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敌故勇也俭啬知足裕然有馀故广也谦虚卑下众所
 推尊故能成其长也如若舍慈以任勇则强梁舍俭以事广
卷二 第 2p062b 页 CK-KZ_JY052_02p062b.png
 则骄奢舍后以取先则自大天下怒之其祸随至死之道也
 若以慈俭不忍人之心而征伐不战而自胜天下莫能敌之
 也若以慈俭不忍人之心而自卫不守而自固天下莫能攻
 之也此天以斯术假手于我我以此术而卫斯民故曰天将
 救之以慈卫之也孟子曰仁者无敌即此意也此经虽不主
 于仁义礼智而仁义礼智潜于其中如此章言一曰慈二曰
 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者盖慈者仁之目也俭者义之目也
 不敢为天下先礼之目也不敢为主而为客智之目也老子
 曷尝弃绝仁义礼智哉盖其善藏诸用耳
  善为士者章第六十八
卷二 第 2p063a 页 CK-KZ_JY052_02p063a.png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下是谓
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为士者文修武备息兵业农保境安民而已不尚征伐不
 任势力故曰不武也善战者削平定乱诛暴禦寇而已战固
 因怒而起以事之当怒不得已而后应然非出于情意之私
 怒而杀人故曰善战者不怒也善胜人者安静无事常怀不
 战之心固守封疆虽有强暴莫能与我敌故曰善胜人者不
 争也善用人者忘其自大之心振谦光之德而人悦从其必
 乐为我用故曰善用人者为下也善于不争故人感其德善
 于谦下故人效其力斯圣人以德服人而人亦诚服之如是
卷二 第 2p063b 页 CK-KZ_JY052_02p063b.png
 则可以配天古以道化民之意然非天下后世之所能及也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
加哀者众矣
 用兵有言言兵家有此言也启衅起兵谓之主以兵应敌谓
 之客不敢为主者言其不敢妄动干戈残害生民也而为客
 者迫而后起不得已以兵应敌也不敢寸进者恐其轻敌而
 杀伤也而退尺者速退不战以保全也二者皆仁慈不忍之
 心不乐用兵之意吁有国者若无轻敌妄动之心常存不战
卷二 第 2p064a 页 CK-KZ_JY052_02p064a.png
 保全之念虽在军旅之中如无行阵之可行无臂之可攘无
 敌之可迎无兵之可执以其无战之谓也若轻敌者必致于
 杀人则仁慈不忍人之心又安在哉是丧吾家之宝而祸莫
 大也噫抗兵相加未有不杀人之多哀哉伤其死之众也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
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圣人之道至简至易尽性则明非智力所能知也逍遥坦平
 岂是难行非捷足所能到也人之所以莫能知者物欲惑之
 也人之所以莫能行者思虑隔之也百家之言不可胜穷也
卷二 第 2p064b 页 CK-KZ_JY052_02p064b.png
 芟繁削冗以求其要得理斯言可忘知其无言乃为至简得
 其宗也天下之事不可胜数也解纷去烦以求其当至当理
 自归一知其理一乃为至易得其君也宗也君也吾心之主
 宰本然之妙所谓性也性本寂然本无知也而无所不知本
 无为也而无所不为性心之妙有如此者是以圣人知本无
 知故终日如愚故曰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也其未发也寂
 然中主无识无知此圣人之本而人鲜知之故曰知我者希
 也及其感物而动应变无方发必中节虑必中理无所往而
 不利圣人之用也人能体而行之超凡入圣故曰则我者贵
 也圣人内怀至美容貌若愚全诸内而忘诸外如蚌内藏珠
卷二 第 2p065a 页 CK-KZ_JY052_02p065a.png
 石中隐玉而人莫能见其美故云披褐怀玉也
  知不知上章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圣人生知常若无知谓之上知故曰知不知上也以不知为
 知乃是妄知此学者之病故曰不知知病也若以知为知不
 知为不知则无妄而真知矣何病之有故曰夫惟病病是以
 不病也圣人知本无知故曰圣人不病也学者若知此知之
 妄而忘其所知则妄知之病去矣故曰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也
卷二 第 2p065b 页 CK-KZ_JY052_02p065b.png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
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小民不知天威国法可畏窃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积小以
