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攀龙(攀龍)
见“ 攀髯 ”。
《漢語大詞典》:攀髯
传说 黄帝 铸鼎于 荆山 下,鼎成,有龙下迎, 黄帝 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 黄帝 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唐 元稹 《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臣职司復上,恋切攀髯,方当匍匐而前,敢有赫曦之惧。” 宋 欧阳修 《辞特转吏部侍郎表》:“犬马未报,但虞填壑之有时;弓剑忽遗,遽叹攀髯之莫及。” 清 钱德震 《送白学士祭告孝陵及南岳》诗:“攀髯千古事,归胙百官情。”亦作“ 攀龙 ”、“ 攀胡 ”。 晋 陶潜 《命子》诗之三:“於赫 愍侯 ,运当攀龙。抚剑风迈,显兹武功。”《旧唐书·哀帝纪》:“皇太后义深鸣凤,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兼进追摧之道,用终克尽之仪。” 宋 欧阳修 《辞覃恩转左丞表》:“国恩未报,但虞填壑以遗羞;金鼎已成,岂谓攀胡之莫及。”
《漢語大詞典》:龙庭(龍庭)
亦作“ 龙廷 ”。
(1). 匈奴 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后汉书·窦宪传》:“躡 冒顿 之区落,焚 老上 之 龙庭 。” 李贤 注:“ 匈奴 五月大会 龙庭 ,祭其先、天地、鬼神。”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五:“化洽鯷海君,恩变 龙庭 长。西北騖环裘,东南尽龟象。”
(2).借指 匈奴 和其他边塞少数民族国家。 唐 李白 《古风》之六:“昔别 雁门关 ,今戍 龙庭 前。”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当薄倖。万里 龙廷 ,知他宿谁家一灵真性。” 清 龚自珍 《皇朝硕辅颂序》:“八地九天之奇兵,祕乎豹略;五行十守之正道,挞此 龙庭 。”
(3).指朝廷。《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敦煌 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 麟臺 早有名。”《英烈传》第六八回:“孩儿应声道:‘万年天子坐龙廷。’” 鲁迅 《呐喊·风波》:“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
(4).隆起的天庭。旧时以为帝王异相。《旧唐书·唐俭传》:“明公日角龙庭, 李氏 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按,《新唐书》作“龙廷”。
(1). 匈奴 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后汉书·窦宪传》:“躡 冒顿 之区落,焚 老上 之 龙庭 。” 李贤 注:“ 匈奴 五月大会 龙庭 ,祭其先、天地、鬼神。”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五:“化洽鯷海君,恩变 龙庭 长。西北騖环裘,东南尽龟象。”
(2).借指 匈奴 和其他边塞少数民族国家。 唐 李白 《古风》之六:“昔别 雁门关 ,今戍 龙庭 前。”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当薄倖。万里 龙廷 ,知他宿谁家一灵真性。” 清 龚自珍 《皇朝硕辅颂序》:“八地九天之奇兵,祕乎豹略;五行十守之正道,挞此 龙庭 。”
(3).指朝廷。《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敦煌 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 麟臺 早有名。”《英烈传》第六八回:“孩儿应声道:‘万年天子坐龙廷。’” 鲁迅 《呐喊·风波》:“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
(4).隆起的天庭。旧时以为帝王异相。《旧唐书·唐俭传》:“明公日角龙庭, 李氏 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按,《新唐书》作“龙廷”。
《漢語大詞典》:五龙(五龍)
(1).远古传说中的五个部落首领。《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五龙 比翼, 人皇 九头。” 李善 注引《春秋命历序》:“ 皇伯 、 皇仲 、 皇叔 、 皇季 、 皇少 ,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 祝融氏 为 火帝 ,君南岳; 五龙氏 乘云登仙。”
(2).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鬼谷子·本经阴符》:“盛神法五龙。” 陶宏景 注:“五龙,五行之龙也。”《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李善 注引《遁甲开山图》 荣氏 解:“五龙,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 角龙 ,木仙也。次曰 徵龙 ,火仙也。次曰 商龙 ,金仙也。次曰 羽龙 ,水仙也。次曰 宫龙 ,土仙也。”亦谓五龙的法术。 唐 李邕 《叶有道碑》:“专精五龙,遍游群岳。”
(3).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1)指 汉 公沙穆 五子。 晋 陶潜 《集圣贤群辅录下》“ 公沙绍 字 子起 , 绍 弟 孚 字 允慈 , 孚 弟 恪 字 允让 , 恪 弟 逵 字 义则 , 逵 弟 樊 字 义起 ,右 北海 公沙穆 之五子,并有令名,京师号为 公沙 五龙。”(2)指 晋 索靖 、 氾衷 、 张甝 、 索紾 、 索永 五人。《晋书·索靖传》:“ 靖 少有逸羣之量,与乡人 氾衷 、 张甝 、 索紾 、 索永 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 敦煌 五龙。”(3)指 南朝 齐 张岱 兄弟五人。《南齐书·张岱传》:“ 岱 少与兄太子中书舍人 寅 、 新安 太守 镜 、征北将军 永 、弟 广州 刺史 辨 ,俱知名,谓之 张氏 五龙。”(4)指十六国 前凉 辛攀 兄弟五人。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若夫 于公 之宅,駟马高驱, 辛氏 之门,五龙齐驾。” 宋 王应麟 《小学紺珠·氏族·五龙》:“ 凉 辛攀 ,兄 鉴 、 旷 ,弟 寳 、 迅 。”(5)指 宋 窦仪 兄弟五人。《宋史·窦仪传》:“ 仪 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 儼 侃 偁 僖 ,皆相继登科……当时号为 竇氏 五龙。”
