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南歌子 钦谱
南歌子 唐教坊曲名。此词有单调、双调。单调者始自温庭筠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泌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卷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邦彦、杨无咎、僧挥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孝友词最为谐婉。周邦彦词名《南柯子》,程垓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

南歌子 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 温庭筠

  手里金鹦鹉 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 作鸳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温庭筠词共七首,平仄如一,填者宜遵之。

格二 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 张泌

  锦荐红鸂鶒 罗衣绣凤凰 绮疏飘雪北风狂 帘幕昼垂无事 郁金香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第三句七字,第四句六字异。 按欧阳炯词第三句“迢迢永夜梦难成”,上“迢”字平声,“永”字仄声。

格三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毛熙震

  惹恨还添恨 牵肠即断肠 凝情不语一枝芳 独映画帘閒立 绣衣香 
  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暗想为云女 应怜傅粉郎 晚来轻步出闺房 髻慢钗横无力 纵倡狂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两结,或上六字读、下三字句,或上四字读、下五字句,须蝉联不断,可读不可句。词中此等句法最多,可以类推。如此词两结,俱作上六下三句读,宋词本此填者甚多。苏轼词“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秦观词“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正与此同。 《花间集》毛词别首起句“远山愁黛碧”,“山”字平声,“黛”字仄声。又秦观词起句“愁鬓香云坠”,“愁”字平声。第二句“娇眸冰雪裁”,“冰”字平声。第三句“月明风幌为谁开”,“月”字仄声,“风”字平声。陈师道词第四句“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人”字、“笙”字俱平声。后段起句“今代无双士”,“今”字平声。第三句“杯行到手莫辞频”,“杯”字平声,“到”字仄声。第四句“明日凤池归路、隔清尘”,“明”字平声,“凤”字仄声。又贺铸词前后两结句“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白”字、“叶”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格四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 浮瓜沉李时 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 唤个月儿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画栋频摇动 红蕖尽倒开 斗匀红粉照香腮 有个人儿 把个镜儿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两结,上作四字一读,下作五字一句,与毛词小异。宋词如此填者甚多,赵师侠词“唤渡沙头、款款话离情”、“一片潇湘、真个画难成”,范成大词“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正与此同。

格五 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花草粹编》无名氏

  夕露沾芳草 斜阳带远村 几声残角起谯门 撩乱栖鸦 飞舞闹黄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天共高城远 香馀绣被温 客程常是可销魂 怎向人心头 横著个人人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此与辛词同,惟后结多一字。

格六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周邦彦

  腻颈凝酥白 轻衫淡粉红 碧油凉气透帘栊 指点庭花低映 云母屏风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


  恨逐瑶琴写 书劳玉指封 等閒赢得瘦仪容 何事不教云雨 略下巫峰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


此词前后两结俱上六下四句法,较毛词各多一字。 按僧挥词起句“金甃蟠龙尾”,“金”字平声。第三句“凉生宫殿不因秋”,“凉”字平声。第四句“门外莫寻尘世、捲地江流”,“门”字平声,“莫”字、“捲”字俱仄声。又杨无咎词后段起句“罗绮纷香陌”,“罗”字平声。结句“借问谪仙何在,今为谁明”,“借”字仄声,“今”字平声。又一首后段第三句“蓬仙应是隐鳌头”,“蓬”字平声。结句“谁道于今双鬓、犹自淹留”,“于”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格七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石孝友

  春浅梅红小 山寒岚翠薄 斜风吹雨入帘幕 梦觉西楼 呜咽数声角 
  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歌酒工夫懒 别离情绪恶 舞衫宽尽不堪著 若比那回 相见更消削 
  平仄平中中仄平中仄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仄


此词用仄韵,其字句与毛锡震平韵词同。 按宋沈伯时《乐府指迷》“论平声字可以入声替”,如此词本平声韵,今更入声韵是也。曾慥《乐府雅词》录无名氏词亦入声韵,前段“阁儿虽不大,都无半点俗。窗儿根底数竿竹。画展江南山景、两三幅。”后段“彝鼎烧异香,胆瓶插嫩菊。翛然无事净心目,共那人人、相对弈棋局。”其前后段起二句平仄微拗,不若此词谐婉也。
龙谱
南歌子 又名《南柯子》、《风蝶令》。唐教坊曲,《金奁集》入“仙吕宫”,二十六字,三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

