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5,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齿颊香
毁齿
熨齿
齿革
贝齿
两齿
含齿
发皓齿
齿位
齿壮
衰齿
虎齿
获齿
齿列
绕齿
《漢語大詞典》:齿颊香(齒頰香)
见“ 齿颊生香 ”。
《國語辭典》:齿颊生香(齒頰生香)  拼音:chǐ jiá shēng xiāng
吃了美味食品后,牙齿和两颊逐渐感到香甜的味道。语本宋。苏轼 橄榄诗:「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后比喻美好的诗文意味深长,令人读后津津有味。《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些事我还不爱,我只爱駪夫家的双红姐,说著还齿颊生香。」
《國語辭典》:毁齿(毀齒)  拼音:huǐ chǐ
1.小孩乳齿掉落而更生新齿。汉。刘向《说苑。卷一八。辨物》:「故男八月而生齿,八岁而毁齿。」
2.小孩七八岁更换乳齿的年纪。唐。柳宗元 童区寄传:「自毁齿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宋。司马光 河南志序:「次道自毁齿至于白首,从事其间,未尝一日舍置,故其见闻博洽,当时罕伦。」
《漢語大詞典》:熨齿(熨齒)
使牙齿感到凉爽或寒冷。 唐 韩偓 《雨后月中玉堂闲坐》诗:“緑香熨齿冰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 宋 梅尧臣 《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温柑》:“诵句擘露囊,香甘冷熨齿。”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一:“井在道旁观音寺,名列水品,色类牛乳,甘冷熨齿。”
《漢語大詞典》:齿革(齒革)
上古特指象牙和犀牛皮。书·禹贡:“厥贡……齿革、羽毛。” 孔颖达 疏:“云:‘元龟象齿。’知齿是象牙也……革之所美,莫过於犀,知革是犀皮也。”周礼·天官·内府:“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引申为珍贵的器物材料。 明 唐顺之 《赠张地官督赋江南》诗:“舳艫接水通千里,齿革盈筐备五材。”
《漢語大詞典》:贝齿(貝齒)
(1).腹下洁白,有刻如鱼齿的贝。也称齿贝。 晋 法显 佛国记:“市无屠行及酤酒者,货易则用贝齿。”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又出瑇瑁、贝齿、古贝、沉木香。”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国:“以贝齿为货,有金刚、旃檀、鬱金,与 大秦 、 扶南 、 交趾 相贸易。”
(2).像编贝一样洁白整齐的牙齿。 唐 黄滔 《汉宫人诵〈洞箫赋〉赋》:“风流无比,吟哦於贝齿朱脣。” 宋 范纯仁 《尹判官墓志》:“ 嗣復 在幼,星眸贝齿,爽如秋隼,一翥千里。”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胡天游 《咏葡萄》:“软谢金刀切,津宜贝齿湝。”
《骈字类编》:两齿(两齿)
晋书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常挑之,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又齐书祥瑞志:世祖在襄阳,梦著桑屐,行度太极殿,阶庾温云:屐者,运应木也。臣案:桑字为四十而二,点世祖年过此即帝位,谓著屐为木行也。屐有两齿,有声,是为明两之齿,至四十二而行即真矣。
《漢語大詞典》:含齿(含齒)
口中有齿。指人类。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髮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宋书·顾琛传》:“ 刘诞 猖狂,遂构衅逆,凡在含齿,莫不骇惋。”晋书·刘聪载记:“且殿下 高祖 之世孙,主上之嫡统,凡在含齿,孰不係仰。”宋史·乐志八:“嘉承天休,賚乃含齿。”
分類:有齿
《国语辞典》:发皓齿(发皓齿)  拼音:fā hào chǐ
露出洁白的牙齿。也借指开口唱歌。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晋。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之二:「雅步袅纤腰,巧笑发皓齿。」《老残游记》第二回:「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漢語大詞典》:齿位(齒位)
(1).按年龄大小所定的席次。《周礼·地官·党正》:“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 郑玄 注:“正齿位者,《乡饮酒义》所谓‘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是也。”
(2).排列的官位。 明 赵南星 《与吴复庵书》:“輒忘其齿位之卑,与明公剖心而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初, 李思齐 与 察罕特穆尔 同起义师,齿位相等。”
(3).年龄与官位。特指长寿与高位。 唐 韦应物 《送郗詹事》诗:“既获天爵美,况将齿位并。” 唐 权德舆 《唐故长安主簿李君墓志铭》:“齿位皆屈,而智者叹焉。”
《漢語大詞典》:齿壮(齒壯)
壮年。后汉书·杜诗传:“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 唐 刘得仁 《哭翰林丁侍郎》诗:“官清仍齿壮,儿小復家贫。”
分類:壮年
《漢語大詞典》:衰齿(衰齒)
年老。 唐 韦应物 《始闻夏蝉》诗:“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羣。” 明 文徵明 《除夕》诗:“衰齿可堪时数换,穷愁应与岁俱除。” 清 曹寅 《滁州清流关道中》诗:“衰齿谢五欲,名理忘筌蹄。”
分類:年老
《骈字类编》:虎齿(虎齿)
山海经北山经: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豹。又西山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 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又明一统志:虎齿山在常德府武陵县,形如虎齿,民常以六月祭之。
《漢語大詞典》:获齿(獲齒)
得以列入或并列。《文献通考·经籍十一》:“臣无状,幸缘先臣之故,获齿仕版,不能慎事,陷於罪戾。”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稽顙而臣闕下,穹庐获齿於内藩;推心以置腹中,文字遂通於殊俗。”
《國語辭典》:齿列(齒列)  拼音:chǐ liè
1.牙齿的排列。
2.同列、并列。《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
《韵府拾遗 纸韵》:绕齿(绕齿)
杜甫诗:压枝金颗重,绕齿玉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