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鱼模韵 平声

阴平
                                       

洿

其它僻字:

𪋯 𨛭 𦄼 𦘴 𧦝 𪅰 𤝹 𡨢 𧻷 𢖳 𥿇

阳平
                                  

跿 峿

其它僻字:

𩶭 𧍪 𪆂 𥰛 𧾱 𧎄 𧓻 𥱻 𨵦 𤬛

入声作阳平声
                 

㻿

其它僻字:

𢪏 𤌍 𦳯 𡰿 𩌮 𣔻 𩑒 𪃃 𥪋 𨌥

上声

                                                   屿   

峿

其它僻字:

𪓐 𪂾 𢻬 𧽟 𥯶 𥴧 𠰍 𦭯 𥰠 𡽂 𢜮 𧑓

入声作上声
        [廷]      宿  [伸]                     

㩿 踿 鼿

其它僻字:

𩑡 𩨳 𨧱 𣤶 𧰵 𧛔 𡡐 𧼭 𤞞 𣨍 𪇰 𧿳 𥳇

去声

                                    簿              

其它僻字:

𧯛 𩣷 𤸵 𦺉 𠕦 𡱣 𥉁 𩽩

入声作去声
鹿     绿          

其它僻字:

𥉑 𤞞 𦪇 𦝭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拼音:shū  韵部:
〈动〉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 同本义
    • 殊,死也。——《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
    • 其赦天下殊死以下。——《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
    •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庄子·在宥》
  • 引申为死
    • 太子即自刭,不殊。——《史记·淮南王刘安列传》
  • 又如:不殊(不死)
  • 断绝
    • 殊,断也。——《广雅》
    • 断其后之木而弗殊。——《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 分开;离开
    • 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管子》
  • 分;区别
    •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 超过
〈形〉
  • 异;不同
    • 而万殊为一。——《淮南子·本经》。注:“异也。”
    •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贾谊《过秦论》
  • 又如:殊等(指人或事物的不同等级);殊方(异域;他乡);殊文(不同形体的文字);殊文别语(不同的文字与语言);殊类(不同的类别);殊礼(不同的礼制);殊称(不同的名称;特殊的名称);殊心(异心。不同的志趣、认识和思想感情);殊目(不同的名称);殊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 特异;出众;突出
  • 又如:殊观(奇观;异观);殊庭(异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殊胜(特异;绝佳);殊乡(异乡。多指仙乡);殊形(奇异的形状);殊奇(奇特);殊相(奇异的状貌);殊翁(文采奇特的雁颈毛)
  • 特别,独特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 又如:殊觉(特别觉得);殊礼(特殊的礼遇);殊渴(特别渴望);殊遇(特殊的待遇;破格重用);殊奖(特别的奖励);殊选(破格选用);殊赏(特别的赏赐);殊态(特殊的姿态);殊量(特殊的才能。即大器);殊容(特殊的容貌)殊恩(特别的恩惠)
〈副〉
  • 很;甚
    •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战国策·赵策》
    •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沈括《梦溪笔谈》
  • 又如:殊难相信;殊久
康熙字典

  • 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𠀤音殳。 (虞韻)
  • 說文》死也。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莊子·在宥篇》殊死者相望也。《註》廣雅曰:殊,斷也。司馬云決也。一曰誅也。《字林》云死也。《前漢·宣帝詔》赦殊死以下。
  • 又絕也。《前漢·宣帝詔》骨肉之親,粲而不殊。《師古註》粲,明也。殊,絕也。明於仁恩,不離絕也。《前漢·韓信傳》軍皆殊死戰。《師古註》殊,絕也。謂決意必死。
  • 又斷絕也。《左傳·昭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
  • 又傷而未絕也。《史記·蘇秦傳》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蘇秦,不死,殊而走。
  • 又別也,異也。《易·繫辭》天下同歸而殊塗。《禮·大傳》殊𡽪號,異器械。
  • 又過也。《後漢·梁竦傳》母氏年殊七十。《註》殊,猶過也。
  • 又語詞。《詩·魏風》殊異乎公路。
  • 又殊庭,蓬萊仙人庭也。《前漢·郊祀志》將以望祀蓬萊之屬,幾至殊庭。
  • 又叶時流切,音酬。 (尤韻)
  • 《陳琳詩》沈淪衆庶閒,與世無有殊。紆鬱懷傷結,舒展有何由。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死也。凡漢詔云殊死者、皆謂死罪也。死罪者首身分離。故曰殊死。引伸爲殊異。从𣦵。朱聲。市朱切。四部。一曰𣃔也。各本無此四字。依左傳釋文補。𣃔與死本無二義。許以字從𣦵。故以死爲正義。凡物之𣃔爲別一義。左傳曰。武城人塞其前。𣃔其後之木而弗殊。邾師過之。乃推而蹷之。史蘇秦列傳。刺蘇秦不死。殊而走。按弗殊者。謂不絶也。不死殊而走者、謂人雖未死。創已決裂也。皆𣃔之說也。宣帝詔曰。骨肉之親。粲而不殊。凡言殊異、殊絶皆引伸之義。殳部曰。以杖殊人。謂隔遠敵仇不得近。亦是𣃔義。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按殊之者、絶之也。所謂別異蠻夷。此舉漢令證𣃔義。而裴駟以來皆謂殊之爲誅死。夫蠻夷有罪。非能必執而殺之也。而顧箸爲令哉。今鍇本作當殊之市。多市字。此由張次立以鉉本改鍇本。誤以鉉本市朱切市字系殊之下。其可笑有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