南歌子 定格 张泌

  柳色遮楼暗 桐花落砌香 画堂开处晚风凉 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格二 双调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 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旅枕原无梦 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搜韵君按:此双调词格,为搜韵依据原书例词及单调格式扩展。
历代作品
共1037,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续上)
苏穆 五首
薛琼 二首
陆珊 三首
萧恒贞 一首
董士锡 一首
蒋晱 一首
阚寿坤 一首
谈印梅 一首
赵我佩 三首
许禧身 五首
邓瑜 一首
许淑慧 二首
汪初 1777 - 1808 一首
杨芸 1778 - ? 一首
宋翔凤 1779 - 1860 二首
叶申芗 六首
细雨宵潜湿,青桐叶半凋。
临池弱柳万千娇。
系惯离情,系不住魂销。

唤起重帏醉,谁家弄玉箫。
秋声怕问广陵潮。
吹入秋心,吹不展芭蕉。
社燕归来后,春争宿雨多。
水面荡新荷。
晚风吹不起,奈愁多。
竟日帘高卷,轻寒似早秋。
天际暮云稠。
有人犹独立,小层楼。
莫向高楼望,东风去不归。
小雨又丝丝。
怎禁魂断也,上灯时。
隔岸流萤小,时时度碧纱。
柳影谩相遮。
怕随风直去,极天涯。
雀舌难消渴,虾须不闭寒。
落花风起更尖酸。
薄薄罗杉休傍、小阑干。

煮药忘寒食,薰香犯禁烟。
乍晴门巷卖饧天。
检点精神同步、看秋千。
嫩雨消残暑,哀蝉噪夕阳。
一夕寒吹扑空廊。
剪剪轻罗侥幸、试新凉。

竹坞玲珑碧,荷亭缥缈香。
水晶为枕玉为床。
放下帘钩随意、梦潇湘。
滴粉搓酥巧,深脂浅黛妍。
淡妆缟袂意翩跹。
笑倚东风欲语、又无言。

宜喜望嗔面,多情少恨颜。
盈盈我见也生怜。
伴我青灯黄奶、夜窗前。
暮雨银河洗,微凉绣幕招。
月钩金挂翠云绡。
正是新秋第一、好良宵。

扇懒流萤扑,香残宝鸭烧。
倚楼何处学吹箫。
闲看一庭花影、上林梢。
金碎明霞散,脂红落日悬。
晚来乡思蓦悠然。
遥想当楼残照、小窗间。

渔梦醒残月,江村起曙烟。
晓来乡思蓦悠然。
雁度晴空只少、素书传。
竹护深深屋,花围短短窗。
牙签插架尽琳琅。
留得平生手勘、旧铅黄。

试墨螺丸腻,听诗鹤梦凉。
支琴宜傍读书床。
散帙银鱼犹发、古时香。
短港三篙水。
遥天百尺虹。
夕阳吹堕一江红。
几许燕支浓泪与君同。

暗苇啼秋雁,寒阶泣夜蛩。
轻云乱卷四山风。
不管多情皓月在当中。
别路山川远,离堂琴瑟赊。
歌声灯影是谁家。
笑我一春憔悴、数飞花。

粉泪长沾袖,残香伴臂砂。
怀人旅梦断天涯。
无奈黄昏啼杀、后栖鸦。
躲袖笼鸳钏,拖裙掩凤鞋。
盘云半臂趁身裁,日换时新银鍊、与金钗。

额发中年画,妍媸背面猜。
等闲结伴步香街,傲说苏州两字、笑人呆。
檐雨窗多藓,瓶风研有花。
夜深归去月西斜。
长认一灯红出、碧窗纱。

往事随流水,乡心托暮霞。
纵教身似返林鸦。
只恐木香棚外、已天涯。
蛛网萦回处,蚕瞑宛转时。
怜伊辛苦笑伊痴。
笑尔一生憔悴,为情丝。
金谷埋香地,瑶台散彩时。
一春无奈雨霏霏。
枉却寻芳蝴蝶、绕丛飞。

