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8,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旗鼓相望
敲锣击鼓
三更四鼓
山东大鼓
鼓舌如簧
鼓勇直行
鼓掌欢呼
鼓瑟焚香
鼓盆而歌
鼓腹而游
鼓动风潮
鼓吹鸣蛙
花奴羯鼓
滑稽大鼓
更鼓敲尽
《国语辞典》:旗鼓相望  拼音:qí gǔ xiāng wàng
军旗和战鼓前后相接。形容军队阵容壮观,声势浩大。《魏书。卷九五。临渭氐苻健传》:「坚南伐司马昌明,戎卒六十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国语辞典》:敲锣击鼓(敲锣击鼓)  拼音:qiāo luó jí gǔ
1.敲打锣鼓。多用于民间游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也作「敲锣打鼓」。
2.形容大肆宣扬。如:「这么一点小事,又何必敲锣击鼓,弄得人尽皆知。」也作「敲锣打鼓」。
《国语辞典》:三更四鼓  拼音:sān gēng sì gǔ
深夜。《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这念文章的是他第二个儿子匡迥,每日念到三更四鼓。」
分类:深夜
《国语辞典》:山东大鼓(山东大鼓)  拼音:shān dōng dà gǔ
铁片大鼓的别名。参见「铁片大鼓」条。
《国语辞典》:鼓舌如簧  拼音:gǔ shé rú huáng
簧,乐器中的簧片振动就可发出声音。「鼓舌如簧」形容能说善道或连续说话不停止。如:「这件事我已下决心不管了,你再鼓舌如簧也没用。」
《国语辞典》:鼓勇直行  拼音:gǔ yǒng zhí xíng
鼓起勇气向前行。比喻做事能一意向前不气馁。如:「虽然暂时失败,但仍须鼓勇直行。」
《国语辞典》:鼓掌欢呼(鼓掌欢呼)  拼音:gǔ zhǎng huān hū
拍手,高声呼叫。表示高兴或喜欢。如:「观众鼓掌欢呼,庆贺球队勇夺冠军。」
《国语辞典》:鼓瑟焚香  拼音:gǔ sè fén xiāng
弹奏琴瑟,烧香祷告。《三国演义》第二九回:「昔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
《国语辞典》:鼓盆而歌  拼音:gǔ pén ér gē
比喻遭丧妻之痛。《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分类:遭丧
《国语辞典》:鼓腹而游(鼓腹而游)  拼音:gǔ fù ér yóu
饱食而遨游。《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分类:饱食遨游
《国语辞典》:鼓动风潮(鼓动风潮)  拼音:gǔ dòng fēng cháo
能造成风气,形成力量。如:「政府积极奖励民间投资,希望能鼓动风潮,繁荣社会。」
《国语辞典》:鼓吹鸣蛙(鼓吹鸣蛙)  拼音:gǔ chuì míng wā
形容蛙声齐鸣有如鼓吹吹奏。元。马致远〈新水令。四时湖水镜无瑕套。阿纳忽〉曲:「枕头上鼓吹鸣蛙,江上听甚琵琶。」
《国语辞典》:花奴羯鼓  拼音:huā nú jié gǔ
唐代汝阳王李琎,小名花奴,善击羯鼓,故称为「花奴羯鼓」。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这花!霓裳曲,惯听得花奴羯鼓。」
《国语辞典》:滑稽大鼓  拼音:gǔ jī dà gǔ
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唱腔与京韵大鼓没什么不同,但内容则全为滑稽可笑且带讽刺意味,其表演结合了各种诙谐的动作和表情。
《国语辞典》:更鼓敲尽(更鼓敲尽)  拼音:gēng gǔ qiāo jìn
一夜分五更,每更敲锣或打鼓报时,打完五更,天即将亮。「更鼓敲尽」指天将亮。如:「等到更鼓敲尽,仍不见他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