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力鼓吹  拼音:dà lì gǔ chuī
费尽心力的宣传、提倡。如:「在专家学者的大力鼓吹下,当地民众对于古迹保存的意识大为提高,甚有起而响应的。」
《國語辭典》:黄门鼓吹(黃門鼓吹)  拼音:huáng mén gǔ chuì
乐曲名。汉时天子宴飨群臣时所奏的音乐,列于宫廷。
《漢語大詞典》:鼓吹车(鼓吹車)
载乐队的车子。又名白鹭车。隋书·礼仪志五:“鼓吹车,上施层楼,四角金龙,衔旒苏羽葆。凡鼓吹,陆则楼车,水则楼船,在殿庭则画笋簴为楼。楼上有翔鷺栖乌,或为鵠形。”通典·礼六四:“白鷺车, 隋 一名鼓吹车。”
《漢語大詞典》:鼓吹手
旧式婚礼或丧礼中吹奏乐器的人。亦比喻鼓吹某事或吹捧某人的人(贬义)。 叶圣陶 《城中》:“人家说他们一声热心教育,这就着了他们的道儿,无形中为他们当了鼓吹手了。”
《漢語大詞典》:鼓吹喧阗(鼓吹喧闐)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见后面鼓吹喧闐,回头观看,灯火烛天。”《孽海花》第三回:“家中早已掛灯结彩,鼓吹喧闐。”
《國語辭典》:诗肠鼓吹(詩腸鼓吹)  拼音:shī cháng gǔ chuì
听见黄鹂的叫声,可以清净俗耳,引发诗情。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分类字锦》:声应鼓吹(声应鼓吹)
华氏洛阳记端门内有大钟上作群狮子交纽遇正朝大会击之与鼓吹相应声闻二十里
分类:
《分类字锦》:经籍鼓吹(经籍鼓吹)
隋书经籍志序诸子为经籍之鼓吹文章乃政化之黼黻
《漢語大詞典》:鸣鼓吹角(鳴鼓吹角)
擂战鼓吹号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号施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余命诸将鸣鼓吹角,以致贼师。” 王浩元 《清宫十三朝》第二十回:“ 明 军见 清 军拦住去路,八个总兵官都带领本部兵马,鸣鼓吹角,直冲过来。”
《國語辭典》:两部鼓吹(兩部鼓吹)  拼音:liǎng bù gǔ chuì
鼓吹,古代仪仗队合奏的音乐。两部鼓吹指南朝齐孔稚圭对宅庭中之蛙鸣不仅不厌烦,反美称其为「两部鼓吹」。典出《南齐书。卷四八。孔稚圭传》。后以喻指蛙鸣。
《漢語大詞典》:两部(兩部)
(1).古代乐队中坐部乐和立部乐的合称。两部俱备的音乐表示隆重盛大。 宋 苏轼 《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紫衫玉带两部全,琵琶一抹四十弦。” 宋 苏轼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2).今指不同的两个声部,多用于合唱中。
《國語辭典》:吹打  拼音:chuī dǎ
1.吹奏、敲击各种乐器。《西游记》第四四回:「只听得那里吹打,悄悄的爬起来。」《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戏子吹打已毕,奉席让坐。」也作「吹弹」。
2.曲牌名。是戏曲中常用的伴奏乐曲。凡迎宾、送客、朝拜、升帐、升堂、庆功等场面吹奏此曲。
《國語辭典》:鼓吹  拼音:gǔ chuì
1.汉代列于殿庭的乐队,宴群臣及君上餐食时所用。大驾出游,有黄门前后部鼓吹,则用于仪仗之间;又赏赐有功之臣时,如班超拜长史,假鼓吹麾幢,即是臣下受特赐之例。
2.一般的仪仗乐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出入陈旌旗,鸣鼓吹,宛然像个小国诸侯。」
3.音乐。清。谭献桂枝香。瑶流自碧〉词:「䌽旗船舫,华灯鼓吹,无复消息。」
《國語辭典》:十二时(十二時)  拼音:shí èr shí
1.古人分一天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
2.全天。唐。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宋史。卷三八五。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3.词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
《國語辭典》:朱鹭(朱鷺)  拼音:zhū lù
1.动物名。鸟纲鹳形目朱鹭科。体形似鹤,嘴细长而弯曲,羽毛白色或灰色,脚长色赤,趾间的基部有蹼。常栖息在沼泽河湖旁,夏季繁殖于北方,秋冬南迁。《隋书。卷五七。列传。卢思道》:「望玄鹄而为侣,比朱鹭而相依。」
2.乐曲名。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中的第一曲。传说战国楚威王时曾有朱鹭合遝飞翔而来舞。一说古代在鼓上饰画作鹭形,因以为名。唐。陆龟蒙 和袭美寄毗陵魏处士朴诗:「溪籁自吟朱鹭曲,沙云还作白鸥媒。」
《漢語大詞典》:朱鹭曲(朱鷺曲)
乐曲名。 汉 鼓吹铙歌十八曲的第一曲。传说 战国 楚威王 时曾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一说古代在鼓上饰画作鹭形,因以为名。 南朝 梁元帝 《鸟名诗》:“復闻《朱鷺曲》,鉦管杂迴潮。” 唐 陆龟蒙 《和寄毗陵魏处士朴》:“溪籟自吟《朱鷺曲》,沙云还作白鸥媒。”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朱鹭:“古乐府有《朱鷺曲》。解云:因饰鼓以鷺而名曲焉……盖鷺色本白, 汉 初有朱鷺之瑞,故以鷺形饰鼓,又以朱鷺名《鼓吹曲》也。”
《漢語大詞典》:短箫(短簫)
吹奏乐器名。 汉 晋 时多以鼓吹铙歌形式,用于郊、庙的军乐。后亦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或独奏等。晋书·乐志上:“其有短簫之乐者,则所谓王师大捷,令军中凯歌者也。”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曲》:“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簫悲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