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鱼模韵 平声

阴平
                                       

洿

其它僻字:

𪋯 𨛭 𦄼 𦘴 𧦝 𪅰 𤝹 𡨢 𧻷 𢖳 𥿇

阳平
                                  

跿 峿

其它僻字:

𩶭 𧍪 𪆂 𥰛 𧾱 𧎄 𧓻 𥱻 𨵦 𤬛

入声作阳平声
                 

㻿

其它僻字:

𢪏 𤌍 𦳯 𡰿 𩌮 𣔻 𩑒 𪃃 𥪋 𨌥

上声

                                                   屿   

峿

其它僻字:

𪓐 𪂾 𢻬 𧽟 𥯶 𥴧 𠰍 𦭯 𥰠 𡽂 𢜮 𧑓

入声作上声
        [廷]      宿  [伸]                     

㩿 踿 鼿

其它僻字:

𩑡 𩨳 𨧱 𣤶 𧰵 𧛔 𡡐 𧼭 𤞞 𣨍 𪇰 𧿳 𥳇

去声

                                    簿              

其它僻字:

𧯛 𩣷 𤸵 𦺉 𠕦 𡱣 𥉁 𩽩

入声作去声
鹿     绿          

其它僻字:

𥉑 𤞞 𦪇 𦝭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拼音:fú  韵部:
〈动〉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 同本义
    • 伏,司也。——《说文》
    •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 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 庑下一生伏案卧。——·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指杀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
  •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 又如:伏轼(乘车。也作“扶轼”。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伏惟(俯伏思惟,常用于书信中的敬词)
  • 潜藏;埋伏
    • 伏,藏也。——《广雅》
    • 福兮祸所伏。——《老子》
    • 物莫伏于蠱。——《国语·晋语》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 武关伏兵绝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又如:伏莽(藏匿在丛林中的盗匪);伏道(暗藏的地道);伏龙(潜伏的龙;灶神);伏戎(埋伏军队或刺客);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伏弩(埋伏弓箭手)
  • 通“服”。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 既伏其罪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
    • 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贾仲名《对玉梳》
  • 又如:伏老(自认年龄老,精力衰退);伏死(甘愿舍弃生命);伏低(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而向别人屈服);伏礼(伏不是。认错);伏从(服从);伏辜(服罪)
  • 通“服”。佩服,信服
    •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 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三国演义》
  • 又如: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 低下去 。如:此起彼伏;伏落(低头,屈服)
  • 降伏,制伏 。如:降龙伏虎;伏魔;伏魅(降伏鬼怪;亦指打败敌人)
  • 通“服”。从事
  • 又如:伏术(从事学术工作)
  • 通“服”。保持
〈名〉
  • 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
    •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天道…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关汉卿《窦娥冤》
  • 又如:入伏(进入伏天);头伏(初伏);数伏(进入伏天);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
  • 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
  • 居处
    • 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左传》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房六切,音服。 (屋韻)
  • 偃也。《禮·曲禮》寢毋伏。
  • 又《廣韻》匿藏也。《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詩·小雅》潛雖伏矣。《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 又屈服也。《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 又三伏。《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註》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 又姓。漢有伏勝,伏隆。《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又乞伏,外國姓。
  •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扶富切,浮去聲。
  • 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 又《集韻》鼻墨切。 (職韻)
  • 與匐通。《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
  • 又叶必歷切,音壁。 (錫韻)
  • 《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
  • 考證:〔《左傳·隱十一年》旣伏其罪矣。〕
  • 謹照原文旣字上增許字。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司也。司者、臣司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專守之。伏伺卽服事也。引伸之爲俯伏。又引伸之爲隱伏。从人犬。犬司人也。犬司人也四字小徐本有。犬司人、謂犬伺人而吠之。說此字之會意也。不曰从犬人。而曰从人犬、入於人部者、尊人也。伏篆以明人事。非說犬也。房六切。古音在一部。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臣鉉等曰:司,今人作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