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六幺令 《碧鸡漫志》:“《六幺》一名《绿腰》,一名《乐世》,一名《录要》。或云此曲拍无过六字者,故曰《六么》。今《六么》行于世者,曰黄钟羽,即俗呼般涉调;曰夹钟羽,即俗呼中吕调;曰林钟羽,即俗呼高平调;曰夷则羽,即俗呼仙吕调,皆羽调也。”   按今《乐章集》,柳永九十四字词原注“仙吕调”,即《碧鸡漫志》所云羽调之一。

六幺令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 柳永

  澹烟残照 摇曳溪光碧 溪边浅桃深杏 迤逦染春色 昨夜扁舟泊处 枕簟当滩碛 波声渔笛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仄中平中中平仄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

惊回好梦 梦里欲归怎归得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仄平仄


  辗转翻成无寐 因此伤行役 思念多媚多娇 咫尺千里隔 都为深情密爱 不忍轻离拆 好天良夕 
  仄仄平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

鸳帏寂静 算得也应暗思忆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仄平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多押三韵,辛词、陈词之句读或异,皆变体也。 此词前段第三句或作“平平仄平平仄”,或作“仄平仄平平仄”,或作“平平平仄平仄”。若贺词之“平平仄仄仄仄”,此亦偶误,不必从。又换头句,晏几道词“遥想疏梅此际”,“此”字仄声。周邦彦词“华堂花艳对列”,“华堂”二字平声,“艳”字、“对”字俱仄声,填者或宗一体,不可三体合而为一。 按周密词前段起句“痴云剪素”,“痴”字平声,“剪”字仄声。晏几道词第二句“唤起懒妆束”,“唤”字仄声。第三句,“晚来翠眉宫样”,“晚”字仄声。又“年年花落时候”,“花”字平声,“落”字仄声。周词第六句“寒鹊争枝晓”,“寒”字平声。晏词第八句“彩弦声里”,“彩”字仄声,“声”字平声。李琳词后段第三句“翠袖折取娇红”,“翠”字、“折”字俱仄声。晏词第五句“莫道伤高恨远”,“莫”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贺词、陈词。 李琳词前段第五句“依约天涯芳草”,“芳”字平声。辛弃疾词第七句“故人欲接”,“欲”字仄声。查宋元词并无同此者,故不注可平可仄。

格二 双调九十四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九句七仄韵 贺铸

  暮云消散 帘卷画堂晓 残薰烬蜡隐映 绮席金壶倒 尘送行鞭袅袅 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兰舟欲上 回首离愁满芳草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身外浮名扰扰 已负狂年少 无奈风月多情 此去应相笑 心记歌声缥缈 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早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宛溪杨柳 依旧青青为谁好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此与柳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及换头句俱押韵异。 按周密词前后段第五句“白战清冷未了,玉鉴新眉未雪”,换头句“交映虚窗净沼”,正与此同。

格三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 陈允平

  授衣时节 犹未定寒燠 长空雨收云霁 湛碧秋容沐 还是鲈肥蟹美 橡粟村村熟 不堪追逐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龙山梦远 惆怅田园自黄菊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醉中还念倦旅 触景伤心目 羞破帽 把茱萸 更忆尊前玉 愁立梧桐影下 月转回廊曲 归期将卜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西风吹雁 懒寄斜封但相嘱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柳词同,惟后段第三句六字折腰句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