流水恩何薄,东风恨怎知。
杜鹃啼老剩空枝。
怨煞繁华如梦、鸟如痴。
春雨肥红豆,秋风瘦白蘋。
柳丝无力绾离情。
一任漫天飞絮、送人行。

落日孤帆影,荒城断角声。
螺鬟如画远山青。
恰似个人楼上、晚妆成。
含真图咏
女初生甫一周,貌秀而白润,余钟爱之。年四五岁,唐诗朗朗成诵,以废纸绘山水颇肖。余惊有宿慧,命弗弄翰墨。八九岁更婉丽明秀,而孝顺异常。胞姊廖夫人语余云:此女明决友顺,才殊胜汝。庚子之乱,两宫西幸,女闻而泣下曰:君后如此,我辈何安。十二龄弱女忽出此言,亦奇矣。七月二十一,洋兵枪炮逼城,余不得已怀利剪与阿芙蓉膏以备非常。女觉之,而哭不能仰视,且面带惊惧之色。余暂慰之曰:勿惧,弃之矣。女每日必问数次曰:真弃之否。直至闻议和之说,方色霁。先是,贵阳同乡陈君推算星理最精,谓女之庚造甚贵,惟十六岁不宜到中州。其时筱石方补郎中,后简京堂,次年开藩汴中。颇虑之。后得擢漕督之信,则喜慰甚。往袁浦一年余,名园福地,颇觉畅心,民情亦安。岂知不久调豫,自思甫到南方,又入北地,忆陈君之说,爰商筱石不去可否。伊曰:汝本达人,何故信相者言。即此一语误也。携女先回杭,吾家近西湖,每与游,喜曰:山水明秀,如此可爱。后同至汴,颇望速调南方。然女体渐结壮,日久遂忘相者言。不料乙巳春忽出水花,兼带春温之象。初延之医,用凉剂渐愈,起坐如常,夜閒亦能安眠,惟胃口稍减,不免忧之。有王少侯痛谤前医误,荐王如恂。筱石延之来,竟为其误,以至不起。天乎,余为人不善,波及女耶,或数耶。殁后异香满室,面色晶莹,玉润如生。余亲为梳洗,发閒有异香,众皆闻之。且病笃时言桃花小桥,五色莲花。如此言甚多,历历颇清。又屡问父母生日过否。或已先知归天之日耶。或其大罗之仙游戏人间耶。年余悲痛,已知病体难支。卜吉牛眠,自觉老怀稍慰。安穸时群香扑鼻,彩蝶围绕。一冬无雨雪之累,初九葬事始毕,次日即大雨。余偶触伤怀,即闻有兰降之香。焚生前著体之衣,均化玲珑山石。至今三年未损。余与筱石每得梦甚详,并戚属及婢媪等亦皆梦之。绘图二十以志灵异。俞曲园太史题曰:含真仙迹图。女真仙矣。余亦聊以自慰。夜窗岑寂,重展斯图,作小令若干阕,并感怀诗数首。素不习此调,因思女情切,工拙不计也。
第一玉殿归真图(筱石梦。)
梦某处殿屋,座上有仙女六七人,儿亦坐于其中,次列第三四,面带戚容。筱石退出,欲询为何处而无从探问。复入则儿座已虚,有立于侧者曰:入内洗骨换装,恍惚閒悽然而醒。
瑶岛回环处,神仙缥缈中。
碧琉璃瓦殿玲珑。
却见许多仙子聚重重。

队结湘娥侣,班随玉女丛。
可知阿父隐帘栊。
赢得唾冰红化泪中浓。
第二红桥情话图(程干臣甥妇梦。)
梦至一处,红桥曲折,殿阁轩敞,见儿从内出,与梦者携手缓步而行。
水绕重栏曲,烟笼翠嶂匀。
携来素手意温存。
不道天凡境隔尚相亲。

灵鹊填桥急,银河唤渡频。
红闺旧侣漫逡巡。
记取五云深处是仙村。
第三金冠如梦图(筱石梦。)梦儿头戴荷花式紫金冠,手执玉笛,由床后悤悤而出,复入里房,行路甚速,无女子态。方欲与语,忽觉。
洗尽闺娃态,全非粉黛妆。
金冠覆额体矜庄。
手执琼箫归侍绣帏旁。

