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09,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四姓鼎甲
司母戊方鼎
天下鼎沸
璇鼎
讯鼎
一言九鼎
彝鼎圭璋
养鼎
夏鼎商彝
牛鼎烹鸡
烹饪鼎鼐
列鼎而食
列鼎重裀
身膏鼎镬
笙歌鼎沸
《分类字锦》:四姓鼎甲
国史补四姓唯郑氏不离荥阳有冈头卢泽底李土门崔家为鼎甲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钑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
分类:干支
《漢語大詞典》:司母戊方鼎
商代 晚期王室的祭器。1939年出土于 河南 安阳 武官村 。方形,四足,立耳,饰饕餮纹。通耳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为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古代世界青铜文化中仅见的。方鼎结构复杂,鼎身和四足是整体铸造,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浇铸而成的。它集中反映了 商 晚期青铜器冶铸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是 商王 为祭祀其母 戊 而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国语辞典》:天下鼎沸  拼音:tiān xià dǐng fèi
天下之势有如鼎器内热水般沸腾翻滚。比喻国家局势不稳,民心动荡。《周书。卷一七。梁禦传》:「魏室陵迟,天下鼎沸。」
《漢語大詞典》:璇鼎
亦作“琁鼎”。 指帝业。 南朝 齐 刘琎 《上书理宋建平王景素》:“今琁鼎启运,人神改物,生罪尚宥,死冤必申。”
分類:帝业
《漢語大詞典》:讯鼎(訊鼎)
犹问鼎。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闚图讯鼎,禋天类社。” 李贤 注:“讯鼎,谓 楚子 问 王孙满 鼎轻重也。”
《國語辭典》:一言九鼎  拼音:yī yán jiǔ dǐng
鼎,古代礼仪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象九州。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分量。《歧路灯》第五回:「李瞻岱来学中备了一分礼,央前任寅兄与我说:『二位老师,一言九鼎。』谁知娄昭不肯去也罢了,他还推到他哥身上。」
《漢語大詞典》:彝鼎圭璋
比喻典雅出众。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大家围着一看,只见状元清华丰采;榜眼凝重安详;到了那个探花……只他那气宇轩昂之中,不露一些紈袴,温文儒雅之内,不粘一点寒酸,真真是彝鼎圭璋,熙朝人瑞。”参见“ 彝鼎 ”。
分類:典雅出众
《漢語大詞典》:彝鼎
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罍等礼器。《礼记·祭统》:“对扬以辟之,勤大命,施于烝彝鼎。” 郑玄 注:“彝,尊也。”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荣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易安居士事辑:“每穫一书,即校勘整集籤题。得画书彝鼎,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八章六:“其风格的壮遒古雅,大类绿锈重重的三代的彝鼎,令人一见便油然生崇敬心。”
分類:祭祀礼器
《骈字类编》:养鼎(养鼎)
苏轼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诗 自此养铅鼎,无穷走河车。
《漢語大詞典》:夏鼎商彝
谓 夏 代的鼎, 商 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分類:彝器古董
《国语辞典》:牛鼎烹鸡(牛鼎烹鸡)  拼音:niú dǐng pēng jī
用烹牛的鼎煮鸡。比喻大器小用。语本《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传曰: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国语辞典》:烹饪鼎鼐(烹饪鼎鼐)  拼音:pēng rèn dǐng nài
鼎、鼐皆为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亦为传国重器,用以代表国家。「烹饪鼎鼐」比喻治理国家。宋。无名氏《梅妃传》:「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
《国语辞典》:列鼎而食  拼音:liè dǐng ér shí
比喻声誉崇高,享有尊荣的地位。《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明。汤显祖《邯郸记》第二九出:「你说大丈夫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宗族茂盛而家用肥饶。」
《国语辞典》:列鼎重裀  拼音:liè dǐng chóng yīn
鼎是古代盛菜肴的器具;裀是毯子、褥子。「列鼎重裀」形容豪华奢侈的富贵生活,或泛指达官显要。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他他他只将那会谄谀的著列鼎重裀,害忠良的便加官请俸。」元。无名氏《单刀劈四寇》第一折:「官居极品姓名高,列鼎重裀满腹学。」
《国语辞典》:身膏鼎镬(身膏鼎镬)  拼音:shēn gāo dǐng huò
鼎镬,古代的酷刑,用鼎镬烹煮罪犯。身膏鼎镬指身受鼎镬烹煮的酷刑。《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万一不从,便身膏鼎镬,亦得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
《国语辞典》:笙歌鼎沸  拼音:shēng gē dǐng fèi
形容歌声、奏乐声齐起,热闹非凡。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元。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黄旗影里,笙歌鼎沸。」