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鱼模韵 平声

阴平
                                       

洿

其它僻字:

𪋯 𨛭 𦄼 𦘴 𧦝 𪅰 𤝹 𡨢 𧻷 𢖳 𥿇

阳平
                                  

跿 峿

其它僻字:

𩶭 𧍪 𪆂 𥰛 𧾱 𧎄 𧓻 𥱻 𨵦 𤬛

入声作阳平声
                 

㻿

其它僻字:

𢪏 𤌍 𦳯 𡰿 𩌮 𣔻 𩑒 𪃃 𥪋 𨌥

上声

                                                   屿   

峿

其它僻字:

𪓐 𪂾 𢻬 𧽟 𥯶 𥴧 𠰍 𦭯 𥰠 𡽂 𢜮 𧑓

入声作上声
        [廷]      宿  [伸]                     

㩿 踿 鼿

其它僻字:

𩑡 𩨳 𨧱 𣤶 𧰵 𧛔 𡡐 𧼭 𤞞 𣨍 𪇰 𧿳 𥳇

去声

                                    簿              

其它僻字:

𧯛 𩣷 𤸵 𦺉 𠕦 𡱣 𥉁 𩽩

入声作去声
鹿     绿          

其它僻字:

𥉑 𤞞 𦪇 𦝭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lǔ  韵部:

〈动〉
    (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 同本义
    • 虏,获也。——《说文》
    • 献民虏者操右袂。——《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
    • 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 屈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王。——《战国策·燕策》
  • 亦指虏掠、抄掠
    • 珠柙离丘体,珍宝见剽虏。——张载《七哀》
    • 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史记·韩长孺列传》
  • 又如:虏掠(虏获掠夺);虏夺(虏掠抢夺);虏暴(残害暴虐他人,一如奴隶);虏略(虏获掠夺)
〈名〉
  • 俘虏
    • 乘奔逐北,斩首捕虏十余万。——《盐铁论·诛秦》
    •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 为降虏手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
    • 为奔亡之虏。——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 乞为囚虏。——·苏轼《教战守》
  • 又如:虏囚(俘虏);虏役(奴役);虏伏(如俘虏一样降服)
  • 奴仆
    •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 又如:虏役(奴仆);虏使(役使之如奴隶)
  • 指敌人;叛逆
  • 又如:虏尘(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 古时对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
    • 诟虏帅失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奉西北之虏。——·苏轼《教战守》
  • 又如:虏人(胡人);虏民(胡族的人民); 虏廷(胡虏的朝廷); 虏使(胡虏的使臣)
康熙字典

  • 唐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𠀤音魯。 (麌韻)
  • 虜掠也。《漢書·晉灼註》生得曰虜,斬首曰獲。
  • 又地名。《水經注》淄水又東逕臨淄縣故城,其外郭卽晉獻公所徙臨淄城也,世謂之虜城。
  • 六書正譌》生得者,則以索貫而拘之,故字从毌从力。俗从男,非。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獲也。公羊傳。爾虜焉。故凡虜囚亦曰纍臣。謂拘之以索也。於毌義相近。故从毌。从毌。从力。左傳曰。武夫力而拘諸原。虍聲。郎古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