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8,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50  51  52  5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花盆鼓
单皮鼓
打猎鼓
打水鼓
打窜鼓
大鼓阵
非洲鼓
扁鼓
鼓锤
鼓藻
枹鼓相应
败鼓之皮
伯牙鼓琴
圆鼓鼓
爱的鼓励
《国语辞典》:花盆鼓  拼音:huā pén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大堂鼓的一种,鼓框木制,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用双木槌击,通常置于架上,广泛用于民间乐器合奏或戏曲伴奏。因形似花盆,故称为「花盆鼓」。为因应合奏,曾制作成可调音的花盆鼓。
《国语辞典》:单皮鼓(单皮鼓)  拼音:dān pí gǔ
板鼓的别名。参见「板鼓」条。
《国语辞典》:打猎鼓(打猎鼓)  拼音:dǎ liè gǔ
从旁用言语鼓动、应和。《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打著猎鼓儿道:『说的是。』」也作「敲边鼓」。
《国语辞典》:打水鼓  拼音:dǎ shuǐ gǔ
用扁平小石子或瓦片在水面上掠过,以激起小花。《平妖传》第八回:「转到寺前,见这些徒弟徒孙们在水潭边一行儿摆著,捡些瓦片儿赌打水鼓耍子。」
《国语辞典》:打窜鼓(打窜鼓)  拼音:dǎ cuàn gǔ
从旁用言语鼓动、应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郑贯打著窜鼓儿,巴不得杀了何正寅,他要权摄县事。」也作「敲边鼓」。
《国语辞典》:大鼓阵(大鼓阵)  拼音:dà gǔ zhèn
台湾常见的民俗活动。系由大陆花鼓表演演变而来。包括车鼓、跳舞两部分。演出时,人数由五、六人至十馀人不等,以打击乐器的节奏配合舞步,注重舞步的变化与身段特技的表演。节目内容可随时间长短而调整,大致有龙凤旗对演、双龙旗对合演、双龙骑表演舞、女子特技表演等项目。
《国语辞典》:非洲鼓  拼音:fēi zhōu gǔ
非洲人所击奏的鼓。分皮鼓和木鼓两种。皮鼓声调的高低,由鼓皮绷得松紧不同及鼓身的大小而定。木鼓则薄处发高音,厚处发低音。敲鼓的木槌上多刻有图案,长约一公尺多。
分类:非洲和木
《国语辞典》:扁鼓  拼音:biǎn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形式扁而宽,规格大小不一,可置于架上或斜背于胸前演奏。常用于宗教音乐和民间婚礼、舞蹈、灯会、杂技团、器乐合奏和群众性锣鼓队中。也称为「战鼓」。
《国语辞典》:鼓锤(鼓锤)  拼音:gǔ chuí
打鼓用的锤子。
分类:打鼓锤子
《国语辞典》:鼓藻  拼音:gǔ zǎo
植物名。绿藻门接合藻目,鼓藻科。藻体多为单细胞或少数呈群体,多数种类的细胞均具有对称的两半,并有花纹和突起,能行有性与无性生殖。常分布淡水池沼或水田中。
《国语辞典》:枹鼓相应(枹鼓相应)  拼音:fú gǔ xiāng yìng
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出声音。比喻极力响应,紧密配合。《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李寻》:「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
《国语辞典》:败鼓之皮(败鼓之皮)  拼音:bài gǔ zhī pí
破鼓的皮。可为中药药材。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医师之良也。」
《国语辞典》:伯牙鼓琴  拼音:bó yá gǔ qín
伯牙,古代善鼓琴者。「伯牙鼓琴」指伯牙所弹的琴曲意境高妙。《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国语辞典》:圆鼓鼓(圆鼓鼓)  拼音:yuán gǔ gǔ
圆而丰盈的样子。如:「小女孩圆鼓鼓的脸蛋,十分讨人喜欢。」
分类:丰盈
《国语辞典》:爱的鼓励(爱的鼓励)  拼音:ài de gǔ lì
一种有节奏的鼓掌方式。含有鼓励之意。其节奏为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