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齐微韵 平声

阴平
      尿     西                                     

鼿 㰿

其它僻字:

𤱍 𩣚 𤿎 𣢍 𣚂 𠂣 𦐉 𠜱 𨻼 𥏠 𧪡 𨻵 𧧺 𩓠 𨾚 𤮰 𧗇 𦠄 𥝌 𧬊 𢹍 𨵎 𠨚 𤟤 𣢑 𣟵

阳平
                                            

鬿 㺿

其它僻字:
𩭇

𧋘 𥉘 𧡨 𢓡 𧰙 𪘫 𤇴 𢜽 𧢦 𧝋 𦝢 𦉈 𨛬 𡖂 𣮉 𦃇 𩧋 𠻗 𥰙 𠠍 𢤂 𩇯 𤪌 𧡺 𨵈 𥌛 𩌃 𢾁

入声作阳平声
               

其它僻字:

𠴫

去声作阳平声
 

上声

                  贿                                 

䬿 氿

其它僻字:

𦰫 𥯲 𠪙 𩰞 𤡪 𠷏 𤼒 𡧭 𡺮 𪊨 𤈦 𩌦 𣀷 𨓦

入声作上声
            湿                       

鰿

其它僻字:

𩋡 𪀦 𣒃 𦸗 𡫁 𧾢

去声

                            婿             退                             

羿 丿 浿

其它僻字:
𩤸

𥉻 𩥉 𤫝 𥉆 𩍘 𤹝 𣖾 𢴨 𥄔 𣨶 𠭥 𨿠 𢄢 𩏚 𩪧 𢈶 𢖫 𥰰 𨘇 𥝈 𥳊 𦒎 𢢞 𢰂 𧫚 𡢖 𩊒 𤤺 𢘽

入声作去声
        驿      

䭿

其它僻字:

𠙆 𧏾 𪒄 𤜜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拼音:shuǐ  韵部: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 同本义
    • 水,准也。——《说文》
    •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司马光《资治通鉴》
  •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蛊病(水臌病);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归槽(比喻心里踏实安定);水喷桃花(比喻脸色好看);水镜先生(指三国时的司马徽,清明如水和镜);水陆杂陈(水陆毕陈。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涡(水中漩涡);水馆(临水的馆舍或驿站)
  • 特指河流
  •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水牒(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水谷(山间河沟);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专在船上偷窃的贼);水事(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水会(河流汇合处)
  • 泛指一切水域
    •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李朝威《柳毅传》
    •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司马光《资治通鉴》
  • 又如:水陆(佛教中的水陆道场);水泊(湖泽);水居(居住于水乡);水隍(水沟);水王(海的别称);水伯(传说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脉(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 汁、液的通称 。如:水礼(果饵等礼物);水果糖(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泪水;药水;汽水
  • 大水;水灾
    • 有九年之水,有七年之旱。——·晁错《论贵粟疏》
    •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洪亮吉《治平篇》
  • 又如:水备(防止水患的设施);水墉(防洪墙)
  • 星名 。如:水宿(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
  • 官名 。如:水虞(古代官名。掌管川泽的政令);水官(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
  • 货币中银的含量。银子的成色,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 。如:贴水;扣水;汇水;水丝(成色低劣的银子)
  • 五行之一
    •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 水生动植物 。如: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 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 。如:水局(旧指妓院娼家);水客(跑码头的商人,也指人贩子)
  • 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 指水军
    • 诸人徒见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司马光《资治通鉴》
  • 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动〉
  • 泅水,游泳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 又如:水式(指游水的技能);水行(谓游水);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 哄诱探询 。如:连水带拍,把他问的三心二意
  • 用水测平
    •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周礼》
  • [方]:不成功,败了
    • 我这个月,水啦。——《伐木人传》
〈形〉
  • [方]:马虎的,不负责任的
    • 这个办事的太水了!事情没办妥,还损坏了一辆车子。——《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
康熙字典

  •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𠀤稅上聲。 (紙韻)
  • 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𠀤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 又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又《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 又《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 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 又《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 又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又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𣻎二水之中。𠀤見《前漢·地理志》。
  • 又黑水,國名,卽𩎟韐。
  • 又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 又姓。
  • 又《韻補》叶式類切,音墜。 (寘韻)
  • 《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 又叶呼委切,音毀。 (紙韻)
  • 《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 又《韻補》音準。
  • 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
  • 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準也。準古音追。上聲。此以曡韵爲訓。如戸護、尾微之例。釋名曰。水、準也。準、平也。天下莫平於水。故匠人建國必水地。北方之行。月令曰。大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象眾水竝流、中有微陽之氣也。火、外陽內陰。水、外陰內陽。中畫象其陽。云微陽者、陽在內也。微猶隱也。水之文與{水:篆橫置}卦略同。式軌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