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拼音:xià  韵部:马、祃
〈名〉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 ,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 泛指中国
    • 蛮夷猾。——《书·舜典》传:“夏,华夏。”
    •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注:“与诸夏同风。”
    •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注:“东方也。”
  • 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 朝代名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 构木钻燧于夏后氏。——《韩非子·五蠹》
    • 始于虞夏。——蔡元培《图画》
    • 夏后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 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 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1)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2)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3)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4)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 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 。如:夏国;大夏
  • 通“厦”。大屋
    •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 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
〈形〉
    • 夏,大也。——《尔雅》
    • 于我乎夏屋渠渠。——《诗·秦风·权舆》。传:“大也。”
    • [夏]此字本谊训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 而西,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
  • 又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
  • 华彩,即五色
    • 秋染夏。——《周礼》
  • 又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
康熙字典古文:𡔰𠍺昰𡕾

  • 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𠀤音暇。 (禡韻)
  • 四時,二曰夏。《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 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𠀤音下。 (馬韻)
  • 中國曰華夏。《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詩·周頌》肆于時夏。
  • 又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爲夏。
  • 又國名。《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晉史》赫連勃勃。《宋史》李元昊,𠀤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
  • 又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
  • 又大夏,禹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賔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
  • 按:九夏,有聲無辭,註疏以《雅》《頌》諸篇强分配之,非。
  • 又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 又大俎曰夏。《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 又五色曰夏。《書·禹貢》羽畎夏翟。《註》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周禮·春官·𣑱人之職》秋𣑱夏。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 又《集韻》舉下切,音賈。 (禡韻)
  • 地名。負夏,衞地。《禮·檀弓》曾子弔于負夏。又陽夏,在開封。《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 又木名。《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夏,榎也。楚,荆也。《詩·大雅》不長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𠛬。
  • 又,胡可切,音荷。 (哿韻)
  • 《陳琳·瑪瑙勒賦》四賔之筵,播以淳夏。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 又叶創舉切,音楚。 (語韻)
  • 《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 又叶胡故切,音互。 (遇韻)
  • 《賈誼·鵩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夏。庚子日斜,鵩集余舍。
  • 春秋釋例》除春夏之夏,餘皆戸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夏,餘義皆假借。
  • 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説文解字  𨂮 古文夏。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中國之人也。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爲大也。从夊。从頁。从臼。臼、㒳手。夊、㒳足也。胡雅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