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桓文  拼音:huán wén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合称。《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
《漢語大詞典》:微管
(1). 春秋 时, 管仲 相 齐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 孔子 曰:“微 管仲 ,吾其被髮左衽矣。”语见《论语·宪问》。后遂用为颂扬功勋卓著的大臣的典故。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微 管 之叹,抚事弥深。” 宋 陆游 《雨夜书感》诗之一:“羣胡穴中原,令人叹微 管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杜子昕凯歌》词:“不论 周郎 并 幼度 ,便 仲尼 復起嗟微 管 。”亦用以代称 管仲 。《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 罪衅累仍,诚合尽法。但 谢玄 勋参微 管 ,宜宥及后嗣,可降死一等,徙付 广州 。”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诗:“阽危赖宗袞,微 管 寄明牧。”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至於道被如仁,功参微 管 ,本宜在常均之外。”
(2).犹言见识浅陋狭小。常用作谦词。《宋书·彭城王义康传》:“臣以顽昧,独献微管,所以勤勤恳恳,必诉丹诚者,实恐 义康 年穷命尽,奄忽于南,遂令陛下有弃弟之责。”
《國語辭典》:易牙  拼音:yì yá
人名。春秋时齐国人。生卒年不详。为齐桓公的内侍,擅烹调,善逢迎,甚得桓公的宠爱。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等谋乱,立公子无亏即位,导致齐国大乱。也称为「狄牙」。
《漢語大詞典》:士乡(士鄉)
春秋 齐 管仲 辅佐 齐桓公 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使士、农、工、商四民分别聚居。士民聚居的地区称“士乡”。国语·齐语:“ 管子 於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后汉书·郑玄传》:“昔 齐 置‘士乡’, 越 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
《漢語大詞典》:齐歌(齊歌)
(1).指 齐 宁戚 饭牛作歌,为 齐桓公 相。 唐 李峤 《咏牛诗》:“ 齐 歌初入相, 燕 阵早横功。”
(2).齐声歌唱。汉书·高帝纪上“皆歌謳思东归” 唐 颜师古 注:“謳,齐歌也,谓齐声而歌。或曰 齐 地之歌。”
《國語辭典》:射钩(射鉤)  拼音:shè gōu
管仲原为齐公子纠做事,公子纠与齐桓公小白争王位,管仲射中小白带钩,后来小白用管仲为相的故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漢語大詞典》:三选(三選)
(1).经过三次选拔。 春秋 时, 管仲 为 齐桓公 制定的选拔官吏的方法。国语·齐语:“设之以国家之患而不疚……升以为上卿之赞。谓之三选。” 韦昭 注:“三选,乡长所进,官长所选,公所訾相。”
(2).选三种人。文选·班固〈西都赋〉:“三选七迁,充奉陵邑。” 李善 注:“三选,谓选三等之人。七迁,谓迁於七陵也。汉书曰:‘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兼并之家於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
《國語辭典》:宫市(宮市)  拼音:gōng shì
于皇宫内设市肆。汉灵帝、南朝齐东昏侯、唐德宗、前蜀后主皆曾行之。
《國語辭典》:竖刁(豎刁)  拼音:shù diāo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齐人,为齐桓公寺人,甚受宠任。后桓公卒,与易牙、开方同乱齐国。
《國語辭典》:女闾(女閭)  拼音:nǚ lǘ
古时设于宫中的淫邪场所。《战国策。东周策》:「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后比喻妓女聚居的地方。《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虽门市之游,豪客不废,然女闾之遗,正人耻言,不得不谓之邪色。」也作「妇闾」。
《漢語大詞典》:妇闾(婦閭)
即女闾。韩非子·难二:“昔者 桓公 宫中二市,妇閭二百。” 晋 葛洪 抱朴子·任能:“ 齐桓 杀兄而立,鸟兽其行,被髮彝酒,妇閭三百,委政 仲父 ,遂为霸宗。”参见“ 女閭 ”。
《漢語大詞典》:九举(九舉)
(1).谓九次举牲。 周 天子宴请上公之礼。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饗礼九献,食礼九举。” 郑玄 注:“九举,举牲体九饭也。” 贾公彦 疏:“食礼之时,九举牲体而食毕。”
(2).指 齐桓公 九合诸侯。管子·幼官:“九举而帝事成形。” 尹知章 注:“説九合诸侯之所致。”
(3).多次举荐。 汉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凡十辟么府,九举贤良方正。”
《漢語大詞典》:二霸
指 齐桓公 、 楚庄王 。《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 皇 英 佐 舜 , 涂山 翼 禹 。惟 卫 惟 樊 ,二霸是辅。”按: 卫 , 齐桓公 夫人 卫姬 ; 樊 , 楚庄王 夫人 樊姬 。
《漢語大詞典》:桓宫
春秋 齐桓公 的祭庙。国语·鲁语上:“ 庄公 丹 桓宫 之楹,而刻其桷。” 韦昭 注:“ 桓宫 , 桓公 庙也。”
分類:齐桓公
《国语辞典》:柯盟  拼音:kē méng
春秋时齐鲁交战,鲁败,割地与齐,齐桓公遂与鲁庄公在齐地柯会盟,鲁将曹沬趁机用匕首劫桓公于坛上,迫使齐国退还所侵占的鲁地。见《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也作「柯会之盟」。
《漢語大詞典》:虫流(蟲流)
春秋 齐桓公 不听 管仲 的话,任用 竖刁 ,专权乱政。 桓公 死,诸子争立,陈尸三月不收,尸虫流出户外。事见韩非子·十过。后因以“虫流”为死不得葬的典实。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或虫流而莫敛,或逆窜於申亥,或擢筋於庙梁,或絶命於望夷,盖所拔之非真,而忠能之不用也。”旧唐书·太宗纪论:“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