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9,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龟图
拂龟
白龟
老龟
龟筴
龟组
问龟
龟头
龟纹
穹龟
龟曳
伏龟
龟游
灼龟
玄龟
《漢語大詞典》:龟图(龜圖)
(1).即“洛书”。语本纬攟·龙鱼河图:“ 尧 时与羣臣贤者到 翠嬀 之川,大龟负图来投 尧 , 尧 勅臣下写取如瑞应,写毕龟还水中。” 南朝 陈 沈炯 《归魂赋》:“ 岐周 景毫 之地,龟图雀书之秘。”后以为歌颂帝王瑞应之词。《隋书·礼仪志一》:“爰始登极,蒙授龟图,迁都定鼎,醴泉出地,平 陈 之岁,龙引舟师。” 唐 魏徵 《九成宫醴泉铭》:“云氏龙官,龟图凤纪。”史记·龟策列传:“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一曰‘北斗龟’……八曰‘玉龟’,凡八名龟。龟图各有文在腹下,文云云者,此某之龟也。”
(2).指占卜书中所绘名龟的图样。
《分类字锦》:拂龟(拂龟)
楚辞詹尹乃端策拂龟白居易 遣怀诗 尝求詹尹卜,拂龟竟默默。
《韵府拾遗 支韵》:杜甫有事于南郊赋端策拂龟于周汉之馀
分类:卜筮
《漢語大詞典》:白龟(白龜)
白色的龟,古人以为瑞物。传说 晋 咸康 中, 豫州 刺史 毛宝 戍 邾城 ,有军人于市买得一白龟子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 邾城 之败,养龟人自投于水中,觉如堕一石上,视之,乃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东岸。徐游而去。事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十。 前蜀 贯休 《江边祠》诗:“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白鹿:“ 嘉靖 十二年, 河南 巡抚 吴山 献白鹿,为大臣諂媚之始,此后白兔、白龟、白鹊,相继不絶。”
分類:白色瑞物
《韵府拾遗 支韵》:老龟(老龟)
党怀英诗枯桑岂自贾取败以老龟
《國語辭典》:龟筴(龜筴)  拼音:guī cè
古代卜筮的用具。龟为卜,筴为筮。《礼记。曲礼上》:「龟筴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也作「龟策」。
《國語辭典》:龟策(龜策)  拼音:guī cè
龟甲和蓍草,为古时占卜吉凶的用具。指占卜。《楚辞。王逸。卜居》:「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百僚荡恐,皆曰龟策能言。」也作「龟筴」。
《漢語大詞典》:龟组(龜組)
即龟绶。 南朝 齐 孔稚圭 《为王敬则让司空表》:“龟组之华,则纵横吐耀。” 唐 梁肃 《述初赋》:“绵侯服以守业,传龟组而罔替。” 宋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龟组恭来诣,貂璫肃奉承。”参见“ 龟綬 ”。
分類:龟绶
《國語辭典》:龟绶(龜綬)  拼音:guī shòu
印和系印的丝带。即印绶。《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论曰》:「先驯则赏籯金而赐龟绶,后服则系头颡而衅北阙。」唐。章怀太子。注:「龟谓印文也。汉旧仪曰:银印皆龟纽,其文刻曰『某官之章』。」
《漢語大詞典》:问龟(問龜)
占卜。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伸屈须看蠖,穷通莫问龟。”
分類:占卜
《國語辭典》:龟头(龜頭)  拼音:guī tóu
1.龟的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五。介部。水龟》:「龟头与蛇同,故字上从它,其下象甲足尾之形。」
2.男生殖器的前部。
《國語辭典》:龟纹(龜紋)  拼音:guī wén
1.龟背上的纹理。也作「龟文」。
2.如龟壳般的花纹。也作「龟文」。
《漢語大詞典》:龟背(龜背)
(1).龟的背部。亦形容物体中部隆起之状。 汉 杨修 《孔雀赋》:“首戴冠以飭貌,爰龟背而鸞颈。” 宋 苏轼 《万山》诗:“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元史·祭祀志三·宗庙上:“祏室,每室红锦厚褥一,紫锦薄褥一,黄罗复帐一,龟背红帘一,缘以黄罗带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忠义﹞室三间,黄琉璃瓦,緑琉璃龟背腰墙。”
(2).一种形似龟背的六角形装饰花纹。
(3).佝偻病。因患者背脊隆起,故名。也叫驼背。孔丛子·嘉言:“吾观 孔仲尼 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顙, 黄帝 之形貌也;脩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 成汤 之容体也。”《医宗金鉴·杂证·龟背》:“龟背坐早被风吹,傴僂背高状如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 李斯 说他的样子太怪,龟背,缺牙巴,耳朵又聋,一看就有些怪气,并没有什么仙气。”
(4).菜肴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若别要下酒,即使人外买软羊、龟背、大小骨、诸色包子、玉板鮓、生削巴子、瓜薑之类。”
(5).家具名。指一种架在壁上安放食物的横板。 清 施鸿保 《闽杂记》:“俗於壁上加横板,安置食物,吾乡称为龟背, 建 邵 等处亦同。”
《漢語大詞典》:穹龟(穹龜)
大龟。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穹龟长鱼,踊跃后先。”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南京龟蛇》:“有穹龟见城中,大如车轮,高三尺。”
分類:大龟
《骈字类编》:龟曳(龟曳)
庄子见龟尾下尾张随庄周梦蝴蝶赋有徐徐而龟曳其 有察察而狼跋其胡
《漢語大詞典》:伏龟(伏龜)
传说中俯伏在松树下的神龟,为松树之精所化。《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上有丛蓍,下有伏龟。” 唐 李商隐 《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朱鹤龄 注引《嵩山记》:“ 嵩高山 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採食其实得长生。”
《骈字类编》:龟游(龟游)
唐 贾谟 赋得芙蓉出水 鱼戏参差动,龟游次第新。
《國語辭典》:灼龟(灼龜)  拼音:zhuó guī
古代占卜的方法。烧炙龟甲,视其裂纹,以测吉凶。《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夫摓策定数,灼龟观兆,变化无穷。」
《漢語大詞典》:玄龟(玄龜)
元龟,大龟。《诗·鲁颂·泮水》:“憬彼 淮 夷,来献其琛,玄龟象齿,大赂南金。” 宋 晁补之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黄鹤愁严道,玄龟困 吕梁 。”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博奕》:“大具南金,驪珠璞玉,玄龟象齿。”
分類:元龟大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