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先天韵 平声

阴平
                                    穿    

篿

其它僻字:

𢏮 𠬍 𩉃 𩛟 𥑻 𡣬 𩌑

阳平
               沿              軿 便     

䳿

其它僻字:

𡿕 𢮂 𩑹 𢑆 𧔞 𣖳 𦧴 𩕰 𥌂 𤣆 𥮒 𧾍 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箋椾牋
拼音:jiān  韵部:
箋、椾、牋
〈动〉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名〉
  • 注释的文字
  •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如:奏笺;《答东阿王笺》
  • 书信的代称 。如:投笺;便笺;手笺
  • 名片;名刺
    • 亲友投笺互拜。——·田汝成《熙朝乐事》
康熙字典

  • 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𠀤音湔。 (先韻)
  • 說文》表識書也。《篇海》古者紀其事,以竹編次爲之。《廣雅》箋,云也。又書也。
  • 鄭康成衍毛氏詩,傳之未盡者曰箋。《呂忱·字林》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記識其事,故特稱爲箋。《博物志》聖人制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鄭康成註《毛詩》曰箋。或云毛公嘗爲北海郡守,鄭是此郡人,謙敬不敢言註,但表識其不明者耳。
  • 玉篇》通作牋。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表識書也。鄭六藝論云。注詩宗毛爲主。毛義若隠略。則更表明。如有不同。卽下己意。按注詩偁箋。自說甚明。博物志云。毛爲北海相。鄭是郡人。故稱箋以爲敬。此泥魏晉時上書偁箋之例。絶非鄭意。从竹。戔聲。則前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