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 提要 序、跋 正语作词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东钟韵 平声

阴平
                    [烟突]        [人声]     [碎]     

其它僻字:
𨎃

𧝎 𠟍 𩥫 𪄻 𩐠 𢃐 𧝸 𦬘 𩅉 𩂓 𢃓 𦯇 𣌾 𧳆

阳平
    窿                      鸿     

罿 㼿 䴿

其它僻字:
𦄢

𢪋 𥵫 𨑊 𥍮 𢧳 𨾊 𥭗 𧠊 𦿏 𩅽 𧱁 𢫨 𦨴 𦏆 𥎂 𥳎 𧙥 𨏠 𪚝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叢樷
拼音:cóng  韵部:
叢、樷
〈动〉
    (会意。从丵,取声。“丵”(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 同本义
  • 又如:丛物(聚生于一处的植物);丛灌(丛生的灌木);丛丛(聚集的样子);丛育(聚集生长);丛毛(丛生的草);丛森(树木繁茂幽深样子);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 许多事物凑在一起
    • 石块丛起则历块。——《徐霞客游记》
    • 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吕氏春秋·达郁》

〈形〉
  • 众多;繁杂
  • 又如:丛顇(繁多杂乱的样子);丛谈(各种轶事杂说);丛委(杂谈的堆积);丛丛杂杂(杂乱而繁多的样子);丛细,丛琐(繁多琐碎)
〈名〉
  • 丛林;丛生的树木
    • 兽走丛薄之中。——《淮南子·俶真》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 又如:桉树丛;松树丛;丛祠(草野间的神祠)
  • 聚集在一起的人 。如:消失在人丛中
  • 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 。如:丛帖(汇编的古今名帖);论丛;译丛
康熙字典

  • 唐韻》《正韻》徂紅切《集韻》《韻會》徂聰切,𠀤族平聲。 (東韻)
  • 說文》聚也。从丵从取。《書·無逸》是叢于厥身。又姓。南北朝滁州刺史叢鐇。又臺名。在邯鄲。又《集韻》或作樷。《前漢·東方朔傳》樷珍怪。又作藂。《前漢·息夫躬傳》藂棘棧棧。《註》詩葛覃註:灌木曰藂。
  • 又《韻補》叶徂黃切,音牀。 (陽韻)
  • 《韓愈·此日足可惜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逢音房。《韻會》後人誤作菆,或作蕞,二字皆非。毛氏曰:丵,上从四直,兩長兩短。从丱,非。丵原刻下从羊。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聚也。於曡韵得之。从丵。取聲。徂紅切。按古音在四部。左傳僖三十年。取訾婁。公羊作鄒。亦作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