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8,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棋鼓
鼓琴悲
雩鼓
鼓木
板鼓
迸鼓
晡鼓
花鼓戏
胡鼓
花腔鼓
八鼓
放鼓
凤鼓
鼓智
鼓革
《国语辞典》:棋鼓  拼音:qí gǔ
古代地方官问案时用的惊堂木。《野叟曝言》第一八回:「任知县把棋鼓一击,合堂差役齐声一喝。」
《国语辞典》:鼓琴悲  拼音:gǔ qín bēi
晋张翰吊唁其友顾彦先,悲痛的弹奏亡友的琴,以寄其悲思。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韵府拾遗 麌韵》:雩鼓
晁公溯诗吁嗟击雩鼓
《骈字类编》:鼓木
周礼考工记韗人为皋陶注郑司农云皋陶鼓木也
《國語辭典》:板鼓  拼音:bǎn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单面蒙皮,鼓框用坚实的木料制成,圆形,鼓腔内呈喇叭形,鼓面中间部分稍凸起,为鼓心。京剧和北方戏曲使用的板鼓鼓心较小,南方十番锣鼓的鼓心较大。演奏时,将鼓空悬在系有绳子的竹制或木制的架子上,用两根鼓签敲击。在戏曲伴奏和民间乐器合奏中居指挥地位,有时用于独奏。也称为「梆鼓」、「单皮鼓」。
《漢語大詞典》:迸鼓
即拨浪鼓。
分類:拨浪鼓
《漢語大詞典》:晡鼓
晡时击鼓。指晡时。陈书·儒林传·沈洙:“汉书·律历, 何承天 、 祖冲之 、 暅之 父子《漏经》,并自关鼓至下鼓、自晡鼓至关鼓,皆十三刻,冬夏四时不异。”
分類:击鼓申时
《國語辭典》:花鼓戏(花鼓戲)  拼音:huā gǔ xì
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民间杂艺。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通常为男女二人,一人执锣,一人背鼓,边歌边舞。由于流行地区及表演形式的差别,有各种花鼓。也称为「花鼓」。
《漢語大詞典》:胡鼓
古代北方民族的乐器。用手拍击。旧唐书·音乐志二:“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鼓也。”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齐显祖 ﹞渐以功业自矜,遂嗜酒淫泆,肆行狂暴……或令 崔季舒 、 刘桃枝 负之而行,担胡鼓拍之。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 胡三省 注:“胡鼓,以手拍之成声。 刘昫 曰:‘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鼓也。’”
《漢語大詞典》:花腔鼓
鼓框上绘有花纹的鼓。《水浒传》第三五回:“只见两边红白旗摇,震地花腔鼓擂。”亦称“ 花腔令鼓 ”。红楼梦第五四回:“忙命人取了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给女先儿击着。”亦省称“ 花腔 ”。《再生缘》第六回:“本帅敌楼亲掠阵,与将军,花腔大击助威风。”
分類:花纹
《骈字类编》:八鼓
元史礼乐志见一鼓下
《漢語大詞典》:放鼓
古代禁门有放鼓、止鼓。放鼓契出,放鼓声响,告知可出入禁门。 宋 章渊 《槁简赘笔》:“禁鼓,古有契,契有二:一曰放鼓,二曰止鼓。其制:以木刻字于上,凡放鼓契出,禁门外击鼓然后作;止鼓契出,亦然。而更鼓之契,传自 唐 ,至本朝,有司尝欲易新,不许。”
《骈字类编》:凤鼓(凤鼓)
孔帖西舍利献其国乐至成都按瑞图曰王者有道则凤皇在鼓故羽葆鼓栖以凤皇
又吕氏春秋帝喾作乐六英奏之凤皇鼓翼而舞
《漢語大詞典》:鼓智
运用智慧。 唐 符载 《襄阳北楼记》:“由是振陈成新,拔卑为高,经营鼓智,财力什一,笑抃之下,峩峩横空。”
《骈字类编》:鼓革
周礼考工记几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冒蒙鼓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