(2).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鬼谷子·本经阴符》:“盛神法五龙。” 陶宏景 注:“五龙,五行之龙也。”《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李善 注引《遁甲开山图》 荣氏 解:“五龙,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 角龙 ,木仙也。次曰 徵龙 ,火仙也。次曰 商龙 ,金仙也。次曰 羽龙 ,水仙也。次曰 宫龙 ,土仙也。”亦谓五龙的法术。 唐 李邕 《叶有道碑》:“专精五龙,遍游群岳。”
(3).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1)指 汉 公沙穆 五子。 晋 陶潜 《集圣贤群辅录下》“ 公沙绍 字 子起 , 绍 弟 孚 字 允慈 , 孚 弟 恪 字 允让 , 恪 弟 逵 字 义则 , 逵 弟 樊 字 义起 ,右 北海 公沙穆 之五子,并有令名,京师号为 公沙 五龙。”(2)指 晋 索靖 、 氾衷 、 张甝 、 索紾 、 索永 五人。《晋书·索靖传》:“ 靖 少有逸羣之量,与乡人 氾衷 、 张甝 、 索紾 、 索永 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 敦煌 五龙。”(3)指 南朝 齐 张岱 兄弟五人。《南齐书·张岱传》:“ 岱 少与兄太子中书舍人 寅 、 新安 太守 镜 、征北将军 永 、弟 广州 刺史 辨 ,俱知名,谓之 张氏 五龙。”(4)指十六国 前凉 辛攀 兄弟五人。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若夫 于公 之宅,駟马高驱, 辛氏 之门,五龙齐驾。” 宋 王应麟 《小学紺珠·氏族·五龙》:“ 凉 辛攀 ,兄 鉴 、 旷 ,弟 寳 、 迅 。”(5)指 宋 窦仪 兄弟五人。《宋史·窦仪传》:“ 仪 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 儼 侃 偁 僖 ,皆相继登科……当时号为 竇氏 五龙。”
《漢語大詞典》:龙鸾(龍鸞)
(1).龙与凤。亦喻贤士。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感龙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屈原文》:“身絶 郢 闕,迹遍 湘 干。比物荃蓀,连类龙鸞。”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 鹿门 上冢回,牀下拜龙鸞。”
(2).喻华美的文章。语本《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 李善 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 吕向 注:“鸞龙,有五色文章也。” 唐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 裴生 览千古,龙鸞炳天章。”
(3).喻指乐器声音美妙,如龙吟凤鸣。 宋 叶适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启好游者》诗:“龙鸞变化异,笙笛音製殊。”
(2).喻华美的文章。语本《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 李善 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 吕向 注:“鸞龙,有五色文章也。” 唐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 裴生 览千古,龙鸞炳天章。”
(3).喻指乐器声音美妙,如龙吟凤鸣。 宋 叶适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启好游者》诗:“龙鸞变化异,笙笛音製殊。”
《國語辭典》:龙须(龍鬚) 拼音:lóng xū
植物名。灯心草科灯心草属,多年生草本。生水中。根茎横走,茎高二十至五十公分,细圆柱形,叶片退化。花序假侧生,夏开绿色小花,雄蕊六枚。茎似灯心草,可织席。也称为「龙须草」、「石龙刍」、「蓑草」。
《國語辭典》:龙子(龍子) 拼音:lóng zǐ
1.龙之子。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琴高》:「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
2.良马。《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龙子。」
3.蜥蜴。
4.人名。为古代贤人。见《孟子。滕文公》上。
2.良马。《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龙子。」
3.蜥蜴。
4.人名。为古代贤人。见《孟子。滕文公》上。
《漢語大詞典》:龙子幡(龍子幡)
绣花的旗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宋书·臧质传》:“﹝ 臧质 ﹞之镇,舫千餘乘,部位前后百餘里,六平乘并施龙子幡。”亦省作“ 龙子 ”。 明 孙临 《江南曲》诗:“东风四角吹龙子,札札橈声送急流。”
《漢語大詞典》:龙德(龍德)
圣人之德;天子之德。《易·乾》:“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南朝 梁 沈约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 唐 吴筠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凤歌诫 文宣 ,龙德遂隐密。” 金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日月依龙德,风云挟豹韜。”
《骈字类编》:龙游(龙游)
唐 李端 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