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09,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函牛之鼎
涵鼎难量
尝鼎一脔
拔山举鼎
拔山扛鼎
笔可扛鼎
宝鼎焚香
宝鼎瑰奇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丹鼎一九
调鼎持衡
调鼎和齑
调和鼎鼐
鼎铉之府
《漢語大詞典》:函牛之鼎
大鼎。《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 高诱 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诗人所以眷然顾之,潸焉出涕者也。” 李贤 注:“函牛之鼎谓大鼎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亦省作“ 函牛鼎 ”。 宋 梅尧臣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歙州》:“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罌缸。”
《分类字锦》:涵鼎难量(涵鼎难量)
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铭测圭知正涵鼎难量硕大博厚靖和端庄
分类:器量
《國語辭典》:尝鼎一脔(嘗鼎一臠)  拼音:cháng dǐng yī luán
品尝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知道整锅食物的滋味。语本《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后比喻可由部分推知全体。宋。王安石 回苏子瞻简:「馀卷正冒眩,尚妨细读,尝鼎一脔,旨可知也。」
分類:味道知道
《國語辭典》:拔山举鼎(拔山舉鼎)  拼音:bá shān jǔ dǐng
比喻力大无比。参见「拔山扛鼎」条。《孤本元明杂剧。暗度陈仓。第一折》:「拔山举鼎兴王业,赳赳威风谁敢敌!」
《國語辭典》:拔山扛鼎  拼音:bá shān gāng dǐng
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后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过人。《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好徒,急偿夙债。」也作「拔山举鼎」、「扛鼎拔山」。
《分类字锦》:笔可扛鼎(笔可扛鼎)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 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分类:文章
《分类字锦》:宝鼎焚香(宝鼎焚香)
丁鹤年 寓奉化寺寄菩提寺主诗 海龙送水金瓶贮,天女怀香宝鼎焚。
分类:庄严
《分类字锦》:宝鼎瑰奇(宝鼎瑰奇)
文彦博汾阴出宝鼎赋仰窥乎天见黄云之缭绕俯察于地得宝鼎以瑰奇
分类:地瑞
《國語辭典》:刀锯鼎镬(刀鋸鼎鑊)  拼音:dāo jù dǐng huò
鼎镬,原为烹饪器,古代也用作烹杀的刑具。「刀锯鼎镬」皆为古代的刑具。宋。苏轼 留侯论:「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朱子语类。卷一○七。朱子四。内任》:「古人刀锯在前,鼎镬在后,视之如无物者,盖缘只见得这道理,都不见那刀锯鼎镬!」
分類:刑具酷刑
《國語辭典》:大名鼎鼎  拼音:dà míng dǐng dǐng
形容人的名气声望很大。《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也作「鼎鼎大名」。
分類:名气
《分类字锦》:丹鼎一九
苏轼 紫芝诗 丹鼎一九深自秘,紫芝三叶却先知。
分类:数目
《高级汉语词典》:调鼎持衡
比喻治理国家
《分类字锦》:调鼎和齑(调鼎和齑)
居家必要取大青梅以盐渍之日晒夜渍十昼夜便成白梅调鼎和齑所在俱可任用
分类:梅杏
《國語辭典》:调和鼎鼐(調和鼎鼐)  拼音:tiáo hé dǐng nài
1.在鼎、鼐中调味。明。孙蕡〈祭灶文〉:「惟神,名列五祀,德具五行。功存既济,位配离明。调和鼎鼐,烹饪殽蒸。」也作「鼎鼐调和」。
2.比喻宰相率领、协调官员,处理国政。宋。欧阳修 又回富相公谢书:「三接之际,群心以安。出纳枢机,虽为于要任,调和鼎鼐,当正于鸿钧。始塞舆谈,实非私论。」明。徐元《八义记》第一三出:「赵盾身为正卿,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也作「鼎鼐调和」。
《國語辭典》:调鼎(調鼎)  拼音:tiáo dǐng
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尚阻。」唐。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分类字锦》:鼎铉之府(鼎铉之府)
元绛陈升之同平章事制赞元鼎铉之府则邦治协宁
分类:宰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