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石鼓文 拼音:shí gǔ wén
东周时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时在天兴三畤原出土(今陕西省宝鸡市),共有十块,每面环刻一首四言诗,内容多为歌颂田原之美和秦国国君的游猎情形。字体介于籀篆之间,其中一石字已磨灭,其馀九石也有残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也称为「秦刻石」。
《漢語大詞典》:节鼓(節鼓)
古代乐器。状如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鸟囀歌来,花浓雪聚,玉律调鐘,金錞节鼓。”《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 宋 郭茂倩 题解:“三曰大横吹部,其乐器有角、节鼓、笛、簫、篳篥、笳、桃皮篳篥七种,凡二十九曲。”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次列数架,大皷,或三或五,用木穿贯,立於架座上。又有大钟,曰景钟,曰节皷。”
《漢語大詞典》:鼓倡
见“ 鼓唱 ”。
《骈字类编》:鼓大
周礼考工记:鼓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鼓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疏:此乃鼓之病。大小得所,如上三者所为,则无此病。
《骈字类编》:鼓传(鼓传)
唐 李咸用 别所知 帆冒新秋雨,鼓传微浪风。
《骈字类编》:鼓城
宋书萧思话傅:诏曰:得抚军将军思话启事,碻磝一拔,士卒疲劳,且班师清济,更图进讨。此镇山川严阻,控临河朔,形胜之要,擅名自古,宜除其授,以允望实。思话可解徐州为莫州,馀如故。鼓城文武,复量分配。十道志:鼓城县,春秋鼓子之邑,汉下曲阳之地。 明一统志:鼓城山在真定府晋州西五里古坡城。
《骈字类编》:笙鼓
诗:籥舞笙鼓,乐既和奏。传:秉籥而舞,与笙鼓相应。
《骈字类编》:晚鼓(晚鼓)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其四 城头晚鼓雷霆后,桥上游人笑语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