 成大必致于倾产丧身莫之能逃故曰民不畏威大威至矣
 此之谓也无狭其所居居喻心神之宅也不狭谓心虚而神
 自住狭其所居则为情欲所障而神驰也无厌其所生生者
 喻身道之寄也不厌谓性不昧而身自安也厌其所生是蔽
 于断灭而著空也夫道不远人人自远之人不厌道道自归
 之故曰夫惟不厌是以不厌也是以圣人自知其心而不见
卷二 第 2p066a 页 CK-KZ_JY052_02p066a.png
 其妄自爱其真而不贵其生去彼情障著空之幻取此无心
 无生之真
  勇于敢章第七十三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
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
而自来坦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以刚强之气果敢争先克敌胜人者血气之勇死之道也以
 刚决之心驱除妄念反情复性者理气之勇生之道也二者
 均谓之勇勇于果敢则杀勇于自修则活孰利而孰害哉殊
 不知天道好生恶杀害人者天必殃之也自修者天将佑之
卷二 第 2p066b 页 CK-KZ_JY052_02p066b.png
 也窃知天道至深至奥莫知其故亦不易语是以圣人犹难
 言之盖以天道非言语所能及也契天之机者故不争之而
 自胜不祷之而自应不召之而自来坦坦然善与人谋之恢
 恢然虽若宽广疏阔而其感应迟速大小不同则祸福之报
 人所不能逃也
  民不畏死章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
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
匠斲希有不伤其手者
 为奇不道之民不畏死而为悖逆乱常之事虽以殛刑示之
卷二 第 2p067a 页 CK-KZ_JY052_02p067a.png
 其亦不惧者纵情贪欲昧了本心所以不畏死耳惟良民则
 安其分乐其业惧国法常畏死矣吁为奇不畏死之民而为
 悖逆乱常之事执而杀之可也孰敢常有司杀者盖以司杀
 人命所系实非细故胡得轻司杀哉盖亦不得已也或曰悖
 逆乱常不道之民天之所厌司杀者代天讨之乃天理之至
 公而非私意而言孰敢常有司杀者何也盖代天之司杀则
 所杀尚在我宁无歉于心乎譬如代大匠斲希有不伤其手
 者代天之司杀殄人之命未必不伤吾之德也可不谨欤咦
 为奇悖逆乱常不道之民天使杀之而犹以代大匠斲必伤
 手之戒于此足见圣人恻隐慈祥之心好生之德矣
卷二 第 2p067b 页 CK-KZ_JY052_02p067b.png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
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
是贤于贵生
 民之饥皆由上好贪赇赋繁役重而民力困是以饥民之难
 治盖由政繁法密过用智术而民心诈是以难治民之轻死
 盖由有情有欲过于自爱贪生太厚是以轻死是以圣人已
 生而杀生未死心先死无心于生而生自全故死不可得而
 有矣故云贤于贵生
  人之生也章第七十六
卷二 第 2p068a 页 CK-KZ_JY052_02p068a.png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
坚强居下柔弱居上
 人之生也血脉周身和气充足故筋柔肉软及其死也血枯
 脉散和气离形故肢体坚强草木之生也生气全津液盛故
 柔脆及其凋也生气散津液乾故枯槁以人物之生推之于
 理则坚强者为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也譬如用兵恃强必
 败木强必折理必然也故知坚强者和气散则死宜其居下
 柔弱者和气全则生故为上也由是知之刚强为丧身之本
 柔弱是养生之要咦人生胡得而刚强也哉
卷二 第 2p068b 页 CK-KZ_JY052_02p068b.png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
与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
馀能以有馀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
处不欲见贤
 经云天道减盈满补虚空毁强盛益衰弱损思虑归童蒙圣
 人之中也譬如张弓待物必因其高下而损益之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则无不中其度盖其出之于自然故其用与天道
 同也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虚则居之实则去之谦必益
 之满必损之缺必圆之盈必亏之善必福之淫必祸之有馀
卷二 第 2p069a 页 CK-KZ_JY052_02p069a.png
 者损之不足补之皆自然而然也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
