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
词典
1
分类词汇
18
共18,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鼓桴
玉枹
鼓鞄
桴鼓
枹鼓
援枹
蒉桴
扬枹
摇槌
雷骨
土桴
桴革
君桴臣鼓
枹鼓相应
桴鼓相应
《漢語大詞典》:
鼓桴
鼓槌。
《
晋书·天文志上
》
:“旗端四星南北列,曰天桴,鼓桴也。” 唐
元稹
《阳城驿》
诗:“昔公居 夏邑 ,狎人如狎鸥,况自为刺史,岂復援鼓桴。” 清
魏源
《
圣武记
》
卷一:“其在 关 外之日,真人亲御鼓桴。”
分類:
鼓槌
《漢語大詞典》:
玉枹
鼓槌的美称。
《楚辞·九歌·国殇》
:“霾两轮兮縶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清
纳兰性德
《记征人语》
诗:“犀甲玉枹看绣涩,
《九歌》
原自近
《招魂》
。”
分類:
鼓槌
《漢語大詞典》:
鼓鞄
鼓槌。 马王堆 汉 墓帛书
《十六经·五正》
:“ 黄帝 于是出其鏘鉞,奋其戎兵,身提鼓鞄,以禺 之尤 ,因而禽之。”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整理小组注:“鞄(bào)读为枹(fú浮),鼓槌。”
分類:
鼓槌
马王
帛书
整理
小组
《國語辭典》:
桴鼓
拼音:
fú gǔ
1.战鼓。古代作战以桴击鼓进军。《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贼闻皆惮之,桴鼓不鸣。」唐。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
〉:「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2.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语本《韩非子。功名》:「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
分類:
鼓槌
战鼓
报警
相应
警告
告急
迅速
《漢語大詞典》:
桴鼓相应(桴鼓相應)
以鼓槌击鼓,鼓即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
:“由是言之,则企业家果为国民经济之中坚,而企业之荣悴,与国民经济全体之荣悴,诚有桴鼓相应而丝毫无忒者,盖甚明也。” 郭沫若
《洪波曲》
第九章三:“这些团体和三厅的工作是能够桴鼓相应的。”
分類:
鼓槌
槌击
击鼓
发声
相互
应和
《國語辭典》:
枹鼓
拼音:
fú gǔ
1.古代战阵所用的战鼓,后代指战争或军旅。汉。
扬雄
解嘲
:「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史记。卷六四。司马穰苴列传》:「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2.鼓槌和鼓。《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李寻》:「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
3.盗案发生时,用来示警之鼓。《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分類:
鼓槌
报警
战鼓
和鼓
军旅
《漢語大詞典》:
援枹
亦作“ 援桴 ”。 手持鼓槌。谓随时可以指挥进军。古时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
《
左传·成公二年
》
:“左并轡,右援枹而鼓。”
《
吕氏春秋·执一
》
:“援桴一鼓,使三军之士乐死若生。”
《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
》
:“是以援枹秉麾之将,拔距投石之士,含怒作色,如赴私讎。” 清
冯桂芬
《赠骑都尉世职候选道刘君家传》
:“一军喜跃,援桴而前,麾下无不一当十。”
分類:
鼓槌
随时
时可
指挥
进军
《漢語大詞典》:
蒉桴(蕢桴)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
礼记·明堂位
》
:“土鼓、蕢桴、苇籥, 伊耆氏 之乐也。” 晋
袁宏
《
后汉纪·和帝纪上
》
:“古者民人湻朴,制礼至简,污樽抔饮,可以尽欢於君亲;蕢桴土鼓,可以致敬於鬼神。” 宋
苏轼
《崔文学申携文见过》
诗:“蕢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 清
陈康祺
《
郎潜纪闻
》
卷六:“蕢桴、苇籥,颇有上古遗音。”
分類:
和土
鼓槌
《漢語大詞典》:
扬枹(揚枹)
亦作“ 扬桴 ”。 举起鼓槌。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
:“扬桴抚灵鼓,簫管清且悲。” 晋
潘岳
《西征赋》
:“砰扬桴以振尘,繣瓦解而冰泮。”
分類:
鼓槌
《國語辭典》:
摇槌(搖槌)
拼音:
yáo chuí
唱莲花落的击鼓槌。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少不的撇摇槌,学打几句莲花落。」也作「爻槌」。
分類:
莲花落
鼓槌
《漢語大詞典》:
雷骨
传说中的雷兽之骨。 黄帝 以之作鼓槌。
《
山海经·大荒东经
》
:“东海中有 流波山 ,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 黄帝 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 雷兽 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 宋
汪若海
《麟书》
:“徒橛雷骨,夔鼓张势。睥倪摩牙,未敢轻噬。”参见“ 雷兽 ”。
分類:
黄帝
鼓槌
《漢語大詞典》:
雷兽(雷獸)
古代传说中的雷神。
《
山海经·大荒东经
》
:“ 东海 中有 流波山 ,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黄帝 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 雷兽 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郭璞 注:“ 雷兽 即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
分類:
雷神
郭璞
《漢語大詞典》:
土桴
土制的鼓槌。古乐器。
《旧唐书·太宗纪下》
:“木马涂车,土桴苇籥,事合古典,不为时用。”
分類:
土制
鼓槌
乐器
《漢語大詞典》:
桴革
鼓槌与战甲。犹兵革。桴,通“ 枹 ”。
《
后汉书·西羌传论
》
:“塞候时清,则愤怒而思祸;桴革暂动,则属鞬以鸟惊。” 李贤 注:“桴,击鼓槌也。革,甲也。”
分類:
鼓槌
战甲
《国语辞典》:
君桴臣鼓
拼音:
jūn fú chén gǔ
国君有如鼓槌,而臣是鼓槌敲打的鼓,二者关系密切。比喻君臣合作无间,相得益彰。如:「在上者勤政爱民,在下者忠贞报国,君桴臣鼓,国家岂有不强之理!」
分类:
国君
有如
鼓槌
敲打
《国语辞典》:
枹鼓相应(枹鼓相应)
拼音:
fú gǔ xiāng yìng
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出声音。比喻极力响应,紧密配合。《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李寻》:「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
分类:
鼓槌
槌击
击鼓
发出
出声
声音
极力
响应
《漢語大詞典》:
桴鼓相应(桴鼓相應)
以鼓槌击鼓,鼓即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
:“由是言之,则企业家果为国民经济之中坚,而企业之荣悴,与国民经济全体之荣悴,诚有桴鼓相应而丝毫无忒者,盖甚明也。” 郭沫若
《洪波曲》
第九章三:“这些团体和三厅的工作是能够桴鼓相应的。”
分類:
鼓槌
槌击
击鼓
发声
相互
应和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