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8,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8  39  40  4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鼓劝
鼓盛
鼓龙胡
鼓室
鼓令
鼓汰
鼓慄
鼓隶
鼓老
鼓湍
鼓腕
鼓尾
鼓口
鼓险
鼓降
《漢語大詞典》:鼓劝(鼓勸)
鼓动劝说。 明 陈子龙 《募练水师疏》:“﹝ 夏允彝 等﹞鼓劝义徒,捐资召募。”
分類:鼓动劝说
《漢語大詞典》:鼓盛
鼓吹盛世。 清 魏源 《〈简学斋诗集〉序》:“使 李 杜 但在 天宝 以前,除《清平调》《何将军山林》外,亦无以鸣豫而鼓盛。”
分類:鼓吹盛世
《漢語大詞典》:鼓龙胡(鼓龍胡)
见“ 鼓咙胡 ”。
《漢語大詞典》:鼓咙胡(鼓嚨胡)
亦作“ 鼓龙胡 ”。 谓不敢公开言说,私下传语。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 胡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请为诸君鼓咙胡者,不敢公言,私咽语。” 明 沈周 《牧童谣》:“交秋又点征 匈奴 ,我为大哥鼓龙胡。” 清 钱谦益 《戊寅元日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三:“父子将兵俱百万,敢从狱吏鼓咙胡。”
《國語辭典》:鼓室  拼音:gǔ shì
位于鼓膜内,属中耳的小室。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锤骨与鼓膜相连,可传达鼓膜上的声音到内耳。
《國語辭典》:鼓令  拼音:gǔ lìng
鼓动、唆使。《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我那日若不是听了嫂子的好话,几乎叫他鼓令的没了主意,却也不就伤了天理!」
分類:支使
《漢語大詞典》:鼓汰
拍击波浪。 晋 陆云 《九愍·行吟》:“挥龙榜以鼓汰,遗芬响而清歌。”
分類:拍击波浪
《漢語大詞典》:鼓慄
见“ 鼓栗 ”。
《漢語大詞典》:鼓栗
亦作“ 鼓慄 ”。 震惊战慄。墨子·大取:“故浸滛之辞,其类在鼓栗。”《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於火。”
分類:震惊战慄
《漢語大詞典》:鼓隶(鼓隸)
书体的一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百体中有悬针书……楷书、横书、芝英隶、钟隶、鼓隶、龙虎篆、麒麟篆。”
分類:书体
《漢語大詞典》:鼓老
对戏曲乐队中鼓师的尊称。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后场》:“场面之位次,以鼓为首,一面者曰单皮鼓,两面者曰荸薺鼓,名其技曰鼓板,都中谓之鼓老,犹尊之之意也。”
《漢語大詞典》:鼓湍
奔腾的急流。 宋 陈造 《龙眼矶》诗:“似闻潢潦时,亦復鼓湍匯。”
分類:奔腾急流
《漢語大詞典》:鼓腕
舞动手腕。 唐 李咸用 《长歌行》:“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
《漢語大詞典》:鼓尾
戏曲演出中的最后一出戏。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广州戏园》:“开臺之第一夜,必首唱《六国封相》,昼则演正本,夜则先演三出头,再演成套,演至天明,又演一尾戏,曰鼓尾。”
《漢語大詞典》:鼓口
谓空口宣传。 汉 桓宽 盐铁论·救匮:“若疫岁之巫,徒能鼓口耳,何散不足之能治乎?”
分類:空口宣传
《漢語大詞典》:鼓险(鼓險)
乘敌兵处险地时,鸣鼓进攻。《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 与 楚 人战于 泓水 之上,司马 子反 曰:‘ 楚 众我少,鼓险而击之,胜无幸焉。’”
《骈字类编》:鼓降
晋语中行穆子率师伐翟围鼓鼓人或请以城畔穆子不受军吏曰可无劳师而得城子何不为穆子曰非事君之礼也夫事君者量力而进不能则退不以安贾贰令军吏呼城儆将攻之未传而鼓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