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齐微韵 平声

阴平
      尿     西                                     

鼿 㰿

其它僻字:

𤱍 𩣚 𤿎 𣢍 𣚂 𠂣 𦐉 𠜱 𨻼 𥏠 𧪡 𨻵 𧧺 𩓠 𨾚 𤮰 𧗇 𦠄 𥝌 𧬊 𢹍 𨵎 𠨚 𤟤 𣢑 𣟵

阳平
                                            

鬿 㺿

其它僻字:
𩭇

𧋘 𥉘 𧡨 𢓡 𧰙 𪘫 𤇴 𢜽 𧢦 𧝋 𦝢 𦉈 𨛬 𡖂 𣮉 𦃇 𩧋 𠻗 𥰙 𠠍 𢤂 𩇯 𤪌 𧡺 𨵈 𥌛 𩌃 𢾁

入声作阳平声
               

其它僻字:

𠴫

去声作阳平声
 

上声

                  贿                                 

䬿 氿

其它僻字:

𦰫 𥯲 𠪙 𩰞 𤡪 𠷏 𤼒 𡧭 𡺮 𪊨 𤈦 𩌦 𣀷 𨓦

入声作上声
            湿                       

鰿

其它僻字:

𩋡 𪀦 𣒃 𦸗 𡫁 𧾢

去声

                            婿             退                             

羿 丿 浿

其它僻字:
𩤸

𥉻 𩥉 𤫝 𥉆 𩍘 𤹝 𣖾 𢴨 𥄔 𣨶 𠭥 𨿠 𢄢 𩏚 𩪧 𢈶 𢖫 𥰰 𨘇 𥝈 𥳊 𦒎 𢢞 𢰂 𧫚 𡢖 𩊒 𤤺 𢘽

入声作去声
        驿      

䭿

其它僻字:

𠙆 𧏾 𪒄 𤜜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拼音:lì  韵部:
〈名〉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 吏,治人者也。——《说文》
    •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方苞《狱中杂记》
  • 又如: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 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 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 吏部狱
    •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班固《汉书》
〈动〉
  • 治理;为官
    • 夫吏者,理也。——《汉书·王莽传下》
    • 是为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之问《蓝田山庄》
  • 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康熙字典

  • 唐韻》力置切《集韻》《韻會》良志切《正韻》力地切,𠀤音利。 (寘韻)
  • 說文》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徐鍇》曰吏之治人,心主於一,故从一。《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禮·曲禮》五官之長曰伯,是職方,其𢷤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左傳·成二年》王使委于三吏。《註》三吏,三公也。
  • 又《韻會》府史之屬亦曰吏。《周禮·天官·大宰》八則,三曰廢置以馭其吏。《前漢·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爲長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爲少吏。《註》師古曰:吏,理也。主理其縣內也。
  • 又姓。《正字通》漢吏宗,王莽時人。
  • 又《五音集韻》神至切,音示。 (寘韻)
  • 奉也,職事也,勞也。
  • 說文》本作叓。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治人者也。治與吏同在第一部。此亦以同部曡韵爲訓也。从一。从史。此亦㑹意也。天下曰从一大。此不曰从一史者。吏必以一爲體。以史爲用。一與史二事。故異其詞也。史者、記事者也。史亦聲。凡言亦聲者、㑹意兼形聲也。凡字有用六書之一者。有兼六書之二者。力置切。一部。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徐鍇曰:“吏之治人,心主於一,故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