桐叶惊宵落,莲花滴漏长。
月移竹影过西窗。
不觉惊回残梦断柔肠。
第四玉砌延宾图(程干臣甥妇梦。)
恍惚閒至一牌楼前,金碧辉煌,见一仙装女子,冉冉而出。谛视之,乃儿也。相见甚欢,遂携手入房。房内陈设奇异,案閒所供诸物均世所未睹。儿谈生前事迹甚详,忽闻钟鼓之声,儿曰:余尚有公事,遂醒。
璀璨金坊立,低徊玉砌幽。
凌虚罗袜下瀛洲。
认取琪花瑶草满阶头。

宛转通情话,丁宁慰母愁。
忽闻广乐韵悠悠。
便送一瓯仙露促归舟。
流水波如镜,长空云是罗。
双双燕剪点轻波,只少隔江高唱采莲歌。

且向堤头坐,轻风拂体和。
一腔幽恨叹如何。
却好仙香吹得满襟多。
扫簟欹瓷枕,开窗隔绣帘。
重重花影压栏前。
无那绿阴庭院、日如年。

倦眼惺忪雾,慵心袅娜烟。
抛书漫理紫牙签。
偏是恼人燕语、一声尖。
虫语苍苔冷,斜阳雨过天。
秋光到此最堪怜。
正叹无聊喜奉、小蛮笺。

多感缠绵思,含情寄短篇。
又添愁绪到吟边。
却是海棠零落、满阶前。
纤草铺云毯,轻花缀锦衣。
春深日暖爱双飞。
不管冷红落絮、送春归。

舞怯香魂乱,兜回扇影低。
粉痕渐褪瘦来时。
争不教人相对、惜芳菲。
荻老全欺雪。堤长半偃虹。
携来团扇障西风。却忆芳春花底试青骢。

落日迎归艇。疏林露远峰。
淡烟遮了一重重。好似美人螺髻隔帘栊。
匀泪偎珊枕,寻诗拂锦笺。
夜凉如水浸明帘。
低漾一层花影一重烟。

兰露飘残月,桐阴罨画檐。
药炉声沸夜无眠。
只觉年年多病是秋天。
竹弄吟声碎,梅添绮思新。
相依已类比肩人。
相向风前、占了十分春。

高绝空山里,移将玉砌邻。
各持明月照前身。
一任夭桃、含笑柳含颦。
小印明明是,生绡细细猜。
学书曾说倚妆台。
果否随郎、参得画禅来。

白发将催老,红颜几爱才。
欲浇黄土寄馀哀。
况有芙蕖清影、共徘徊。
雨里音偏急,霜天韵更清。
也随寒漏换残更。
直伴窗鸡、呼旦到天明。

远与吟螀和,高疑警鹤鸣。
愁人耳畔最多情。
每待晓笳、吹彻便无声。
永夜人方定,初弦月乍倾。
孤衾短梦易惊醒。
叵耐柝声、催起未三更。

铃语郎当响,笼灯近远明。
重衾已被晓寒侵。
恰好邮亭、卯饮称人心。
惯向泥途辱,频赓逼仄吟。
敝车羸马旧曾经。
始觉年来筋力怯长征。

雪积岐难辨,冰融辙更深。
一程分作两三程。
试问何时双桨换双轮。
结队争搴艳,凝神独弄芳。
翩翩狂态任悠扬。
真个一生花底过时光。

庄梦何时醒,韩魂竟体香。
谁人罗扇扑来忙。
试觅滕王粉本细评量。
色讶销冰薄,香凝染麝偏。
九标题品妙谁诠。
最是苇绡佳句、尽人传。

素影宜临夜,芳魂欲化烟。
春风二月艳阳天。
不斗风华、秀色绝堪怜。
梦欲朝云共,香飘霁云浓。
瀛洲玉雨费形容。
恰爱黄昏院落、月溶溶。

买树论园就,簪花压鬓松。
洗妆莫惜玉尊空。
只恐妒花时候、雨兼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