 奉有馀损下以奉上损人以利己盖其出之于私意而失天
 之道也是以有道之士苦己以利人曲己以全物舍生以取
 义博施以济众用天下之利而不私其利安天下之民而不
 恃其能成天下之事而不处其功不求人以知其贤德与天
 通圣人之道也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胜
刚弱胜强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是以圣人言受国之垢能为社
稷主受国之不祥能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卷二 第 2p069b 页 CK-KZ_JY052_02p069b.png
 天下之至柔至弱而能攻天下之至坚至强天下之至坚至
 强反不能胜天下之至柔至弱譬水至柔也虽涯石之坚能
 滴而川之山陵至强也能荡而摧之故知柔弱胜刚强天下
 古今不易之论也由是知之柔能胜刚弱能胜强而人非不
 知非不行也但人好自大而不肯谦下好富贵而不安贫贱
 好强梁而不能柔弱盖其未能真知是以莫能行也圣人有
 言曰受垢不以辱受屈不求伸则德量宽宏寔能容众故天
 下推尊之而为社稷主也临难不苟免受国之不祥一人之
 饥我之过也一人有罪我陷之也引咎归已故为天下王也
 此皆圣人大公中正之道好高自大者挟私而不能行反以
卷二 第 2p070a 页 CK-KZ_JY052_02p070a.png
 为难故曰正言若反也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辙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恩不及则成怨是怨生于恩也积小以成大故曰大怨也和
 怨者必以恩而和之以德而释之或可解之岂能尽无怨乎
 盖恩之与怨生于妄也然吾性分之中本无恩怨若以恩而
 和怨是犹未离其妄宜乎有馀怨矣馀怨尚有安可以为善
 契者镌玉剖木皆可为以为信也名曰信符用兵出使皆用
 之君执其左臣执其右执左契右契来则合之信之而不疑
卷二 第 2p070b 页 CK-KZ_JY052_02p070b.png
 惟知有契而不择人故曰而不责于人也窃尝思之圣人之
 待天下何恩何怨惟德是施以信待人而人自然感化故恩
 不结而自有怨不和而自消亦犹执左契以合右契恩乎怨
 乎于我何有故有德者如契之无私无德者服圣人之化亦
 能循途守辙而不失道路之正故圣人亦与之故曰天道无
 亲常与善人也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
车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
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里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卷二 第 2p071a 页 CK-KZ_JY052_02p071a.png
死不相往来
 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五伍二十五人为队四队为伯器谓兵
 器也百里之地小国也人民尚少先君创之于前子孙继之
 于后无有制作之志惟安其禄位而已虽有什伯之器亦不
 用也而民亦安其分乐其业守其常重其死不忍背我而远
 徙于他国虽有车舆无所乘之以其无远徙故也虽有甲兵
 无所阵之以其无攻战故也惟使其民返朴还淳以复上古
 结绳之治力田以甘其食蚕桑以美其衣守分以安其居敦
 实以乐其俗邻里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无欲无求各安其
 业自幼至老不相往来麋鹿其心驹犊其志若此谓之至德
卷二 第 2p071b 页 CK-KZ_JY052_02p071b.png
 之世熙熙然皞皞然太古之民也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无
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之言简淡似不美便佞之言文饰似美也善者无人我
 无分别与物无争故不辩辩者好是非多分别致争之由故
 不善知者言简当事直述似不博博者溺文辞尚名数故知
 少圣人与世同贪而不同积故曰圣人不积以教养万民为
 心以化成天下为念枉己以从人曲己以全物故天下愈尊
卷二 第 2p072a 页 CK-KZ_JY052_02p072a.png
 之既以为人巳愈有推己以及人博施以济众故天下愈大
 之既以与人己愈多天道大生之仁善利万物而不违物之
 时故曰利而无害圣人大化之仁善养万民而不逆民之情
 故曰为而不争此言圣人德与天同故于终篇发之以證天
 人一贯之意以晓天下后世之民明其心以尽其性而知其
 天则天人之理昭然于心目之间无馀蕴矣复何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