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先天韵 平声

阴平
                                    穿    

篿

其它僻字:

𢏮 𠬍 𩉃 𩛟 𥑻 𡣬 𩌑

阳平
               沿              軿 便     

䳿

其它僻字:

𡿕 𢮂 𩑹 𢑆 𧔞 𣖳 𦧴 𩕰 𥌂 𤣆 𥮒 𧾍 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拼音:yán  韵部:
〈动〉
  • 同本义
    • 延,长行也。——《说文》。按,字亦作“蜒”。
    • 蝮蛇蜒只。——《楚辞·大招》
    • 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韩非子》
    • 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书·召诰》
    •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陆机《长歌行》
    • 莫不延颈举踵。——《吕氏春秋·顺说》
  • 又如:延瞩(引颈瞩目);延望(引颈远望);延算三纪(延长寿命三十六年);延年(延长寿命);延息(延长寿命);延期(延长或推迟日期)
  •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 摈者,延之日升。——《礼记·玉藻》
    • 主人延客祭。——《礼记·曲礼》
    • 出延射。——《礼记·射义》
  • 又如:延接(引进接待);延入(引入);延登(引入而登殿)
  • 拖延
    • 延至七年(拖延到民国七年,即公元1918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又如:延挨(拖延);延俄(延迟一会儿)
  • 绵延 。如:延袤(绵延;连绵);延昌(绵延昌盛)
  • 延续
    •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国家无事。——·贾谊《过秦论》
  • 又如:延寿文疏(祝寿的颂辞);延誉(称扬优点,使其名声远扬)延玩(迟延玩忽)
  • 蔓延
    • 延,遍也。——《方言十三》
    • 延及于平民。——《书·吕刑》
    • 前后邃延。——《礼记·玉藻》
  • 又如:延地(到处);延灼(蔓延燃烧)
  • 邀请;请
    •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 饮宴既毕,玄德于上座。——《三国演义》
  • 又如:延师(聘请教师);延款(延请,款待);延医(请医生)
  • 迎击
〈形〉
  • 长,久
    • 延,长也。——《尔雅》
    • 延延,长也。——《广雅》
    • 延颈秀项。——曹植《洛神赋》
    • 延,年长也。凡施于年者谓之延。——《方言一》
    • 君亦悔祸之延。——《左传·成公十三年》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楚辞·离骚》
康熙字典

  • 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𠀤音綖。 (先韻)
  • 說文》長行也。
  • 又《廣韻》進也。《禮·射義》孔子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儀禮·覲禮》𢷤者延之曰升。《註》從後詔禮曰延。延,進也。
  • 又《爾雅·釋詁》長也。《揚子·方言》延永,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施於衆長謂之永。《班固·西京賦》歷十二之延祚。
  • 又《廣韻》遠也。《史記·蒙恬傳》延袤萬餘里。
  • 又《爾雅·釋詁》陳也。《疏》鋪陳也。
  • 又《正韻》納也。《前漢·公孫弘傳》弘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
  • 又《集韻》及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
  • 又《廣韻》稅也,言也。
  • 又《韻會》遷延也,淹久貌。《左傳·襄十四年》晉人謂之遷延之役。《註》遷延,却退也。《張衡·西京賦》遷延邪睨。《註》李善曰:遷延,引身也。
  • 又盤屈曰宛延。《揚雄·甘泉賦》颺翠氣之宛延。《註》宛延,長曲貌。
  • 又《爾雅·釋詁》閒也。《疏》謂閒𨻶。今墓道也。《左傳·隱元年隧而相見註》隧若今延道。
  • 又《韻會》州名。漢高奴縣,後魏置延州。
  • 又地名。《左傳·隱元年》至於廩延。《註》廩延,鄭邑。陳留酸棗縣北有延津。又《昭二十七年》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註》季子本封延陵,後復封州來,故曰延州來。又《前漢·地理志》張掖郡有居延縣。《註》居延澤在東北,古文以爲流沙。
  • 又姓。《後漢·延篤傳》篤,南陽人,爲京兆尹。
  • 又《集韻》以淺切,音演。 (銑韻)
  • 冕上覆也。《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集韻》或作綖。
  •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韻會》延面切,𠀤音羨。 (霰韻)
  • 集韻》延,及也。《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踰延。望䆗窱以逕庭,渺不知其所返。《註》延言互相周通。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長行也。本義訓長行。引伸則專訓長。方言曰。延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又曰。延徧也。从㢟。厂聲。厂部曰。象抴引之形。余制切。虒延?皆以爲聲。今篆體各異。非也。厂延虒?古音在十六部。故大雅施於條枚。呂氏春秋、韓詩外傳、新序皆作延于條枚。延音讀如移也。今音以然切。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